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馬依北風隨筆

胡馬依北風隨筆

  1992年,有一個關於蒙古文化的會議在召開,裡面有一位長輩,發表一篇論文,說蒙古的馬,對家鄉的方向是非常敏銳的。

  他舉了一個例子,20世紀50年代,蒙古支援越南,贈送馬匹,作為對其抗美的支援。有一次,送了五匹馬,用卡車、火車運到越南。五匹馬到了越南,第二天早上少了一匹,最後沒找到,也就算了。結果,六個月之後,在烏蘭巴托的市郊牧場,牧場主人早上起來檢查馬匹,發現老遠的地方,有一匹馬像野馬一樣,可是又不像,因為有馬蹄鐵,很瘦。它在那個牧場的旁邊,想進來卻不敢進來。主人想,如果是不好的、有病的馬,得想辦法趕緊引走,因為會傳染的。可是呢,主人過去以後,那匹馬站在那裡流眼淚。馬的眼睛裡流出大滴大滴的眼淚。而且,蒙古的牧馬人的本事是,雖然他有三百匹馬、五百匹馬,但只要是他的馬,每一匹,他都認得。主人到近前一看,是他半年前送到前線去支援越南的那匹好馬。主人就抱著馬頭痛哭,好心疼啊!

  中世紀的探險家說,蒙古馬出發之前一定抬起蹄子對著家鄉嘶鳴,眼望星象,這樣就不會走不回來。但是,20世紀的這匹蒙古馬是用卡車、火車運過去的,它要怎麼回來?它要過多少條河流?不要說長江、黃河了,在越南境內還有那麼多條河流,還有好多山脈,還有很多村莊,很多好奇的人、貪心的'人……所以它看到自己主人的時候,眼淚就大滴大滴地流下來。

  那主人哭過之後做了什麼呢?主人大宴賓客,把所有鄰居都找來說,我的馬回來了,我的這匹從遙遠的地方向著家的方向回來的馬,從此以後,不讓它做任何勞務,不準任何人騎它。它永遠在家鄉的草原上,我給它養老,不準任何人欺負它。這匹馬又快快樂樂活了十幾年。

  我問長輩,那匹馬是怎麼回來的呢?他說,可能是北方的風吧,北方的氣息,馬聞得出來。所以“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在20世紀仍有證明。它就是聞著北方的氣息回來的。

  (摘自《今晚報》2015年第12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