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普希金童話詩中的童話特色論文

簡述普希金童話詩中的童話特色論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許多人都寫過論文吧,透過論文寫作可以提高我們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你知道論文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簡述普希金童話詩中的童話特色論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摘要:

  普希金的童話詩在其創作中佔有重要地位。其童話詩具有鮮明的童話特色,可以概括為:愛憎情感飽滿而強烈,幻想世界豐富而優美,故事情節離奇而曲折。同時,在鮮明的童話色彩之中又蘊含著深刻的思想性,具有積極的教育意義。本文正是從以上方面對普希金的童話詩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

  普希金;童話詩;童話特色

  一、引言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俄國著名的文學家,偉大的詩人、小說家,“19世紀俄國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和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者”[1]。他的生命雖然只有短短的38年,然而他在詩歌、小說、戲劇等文學創作領域卻給俄羅斯文學提供了典範,“他的作品對俄國文學和語言的發展影響很大,有‘俄羅斯文學之父’之稱”。

  在普希金的文學創作中,詩歌數量最大,影響也最大。其詩歌作品中,固然以抒情詩居多,然而他將民間傳說、童話、童謠和抒情詩有機結合起來而創作的童話詩,同樣佔有不可忽視的重要地位。除1820年完成的轟動俄羅斯詩壇的《魯斯蘭與柳德米拉》外,此後的10年間,普希金又給人類留下了5部完整而珍貴的童話詩,即《神父和他的長工巴爾達的故事》(1830年)、《勇士和天鵝公主的故事》(1831年)、《漁夫和金魚的故事》(1833年)、《死公主和七勇士的故事》(1833年)、《金雞的故事》(1834年)(本文所引用的詩題和詩句均以“上海人民美術出版社”2008年6月第四版《普希金童話》為藍本,改寫者,雨心)。

  下面本文對普希金童話詩鮮明的童話色彩予以淺析。

  二、鮮明的童話特色

  童話詩,就其內容而言,首先應該是童話。因而它要求作者在創作過程中必須緊緊抓住童話的特點,即透過既完整而又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和生動鮮明的形象來反映生活,透露出生活的哲理,以達到對兒童施行教育的目的。在表現手法上,則富於幻想、誇張色彩,對自然物往往作擬人化描寫,生動淺顯,通俗易懂,趣味性強[2]。

  從童話角度講,普希金的童話詩具有以下三方面鮮明的特色。

  1、愛憎情感飽滿而強烈

  童話的閱讀物件主要是兒童,而兒童對人和事的認識、理解往往只憑自己最直觀的感覺,是表面的、膚淺的、感性的,不可能是理性的。他們閱讀童話後的第一反應首先是某某是“好人”,某某是“壞蛋”。這是由他們那個年齡的喜好、知識、閱歷等因素決定的,具有明顯的階段性特點。因此兒童文學作品的內容必須從兒童的心理特點出發,充滿盎然的兒童情趣,傳達兒童或美好的情感,或有趣的情致,或善良的願望,或強烈的憎惡,從而激起他們心靈的共鳴。惟其這樣,才能使兒童在受到美的薰陶的同時,對其進行思想和知識的教育。“對惡憎,對善愛,是《普希金童話詩》貫穿始終的一條主線”[3]。

  透過閱讀,我們知道,詩人的每一首童話詩中,都塑造有兒童心目中所謂的“好人”和“壞人”。對前者,詩的字裡行間總是透出熱情的溢美之辭;而對後者,則充滿了強烈的憎惡之情。正是由於普希金強烈分明的愛憎,其童話詩作總是“好人”贏得了勝利,而“壞人”則以失敗或死亡而告終。如《神父和他的長工巴爾達的.故事》中的巴爾達與神父,《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中的金魚與老太婆等。不難想象,當小讀者讀到巴爾達在貪婪吝嗇的神父腦門上彈了三下而使“老傢伙變成了大傻瓜”時;讀到貪得無厭、兇狠狂妄的老太婆“眼前還是原來那座小茅屋”,“面前還是那隻破木盆”時;讀到“突然她認出,這是魯斯蘭!於是美人投入了公爵的懷抱……”時,他們是怎樣的興高采烈,拍手叫好。小讀者們便在潛移默化之中被灌輸了何為善何為惡,以及“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是非觀。

  2、幻想世界豐富而優美

  兒童最富於幻想,這是由他們這個年齡段的心理特徵決定的,因而童話必須富於幻想色彩。古今中外的童話作品,往往都是借動物、植物或仙幻世界的構思來反映人類社會,讓小讀者從那些奇異的童話世界裡看到人和人的生活,受到啟發,受到教育。[2]普希金的童話詩中所描寫的幻想世界尤其豐富而優美。在《神父和他的長工巴爾達的故事》中,當神父聽從了他老婆的詭計,讓勤勞、善良的巴爾達去找小鬼討債時,連巴爾達本人也“心裡不由得犯了難”。此時,小讀者們肯定也會替他捏一把汗。然而巴爾達並沒有退縮,他“坐到大海邊,一面搓著草繩一面思量”,只見“他把繩子的一頭拋進大海,然後握住它使勁地攪動,於是一個老魔鬼從海里鑽出來”。

  這一幻想,完全符合小讀者的心裡所想:他們多麼希望此時有人幫“好人”巴爾達一把呀。之後,又連續幾個回合,敘寫了巴爾達和魔鬼們鬥智鬥勇:先是“老魔鬼哭喪著臉苦苦求情”,繼而“差來的鬼怪鑽出水面”,要和巴爾達“繞著大海跑一圈,看誰的腿長跑得快”。失敗後,“老魔鬼又一次傷透了腦筋,這時巴爾達卻又在大聲鼓譟,使得整個大海東搖西晃,掀起了滾滾巨浪洪濤”。此時,“小鬼忽又鑽出水面”,提出“任你隨便選一個目標,誰把棍子仍得最遠,誰就把全部年金拿走”。這一回,還未正式比賽,小鬼們就被巴爾達要把棍子扔到烏雲上面的話給嚇回去了。而巴爾達仍是窮追不捨,又“用繩子攪得魔鬼不得安寧”。他們終於求饒了,巴爾達卻不答應了,提出比一比看誰能把那匹馬高高舉起。當然,還是巴爾達憑智慧贏得了勝利。就這樣,來來往往數個回合,最終“魔鬼們圍成一圈,只得湊足了滿滿一袋錢,還替巴爾達把袋子扛上肩”。

  這裡的幻想描寫,不僅使故事情節曲折離奇,引人入勝,而且讓小讀者們看到了“好人”遇到困難時總是有人幫,最終必定勝利的事實。再如,在《勇士和天鵝公主的故事》中,詩人這樣寫道:“海上有一個小島,島上有一座城堡,城中有宮殿和教堂,還有花園和樓房,有棵雲杉長在花園中央。樹下的水晶房間,一隻溫馴的松鼠住在裡邊,那小東西實在討人喜歡。……這座島上人人富裕,沒有貧困沒有哀傷。人民安居樂業,禮貌相讓。”顯然,這是詩人對美好理想和願望的追求而產生的豐富想象,而讓一個無比美好的世外桃源展現在小讀者眼前。在表現形式上,詩人則採取了重疊反覆的手法,把這一美好的島國多次展現在小讀者面前,就更加強烈地激勵了小讀者對這種理想王國和美好生活的渴求。這樣,詩人就在小讀者幼小的心靈裡建造了一個美好的理想國度,並使之不懈地去追求。

  3、故事情節離奇而曲折

  眾所周知,兒童不僅富於幻想,而且好奇心也很強。因此,童話既要有幻想,又要有極強的故事性,尤其是那些離奇而又曲折的故事情節,以緊緊抓住小讀者的閱讀心理,引起他們濃厚的興趣。普希金的童話詩作,既有短篇的,如《漁夫和金魚的故事》,又有長篇鉅作,如《魯斯蘭和柳德米拉》。無論是短篇抑或長篇鉅作,其故事情節均離奇而曲折。上述提到的巴爾達和海里的魔鬼鬥智鬥勇的情節,既是幻想,情節又很離奇曲折,這是短篇。至於場面宏大的《魯斯蘭和柳德米拉》,故事情節更是跌宕起伏,大起大落,極富變化,離奇而曲折的程度令人叫絕。這裡,我們不妨以其耳熟能詳的短篇《漁夫和金魚的故事》為例,來闡釋這一觀點。

  “從前有個老頭兒帶著他的老婆,住在那藍色的大海邊”。這是典型的童話故事的開頭,平實而又自然。但是,當老頭有一次下海撒網,網到一條金魚又放歸大海後,離奇曲折的故事便開始了。那情節軌跡是這樣的:老頭回家告知老太婆金魚的事,她一聽就罵,讓老頭向金魚要一隻洗衣盆——老頭再次來到大海邊,向金魚提出請求——得到新洗衣盆後,老太婆罵得更兇,提出要一座木屋——老頭第三次來到大海邊,再次向金魚提出請求——有了新木屋後,老太婆還是破口大罵,提出她要成為世襲的貴婦人,住進豪華的高樓大廈——老頭第四次來到大海邊,又一次向金魚提出請求——住進金碧輝煌的高樓,成為貴婦人兩個星期後,老太婆又提出要做至高無上的女王——老頭迫於無奈,第五次來到大海邊,再一次向金魚提出請求——成為女王兩個星期後,老太婆又提出要金魚親自為她服務——老頭第六次來到大海邊,又再次向小金魚提出請求——老頭回到家後,一切又恢復到原樣。詩人透過這些曲曲折折的一個又一個離奇的情節,加之擬人化的描寫和形象的比喻,筆鋒直指當時的沙皇統治——當人民要求改善生活時,他都可以滿足,但當人民要求擁有權力時,他非便不給,還將已經給予的統統收回,將人民重新打入地獄。因此,俄國人民不能指望沙皇讓他們做國家的主人。小讀者結合普希金生活的時代背景,就會理解作者的良苦用心。

  三、結語

  普希金是偉大的,普希金的童話詩作品是偉大的。從寫作方法講,它不僅具有鮮明的童話色彩,而且其中所蘊含的深刻的思想內容發人深思,讀後令人回味無窮。所以引導青少年閱讀普希金的童話詩,不僅可以使他們從中獲得美的享受,而且可以對他們進行深刻的思想教育和崇高的道德教育。

  參考文獻:

  [1]朱錫強,陳傳金,張粉梅,袁昌堯,張忠民編寫.外國曆史大事紀年[M].陝西人民出版社,1987.3,第一版.

  [2]陝西師範大學中文系文藝理論教研室編寫.文學理論常用術語簡釋(內部發行)[M].1979.4.

  [3]王田葵.心靈的美麗激情——試論《普希金童話詩》的思想性[J].零陵學院學報,1981,1.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