美聲唱法之我見論文

美聲唱法之我見論文

  摘要:美聲唱法原意美麗的歌,又稱柔聲唱法,是一種歌唱方法,注重音色美,對義大利以至全世界聲樂藝術發展的影響有著深遠的意義。美聲唱法的起源、特點、基本要素、表現形式,以及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現狀,正是本文所要闡述的內容。

  關鍵詞:美聲唱法 特點 表現形式 基本要素 發展現狀

  一、美聲唱法(Bel canto)的歷史起源

  美聲唱法是從西歐專業古典聲樂的傳統唱法發展而來,在義大利“文藝復興”運動中逐步形成。當時,西方音樂更多的是建立在多聲部教堂音樂、復調音樂基礎上,唱法本身脫離不了宗教音樂的影響,男女唱法一樣,只是聲部不同,高低不一樣。最初,歌劇以閹人代替女生唱,由女中音代替男生唱。隨著歌劇劇情的發展,一些情感激烈的戲劇性唱段,閹人的唱歌不能表達劇情發展激烈的需要,於是歌唱家們努力探索鑽研,改進自己的唱法,以適應劇情的需要,併產生了表現力豐富的美聲唱法。

  所謂“美聲唱法”(Bel canto),義大利文直譯應該是“美妙的歌唱”,兼有“美麗的歌曲”之意。它不僅是一種發聲或歌唱方法,還是一種歌唱的風格和流派,前一種情況可以譯作“美聲唱法”,後一種情況就指“美聲學派”。

  美聲唱法以聲色優美,發聲自如,音與音的連線平滑勻淨,花腔裝飾樂句流利靈活為特點,自產生以來,其演唱風格及演唱技巧隨時代和作品的發展而發展。這種演唱方法由於具有很強的科學性,因此是歌唱藝術中最具權威和代表性的唱法之一。

  二、美聲唱法的特點及表現形式

  (一)美聲唱法的特點

  美聲藝術有近400年的歷史,在義大利美聲學派的淵源下,又相繼發展和確立了德國學派、法國學派、英國學派。由於它的發聲科學,聲音優美,表現豐富,得到了世界公認和接受,是公認的最完美的聲樂藝術。其特點歸納起來有:

  1.音域寬廣,聲區統一

  真正的美聲歌唱家都具有三個八度左右的寬廣音域,並能使三個聲區得到完美的統一。聲區統一,大多采用級進音級和半音級,有時採用下行音階也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重視“過渡音”的訓練,也是取得聲區統一的關鍵。美聲唱法追求的是聲區和共鳴的統一,豐滿而響亮的聲音效果。當掌握了發聲技巧時,聲區就會上下統一,整個音域就像一個聲區一樣。

  2.聲音連線圓滑、優美

  在演唱的所有音域裡,音與音之間,都要非常圓滑的連線在一起,不允許有任何破音,音色不能忽明忽暗,音量不能忽大忽小,力度不能忽強忽弱。

  3.明亮松馳,講究高位置

  美聲唱法的音質有明亮松馳、穿透力強的特點,這種音質是高位置技能訓練產生的。美聲唱法非常講究高位置安放、高位置起音、高位置訓練。

  4.靈活華彩,輕鬆俏麗

  美聲唱法與其他唱法不同的最突出的特點是聲音有極大的靈活性,可以任意演唱複雜而華彩的飛速音階和裝飾性花腔,這種非凡的花腔技巧是透過特殊的發聲技能訓練出來的,是其他任何一種唱法都沒有的聲音技巧。

  5.重視呼吸,用氣歌唱

  美聲唱法非常重視呼吸藝術,強調氣息的支援和運用,要求每一個聲音都要氣息支援,要均勻的託在氣息上,用氣歌唱。正如有句格言說:不會呼吸,就不會歌唱。

  6.注意內涵,表現豐富

  “貝爾康託”的意思並不侷限到單純的聲音技巧上,它代表著“美好的歌唱”、“美好的表現”。因此美聲藝術在音樂表現上不但有嚴格的技術規範,而且還要求對音樂有深層的理解和體驗,並能生動的塑造音樂形象,以求達到震撼人心的藝術感染力。

  (二)美聲歌唱的表現形式

  1.詠歎調(Aria),歌劇或大合唱中的獨唱曲,由管絃樂隊伴奏。篇幅大,音域廣,技巧複雜,結構完整,曲調優美悅耳,富有戲劇性和抒情性。採用三段曲式、變奏曲式或迴旋曲式,偶爾也使用奏鳴曲式。

  2.詠敘調(Arioso),介於宣敘調和詠歎調之間的一種聲樂曲。結構完整,曲調抒情優美,篇幅不大,由一人演唱,樂隊或鋼琴伴奏。是詠歎調的變體,與小詠歎調相類似。

  3.宣敘調(Recitativo),用於詠歎調之前,是介於朗誦和歌唱之間的一種不獨立的、引子式的曲調,也稱“朗誦調”,有節奏自由,結構鬆散,伴奏簡單,詞曲結合緊密的特點。

  4.合唱、重唱(Chorus,Duet),聲樂演唱形式之一,兩組或兩組以上的歌唱者各按每組的曲調同時演唱同一樂曲稱“合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聲部的歌唱者各按自己聲部的曲調重疊著演唱同一樂曲,稱“重唱”。重唱有二重唱、三重唱、四重唱等演唱形式。

  5.藝術歌曲(Lied),19世紀起源於德國的一種精緻歌曲,用以區別於民謠。在長期的音樂實踐中,人們已經賦予了“藝術歌曲”特殊的涵義,藝術歌曲的`演唱一般採用“美聲唱法”。

  6.康塔塔(Cantata),是指為歌唱而用的作品,以區別於為器樂,在十七世紀初,康塔塔具體所指的是單聲部或兩聲部的歌唱音樂,由幾支宣敘調或者詠歎調組成的歌唱套曲形式,通常只在音樂會上演出。

  三、美聲唱法的基本要素

  美聲唱法的基本要素包括呼吸、發聲、共鳴和語言四個部分。呼吸是動力,氣息衝擊聲帶發出聲音,再經過共鳴腔體加以擴大和美化,形成動聽的歌聲。在歌唱活動中,呼吸、發聲、共鳴這三者是同時出現的有機結合體,只有用上美聲唱法中所需要的呼吸、共鳴 ,嗓音才能唱出歌唱所需要的聲音。歌唱區別於其他樂器的獨有的特點就是語言。各種樂器能夠奏出美妙的音樂,但是,只有歌唱能夠發出帶有語言的音樂來。因此,語言是人類歌唱所獨有的特點,它使歌唱藝術在傳情達意上獨具特色。歌唱的四個基本要素有著內在的密切聯絡,在歌唱時,四者是一個整體,不可分割。

  四、美聲唱法在中國的傳播和發展

  1.美聲歌唱在我國的起源

  美聲是在上世紀20—30年代傳入我國的,至今已有80餘年的歷史。早在上世紀20—30年代,中國就有美聲風格的藝術歌曲問世。如黃自的《思鄉》、《春思曲》、《玫瑰三願》;青主的《黃水謠》、《黃河怨》、《黃河之戀》;聶耳的《鐵蹄下的歌女》、《塞外村女》、《告別南洋》;賀綠汀的《嘉陵江上》;夏之秋的《思鄉曲》;張寒暉的《松花江上》;趙元任的《叫我如何不想他》等等。

  這些歌曲絕大多數是選用中國古代詩歌和現代歌詞作為創作源泉,它的音樂創作、藝術趣味、歌曲風格,在很大程度上都有著西洋藝術歌曲的風味,而不是民歌風味,它需要用莊重而優美的美聲與清晰純正的民族語言相結合,才能表現出這些藝術歌曲的韻味來,事實上,中國藝術歌曲的創作對我國美聲藝術的傳播一直起著重要的作用。至今這些作品仍是美聲教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並廣泛在音樂會上演唱。

  我國早期的聲樂教育家、歌唱家喻宜萱、周小燕、黃友奎、朗毓秀等,大都在國外接受過正規的美聲訓練,從上世紀30年代起,他們純正的美聲技巧就活躍在中國的舞臺上,他們不但頻繁地舉辦各種形式的音樂會,還主演西洋歌劇,能很好的勝任那些難度很大的西洋歌劇詠歎調。此外,他們還長期從事辦學、教學,為我國培養了大批美聲優秀人才,如:張權、高藝蘭、孫家馨、黎信昌等,後起之秀又出現了迪迪拜爾、么紅、廖昌詠、戴玉強、魏松、梁林、付海靜、張健一、範競馬等歌唱家,他們在國際聲樂比賽中頻頻獲得大獎,對我國聲樂藝術的發展有著重大的貢獻。

  2.美聲歌唱在中國的現狀

  國家對美聲藝術的發展和教育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和支援,解放初,在全國大城市創辦了國家級音樂學院,設立了以美聲為主的聲樂系、歌劇系,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現在各綜合大學都有了音樂學院、音樂系,建立了良好的學習條件和學習環境,制定了高標準的培養目標,向國外輸送了很多公費留學生。

  經過歷年的傳播和影響,在聲樂工作者的辛勤努力下,美聲唱法在我國各地區的發展越來越廣泛,特別是改革開放給我國的文化藝術帶來了繁榮和進步,使人們有機會欣賞到國內外高水平的美聲歌唱,如帕瓦羅蒂、卡雷拉斯,以及多明戈的歌劇和音樂會、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北極的聲樂講學、中央歌劇院的歌劇演出,還有中國國際聲樂獲獎音樂會、中國藝術節、上海藝術節、中央電視臺青年歌手大獎賽、中國“金鐘獎”大賽等等,使中國廣大民眾對美聲唱法有了進一步的瞭解和認識,豐富了舞臺,提高了民眾的素質,促進了聲樂教育教學。

  美聲畢竟是品位很高的藝術,由於它的科學性、藝術性,必然會作為一種完美的聲樂藝術被我國普遍接受。目前,在我國,掌握這門藝術的人越來越多,因此,我們必須在美聲藝術的基礎上創立具有國際水平的中國聲樂學派體系,只有這樣才會被世界廣泛的接收和認可,才能真正站在世界的歌壇上,取得優異成績。

  最後,必須談及的是,美聲唱法不僅是文字與音符的組合,更重要的是它可以用來表達和交流思想,因此,美聲演唱者不僅要掌握完善的技巧,還必須具備音樂和文字及其他各方面的修養,注意生活的積累,內心越充實,聲音就越美好,表現出來的內容也越豐富。

  參考文獻:

  ①《聲樂基礎》,周小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年1月。

  ②《歌唱藝術漫談》,李 凌,上海文藝出版社,1980年5月。

  ③《卡魯索的發聲方法》,[意]P、M、馬臘費奧迪,人民音樂出版社,1987年9月。

  ④《聲樂進座》,沈思巖,人民音樂出版社,1984年3月。

  ⑤《外國歌劇薈萃》,朱德九著,1984年3月。

  ⑥《音樂知識詞典》,高天康,甘肅人民出版社,1984年3月。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