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公園規劃設計研究的論文

沙漠公園規劃設計研究的論文

  1、沙漠公園設計難點

  1.1沙漠公園開發設計難以形成一定的規模

  在進行沙漠公園規劃設計中首先設計難點有,在不破壞自然原生態的基礎上,難以形成一定規模,也就是公園設計面積相對要較小,有一定的範圍侷限性,這也源自於沙漠惡劣的氣候環境,其次,沙漠公園設計中會涉及到多種植物種類的種植,而我們都知道在沙漠地帶是難以找到一處適合植物生長與種植的綠化範圍。因此,通常會導致沙漠公園規劃規模範圍較小,只能在有限的綠化範圍內進行,難以擴增與擴大。

  1.2難以建立能夠反映沙漠公園自身特點的理論體系

  其次,沙漠公園設計中難以突出當地沙漠公園的自身特點,導致了此類景觀與旅遊產品單調,不夠獨特與新型。本身沙漠公園設計要在基於有關植物能夠正常生長的前提下,要能有一片綠化地帶,這使得滿足基本要求就比較困難,更不用說還要獨具創造性。此外,沙漠公園設計的文化底蘊也不足,有些額外價值難以凸顯,可以利用的資源較匱乏,這使得整體設計缺乏時代感與多樣性。

  2、設計理念

  在進行沙漠公園設計中,要把握住將沙漠資源與當地人文資源以及景觀資源這三者結合起來的設計理念,實現環境與當地區域文化的相融合,利用這種融合表現出獨具特色的地域風格。此外也要基於不破壞當地的自然環境,要充分利用周圍環境資源,創造出獨具特色又能發揮一定作用的生態景觀。

  3、設計方法

  在沙漠公園規劃與設計中方法主要有三種,分別是第一對整體佈局的規劃,要求要將整個系統環境都考慮進去,從而實現對公園結構設計的完整與有效性。第二是對綠色景觀的設計,針對綠化植物的建設,要合理安排與部署相關綠化種植面積,比如說景觀植物的排列等,這是為了凸顯沙漠公園的地域風格以及增強沙漠公園美觀所作出相關內容。另外,第三就是對沙漠公園區域性部分進行規劃與設計,合理劃分好各個單獨結構的功能,以便保證整體公園結構的完整性。下面就這三點進行具體說明。

  3.1規劃設計

  在具體的沙漠公園設計方法中,首先有要進行規劃設計,規劃設計內容包括要將實際的沙漠公園選址與周圍環境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判斷,然後就整體的格局進行規劃與具體部署,保證各個環節都能有效配合,從而實現對沙漠公園的整體宏觀調控。總體規劃要在實際投入施工之前就要將一切可能出現的情況都考慮到位,做到完整全面的有效部署,從而使得施工專案順利進行。

  3.2植物景觀規劃設計

  此外,沙漠公園設計方法中還有對植物景觀的規劃設計,相對於宏觀規劃內容而言,此種方式要更具有針對性,主要強調的是綠色植物景觀。而綠色景觀作為公園景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了植物的規劃與安排後自然就能有效保障最終公園設計的整體效果。

  3.3景觀分割槽設計

  最後,沙漠公園設計方法還包括有景觀的分割槽設計,景觀的分割槽設計主要是指對整個沙漠公園規劃中各個區域性組成部分的安排與部署,以及景觀分割槽中各個結構功能的設定,從而使得整個沙漠公園能夠順利且正常的執行。進而在確保了整體設計效果的同時也做到了完整的公園設計安排。

  4、設計效用

  透過對沙漠公園的規劃與設計,結合實際的運營效果來看,首先第一沙漠公園可發揮的效用有帶來一定旅遊價值,作為茫茫大沙漠的一處獨立景觀,沙漠公園可吸引更多遊人駐足欣賞,此外,沙漠公園除了本身具有的欣賞價值外,對沙漠地區生態環境的改善也能發揮很大作用。本身沙漠地區就是比較脆弱的生態環境,多進行植樹與綠化建設能夠提高沙漠地帶的蓄水、保水效果,進而改善一定的生態劣勢。讓沙漠不再是吞噬生物的墳墓,對沙漠地帶多進行綠化擴增也是保護全球環境的.一個重要舉措,反之,我們若不展開相關的綠化保護行為,未來沙漠擴增的面積可能越來越大,最終造成對全球環境的極大影響與危害。

  5、小結

  綜上所述,在對沙漠公園設計內容的有關探討中,我們瞭解了建立沙漠公園對整體沙漠環境的改進作用以及促進沙漠地區旅遊發展,為地區帶來更多經濟效益等的各方面優勢。在具體的沙漠公園設計與規劃方法中可採取對整體的公園設計,也可有針對性的對綠化面積進行設計,還能先進行對區域性各個功能結構單位的設計,再而進行整合。沙漠公園有著極大的旅遊價值潛能,只要我們能合理挖掘併發揮其使用價值,所創造的財富將會是極大的,除了改善當地經濟效益的同時對當地生態環境建設也是有極大幫助的。因此,在今後,我們還將繼續深入探究有關沙漠公園設計與規劃的相關係統結構以及設計策略,用以提出更加科學可行的方式方法,以推進我國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做努力。

  參考文獻:

  [1]李寶章;中國風景園林的傳承與中國當代景觀的創新——從藝術形式的兩極來重新理解中國風景園林的傳承及現代主義景觀在中國的實踐[A];中國風景園林學會2011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1年

  [2]孫茜;海口市區綠地系統現狀及發展對策探討[A];生態學與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中國生態學會第七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薈萃[C];2004年

  [3]第六屆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亞太區(IFLA-APR)風景園林獎評獎通知(2009)[A];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亞太區第6屆風景園林獎2009獲獎作品集[C];2010年

  [4]彭彤;景觀——山水美的源泉——試論我國風景區景觀特色[A];科技、工程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中國科協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