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

  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在工作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論文吧,透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論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心理學論文,歡迎大家分享。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

  近些年來,積極心理學在大學校園得到了極為廣泛的應用,其主要是從全新的視角去解決心理問題,透過挖掘大學生自身的力量,繼而達到維護心理健康的目的。大學生承擔著的巨大的就業、心理以及精神壓力,如不及時排解將會對其身心健康造成巨大的影響,積極心理學教育理念由於自身的優勢特點在治癒大學生心理健康方面發揮極為關鍵的作用,促使他們以最佳的狀態迎接挑戰。

  1積極心理教育理念應對大學生壓力的實施意義

  積極心理學來源於西方國家,屬於新的研究方向,透過實驗操作驗證人類潛在的積極因素,從某種意義上而言是新的心理學思潮,上述心理學主要是以人性的美德與善端,或是潛在建設意識,運用相對積極的態度是剖析人的心理,激發潛在積極力量,或是優秀品質,與傳統心理學相比實現了新的突破,幫助人類透過發現自身的優勢燃起對生活的希望,從而促使人類獲得健康的人格。積極心理學在大學校園的推廣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透過全新的視角解讀了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以發掘其潛在建設力量作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從而有效應對挫折,掌握緩解壓力的技巧以及對策。積極心理學在應對大學生壓力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維護其心理健康系統,促使大學生在面對壓力或是挫折時,他們可以利用自身的積極資源,靈活應對壓力,甚至是消除壓力,確保大學生可以保持心理健康。

  2積極心理學應對大學生壓力的具體策略

  2.1培養樂觀的人格

  所謂積極心理學,從某種意義上而言就是要培養良好的性格,樂觀的心態,而樂觀個性多半是後天形成的,主要是指個人對外界事物的一種積極的心態。人一旦具備樂觀特質,他們在面對困難時一般會將因素歸結為外因,無論是遇到什麼樣的艱難困阻他們都能積極面對,而不是怨天尤人,由此可以看出大學生樂觀人格的培養是非常關鍵的,這不僅可以使其保持健康心理狀態,而且還能使他們在面挫折時有效應對,從某種程度而言,樂觀屬於有利的資源,讓大學生對未來生活充滿希望。

  2.2明確生活方向

  大學生需要明確自身未來發展方向,是他們努力學習的動力,這不僅體現在外在方面,而且還體現在內在上。積極心理學指引學生明確目標,自己掌控未來,對於未來的職業或是生活有一定的規劃,並且要落實到具體行動上,這樣他們在某一階段規劃自己的人生,充實的生活會讓他們感受到幸福。大學心理教學中,必須開設相應的積極心理學教學,可以透過課堂或是課下活動形式讓學生制定自己未來的目標,即使在遇到困難或是阻礙時都能遊刃有餘的應對,積極戰勝各種困難。

  2.3社會支援系統

  社會支援系統對積極心理學的應對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而言這也屬於一種資源,主要涵蓋三個方面,分別是物質支援、情感支援、資訊支援,上述資源對於大學生群體而言起到了輔助功效,可以幫助他們更好緩解壓力,降低由此帶來的傷害。社會支援是為大學生提供更多的有利資源,這樣可以使其應用更多的積極方式應對不良心理,更好的解決心理問題。針對當代大學生來說,他們需要面對的是適應社會變化,適應由變化而產生的困擾,這是現階段他們急需克服的問題。其他社會資源團體需要給予大學生相應的社會支援,這可以幫助大學生在面臨困境時時刻保持積極的應對狀態,心理教育課程應更注重學生理解社會支援的意義及使用的重要性。

  3應對策略培養模式

  3.1培養壓力認知

  基於積極學角度分析,需要對個體壓力給予合理的解釋,並能夠從中獲得積極體驗,同時也是大學生緩解壓力的主要策略。積極心理教育需要培養學生具備積極認知評估,這也是當前較為普遍的改變認知方式。從某種程度而言,認知評估屬於一個完整的過程,主要是基於應激源合理解釋,同時對其進行評估的過程,屬於壓力的調節變數。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學生在面對壓力時通常都是以消極的心態去應對,這種認知習慣及暗示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有著極其深刻的影響,比如:他們經常會存在我不行、我無能為力的狀態,這些因素長期累積會對學生心理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在日常的教育中,高校要重視學生樂觀積極心態的培養,使其具備認知以及應對壓力,這有利於形成積極體驗,幫助大學生能夠擁有健康的心理。

  3.2增進積極經驗

  積極心理學生主要是增進學生積極的體驗,這種積極體驗不僅體現在回憶過去上,更體現幸福感受現在,並且對未來充滿希望的積極體驗,這種心理狀態是大學生需要具備的心理狀態,從某種程度上而言可以分為兩種,其一是感官愉悅,其二是心理享受,在構建大學生壓力應對策略中,積極情緒以及體驗是非常關鍵。基於拓展建構理論來說,大學生自身具備相對離散積極情緒,比如高興、興趣、滿足、自豪等等,這些都可以稱之為個人資源,幫助他們在面對壓力時以積極的心態及策略面對,透過積極經驗累積提高自我肯定體驗。高校教育中,必須重視大學生積極情緒及因素的培養,比如創造性、勝任感、自我超越等等,除此之外,和諧的人際關係也是非常重要的,促使大學生能夠增進更多的積極經驗,形成內在動機。

  3.3鍛鍊問題處理模式

  有研究顯示,當前大學生存在巨大的精神、就業以及心理壓力,而他們應對壓力的方式也相對比較統一,通常情況下是以積極心理調節為主,而消極自我防禦出現較少,但是很多大學生在遇到壓力或是困難時,也會採取消極應對模式,如逃避、抱怨、沉迷於幻想、極端行為等等。上述消極應對模式對於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是非常不利的,可以藉助情境訓練,亦或是其他形式加以調節克服,運用積極的壓力應對,由此解決實際心理阻礙。當大學生面臨學習壓力時,教師可以透過最佳化教學方法的形式讓學生更好地接受;而當前面對交往壓力時,可以運用溝通技巧的方式消除,降低壓力強度;當學生存在就業壓力時,可以透過挖掘自身積極建設力量,讓自己處於積極應對狀態,形成積極的處理模式,繼而促進大學生在面對各種壓力時都能夠以積極的應對策略解決。

  4結語

  運用積極心理教育構建大學生壓力應對策略是非常必要的,這不僅可以使學生形成積極應對情緒,而且能夠幫助學生在面臨困境或是壓力時,採取積極的應對情緒,從而促使大學生具備最佳的心理狀態。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2

  當前的就業形勢比較嚴峻,大學生面臨的就業壓力比較大,再加上現在許多大學生都是獨生子女,在成長的過程中沒有受過大的挫折,一旦求職被拒就會陷入極度的恐慌和失落中,容易產生心理問題,這種不良的心理問題輕則使人失去信心、悲觀失望,重則出現攻擊性和精神損害。對大學生群體而言如果就業心理危機程度過強,持續時間過長,會出現嚴重的心理障礙和心理陰影,直接影響就業,而且有可能會引發大範圍的社會秩序混亂,甚至妨礙正常的社會生活和穩定的經濟秩序。因此,對大學生就業壓力問題要給予高度的重視和關注。

  一、當前大學生就業中常見的心理問題及危害

  據當前對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研究的資料顯示,在經濟條件、人際關係、學習成績、家庭環境、就業壓力等影響大學生心理壓力的因素中,就業壓力一直處在第一位。可見,就業壓力是大學生心理壓力的主要來源,對大學生的身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在對大學生的問卷調查的資料顯示,大學生就業壓力的來源主要來自於人多崗位少、學校知名度不夠高、父母及親戚對自己期望過高、專業比較冷、對自己不夠自信等幾個方面。而採用知覺壓力量表對大學生進行的調查顯示,其就業壓力主要源自兩方面,一方面是競爭日益激烈的就業和社會環境,另一方面是學生自身的成長環境、交際能力等主觀因素大部分的大學生感到就業壓力大,他們在實習期間面對全新的環境、較高的工作要求,感到壓力重重。還有一些大學生對自己的就業前景感到焦慮,他們擔心就業資源的分佈不均,甚至會出現過分敏感和不信任的心理。還有一些大學生對就業很焦慮、對金融危機很恐慌,特別是周圍環境輿論氛圍過分渲染就業危機,使他們更加人心惶惶。

  大學生是祖國的棟樑和民族的希望,大學生的就業也是一個人才融入社會和歷練的過程,這是一個破繭成蝶,鳳凰涅槃的過程,中間必然要經歷一些不為人知的挫折和磨難,只有對其進行正確的引導,才能達到理想的就業效果。就業心理危機的產生使大學生在就業時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鎖,影響正常就業,甚至會造成不必要的社會恐慌。針對以上情況,高校應該分析原因、尋找對策,透過心理疏導,疏通學生的心理障礙,減輕其心理壓力,使其不良情緒得到宣洩,心理危機得到疏解。讓學生樹立積極向上的心理,擺脫被動接受的思想,主動出擊,自信樂觀地面對壓力。

  二、把握大學生真實心理,幫助其建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高校應該幫助大學生建立情緒失衡與平衡模式,透過傾聽與溝通等方式來把握學生的基本情緒,並建立一定的情緒發洩渠道,使學生的消極情緒及時得到緩解,大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使學生學會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來調整當前的目標,恢復失衡的情緒,逐漸趨向於理性和平和,從對自我的否定的消極情緒中走出來,轉為自我肯定的積極情緒中來。

  大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個體的發展中起著很大的指導作用,所以,高校應該以具有科學性、指導性和實踐性的馬克思主義自我實現理論為指導,對大學生進行認知心理輔導,培養其樹立科學的價值觀,良好的職業道德觀、積極的競爭意識以及正確的就業動機。同時,要不斷增強學生的自我意識,指導學生針對自己遇到的實際挑戰,根據當前的實際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目標和應對策略,並根據社會的發展情況和當前的就業形勢制定出切合實際的就業計劃,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

  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危機既有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環境之間的衝突、也有觀念價值與文化價值之間的衝突。這些衝突可以透過最佳化學生周圍的環境,保持學校與家庭的有效溝通來化解。學校可以根據當前的政策和學校的實際能力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就業資訊和就業機會,開展一些校園心理講座,讓學生逐漸能夠了解心理學並儘可能養成健康的心理。學校與家庭之間,學生之間加強溝通,互通訊息,增加就業的機會認知率,從而使學生在心理上有一些依靠,不至於有種孤軍奮戰的心理,這樣就會減輕甚至逐步消除大學生的心理恐慌,穩定就業大局。

  三、運用正確的心理疏導方法增強大學生的就業信心

  增強應對就業心理危機的信心是消除大學生就業心理危機的關鍵。高校應該針對大學生就業壓力的種種情況,深入到學生中間去,瞭解學生的真實情況,及時、全面、準確地瞭解學生的心理特徵和動態,幫學生減輕心理壓力。

  針對家庭生活比較困難的學生要給予特別的關注,這些學生吃苦能力比較強,但是缺乏一定的實踐經驗,掌握的就業資訊比較少,容易產生自卑心理,尤其是求職悲劇後更容易陷入極端的悲觀甚至絕望的境地,學校應該幫助其挖掘自身的才能,發現自己的長處,增強自己的信心,透過典型示範進行心理疏導,充分運用貧困生中積極樂觀,依靠自身努力成功就業的典型事例,幫助貧困生樹立自信,實現就業的夢想。

  要實現就業心理疏導的最佳效果,還要注意選擇合適的時機。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在心情愉快時容易進行溝通,心情煩躁時容易產生牴觸。因此,在人的心情比較穩定時進行心理疏導,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反而會適得其反。學校要用心、巧妙、適時的對大學生進行心理疏導,使學生由最初的焦慮、恐懼、不自信轉到勇敢、自信、平和的心境。

  總之,使大學生透過就業中的種種歷練,能夠更加的成熟,更加勇於面對現實,更加正視自己,對自己有一個正確的認知,對就業過程中的壓力能夠正確地化解,能夠透過一種正當和合適的渠道來疏導自己的心理壓力和危機,使自己更加地強大和自信,變被動為主動,努力把握各種就業機會,尋求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篇四:積極心理學理念下的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的探討

  積極心理學(positivepsychology),是20世紀末最早在美國興起、以利用心理學目前已比較完善和有效的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來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種心理學思潮。作為一種新的研究取向,積極心理學是相對於現代西方主流心理學倡導的"消極心理學"或"病態心理學"(pathologypsychology)而言的,是對現代主義心理學的反動。

  1.積極心理學的起源

  20世紀上葉,世界接連經歷了兩次大的戰爭。長期而嚴酷的戰爭,極大地破壞了人類的幸福生活。面對這樣一個千瘡百孔的世界,對各種問題的修復和解決便顯得日益重要。而對於心理學而言,其主要任務也就隨之變成了治癒戰爭創傷和精神疾患,研究心理或行為紊亂的秘密,找到治療或緩解的方法。雖然心理學家們也從未放棄過對積極心理學的研究,再加上人本主義心理學的興起,雖然對積極心理學也產生了影響,但很可惜的是,在這種特定的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下,使積極心理學始終處於消極心理學的陰影裡。到了20世紀90年代,世界格局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使人們對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取向的期待也發生了變化,正如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美國當代著名心理學家賽裡格曼(SeligmanM.E.)所言:"當一個國家或民族被飢餓和戰爭所困擾的時候,社會科學和心理學的任務主要是抵禦和治療創傷;但在沒有社會混亂的和平時期,致力於使人們生活得更美好則成為他們的主要使命。"也正是基於這樣的一種時代背景,積極心理學開始重新回到心理學家和公眾的眼前。

  2.積極心理學的理論觀點

  積極心理學主張心理學要以人固有的、實際的、潛在的、具有建設性的力量以及美德和善端為出發點,提倡用一種積極的心態來對人的許多心理現象(包括心理問題)做出新的解讀,從而激發人自身內在的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並利用這些積極力量和優秀品質來幫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賦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己的潛力並獲得良好的生活。[1]它是對病態心理學的"揚棄"與價值轉向,它更注重研究人性中的積極方面,指出心理學不能依靠對問題的修補來為人類謀取幸福,問題消除並不等於獲得健康,人不是為了沒有問題而存在,人是為了生活幸福而活著。因此它主張採取更科學的方法來研究挖掘人的積極力量與潛力,激發人的活力,幫助人們樹立自信心,堅定生活信念,尋求和掌握獲得美好幸福生活的方法與途徑。它的研究領域包括三個方面:一是主觀層次的積極體驗的研究;二是個人層次的積極個人特質的研究;三是群體層次上的積極組織系統的研究。[2]

  3.我國大學生在就業上產生心理壓力的原因。

  大學生產生就業心理壓力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主要從主客上來分析。客觀上主要體現高校的專業設定與社會經濟對人才的要求有脫節,學科知識的滯後性,畢業生人數與社會需求的不平衡性,以及人事制度的不完善性,這些都造成了當前大學生就業困難,從而造成學生就業的心理壓力。而大學生主觀方面的原因主要表現為:一、期望值過高,即大學生自己的高期望與社會的低接納之間出現不一致,導致他們的心理上嚴重失衡,從而產生了壓力;二、是功利化傾向,過於強調工作給予自己的回報;很多畢業生對於工作的要求沒有把關注點放在未來的發展空間上,而更多的是要求當前的工資要達到什麼樣的水平。三、社會實踐能力弱,現在很多單位的負責人都反應現在大學生的一個顯著特點就是實踐能力太差,就容易讓大學生到單位後無所適從,不能給自己一個很好的定位,也容易導致他們心理上產生壓力。

  4.用積極心理學的理念緩解大學生就業壓力的策略

  積極心理學倡導用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來面對很多現象,來解釋一些問題,那麼我們也可以從這個角度來探討緩解大學生就業心理壓力的策略。

  4.1熟練掌握本專業的理論知識,為將來的工作打下基礎。專業知識是一個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只有掌握了紮實的專業理論知識,才具備了走入工作崗位的能力。可能有些人會說"學校所學的知識根本與社會不能接軌,沒必要那麼認真"。其實不然。首先,一個人不管他所掌握的知識還是技能是否是很尖端,但至少這些知識會讓他信心十足,他會覺得自己具有這方面的能力,自己不是一個一無所長的人;其次,所有的知識都是一脈相承的,任何一門知識或是學問都不可能獨立存在,就拿學心理學的學生為例,畢業後他可能做的是銷售的工作,按大家的理解這是與他的專業也是相去甚遠的,但是我們經常會聽到有經驗的人說,做銷售你要學會察言觀色,要抓住對方的心理,那麼在這個過程中的,他以前所學的心理學的知識就能對他的工作起到很大的幫助作用。最後,我們可以說在所有的大學所開設的專業中,沒有一個是永久不衰的,都具有一定的時代性,經濟的發展,必然會有不同的要求的產生,所以我們要堅定一種信念:那就是我所學的專業就是最好的,我一定要把它鑽透。

  4.2發展綜合素質,培養各方面的能力。現在很多的用人單位普遍反應現在的大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太差,嘴上說的頭頭是道,但卻不能用於實際,不能用這些知識為公司創造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因此,為了能在就業的殘酷競爭中脫穎而出,我們必須要具有其他人所不具有的能力,那就是實踐能力。同時,多參加社會實踐還可以拓寬自己的知識面,而且還可以鍛鍊與人交往的能力、處理事情的應對能力,以及與同事夥伴的團結協作能力等等,而這些能力是在以後的工作中所必須具備的基礎能力。同時參加社會實踐也可以鍛鍊一個人勇氣與膽量,從不同的角度提出對一些問題的看法與觀點,其實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創新點。現在也有一些大學生,面對自己心儀的工作單位沒有勇氣去敲門,那這樣就只會與機會擦肩而過,空留遺憾了;有些同學是好不容易進去了,卻始終不知如何挖掘自己的潛力,找出創新點。

  4.3提高自己應對挫折的能力。有一句話大家耳熟能詳:失敗乃成功之母,從哪跌倒再從哪爬起來,但實際上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卻寥寥無幾。現實的情況是,一次的挫折就有可能讓一個大學生從此消沉,這也可能是與現在的社會環境有關,現在的獨生子女較多,這些學生在家都是家裡的中心,從來也沒有經受過什麼挫折,再加上現在的學生都比較自負,因此一次的挫折就可能打跨他們。因此大學生需要提高自己的受挫能力,正確看待每一次的挫折,一次挫折一個經驗,用一種樂觀積極的心態去面對,那麼挫折就不算什麼了,而且還會讓他們在經歷了挫折之後變得成熟穩重,懂得思考,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挫折是一筆財富,只是需要我們用心體會,認真對待,變壓力為動力,那麼就可能收到意想不到的結果。

  用一種積極樂觀向上的心態來面對這個世界,相信自己是最棒的,想信自己的能力,那麼你就一定能收穫一個美好的明天。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3

  摘 要: 黨和政府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歷來非常重視,教育部門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與物力,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付出了艱辛的努力。但是總的來看,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低效乏力的狀況沒有得到根本的轉變,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處於一種尷尬局面。如何扭轉這一局面,讓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顯現實效?本文從重視心理學這一視角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進行研究,提出一些看法和做法。

  關鍵詞: 大學生 思想政治教育 心理學知識 問題 合理運用

  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一種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實踐活動,為培養和提高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道德品質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但是,近年來卻陷入了投入和產出嚴重失衡的困境,即思想政治教育花費了很大的財力、物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收效甚微。其實,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盡如人意,並非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本身失去了培養人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功能,而是社會的發展和人們思想的日益複雜變化等因素妨礙了思想政治教育應有功能的發揮。

  從教育者的角度來看,主要的原因之一,是我們欠缺從“人本”出發的教育方法,特別是從個人不同心理出發的教育方法。因此我們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引入心理學。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門綜合性的應用科學,由於其內容的豐富性、特殊性和教育物件的複雜性,我們需要從不同的角度去探究。心理學作為研究人的心理現象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可以幫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實施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過程中,從瞭解人的心理開始,找到思想政治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環境等各要素同受教育者的認知結構的最佳契合點。本文就從這一視角來探討教育工作者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怎樣合理運用心理學知識等問題。

  一、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發展現狀

  我國學校思想政治心理學起步較晚,但發展很快,特別是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全社會的關注,使思想政治心理教育成為政府和學校行為。九十年代學校心理教育發展呈現兩個特點:一是以學校為單位的思想政治心理教育實驗,在學校領導的重視下,學校和科研部門合作或單獨進行實驗,並取得了不少成績;二是思想政治心理教育的內容不斷豐富,技術手段不斷改進。許多學校進行心理教育課程化實驗,教育內容包括學習方法輔導、職業輔導、生活輔導、情緒輔導多個方面,除了活動課程、講座之外,還採用心理諮詢、心理測量等技術手段,並在許多學校建立了學生心理檔案。但還必須看到,我國學校心理教育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和發達國家相比,正規化、科學化程度較低,仍需付出很大的努力。

  二、心理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做好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需要深入研究大學生思想活動的新情況和新特點,而且需要深入研究大學生心理活動的規律和特點。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運用心理學知識,對於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運用心理學知識可以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有利於培養目標的實現。

  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對大學生進行政治、思想、品德等行為規範的教育。這些對於培養現代化建設所需要的全面發展人才無疑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這方面的培養大多數只是關注社會對個人的思想政治道德規範方面的要求,對於如何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的問題重視不夠,大學生即使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各種規範要求,也不一定能成為達到培養目標的人。傳統思想政治教育培養出來的某些典型人才,政治立場堅定,思想觀點正確,道德品質高尚,但在心理方面沒有達到健康標準。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運用心理學,能讓教育內容更加貼近大學生的生活實際,有利於大學生形成和發展完整的人格。

  (二)運用心理學知識可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教育人的工作,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其間充滿著諸多矛盾。如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矛盾,社會要求的思想政治規範與教育者、被教育者和環境之間的矛盾,教育者、被教育者與環境之間的矛盾,等等。這些矛盾在深層次上體現在認識、情感、意志、態度等心理因素中,在淺層次上表現為人們某種心理上的不平衡。思想政治教育是依據人們的思想活動規律進行的,而人們的思想活動規律受制於心理活動規律。過去我們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忽視了人的心理作用,忽視了人的心理素質對思想政治品德的影響,難以使被教育者產生心理共鳴,效果始終不夠理想。心理學是研究人們心理活動及其規律的科學,它側重於從心理活動的一般規律和生理機制方面來研究人。運用心理學知識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夠增加教育的科技含量,增強教育的實際效果。因此合理運用心理學知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更透徹地瞭解心理活動規律,進而指導實踐,對於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學性無疑是大有益處的。

  (三)運用心理學知識可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預見性、針對性和實效性。

  我們要把思想工作做到大學生的心坎上,就要了解和掌握他們的心理。人的行為和表情是人對某種客觀事物的特定反應,是受人的心理支配和調節的,是人心理活動的直接表現。人的心理活動是由客觀事物引起的,又會在人的行為和表情中顯露出來。在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之前,運用心理學知識對被教育者的心理狀態和心理特點進行研究,可以掌握被教育者的心理活動規律和思想狀況,及時抓住其思想和行為的苗頭,這有助於我們增強思想工作的預見性和主動性,把工作做在前頭;我們在做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運用心理學知識,對被教育者心理活動規律進行探討和分析,可以把握被教育者的思想動態,控制和引導其行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在整個思想政治教育中,推廣運用心理學中的心理引導、心理相容、心理共振,以及心理威懾、心理趨同等一系列心理原則和心理方法,對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是很有幫助的。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及行為方式都隨之發生重大的變化,各種意識形態紛繁複雜,各種層面的思想文化乘虛而入,這一切都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很大難度。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絕不能僅僅從教育學角度去認識考慮問題,而必須綜合社會、心理、教育諸因素去思考分析,以確保實效。

  三、思想政治教育中運用心理學知識所面臨的困難

  (一)普遍缺乏跨專業人才,欠缺專業指導。

  1.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多隻研究本專業,而專業心理學教師又極少跨專業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因而在實踐中能夠跨專業、遊刃有餘地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和心理學知識的工作者少之又少。

  2.運用好心理學所必需的技術化裝置欠缺。在發達國家普遍使用的心理學技術和工具未能在我國高校中普及,因此在實踐中往往很難把學生表現出的各種行為量化,並進行科學分析,影響到心理學的有效運用。

  (二)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學生的心理狀態日益多元化,給教育工作帶來難度。

  改革開放以來,由於社會發展的點,大學生的流動分佈、交往方式、發展需求、生存狀態等發生較大的變化,大學生在思想觀念、道德標準、價值取向和行為方式上呈現出新的特點。

  大學生健康的主流心理狀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普遍有著較強烈的國家觀念和民族意識;二是非常關注社會;三是大部分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是健康向上的;四是大學生的自主意識和獨立能力明顯增強;五是大學生對新知識的渴望十分強烈。

  但是在健康的主流背後,大學生的心理狀態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部分大學生信仰危機,政治熱情不高,人生觀不夠積極;少數大學生的身心發展狀況存在嚴重的心理障礙,心理素質明顯偏差,在現實生活中更是表現出種種令人擔憂的不良行為。其一,政治意識淡薄,信仰模糊,有的學生甚至認為馬克思主義是說教;其二,法制觀念淡薄,對社會上出現的一些違法現象持漠視態度;其三,意志力缺乏,不能經受打擊、挫折;其四,個人主義、自私自利現象嚴重,性格孤僻、冷傲,缺乏合作精神;其五,價值觀偏差,信奉享樂主義,缺乏艱苦奮鬥的品質。許多學生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花錢如流水,追求高消費、盲目消費,同學之間攀比風盛行,愛講排場、講高檔;其六,獨立自主意識差,虛榮心強。由於家庭的溺愛,社會環境的負面影響,大學生依賴性越來越強,接觸現實生活往往束手無策。

  以上這些問題單純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是不能完全解決的,必須運用心理學知識,拉近教育工作者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真正深入學生的內心世界,因人而異地採用合適的方法,達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有的效果。

  四、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合理運用心理學知識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要使思想政治教育走向科學化,必須認真學習、吸收心理學知識,更好地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中人的思想活動特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摸清大學生不同性格的主導型別,因人施教。

  古今中外的教育實踐反覆證明,無論是知識的傳授,還是品德情操的陶冶,最忌不從教育物件的特點出發的“公式化”、“一刀切”。當前思想政治工作收效甚微,其原因之一就在於此。育人要“因材施教”,做思想工作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從心理學角度看,其主要理論依據就是“心理的個別差異”,即每個人不同於其他人的比較穩定的心理特點。思想政治教育的物件是人,每個人都有能力、性格、氣質等個性心理特徵的差異,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中,不能忽視人的個性,採用強輸的方法。如一名學生來自單親家庭,他的性格可能就很自卑、很敏感、很冷淡,對外界的警惕性很高,自尊心很強。我們掌握了他的性格特徵,就可藥到病除。因此只有切實瞭解教育物件的個性特點,因人施教,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因勢利導,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常見的大學生心理現象主要有:挫折和逆反心理、嫉妒和攀比心理、表揚和批評心理。心理學的研究詳盡地介紹了這些心理現象的特點、形成及規律。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教育者如果能掌握相關心理學的理論,就能夠更好地分析和看待這些心理現象,採取合理的教育方法,實現教育目標。

  (三)教育工作者要有持之以恆的精神。

  人與人之間的差別在於思想,人實現轉變的過程是積極思想和消極思想互為消長的過程。心理學家認為,人總有某種惰性,很容易被多次重複的說法和做法牽著鼻子走。自我和他人暗示和鞭策重複的次數多了,時間長了,就會形成一種自我感覺、自我意象、自我期望,也就是自我意識,就會具備一種改變自己的能力。也就是說人是可以轉變的,人的思想會被潛移默化。丘吉爾說:“你要別人具有怎樣的優點,你就要去讚美,適當地讚美對方。”可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運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方法培養大學生積極的思想狀態,如啟發、誘導、鞭策、獎懲、批評教育等,持之以恆、循序漸進地引導和幫助大學生實現轉變,成為優秀人才。

  (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心理素質,增強人格魅力。

  實踐證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不僅能夠積極地影響自身在思想政治教育認識、決策、實施的心理過程,而且能夠對被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過程中所發生的心理活動產生深刻而持久的影響。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最佳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怎樣才能養成良好的心理素質,增強自身的人格魅力呢?首先要注意克服先天生理素質方面的不足,包括性格、情緒、智商等方面的缺陷。其次要加強後天的學習和實踐鍛鍊,要努力激發和維持自己良好的情緒狀態,保持一種積極、樂觀、自信的心境;要加強自我修養,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做到襟懷坦蕩、誠實正直,嚴於律己、寬以待人,表裡如一、言行一致。只有這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胡凱.試論思想道德與心理健康的關係[J].現代大學教育,20xx,(4):47-50.

  [2]張耀燦.關於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的建設現狀與發展展望[J].華中師大學報(人文社科版),1998,(5):41-45.

  [3]姜相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M].黑龍江: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20xx.

  [4]張雲.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xx.

  [5]彭聃齡.普通心理學[M].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xx.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4

  摘要:

  大學生是祖國發展的未來,其心理健康狀況關係著大學生自身的素質,更是關係著我國國民素質的提升。因此,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為全社會關注、重視的問題。積極心理學的興起和發展,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提供了新的思路,為此,本文在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存在問題及原因分析的基礎上,在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從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內容、方式等方面來探討提升對策。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大學生;心理健康

  大學期間是大學生心理發展最為重要的階段,是大學生個體心理素質提升的關鍵期。但該時期,因為大學生自身心理的不成熟,使得大學生成為了心理健康問題較為嚴重的群體。隨著社會競爭的日趨激烈,大學生面臨著諸多的生活、學習、就業壓力,讓大學生容易出現焦躁、抑鬱、挫折等心理健康問題。真是因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學生自身發展和社會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本文針對當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入手進行分析,最後從積極心理學視角來提出了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對策。

  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現狀

  根據嚴重程度的不同,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可分為輕度心理障礙和嚴重心理障礙。河北省曾對一些高校新生進行心理普查,結果表明,20%-30%的學生存在輕度心理障礙;0.8%-2%的學生存在嚴重心理障礙。蘇州大學心理諮詢中心8年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測查資料顯示,心理問題較嚴重的大學生比例基本穩定在6%左右。杭州市的調查研究發現,25.3%的大學生存在較嚴重的心理問題。國家教委曾對全國126萬名大學生進行了抽樣調查,結果發現大約20.23%的大學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近年來,心理健康問題己成為大學生體學、退學、自殺的一個主要因素。據統計,因心理健康問題而退學的大學生人數佔總退學人數的30%左右,而且這一比例呈逐年增長趨勢。大學生心理問題在數量、嚴重性和複雜性上均呈逐年增加的趨勢。正是看到了當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現狀,我國開始注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得到了黨和政府的重視,通過出臺一些檔案和政策來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如《關於加強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見》、《普通高等學校大學生心理講課教育工作實施綱要(試行)》、《關於進一步加強高校學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監獄工作的通知》、《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等。這些政策檔案的頒佈實施,充分說明了黨和政府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視。二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基礎工作取得了長足進步,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條件得到明顯改善。在黨和國家一系列政策檔案的影響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方式、突進得到了改進,心理健康輔導和心理課堂教育工作得到加強,普通高等學校透過成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夯實心理健康教育師資力量的形式來加強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同時,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在侷限於課堂說教,普通高等學校開始利用計算機技術、微信等形式來改善心理健康教育條件。

  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問題

  1.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片面化。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包括積極和消極兩種目標,當前我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目標多以消極目標為主,關注大學生群體存在的各種心理疾病、解決方法以及如何對大學生心理問題進行教育矯正。但忽視了對大學生心理潛能的挖掘,對大學生積極的心理個體品質的培養不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僅僅讓大學生了解到自身存在的不良心理症狀,而對如何積極進行健康心理的培養知之甚少,導致大學生整體心理健康水平不高。

  2.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化嚴重。普通高等院校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作為一門課程對待,設定了學時、學分,教學內容依照教材開展,理論知識較為豐富,但應用性不強,無法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開展的目標相融合。

  3.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偏重治療化。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視對大學生存在的消極心理行為進行治療,而忽視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規律,不重視心理健康防範性教育,導致治標不治本的現狀出現。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認識的不足和偏差、心理學理論基礎較為薄弱、心理健康教育學科發展程度不高是導致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主要原因。

  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對策

  積極心理學倡導對大學生積極心理潛能的挖掘和發展,反對消極的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積極心理學反對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進行事後處理和解決,倡導積極的預防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透過防範性教育讓大學生形成一種積極的、良好的心理或行為模式。

  1.更多關注大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發展。積極心理學關注對大學生個體潛能的挖掘,這就需要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要僅僅注重存在心理健康疾病的大學生,而應該將每一位心理健康的大學生都包含在內。透過重視發展大學生積極的心理品質如自信、樂觀等來挖掘大學生的潛能,讓每一位大學生都能樹立起積極樂觀的心態,增強抗壓能力和抗挫折能力,透過積極預防來避免心理問題的發生。

  2.強化大學生積極情緒的體驗。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要透過強化大學生積極情緒體驗來培養大學生個體積極心理品質。透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的廣泛開展,讓大學生在活動中提升興趣、增強滿意度、激發大學生的愛心等,這些積極情緒體驗最終會融入到大學生的血液之中,從而引導大學生的知行能力,促進大學生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

  3.轉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倡導心理健康問題個別諮詢與團體輔導相結合的教育方式。積極心理學視角下,提倡團體輔導、互動式的心理問題處理方式,認為這種心理健康教育方式最具高效性,但也不否定個別諮詢具有針對性的優勢,認為只有個別諮詢與團體輔導相結合,才會在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提升大學生的交往能力,形成良好的人際關係,最終透過良好的人際支援來影響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肖永春,劉明波,高山川.大學生心理健康素質現狀分析[J].復旦教育論壇,20xx(2):50-55.

  [2]劉浩,熊奕奕.當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淺議[J].青少年研究,20xx(1):76-79.

  [3]李秀梅.積極心理學視域中的大學生情緒管理[J].青少年學刊,20xx(2):19-21.

  [4]秦安蘭.運用積極心理學理念拓展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研究[J].青少年研究,20xx(4):5-8.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5

  摘要:

  愛情無疑是大學生們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且已十分普遍。戀愛問題恰恰也是大學生最感困擾的問題之一,因為戀愛問題處理不當,導致當事人心理痛楚、人格扭曲,甚至引發精神失常的例子在大學校園裡時有發生。那麼,愛情究竟是什麼?大學生戀愛心理的階段特徵是什麼,大學生如何避免戀愛中的心理危機?

  關鍵詞:

  大學生、戀愛心理

  愛情無疑是大學生們最為關注的話題之一,且已十分普遍,戀愛也早已不再“猶抱琵琶半遮面”了。“臥談會”上、餐廳飯桌旁、課間教室裡,都常有興致勃勃的談論。一些戀人花前月下,卿卿我我,成雙成對活動在校園裡。愛情是那樣獨具魅力,撥動著同學們的心絃,令人尋覓和嚮往。然而,戀愛問題恰恰也是大學生最感困擾的問題之一,因為戀愛問題處理不當,導致當事人心理痛楚、人格扭曲,甚至引發精神失常的例子在大學校園裡時有發生。那麼,愛情究竟是什麼?大學生戀愛心理的階段特徵是什麼?大學生如何避免戀愛中的心理危機?

  一、愛情究竟是什麼?

  愛情是什麼?是一個古老而常新的話題,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騰伯格在1988年對這個問題提出了新的見解。他的“愛情三元論”認為,人類的愛情雖複雜多變,但基本上不外由三種成分所組成:(1)動機成分。愛情行為背後的動機,對人類而言極其複雜。其中,性動機或性驅力,以及相應的誘因,如異性之間身體容貌等特徵是重要原因之一。(2)情緒成分。屬於愛情的情緒,除了愛與欲之外,肯定還夾雜著其他的成分,所謂酸甜苦辣的愛情滋味。(3)認知成分。愛情中的認知作用,對情緒與動機兩種成分而言,是一種控制因素。如果將動機與情緒分別視為電流與火花,認知就是開關或調節器,它可斟酌愛情之火的熱度予以適度調節。按照他的觀點,雖然兩性間的愛情形式因人而異,其實都是由這三種成分以某種方式的混合所演繹的。他進一步將動機、情緒和認知各自在兩性間發生的愛情關係,稱為熱情、親密與承諾,即以動機為主的兩性關係是熱情的,以情緒為主的兩性關係是親密的,以認知為主的兩性關係是承諾的、守約的。而完美的愛情應該是三者俱備,且合而為一。

  大學生戀愛心理發展一般經歷四個時期:(1)異性疏遠期。一般在12~14歲,進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由於生理發育的急劇變化,引起心理的不安、害羞,使男女之間在心理和行為上出現隔膜,關係疏遠甚至反感。不過,隨著社會的現代化程序,由於各種傳媒的發達及人們觀念上的日趨開放,這一階段的表現已越來越不明顯。(2)異性向往期。一般在15~16歲,隨著性生理的發育,尤其是性意識的發展,男女生逐漸從疏遠、牴觸開始轉向為彼此產生好感,願意在一起學習、遊戲和活動。(3)異性接近期。一般從16~18歲,隨著性生理的進一步成熟,異性間產生嚮往和傾慕,往往採取各種方式接近異性,和異性相處感到愉快,初戀開始出現。(4)戀愛期或愛情產生期。18歲以後,隨著性生理和性意識的成熟,男女生交往頻率的增加,以及環境因素的影響,多數青年進入戀愛狀態。單從年齡上看,多數大學生處在上述性心理發展的後兩個階段,但由於個人經歷及自身社會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異,在戀愛心理發展的階段特徵上的表現,可能有很大的落差。

  二、戀愛中大學生的心理階段特徵

  (一)戀愛中青年的心智逐漸成熟

  首先,戀愛是青年釋放日益強烈的性衝動的重要途徑。透過戀愛接觸異性,使青年不再感覺到性的壓抑緊張。其次,性意識的發展必須經過戀愛階段才能完善,性同一性的建立也要透過戀愛。而且,戀愛對青年的意義還不止於此。因為戀愛是兩個人人格的深層接觸。在此過程中,青年的自我概念受到對方的影響而發展,真正懂得了如何在保持自身獨立性的前提下調整自身缺陷以適應對方。也就是說,經過了戀愛更能真正的認識自己和站在別人的立場考慮問題。戀愛對一些個性因素和社會情感的發展有重大意義。而且戀愛中兩人的深層交往為提高青年交際能力,適應以後的社會打下了基礎。難怪有些心理學家認為,戀愛是青春晚期和成年早期最重要的事件,只有經過了戀愛,人才會真正成熟起來。

  大學環境有它的獨特性:對大學生來說,它在青年走入社會的過程中提供了一個緩衝環境。有了這個緩衝,青年能更從容地完成社會化,更完善地發展自我概念,而不至於感受到從青春中期直接下來落入社會的強大反差和心理不適。由此看來,大學生的戀愛並不是件壞事,它對青年的成熟很有幫助。再加上大學生普遍認為自己已不再是幼稚的少年,文學藝術中歌詠的愛情當然是他們追求的目標。

  (二)戀愛中大學生心理的消極面

  戀愛的意義雖有積極的一面,有時也會危害青年的心理健康。首先,熱戀與婚姻失去配偶等生活大事是在心理緊張量表上分值很高的事件。過度的興奮和悲痛都會加劇心理緊張。戀愛正是使人時高興時痛苦的事。處在熱戀中的青年會為一些小事而高興或煩惱。因此戀愛帶來高度的心理緊張。戀愛的進一步發展還會帶來社會問題,這也是產生心理失調的重要因素。如婚前性行為的增加等,造成青年心理負擔超重.

  熱戀中的男女雖然感覺到強烈的心理緊張,但雙方的共處和撫慰、愛情的甜蜜又會降低他們的焦慮感。那些遭受戀愛挫折的人就沒這麼幸運了。失戀的青年會失魂落魄,覺得人生意義不復存在,生活下去只有苦難和折磨,有人甚至走向了絕路。如果沒有恰當的心理指導或較強的自我調控能力,失戀對青年的心理打擊是很大的。熱戀中的情人經常共享很多東西,如金錢、貴重物品,而一旦戀情破裂,就會產生諸如財產分割、物品歸還等糾葛,處理不好,會帶來很多問題。

  可見,戀愛對青年來說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幫助青年心理發展走向成熟,另一方面它又帶來各種心理問題。這也許是人生的至理,你要得到甜蜜的報償就必須經受得住考驗。

  三、大學生戀愛中的心理危機

  愛情是由性愛與情愛構成的,以情愛來貶低性愛的戀愛觀對青年的心理健康有害,不過強調性愛也會給大學生戀愛帶來不良心理影響。性愛的特點是排他的,熱戀中的男女不希望其他人介入他們的親密關係。他們組成一個具有特殊共享物和親密感的系統,本能地抗拒他人親近自己的戀愛物件。這種特點對維持愛情的穩定長久很有必要,如果任由戀人與異性發展親密關係,愛情就不可能穩固。但排他性發展到極點會引起青年對戀人行動的猜疑,造成嚴重心理負擔。戀愛中大學生較同齡人具更高的敏感性,能更好地捕捉人的心理活動軌跡,這也加強了發生猜疑的可能性。過度的猜疑甚至使某些戀人承受不了心理負擔而輕生。

  對戀人產生懷疑,不相信他(她)的忠誠在很大程度上是自私心的表現。自私心把戀人看成自己的私有財產,是一種病態的愛情心理。自私心過強的人不允許戀人與其他異性有任何接觸,認為戀人只屬於自己。自私心理也含有自卑,真正自信的人很少會有這種怯懦表現。

  自私、猜疑和嫉妒控制在一定範圍裡是正常的,不能要求人不去嫉妒與自己的愛慕物件關係密切的異性。但過分的猜忌會影響愛情發展,影響心理健康。當一個人覺得自己的猜疑嫉妒已無法控制,自己應付不過來時,最好去尋求心理諮詢工作者的幫助。對這種具輕微病態心理的大學生只要加些指導,一般容易治癒。

  有戀愛就有可能失戀。當戀人因為社會現實、他人干預、情意不和等因素而感情破裂時,失戀的挫折就會嚴重影響大學生的心理、生活和正常學習活動。從熱戀關係中斷裂出來,一下子失去了與自己最親密的人,對大多數人來說是痛苦的。失戀者經常表現為逃避現實,縮小人際交往圈,精神生活上既折磨自己又影響旁人的情緒,有人甚至向戀人進行行為或心理上的報復。失戀的創傷有時會帶來嚴重後果,如自殺、心理變態等。給予失戀者以合理的心理指導,使其情緒得到疏導發洩,對於減輕其心理緊張,避免心理失調是很有幫助的。

  失戀的大學生朋友,請記住普希金的詩句:“假如生活欺騙了你,不要憂鬱,而且不要憤慨!不順心時暫且忍耐;相信吧,快樂的日子就會到來。”“個人問題,戀愛問題,在我的思想裡佔的地位很小,即使失戀一百次,我也不會自殺的。”——奧斯特洛夫斯基失戀再失命,是對生命的褻瀆,留給我們的親人和朋友的只是無盡的痛苦與悲傷。解決失戀和單相思先要端正認識。愛情不是生活的唯一內容,又何必為它耗費所有精力甚至拋棄生命?向別人傾訴自己的內心煩惱也很必要,傾吐出鬱積的情緒挫折會緩解積蓄的心理緊張。如果上面這些方法都不奏效,適當應用心理保護機制,產生代償遷移效應也是行之有效的。所謂代償遷移,指青年把失戀或單相思造成的心理緊張遷移到其它方面來緩解這種心理緊張。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6

  我是山東農業大學動物科技學院的一名普通的大學輔導員,20xx年9月剛接手工作。透過之前5個月準輔導員實習期間的廣泛學習及與大學生們的接觸,我發現教育心理學中強調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對促進大學生心理健康、走良性成長之路極其重要。接下來,我將結合具體事例淺談“個體差異”以及“因材施教”教育理念在大學生心理發展上的作用。

  眾所周知,心理素質是人在先天素質基礎上,經過後天的教育、環境的影響而形成的一個人心理品質的綜合。調查顯示不同的人心理特點不同,人與人之間在性格、興趣或能力等方面存在著個性差異,這種差異不僅表現在不同人有不一樣的特點,也表現在同一特點的不同水平。同時,個人的心理特點是建立在自然基礎上,並受教育及其生活條件的影響,在實踐活動中逐步形成和發展的。人是社會與自然的實體,從人的社會方面來看,心裡的個人特點依存於每個人所特有的家庭和學校教育,並受社會歷史條件的影響。而這些社會歷史條件以及個體的社會生活實踐活動對心理的個別差異起決定性的作用。因此,人的任何一種心理特點都反映著他所經歷的整個生活道路。從人的自然方面來說,神經系統的活動特點對於心理個別差異的形成也具有重要意義。這些都是造成個人差異的原因。

  個人差異同樣包括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人對同一狀況心理承受能力不同。作為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大學生的自我期望值高,對未來的憧憬更為理想化。然而不可避免地,現實社會中存在的種種客觀障礙會阻礙其美好理想的實現,面對這種困境,大多數學生會選擇透過努力來克服,重新樹立切合實際的人生目標。但與此相反,有部分學生便會因此開始逃避現實,顯得消極、不求上進,甚至產生厭世的心理。同時,隨大學進一步的深入學習,自我意識逐漸完善,大學生們會產生強烈的想要充實自我、發展自我的想法,卻又無從下手。往往此時,學生會在追求自我的過程中顧此失彼,或是放大自己的缺點,進而失去信心,減少了與同學、老師、家長的交流,不信任他人,處於煩惱、恐懼不安的不良心理狀態,陷入絕望的精神泥潭而不能自拔。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大學生面臨日趨複雜的社會環境、家庭環境和校園環境,學習、經濟和情感等方面的壓力,使得大學生成為心理問題高發群體。從影響因素的性質劃分主要包括外界環境因素以及個體自身因素:

  其一,外部因素1.社會的大環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社會、經濟和教育事業飛速發展。這不僅給大學生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希望,同樣也產生了新的矛盾與挑戰。一些研究表明,我國大學生存在著一些值得關注的心理健康問題,一個突出問題是部分學生心理壓力過大,缺乏適當的應對壓力、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90後大學生的情感強烈,外顯而又張揚,但深度不夠,具有情緒心境化,隱蔽性差的特點。不少人在張揚傲慢的背後是孤寂與無奈和無法宣洩的內心壓抑之情。隨媒介傳播手段的日趨豐富,一些觀念錯誤的書籍、報刊充斥著市場,這使得一些藉助書籍尋求心理援助的大學生攝取到不正確的觀念,影響心理的正常發展。2.學校及家庭環境。研究表明大學生是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社會要求高、家長的期望高、個人的成才慾望強烈。但由於心理發展尚未成熟,缺乏足夠的社會經驗,心理比較脆弱、適應能力較差、情緒不穩定,是心理障礙高發群體。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有的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給當代大學生帶來了極大的心理壓力,或是家長過分溺愛,導致他們的人際交往能力及處事能力弱,影響其心理。而老師是孩子的第二人父母,在當前教育體制不夠完善的條件下,容易產生重智輕德、分數至上的消極現象,它往往使學生產生焦慮情緒、挫折感和人格障礙,尤其是對好學生過分遷就對,壞學生諷刺挖苦的現象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心理健康。

  其二,個體自身因素:①生理方面的缺陷。若學生生理方面存在缺陷,就會有自卑的心理,更甚者會孤立自己,不與他人交往。②個性上的區別。個性決定了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同樣也影響著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大學階段是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提高個人心理健康素質的關鍵期,期間存在的心理問題已經成為妨礙一些大學生順利完成學業和保持心身健康的重要障礙。

  接下來,我將透過我院學生的具體案例來淺談教育心理學中“明辨個體差異,進行因材施教”的重要意義。

  案例

  魯俊青(化名)是我所管理的動物科技學院20xx級的一名貧困生,是個來自雲南偏遠山區的內向女生。她所居住的山區環境閉塞、人煙稀少,全村僅有幾十戶人家。第一次與她接觸時,她竟然對山東使用手扶拖拉機、脫粒機進行農耕等機械化作業大為吃驚,並表示她們家鄉的牛耕作業十分困難。由於處在偏遠落後地區,父母受教育有限,而且醫療條件極其惡劣,年近60、常年受疾病困擾的父母和三個身患不同程度殘疾的兄長都得不到很好的治療。因此,家人把希望都寄託在她身上,希望她出人頭地,得到良好的發展。她不負所托,透過自己的努力成為全村唯一一名考上大學的學生,家人歡喜之餘還是對四位數的學費發愁,最後決定申請貧困生來緩解一部分壓力。貧困生由班內民主選舉產生,但家醜不可外揚,父親患嚴重的糖尿病,母親癱瘓無法下床,全家收入只有政府補給的最低生活補貼200元以及三個哥哥所種的3畝地的收成。內向的俊青因害怕被同學看不起、傷害自己的自尊心,決定不將自己的狀況講出來,錯過了貧困生的名額。於是,她找到了我。

  貧困家庭的父母的教育方式相對較弱,導致貧困生大多性格內向、缺乏應對能力、心理彈性差。家庭經濟困難、個體差異等主客觀原因,使貧困大學生或多或少存在一定心理問題,特別是在人際關係處理的問題上,羞澀、不自信、不善於表達。在俊青心中,上臺表述自己的家庭狀況無疑是一種放棄尊嚴、用臉面博取同情的做法,非要如此的話,她寧可放棄學業。就我看來,學生的性格表現在他們對現實(如學習集體和社會事物)的態度以及活動的意識特徵上。對自己所從事的種種活動有目的、有毅力的學生,能在活動中守紀律、自制,表現出主動精神;那些對活動有目的但意志薄弱的同學,就缺乏自制力和頑強性,不能很好地完成活動;也有一部分同學沒有明確的學習目的,經常改變自己的興趣、志向,在完成某項任務是就會表現得有所欠缺。

  針對俊青的情況,我和她進行了深入的交談,並提出了以下的方案:

  (1)開導她,讓她調整心態,認真填寫《山東農業大學家庭情況調查表》和《山東農業大學家庭困難認定表》,並積極與當地民政部門協調,得到相關證明;

  (2)培養積極心理品質是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內容,擺正心態,不要以先入為主的觀念單方面認為申請貧困補助是一種丟人、喪失尊嚴的表現;

  (3)結合其長期處於這種自卑與自信交替出現的矛盾心理,建議她要積極與同學交流,接受他人好心的幫助,努力進取;

  (4)針對她現在自卑敏感的心理,採取系統脫敏法。雖然比較冒險,但值得嘗試。首先,要不斷暗示自己是貧困山區走出來的孩子,生活條件的卻比大多數同學差,但是即便如此也能堅持下去,認真完成學業,並加入各種社團、文化藝術活動。其次,可以在課餘時間勤工儉學,充實自己,增長經驗。堅持“走出去”、“引進來”政策,敞開心扉,結交更多朋友,多展示自己,幫助他人;多看、多聽,取長補短,讓自己內心強大起來。

  經過一番掙扎,她接受了我的建議,嘗試儘自己最大的努力來完成。如今,魯俊青已突破內心防線,變成了開朗、自信的女生,並作為舍長帶領宿舍全體同學參評上了“書香型宿舍”。現在的俊青不再自卑,堅定了自己的人生目標。她告訴我:“雖然家境貧苦已是不爭的事實,自己選擇不了,但是我可以選擇透過自己的努力來改變,學好專業課程,繼續深造,回報社會、老師以及所有對自己有過幫助的人。”

  綜上所述,引導大學生根據學習任務、時間要求和自身特點等調整自身心理,提高其在學習中自我調節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非常重要。好的教育方法不一定適合所有學生,只有在一般的教育、教學基礎上,同時估計到每個學生的智慧水平、認識活動的特點以及他們的興趣愛好、性格習慣等,採取針對性的個別教學措施,才能使所有學生都能有效地掌握所學的知識技能,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7

  摘 要:教育心理學化是基於人的自然發展規律,以契合學生內在需求開展教學,並遵從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的心理學理論。透過分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教育觀念、內容、方式、途徑等方面的問題,從我國大學生現有思想問題出發,探索在教育心理學化視角下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策略如下:教育視角實現由“功利化教學”向“需求式教學”的轉變;教育內容實現由“注重知識傳輸”向“滿足學生內需”的轉變;教育方式實現由“群體教育”向“個體教育”的轉變;教育途徑實現由“直接灌輸”向“循序漸進”的轉變。

  關鍵詞:教育心理學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研究

  在經濟全球化與高校專業領域國際化的背景下,國內外思想文化交鋒愈演愈烈,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對著諸多難題,如何將有效的、科學的、符合大學生心理特點的我國思政教育的核心理念植入大學生的靈魂成為重要研究領域,探索教育心理化視角下將心理學元素有機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種深刻的嘗試。

  近年來,關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學理論應用的研究成為重點研究領域,本研究透過對中國知識資源總庫(CNKI)“20xx-2015”年收錄的有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學”的研究文獻進行整理和分析,筆者發現:一是近十年有關“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學”相結合的研究趨勢逐年增加,說明心理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二是目前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關於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關於人本主義心理學的教育思想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關於認知心理學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關於心理健康教育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等方面。這些研究從理論上探討了心理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發揮的作用。上述研究從不同方面已獲得一些成果,但所研究內容大都停留在理論層面,對心理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碎片化,缺乏整體性、發展性的問題。本研究力圖從教育心理學化這一新視角著手,結合大學生思想政治問題的心理學分析,聯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實際,深刻剖析大學生思想教育在融入心理學元素方面存在的不足,探尋在教育心理學化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學元素髮揮作用的實現路徑和長期有效的執行機制。

  一、教育心理學化思想的闡釋

  教育心理學化在西方教育史上具有深遠的思想淵源,它的興起和提出開啟了重要教育運動和教育思潮。早在柏拉圖、盧梭等人為代表的自然主義教育思想中已出現心理學的萌芽,但在西方教育學史上正式地第一次明確提出“教育心理學化”的理念和主張的是裴斯泰洛齊,他在 1800 年撰寫的《方法》的報告中提出:“我正在試圖將人類的教學過程心理學化,試圖把教學與我的心智的本性、我的周圍環境以及我與別人的交往協調起來”,由此也引發了19世紀在歐美影響範圍廣泛的教育心理學化運動。

  裴氏所探索的教育機制是基於人本性的永恆規律,使教育和教學活動心理學化。裴氏認為人天生都具有“心、腦、手”三種天賦的能力,只有在教學活動中注重遵循和揭示人的心理規律,才能發揮人的全部天賦和潛能,“教學才能達到它的目的--使人高貴”。 因此,從教育過程來看,教育心理學化要求教育者對於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編制、教學原則和方法的運用都需要以符合學生心理發展機制和學習心理規律為前提。從教育的目的來看,教育心理學化致力於透過在教學中應用心理學元素使得人潛在的天賦和能力得到最大發掘和全面和諧發展。

  二、教育心理學化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可行性

  (一)理念相合:重視內在需求,強調人的主體性

  裴氏教育心理學化的思想主要是遵循人的內在心理發展規律開展教學,裴斯泰洛齊主張“在順應大自然普遍要求下將教育最大限度地簡明化”,即在教學內容上要簡明化,在遵循人的自然發展規律的前提下,將教學內容中最重要和最基礎的要素予以提煉和簡化,滿足人的內在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則是以特定的政治觀點、道德規範和思想觀念為指導,對某一社會群體進行有計劃、有目的的教育和影響,以使其符合特定社會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為高校必修課,對大學生樹立正確積極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方面有重要意義,將教育心理學化的思想引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在遵循大學生心理發展路徑的基礎上不斷挖掘其個人特質,發揮自我潛能,有助於不斷提高高校教育的科學性、針對性、實效性。

  (二)本質相當:致力於人的全面發展

  裴氏教育心理學化注重遵循學生心理發展路徑,開發學生的潛能,他根據學生的內在需求將教育分解為道德、知識、身體和勞動,其目的是促進學生的“心、腦、手”全面和諧發展。“心”“腦”和“手”代表人的綜合素質即“天性”抑或“能力”。其中,“心”的教育指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腦”的教育指智力教育和思想教育;“手”的教育指體育教育和勞動教育等,教育心理學化注重三者的協調統一,使人的能力最大化。

  思想政治教育的宗旨也是致力於實現人的全面發展,與心理學相似,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要解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的思想和道德問題,更重要的作用是透過積極正面的思想文化引導學生個體按照正向的社會道德規範發展,從而實現個人價值。教育心理學化中所指出的遵循人的心理發展規律、激發個體潛能的觀念與思想政治教育所強調的在尊重個體的自覺能動性的基礎上加以引導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從本質上來看,兩者都致力於追求人的全面發展。

  (三)功能相似:強調積極的導向作用

  教育心理學化認為教育應該著眼於“完整”的人的統一,追求人自身和諧自由的發展,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作為個體存在和發展的統一和交融,教師應該改變端坐於學術殿堂的刻板形象,迴歸學生中去,體驗學生的價值需求和心理訴求,以心理特性作為教育正面引導的索引,啟發學生自發地正面思考,並且主動探索自身潛能,潛移默化地將教育理念傳遞到學生內心深處,從而激發學生自我發展的熱情和意願。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方針也是堅持正面教育、積極引導,透過在教育實踐中引導學生積極正確地看待事物,幫助學生在面臨問題和困境時善於展現自身優秀品質及內在潛能,從而獲得成長。因此,教育心理學化所提倡的積極教育視角對於改進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的啟發意義,透過遵循心理規律進行正面引導,從而挖掘大學生自身潛能與創造性,最終實現人的全面自由的發展。從功能效用上看,二者的價值是相通的。

  三、教育心理學化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分析

  (一)教育觀念:缺乏對大學生心理的關注

  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而引起的價值多元化和功利化的影響下,部分高校教育者心態浮躁,急於向學生灌輸學科知識,而忽視大學生內在品質和人格品德的塑造培養。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過程中,從教學內容到教學方式都有著重智輕德、急功近利的傾向,教學準備也主要是從學科專業發展角度出發,往往忽略了學生內在訴求和興趣關注,因而導致教育教學實效性欠缺,矛盾和問題叢生。教育本質上來說應該是“人與人” “我與你”的對話和溝通,教育的成敗建立在是否對人的基本心理訴求、個人期望、興趣愛好、價值理念有深刻的瞭解和充分的尊重。而在很多現實情況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忽略了學生作為“人”這個個體的心理需求和價值訴求,教學價值觀念的顛倒和錯位導致對教育本真的漠視和曲解。

  (二)教育內容:缺乏適應大學生心理的知識結構

  在當前教育環境和市場經濟條件下,教學理念受“功效理性”的影響,教學內容往往偏重於實效性和實用性,大學生對於社會科學知識的掌握處於匱乏狀態,知識結構不夠健全,而大學生的經驗結構則是建立在這種不夠健全的知識結構基礎上的觀感性經驗,缺乏深刻的社會實踐經驗。在大學生群體特有的心理特徵推動下,由於沒有形成健全積極的知識結構和經驗結構,大學生對於接受客體的認識往往容易偏激,對事物的認知和理解容易輕率和片面。而這種狀態很容易導致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接受出現兩極化: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符合其知識結構和經驗結構,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者採用了符合其心理需求的傳達方式,就會產生接受動力,教與學的過程就會流暢無阻力,接受度就會很高,在一定情況下,接受甚至會變成主動索取,同化效果明顯;如果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沒有符合其知識結構和經驗結構,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者沒有或不能採用符合其心理需求的傳達方式,就會產生阻力和反抗,教與學的過程就會出現障礙,接受度就會降低,在一定情況下,會形成排斥甚至反向思考,不但不能形成接受,還會造成繼續教育的更大障礙和阻力,形成異化。

  (三)教育方式:對大學生個體潛能發掘不足

  我國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理論性較強,多為意識形態層面的思想凝練,與受教者的個人發展目標及自我價值實現存在一定距離,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呈現出群體性教育,並且以受教育者被動接受教育為主,而非主動吸取知識開發自身潛能的態勢。因此,在深層次上,大學生內在訴求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共鳴較弱、互動較差,影響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引導大學生價值理念和開發自身潛能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教育途徑:教育途徑主要以“灌輸式”為主

  由於傳統的教育導向和理念,“灌輸式”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占主導地位,在只從社會需要、國家需要的角度來進行大學生思想教育的年代,教育者很少會考慮大學生自身需求,缺乏結合大學生心理特徵循序漸進、由簡及繁的教育途徑和方式,致使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淪為一種說教。

  四、教育心理學化視角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問題的解決途徑

  (一)教育視角:實現由“功利化教學”向“需求式教學”的轉變

  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包括個體需求滿足和社會需求滿足,而傳統的教育視角往往以滿足社會需求為重點,學生個人需求往往被忽視,但個體需求的滿足恰恰是高校思想教育有效性的起點。在教育功利化的傾向下,思想政治教育被看作為社會政治、經濟服務的工具,把外在價值作為教育的根本目的,把教育的內在價值作為實現外在價值的工具和手段,然而大學生思想教育教學過程應該是教師和學生互相交流和深層次溝通的統一和融合,教師應該從學生內在訴求和情感體驗出發,注重個體的價值關照,變“功利化教學”為“需求式教學”。

  (二)教育內容:實現由“注重知識傳輸”向“滿足學生內需”的轉變

  裴氏教育心理學化的實踐飽含情感與深意,透過在知識的教與學過程中運用心理學理論,在充分把握教育教學規律的基礎上,透過研究學生的內在興趣需求和心理發展機制將教學內容與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相結合,轉變傳統的單純知識灌輸的教學方式,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定位於滿足學生的內在需求,使其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享受知識帶來的樂趣,並在獲取知識與技能的同時形成積極、正確的價值觀以此釋放其內在潛能並獲得全面發展。

  (三)教育方式:實現由“群體教育”向“個體教育”的轉變

  受教育者均以個體形式存在,心理個性不盡相同。因此,在充分了解並尊重學生性格、能力和個性差別的基礎上,將關注群體式和諧發展教育的方式轉變為注重學生個體成長髮展的教育模式,可以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注點和切入點放在滿足大學生個體需求上,充分尊重個體差異。在教育方式上,教師要轉變認識,樹立平等的思想,把學生看作教育教學過程中有思想、有尊嚴、有主動性和有創造性的個體,透過不斷創新日常教學方式和工作方法,不斷挖掘每個學生個體身上的潛能與力量。

  (四)教育途徑:實現由“直接灌輸”向“循序漸進”的轉變

  裴氏認為教育要遵從循序漸進的原則,教育的本質就是要遵循自然規律並與之協調。教育心理學化過程如同人對於事物的認知過程:由混亂走向有序,由有序走向明白,從明白走向完全清晰。這一過程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值得深度思考,大學生思想的形成和樹立是一個長期緩慢的過程,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恪守循序漸進的原則,順應大學生心理發展邏輯順序,由簡至繁,由易到難,潛移默化地影響和塑造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正如裴氏所說:“自然的教學順序雖然緩慢,但人類的能力需要順乎自然,否則,他也只能表面看上去有才華。”

  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大學階段又是一個青年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期。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新時期一項重大而緊迫的戰略任務。大學生思想教育的成敗事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否後繼有人,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是否能夠順利實現,培育一代有理想、有擔當的青年,具有十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將教育心理學化理論應用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遵循大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透過轉變教育視角、改進教學內容、轉變教育方式、最佳化教育途徑,對於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實效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裴斯泰洛齊.裴斯泰洛齊教育論著選[M].夏之蓮,譯.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吳霞.裴斯泰洛齊的教育智慧:教育心理學化解讀及其實踐意蘊[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xx(3):20-22.

  [3]李明德.裴斯泰洛齊與“教育心理學化”[J].教育評論,20xx(3).

  [4]孫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的價值理念[J].揚州大學學報:高教研究版,20xx,14(5):78-81.

  [5]江雲鳳.裴斯泰洛齊與陶行知教育思想和實踐及比較[D]. 福州:福建師範大學, 20xx.

  [6]陳明霞.裴斯泰洛齊論教育的人性化和心理學化[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 20xx, 6(7):44-47.

  [7]丁鵬.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探析[J].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版, 20xx(7):38-39.

  [8]朱小根.以心理健康教育為抓手增強高校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J].教育與職業, 20xx(6):61-62.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8

  摘要

  當代,學生社團作為高校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第一課堂的重要補充,正呈現出生機勃勃的景象.高校學生社團通常由學生自發組織形成、進行自主管理.如何做好社團管理工作,如何進行行之有效的團隊建設,如何運用管理心理學理論知識來引導社團向健康、文明、向上的方向發展等,儼然已經成為高校社團的重大課題,值得高校工作者和社團建設者深思.

  【關鍵詞】管理心理學 高校 社團 團隊建設 內部管理

  管理心理學是心理學科的一個分支,是研究組織管理中人的心理活動規律的一門學科.其主要任務是探索改進管理工作的心理依據,尋求激勵人心理和行為的各種途徑與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提高勞動生產率.

  管理心理學關注人的心理活動,以人的心理活動規律性為研究物件.在有人的地方,必定會需要管理;而管理的主體又恰恰是人.小到一個企業,大到整個社會,都需要進行管理,否則就是一盤散沙;如何進行管理呢?答案是"人".

  人是首要資源,人是管理的主體,只有調動人的積極性、發揮人的主動精神、挖掘人的潛在能力,才能實現發展.所以研究人的行為和心理活動是必不可少的.

  學生社團作為高校學生自發組成形成的學生組織,正在日益蓬勃發展.

  一方面,學生社團作為高校課堂教育的補充和延伸,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提供了廣闊的舞臺,社團活動的健康開展,有利於促進大學生全面發展.

  另一方面,社團的發展與社團的管理密不可分.學生社團絕大部分是由在校學生自發組成,同時也是由在校學生擔當社團管理者的角色,所以,作為在校大學生,在未正式踏入社會、企業之時,社團是一個很好的鍛鍊能力、汲取經驗的地方.

  在高校生活中,學生社團管理正日益成為社團工作者的一大課題.現在各大高校學生社團層出不窮,但是,社團建設與發展的現狀卻不容許忽視,在現今的社團發展態勢中,社團管理問題愈加尖銳,主要體現在:

  一、社團價值體系薄弱

  作為高校社團,每一個社團在成立之初都應該確立一個自身存在價值.無論是出於興趣,還是出於學術,社團的建立和發展都應該是引領學校風潮,走在社會前端,而不是迎合社會,甚至是落後社會.

  社團發展之初往往是生機勃勃,呈現一派積極的氛圍,但是往往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始陷入瓶頸,有些會喪失熱情,甚至迷失方向,不知道社團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走向何處以及怎麼去做.以往確定的社團宗旨、口號等在這個時候會變得蒼白無力.

  二、社團管理混亂

  由於現在高校中,參與社團活動,往往是出於兩個字--興趣,所以聚集起來的都是志趣相投的人,也往往因為這樣而弱化了管理.社團規章制度不健全,社團規定如一紙空文,往往許多事情的決定和執行都是有社團骨幹人員隨心隨性而定,從而導致上下脫節.核心管理落後,在高校中,社團的負責人往往只會擔任一年,人員交接時又沒有做好下一任負責人的引導與培訓,所以新上任的負責人通常無法很快接受社團各項事務,需要重新協調摸索,往往面臨巨大壓力.

  三、社團團隊建設弱化

  我國高校秋季開學一般都是社團最忙碌的時候,在這個時候,社團中普遍存在新人新氣象效應,社團裡的各個部門也是如火如荼的建設,在這一時期中,往往從上到下都充滿幹勁.但時間一長,熱度一散,人去樓空,歸根結底還是團隊建設不夠,向心力、凝聚力不足.

  如何管理好社團,成為了社團負責人的一門必修課程.管理心理學中的許多理論正好可以為陷入瓶頸的高校社團做出引導.一個社團的良好發展,與社團管理層組織、社團內外部建設以及社團核心生命力息息相關.想好發展好一個社團,需要重視這些方面:

  一、構建社團運作模式

  管理心理學中的許多內容主要針對的是企業運作,但是在高校中,社團可以看做是企業,社團運作和企業運作有異曲同工之處.

  假設:社團是企業,社員是員工,社長是總裁,骨幹是部門經理,活動是產品,參與者是顧客,校園是市場,收穫是利潤,聚餐是福利,發展社團是目的,豐富大學文化是社會責任.運用管理企業的方式來組建社團,將社團內部的運作建立地如同一家大型企業,從上到下都由完整的體系,讓社團每個人都在這家"企業"中發揮最大效用,每個人都要為"企業"的業績上升而努力.

  如果可以以這種模式來運作高校社團,那麼社團的常規運作就會變得有條不紊,社團也能夠真正行之有效的管理起來.

  二、最佳化社團內部管理

  制度化管理與溫情化管理並用.

  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一個社團的運作,必須要有規章制度來進行約束,制定規章不難,難在嚴格遵守它.

  在現今高校中,學生選擇社團,參與社團活動,往往是出於興趣,聚集起來的都是志趣相投的人.所以不少學生出現了一個盲區,很多人認為參加社團就是因為好玩、想玩,抱著玩的心態參與,而不願被規章制度鎖住.

  這也就需要社團管理層在每年招新之後,就對新入社的人進行教育,社團應該做到"有規矩的玩",在玩的時候不忘記自己的責任,不忘記規矩.當然,這必須從社團負責人自身做起,建立榜樣作用.同時建立起社團的獎懲機制,激勵社團成員更好地為社團做事.

  但是一味的恪守條例,用條例來框住活人,必定會產生逆反情緒,稍有差錯,可能會導致人心散失.所以,溫情化的管理也是需要的,現在,凡事都講究人性化,因時制宜,靈活變化,才能讓社團始終生機勃勃.

  三、緊密社團內部溝通

  在整個社團運作中,最關鍵的就是"人"與"人".

  溝通能協調成員的工作,促進成員之間的理解.社團中,不能只有主事的人說了算,一人社團是不現實的,這必定會導致社團的衰敗.所以在社團工作、活動中,重要的是人與人的溝通.一定要與成員進行溝通、交流,集思廣益.

  之前把社團比作企業,需要運用企業的管理模式.但是在這裡,又不得不強調,社團畢竟不是企業,社團是由高校學生組成的,旨在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它畢竟不像在企業、在社會,社團管理不應該摻雜勾心鬥角的成分,也不應該有太多利益關係牽扯,適當的競爭是需要的,但千萬不可過度.

  在高校中,普遍流行"聯誼""聚餐",其實這是很好的方式,讓社員在輕鬆的氛圍中暢所欲言,增加溝通,增進感情.在一個社團內部,應該重視真心真意說實話.能夠讓社團的每個成員都大膽地說出心中所想,這個團隊才是有前途的.

  四、加強社團內部合作

  古人云:人心齊,泰山移.

  在一個社團中,合作精神顯得尤為重要.協同合作是一個團隊精神的核心,沒有合作,就沒有發展.例如要做一場話劇表演,只有演員是沒有用的,演員只能做到把戲演好.其他還有很多事情是需要做,例如製作道具、策劃宣傳、聯絡場地??把一場活動辦好,依賴的是大家的合作能力和默契度.

  這就要求成員是忠誠的,有責任心的,有意志力的,而且,還要有著對於自身團隊的榮譽感,使命感.同時,合作彼此之間要開誠佈公,互相交心,做到心心相印,毫無保留;要與團隊的每一個成員緊密合作,直到整個團體都能緊密合作為止.

  還有,成員間不應該只有在工作上才會進行交流、合作,要從私下做起,形成堅固不催的革命友誼.只有能合作了,合作好了,才能提高成員的積極性和辦事效率,從而達到發展社團的目的.

  五、重視團隊凝聚力的巨大作用

  一個團隊能否能聚到一起,與團隊領導人密不可分.一個社團的負責人的素質、個人魅力、領導能力等,都會對這個社團產生直接,甚至致命的影響.

  對於一個領導者,必須要對社團充滿熱情、對社團事務有責任心、對社團有一份堅持、對社員包容??在高校中,領導一個社團是不易的;在社會中,領導一家企業更是難如登天.如果領導者缺乏個人魅力、獨斷專行、與下層溝通斷裂,那無論是個人,還是社團或企業,結果都是一個悲劇.

  凝聚力是無形的精神力量,是將一個社團的成員緊密地聯絡在一起的看不見的紐帶.團隊的凝聚力來自於團隊成員自覺的內心動力,來自於共識的價值觀,是團隊精神的最高體現.一般情況下,高團隊凝聚力帶來高團隊績效.凝聚力在表現為社團成員之間的融合度和整個社團計程車氣.

  人是社會中的人,良好的人際關係是高效團隊的潤滑劑.因此,必須採取有效措施增強成員之間的融合度和親和力,形成高昂的團隊士氣.社團是開放的,在不同階段都會有新成員加入,高昂的凝聚力會讓社團成員在短期內樹立起團隊意識,形成對社團的認同感和歸屬感,縮短新成員與團隊的磨合期,達到社團人員積極性和創造力的最大化,從而促進社團又好又快的發展.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教育體制的發展,高校社團面臨著機遇與挑戰.社團自身必須注重管理建設,重視人,調動人、挖掘人,使社團日益發光發熱.

  【參考文獻】

  [1]吳曉義、杜今鋒.管理心理學(第2版).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

  [2]陳然、朱青青.淺談新時期高校學生社團管理.科技資訊報.20xx.第17期

  [3]廖良輝.中美高校學生社團管理比較-以哈佛大學為研究例項.青年研究.20xx.第04期

  [4]陳毅華.像企業一樣運作社團--社團的戰略管理框架.東北林業大學.20xx

  [5]唐雪蓮.高校社團管理的有效途徑.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學報.20xx.第13期

  [6]領導藝術與管理心理學.哈爾濱工業大學MBA教材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9

  心理學這門學科,非但心理學專業的學生需要學習,其他專業的學生也要了解心理學課程,它更是成為了教師資格考試裡規定的一門考試科目。越來越多的學生開始關注心理學,可是很多的大學生只是感興趣卻不知道該如何去學習,很明顯智力因素並不是心理學學不好的原因。正是心理學的迅速發展,讓我們把關注的矛頭逐漸指向了自我效能感。國內已經做過很多非智力因素與學習成績的關係研究,經過證實,學習自我效能感已經成為影響學生學習成績的重要變數,因此,本文選擇將學習自我效能感與具體學科相結合,希望經過此次研究能加深大學生對自我效能感理論的理解、概括,並給出適當建議,為以後的大學生心理學學習提供指導和借鑑,從而促進心理學領域健康有益的發展。

  1 研究方法

  1.1 被試

  瀋陽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大四年級和大二年級的學生共4 個班。其中包括兩個專業,應用心理學專業和非心理學(教育學)專業。本調查以完全自願為前提,採用隨機抽樣的方法共分發問卷160 份,實際回收150份。其中:大二年級學生75 人,大四年級學生75 人;男生52 人,女生98 人;應用心理學專業78 人,非應用心理學(教育學)專業72 人。

  1.2 研究工具

  採用歐賢編制的學習自我效能感問量表,他是在在邊玉芳的《學習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編制》的研究思路的基礎上,編製成的學習自我效能感量表。量表分為兩個維度,維度1 為心理學學習基本認識能力感,簡稱“基本能力感”主要指個人的多種基本能力,比如個人對學業成就的結果信念,個人的天資以及積極的自我預期和自我確信。維度2 為心理學學習控制能力感,簡稱“控制能力感”主要指個人自我控制能力,比如個人對於不良環境的感受,個人的易受干擾情況,個人的自我懷疑以及個人的努力感。

  1.3 研究程式

  量表共有25 個題目,分別為17 個正向題和8 個反向題,在計算時要把8 個反向題進行分值轉換,採用1-5分等級量表計分方法,題目的得分之和就是該被試的心理學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分數,得分越高,該被試的心理學學習自我效能感越強。

  本文將不同高考成績這一變數分為了7 個區間來比較彼此之間的差異性,並對結果進行事後檢驗。

  1.4 資料管理與分析

  首先對量表進行初步統計,計算出各個量表的原始資料,下一步的統計分析需要在計算機上操作,涉及到的統計分析方法有描述性分析,方差分析和事後檢驗。最後採用 EXCEL 表格和SPSS17.0 中文版統計軟體進行資料處理和統計分析。

  2 結果分析

  2.1 專業差異對大學生心理學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影響

  大學生心理學學習自我效能感在基本能力感和控制能力感這兩個維度的統計結果分別為兩個專業的p 值是0.217 和0.727,可以看出不同專業在兩個維度上沒有顯著性差異。

  2.2 年級差異對大學生心理學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影響

  不同年級對於大學生心理學學習自我效能感在基本能力感和控制能力感這兩個維度的統計結果均小於0.001,說明不同年級在兩個維度上差異特別顯著,結合描述性統計可以看出大四年級學生心理學學習自我效能感強於大二年級學生。

  2.3 高考成績差異對大學生心理學學習自我效能感的影響

  大學生心理學學習自我效能感在基本能力感和控制能力感緯度的統計結果可以看出不同高考成績在基本能力感這一維度顯著性p<0.01,在控制能力感這一維度p>0.05。結合自我效能感總得分,得出結論不同高考成績在自我效能感總得分上差異性顯著,在基本能力感這一維度上差異特別顯著,在控制能力感這一維度上差異不顯著。

  3 結論與討論

  不同專業在大學生心理學學習自我效能感兩個維度中沒有顯著性差異。不同年級在大學生心理學自我效能感兩個維度上差異性特別顯著,表現為大四年級的學生強於大二年級的學生。不同高考成績在大學生心理學學習效能感總分上存在顯著性差異,在“基本能力感”這一維度上差異特別顯著,在“控制能力感”這一維度上差異不顯著,表現為高考成績相對高的心理學學習自我效能感低於高考成績相對低的。

  本次研究對豐富自我效能感理論, 指導大學生心理學教學實踐均具有積極意義。該研究成果可以豐富人們對心理學學習自我效能感的認識, 對心理學教學實踐進行指導, 這對於未來心理學發展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0

  就性別這一社會因素而言,現有的研究所給予女大學生的關注遠遠不夠。有研究表明,在1985—20xx這15年中,西方大學校園壓力無明顯變化,研究者認為這種穩定性在於這歸因於在過去的15年中西方高等教育體制沒明顯變化[1]。這說明時代背景與大學生的壓力感息息相關。然而近20年來,中國的時代背景與人們對女性的定位卻發生了一定改變。現實生活競爭日益激烈,相比男大學,她們生面臨著更為複雜的機遇和環境,一方面她們受傳統文化所營造的環境氛圍的束縛,在與現代意識間的矛盾中加劇了內心的衝突;另一方面,在面對文化的動盪,社會的變革及價值觀的變化時,女大學生為躋身於生存空間的競爭和拼搏,又必須理性的進行思考,掙脫各種羈絆。同時,她們的心理壓力也隨之增加,心理矛盾增多,她們內心的各種矛盾、衝突和失衡顯得複雜,強烈和隱蔽[1]。女大學生表現在能力、性格、需要、動機、理想、價值觀和體質等方面的與男性的根本差異說明,她們在認知的內部傾向性和獨立的心理特徵上有著固有特徵[2]。故此,探討和分析女大學生心理壓力的基本特徵,實有必要。

  作為美國心理學界興起的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利用心理學目前已經比較完善和有效的試驗方法與測量手段,積極心理學在研究人類的力量和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3]。它一改傳統病理性的心理學在研究方向上的側重點,主要研究個人的積極情緒、研究積極特質(其中最主要的是優勢和美德)以及研究積極組織系統[4],進而為心理學的研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視角。正因積極心理學的理論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不謀而合,因而在積極心理學的應用方向上,國內的更多的研究者已經開始探討將積極心理學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的方法,並對傳統病理性的心理學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與積極心理學的研究成果進行比較分析,確定了開展校園積極心理健康教育的應用前景[5]。

  1忽視認知因素的影響

  在現有的關於大學生壓力基本特徵的研究領域裡,前人的研究成果頗豐,如車文博等人發現,大學生群體的心理壓力感的主要來源為學校環境壓力、學業壓力、情緒壓力擇業壓力和人際壓力[6],張林等人對全國13所代表性高校20xx名大學生的大一學生進行測查的研究結果發現,大一學生的防禦方式和調整情緒的心理調節機制是外部求助和壓抑、幻想,大二、三學生以總結經驗和自我防禦方式主,大四學生的應對方式則更多采用心理調節機制;城市學生在家庭、擇業和學校環境方面的壓力感顯著低於來自鄉村的學生;非獨生子女在家庭、擇業、學校環境和學業壓力感方面顯著高於獨生子女[7]。李虹與梅錦榮對北京1295名大學生的研究發現,學習煩擾、個人煩擾和生活消極事件構成大學校園的主要煩惱,以日常煩擾所產生的壓力為主要壓力是大學校園煩擾的主要特點,而突發性消極事件並非大學生的主要壓力源[8],等等。現有的有關大學生壓力基本特點的研究重在調查壓力的來源與發展趨勢,並對造成壓力感的社會因素(如性別、是否獨生子女等)進行了分析,但該類研究卻忽略了大學生自身的認知因素,並未顧及個體對壓力的評估態度對壓力感的影響。就現有研究結果來看,研究者將壓力情景下的認知因素主要歸為個人的認知評價和認知傾向兩個方面。

  從Lazarus的認知-評價理論來看,認知評價在人們的壓力調節上其實是起著重要作用的。人們在情緒活動中不斷的評價刺激事件與自身的關係,可以降低壓力感,並相應地調整自己的情緒和行為反應,達到更好的適應。已有相關研究[9]證明了這一點,壓力作為一種外在刺激,並不直接決定負性情緒的產生。大學生的抑鬱、焦慮等負性情緒隨著嚴厲的增大呈現增多的一般趨勢,但並非較高壓力必然伴隨著較多的負性情緒體驗,二者的關係與認知評價的內在調節作用有關。負性情緒體驗隨個體降低對外界壓力事件威脅性的評估而減少;如果個體判斷外界壓力事件的威脅性有偏差,則負性情緒體驗可能會增加。

  認知傾向則在情緒反應與壓力情境之間發揮著重要的調節或中介作用。研究指出,顯著差異存在於認知傾向不同的個體在負性情緒體驗上。樂觀認知傾向的個體則相對較少,悲觀認知傾向的個體負性情緒體驗較多。對於女性大學生而言,個人的認知傾向對調節壓力感的影響,則較男性更為突出。這是因為女大學生的年齡處於17~25之間,正處於自我同一性與角色混亂或同一性危機的矛盾期,由於對事物認知不穩定,缺乏完整把握,進而造成她們的思維方式容易輕易肯定或否定,造成自卑,形成心理壓力和挫折感,進而造成情緒、自信心、壓力與挫折應對方面的問題[10]。在性別的差異上,認知傾向也提供了一個重要的參考角度。從某種意義上講,女生相對樂觀的認知傾向具有一定的保護性作用,男性中相對悲觀的認知傾向導致了相對較多的負性情緒體驗,認知傾向的影響作用主要表現在較低的壓力水平下。

  關於認知因素是否包含於壓力基本特徵之中的問題中,學界存在一些爭論。一部分學者透過實驗發現:一般結果期待傾,也即一般認知評價傾向(個體對於與自己有關的時間發展趨勢及後果的信念和評價傾向,主要包括樂觀和悲觀兩類)與控制點、歸因等人格特徵具有概念上的聯絡,它們在內容、指向方面存在明顯不同但與個體與環境互動中的效能有關,實證研究往往會發現它們具有雖然顯著但卻較低的相關,可見認知評價對人們壓力感未必存在直接聯絡[11]。然而,另一部分研究者的研究結果卻表明,負性情緒體驗在較高壓力情境下,持有樂觀認知傾向的個體不比持有悲觀認知傾向的個體在較低壓力情境下的多,甚至傾向於略少,這表明認知評價傾向在負性情緒產生中發揮著相當重要作用[12]。對於這類狀況,可以嘗試以積極心理學視角來重新審視大學生壓力基本特點研究。因為積極心理學的理論核心就建立在個體積極認知對其自身心理過程有著決定性影響的前提上。因此,以假設形式將認知因素考慮在壓力基本特點當中,並嘗試以自設問卷的形式來驗證二者是否存在相關。如能證明某一認知因素對壓力感具有顯著高的影響效果,則說明個體認知因素亦屬大學生心理壓力基本特點範疇。

  2缺乏專適用於主流大學生的心理量表

  儘管這些研究都是建立在各自的理論基礎之上透過嚴謹的實驗而得出的結論,但是它們都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即便是在以正常大學生為研究物件的研究中,在測量個體壓力感或與之相關的負性情緒、行為時,這些研究中使用得最多的量表為《症狀自評量表》(SCL-90)、《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鬱自評量表》(SDS)和《生活事件調查問卷》(LES),這些量表的編制大部分不是專門針對青年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13],且這些量表多用於檢測被測者是否存在心理問題,而對於那些心理健康處於正常水平的被試來說,這些量表的作用令人懷疑。

  首先,在研究壓力的領域,國內目前尚無已經被普遍投入使用的,具有我國當代大學生群體特色的測量心理健康的量表,而今大學生研究領域中,依據性別分類的典型量表也很少有。很多知名專家,例如:Vaillant等在經過比較研究心理健康量化工具後特別強調,在工具的適用性上,重視人口統計學變數的因素,心理健康的評價工具應該針對不同物件群體的特徵來開發和使用[14]。所以,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是設計並推行一套具有我國文化特色、針對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選取有代表性的研究物件,且能有效評估他們心理健康的量化工具。

  其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量的表實證效度的探索尚顯不足。目前國內所使用的評價心理健康的量表很少有對其實證效度的探索。不能單純使用SCL-90來判斷人的心理健康水平[15],儘管在正常人群中的施測結果表明它的信度較高,但實證效度很低。原因就在於SCL-90完全忽視個人的美德、品質對於壓力來源、壓力發展趨勢等基本特徵的影響。在心理健康的評價標準上,國內外研究者都指出,應該從多角度、多方面來綜合評價心理健康的不同層次,還應注意有效地區分和結合適應與發展、狀態與特質,在使用心理健康評價工具上,研究者不能一味只重傳統心理學的測量指標[16]。

  最後,現有有關大學生適應的研究往往是圍繞對大學新生適應的問題而展開的,而大學適應並非只在大學第一年才會出現,應該是大學整個階段的問題[17];所以,各種評價量表和工具在理論構思方面存在很大的差異,大學生適應的方面的測查存有很大的不同;現有評估量表評價大學生的適應更多地是從問題的角度出發,很少從積極的角度來評價大學生的適應,而是強調的是適應中出現的問題,等等。

  此外,使用國外的量表研究和評價國內大學生適應情況較多,忽視了較大的中西方文化差異。從大學生學習和生活方面來看,西方大學更強調個人而中國大學更強調集體,國內研究在量表的本土化上做得還不夠[18]。

  當然,以上指出的關於壓力基本特徵研究領域的這些問題並不是要否定已有研究的價值,因為不管是從學術的嚴謹程度來看還是從現有的應用結果來看,對女大學生壓力基本特徵領域的理論進行驗證和發展都是一種必要和必然。該領域在當前的發展確實存在一些問題,但這類問題的研究意義是不可否認的,只要按照科學的理性精神進行探索,就必然能夠達成諸位研究者的初衷——造就更加美好和健康的學生個體與社會環境。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1

  當前社會對大學生群體的關注度持續高漲,作為社會新技術、新思想的前沿群體、國家培養的高階專業人才,可以說他們代表了最先進的流行文化,因此大學生心理狀況的研究至關重要。本文試圖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探析崇拜心理的根源與發展意義,在此基礎上總結出大學生崇拜心理的特點與引導方式。

  崇拜心理是人類透過自我意識的一種產物,更是人類的思維和社會歷史發展、想象力發展的必然結果。某種意義上講崇拜心理是一種人的精神支柱,反應了人們特定的實際需要,可以說對於處在人生旅途轉折點的大學生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崇拜心理的根源

  許多年來哲學家、思想家、心理學家都對崇拜心理有過討論。對於唯心主義者而言崇拜心理似乎是與生俱來的。一部分早期的唯物主義者也討論過崇拜心理但是由於認識的侷限性和不徹底性導致他們對於崇拜心理的論述有許多不足之處。直到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發展成熟後才準確揭示出了三種崇拜心理的根源。

  心理根源:關於崇拜心理的根源,情感因素至關重要,人們往往在維持自身存在和發展的時候,並且處於缺乏對現實直接成功的把握的時候,就可能在心理上產生一種超現實的想象力來催動現實的發展趨勢,期望得出一種理想的現實,使得心理得到一定的慰藉,這就形成了崇拜心理。

  認識根源:人類的思維能力必須達到某種高度是崇拜心理的產生的一個最基本的條件,也就是說人類必須把自身與自然區別開來,並且能夠思考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等問題。但是人們對自然界和社會的思考,總是受到一定條件的制約,還受到本身認識水平的制約。這種水平的制約,使人們對現實和理想的矛盾、有限和無限的矛盾總是處於一種有限的認識中。那麼,如何處理這種有限和無限的矛盾呢?人們只有藉助神靈崇拜、祖先崇拜來渴望靈魂永生,以化解個體生命的無限性和自然無限性的矛盾。

  社會根源:崇拜心理在一開始是以自然崇拜的形式出現的,其產生是由於人們在社會生產活動中對自然力量的無奈和恐懼,對強大的自然力量無法解釋便把自然當做一種神秘而強大的力量頂禮膜拜。進入階級社會以後,階級之間的壓迫、剝削、鬥爭十分激烈,階級對立給人們帶來的災難和恐懼比大自然還要頻繁和沉重。廣大勞動者對擺脫階級壓迫的需求十分迫切,最終形成對帶領他們打破壓迫形式的英雄的崇拜。而人類社會發展到現在這種因為社會因素而形成的崇拜廣泛了開來,產生的偶像也越來越多,大學生這樣一個主流而且特殊的社會活躍群體也形成了自己一定的崇拜心理。

  二、偶像崇拜對大學生心理發展的意義

  積極方面:大學生處於青年期,是一個從準成人向成熟成年人過度的時期,是個人價值的認同和建立正確理想的時期,對大學生而言,他們需要透過偶像崇拜來實現自我的確認和定向。例如,六十年代的雷鋒就是人們成長道路上的一盞明燈,是眾多年輕人崇拜的偶像,雷鋒精神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年輕人。可見,正確的偶像崇拜有助於大學生自我意識的健康發展。不僅如此,大學生對個人心目中高度理想化、浪漫化的偶像所建立的特殊感情依戀也常常給大學生帶來一種近似童話世界的精神滿足,一種自我陶醉似得情感體驗。而大學生的自我成長也需要有這樣的精神體驗來夢幻自己未來的情感生活和事業發展。

  消極方面:心理學認為,對偶像人物的神話會導致狂熱的個人崇拜及個人的自我迷失。當我們在崇拜某個偶像人物時,我們不能將其在舞臺、螢幕、書籍中的形象過分美化或誇張,那樣會使偶像脫離生活而成為個人心目中的神。一個偶像人物一旦變成了神,則很容易導致其崇拜者盲目和狂熱的追逐。結果是不但會情迷於偶像人物的外部而不能自拔,也很容易自感渺小無比。雖然大學生文化層次較高思維獨立性較強,但他們重感情、好幻想、情緒易衝動、容易受外界事物的影響,再加上他們缺乏社會閱歷,認識水平也有限,有時就分不清什麼是虛幻的偶像、什麼是自己真正應該崇拜的偶像,偶像的崇拜常常只是迷戀其外表形象而不注重其內涵,甚至出現超越於社會行為規範的行為方式。如一些大學生出現性觀念激進、故意破壞社會規則等行為。

  三、如何對待大學生崇拜心理

  從社會心理學的角度來看,人類在初期就已經有了崇拜心理,這是一種需要的產物,一個人從懂事那天起,父母就以自身經歷和自己的期望影響孩子,而學校則以國家的需要教育孩子,大學生是在這種環境下一步步成長起來的,對自己該做什麼樣的人有了豐富的想象,他們需要在現實生活中印證自己的想象,需要找一個可以效仿的活生生的人物,偶像就應需而生了。因此我們應該承認偶像崇拜是大學生成長中的一種正常表現並且尊重他們的選擇,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放任,大學生雖然年齡、學歷較高但依然處於成長階段,心理成長並不一定與年齡成長成正比發展而且大學生對涉及自我的認識問題更關心,更希望獲得一個比較滿意的答覆,加之現在流行的偶像很大程度上歸結於市場行為、商業炒作。在自我教育方面:大學生需要提高自身文化內涵,提高自身修養,科學理性地選擇偶像崇拜。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長要正確看待大學生崇拜這一現象,走進其內心世界,尊重選擇,平等溝通,協助其尋找適宜崇拜物件。在學校教育方面:學校透過科學的分析崇拜心理影響加強思想品行,道德素質的教育給大學生以正面的引導。在社會教育方面:國家和社會有責任加強文化市場管理,大力弘揚正確有益的社會文化和價值取向幫助大學生增強對社會主流價值的認同感,同時呼籲全社會,特別是媒體要發揮更大的作用,為大學生群體形成科學、正確、合適的崇拜心理營造出和諧良好的社會環境。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2

  摘 要: 積極心理學是20世紀末興起的一場心理學運動,積極心理學關注人所具有的種種美德、積極品質、積極能力和積極潛力等人性中的積極方面,致力於使生活更加富有意義和幸福。積極心理學中那些體現人文關懷和代表時代精神的概念和理念對中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很大的啟示意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應該融入積極心理學,將積極心理學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理念和實踐中,加入更多有關希望、快樂和幸福的要素。

  關鍵詞: 積極心理學;融入;思想政治教育

  幸福的生活都是相似的,不幸的生活各有各的不幸。積極心理學告訴人們幸福是有規律可尋的。積極、希望、快樂、幸福這些美好概念的出現,鮮明地反映了這門學科的主題---使一切生命過得更有意義和幸福。筆者試圖從積極心理學的主要思想出發,提出積極心理學融入當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與實踐的一些啟示。

  一、積極心理學及其基本思想

  (一)積極心理學的興起背景。

  20世紀90年代,在美國興起了一個新的心理學研究領域,這就是積極心理學。積極心理學是利用目前心理學中的較為完善和有效的測量手段和實驗方法,來著重關注正常的人性、研究人類的力量、美德等積極方面的一個心理學思潮。在國際積極心理學網站的首頁上,明確的將積極心理學解釋為是一種以積極品質和積極力量為研究核心,致力於個體和社會走向繁榮的科學研究。

  (二)積極心理學的基本思想。

  積極心理學的研究重點包括三個主要內容:一是積極情緒的體驗,主要是探討人類的滿足感、快樂感和幸福感,以構建對於未來生活的樂觀主義態度。二是積極的人格特質,積極心理學主要提供積極的心理特徵,例如工作的能力、創造的勇氣、積極的人際關係、愛的能力、寬容和智慧靈性、審美體驗等等。三是積極組織系統,積極心理學在這方面則主要研究怎樣建立積極的家庭、學校和社會等系統,從而使人的積極方面的潛力得到更充分發揮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幸福。

  二、積極心理學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理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遠離幸福,捕捉住個人幸福的青鳥,也是現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標追求。離開了個人的希望、快樂、幸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不能不說是一種奢談。積極心理學不僅僅發展了心理學理論,而且也體現了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更加關注,是更廣泛意義上的社會發展研究的一部分。積極心理學中那些體現人文關懷和代表時代精神的概念和理念很有必要走入思想政治教育的視野中,促進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走向成熟。

  (一)思想政治教育期待點燃希望。

  思想政治教育應著重於思想層面,關鍵在於思想上的交流與溝通。而現行的高校思想教育則還是相當傳統的模式,即一味的給學生“灌輸”思想。思想要在相互交流和探討中方能進步,而思想政治教育則正是缺乏這種老師與老師、老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探討,考核也僅僅只是傳統的理論考核模式,這就讓大學生們錯誤的認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思想政治只是流於表面,而並未真正深入思想,所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期待點燃希望。

  (二)思想政治教育理論應該充滿快樂。

  現在的大學生大多數都是90後,二十歲左右的他們大多數從小就生活在溫室裡,沒有經歷過風吹雨打,所缺乏的正是實踐能力。而正是缺乏,他們對於社會實踐是抱有極大的興趣,很多的大學生都喜歡放假的時候到學校外面去找兼職,這不僅僅是緩解經濟壓力,更是對社會的一種嚮往。所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如果能結合社會實踐,在教學的同時,能夠讓他們感覺到社會實踐的快樂,我想這樣的教學是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的。因為這不僅僅是作用於他們的表面,更是深深的進入了他們的內心,讓他們體會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快樂。

  (三)思想政治教育需要追求幸福。

  點燃希望是前提,充滿快樂是方式,而思想政治教育最終的目的是要追求幸福。現在的大學生幾乎都是獨生子女,天之驕子,在常人眼中的幸福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稀鬆平常,生活的優越讓他們的思想也漸行漸遠,大學思想政治教育應該讓他們明白社會的現實一面,讓他們理解幸福的含義,在離開家庭所給的關懷,自己要如何努力去追尋自己的幸福。

  三、積極心理學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實踐

  (一)注意提高大學生積極情緒體驗能力。

  思想政治教育從根本上講應著重於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它是以人的需求為前提,透過滿足了人的這種需求而達到思想的形成的過程。現代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對人的束縛,而是應該要人解放,讓人體現出自身的價值,提出自己的訴求,滿足自己的需要。我們必須要轉變原有的觀點,用平等的、明主的思維來與大學生交流和溝通,用真正的自己的思想去引導他們,感化他們,從而達到影響他們思想的目的。

  (二)善於挖掘大學生身上積極的個體性質。

  古代先賢在《三字經》開篇語中就寫到“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苟不教,性乃遷。教之道,貴以專。”這句話體現出了教育對一個人的重要性。個體的人生下來都是具有善良的品質的,後天的環境造就了不一樣的性格和品質。現在的大學生大多都是九零後,他們從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護下長大,基本上沒有被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所汙染。據最近的大學生名義調查顯示,當代大學生的主流思想還是健康、向上、積極的。在現行的教育體制下,大學生的積極情緒是並沒有被髮掘和誘導,而是被打壓著。久而久之,負面的消極情緒就會佔到主導地位,於是大學生就徹底淪為了大學制度下的奴役。所以我們要以挖掘和引導大學生本身所具有的積極品質為主要工作。正所謂“少年強,則國強”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的棟樑,如果積極心理學能在大學時期把大學生們培養成誠實、守信、仁愛的人,那他日的中國必將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

  (三)重視營造大學生積極學習的環境氛圍。

  環境造就一個人的品質,中國有句古話“賊的兒子永遠是賊”,雖不敢苟同,但是也確實道出了生活學習環境對一個人的成長的重要影響。好的環境能夠讓人樂觀向上,壞的環境卻讓人自甘墮落。因此,大學校園裡必須要重視營造大學生積極學習的環境氛圍。

  參考文獻

  [1] 周輔成.西方倫理學名著選輯:下卷[M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87.

  [2] 張倩,鄭湧.美國積極心理學介評.心理學探新,20xx.3:6-10

  [3] 龔光軍,曹貴康.基於積極心理學視角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J].教育與教學研究,20xx(05)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3

  【摘要】就我國現階段的大學生教育來看,生命教育的缺失是其中較為普遍存在的一種現象。而這往往導致了當代大學生的生命意識和價值觀意識等方面出現了明顯的不足,也導致當代大學生自身的生存能力不能有效的適應社會現代化的發展。這也是為什麼當代大學生對於生命往往會表現出非常漠視態度的原因。對生命的漠視不僅會給學校和家庭造成很大程度的創傷,同時對社會的穩定和諧也會造成不利的影響。對此,我國的大學生教育就應當以積極心理學為引導,充分利用積極心理學在學生良好心理品質培養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來對當代大學生的生命教育進行完善,進而提高當代大學生對生命意義的認識。更多心理學論文相關範文盡在職稱論文發表網。

  【關鍵詞】心理學論文

  縱觀近年來的社會新聞報道,大學生對生命的漠視已然成為了一種普遍存在的現象,這不僅給學校和家庭帶來了很大程度的傷害,同時也給社會的安定和諧造成了極大的威脅。因此,近年來大學生的生命教育問題已然引起了教育界的廣泛重視。而在這一背景下,針對當代大學生開展積極的生命教育,將積極心理學的思想融入到現代的生命教育中,往往在強化大學生自身的生命意識和心理素質的同時,能切實有效的幫助其明確生命的重要意義,且積極心理學的引導也能使學生在生活中保持樂觀的態度,幫助其提高自身在社會的適應能力。

  一、當代大學生所表現的心理特徵

  1.有較強的自我意識渴望認識世界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以及教育的不斷強化,當代大學生往往表現出較強的思維能力,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自身的自我意識。在這一背景下,大學生往往會給予自身的轉變充分的關注,並且在認識事物方面也表現出強烈的渴望以及極大的興趣。也因此,對於社會現象的瞭解大學生總會表現出非常強烈的主動性。2.有較強的自主意識渴望生活獨立在進入大學之前,學生無論是生活還是學習都會受到來自家長和教師的多方面約束。而進入大學之後,大學生隨著年齡的增長開始形成自主意識,他們渴望生活的獨立、渴望能為自己做主,更希望自身得到完善的發展。3.有較強的交往意識渴望人際關係的構建由於當代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且多年來受到學習壓力的影響,因此其自身並不具備較高的人際交往能力。而進入大學之後,生活和學習等多方面都產生了巨大的變化,大學生逐漸形成了較強的交往意識,並且渴望能與周邊的人建立起和諧的人際交往關係。

  二、我國大學生現階段在生命觀方面的現狀

  1.生命價值意識的缺乏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以及教育的不斷強化,我國當代大學生逐漸形成了強烈的自我意識。然而,也正由於大學生在自我意識方面的強化,使得其在自我認識方面出現了分化,而這往往會導致大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現實與理想之間矛盾的產生,如果這一矛盾不能得到有效的解決,則會導致大學生一些消極情緒的產生,而這些消極情緒的不斷深化,將會造成大學生生活學習中消極懈怠的現象出現,並且還會透過一些不良的行為來逃避現實中的困難。這也體現了當代大學生在生命認識方面價值意識的缺失。2.對生命意義的認識不足就現階段來看,當代大學生對生命的意義往往有著錯誤的認識,甚至有部分學生在生命的認知方面產生了一定扭曲的心理,而這往往是導致大學校園中暴力事件、自殺事件等現象的產生。這些事件的本質都充分反映了當代大學生對生命意義的認識不足,以及他們對待生命的漠視,而這些事件的產生不僅會造成無可挽回的後果,同時還將給學生家庭和學校帶來極大的損害,甚至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威脅到社會的穩定與和諧。3.當代大學生缺乏有效的生存能力我國大學生在大學的學習生活中往往要面對來自學習、生活、就業等多方面的壓力,這也就要求我國的大學生能透過不斷的學習來強化自身的社會及生存能力。然而,從現實的情況來看,我國大學生在社會生存方面的能力往往顯得非常薄弱,不僅不具備有效的風險處理的技能,同時還缺乏良好的風險規避的意識,這不僅造成了其自身的能力無法與社會的發展相適應,同時也可能將其自身置於危險的境地中。

  三、積極心理學視角下開展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原則

  1.發展與預防相結合積極心理學提倡以發展性的眼光來干預大學生的心理危機。與傳統的問題修復式教學模式不同的是,積極心理學視角下的大學生生命教育強調透過發展人的積極品質來應對心理健康問題,促進大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因此,高校教育者在開展生命教育時,應始終堅持發展與預防相結合的原則,提前做好預防措施,時刻保持發展性的眼光,並已發生的或潛在的危機進行及時地干預與預防。2.認知與體驗相結合積極心理學注重運用已有認知從積極的角度來解釋實際生活中的問題,並不斷探索生命的意義。高校在開展大學生生命教育時也應遵循這一理念,既要引導學生理性、科學地認知生命,以理解生命教育的本質和內涵價值,也應為學生創造實踐體驗的機會,使其更好地領悟生命的意義,培養他們生命中積極情感態度的生成。3.系統化教學生命教育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化工程,需要學校、社會、家庭等各方的共同參與,並形成一個有機結合的教學體系,進而最大程度地發揮聚合優勢,在學校中逐步構建起完善的生命教育系統,營造出良好環境氛圍。在這一背景下,無論是教師、家長還是學生自身都應當積極參與到生命教育當中,以共同完成這項系統化的教學任務。

  四、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基本教學策略

  1.對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師資力量進行不斷最佳化對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師資力量進行不斷的最佳化是能保證大學生生命教育切實有效落實的基礎條件。這也就要求我國的大學生生命教育能與學校學生培養的最終目的之間形成有機的結合,基於積極心理學的引導下,不斷的對生命教育的教學方式進行完善,以當代大學生的良好心理素質和人格品質等方面的培養為目的,來對學校的生命教育師資團隊進行最佳化,強調教師自身知識能力和責任意識等多方面的提升。而要對大學生生命教育的師資力量實現不斷的最佳化就要求教師能轉變自身的教育理念,並加強自身對積極心理學的認識,進而在實際的生命教育中對學生進行更加有效的引導。

  2.科學合理的對生命教育的課程進行設計課堂作為學生培養的重要場所,對其進行合理有效的運用也能有效促進生命教育在大學生培養中的落實。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下,我國的大學生培養也應充分利用課堂所具備的積極作用,對課堂教學的課程體系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在保證教學針對性的同時強調理論實踐之間的相互結合,進而對學生進行更加有效的引導。要注意的是,在積極心理學的引導下,大學生生命教育還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心理情況等以學生為中心對課程的內容進行修改與完善,並將素質教育、思政教育等多方面的內容與生命教育之間進行有機的結合,以對學生的思想意識和心理素質等進行更加積極的培養。

  3.運用新媒體來完善大學生的生命教育新媒體所具備的廣泛性和時效性為我國當代大學生的生命教育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條件。這也就要求在大學生的生命教育中,教師能充分對新媒體加以運用,以更有效的方式來對以往的教學進行轉變,以採用更加多元化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教育引導。在網際網路絡資訊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大學生表現出了對網際網路絡極大的興趣,在這一背景下,我國大學生的生命教育也可充分利用學生對網際網路絡喜愛的優勢而將新媒體充分的運用到大學生的生命教育中,在積極心理學的視角下利用新媒體獲取更多的生命教育資訊,並深入的對大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解,進而是生命教育變得更加具有針對性。

  4.將人文關懷的理念融入到大學生生命教育中將人文關懷的理念融入到大學生的培養工作中,能對大學生情感體驗加以激發,並透過情感的引導使大學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這也就要求我國大學的教師能明確人文關懷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並在自身的教育中對人文關懷充分的利用,在積極心理學的引導下對學生的積極思想進行調動,以幫助他們樹立更加正確的生命價值觀。而要將人文關懷理念切實有效的融入到大學生的生命教育,就是要求教師在對學生的培養教育中能注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在生命教育中以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為依據採用更加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並以積極心理學為引導強調學生引導中的積極性,進而對當代大學生的生命意識加以強化。

  【參考文獻】

  [1]王佳利.積極心理學視角下大學生生命教育探析[J].煤炭高等教育,20xx(6)

  [2]邵雅利.積極心理學視野下的大學生生命教育模式研究[J].福建江夏學院學報,20xx(01)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4

  一 積極心理學

  傳統心理學將焦點更多放在心理缺陷和能力喪失上,較少關注個體的韌性、資源和更新能力。為了彌補這個基於缺陷的傳統心理學取向,美國的馬丁. 塞裡格曼教授創立了積極心理學。這個新的心理學分支是對傳統心理學的批判和繼承,它注重培養、建構個體的積極特質,致力於激發個體潛在的力量,倡導用積極的情緒和心理狀態來應對問題、解決問題,進而更好的幫助個體積極、幸福生活。

  對於畢業生而言,在就業過程往往同時伴隨著畢業設計、畢業論文答辯、戀愛關係受挫等事件,因此青年學生在就業、擇業過程中難免產生緊張、焦慮、自卑等消極情緒,這類消極情緒會使個體處於一定的應激狀態,嚴重者會危及畢業生的身心健康,影響大學生的就業,貽誤最佳就業時間和就業機會。由於就業的重要性,眾多高校紛紛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程,但是不少高校在進行就業指導時,將關注點過多的放在了緩解就業壓力、心理負性情緒疏導等方面。這種以“解決問題”出發的教育模式非常被動,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大學生的就業心理問題,鮮有高校將視角放在學生積極情緒體驗和積極心理潛能的開發上面。

  二 大資料下大學生就業心理問題分析

  (一) 調查方法

  本次調查採用自編調查問卷抽樣分發的方式,在江蘇省內的部分高校隨機抽取20xx 屆、20xx 屆畢業生對其進行就業心理方面的問卷調查。問卷從個人基本情況、就業心態、就業認知三個部分展開,共計包含50 道題目,主要從自我認知、就業觀念、求職方式、就業心態、就業服務等方面維度綜合瞭解畢業生的就業心理狀態。調查問卷發放的過程採取全面覆蓋性的隨機抽樣方式。

  (二) 調查物件分析

  20xx 年1 月至20xx 年6 月間,對江蘇省部分本科高校20xx 屆、20xx 屆畢業生1200 人進行問卷調查,涉及工學、理學、文學、醫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專業學生。調查結束後共收回有效問卷1092 份,有效率91%。其中1092 份有效問卷中,男生579 人,女生513 人,分別佔比53.02%和46.98%;江蘇籍881 人,非江蘇籍211 人,分別佔比80.68% 和19.32%;城鎮戶口646 人,農村戶口446 人,分別佔比59.16% 和40.84%。本次調查所選取的調查物件基本可以反映江蘇省內多所高校就讀的大學生就業心理狀態,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反映當前大學生的就業心理。

  (三) 調查結果分析

  結合《大學生就業心理調查問卷》可以看出,多數大學生的就業觀和就業心態是積極穩定的,但仍可以從調查結果中看出,部分大學生在就業觀和就業心態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就業認知不明確、負性情緒困擾等。下面文章將從人類心理活動的三種基本形式,即認知、情感、意志三方面對大學生就業觀和就業心態問題進行具體分析。

  1. 認知層面分析。就業認知是大學生對自己所要從事職業的認知和追求,主要包含三方面的內容,即自我認知、職業認知和社會認知。就業認知對大學生就業起到指引和導向作用,對於大學生能否準確定位,能否處理好就業過程中的負性情緒等有著重要的影響。

  在對“工作的意義”調查中,32.67% 的大學生選擇“工作就是一種謀生手段”,17.21% 的大學生選擇“在工作中提升個人能力”,43.85% 的大學生選擇“透過工作實現個人的社會價值”,6.27% 的大學生選擇“藉助工作達到出人頭地、贏得權力”;在對“大學生求職時首先考慮的影響因素”調查中,22.55%選擇“個人是否有進一步發展機會”,41.76% 的大學生選擇“個人的價值實現”,16.31% 的大學生選擇“福利待遇和薪酬”,14.27% 的大學生選擇“個人興趣”,5.11% 的大學生選擇“父母期望”。在“理想工作地點”調查中,78.24% 的同學想留在“蘇錫常、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城市”,13.46% 的同學想回小城市發展,僅有6.30% 的同學志願到西部或偏遠地區發展。在對“大學生主要求職方式”調查中,92.98% 的大學生選擇“人才市場招聘”、“校園各類招聘會”、“網上直接投簡歷”,但是仍有近7% 的大學生選擇“父母親戚朋友介紹”。

  儘管國家出臺了很多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就業和志願服務的就業優惠政策,但廣大同學們的積極性仍顯不足。由調查結果可以看出,當前部分大學生就業觀念和就業動機較為功利和現實,缺乏奉獻意識,就業過程中不能精準定位,但同時一部分大學生能準確認知,注重自我發展,強調自我價值的實現,整體就業觀念呈現多元化。另外絕大部分學生在就業形勢日趨嚴峻和就業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能積極主動查詢就業資訊,參與各類招聘會和網上求職,少部分大學生缺乏主動就業意識,存在“依賴”和“從眾”心理。

  2. 情感層面分析。即將走出象牙塔面對紛繁複雜社會的大學生們在嚴峻的就業形勢以及日趨激烈的就業競爭面前面臨著多種劇烈情感層面的心理衝突,這些心理衝突會伴隨著就業狀況的變化而變化。依據調查問卷對大學生就業情感層面分析如下:

  (1)焦慮。調查顯示,焦慮心理與就業的階段、性別、環境、專業、期望等存在很大關聯。其中“在面試前”近82% 的大學生存在焦慮心理;由於社會環境以及女生的生理特點,87.63% 的女生表示求職時曾感到焦慮,女生的焦慮水平也遠遠高出男生;在對“大學生身邊的好友或同學找到理想的工作”後的反應調查時,57.74% 的同學表示“高興同時為自己擔心”;68% 的文科專業學生焦慮水平顯著高於理科學生。適度的焦慮對大學生就業有一定的助推作用,可以激發潛能,使大學生從心理上產生緊迫感,更努力地尋找就業機會。可是一旦焦慮過度,上升到“焦慮症”就會危及大學生身心健康,高校管理者應該及時給予關注和心理干預。

  (2)自卑與自負並存。自卑的大學生往往缺乏自信心,不敢競爭,尤其在遇到挫折時,很容易產生強烈的自卑心理,使得部分大學生悲觀失望、憂鬱孤僻,而且有礙於自身聰明才智的正常發揮。依據調查問卷,自卑心理容易在一些相對就業冷門專業、學習成績不佳、性格內向的大學生以及女大學生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對於這樣的大學生高校管理者需要加強關注和鼓勵其樹立信心,不自卑,但也不能“過了頭”,產生擇業自負心理。從調查中可以發現58.15% 的大學畢業生自認為“綜合素質優秀”,在擇業過程中難免出現自負、自傲心理。擇業自負的心理多見於重點大學高校畢業生、熱門專業畢業生和優秀畢業生。擇業自負,容易使畢業生產生錯誤的就業觀念,不能對自身準確定位,心理定位偏高,結果容易造成高不成低不就,埋沒才華。

  (3)攀比心理。在就業過程中,同學們之間“互相攀比”的現象時有發生。尤其有些同學再找就業單位時,往往是拿自己身邊同學的就業擇業標準來定位自己的標準,抱著“他能去,我更能去”的態度找一個條件相當的單位,而不考慮自身的條件、社會需要特點及就業中的機遇因素。還有些大學生自恃條件很好,可以大有作為,但在擇業時卻常常要麼碰壁要麼找到的工作不滿意,很容易產生浮躁的心理,不能客觀認知自己。

  3. 意志層面分析。意志:意,心理活動的一種狀態。志,對目的方向的堅信、堅持。就業層面的意志是指畢業生自覺地確定目標,積極求職,克服困難,實現就業目的的心理狀態。擁有良好的意志品質的畢業生時刻充滿朝氣與活力,能在遇到挫折與壓力時從容應對,不斷拼搏,最終成長成才。然而在調查中發現,部分大學生意志品質存在種種問題,突出表現在:

  (1)挫折應對。就業形勢的嚴峻意味著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將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因此不可避免在求職過程中會遇到挫折。在“求職時屢次被拒絕時的反應”調查中,69.74% 的大學生表示“很快調整低落情緒能冷靜面對,準備再找”,16.33% 同學認為“被拒絕是積累求職經驗的好機會”,但仍有13.93%的同學表示“很沮喪,情緒低落,害怕再找工作”;在“會採用何種方式來應對就業挫折”中,39.32%的大學生會“採取發火、上網、打遊戲等方式發洩”,21.79% 的大學生會“憋在心裡,自己承擔”,僅有38.89% 的同學表示會“尋求朋友、老師的幫助”。

  (2)缺乏恆心。本次調查,特別在20xx 年6 月選取了230 名大三年級立志考研的大學生,進行了長達半年的跟蹤調查。20xx 年9 月,由於暑期未能堅持做好考研複習工作,考研人數下降為207 人;20xx年11 月,由於周邊同學就業環境影響、自身複習等因素,考研人數下降為182 人;20xx 年12 月最終走進研究生考試考場參加考試人數為154 人。調查結果顯示66.96% 的抽樣大學生能堅定自身的目標,而33.04% 的大學生缺乏恆心。恆心是意志堅韌性的重要表現,即使計劃再縝密、科學,如果缺乏恆心,仍然會功虧一簣,從本次調查和現實情況看,不少大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都存在由於缺乏恆心導致事件功敗垂成的經歷。

  (3)惰性。青年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充滿朝氣和活力、銳意進取的群體,但惰性正一點一滴地侵蝕著部分大學生的活力和意志,消耗著他們的青春與進取心。調查顯示86.59% 的畢業生表示自己“日常起居無秩序,作息時間紊亂,起床困難”;62.19% 的同學承認自己存在“拖延症”;除正常的休息時間外,41.8% 的大學生白天呆在宿舍的時間大約是3 小時以上。而在宿舍的時候,92.4% 的大學生會選擇上網、看電影或者打遊戲來打發時間。惰性實際上是意志活動無力的表現,是影響大學生積極進取、張揚青春活力的天敵。

  三 積極心理學對大學生就業觀研究的指導意義

  (一) 提升幸福感,培養積極心理品質

  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心理問題,與主觀幸福感缺失有很大關聯。羅素在《走向幸福》一書中曾經提出,“種種不幸福的根源,部分在於社會制度,部分在於個人心理”。積極心理學更注重個體的優勢而不是劣勢,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或者幫助個體在認知、情感、意志三方面形成積極的取向,幫助個體找尋持久的快樂與幸福感,從而養成積極心理品質。同時也為《大學生心理健康》這門課提供了新的視角,那就是應逐步將傳統的心理問題危機干預模式向積極心理品質培養模式的轉變。

  (二) 挖掘自身潛力,增強就業競爭力

  積極的心態有助於個體調動出積極的思維,進行積極的思考,一方面可以引導大學生向積極的方向邁進,一方面也能激發大學生的潛能。人在思維活躍的時候可以產生無數的創意火花,在一次次的嘗試中必然會發覺自己潛藏已久的潛能,併發揮出強大的作用。

  (三) 養成堅韌意志,提高挫折耐受力

  堅強的意志是一種強大的韌力,時刻督促個體跟隨信念,會支撐個體堅持不懈地奮鬥,以應對人生的各種挑戰和挫折。

大學生心理學論文15

  幸福感是幸福心理學研究的重要領域。幸福感研究存在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三個方向。文章透過梳理三種幸福感的研究現狀,分析了目前幸福感研究存在的問題,並在此基礎上探討了未來幸福感研究的發展趨勢。

  幸福感研究涉及哲學、社會學、倫理學、心理學、政治學、經濟學和文藝學等相關學科領域。目前,心理學關於幸福感的研究主要包括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以主觀幸福感為主流。三種幸福感側重研究幸福感的不同側面,其理論相互關聯和補充,未來存在整合的趨勢。每一座城市都因為它獨特的型格而自成一派,成就了其獨特的美。生活中的美真實地散落在城市的每一個角落,感受於每個市民的心中。可是有的時候,當你走在所生活的城市裡時,卻似乎不那麼容易發覺,而這樣的感覺其實源於你對這座城市的陌生與不瞭解,因而建立一個生動的精神家園會讓一座城市溫暖、鮮活、靈動起來。

  一、心理學中幸福感研究主要理論取向

  (一)主觀幸福感

  主觀幸福感(subjectivewell-being,SWB)是指人們根據內在的標準,對自己的生活質量的整體性評估所獲得的感覺或評價,也即是人們對生活的滿意度及其各個方面的評價。

  (二)心理幸福感

  心理幸福感主要指人心理機能的良好狀態,是自我完善、自我實現、自我成就和自我潛能的完美實現。心理幸福感以亞里士多德的實現論為哲學基礎。心理幸福感的提出和研究從自我成長的側面來界定和詮釋幸福感,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主觀幸福感概念和程度測量上的侷限。

  (三)社會幸福感

  所謂社會幸福感(SociaiWell-BeingSWB)是指個體對與他人、集體、社會之間關係質量以及對其生活環境和社會功能的自我評估。

  二、幸福感研究中存在的問題

  (一)幸福感的概念界定不清晰

  由於研究者不同的研究取向,心理學界對幸福感的感念界定還沒有達成共識,甚至存在概念界定不清的問題。如用幸福感的概念代替主觀幸福感,將主觀幸福感和心理幸福感混用等。幸福感的最初研究正規化採取不給其下定義的做法。在實證研究中,多數研究者認同幸福感由積極情感、消極情感和生活滿意度三個成分構成。PWB的六個維度理論和社會幸福感的五個維度理論也都沒有清晰地界定幸福感的定義,沒有研究各個維度存在怎樣的關係,怎樣結合為一個整體、全面的幸福感。

  (二)忽略了幸福感的文化特性

  在幸福感研究之初,研究者並沒有意識到文化對於幸福感的決定性影響。隨著研究的深入,有研究者證實了文化對於幸福感的決定作用,筆者也感受到幸福感是與文化背景文化品位乃至文化傳統密切關聯的。

  (三)混淆了幸福感的來源與結構

  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存在一個共同的問題:把幸福感的來源等同於幸福感的結構本身。幸福感作為一種普遍的心理現象,雖然不同個體的幸福感的水平不同,但是卻有相似的結構。在PWB的研究中,心理需要的滿足能夠帶來幸福感,但心理需要並不是幸福感本身。社會幸福感的研究也存在類似的問題,社會整合、社會認同、社會貢獻、社會實現和社會和諧能夠增強個體的幸福感是幸福的來源,但不是組合在一起就是幸福。

  三、幸福感研究的趨勢展望

  (一)進一步對幸福感的概念進行界定

  能否對幸福感概念科學全面地界定,關係到幸福感研究的方向和意義。幸福感的定義應體現其統一性、整體性和可操作性。幸福感的界定應重視幸福感獲得的過程,推動對幸福感的干預研究。例如有研究者將三者結合起來,提出了綜合的幸福感定義。

  (二)三種幸福感的整合

  隨著幸福感研究的不斷深入和拓展,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出現整合的趨勢。現有幸福感的理論模型側重單一成分,缺乏全面性、系統性,分離了幸福感的整體性,且相互之間出現矛盾和重複交叉現象。主觀幸福感、心理幸福感和社會幸福感三者的整合將有利於建構出更加合理的幸福感的理論模型。國外Dierendonck、Ryff、Keyes和Waterman等以及國內苗元江、金玲玲、宛燕等都進行了三種幸福感關係研究,證明三種幸福感在理論結構上相互關聯,而且初步確定出整合的幸福感理論結構,形成未來幸福感研究的新方向。

  (三)深化幸福感的本土化研究

  文化是影響幸福感的重要因素,不同文化中的個體對幸福的認知、感受和追求方式不同。關於幸福感的研究,國外的研究成果頗多,而國內的研究目前缺乏系統性的理論與實證研究,說明本土化的具有民族品位的幸福感的研究亟待關注。

  四、幸福感研究的重要意義

  幸福感是人的精神文化建設之一,是精神情感的重要因素。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是校園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佔據著主導地位,對學生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具有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校園精神文化建設主要是指對校園歷史傳統的擇優傳承,以及對積極、健康、團結、向上的獲得全體師生員工共同認可的(包括文化觀念、價值觀念、生活觀念等)意識形態的創設。校園精神文化建設本身就是一個充滿創新精神和創新活力的過程,其不僅能夠激發學生探究奧秘、求知解惑的自覺性與主動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而且能夠契合以人為本的現代教育理念,提高學生的幸福感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