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陶淵明散文隨筆

描寫陶淵明散文隨筆

  陶淵明大家都不陌生,東晉末至南朝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下面是小編收集的有關陶淵明的隨筆散文,可供大家參考。

  篇一:仰慕陶淵明

  陶淵明絕對是一個智者和聖者,值得我們大家仰慕。

  怎麼說他也是做過彭澤縣令的人,我不知道這樣一個職位在當時的社會中對於一種什麼樣的地位。在今天,許多人寒窗苦讀、孜孜以求,為謀求一個公務員可以說是不擇手段。如果能夠做到一個縣令的職位,至少也可以說是光宗耀祖,給家族臉上添了光彩了。只要這個人不是因為政治原因你讓他主動從縣令的職務上退下來,基本上不大可能(除了正常的工作調動或者離職)做出這種被別人看起來“二哥”的舉動。

  可能有人會說,陶淵明之所以棄官歸隱,是因為當時的社會太黑暗了,他太嚮往美好清新的田園生活了。

  是的,陶淵明絕對熱愛田園生活,這從他虛構的那個世外桃源當中完全可以看得出來。那裡“落英繽紛,芳草鮮美”,那是與世隔絕的神仙世界,要找到這樣一個世界,其難度絕對比得上今天全世界搜救失去聯絡的馬航。但是,老陶最先並不是對那個官場完全不抱希望的,至少從《歸園田居》裡的那句“一去三十年”可以印證,他曾經多麼熱衷於官場,可以說這一點和今天的所有人並沒有什麼不同。

  老陶為什麼會歸隱呢?我想至少有以下兩個原因:

  第一是做官太不容易了,容易受到別人的牽制、排擠甚至打擊。仔細品讀“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這兩句詩完全可以發現一些端倪,可以想象,老陶當時把自己看做是“籠中鳥”“池中魚”,完全失去了自由,不能隨心所欲,和那種“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的生活比較起來,自然少了幾分悠閒和愜意。我想,老陶當時一定是被上面多得數不清的沒有實際意義的任務壓得喘不過氣來,才做出“棄官歸隱”的打算並且付諸實施的。

  第二是自己太清醒了,所以總是痛苦、無奈甚至絕望。他一定受到屈原的影響很深,“舉世渾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絕對是人生的最大不幸。太清白,別人從你身上撈不到好處;太清廉,別人無法從你身上謀取利益;太清醒,別人無法往你身上潑汙水。於是,老陶無法融入官場,適應黑暗的能力太差,只好半途而廢。

  我說陶淵明是一個智者的原因,就是他明白“出淤泥而不染”的道理,並且死守清白,守得無法再守的時候,他可以全身而退。

  那他為什麼又是一個聖者呢?

  聖者可以不食人間煙火,可以“飲清風”“抱明月”。陶淵明和我們不一樣的原因,就在於他不計較個人的得失,更不擔心歸隱後生活會沒有著落。因為,在當時的社會中,他還可以到鄉間開荒種地,雖然他種地常常是“草盛豆苗稀”,但他畢竟有“方宅十餘畝”,有“草屋八九間”,維持生計、棲身基本沒有什麼憂慮了。我們今天的人雖然對現實看得比老陶還要清楚,對有些人有些事比他更憤世嫉俗,但是肯定沒有放棄的勇氣。因為,我們每個月必須靠著有限的薪酬,用來撫養子女、贍養老人,還銀行遙遙無期的房貸。我們不可能有十餘畝土地耕種,有八九間草屋居住。即使有,我們基本上也沒有那個勇氣和力氣,去“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了。

  所以老陶是一個聖者,他可以像神仙一樣,擺脫現實,迴歸田園,迴歸自然,迴歸自己“愛丘山”的本性。

  從這一點來看,陶淵明絕對是一座遙不可及的山。

  向高山致敬!

  篇二:陶淵明的田園生活

  陶淵明因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毅然棄官歸隱,人生的轉折卻成就了一代田園詩人。從四十一歲到六十三歲,他皈依大自然,迴歸心靈的淡泊寧靜。過著與世無爭、潔身自好、樂天知命的田園生活。

  春天裡,陶淵明在燕子的呢喃聲中,心兒隨漁翁一起順流而上,乘一葉小舟,飄然來到一片桃花林。溪流的兩岸,桃花被溫暖的春風一吹,綻開了粉嫩的笑臉,陣陣清香,醉人心脾。小草嫩綠,花朵嫵媚,偶爾有桃花輕輕飄落身上和水中。小舟穿過幽美的桃花林,越過一個山洞,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人間仙境。這裡樹木成蔭,阡陌縱橫,土地肥沃,人人耕種勞作,自得其樂。村裡人熱情招待了漁翁,和他聊聊外面的事情,然後漁翁告辭了。

  陶淵明依然過著早出晚歸的日子。不覺間夏天已經來臨,涼爽的清晨,陶淵明扛著鋤頭,走在窄窄的田埂上,道上茂盛的野草結滿了露水,打溼了他的衣和鞋,他來到南山下的一塊田地,這裡有他種下的豆苗。抬眼望去,草兒一片蔥蘢,豆苗卻很稀疏。齊腰深的草打溼了衣服,但是這有什麼可惜的呢?他心裡想到,好在我逃離了汙濁的官場,迷途知返,在田園勞作中找回了自我。直到月亮升起,他才拖著疲憊的身子,和明月相伴回家。

  雖然是幾間陋室,陶淵明卻不受俗世的煩擾。因為他的心已遠離鬧市,心中怡然平靜。秋天裡,東邊的籬笆下菊花怒放,豔麗多姿。有雪白的、金黃的、深紫的、粉紅的,一團團、一簇簇五彩繽紛,散發出淡雅的芬芳。陶淵明悠然徜徉其間,彎腰準備採一朵,無意間看見了南山,山氣氤氳的黃昏時分,成群的飛鳥返回山林。面對此情此景,他還有什麼可說的呢?

  寒冷的冬天,外面白茫茫一片。陶淵明閒居家中,冬天的夜晚也越來越長,偶爾得到一瓶好酒,他定會獨酌大醉,然後寫寫詩。感嘆著人生就如一粒塵土,隨著命運漂泊無依,歷盡艱難,回不到原來的樣子了。高興的時候,他會邀上鄰里一起痛飲,如同兄弟一般,及時行樂。人生如流水,過去的不會再來。年輕時要多做些自己喜歡做的事。

  公元427年,陶淵明去世,給後人留下了珍貴的文學作品,流傳下來的有一百二十多首詩,十來篇散文。主要包括《飲酒》、《歸園田居》、《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歸去來兮辭》等,作為田園詩派創始人,他的作品大多是描寫飲酒和田園的樂趣。

  陶淵明的作品和他的人一樣,清麗自然、純真質樸而又意蘊深刻,吸引著無數的文人去探索欣賞其中的藝術境界。他剛正不阿的人格和不追求名利的操守,也成為後來文人的精神表率和前行的力量。

  篇三:我眼中的陶淵明

  一位老者,在落英繽紛的桃源深處,用人生舞著一曲淡泊,卻在進退間遺萬世芬芳。依稀記得,有這樣一位老者,無奈望著家徒四壁,望著操勞的妻,望著渴求的兒,迫於生活,他懷抱滿腹經綸,依依惜別了故鄉的青山,故鄉的綠水,奔走仕途

  他曾在滿朝文武勾心鬥角的風口浪尖,舞著一曲對名利地位的淡泊,以堅守的.步伐,踏出清高的旋律,遺萬世的芬芳。

  依稀記得,有這樣一位老者,憤怒地望著錢財萬貫,望著昏暗的官場,望著佳餚美人的頹廢,迫於不滿,他懷抱滿心厭惡,毅然告別了江城的深府,江城的大殿,上任參軍他曾在市俗紛亂歌舞昇平的紙醉金迷裡,舞著一曲對榮華享樂的淡泊,以輕蔑的步伐,踏出桀傲的旋律,遺萬世以芬芳。

  依稀記得,有這樣一位老者,滿足地望著春色滿園,望著倦飛知返的鳥,望著涓涓細流的泉,為免於玷汙,他懷抱滿心悔恨,匆匆回到了故鄉的田園,故鄉的山水,遠離塵市他曾在碩果累累田間豐收的滿目金色中,舞著對穀物滿倉的淡泊,以輕盈的步伐,踏出悠然的旋律,遺萬世以芬芳。

  “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一位老者感慨著,田園都將荒蕪了,以心為形役的自己怎能不歸?

  “晨興理荒穢,戴月荷鋤歸”,一位老者決然脫掉華麗的官袍,那些華麗如何比得上樸素?那些貪圖如何比得上淡泊?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一位老者就這樣斷絕了世俗,歸居田園,以山為缽,以水為酒,飲著歸真返璞,飲盡一生。

  歷史的詩壇多少次風起雲湧,詩壇的天空多少次雲捲雲舒,天空又多少次變幻無窮然而,燈火闌珊驀然回首時,我依然可以看到這樣一位老者舞著一曲淡泊,桃花在他身邊紛紛落下,遺留萬世芬芳。

  篇四:感懷陶淵明

  不知是什麼時候開始,我喜歡上了陶公陶淵明。我想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感覺,尤其是生活在頂端的社會名流,嚮往陶淵明那種“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田園生活,我相信這是肺腑之言。正如只有飲遍了世間美酒的酒徒一樣,所謂平淡是真,背景必須得是無數的斑斕錦繡。如此,風吹煙雲散才能讓人看到萬里蒼穹。這是閱歷的力量,也是底蘊的力量,只有經過這些力量洗滌之後,才能達到這種境界。

  其實,身在官場中的陶公,是一隻留戀山林的籠中鳥,是一尾思念昔日寧靜水潭的池中魚;一旦回到匡廬山腳下的小村,他便如童心在懷的赤子,見大地也可愛,觀鳥獸也親切。蔥蔥郁郁的榆樹、柳樹遮蔽著房屋後簷,成行成排的桃樹、李樹生機勃勃地排列在堂屋門前;夕陽西下,黃昏中遠處的小山村依稀可見,近處的農舍上正升起嫋嫋的炊煙;守屋之犬在深深的小巷中汪汪輕吠,歸窩之雞在桑樹巔上喔喔啼喚。徜徉在大自然的懷抱中,尋得了耕種之樂,覓得了垂釣之閒,找得了灌園之趣。

  可以想像,陶公提上一壺酒,坐在向陽的坡上,沐浴著融融的秋日,在金風吹拂中開懷暢飲,直到微醉;不經意中抬眼遠眺,只見悠然的南山時隱時現。他把盞自語:“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寄情山水之樂,陶淵明如今才真切而深深地領略。晚上,在油燈微弱的光亮之下他寫下自己那份獨特的感受,一首首淡雅清新真率樸實不假雕飾而又生趣盎然的詩篇便瀉出於他的筆端;一不小心,他便登上了五言古詩的高峰。李重華贊陶詩“五言古以陶靖節為極詣”,魯迅稱在中國文學史上,陶淵明與李白一樣,都是頭等人物。

  不過,重新解讀陶公留傳下來的124首詩歌和11篇文、賦,我們還可以看到,陶淵明不僅僅是瀟灑曠達的“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他雖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辛苦,也有“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悠閒,還有“父老雜亂言,觴酌失行次”的酒趣;但更多的是“弱年逢家乏,老至更長飢”的窮愁,“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的悲苦,還有“環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簞飄屢空”的淒涼;就連喝一口酒的嗜好有時也不能滿足,不得不讓好心的農父接濟:“清晨聞叩門,倒裳往自開。問子為誰飲?田父有好懷。壺漿遠見候,疑我與時乖。”甚至於儒道斯文也不復存在了:“飢來驅我去,不知近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門拙言辭。”一個學富五車的讀書人,一個才情並茂的大詩人,竟至於不得飽腹,不得不乞食於野,這就是封建時代社會現實的真實寫照!

  但是,無論環境如何險惡,陶公都始終“不墜青雲之志”,我們從他的一些詩篇中可以直接、間接地看到這一點。如:“雄髮指危冠,猛氣衝長纓。”“刑天舞干鏚,猛志固常在。”陶淵明生當晉、宋易代之際,黑暗的政治,猶如宏羅密網,使正直之士遭到壓迫,而當時的社會門閥等級森嚴,官場“交通請託,賄賂公行”,趨炎附勢、爾虞我詐者眾。不少人為了往上爬而不擇手段,人格喪失殆盡。陶淵明與此格格不入。他抱著既然不能“達則兼濟天下”,於是只得抱定“窮則獨善其身”的想法,借寫古人以詠志,對劉宋王朝持不合作態度,寧肯辭官歸隱鄉間,也決不肯向腐朽計程車風低頭。朱熹在評陶詩時曾頗有見地地說:“淵明詩,人皆說是平淡,餘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來不覺耳。”晚清愛國詩人龔自珍在《讀陶詩三首》中說:“陶潛酷似臥龍豪,萬古潯陽松菊高。莫信詩人竟平淡,二分梁父一分騷。”魯迅先生也曾經指出,陶詩不僅僅是些渾身靜穆的詩作,還有一些“金剛怒目”式的作品。這些詩作,表現了他對當時政治激烈的批判精神和強烈的反抗意識。因此,他用滿含深情的筆墨,塑造了男耕女織、怡然自樂的理想社會——桃花源;他與田夫野老、蠶婦村氓聚在一起,閒談春耕夏耘、秋獲冬藏的苦與樂,他性嗜酒,“造飲輒盡,期在必醉”,以這種自戕的方式使自己暫時忘卻人生的苦痛;他也在宋江州刺史檀道濟親自看望、贈以梁肉時揮而拒之,表現出一介書生的錚錚鐵骨。

  陶公生前抑鬱以終,身後卻極受後代詩人們的推崇,李白、杜甫、白居易、蘇東坡等人從陶詩中汲取了極為豐厚的文化養料;陶淵明那種“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的達觀精神和“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骨鯁之氣,對後世正直的讀書人產生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當中國曆史進入到二十世紀初,又恰逢亂世。這時的中國,出現了兩位文化大師:魯迅與胡適。當代一些學者認為,他們是近代中國的兩個價值座標,兩者風格截然不同,卻共同構築起那個時代知識界的脊樑。而在我看來,陶淵明之於魏晉正如魯迅,胡適之於近代中國,他的學術成就為那個時代的一面鏡子,他的文化思想成為統攝一個時代精神領域的核心力量,他的高潔傲岸的人格魅力則更是當代人所難以個個企及的。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