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的優美隨筆

小班的優美隨筆

  小班教育在班級環境、教學氛圍、教學活動、教學評價等方面都發生了根本性變化,追求讓每一個孩子都獲得最適合的、最優質的教育。下面為大家分享了關於小班優美隨筆,歡迎閱讀!

  小班的優美隨筆1

  在幼兒園裡,幼兒吃手的現象時常發生,我班崇安小朋友經常吃手,看到這種現象我們老師非常著急,常常提醒他不要把手放在嘴裡,可是事與願違你越是不要他吃手,他卻越是吃的更厲害了,好像是故意跟我們對著幹似的,真讓我們感到不知所措。 於是我們與家長聯絡,從崇安媽媽口中瞭解到崇安滿月之後,從會吃手開始就養成了吃大拇哥睡覺的毛病,大一點後喝了餓了也會吸大拇哥,還會看著你,大人就明白他要喝水或是餵奶了,隨著月份的增加,崇安吃大拇哥的毛病依舊,喂完奶只要開始吃手就是困了要睡了,給他蓋上小被子輕輕說會兒話很快就進入夢鄉了,但是,現在吃手指的習慣還是改不了。崇安媽媽心裡很著急也想了很多方法也改變不了他的這個習慣。她希望我們能幫兒子改正這個壞毛病。因此,當我不得不重新審視我們所採取的教育方式時,我忽然發現我們都犯了一個極大的錯誤,那就是我們始終都只是不停的提醒崇安不要吃手,而這種做法只能是對其錯誤做法的不斷強化。因此我們的這種做法非但不能糾正他的錯誤行為,反而會使他更加忘不掉"吃手"這件事。

  認識到了這一點後,我及時改變了教育方法,變強化缺點為強化優點。即在崇安不吃手的時候(哪怕是隻有一分鐘的時間)我就會馬上對全班小朋友說:"小朋友,我發現崇安現在真的長大了,變成大哥哥了,你們看他現在都不吃手了,對嗎?"崇安聽到我表揚他,便衝著我高興的笑起來,同時把他那剛剛抬起想要放進嘴裡的手指又拿了下來。就這樣在我一次又一次淡化缺點、強化優點的教育過程中,崇安吃手的次數變得越來越少了。

  一天,崇安一見到我便撲到了我的懷裡興奮地說:"老師,我在家也不吃手了。"看到崇安一天天在進步,看到家長眼裡流露出信任的目光,我的心裡感到了無限的欣慰。

  小班的優美隨筆2

  入園的第一天,李夢彤來了。當媽媽抱著她跨入我們班時,撕心裂肺的哭聲使我們不約而同的圍了上去。“彤彤,讓老師抱抱!彤彤真乖。”可無論怎樣說都無濟於事,只見她雙手緊緊勾住媽媽的脖子,哭的大漢淋漓,全身顫抖,嘴裡還不停的說著:“我要回家,我要媽媽,我不上幼兒園??”直哭的她媽媽的淚水奪眶而出。她媽媽哽咽著道歉:“老師,我們明天再來!”一連幾天都是如此。這樣以來,日常活動不能正常進行,而且也影響著其他小朋友的教育。面對這特殊的孩子,在家訪中找到了癥結:孩子入園前一直就由媽媽或姥姥一個人帶,很少接觸到其他小朋友,孩子見了生人就害怕。所以孩子對帶她的人依戀程度非常高。一旦要脫離她的周圍,反應會特別激烈。

  作為一名合格的幼兒教師,要認真分析原因,採取不同的方法,耐心對待幼兒的哭泣,這樣才能使幼兒輕鬆愉快地投入到幼兒園的生活中去。老師積極引導幼兒,關心幼兒成為幼兒的依戀物件,並組織有趣的活動,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忘卻孤獨和焦慮,投入新的環境中去,變消極情緒為積極情緒,漸漸地可消除她的不安全感。比如:和幼兒一起玩“打電話”的遊戲,一會兒做媽媽:“喂,是XXX嗎?媽媽正在上班,下班後我會去接你。”一會兒扮老師:“喂,是XXX小朋友媽媽嗎?我是幼兒園的李老師,XXX小朋友是個好孩子,正在聽老師講故事呢,你安心上班吧。”XXX小朋友聽後就真的不哭了。

  每天面對這麼一大群可愛、純潔的孩子們,在孩子們中間,幼兒的心是最純潔的,我們像女王一樣擁有著一個夢幻般的童話世界,你付出多少就會收穫多少,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我們不應當吝嗇讚美、吝嗇肯定、吝嗇鼓勵,同時,講究了教育的時機、方法、技巧。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徹底擺脫陰影,讓孩子開心的過好了園中的每一天。

  小班的優美隨筆3

  幼兒園裡常會有一些個性非常突出的孩子,喜歡用自己特殊的方式表達心中的“不想”。也因此常會有老師無可奈何地抱怨孩子的特殊問題。

  這學期,小一班有個“吃飯困難戶”,每到吃飯時間就哭著要回家,任憑老師怎麼哄、喂都不願意張開小嘴巴,老師來向我傾訴煩惱。於是我在用餐的時候來到了小一班,看到這個叫寧寧的小男孩,正趴在桌上鼓著小嘴巴,把飯碗推到了桌子中間。我走過去,蹲下身子問他:“怎麼了?不想吃飯嗎?”他看看我,點點頭。我又問:“這麼好吃的紅燒肉,你不喜歡嗎?要怎樣你才喜歡吃飯呢?告訴老師好嗎?”又過了會兒,他小聲地說:“我想喝水。”我趕緊倒來了水,他“咕咚咕咚”一口氣喝了下去,然後終於張開了嘴巴,一口一口吃起了飯。而此後的每一天,飯前只要給他提供一點水,他都能很高興地把飯吃得乾乾淨淨。

  有的事情,其實就是這樣簡單,一句話就能開啟一個結。關鍵是,有沒有給孩子輕鬆表達自己心聲的機會,有沒有一顆善於發現的細膩心靈。

  每一個孩子都渴望被尊重,被關懷,渴望用自己的方式引起成人的關注,哪怕是用極端的方式,那也是他急於表現自己的手段。老師,應該是個多重角色,在孩子需要幫助的時候拉一把,在孩子需要關懷的時候像媽媽一樣撫慰,在孩子需要理解的時候像朋友一樣傾聽。把自己當孩子,真正蹲下身來,會發現每個孩子那扇心靈的小窗都有一把獨特的鑰匙可以開啟,只要有了那把鑰匙,快樂和驚喜就會隨之湧來。

  小班的優美隨筆4

  高爾基說過:“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師是愛的使者,因為“愛”,學生的成就和幸福成為了自己的收穫;因為“愛”,昔日的學生成為了今天的朋友。作為教師,應讓愛與微笑永遠充滿自己的心田,用愛與微笑教書育人,培養好祖國的下一代。

  在一次主題教育活動《“開心帽”和“生氣包”》中,首先我給孩子們介紹了兩位新朋友。他們分別是“開心小姐”和“煩惱先生”。孩子們與兩位新朋友玩起了“擊鼓傳花”的遊戲。遊戲要求是:鼓聲停止時拿到了“開心小姐”的小花的小朋友,要說出一件讓自己最快樂的事情。拿到“煩惱先生”的手帕的小朋友,要說出一件讓自己最不快樂的事情。 孩子們快樂的遊戲著,並且與大家分享了最讓自己開心和不開心的事。朋友們,你們猜,我們班的小寶貝最開心和不開心的事分別是什麼?~~猜出來了嗎?大部分孩子的心聲是:“最開心的事”是家人帶自己出去玩(寶貝們的快樂真的是很簡單很純樸,你們覺得呢);“最不開心的事”是父母吵架或老師不高興了?? 朋友們是否覺得有點震驚呢?當聽到孩子們說出自己的心聲時,我也有些驚呆了。原來孩子們最不開心的事情不是父母不給自己買玩具,也不是做錯事情被老師批評。而是父母和老師在不經意間帶給孩子的情緒影響。作為老師的我,頓時體會到:其實孩子們時時刻刻都在關注著你的表情、關心著你的'情緒。原來自己的一時“不高興”會在孩子小小的心靈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作為一名教師,應該時刻提醒自己:每當走進幼兒園時,都應該要收拾起自己的壞心情,把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瑣事都拋開。用甜美的微笑去迎接每一個天真、可愛的小天使。用微笑去感染每一個純真、善良的孩子。

  小班的優美隨筆5

  說話聲音大和說話聲音小都是一種習慣的形成。在幼兒園中,小朋友說話聲音太輕別人聽不清,聲音太響又會影響別人。最近,班裡的個別孩子說話的聲音就特別得大,而且是在別人安靜的情況下突然發出一個很響的聲音。如:教師在活動中或孩子們吃飯時,突然某某叫起來:“老師,某某在講話。”“老師某某把我弄痛了。”這種情況時有發生,影響了班級的課堂秩序。我曾好幾次對有這種行為的孩子進行了教育。因為如果不進行正確的教育,孩子就會形成不良的習慣。

  其實,我也經常在想,為什麼我們的孩子會有大聲喧譁的習慣呢?我想還是讓孩子們自己告訴我們吧。於是,我利用晨間談話的時間讓小朋友一起回答我的問題,同時讓孩子們一起想辦法處理他們突然冒出的聲音。我讓孩子們也來當老師,當你出現類似的情況時,你會怎麼辦?我將問題拋給了他們。經過討論和分析以及換位的思考,最終產生的答案是輕輕地走到老師面前告訴老師,不影響他們,同時也是尊重了老師和其他的小朋友。於是,我們約定用這樣的方法來試一試。

  幾天後,在活動中又有小朋友出現之前類似的情況。我用眼神提示了他,於是他輕輕地走到我面前告訴了我情況。我幫助他解決了問題。他感覺到這樣的方法能得到認同並能解決問題,下次就會記住了。一段時間下來,類似的事件少了。偶爾也還會有小朋友會忘記,又會發出很響的聲音,大老遠叫老師。我就採用不理不睬的方法來提醒他。結果他就會記住,要走到老師面前輕輕地告訴老師,請求才能得到解決。

  良好的習慣是在不斷的提醒中逐漸養成的,教師要教會他們養成好習慣的方法,讓他們學著去做。偶爾忘記,大人的提醒也可以幫助強化。當反覆的提醒已經不再需要時,孩子的良好習慣就會形成。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