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論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論文(通用13篇)

淺論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論文(通用13篇)

  在學習和工作的日常裡,大家都經常看到論文的身影吧,藉助論文可以達到探討問題進行學術研究的目的。寫起論文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淺論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淺論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論文 篇1

  一、高校輔導員和學風建設

  學風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從廣義上講, 學風是師生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出的精神狀態和文化風氣, 是學校校風的集中反映, 是校園文化的重要體現。狹義的學風可以理解為學生的學習風氣, 是學生在校學習生活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精神面貌, 是學生在校園中經過長期教育和影響逐步形成的行為風尚, 是學生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紀律等的綜合反映。本文討論的是狹義的學風。

  學風是一所大學的靈魂, 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資源, 是衡量一所大學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因此, 加強高校的學風建設, 建立優良學風, 不僅關乎高校教育水平和長遠發展, 更關乎高校學生成長成材, 學風建設是高校發展以及高校學生工作永恆的主題, 也是輔導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突破口。

  輔導員是高校教師隊伍和管理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 具有教師和幹部的雙重身份。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幹力量, 是高校學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和指導者, 是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健康成長的知心朋友。輔導員工作在高校學生工作的第一線, 與大學生的聯絡最為廣泛、直接, 同時, 輔導員還是學生與任課老師、學校以及家長之間的紐帶和橋樑。因此, 探索輔導員如何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組織、管理等職能手段加強高校學風建設, 提升學生學習、創新、實踐能力, 提高學生綜合素質, 已成為當前高校面臨的一項重要任務。

  二、網路對高校學風建設的衝擊

  自1994年網際網路全面進入中國以來, 網際網路正以幾何級的發展速度席捲著社會的每個角落, 顛覆著人們原有生活方式, 中國宣告進入網路時代。根據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的最新統計報告顯示, 中國當前網民規模達7.31億人, 相當於歐洲人口的總量, 手機網民規模也達6.95億, 作為伴隨網路成長起來的90後大學生更是網路時代的“土著居民”, 網路已然滲透進了他們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筆者從所在學院的2014-2017級學生中各抽取一個班級共258名學生進行網路使用情況調查, 結果顯示:

  擁有手機的學生達到100%, 擁有筆記本的達到91%。

  每名學生日均上網時長4.5小時, 上網地點是教室、寢室、路上。可以說, 學生的空閒時間基本都用於上網, 機不離手, 被調查同學還表示, 手機離身便會焦慮不安。

  學生上網主要是聊天、刷微博微信、看電視電影、打遊戲、購物等娛樂活動, 上網學習的學生僅為10%且主要為高年級考研及做畢業論文的學生。

  高校裡如此多的拇指族、低頭族、手機控, 給當前高校的學風建設帶來了巨大沖擊。主要表現為以下幾方面:

  (一) 網路遊戲和娛樂影響大學生的學業

  大學學習環境寬鬆, 沒有家長和教師的督促, 加上對大學學習生活毫無規劃, 很多大學生進入大學後無所適從, 空虛孤獨。為了擺脫空虛孤獨, 他們上網聊天、遊戲, 與網路世界的朋友無話不談, 與網路世界的戰友奮力殺敵, 沉溺於網路世界不能自拔。在校園裡他們大多時間沉浸在網路世界中, 幾乎不去圖書館, 不上晚自習, 無心學業, 成績一落千丈。另一方面, 長時間的專注上網會使得大學生睡眠不足及精神恍惚, 嚴重影響學生身心健康, 影響課上學習質量, 課堂上打瞌睡、玩手機的情況屢見不鮮。他們平時大多數時間都在上網娛樂, 上課曠課, 作業抄襲, 考前突擊, 導致很多學生掛科, 甚至因為掛科太多而無法獲得畢業證和學位證。筆者對所在學院成績優秀和掛科較多同學進行對比發現:成績優秀、拿獎學金的學生, 平時上網時間明顯少於掛科的學生, 而掛科較多的學生有四成是因為網遊成癮。從筆者平時與網癮學生交流中發現, 他們並非不知沉迷網路會影響身心、荒廢學業, 但是他們已深陷其中, 沒有毅力和意志力戒除, 有的甚至不得不因網癮休學甚至退學。

  (二) 不良的網路文化衝擊大學生的價值觀

  網路是把“雙刃劍”, 一方面給大學生提供快捷便利的學習方式和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 積極健康的網路文化促進校園文化的發展;另一方面, 不良的網路文化在侵蝕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個性化、多元化的網路環境致使學生價值評判標準模糊, 大學生的價值觀尚未完全形成, 受外界影響大, 尤其受令其沉浸其中的網路文化左右。受網路功利主義及讀書無用論的影響, 致使大學生中出現這幾種現象:

  1. 學習無規劃。

  十幾年的被動應試教育使得大學生進入大學後無所適從, 不知道大把的自由時間該如何支配, 對大學學習生活缺乏規劃, 學習目標不明確, 學習具有盲從性。

  2. 學習目標不明確。

  受網路功利主義和讀書無用論的影響, 大多數大學生覺得學習的好壞並不能夠決定自己的未來, 於是把更多的時間、精力放在經營人際關係、社團活動和校外實踐上。他們即使學習也會重應用學科, 輕基礎學科;重專業知識, 輕政治理論;重專業證書 (如英語、計算機過級證書) , 輕基礎知識。

  3. 學習態度不端正。

  網路經濟的盛行, 低學歷的網路主播、網店店主日進萬金吸引著很多大學生, 大學生被短暫金錢利益矇蔽雙眼, 認為大學混個文憑即可, 導致學生消極怠學。

  (三) 隨時隨地的網路使用衝擊著高校班風和學風

  智慧手機發展至今, 功能強大到無所不能, 學習、交友、娛樂、購物等都可以在一機上進行, 可以說, 智慧手機已經是一個綜合性的資訊終端。另一方面, 無線網路的發展發達, 使得網路使用成本低廉。基於智慧手機的強大功能和無線網路的便利, 高校的課堂上、宿舍裡、食堂裡、道路上隨處可見的是大學生低頭族和手機控。高校課堂上, 以往教學相長、良性互動的課堂氛圍已不復存在, 取而代之的是無論教師在三尺講臺如何賣力地在黑板上奮筆疾書或展示精美的PPT, 學生不再緊隨教師講述的節奏在本子上認真記錄, 而是拿起手機隨手一拍, 繼而收藏了事, 更有甚者, 上課根本不聽講, 而是拿著手機聊天、遊戲、看電子書、聽歌、看影片等。無奈的是原本作為高校學生學習和休息的寢室也未能倖免, 高校寢室已經網咖化。網路給高校的班風、學風帶來巨大沖擊, 不良的班風、學風影響著一大波自制力差的大學生。筆者在平時與學生的談心中發現, 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本來是想好好聽課或者在寢室好好看書學習的, 但因為看到同桌或者同宿舍的同學都在上網, 而且玩得很刺激, 所以自己實在控制不住, 不知不覺也就被吸引過去了。

  三、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探索

  (一) 做好入學教育, 長抓學習發展規劃

  上大學對於很多大學生來說是人生真正意義上的斷奶, 他們第一次遠離父母獨自面對新的校園環境、新的教學方式、新的生活方式。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 做好入學教育有助於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 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順利過渡到大學的學習生活。筆者在新生入學教育中, 除了常規的入學宣講外, 會在新生入學前建立新生QQ群, 上傳入學教育材料, 透過“我對大學有疑問”徵集新生的問題, 入學時有的放矢, 召開新生答疑會, 並在後期教育培養中進行引導。

  進入大學後很多學生處於迷茫困惑狀態, 輔導員作為大學生進入大學第一個接觸到的老師, 要幫助他們明確大學學習目標, 做好大學四年的學習發展規劃。高校輔導員要幫助大學生制定大學規劃, 首先必須要了解學生所學專業的基本情況及每一階段的學習培養重點, 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制定學風建設方案, 才能更好地為學生的成長成材提供指導。根據不同年級學生和專業學習的特點, 筆者為所在專業的學生制定了“大學生追夢計劃”, 以此發揮學生的主體精神統籌安排四年的學習生活 (見表1) 。同時, 要求每個大學生入學後製定自己四年的學習發展規劃, 每生每學期寫一份總結, 結合總結對照檢查每學期的學習得失, 並適時調整規劃。

  (二) 加強思想教育, 增強學生危機感和責任感

  針對大學生學習動力不足和認為讀書無用的問題, 筆者在實踐中主要透過多方面措施對其加強思想教育。第一, 採取講座集中教育、座談個別疏導的形式引導學生正確認識人文素養、綜合素質的提升對個人未來生活幸福度及職業選擇自由的重要意義。第二, 邀請本專業教授或成功校友做報告, 介紹專業發展現狀和社會對本專業的需求情況, 不斷深化學生對所學專業的認識, 激發專業學習興趣, 使他們對所學專業形成一種自豪感和歸屬感;另外, 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 尤其是對大學生有吸引力的名家名師來校舉辦學術講座, 讓學生感受大師的風範和學術魅力, 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第三, 以就業和考研為契機, 透過邀請畢業學長做就業分享會和邀請校就業中心教師做講座讓學生了解當前就業形勢的嚴峻和社會競爭的激烈, 讓學生儘早發現自己的不足, 增強學生學習危機感和責任感, 積極引導學生鞏固專業學習, 提升自己畢業後就業和升學的核心競爭力。第四, 積極開展學術競賽活動, 在合作競爭中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激發學習熱情。

  (三) 加強制度建設, 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沒有規矩, 不成方圓。大學的學習較於中學更自由和開放, 更強調自主學習, 因而如何幫助大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風建設中的重要一環。筆者在平時工作中主抓以下幾項工作:第一, 依託學院學工辦制定《W學院學生違紀處分管理辦法》《W學院學生請假管理辦法》, 完善考勤制度。透過制度制定讓學生清楚學校提倡什麼、反對什麼。第二, 在低年級學生中實施早晚自習檢查制度, 學生會學習部進行督查, 並對錶現優異和表現較差的班級在每半個月的學院《學生工作簡報》上通報;每堂課副班長負責統計班級同學遲到、早退、曠課的情況並按時彙報給學生會和輔導員, 對於違紀同學在《學生工作簡報》上進行全院通報批評。與此同時, 輔導員進行三深入, 即深入課堂、深入寢室、深入學生, 親自了解學生上課情況和課下學習情況, 並與班幹部彙報的情況進行對比, 督促班幹部履行職責, 不包庇同學。透過狠抓學習紀律來改變拖沓散漫的作風。第三, 嚴抓考紀考風, 嚴懲考試作弊。平時向學生宣傳考紀考風的重要性和校規對作弊的處理辦法, 讓其明白作弊的代價。在考試時, 輔導員進行巡考, 將平時學習不認真和有作弊前科的同學作為重點監督物件, 對作弊同學按校規校紀嚴肅處理。第四, 充分做好每學年的徳、智、體、能綜合測評及獎、助學金評定工作, 提高學習在評選中所佔權重, 並做到測評和評選工作公開、公平、公正, 最大化地保障獎助學金髮揮其真正的獎優助學的目的, 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與自覺性。

  四、結語

  學風建設是高校最基礎、最重要的工作, 是高校育人系統中的重要一環。作為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線的教師, 輔導員是大學學風建設的重要力量。因此, 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要有擔當, 肩負應有職責。同時, 也要充分認識到學風建設是一項長期且需多方合力參與的工程, 不是一人一時一事可以達成的, 其發展過程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需要任課教師、學生、家長的共同努力, 相互協調溝通。認識到高校學風建設是一個長期、艱鉅、複雜的過程, 輔導員需要在實際工作中不斷思考新辦法、探索新舉措應對新問題, 真正為高校的學風建設做出應有貢獻。

  淺論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論文 篇2

  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高校學風建設的關係

  1、就目標而言,兩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良好的學習風氣又和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密切的關係,能夠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目標是對大學生進行思想道德等意識層面的科學教育,透過思想教育工作,學生不僅能夠更加堅定理想信念,還能夠培養高尚的思想道德和嚴謹的學習態度。

  2、學風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在內涵方面具有高度的耦合性。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內容主要是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是意識層面的教育;;學風建設是要教會學生如何學習,以何種態度對待學習,以及如何更好地做人做事,兩者均反映了一種科學務實的優良態度。

  3、思想政治教育是學風建設的可靠保障。高校的學風建設屬於學生思想層面的建設,能夠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有效地激發大學生潛在的學習動力。透過思想政治的教育,積極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他們沿著科學的政治方向前進,從而促使他們早日實現遠大理想,在這個角度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為學風建設提供夯實的思想基礎,為學風建設的實際應用提供強有力的思想保障。

  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高等學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

  學校的學風建設屬於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而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是思想層面的基礎教育,因此,在高效的學風建設中融合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對學校的學風建設起到了基礎性的促進作用。另外,學風建設是在大學生中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載體與突破點,可以為加強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一個切實有用的平臺。

  三、學風建設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的實現途徑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形成優良學風的重要前提,學生的思想政治素養是學風建設成功與失敗的重要表現,因此,要在大學的學風建設中,切實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體工作可以在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讓學生明確“以學為主”的觀念,在此基礎上形成奮發學習、誠實守信、勇於創新的優良學風,從而提高綜合素質,兼顧學習成績與其他素質的提高。

  2、將大學生的學術教育與誠信教育有機結合起來。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將兩者結合起來是發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表現,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將中華文化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融入到大學生的學風建設中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3、將校園內的各種文化活動與大學生的自我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學風是一種校園文化,是學校內涵的積澱,而校園內文化活動是學風的外在表現。校園文化活動可以作為學生學習的的第二課堂,包含了非常豐富綜合的內容,比如:文體活動、科創活動、社會實踐等多種形式。校園的文化活動也是學校進行學風建設的重要載體。在精心佈置與完成每一項校園活動的過程中都是使學生接受校園文化薰陶的過程。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能夠逐漸修正自身為人處世的態度與做法。

  四、總結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學風的建設密切相關,就目標與內容而言,兩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另外思想政治教育是學風建設的可靠保障,在學校關於學風建設的方面具有非常重要的基礎性作用,因此本文在分析了兩者的關係之後提出了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高效學風建設中的有效途徑,可以透過將誠信教育與學術教育相結合,校園活動與自身教育相結合等多種有效的方法。

  淺論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論文 篇3

  引言

  學生宿舍文化是學校生活特別重要的組成部分。學生在宿舍度過了在校期間的大部分時間,宿舍風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據新聞報導,西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一個班12名學霸集體被全國各大名校保研。筆者最近認真調查後發現,自己身邊處在不同的宿舍環境中的學生在教室學習的過程中也會出現不同的學習表現。若某宿舍風氣正,就會出現八人中幾人升本的、幾人函授的,不上進的也有,可能一個兩個的。但是如果某宿舍不正之風盛行的,那麼整個宿舍的氛圍就會比較差,學習和待人接物等各項表現均比較差,偶見好的,也很少。

  1.宿舍文化建設對學風建設的影響

  1.1對學生學習心理的影響。

  生活和學習在一個良好的宿舍文化中,宿舍環境勢必窗明几淨、環境典雅;學生們之間相處起來也會心情愉悅,氣氛和諧,互相體諒,互相包容,互幫互助,在學習上也會產生互相鼓勵,你追我趕的局面。從而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有利於形成建康的學風和健康的人格。若置身於不和諧的宿舍風氣中,有點矛盾就互相猜忌,互相埋怨,互相爭執。這樣部分學生就會感到壓力和緊張,會產生孤獨和排斥的心理,導致同學之間感情上溝通不暢,心理交流受阻,心理疾病就會發生。學習上也沒了往日興致,往往一落三丈。

  1.2對學生學習行為的影響。

  有人統計,學生在宿舍度過的時間日均超過13個小時,尤其是高職院校的學生。學生在宿舍的所作所為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同一宿舍的同學有什麼興趣愛好會很大程度上傳染給其他人。在一個學習氛圍很濃厚的宿舍,如果有幾個人喜歡黑格爾、汪國真、朗朗、齊白石,那麼出現一個網癮愛好者的可能性就不大。少數人的進步會激發其他人的學習熱情,從而互幫互助,你追我趕,形成良好的學風。反之,在學習氛圍不太濃厚的宿舍,青春期的精力又那麼旺盛,乾點什麼呢?於是就出現了揮霍青春的各種狀況:沉迷於網路遊戲,談情說愛,打撲克打麻將,完全是享受大學生活的安逸,與純粹的學習往往失之交臂。

  1.3對學生學習意志的影響。

  來自於天南地北的學生裹挾而來的除了大包小包的行李,還有豐富多彩的各類資訊、各類新聞、各類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他們在迷茫中向最先熟悉的舍友尋求認同、安慰和鼓勵的同時,社會知識和行為規範方面也無形中起著交流和促進作用,但對知識的渴求還是交流的主題。大量的資訊衝擊能豐富學生的社會經驗,深化已有的知識水平和知識體系,也磨練著學生的學習意志。在學習上碰到挫折時,同室室友在肩膀上鼓勵的一拍或堅定地眼神或溫暖的一句話,能給失意者帶來無窮的奮進的力量;宿舍環境裡有一兩個學霸,看在其他人眼裡那就是絕對的榜樣和堅定地學習決心;三五個人下定決心共同攻下某個學習的堡壘,就會吸引更多的人參加,團結起來共同努力,培養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勇於克服困難解決問題的意志品質。但是舍友所傳遞的負面資訊,同樣也在考驗著學生的意志品質。學習上隨心所欲,考試但求過關,夜貓子成性,衛生狀況糟糕。要是沒有很強的約束自己的能力,和這種室友相處,還真難不受影響,或多或少而已。

  2.建立和諧的宿舍文化,促進積極向上的學風建設

  2.1最佳化學生宿舍軟、硬環境。

  劉向的《後漢書》告訴我們:“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可見環境的重要性。環境是個體所處的小世界,個體是周圍環境的一部分,肯定會互相磨合互相影響。破爛不堪、髒兮兮的宿舍硬體環境會讓學生心情壓抑,失去對學習和生活的熱愛。最佳化宿舍硬環境,做到衛生清潔,擺放整齊,通風透氣,為宿舍成員的健康提供保障;還要做好宿舍裡面的文化裝飾,樓道、大廳、宿舍的綠化等,以便淨化學生的心靈、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欣賞水平和對美好事物的認識。久而久之,就能從硬體上形成良好的視覺效果,為學習和生活創造優美的環境。最佳化宿舍軟環境,打造“宿舍是我家”的概念,樹立主人翁意識,培養歸屬感、參與感和自豪感。規範個體在獨處時的不良行為,適應集體需要。彼此之間視為家人,不挑剔,真誠相處,互相寬容,互相關愛,互幫互助,共同進步,共同奉獻,打造全體舍友共同的美好家園。每個人在這個和諧的氛圍中如沐春風,心情舒暢,自然有良好的心態和同學們一起共同進步,好好學習。

  2.2制定規範的宿舍管理制度。

  學生宿舍文化建設,必須要有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的規章制度。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生有個良好的、有序的生活和學習環境,才能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為更加努力地學習做好保障。如嚴格規定宿舍開關門時間和熄燈時間,保證作息正常化。制定完善的宿舍衛生值日表和衛生標準,嚴抓宿舍衛生。定期舉行宿舍文化評比,鼓勵學生形成自己的宿舍文化,培養良好的生活和衛生習慣。定期組織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引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審美觀,引導和組織學生欣賞和學習高雅文化,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整體水平。

  2.3促進學生自我培養,互相學習,自我約束。

  培養學生之間互相薰陶,互相學習的能力。對學生採取正面的引導方式,經常肯定和鼓勵某些學生表現好的方面,鼓勵大家向榜樣學習,給其他學生足夠的信心,指點他們正確做事的方法。在互相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做合格的導師,盡少干預,給足空間,絕不強迫。“每日三省我身”,循序漸進地約束和規範自己的行為,使自己日漸完善。

  3.宿舍文化建設是優良學風的重要保障

  大學生活給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供了更加寬廣更加自由的空間,但在宿舍這個小群體裡,由於年齡、興趣等各個方面接近,群體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同宿舍同學對自己的看法會對某個人產生很大的影響和約束力。共同的輿論監督會讓宿舍成員之間的表現等趨於接近或相同,從而產生對這個群體的認同感、歸屬感。一個宿舍的互疼互愛、宿舍為家、互幫互助、積極學習等健康的風氣一旦形成,就會對學風的培養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進而對學生的將來也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淺論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論文 篇4

  學風,是讀書之風,是治學之風,更是做人之風,是一所高等院校的靈魂和氣質,也是一所大學的立校之本。是一所高校長期的文化積澱。學風建設是高校的立校之本和發展之基,是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衡量和評價一所高校辦學品味、育人環境和社會聲譽的重要標誌。學風建設直接關乎學生的知識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關乎培養優秀人才的質量,最終關乎學校的綜合競爭力。學風倘若不正,學校聲譽就難以維持,學風建設與大學精神息息相關,它不僅是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永恆主題,也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人才工程。

  一、當下大學生的學風狀況

  對於我們大一的新生來說,經過高考的洗禮,闖過“獨木橋”,完成了進入大學的首要目標。但是已進入大學校園多數人都會像斷線的風箏一樣,如此自由自在,一下子擺脫了許多束縛。因此,我們散漫、放鬆、懈怠,放棄了對自己嚴苛的那些要求。畢業對於我們來說似乎遙遠,不享受這美好時光豈不浪費?於是抱著“六十分萬歲”的想法,摒棄了開學時的種種豪言壯語,什麼考研、過英語四六級、計算機過級都讓它見鬼去吧!慢慢地我們成了大學這條長河裡普通的鵝卵石。在聽學長學姐們所說的“考試前突擊一下基本上能過”的言調後,我們似乎變得肆無忌憚,遲到、早退、曠課什麼的都體驗過。

  再有就是我們中的大部分同學角色沒轉變過來,原來的被動學習轉變成現在的自主學習。沒有了中學老師手把手的教、沒有了家長的叮嚀和督促,學習基本上靠自己自覺。由於這一落差的形成我們中的許多同學適應不過來,茫然不知所終。

  目前,就我調查來看,許多學院學生上課玩手機是最普遍的情況,我國的大部分大學生中存在著缺課、上課遲到、早退、考試舞弊、整日的網上聊天和遊戲等不良現象。這種不良的學風狀況嚴重地制約了高校的生存和發展。高校要獲得較大的發展,狠抓學風是關鍵。

  二、目前學風建設的意義

  首先,從國家對人才的要求來看,要實現十七大報告中提出的到2020年建設全面小康社會就必須著力造就一大批高素質人才。而目前我國正面臨這創新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缺失的問題。高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應該理所當然地擔負起培養高素質人才創新人才的重要歷史使命。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學風不僅關係到人才培養的質量,而且關係到所培養人才的價值取向。這就要求高校大力加強學風建設,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努力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合格建設者。從高校自身發展來看,學風直接關係到所培養出來的學生綜合素質的高低。優良學風下培養的高素質人才就會在社會發展和經濟建設中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就會提高高校的社會聲譽和影響。高校就會在今後激烈的國際國內的競爭中增強核心競爭力。同時學風也是大學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形成優良的學風,就會產生強大的動力,激發學生奮進。因此無論從國家對人才的要求來看,還是從高校自身發展來看,新形勢下的學風建設具備戰略意義。

  其次,優良的學風是保證和提高教育質量的重要條件。學風反映學院的精神風貌和全體學生的求學態度,是衡量學員競爭力的一項重要標準。養成良好的學風是畢業後走上社會成才和發展的必備素質。學生跨進高校,不僅要學到文化知識,掌握職業技能,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嚴謹的治學態度,這在邁入學習型社會的今天,對人的一生非常重要,也為實現我們自身的中國夢有極重要的意義。

  總之,學風是一種無形的精神力量,可以振奮精神、激勵鬥志,迸發出積極向上、努力拼搏的革命精神,在這種環境中養成的行為習慣使人終生難忘,將成為這個學校裡每一個成員自覺奮進的動力,從而推動整個學校的繁榮和發展。

  三、對於新形勢下的學風建設幾點建議

  (一)、加強和指導學生的大學規劃,分階段有步驟的實施職業教育,切實發揮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加強各高校都開設了就業指導課、職業教育等課程內容,可以根據不同年級,不同專業大學生的年齡、智力水平、心理狀態等差異,分階段有步驟的實施人生規劃教育,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大一我們可以開展新生入學教育、學業規劃教育和生活適應教育。在大二我們開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學科指導規劃,進一步明確學習的目的,提高他們學習的熱情,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大三進行就業指導,適時的開展形式多樣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全面地接觸和了解社會,增強他們獨立生活和適應社會的能力。在大四我們要對學生進行考研指導、就業的分類指導,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和畢業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念,鼓勵大學生升學、自主創業和到基層就業,充分體現學生社會價值。

  (二)、 大力開展學習型班級、學習型寢室建設。

  從一定意義上講,學生的學習動機是在具體的學習情景中激發和發展起來的。在特定的條件下,學習和生活環境中各種因素都可能成為影響學生學習動機的誘因。以班級和寢室為切入點和突破口,建立學習型班級和學習型寢室,培養學生“學習為本、終身學習、團隊學習”的理念;在班級和寢室中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調動全體同學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自覺性,使班級和寢室真正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場所和陣地。在班級和寢室的建設過程中,樹立典型班級和寢室,可以對廣大的學生起到很好的示範教育作用。

  營造良好的寢室學習氛圍,大學寢室不再是單純的休息的地方,應該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場所。寢室氣氛對學生的成長、人格的形成和人生觀、價值觀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寢室的分配要合理、科學,選好寢室長,寢室長帶頭作用要突出,至少每週要定期檢查同學學習情況,瞭解寢室成員的想法、情況,從根本上糾正同學的一些不良意識。宣傳寢室文明建設,搞好同窗關係,融洽的寢室關係為學習營造良好氛圍,形成“家”的觀念,鼓勵大家勤奮好學,團結互助。

  (三)、透過多種手段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目標。

  大一的我們往往有進入大學後就鬆一口氣的想法,由此導致高中時為了考上好大學而奮力拼搏的精神力量消失,難免有一時茫然、困惑、失去目標和方向感。因此班級上多展開一些如“贏在起跑線”、“父母送我上大學,我上大學幹什麼”等主題班會。在這種活動中樹立我們正確的學習觀、成才觀,提升學風教育的廣度和深度。此外,在考試前舉辦“誠信考試”的簽名活動。學院應多舉辦師生見面會、學長輔導交流會等學風建設的活動,從而產生學風教育無處不在的效果,以此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學風建設是一項重大工程,建設優良學風是建立和諧校園的基礎。大一的我們正逐步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對於我們的成長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進一步提高對學風建設工作的認識,把它視為學習的基礎,明確我們在其中的主體地位。因此,我們在學風建設中應發揮主導作用,加強學風建設學習,確保學院聲譽遠播。

  淺論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論文 篇5

  隨著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資訊化、自動化的管理模式是新時期高校學生公寓管理的發展方向,並且高校思政教育平臺的擴大化,傳統學生公寓管理模式中的“重管理,輕教育”的現象已經不再適應高校的發展要求,思政教育進公寓勢在必行。高校學生公寓學風建設是高校學風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隨著高校學生公寓管理模式的變化,學生公寓學風建設也將面臨新的變革。

  一、新時期高校學生公寓管理模式的改變

  隨著高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傳統的公寓管理模式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的需求,無論是學生的管理,還是學生公寓員工的管理,在傳統模式中,涉及到的資料統計,辦事流程的步驟,與其他部門的協調等工作效率嚴重下降,加之,現代學生自主意識強,服務需求高,思想不夠成熟,給公寓管理帶來了諸多的問題。因此,我校學生公寓針對上述問題採取了以下措施來改善。

  (一)開發學生公寓資訊管理系統,提高工作效率

  透過將公寓管理的各項工作進行分類,形成大的模組,運用計算機技術對這些模組進行設計,形成一個功能齊全的公寓資訊管理系統,將此係統跟相關部門的系統進行關聯,這樣傳統管理模式中很多辦事流程都能在線上完成,實現公寓管理工作的智慧化,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例如,在學生資訊管理模組中,可以透過學生的姓名和學號查詢到學生相關的資訊,包括學院資訊、家庭資訊、住宿資訊等,透過住宿管理模組學生可以線上自主選房,也可以由公寓管理人員統一安排,學生還可以線上完成住宿變更等相關手續;透過日常管理模組可以將學生的違規違紀情況、維修情況、水電費情況進行反饋等等。

  (二)實施“七進公寓”方案,完善公寓育人功能

  所謂的“七進公寓”就是指“輔導員進公寓、學風建設進公寓、感恩教育進公寓、黨團組織進公寓、網路思政進公寓、心理健康教育進公寓、文化建設進公寓”。“七進公寓”是我校學生公寓推進思政教育進公寓的主要內容,是公寓發揮“教育”職能的重要體現。學生公寓管理結合“七進公寓”方案實施,能夠有效地營造濃厚的育人環境,發揮隱性教育,價值引領等作用。同時還可以激勵學生團結友愛,努力奮進,助人自律,成長成才。

  (三)豐富學生公寓服務內容,提高公寓服務水平

  “增強服務意識,創新服務機制,提高服務水平,完善服務內容,提高服務質量”是高校學生公寓標準化管理的永恆主題[1]。依靠傳統的說教和懲罰的管理方式已經不再適應時代的需要,根據現代學生的自主性和活躍性,我校以學生的需求為出發點,在現有的服務內容上,增加更多的服務內容。同時,在選拔公寓管理人員以及學生管理組織人員時要加強對應聘人員整體素質的考查,並在入職後對他們進行針對性的系統培訓,提高管理隊伍整體的服務質量和水平,充分發揮學生公寓的“服務育人”功能。

  二、結合學生公寓管理模式的改變,探析學風建設新途徑

  (一)利用網路的便捷性開展線上線下的學風建設活動

  學生公寓管理員透過學生公寓資訊管理系統線上與學院對接,將學生的學習成績、獲獎情況等匯入系統,同時透過線下公寓專職輔導員、公寓房管理員、學生組織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將他們的學習狀態、違規違紀等方面的情況以宿舍為單位錄入系統,分析各個宿舍的綜合表現,對達到“優良學風宿舍評選”條件的宿舍進行獎勵,對情況較差的學生宿舍進行重點關注並與學院聯合,採取有效的幫扶措施。同時,利用手機QQ、微信以及易班等平臺,建立公寓工作相關的群,釋出競賽通知、考試資訊、資料共享、美文欣賞、報名搶票、公寓學風秀等內容,使學生公寓學風建設線上線下有效結合。

  (二)結合“思政教育進公寓”契機,全方位開展學風建設活動

  我校的“思政教育進公寓”是一項系統性工程,每項內容之間有著不可或缺的聯絡。因此,公寓學風建設活動要結合各項內容,才能全方位地開展。“輔導員進公寓”就是要求輔導員進駐學生公寓,瞭解學生的思想動態和行為動態,組織公寓學風建設、黨團組織建設等工作,是“思政教育進公寓”的基礎;“感恩教育進公寓”主要是透過開展義務勞動、宣感測恩事蹟、愛心捐贈等活動來激發學生的感恩之情,增強對公寓管理人員的工作認同感和情感,這樣就有利於管理員工作的開展,也有利於增強學生的自我責任感,無形之中促進他們改變了不良學習的態度;“黨團組織進公寓”有利於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能夠讓學生黨員幹部以身作則,帶動宿舍的學習氛圍,從本質上“以點帶面”全面拉動學生公寓學風建設;“網路思政進公寓”是結合我校專業優勢,利用各種網路平臺,以影片、圖片等直觀形式開展學風建設活動,有利於提升學生的參與率和接受效果;“心理健康教育進公寓”是在學生公寓建設心理諮詢室,組建專兼職心理諮詢教師輪流值班,滿足學生“就近諮詢”的需要,這有利於幫助那些因為學習而產生心理困擾的學生走出困境,迴歸正常的學習和生活;“文化建設進公寓”是利用公寓的閒置場地,建立自習室、閱覽室等,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場所,同時開展“讀書活動月”、“誠信考試”、“朗誦比賽”、“優良學風宿舍評選”等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營造濃厚的育人環境和學習環境。

  (三)優質的服務是學風建設的新手段

  完善的服務設施,優質的服務水平,良好的服務態度對作為“消費者”的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學生公寓要確立以學生為本服務的服務理念,設立一些“便民設施”,例如醫藥箱、公益腳踏車、愛心傘、針線、打氣筒等等,並透過對學生熱情、細心、周到的服務來感化和引導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改變學生不良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提高他們自理、自制、自律的能力,打造學生公寓溫馨、舒適的生活的環境,促進學生公寓良好學習風氣的形成。

  參考文獻:

  [1]梁青春.高校學生公寓服務育人功能探索與實踐[J].職教通訊,2014.26.

  [2]姜岱松,周亮,李靖.公寓學生黨員工作站在學風建設中的榜樣示範作用之探索[J].新課程(下),2015.05.

  [3]陳志成,徐偉.新時期高校大學生公寓管理模式探討[J].科教導刊,2014.8.

  淺論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論文 篇6

  在近幾年的工作實踐中,我們發現高校的學風已成為目前高校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不久前,我們進行了一項關於國外學生學習情況的調查,客觀地分析了國外學生學習情況,在學校學風建設方面,中外存在著很大的差異。

  1、中外學生學習狀況

  1.1學習動力的差異

  1.1.1個人興趣方面國外學生可依據個人學習興趣選擇課程,學習模式分為研究型自主學習和課程型自主學習,從而提高了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逃課現象極少發生;中國的大多數學校無視個體差異的存在,統一編班,統一課程設定,統一教學進度,統一作業,教學實際難以適應個體的差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

  1.1.2高額的學費驅動在國外,高額的學費也是自主學習的有效動力。國外學生自我施壓意識強,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極高。按每位學生在校期間要學2000個理論課時計算,每個課時成本摺合近20美元,相當於3個小時的勤工儉學工時費,充分體現了時間就是金錢的道理;在國內,學生的學雜費都是由父母支付,學生沒有體會到掙錢交學費的辛苦,很少有透過自己勤工助學所得繳納全部學雜費用的,對學習不感興趣,不珍惜課堂學習的機會,學習積極性、主動性不高。

  1.2學習目的的差異經過調查中外學生學習目的都包括:指向自我的學習目的和指向社會的學習目的。但國內學生的學習目的還有一種是指向他人的學習目的[1]。

  1.2.1指向自我的學習目的即為滿足自我發展的需要而學習的目的。學生能很好地接納自己,自我評價良好,努力充實自己的知識,希望實現自我價值;期望透過自己在大學的學習,走上社會後,能有一個好平臺,得到別人和社會的認可;或者希望經過刻苦的學習,能在畢業後有一份好工作,找到理想職業,自己能獨立生活。總之,是圍繞自我價值和個人發展的目的而學習的。

  1.2.2指向社會的學習目的即把自己學習目的建立在社會需求上,每個人都是社會人,尤其是青年大學生,大學畢業後走上社會就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社會責任感強,部分學生能夠認識到當前學習與實現偉大目標的聯絡,能體會到掌握科學文化知識的重要性,而刻苦鑽研。總之,是圍繞個人的社會價值的目的而學習的。

  1.2.3指向他人的學習目的即指把自己學習目的建立在他人的希望之上,為了報達父母的養育之恩不辜負教師的期望或為了在學習競賽中不輸給別人而拚命苦讀。這些都是指向他人的學習目的。

  1.3學習條件的差異國外高校每個教室都配有多臺電腦,無線網路覆蓋全面,均可免費使用,學生查閱文獻提供便利的條件,重要手段。國內高校的配套設施較國外是相對落後的,不利於學生查閱文獻資料,沒有為學生學習提供便利條件。

  2、中外學生學習狀況差異成因

  2.1個人心理的不同導致學習動力的差異國外大學生學習動機以興趣為主要驅動力;而我國大學生的學習動機大致有以下幾種:為爭取好的成績,受人尊重和羨慕,保持自己在集體中的地位和榮譽;為將來能夠找到理想的工作,並且將來能出色的開展工作,事業有成;為得到獎學金;為出人頭地;為考研究生,出國留學;僅為考試及格,拿到文憑;對專業或某些學科的興趣;為追求真理,探索世界的奧秘;為實現自身的社會價值,為祖國的繁榮富強、人類的進步作貢獻。

  2.2國家體制不同導致培養目標差異各國高校培養目標都強調時代性,21世紀知識效應將佔國際經濟的主導地位,創新必將是推動知識經濟發展的強大動力。科技的發展將給人類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帶來革命性的變化。為此,世界各國高校的培養目標也隨著國際社會的浪潮發生著潛移默化的變動。經初步調查分析,國外高校的培養目標,由最初注重道德教育發展到注重智力教育,最後發展到今天的注重人才的全面發展。而我國高校的培養目標,由最初的偏重智育,發展到偏重知識和能力培養。從美國和我國培養大學生的目標來看,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因兩國的社會體制不同,各自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就業目標也各具差異,從而對學生的教育模式也就完全不同理解。

  2.3教育模式不同導致學習條件差異

  2.3.1德育教育美國的道德教育模式可謂種類繁多、方法各異,但歸結起來道德教育的目標基本上指向培養年輕一代能夠在當代社會中設身立足,適應紛繁環境的能力[2];英國的道德教育模式是以道德情感教育為其主要特徵的。在多年來大量深入廣泛調查研究的基礎上所確立的道德教育方案緊密聯絡學生、家庭和社會生活實際,將人與人的關係作為德育的主要內容;日本教育的發展是以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為出發點,道德教育在學校的基礎教育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日本的道德教育模式因而呈現出透過生動充實的內容、具體紮實的途徑、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具有良好素質的青少年的重要特徵。

  我國高校的德育教育工作侷限於課堂,未能夠密切聯絡社會實際,未能把教育的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人生閱歷、生活體驗、實踐能力和思想認識等方面的綜合素質上。

  2.3.2事務管理專業化是學生事務管理隊伍人員素質最直接的體現。美國教育部門要求從事學生事務管理的工作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文化知識及行政管理能力。美國高校學生事務管理的一個顯著特徵就是依法管理。美國高校在校園範圍內一般都有一套紀律管理監督和仲裁系統,以維護學校利益並保證學生的合法權利。管理人員依據條例對學生進行管理,同時學校設立監督和仲裁機構,學生可以透過此機構起訴或控告校方或學生工作者。

  而我國目前正在向輔導員隊伍專業化方向邁進,國內高校輔導員有政治與領導的職能和管理的職能,多種職能匯聚於一身,而輔導員又不是思想政治專業或者學生管理專業出身,卻對學生在校期間的適應問題、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學習指導、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就業指導等方面都要進行指導與輔導,故輔導員在學生事務服務過程中不能達到面面通,無法達到國外專業化的標準。

  2.3.3教學實踐國內老師講課的習慣方式是提出問題,老師和學生共同分析問題,最後解決問題,把提出的問題都解決了就是一堂非常成功的好課[3]。而在國外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因為解決問題可能只需要一些技巧,而提出問題則需要創造性的想像,而想像又是人類智慧發展的最高境界。在中國的教育界"始終缺乏對學生正常學習心理的瞭解,缺乏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並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教學技能,缺乏對下一代長遠發展的職業關懷。

  2.3.4考試美國的考試次數比較少,開卷考試是一種重要形式,考大學特別是研究生不以筆試為主而是以面試成績為主[4]。中國學生理論考試中成績儘管比較突出,但需要動手能力的實驗科目卻是中國學生明顯的弱項,國內學校教育的實驗教學薄弱,更重要的是表明中國的教育觀念和教育體制都存在著重大偏差,即忽視實用知識實用學科以及實驗技能。

  3、比較中外學生學習狀況對我國高校學風建設的啟示

  3.1引導學生認清學習目的加強思想教育,激勵學生成才,學生在進行自我教育過程中,應加強自我認識的培養,在思想上認清學習的動機和目的,明確知識的重要性和環境帶來的壓力,在老師的啟發引導下積極主動地感知,從思想認識轉化為實踐操作,真正消化知識,實現知識的內化。要實現自我能力的培養,如自學能力、高校學風建設的問題與對策自我督促能力、調節課餘時間能力,形成具有創新性、實踐性、適應性的綜合素質。

  3.2激發學生增強學習興趣提供實踐機會,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動力,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動機,並協助最佳化學習策略、學習方法。

  3.3營造高校有力辦學氛圍結合高校的實際,大膽創新,為了給學生提供較多的動手平臺,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高校應該透過各種渠道創造各種實踐動手鍛鍊的條件,加大對各種實驗室及裝置的投入或者提供更多的機會讓學生到社會去學習,更多地組織學生去各種工廠或相關單位去學習參觀,讓學生更好的瞭解社會,增加團隊合作精神。學校的德育工作不拘泥於課堂,密切聯絡社會實際,教育的重點放在提高學生的人生閱歷、生活體驗、實踐能力和思想認識等方面的綜合素質上,這也是我們所沒有做到的,思想品德形成的過程是知、情、意、行統一的過程。

  學風是高校的立校之本[5]。學風建設不僅是高等教育改革和發展中一個永恆的主題,也是一項具有戰略意義的人才工程。一所學校真正形成了勤奮、嚴謹、求實、進取的優良學風,就會對生活在這個環境中的每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學生自覺不自覺地受到薰陶。這種薰陶和影響,對於提高教育質量、促進人才培養具有直接推動作用。而這種推動作用和積極影響不僅僅反映在學生學習階段,還將對學生畢業後的發展和成就事業發揮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董耐婷.國外高校自主學習模式對我們的啟示[J].江蘇外語教學研究,2008,2.

  [2]韋文學.國外高校德育的特點及對我國的啟示[J]理論導刊,2005,8.

  [3]柳穎,張紹波.國外高校學生評價教師對我國的啟示[J].科技資訊,2009,6.

  [4]劉淑英.國外高校考試以學生為本的體現及啟示[J].科技資訊,2008,33.

  [5]李江林.高校學風建設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縱橫,2009,4.

  淺論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論文 篇7

  學風建設是高校校風建設和教學基本建設的重要內容,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關鍵環節。學風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校教學改革的深化和教學質量的提高,直接影響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一、加強學風建設是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學風,是指一所學校的學習風氣,是學生學習態度、治學精神、治學方法的綜合表現,它與領導治校的作風、教師的教風共同構成學校的校風,是校風建設的核心。優良的學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對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文化,弘揚刻苦學習、頑強拼搏的精神和求真務實、明理誠信的道德風尚,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觀、價值觀等都有積極作用和深遠影響。因此,加強學風建設是高等教育發展的需要,而且隨著高等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和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高校的學風建設也日益顯現其重要作用。

  二、金融危機背景下高校學風建設的思考與對策

  (一)學風建設的新目標

  為切實加強學風建設,高校應積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以素質教育為基礎、以就業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質量為生命線的學風建設思路,擬訂出以學生為中心,使學生“樂於學習、勤於學習、善於學習”,努力形成“求真務實、學以致用、從嚴治學、學無止境”的優良學風的學風建設新目標。

  (二)學風建設的三條原則

  金融危機及當前嚴重的就業壓力前提下,高校應始終堅持以服務學生、突出重點、提高質量三條原則為基本出發點,加大學風建設的力度。

  1.服務學生

  堅持“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努力解決學生在學習成長過程中的實際困難,按照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強化學生能力素質培養,努力提高競爭力,促進學生就業,使學生成為學風建設的直接受益者是高校學風建設需堅持的首要原則。

  2.突出重點

  學風建設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當前高校學風建設的重點是:針對部分學生中存在的學習動機缺失、熱情匱乏、紀律渙散、上網成癮等突出問題,採用恰當的形式積極引導學生端正學習動機、激發學習熱情、規範學習紀律、掌握學習方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3.提高質量

  學風建設關乎高校發展大計和學生切身利益。高校在學風建設的各個環節應把“是否有助於學風真正好轉”作為判斷工作得失的最根本標準,切實提高學風建設的工作質量。

  三、學風建設的四項新舉措

  針對目前金融危機形勢下學風方面普遍存在的一些弊端,高校應結合自身情況,在原有成績的基礎上,試擬訂出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強化學生日常管理、豐富學生第二課堂、建立學風建設長效機制的四項學風建設措施,著力落實並以此作為學風建設的出發點,強化學風建設的重要性,使學風沿著健康良好的軌道發展。

  (一)深化理想信念教育

  優良的教風與學風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培養良好的道德情操,完美的人格信仰。因此,高校應加大對新生進行新生入學教育力度及專業教育力度,側重學生的素質教育,透過“兩課”對廣大新生開展關於校風、校訓、校情、校史的教育,增強廣大學生愛校、榮校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以教風促學風,形成教風與學風建設的共同提高。

  (二)強化學生日常管理

  1.健全管理制度

  健全管理制度是學風建設的制度保障。規章制度對學生具有一定的控制力和約束力,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風建設。在強化學生日常管理過程中,學院圍繞學風建設制定了一套科學而嚴格的規章制度,並狠抓制度落實。

  2.規範日常管理,確保公平、公正、公開,確保各項工作目標明確、責任到位、有序進行。主要包括:“爭先創優”活動、獎助學金、綜合測評、推優入黨、學生幹部培養考核等工作流程的規範化;輔導員聯絡任課教師、課堂考勤、聽查課、宿舍衛生檢查、課後督學等工作制度的細化;加強對學生助管的指導、管理與考核等。

  3.抓住“寢室、課堂、考場”三處重點,輔導員走進課堂聽查課,嚴格規範本科教學秩序,強化學生紀律觀念,端正考風考紀,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

  (三)豐富學生第二課堂

  以文化建設為依託 ,重視文化活動第二課堂對學生思想認識和情操的薰陶作用,是加強學風建設的有效途徑之一 ,寓教育於各項活動之中,活躍學生思想 ,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積極組織學生開展一系列融思想性、教育性、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豐富學生第二課堂,擴充套件學生的視野、豐富知識,增強實踐能力,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加大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和科學素質。

  (四)建立學風建設長效機制

  幹部的工作作風,教師的教風對高校的學風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高校應重點建立學風建設長效機制,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1.加強隊伍建設,推進學風建設。選拔優秀畢業生擔任正式輔導員,選拔責任心強的優秀教師擔任班主任。實施學生骨幹培養計劃,完善學生幹部隊伍。將高校團委、學院團總支、學生會、各班團支部、班委層層參與到學風建設中來,成為學風建設的主力軍。

  2.加強對教職員工的管理與指導,進一步將量化考核結果與教職工的評優及收入相結合。

  3.加強調查研究和對外交流,學習和總結學風建設的先進經驗,改進和創新工作方法,鼓勵輔導員開展學生教育管理的理論研究工作。

  總之,優良學風是一項寶貴的精神財富,是一種巨大的精神力量和育人資源,它能營造濃郁的學習氛圍,弘揚刻苦學習和勇於創新的精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成才觀、價值觀。高校在今後的工作中,應當以調研把握學,以管理督導學,以榜樣激勵學,以考研提升學,以科研實踐學,全面加強學風建設,努力營造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優良學風。

  參考文獻:

  [1]唐華生.高校學風建設的現狀與對策[J].四川師範學院學報,2003(7).

  [2]段雪輝.對加強高校學風建設的幾點思考[J].文獻料,2007(5).

  [3]王德芳.加強學風建設培養合格人才[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04(1).

  淺論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論文 篇8

  寢室,作為高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功能日益凸顯,不僅是學生休憩生活的場所,更成為集體歸屬感的集聚地和良好學風養成的孵化地。進一步加強寢室文化建設,充分發揮寢室文化育人功能,以室風促學風,對全面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有重要意義。

  一、寢室文化對學風建設的影響

  一般來講,寢室文化是指以寢室為單位的學生群體,在日常學習和生活過程中形成的,趨於相對穩定性的精神傾向和外在表現,包含了寢室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和行為文化。

  (一)寢室物質文化成為影響學風建設的客觀因素

  以寢室環境為例,一個乾淨、整潔的生活環境可以讓學生產生愉悅的身心享受,激發並釋放學習動機,營造出良好的學習氛圍,從而提高學習的效率。反之,髒亂差的生活環境容易造成學習懈怠。從走訪寢室的結果看,大多數學生不願意在寢室裡學習,一是寢室內部衛生狀況差,他們中的個別表示,只有把寢室打掃乾淨了,才能靜下心來學習,而這時時間已過大半;二是寢室外部環境情況差,相對自由和無約束的活動空間,以及來自生活區的“鬧哄哄”現狀,容易影響學生學習狀態,部分學生表示,就算是在寢室裡學習,也要透過帶耳機等方式與外界的聲音隔絕,但這往往導致學習效率低下。除此之外,如寢室管理制度與學生主觀認識的不統一等因素,也容易形成浮躁的學習風氣。

  (二)寢室精神文化成為影響學風建設的主觀因素

  主要體現為寢室存在價值取向認知的全體性偏差。譬如沉迷網路。高校寢室裡,網遊、追劇、網購,似乎成為學生們的常態,他們恨不得把課堂之外的所有時間都花費在網路上,有的甚至“廢寢忘食”。而學生們對這一行為的認知卻停留在“寢室是休息的場所,不應該學習”。誠然,寢室存在的最初意義是為了給學生提供一個休息的場所,因為“休息好了,學習效率及效果自然就高了”。但在當前的寢室中,更多的學生利用大量的休息時間進行過度的娛樂,本末倒置,忽略了寢室存在的意義。同時,加以享樂主義的思想傳播,大大削弱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帶壞了整個寢室的學習風氣。這一類寢室自覺性低、學習倦怠性高,成員們的成績往往處在班級整體的下游。不僅是網路,當寢室裡有出現與主流文化(學生的本職是學習)偏差的亞文化時,都將影響到寢室學風的形成,甚至影響校園文化的整體發展。

  (三)寢室行為文化成為影響學風建設的主導因素

  寢室是高校中最容易形成個小群體的地方,成員間往往有相互引導作用。調查發現,當寢室裡有兩個及以上對學習目標、學習態度、學習動機都正確的認知和果斷的執行力時,該寢室在學習風氣上能保持一致性,互幫互助、取長補短。這種“小群體”對優良學風的形成是深刻的,相反,懶散的風氣也更容易讓學生從眾模仿,甚至出現寢室群現象。如寢室成員裡有一個執著於兼職的,後來發展成整個寢室都外出兼職,出現集體逃課現象,嚴重影響學風建設。除此之外,群體性生活性質也會導致“小群體”的擴大化。如各個年級間的“群模仿”行為,因此,如何正確規範和引導寢室行為不容忽視。

  二、寢室文化建設在學風建設過程中的對策思考

  寢室文化建設與學風建設有著相同的目的性,都是為了培養更好的人才。其次,就性質而言,它們都是項基礎性、長效性的系統工程,是涉及到以思政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專任教師共同參與,並針對學生個體和群體特點,有計劃有組織的進行綜合治理和思政教育的過程。

  (一)以綜合治理為保障,多渠道促寢室良好學風形成

  從客觀環境著手,營造濃厚的寢室學習氛圍。誠如上文中提及,乾淨、整潔的學習環境會影響學生的學習動機,加強學生寢室的衛生檢查力度和廣度顯得極為必要。除成立公寓自律委員會作為日常檢查主力外,要發揮好班長、生活委員、黨員等主要幹部作用,形成有制度、有規範的寢室日常監察員隊伍,不定時對寢室衛生、寢室安全進行抽查,從而及時地掌握髒亂差寢室情狀,有效地從培養良好衛生習慣方面促學生優良學風的形成。其次,充分利用寢室櫥窗、樓道等陣地,有針對性地宣傳與學風建設相關資訊,把優秀寢室的先進做法、成效等進行展示,營造出健康向上的學習風氣。再者,抓住“雅室設計大賽”、“文明寢室”等活動的開展,擴大“寢室氛圍”在評比中的比例,為學生建立書香寢室提供契機,從而達到提升學生的文化品味和學習興趣。從制度文化加強,推進學風建設。在管理層面,常做常新,在常規工作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如及時規範並嚴格執行寢室衛生檢查細則、衛生回檢制度、大功率使用規定、寢室出入門禁等制度,進一步為學風建設在寢室的落地生根保駕護航;從治理方向,鼓勵、引導學生制定寢室行為條例,針對不同寢室狀況設立多樣化、個性化的寢室文明公約,用可操作化的條例嚴格規範寢室學習行為,如成立寢室學習小組,實行一對一幫扶計劃,讓成員之間相互監督,做到以準則立寢室新常態,使學生得到更加人性化的制度約束和感染的同時,獲得創造積極學習情境的能力。從關懷教育著手,加強寢室育人功能。不同於中學的教育模式,大學裡除課堂外的去教師化,讓大多數的學生疏於學習,特別是在寢室中。教師聯絡寢室制度的推出,讓教師們以身示範,深入寢室內部,學業與生活上的雙重關懷,能有效地化解學習困難型學生的尷尬,同時轉變了部分髒亂差寢室的現狀,為學生帶來學習動力。

  (二)以思政教育為抓手,全方位促學生綜合素質提升

  加強三自教育,強化學生主體意識。以“發展”的培育理念為導向,良好的師生關係為基礎,對學生進行三自培養,幫助他們釐清自己想要什麼,怎麼去獲得,從而建立起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做到真正的授人以漁。加強示範教育機制,在學生群體中樹立先進典型。如積極開展“優良學風寢室”評比、舉辦寢室經驗交流會等活動,讓那些真正能夠自我約束、好好學習的學生髮揮朋輩效應,擴大學風建設在寢室的影響力。探索培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放式模式,如激勵教育、結對幫扶、寢室長輪流制等,實現從管理到自我約束的過程,進一步促進學生學習實效化。加強梯度教育,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學生成長節點為抓手,開展梯度培養。如在新生入學時期,重視“破窗理論”在寢室管理中的運用,規範好寢室內的整體佈局、行為準則,及時“修繕”第一扇“破窗”,端正學生學習態度,促成學生寢室文明習慣的養成;重視對大二大三學生的專業教育和市場教育,如依託“寢室課堂”,邀請校內外知名教師、博士進公寓,定期開展考證考級、學術沙龍、創新創業教育、就業指導等主題活動,拉緊高年級學生學習這根弦;設立公寓圖書漂流點,推出閱讀經典書籍推薦、好書分享、以書換書等系列活動,為學生提供一個足不出寢室樓的討論與交流的平臺,進一步增強他們學習、實踐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體驗教育,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聯合學生組織,以刺激學生的“興奮點”入手,注重群體性、多樣性、知識性的傳播,設計寢室文化活動。如結合專業特色,以寢室為單位,開展專業技能大賽,培養學生自豪感和積極性。結合三走教育,積極開展“走出寢室”活動,參加社會服務、暑期實踐等活動,既避免學習之餘待在寢室不知道做什麼的尷尬境地,也藉機幫助他們樹立服務意識、感恩意識,進一步營造出發奮進取的環境和氛圍。

  參考文獻:

  [1]王代輝.關於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學風建設融合昇華的再探究[D].西南科技大學,2012.

  [2]李向東.大學生寢室文化現狀與影響因素研究——對武漢某高校的調查分析[D].華中農業大學,2007.

  淺論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論文 篇9

  一、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科技創新競賽概況

  在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的重視下,學院學生也沒有讓學生失望,在各種科技創新競賽中屢次獲得較好名次,給學校帶來了極為積極的影響。2015年,由中國自動化學會機器人競賽工作委員會主辦的中國服務機器人大賽在河南科技大學舉行。此次大賽設定了跟隨、購物、通用服務機器人等比賽專案,來自全國19所高校的89支隊伍帶來了各類服務機器人。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對這樣具有競技性的國家級比賽非常重視,忙碌於賽前校內的比賽,選拔優秀選手參賽,並選派專業老師全程指導。在激烈的競賽中,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組隊獲得了智慧家居專案的一等獎。這一結果不僅激勵了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的其他學生,同時弘揚了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良好校風與實力,對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的學風建設產生了很好的引導作用。

  二、科技創新競賽對學風建設的引領作用

  1、科技創新競賽能夠喚醒學生學習動力,促進其學習目標的明確。在進入高校之前,大部分高中學生都將其唯一的目標鎖定在考上大學,而關於進入高校真正要做什麼或者為了什麼卻缺乏足夠的認識。對於大部分的高校學生來說,都會對學習目的產生迷茫。從當前大學生活、學習過程的實際情況來看,不少學生都將無關緊要的事情作為大學生活學習的重點,導致很多時間被浪費。而在高校的必要學習上卻存在著基礎知識不夠穩定,在學習終極目標等問題的認知上存在偏差等現狀,使整個高校學風都陷入比較模糊的學習氛圍中。而透過對科技創新競賽的參加,學生則可透過親身體驗來完成一項項任務,在這一過程獲得充足的動力,從而使學生能夠在清醒地明確自己的學習目標,隨之推動整個高校學風的清朗。

  2、科技創新競賽對學生組織紀律性具有強化作用,促進學習效率的提升。在高校的學風中,學習紀律是其學風優良與否的直接體現和有力保證。科技創新競賽對參與者的要求較高,參與主體除了要在態度上科學嚴謹外,還要在邏輯性上具備少有的縝密性,並需要具備一定的創新意識,這些諸多的要求也決定了科技創新競賽本身所具有的強大功能。在大學生的科技創新競賽中,進行時間均在在第一課堂之外,使部分學生上完課無事可做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決,幫助學生對第二課堂的問題實現較好地充實。在充分利用課餘時間從事科技創新學習活動所佔比例上,據對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參加科技創新競賽的學生統計而言,與未參加或第一次參加競賽學生相比,參加多次競賽的學生明顯提升幅度更高。且大部分科技競賽都是團隊進行,在團隊共同創新的過程中,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和集體觀念能夠被進一步增強,能夠有效促進“比、學趕、幫、超”良好學風的形成。

  3、科技創新競賽對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激發作用,有利於校園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參加科技創新競賽,大部分都是由於學生的興趣使然,其他未參加競賽的學生同樣會被調動起科技創新興趣。而學生只有感興趣自己所學的專業,才能在學習中體會到快樂,進一步提升學習效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可以看出孔子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認識到了這一道理。學生對所學專業的瞭解,在進入大學之前很多人都是空白的,一知半解的還有專業特點、課程設定、就業方向等問題。不過,調查發現當時的很多學生都對自己所選的專業有較好的期望。但真正進入大學後,因課程的放鬆及人價值觀和社會客觀環境等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少學生開始喪失對學習的興趣,高中時期的刻苦鑽研不復存在。而透過形式新穎的科技創新競賽,學生則能夠在豐富多彩的內容中感受到時代和未來的步伐,透過鑽研而得出的他人所未企及的喜悅能夠成功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與此同時,在競賽的過程中,創新和團結的氛圍十分濃烈,這些都會由一個人感染另一個人進而感染更多人,有利於校園良好學習氛圍的營造。

  4、科技創新競賽對學生的自控能力有一定約束力,有利於上課出勤率的提升。當前高校現狀中,存在比較明顯的遲到、早退、曠課現象,究其根源還在於部分學生學習自控能力的減弱,導致其不僅課堂學習效率不高且不能按要求獨立完成課後作業,考試中作弊現象屢屢發生。在學校教學管理中,學生出勤率是其重要體現,對學校的學風建設具有嚴重的負面影響。在高校學風建設中,上課出勤率已經成為高校教學管理的重點內容。學生上課出勤率的高低,對教育水平和管理水平高低有直接反映。而透過對各類科技創新活動的參加,學生則在競賽規則和要求中必須對前期準備積極進行,並需要認真實施中後期各種需要。對各個環節能否達到科技創新的預期效果進行仔細的總結。在此影響下,學生逃課的機率將大大下降,將會把大量時間花費在這些專案中,從而促進學生自控能力的提升。

  5、科技創新競賽有利於師生交流的增進,使高校學風由此得到有機統一。教師的指導與管理,對學生學習目的的名曲及學習態度等又重要作用,是高校校風建設中的重要部分,但當前高校教師與學生的交流卻呈現出很不好的一面。而透過科技創新競賽,學生則需要與教師進行交流,透過教師的指導來取得優異成績,這就加強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各種交流。實踐表明,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之下學生對所參加的競賽作品將會更有信心,同時能夠使教師對學生的需求和心理等有更深刻的瞭解。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一直都很鼓勵教師參與指導科技創新活動,並從政策上給予激勵,對廣大教師積極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積極性進行了充分的調動,在教師的指導和學生的自己努力下取得了較好的競賽成果,不僅有效地增進了師生交流,而且使高校學風由此得到有機統一。將科技創新競賽作為推動學風建設的載體,在實踐中取得了鮮明的成果。高校應重視科技創新競賽,對其在學風建設中的引領作用充分利用,在對學生科技創新精神大力培育的同時,紮實推進高校學風建設。

  淺論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論文 篇10

  1高校宿舍文化建立和學風建設的涵義

  高校宿舍文化,它是以大學生群體為主體在宿舍領域內體現出的特殊行為方式、思維活動和宿舍約束制度的總和,眾所周知,它是一種長期形成的場所文化。宿舍文化屬於高校校園文化中的一種,也同樣包含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它體現著當代大學生的核心價值觀。一般情況下,宿舍文化分為四個方面,首先是宿舍物質文化,以物質形態存在,見之於形。比如:宿舍裝飾、設施等,是宿舍文化建立的基礎;其次是宿舍制度文化,體現在高校的一系列規章、制度管理,是宿舍文化建立必不可少的手段和措施;再次是宿舍精神文化,它體現著宿舍成員的道德素養;最後是宿舍行為文化,體現著宿舍文化建立的效果。這四個方面相互作用,對每一個宿舍成員都產生影響。學風建設,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育人工作的體現,是大學生學習中必然存在的主題,它影響著大學生以後的成才和能力的培養。隨著我國高校越來越重視素質化教育,學風建設顯得尤為迫切和必要。在此基礎上,本文所研究的高校學風建設,專指大學生的學習風氣,包括大學生在高校內表現的一切與學習有關的行為方式,如學習態度、方式、方法、目的、能力等等。

  2高校宿舍文化與學風建設的聯絡

  宿舍文化建立的主體是生活在其中的大學生,我們黨一直強調要關心青年,關愛青年,關注他們的成長、成才。高校一直強調加強育人文化,培養有素質、有理想、有抱負的新型大學人才。而如今隨著新媒體的發展,大學生網路知識面的拓寬,宅男、宅女的現象卻成為普遍存在的社會關注問題。坐在宿舍,大學生就可以透過網路瞭解時政新聞、娛樂資訊、最新動態等等。面對如此流行的大學生”宅宿舍現象”,高校在“狠抓”學風的同時,已逐步將管理的手伸向了宿舍,以下是對高校學風建設和宿舍文化關係的分析:

  2.1宿舍物質文化與學風建設

  具體而言,宿舍物質文化指宿舍區域內的佈局擺放、衛生環境、設施配置、休閒場所、美化裝飾、建築等物質形態。宿舍中的一桌一椅、一擺一放,都體現著宿舍成員對待生活和學習的態度。大學生宿舍物質文化建設,從表層上,體現出宿舍成員整體學風的情況,從中我們發現,47.64%的學生認為宿舍物質文化對他們的學習影響很大,僅有4.05%的學生認為宿舍物質文化不影響他們的學習;71.83%的同學認為宿舍物質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他們的大學生活。

  2.2宿舍制度文化與學風建設

  宿舍制度文化,主要指在制定和實施與學生管理和宿舍管理相關的各種規章制度、組織方式過程中形成的特定文化氛圍。宿舍制度文化從內容到形式方面,都有利於建設宿舍學風,是高校學風建設的催化器。針對宿舍的值日製度、作息制度、黨團員活動制度、宿舍長選舉制度等等調查中,得出的結論是:宿舍成員遵守制度好的宿舍成績也比較好;不遵守宿舍制度的宿舍,宿舍成員的成績相對而言比較差。

  2.3宿舍精神文化與學風建設

  宿舍精神文化主要包括高校宿舍文化參與者在宿舍生活區內,所形成的認同和遵循的思想準則和文化觀念。一個宿舍中整體的精神文化影響著單個宿舍成員。宿舍精神文化是隱形的且更為深層的文化,它在無形之中,推動著高校學風建設。對宿舍是我家、宿舍整體凝聚力、宿舍集體是否積極參加活動、學習氛圍對宿舍是否影響等方面進行調查,調查結果表明:宿舍成員關係和睦,在健康向上的宿舍精神文化氛圍中,每個宿舍成員心境良好、情感愉悅,都能明確自己的目標,達到大學學習的目的。

  2.4宿舍行為文化與學風建設

  宿舍行為文化是指宿舍成員在宿舍區域內表現的各種行為方式。如宿舍成員的戀愛行為、交際行為、娛樂消遣行為、網路行為、學習行為等。從心理學中的群體動力理論得出的啟示,要想改變宿舍中單個成員,就要從他所生活的這個群體入手。對於宿舍網路、臥談以及以宿舍為單位參加校內活動等行為進行調查,有近50%的學生每天上網的時間超過4小時,其中用來學習的僅佔總比例的10%不到,大部分時間都用在了遊戲、聊天、電影、電視以及影片上。因此,受到群體行為效應的影響,宿舍文化的氛圍會影響到宿舍每個成員。

  3高校在學風建設過程中、宿舍文化建立存在的問題

  3.1學校的學風建設脫離宿舍文化,忽視了宿舍文化的引導功能

  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以來,越來越重視學風的建設,特別是那些不及格率和學籍處理率高的學院,對於學風建設更加的重視。例如,安徽工業大學的數理學院,每年不及格率和學籍處理率,都是名列學校前茅,學院各級領導制定了各種學習管理方法,但成效不大。同時學院也會響應學校號召,開展宿舍文化活動。然而,在這兩者之間卻缺少了聯絡的t橋樑u。在對宿舍走訪中發現,學院在抓學風的過程中,往往多以班級為單位,範圍太大,忽視了宿舍這個學風陣地。

  3.2高校宿舍文化節只停留於形式,宿舍成員的參與度不高

  目前,高校中各個院都有組織過宿舍文化節的啟動儀式,目的也是為了增強宿舍文化在學生心中的地位,讓學生更能重視宿舍文化對自身的影響。但是大多數學院的宿舍文化節的啟動是隨著學院的迎新晚會或者是心理話劇活動一起開展的,很多學生只專注於欣賞節目,根本就沒有深刻領會宿舍文化節的建立目的。加之宿舍文化節的組織工作,基本都是由學生會生活部的成員在策劃,然後按部就班的佈置給班級的其他同學。學生在心理以及行動方面只是被動的接受,而沒有真正的融入宿舍文化建立活動的大集體中。把建立宿舍文化混同於學生娛樂活動,沒有使大學生宿舍文化建立結合學院的培養目標和學風建設,目的不明確,使得宿舍文化節只侷限於形式,沒有達到預期的建立效果。

  3.3宿舍行為文化的負面影響,阻礙了高校學風建設的開展

  宿舍行為文化包含著學生在宿舍中的各種行為特點,其中也不乏負面影響,如沉迷於網路遊戲、電子書、徹夜臥談等行為,都不利於宿舍養成良好的學習氛圍。不合理、無節制的網路行為,不但不利於宿舍成員的身心健康,而且更加直接地影響著宿舍成員的正常學業。徹夜臥談,談論的話題大多是一些明星、娛樂、遊戲,和學習毫不相關,“白天睡覺,晚上臥談”這樣的現象嚴重的影響著大學生的正常作息和學習。實施學風建設需要宿舍整體成員的共同努力,在惡劣的宿舍行為文化中,即使花再大的力氣去建設學風,也是事倍功半。

  4加強高校宿舍文化建立活動,努力營造良好的學風環境

  當前,許多高校狠抓學風,搞學風建設,宿舍文化建立對學風建設的重要性認識越來越受到高校的重視。學風建設和宿舍文化建立,兩者之間相輔相成,相互聯絡,相互影響。在高校文化中佔重要位置的宿舍文化,已成為高校學風建設的主要陣地和場所。應當重視宿舍文化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重要性,充分發揮宿舍文化的功能,推進高校學風建設工作。

  4.1豐富宿舍文化活動,增強宿舍的學習氛圍

  豐富的宿舍文化活動,有利於宿舍成員之間溝通交流,互幫互助,培養良好的宿舍情感,更有利於形成良好的宿舍學校氛圍。透過舉辦宿舍內部與各宿舍之間的學習友誼賽等宿舍學習競賽活動,培養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圍;透過宿舍體育對抗賽等宿舍間的競賽活動,培養團隊精神,增強集體榮譽感;充分發揮宿舍文化的凝聚力功能,宿舍成員共同參與,樹立正確的合作與競爭意識。在學習上也可以結成一幫一或者一幫多的學習團隊,“組團學習”比單個學習,更加有利於相互激勵、取長補短。久而久之,在良好的宿舍文化氛圍的驅動下,宿舍的學習氛圍也會提升。

  4.2完善宿舍文化建立的評比制度,激勵同學共同參與

  宿舍文化建立不是單獨的學院建立活動,不可以簡單認為宿舍文化建立只是每週幾次例行公事式的宿舍衛生檢查。對於宿舍文化建立的評比工作,也不能單獨地交由學生會處理,評比結果只在小範圍公示。完善宿舍文化建立的評比制度,設立詳細的`評分標準,輔導員應參與其中,定期檢查評分表,給與批判或指正。以宿舍長為核心的宿舍成員團隊,使得宿舍文化建立融入到先進班集體建立以及個人評獎評優等活動中去,比如班集體中“文明宿舍”和“學風優良宿舍”比例多的班級,在評校先進班集體時加分;“文明宿舍”和“學風優良宿舍”中的宿舍成員,優先發展為預備黨員等等。透過這些獎勵性的措施,促使宿舍成員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建立宿舍文化的同時,改善宿舍的學習風氣。

  4.3進行宿舍成果展示,充分發揮優良學風宿舍的示範作用

  學風建設是一項持之以恆的工作,作為學風建設的重要場所,在宿舍內或者各宿舍之間不僅可以開設英語角、小型自習室,而且可以定期舉辦學習經驗交流會。在經驗交流會上,可以展示宿舍文化建立的有益成果,相互學習、互相借鑑。每學期,學院可以召開一次優良學風宿舍展示會。在學院的展示會上,優秀宿舍代表向全院學生介紹優良學風宿舍建立的成功經驗,分享一些他們宿舍的學生方式、方法。學院輔導員以PPT或影片的形式,向各年級學生展示學風優良宿舍建立過程。這些做法一方面可以增強宿舍成員集體主義榮譽感,更重要的可以充分發揮優良學風宿舍的示範作用。

  5結語

  綜上所述,高校在學風建設過程中,必須重視宿舍這樣一個小集體學習的陣地。充分認清宿舍文化與學風建設的關係,發揮宿舍文化在學風建設中的重要作用,以宿舍文化建立帶動學風建設,在學風建設中融入宿舍文化。

  淺論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論文 篇11

  根據高校學風建設的培養目標,筆者認為高校學風建設可分為理論與實踐兩個部分。作為理論部分,它要明確高校學風建設的具體內容,讓師生更好的理解掌握學風建設的一系列問題。從廣義上講,高校學風建設是教書育人之本、學校發展之魂、學生成才之基。從狹義上講,高校學風建設是大學生求學期間積澱的精神文明體現[1]。作為實踐環節,除了常規教學和學風建設的文體活動以外,還應透過校園景觀設計、校園主色調和建築物命名等多種載體,營造良好的大學學風氛圍。總之,高校學風建設是一個內涵豐富值得我們從多角度來研究和把握的概念,它凝聚著學校的辦學理念,是學生文化素養和學習精神、教師教學、研學以及治學態度、教學管理人員督學和導學之風的綜合體現,彰顯了大學的校園文化特色與人文精神。

  一、高校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明確的學習目標,學習態度不端正。有的同學存在“讀書無用論”的思想,上學就是為了混日子,沒有適用的學習計劃,完全不知道自己該學什麼,不能主動學習。有的雖然有明確的學習目標,但各科的學習卻未按照計劃時間有序進行,平時的學習完全憑著自己的興趣和情緒,把學習當做消遣時間的工具,高興了就學點兒,不高興了就扔到一邊。還有一部分學生學習帶有功利主義色彩,把取得好成績與獲得一個環境舒適、待遇優厚的工作聯絡起來,急功近利,不講究真才實學。

  (二)組織紀律鬆散,學習動力不足。一些學生上了大學以後就認為學習到了“終點站”,缺乏學無止境的理念,對繼續學習動力不足,學習紀律鬆散。具體表現在:上課聊天、上課睡覺、看課外書,或者在桌上亂塗亂畫,不注意聽講。遲到、早退、逃課、甚至考試曠考等現象頻頻出現,到考試時就抄襲,不及格率極高。有的同學趁著網上選課期間外出打網路遊戲,這些同學把學習當做沉重負擔,學習只是為了應付老師和向家長交差,厭學情緒大,嚴重影響和破壞了校園學習風氣。

  (三)專業思想不穩定,存在厭學心理。不少學生受所謂的“熱門”專業輿論影響,對待自己所學專業缺乏正確的認識,以自我為中心,一旦選擇的專業不夠“熱”,或者不符合個人愛好,就出現不安心學習的情緒,甚至出現無聊、空虛、自責、迷茫等不良心態。或者存在專業思想不定,今天想學計算機,明天想學英語,後天想學法律,最後一事無成。還有的學生片面地認為在校上課與將來就業不相關,學習專業知識不如到社會上鍛鍊能力,於是開始熱衷參與社會實踐,忙於外出打工,想增強自己適應社會的能力,結果適得其反,荒廢了自己的學業。

  (四)學習方法不得當,有被動學習的傾向。一部分同學不注重理論聯絡實際,對知識點的橫向、縱向聯絡認識不足,不善於總結知識的區別和聯絡,往往是為完成學習任務而學習,沒有進行知識的分析、歸納和總結,學習處於被動應付狀態,有時造成理論學習與實際嚴重脫節,事倍功半,更談不上學以致用。在學習方法上,存在惰性心理和矛盾心理,雖然主觀上有自學的想法,但娛樂時間佔平時生活的絕大部分,經常感到學習精力不足,考試之前突擊學習,死記硬背,造成學習內容不繫統,學習效果不明顯。

  二、影響當前高校學風建設的因素分析

  (一)社會因素。一是市場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當前世界全球化、一體化快速發展,我國的經濟、文化、政治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革,在社會主義各項事業繁榮發展的背景下,既有適合市場經濟發展的積極因素,也有拜金主義、享樂主義、自由主義等一些不利因素,對部分學生的價值觀產生了不良影響[2],不利於學風建設。二是應試教育背景下傳統文化教育的缺失。我國大多都奉行“考試考什麼,老師講什麼”的灌輸式教育模式,很少涉及弘揚人的內在修養與精神內涵,造成了一部分學生私慾膨脹、學習態度不端正[3],難以抵制貪婪與物質享受的慾望,對事物的是非曲直不能做出理性的判斷,不利於當代大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三是就業壓力的錯誤導向性。1999年我國高校擴招以來,每年的畢業生逐步增多,據統計,2017年就有795萬高校畢業生走向社會,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和競爭壓力,導致了就業不僅僅是大學生之間的競爭,還有學生家庭背景及社會關係的競爭,造成了“學得好不一定工作好,學的差不一定工作差”的現象,影響了高校整體的學風建設。

  (二)學校環境因素。一是辦學理念存在偏差。教育的“產業化”促使一些學校以企業模式辦學,造成了一些高校片面追求“量”而忽視了“質”,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考慮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認知水平,選擇符合學生自身特點的方法進行教學,嚴重影響了大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二是師資隊伍發展不均衡。目前,部分教師對學風建設缺乏主動建設意識和系統化建設思路。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陳舊、更新緩慢,尚不能及時反應行業最新發展方向和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造成了學生學習目標不明確[4],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教學效果不佳,使得學生內在學習動力和學習熱情不足,主動學習意識不強,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高。三是管理機制還不夠完善。學風建設是一個系統工程,也是一個長期工程,教師的思想觀念和道德準則已經成為社會的焦點,學風建設需要學校各部門及師生之間的協調聯動、緊密配合,僅僅依靠部分教師對學風建設在日常教學和提高教學質量方面的作用認識不夠,管理者和師生之間缺乏有效協調,沒有真正形成合力[5],學風建設很難取得成效。

  (三)學生自身因素。一是學習目標不明確。當前的一些同學缺少必要的職業規劃,對自己的未來認識不清,有的同學認為上大學就是為了拿畢業證,有的是從眾心理,報了各種各樣的學習班,不僅浪費了大量時間和金錢,還忽略了自己的專業課程研究。二是學習態度不夠端正。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大學生要不斷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戰勝自身的弱點。例如,有的同學在學習過程中遇到了一點困難與疑惑,就產生了膽怯、倦怠之心,沒有積極的去參與實踐,缺乏不斷超越自己的奮鬥精神,難以在學習和成長的過程中取得進步。三是學長的負面影響。有一些高年級學長在校學習生活期間表現出的倦怠與惰性,包含學習動力、學習目的、學習習慣等方面,這些高年級的學長的負面言論與行為,對學風建設起著消極作用。

  三、加強高校學風建設的對策建議

  (一)提高學風建設的認識,做好學風建設規劃。學風建設是一個長期的工程,不僅需要現有的實施措施,更要有長期的建設規劃的理念和認識,這樣學風建設才能抓出成果,抓出實效。一是要按照上級的有關檔案通知要求,健全學風建設領導小組,出臺學風建設相關管理制度,重點加強學風建設頂層設計,整合學風建設力量,逐步建立學風建設的長效機制,為學校和諧校園環境和內涵提升奠定良好基礎。二是要制定與落實學風建設活動的有關計劃,動員全校師生積極參與到學風建設中來[7],堅持以學生為本,注意傾聽學生呼聲,關注學生熱點問題,及時解決事關師生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在一定時間和範圍內面向全校師生,有計劃地開展學風建設目標與教學管理的宣講教育,提高各部門對學風建設的認識,加強學風建設的正確引導與建設規劃,逐步建立和營造良好學習氛圍,十分必要。

  (二)加強學風建設規範管理,樹立先進典型。教育作為傳承文化最有效的載體,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教學名師、優秀教師、三好學生、優良學風班等先進個人和集體。新時期的高校應充分發揮優良學風班、優良學風寢、綜合獎學金等各類評獎評優的導向作用,發掘樹立各類優秀學生典型。力爭實現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監督的常態化。探索建立學風督察和通報制度,形成“檢查—通報—整改—獎勵—檢查”迴圈的長效機制,落實文化育人理念,樹立先進典型,實現制度約束與教育引導相結合、教師督導與學生自律相結合,推進齊抓共管的學風建設執行體制。達到樹立典型、取得實效、形成機制、服務長遠的目的。作為教師還應發揮先進典型的引領作用,促進更多優秀教師走進班級,推進學生參與傳統文化活動的鼓勵機制建設,最佳化校園育人環境,提升廣大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水平。

  (三)尊重學生成長規律,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學校要從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和促進學生個性發展的的角度出發,遵循學生的成長規律,綜合考慮學生的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滿足學生的綜合發展與個性發展。教學上要結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與專業特色,嚴抓教風與學生的學風,進一步發揮班主任、教學資訊員、寢室指導教師和學生骨幹的資訊媒介作用,做好各項與學生心理、學習、生活、體育鍛煉等相關的服務引領[6],及時、客觀瞭解學生學習動態並及時解決存在問題。最佳化學生評價體系,透過評價體系的導向、激勵和調節作用,進一步完善多樣化人才培養機制,積極推進教學方法改革,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啟發式、合作式、參與式教學,全面推行案例、專案教學,強化學生教學主體地位,進一步培育學生主動學習意識,激發學生內在學習動力,促進每個學生全面地、生動活潑地發展,最終實現由量變到質的提高的迴圈過程,不斷改善學風建設環境。

  四、結語

  綜上所述,學風建設是高校發展進步的重要一環。當今,中國高等教育正邁向以提高教學質量的內涵式發展道路[8],意味著最佳化人才培養目標是教育過程中的核心,而學風建設內容中蘊含的思想觀念、人文精神、道德規範,正是實現高等教育創新的不竭動力,因此,加強高校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學習環境是一個系統工程,不僅要結合時代精神弘揚優良學風在教育過程中的引領作用,還需要管理者的頂層設計、教學各部門的配合、師生之間的共同努力,將學風建設貫穿於教育過程的各個環節,並把它作為一個重要目標不斷地完善。

  參考文獻:

  [1]宋明江,李德全.新時期高校學風建設的問題與對策研[J].中國青年研究,2007(8).

  [2]劉海峰,張瑛潔,鍾莉.高校學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J].教育與職業,2014(33).

  [3]喬麗萍.高校學風建設激勵機制有效性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5(3).

  [4]梁玉珍.網路時代高校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成人教育,2014(4).

  [5]王進欣,王今殊.高校學風建設關鍵因素分析———基於江蘇師範大學學風報告資料[J].江蘇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4(S2).

  [6]羅滌.心理契約視角下的高校學風建設策略探析[J].湖南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3(4).

  [7]楊妙春,王宏.高校學風建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教育探索,2009(6).

  [8]甘壽國.關於高校學風建設的調查與分析[J].高教探索,2009(6).

  淺論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論文 篇12

  學風,主要是指學生在學習方面的精神風貌,他是學習紀律、學習目的、學習態度、學習方法等各方面的綜合反映,是學生在校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精神面貌,是學生在學校中經過長期的教育和影響逐步形成的行為風尚。學風既是大學精神的集中體現,也是衡量和評價一所大學育人環境和社會聲譽的重要標誌。由於獨立學院的特殊地位,其學風建設更是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獨立學院的學風總體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一、獨立學院學風建設的問題

  1、學習紀律上,自由散漫獨立學院的大部分學生入學起點比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們一直以來的學習態度和學習習慣。十多年來的學習習慣在相對寬鬆的大學生活中表現為學習紀律上的散漫和生活中的隨心所欲。於是出現“管得嚴來上,管得松就曠”的局面。

  2、學習目的上,搖擺不定一方面,獨立學院的大部分學生缺乏主見,他們習慣了被人安排學習與生活,他們很少為自己設立明確的學習目標。另一方面,一些學生認為,經歷了辛苦的高中學習緊張的高考,進入大學後理所當然應當輕鬆一點,因此在學習上放鬆了要求。與此同時,大學本身“嚴進寬出”的特點在客觀上降低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3、學習態度上,得過且過首先,一些學生聽從父母的意見,選擇“熱門”專業或者是父母本身從事領域的專業;還有一些學生由於對大學專業的不瞭解,隨意地選擇所學專業,這都造成學生對專業不感興趣。其次,多數學生認為學業只需要達到基本要求即可,無需努力拼搏。因此上課不認真聽,考試臨時抱佛腳;追求享樂,沉溺於網路遊戲,談戀愛。

  二、獨立學院學風建設存在問題的原因

  之所以會存在上述問題,主要源於以下幾點原因:學生自身、任課教師、學校管理等方面。

  1、學生自身方面的原因。首先,學習動力不足。在高中,所有學生心中只有一個目標,那就是考大學。到了大學,不再有這麼堅定的信念將所有學生往一個方向上推。迷茫、無聊成為大學之初的主旋律。再加上一部分學生不是從自己的性格、興趣、技能、價值觀等因素綜合考慮,因此導致所學專業與自己的專長不匹配,學習積極性不高。其次,職業毫無規劃。本該在中學階段不斷完善的職業生涯規劃礙於“考大學”這個指揮棒,不得不被擱置。選擇何所大學,選擇何種專業,這次臨時的職業生涯規劃又被父母、親戚操辦,因此,大多數學生習慣了被安排。

  2、教師方面的原因。這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有些教師學問很深,但缺乏課堂教學的藝術。他們往往忽略了學生的學習感受,因為無論多大年齡,都希望課程是豐富的、精彩的、吸引人的。有些教師一心只顧及自己的科研、職稱,職業意識淡薄,缺乏責任感,造成只“授課”不“傳道”,只“教書”不“育人”。

  3、學校管理方面的原因。第一,學生處檢查不嚴。如學生曠課的情況無法做到細緻的摸排,當曠課數量達到一定程度,沒有及時按照《學生手冊》的相關規定處理。第二,教務處跟進不及時。每學期補考過後,教務處沒有及時公佈最新學生課程積欠名單,多數是到臨近畢業才能瞭解系統的學生狀況,為時已晚。第三,學風建設未形成統一紮口。各部門只負責對應的轄區,未形成“全方面、全方位、全員參與”的系統觀念。規劃多,部署多,推進少檢查少,缺乏足夠的執行力。

  三、獨立學院學風建設的對策

  1、追求特色,以應用型人才標準引領學風建設。獨立學院的目標是培養社會急需的應用型人才,促進地方經濟與社會發展。培養應用型人才不僅是獨立學院的使命和責任,更是獨立學院找準自身定位、發展方向的根本路徑。當前,各獨立學院根據自身特點,不斷向共同的目標邁進。專業抽檢工作是銜接應用型人才標準與學風建設的一條紐帶。專業抽檢工作緊密圍繞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以目標為導向,指導獨立學院的各項工作,尤其是學風建設。我們的學風建設也需要藉助專業抽檢工作的契機,迴歸到應用型人才標準的真諦上來,以高標準來引領和推動優良學風的養成。

  2、握牢大旗,學生爭當學風建設的主力軍。學生是學風建設的主體,學風建設能取得多大的成效,取決於在多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興趣。首先,激發和培養學習興趣。可以分兩個層面進行:一個層面是針對那些興趣就在自己所學專業的學生,透過專業引導和各類競賽深度激發學生的興趣。另一個層面,有一部分學生的興趣不在自己所學專業,也可以進行引導。其次,樹立足夠的自信。我院學生在2014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移動網際網路創業專項賽終審決賽中,喜獲金獎。2016年“創青春”江蘇省大學生創業大賽決賽中取得一項金獎、一項銅獎。這些成績的取得足以證明獨立學院的學生也有自己的優勢。

  3、細緻入微,輔導員潤物細無聲般的引導輔導員在學風建設中起到引導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方面,職業生涯規劃的引導。生活中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能夠篤定自己未來的道路,大多數人對於自己的未來是搖擺不定的。此時,需要老師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的引導。從發展目標確定上講,生涯規劃的精心設計有利於學生樹立合理的職業定位,為學風建設奠定堅實基礎;從人生價值實現上講,生涯規劃的有效實施有利於激發學生積極上進的價值觀,為促進學風建設創造前提條件;從就業能力提升上講,生涯規劃的分類指導有利於培養個人核心競爭力,為學風建設提供主要保障。另一方面,將學風建設融入日常教育。以往的日常教育說教成分多,比較抽象,沒有實操性。學風建設的起點在入學教育。從入學教育開始,需要給學生列出一張清單,讓他們的認識清晰化。以入學教育作為學生入校後學風教育的起點,在入學教育這一源頭上進一步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風氣,初步幫助學生規劃大學階段的學業生涯,使學生樹立起自我管理和自我規劃的良好學風,提升自主學習的能力,以免在較為寬鬆的大學環境中迷失方向。學風建設伴需要不斷地分層次,分物件地給學生設立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

  4、循循善誘,專業教師以教風促學風專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指點。首先,學習興趣會影響學習成效,但學習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它與教師的引導及其教學藝術密切相關。專業教師不僅僅要研究教學內容,更重要的是研究如何將高深的知識透過喜聞樂見的方式傳遞給學生。西安交大校長鄭南寧院士指出,“大學的根本任務是人才培養,培養學生首先就要把課上好。如果課堂教學做不好,一切無從談起”。其次,提高職業意識,肩負起“傳道”、“育人”的重要使命。育人工作應該是全員、全方位的。

  5、及時跟進,教學管理人員築牢學風建設防線“學業警示”對於確保學風建設工作底線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學業警示基本流程如下:每學期有兩門及以上課程需要補考,教務人員梳理名單,班主任啟動家長聯絡制度,一批人補考透過,剩餘人員進入學業警示名單庫。重修啟動,教務人員提供重修名單,班主任督促報名、上課、考試,再次啟動家長聯絡制度。透過不斷滾動迴圈,將學業警示前置,讓學生和家長及時瞭解學生的學業狀況。教務人員可將公選課、任選課、限選課等課程的積欠資訊提前反饋,讓學生有足夠的迴旋餘地。透過提前反饋,逐步警示的方式提高學校的畢業率和學位授予率,進而擴大學風建設的成效。

  6、建章立制,形成學風建設長效機制。規章制度是開展學風建設的依據和抓手,規章制度的不斷完善,有利於實現學風建設的規範化、科學化。首先,獨立學院的各項規章制度要與時俱進,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特點不斷更新,各項制度要接地氣。其次,一旦制定,並且需要實施的制度,要廣泛宣傳,實現全員知曉,給予過渡期。再次,規章制度重在落實。制度再多,一旦浮在空中,毫無意義。每一項有助於推動學風建設的措施,只有透過及時檢查,及時反饋才能真正落地。學院“提前10分鐘進課堂”的措施,經過半年多的努力,效果明顯。優良的學風是一種無形的力量,他一旦內化為全校學生共同的需求、規範和目標,就會對每個人產生強烈的感染,產生直接的推動和影響力量。

  參考文獻:

  [1]馬曉英.以生涯規劃為著力點構建學風建設的新機制[J].《教育與職業》,2011,(21).

  [2]楊濤.加強高校學生學風建設的實現路徑[J].《中國高等教育》,2015,(Z1).

  [3]吳欽偉,王循聰.我國高校大學生學風建設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其對策[J].《中國成人教育》2014(3).獨立學院學風建設問題與對策研究科研專案研究

  淺論輔導員在高校學風建設中的作用論文 篇13

  學風是學生精神風貌的具體展現,是高職院校的靈魂和立校之本,學風建設直接影響著學校人才的培養質量,進而影響著學校的整體競爭力以及在社會中的地位。因此,要辦一所高質量、高水平、有特色的高職院校,就要從學風建設入手,力爭把學風建設作為學校辦學的基礎性工作。學風建設的直抓不懈,是高職院校培養出高質量的應用型人才的基本保障。

  一、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現狀分析

  (一)高職院校學風中的主要問題。當前,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進一步深化和市場利益的作用下,同時高職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以及高職院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這直接導致教學資源緊張、統招生和單招生生源差異加大,特別是學生入學時整體學習能力、約束力下降等一系列的問題,這勢必給高職院校的學風建設帶來更大的困難和挑戰。同時在市場經濟和多元化思想的衝擊下,大多數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紀律散漫,在部分學生當中,一些不良現象諸如上課睡覺、上課玩手機、上課說話、課下玩電腦、課下抄襲作業、考試時抄襲和舞弊等頻頻出現。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總結,不難發現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部分學生學習目的不明確,思想不穩定,存在厭學情緒。在教師隊伍當中,部分教師碰到這種情況,總是一味強調學生自身的問題,認為現在的學生不如以前的學生,只看到了這種問題的現象,並沒有分析問題的本質。其實學生厭學情緒的出現是學生認為學習無用,這種“學習無用論“在現在的高職院校當中普遍存在,並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這類學生當中,大部分認為自己所學專業沒有前途或者對所學專業不感興趣,也有部分學生在優越的生活條件和校外精彩的世介面前失去了自我,學習心情十分浮躁,學習精力不集中。

  2.一部分學生缺乏學習的紀律性。在這類學生當中,上課睡覺、遲到、早退、曠課,甚至抄襲作業、考試作弊等現象時有發生。要解決這些問題,就要求一線教師在進行學風建設過程中要清晰認識到學生是學風建設的主導力量。高職院校應該用“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的學風建設思想積極推進並深化教育改革,在遵循教育自身發展規律、關切學生自身利益的基礎上,大力推進教學改革,營造良好的教學風氣和學習氛圍,為學生成才提供強有力保障。

  3.部分教師缺乏敬業精神,職業素養有待提高。近幾年高職院校出現擴招現象,在校學生人數大幅增加,導致學校師資力量不足,使得部分年輕教師剛畢業就從事一線教學工作,實踐教學經驗嚴重不足。也有少數教師在經濟利益的衝擊下,教學精力投入不足,教材教法陳舊,講課不認真,直接導致學生的求知慾大大降低。

  (二)高職院校學風建設存在問題的根源分析。

  1.沒有處理好學生管理工作與教學工作兩者之間的關係。在學風建設過程中很多人認為學風建設僅僅是學生管理的主要任務,也有人認為學風建設是教學工作者的任務。這個問題的存在,一方面使得學生管理工作者進行學風建設時停留在隨機抓考勤、查宿舍衛生、平時文體活動等基本層面,另一方面使得教學工作者只管課堂,學生課後工作一概不聞不問。這不僅不利於學風建設工作的開展,還會帶來由於對學風建設的理解不同而工作步調不一致,削弱學風建設工作。高職院校在進行學風建設中,應該讓教學工作者和學生管理工作者相互配合、步調一致、共同承擔等方面達成共識,認識到要建立優良的學風,二者同等重要,只是任務分工不同而已。教學工作者可以透過人才培養計劃的制定、課堂教學秩序規範、實驗指導、實習指導、實訓指導、課下輔導、批改作業等教學環節來引導學風建設。

  2.沒有處理好教風和學風的辯證關係。學風和教風既是相輔相成的、又是相互制約的統一體。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計劃以及高質量人才培養的實施者是廣大一線教師,只有不斷鼓勵一線教師提高教學水平和自身修養,才能切實提高教風建設,從而帶動學風建設。

  3.要明確學生是學風建設的主體。高職院校要落實學風建設就必須以學生為中心,因為學風建設最終的體現是學生。學風建設要圍繞學生而開展,這項工作的關鍵點是要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採用各種方法及措施引導學生參與到與學風建設相關工作中去,努力把學風建設問題轉化成學生自己的行為。

  二、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建議和對策

  (一)高職院校學風建設應從入學教育和新生專業教育開始。大一在大學的整個過程中起著非常重要的關鍵作用,剛剛入學時,很多學生對大學學習充滿了熱情,對大學生活充滿了嚮往,但是他們在生活中和學習中又非常的迷茫,並沒有從高中的生活和學習中轉變過來,也不知道如何轉變。這就使得新生的入學教育特別是專業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一是要讓新生儘快熟悉大學的生活和學習。二是要透過校規和校紀的學習,讓新生學會自我約束、自覺遵守紀律、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三是要圍繞著各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循序漸進進行專業教育,養成專業學習的興趣,消除新生“學習無用論”等負面思想。總之,大一是養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的重要時期,並且大一課程大多是專業基礎課,大一的學習狀態直接影響後兩年的學習成績。

  (二)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重點是教學改革和提升教學質量。一是要改革人才培養計劃,在大量市場調研的前提下,制定或者修訂理論課程標準、實踐課程標準、理論教學計劃、實踐教學計劃。二是要改革教育思想觀念和教學方法,針對現階段大眾化的高職教育,一線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把人才培養質量放在第一位,把提高教學質量作為教育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三是隨著社會不斷髮展,市場瞬息萬變,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斷改變,要求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要滿足市場需求,不僅要注重專業知識的灌輸,更要注重能力與素養培養與提升。

  (三)高職院校學風建設充分發揮師資隊伍的作用。師資隊伍建設是確保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的根本,在充分考慮課程建設、專業建設的基礎上,制定好培養師資隊伍建設的長期規劃。學校在引進青年教師後要對其進行崗前培訓,經過助課以及指導實踐等教學環節使得青年教師具備基本職業素養與能力。經驗豐富、資歷頗深的教師要幫助青年教師樹立正確的教學質量觀,幫助青年教師不斷提升教學水平,幫助青年教師提高實踐操作能力。

  三、結語

  學風建設是高職院校的一項基礎工作,其質量直接影響學校辦學層次,其目的是讓在校生形成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幫助學生樹立求實、嚴謹的良好學風。本文從教學管理的角度,重點分析了高職院校學風建設在現階段存在的問題,提出了高職院校學風建設的建議和對策。

  參考文獻:

  [1]鄭家茂.關於加強大學生學風建設的思考[J].清華大學教育研究,2003,4:39~43

  [2]韓廷明.學風建設:大學可持續發展的永恆主題[J].高等教育研究,2006,3:19~24

  [3]陳冀南.高校教風與學風建設的關係與對策研究[J].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8,2:83~86

  [4]安世遨.完善高校評估“學風”指標的建議[J].高教發展與評估,2012,5:18~21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