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傳輸廣播電視論文

微波傳輸廣播電視論文

  1數字化傳輸優勢

  1.1便於訊號儲存

  大規模積體電路是目前電子技術以及數字化網路基礎發展的基礎,而半導體儲存基礎是使得電視訊號可以多幀儲存,這種效果若使用模擬技術是無法達到的。例如在制式轉換以及幀同步問題上透過幀儲存器可以全面的實現,從而豐富了電檢視特技效果。

  2數字改造在幹線微波中的應用

  2.1調頻模擬微波裝置

  、數字微波收發信裝置具有相同的工作原理。在中頻訊號調製中都使用的70MHz中頻調製器,透過對訊號進行上調,達到微波頻率後進行傳輸,但是在微波傳輸中模擬微波裝置還具有限幅中放,但是數字微波訊號就免去了這一環節,對原理的進行分析後可以發現,二者原理基本一致。在模擬微波期間中,現在使用的都是固態化的,例如原有的行波管被現在的線性放大器以及FET效應器所取代,因而推動了現代化的數字微波傳輸技術發展。

  2.2實際應用問題

  頻率穩定度方面遇到的問題。中頻調頻調製是模擬微波進行訊號傳輸的主要方法,微波介質穩頻裝置是主要的變頻本振裝置,最大的穩頻度數量級可以達到10-4,而在數字訊號的傳輸中,電視訊號主要透過數字微波傳輸,即採用中頻數字調製,透過數字壓縮技術對電視訊號進行壓縮,繼而透過訊號的QPSK調製進行訊號的調製,透過將訊號變至微博頻率,從而進行訊號的和傳輸。

  這種訊號傳輸需要發射器具有較高的線性指標,並且在微波本振源的要求上,頻率穩定度相對較高,其穩頻數量級應當大於10-6,並且穩頻技術大多為雙重穩頻技術,即介質穩頻+鎖相穩頻,從而達到規定的要求。相位噪聲方面遇到的問題。在傳輸中,模擬微波傳輸主要使用的為調頻方式,因而在系統相位噪聲上沒有太高的要求,但是數字微波傳輸過程中,主要採用的為相干解調的方式以及QPSK調製的方式,繼而進行電視訊號的傳輸,所以在相位噪聲的要求上需要小於-70dBc/Hz。線性功放實際應用中遇到的問題。在應用要求訊號的調頻模擬功放區域在非線性區域,因而在一開始的變頻器上還會增加一個限幅放大裝置,從而保證發射機的工作質量。透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將模擬微波裝置予以改造,轉變為數字微波裝置的方式是可行的,透過實踐分析證實了這一理論結果。在我國的某些城市的廣電局等單位已經率先進行了模擬微波改數字微波的嘗試,開了一個好頭。20世紀90年代以後生產的1.4GHz、2GHz、7GHz、8GHz廣播電視微波裝置,改造起來是不難的,基本上和進口NEC的裝置差不多。

  20世紀90年代以前生產的1.4GHz微波裝置由於不是線性放大器,改造難度要大一些。某省廣播電視模擬微波改數字微波的一個具體方案先對一個模擬微波通道進行改造。原來傳輸1路電視訊號、2路伴音訊號,擴容到4路電視訊號、8路伴音訊號、1路資料訊號。訊號源前端採用壓縮編碼裝置。目前國際上都採用MPEG-2國際標準來傳輸PAL-D數字電視訊號,電視訊號壓縮到6Mbids,影象質量就能達到廣播級的水平。因此確定信源按MPEG-2標準對PAL-D電視訊號進行數字壓縮編碼,壓縮的位元率為8.448Mbit/s,伴音訊號按IEC268-15標準進行壓縮編碼處理。利用數字化傳輸進行通道傳輸。在經過中繼站的轉播後,為了保證訊號中不累積噪聲,提高節目訊號的傳輸質量,消除傳輸距離的影響,其中頻調製主要採用QPSK調製的方式,解調則採用同步相干的.方式。雖然該種方式可能會產生一定得噪聲累計,但是這種噪聲低累計不會影響訊號的傳輸質量。在擴容升級中,改造方案能夠快速辯解的進行升級,壓縮編碼位元速率的變化節目傳輸容量便可以根據其改變而改變,具有較大的靈活性。

  3結束語

  廣播電視技術中,微波傳輸技術開始廣泛的應用於數字訊號的傳輸中,透過數字化的訊號傳輸,提高了廣播電視訊號的傳播質量。文章主要針對當前廣播電視訊號傳輸中的微波傳輸技術進行了分析,針對其中的技術應用以及應用中的相關問題展開了探討,這極大的推動了數字電視技術的推廣和研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