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精選31篇)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精選31篇)

  中秋佳節的夜晚,月亮格外好,天空澄碧如水,萬里無雲,滿院子像撒銀鋪雪一般。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描寫中秋節的散文,供大家欣賞!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1

  中秋,是喜慶熱鬧的日子。

  一家人,老老小小,歡天喜地,望明月,品月餅;

  熱鬧的街頭樹起了燈綵,舞起了火龍,清靜的河邊也有小孩漂起河燈;

  福建有拋帕招親,臺灣有偷菜求郎,湖南、貴州、安徽還有竊瓜祈子。

  中秋,是思念拔節的日子。

  人世間的思念,像一大片一大片的青草,瘋長著,堆積著,湧動著,蔓延到天際:

  或是遠方的兒子,激動地用家鄉話,附著話筒,深情為父親唱生日歌;

  或是慈愛的母親,戴著老花鏡,走針串線,正為海外的女兒織著毛衣;

  或是相愛的情人,彼此用最親近,最甜蜜的簡訊訴說最遙遠的相思情。

  中秋,是詩香飄飛的日子。

  唐李白的《月下獨酌》是詩人、身影、明月寂寞地合成,逸出的是酒的醉人的香味和詩人的浪漫的芬芳;

  宋蘇軾的《中秋月》是暮盡、寒溢、月轉的慨嘆,傳達的是時光易逝的苦味與生命無常的孤獨;

  宋辛棄疾的《太常引》是詩人望月、傷己、嘆國的共熔,抒發的是美人遲暮的淒涼和激盪不已的壯志。

  中秋,是神話改寫的日子。

  蟐蛾姑娘與後弈俊男,你們該是攀上天地間的彩虹橋,不再有離居之苦了吧;

  修行千年的兔仙,你送到月宮裡的最小的女兒,該是回來同家人團聚了吧;

  吳剛,你該是記住了他人真誠的教導,勤心學習,不再醉心於求仙之道了吧。

  中秋,有濃濃的快樂;

  中秋,有刻骨的思念;

  中秋,有無盡的詩意;

  中秋,有滿滿的祝願。

  詩人說,故鄉是一棵沒有年輪的樹,永不老去。

  我要說,心有快樂,心有思念,心有希望,心便不會老;

  中秋有明月,中秋便不會老!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2

  那年的中秋節,是五年前的八月十五。

  五年前八月十五還不是公休,還不是公休的八月十五,學校臨時調整了作息時間,早早地結束了一天的工作,提前一個小時放了學。

  那天放學的時候,我習慣性地站在大門口,目送歡天的學生閃過大門的身影,目送喜地的老師急匆匆地跨過校門的檻,心裡盤算著靜校以後早點回家,省得讓白髮蒼蒼的老孃,再站在門前的槐樹下翹首,省得讓老孃不知疲倦地長時間地期盼。

  傳達室的保安輕輕地摁下了大門的電動開關,摺疊的大門開始緩緩地開啟,緩緩地拉長,形成了一道黑色的屏障。這道黑色的屏障,隔開了門外叫賣月餅的喧囂與噪雜,顯得安靜的校園更加的寂靜。我向保安道了一聲辛苦,送上了一句祝福的話語,然後沿著每天不知要走過多少次的校園大道,急匆匆地掃視著教學樓、實訓樓、學生公寓,看看樓上的窗戶是否關好,看看大樓的樓門是否鎖好,看看學生公寓裡是否還有沒有回家的學生……

  教學樓的大門虛掩著,沒有上鎖。我的心裡有些納悶:下班的時間若是在平時,老師批個作業,寫個教案什麼的,早來晚走是常有的事兒,但今天是八月十五,是傳統的闔家團圓的日子!誰還在加班加點?

  我帶著這樣的疑問,推開了虛掩的大門,輕聲走上了老師們辦公的三樓。

  語文教研組的門開著,數學教研組的門開著,英語教研組的門也開著。我禮貌性地敲了敲語文教研組本已開著的門,張老師和兩個學生站了起來。

  我提醒張老師說:天不早了,有什麼事兒明天再說吧。別耽誤同學們回家。

  張老師向兩個學生擠了擠眼,會意地笑了笑,又向我擠了擠眼說:看我的學生多懂事兒,今天不回家了,要陪我過節!

  看得張老師真心的笑容,我誇獎學生說:你們長大了,也懂事兒了。不過,也別玩兒的太晚了。張老師家畢竟還有老人和孩子。就在我轉身將要離開的時候,發現兩個同學的眼裡噙滿了淚珠,發現張老師的臉上帶著一絲焦急,似乎感覺她們之間有什麼“秘密”,但又不好問,也不好說,便說了一句你們聊著我再去看看,轉身走向了數學教研組。

  敲了敲數學教研組的門,裡面鴉雀無聲,沒有一點的聲音。聽到我的敲門,教數學的董老師從隔壁的英語教研組裡走了出來。他一看是我,一邊和我開著玩笑說“是不是要和我們一起過節”,一邊悄悄地給我使了個眼神,示意我到他的辦公室。

  在他的辦公室裡,我也和他開起了玩笑:看來是弟妹不讓你回家了吧?他苦笑地說:不是她不讓我回家,是我不能回家。

  不等我再問他是什麼原因不能回家,他給我發起了牢騷:你看看現在這些年輕人,一點責任感都沒有,兩口子動不動就離婚。你離婚就離婚吧,可你把孩子安排好呀?這倒好,兩口子離了婚都不管孩子,弄得這些無辜的孩子無家可歸!

  我有些丈兒和尚了,不知他這話從何說起。看到我滿臉的迷茫,他悄聲告訴我:

  這幾個學生的父母離婚以後,誰也不管孩子,不是跟著爺爺奶奶過,就是跟著叔叔大爺過。聽說學校為了讓老師和學生過好中秋節,提前放學以後,知道他們心裡很難過,我們幾個老師一商量,決定和他們一起吃飯,陪他們過節。

  我有些感動了,掏出手機,打了兩個電話,一個打給了母親,告訴她不要等我吃飯;一個打給了開小餐館的朋友,告訴他去買幾斤月餅,買,幾斤水果,再給我炒上幾個菜……

  當一輪皓月高高地掛在樹梢的時候,我匆匆趕回了家。電視裡仲秋晚會接近了尾聲,母親蓋著一件棉衣依在了沙發上。一桌子的飯菜已經冰涼,桌上的碗筷似乎一點也沒有動。

  聽到我走路的聲音,母親睜開了昏花的雙眼,問我吃飯了沒有,我給母親撒了慌說:學校有點事兒沒顧得上吃。她掀開那件蓋在身上的棉衣,端起已經冰涼的飯菜,開啟煤氣灶,一一倒在鍋裡,又一一盛在盤子裡……

  中秋晚會結束了許久,母親關掉了播放廣告的電視。問我過節了怎麼還這麼忙?我告訴母親回來晚的原因,母親什麼話也沒有說。儘管那晚我吃的特少,但母親沒有象往常那樣問我為什麼吃得這麼少,只看到她歲月雕琢的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3

  小時候我最盼望過中秋節,那時只為吃月餅;長大後,依然盼望中秋節,但更多的是為品味那種懷著喜悅的心情分享著辛勤勞動收穫的累累碩果,那種一家人團圓和諧的令人陶醉的家庭氣氛。

  我生在農村,那是一個有山有水,家家果蔬滿園,雞羊成群,令人神清氣爽的美麗鄉村。家鄉的習俗是中秋節的前幾天,家家戶戶就開始準備著節日的吃食。時值果子成熟季節,於是果園裡便熱鬧起來,人們從樹上摘取許多的蘋果、梨、葡萄等新鮮水果擺上幾大盤,然後再買許多各種圖案、各種口味的月餅。到了十四那天,每家院裡都殺豬宰羊,開始散發出濃濃的節慶味。

  中秋節這一天,大人小孩都忙,大人們一整天忙著做好吃的,小孩也圍著大人,包餃子、炸油糕,孩子們做得不像模樣,但大人們今天是最寬容的。我和哥哥也幫著包餃子,我包的餃子總是鼓鼓的,媽媽說象綿羊,哥哥包的餃子卻扁扁的像餓狼,放在面案上站都站不住,笑得人眼淚花花……

  晚上,待萬籟俱寂、月明如鏡之時,大人把洗得發亮的各種水果和製作精巧的月餅整齊地擺放在盤子裡,放在院子裡的方桌上,然後點上一炷香,虔誠地磕幾個頭,媽媽說是祭月神。一柱香燒完之後,我們姐妹幾個才迫不急待的圍著桌子坐下,眼巴巴地等著媽媽給我們分月餅。媽媽總是把圓圓的月餅切成一樣大小的四塊,每人一塊,然後我們有說有笑,一邊欣賞著圓圓的月亮,一邊津津有味的吃著甜甜的月餅,快樂的笑聲撒滿小院……

  現在回想起來那是多麼美好的一段時光啊!

  長大參加工作,結婚生子,遠離了家鄉。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想跟父母一起過箇中秋節竟然是那麼的難。好長時間吃不到媽媽親手做的飯菜,好久沒有享受過與爸爸媽媽在一起那種溫馨的感覺。

  兩年前,恰好中秋節與國慶節同慶,我才有機會和父母在月圓之時團圓。月亮依然圓圓,月餅更加香甜,但父母卻蒼老了許多:頭髮白了,背也駝了,行動也不如以往靈便。我心裡突然有一種異樣的感覺,有點心酸,有點難過,更多的是對父母深深的愧疚和歉意。一時間,我再也找不到兒時過中秋的那種喜悅和興奮的感覺。父母親一輩子為我們做兒女的操碎了心,但老了卻享受不到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兒女們都忙於工作,看望父母的時間很少,甚至連個電話都懶得打,父母的日漸蒼老告訴我們,他們與我們團聚的時光越來越短暫,我們應該好好珍惜與父母在一起的每一次,有空常回家看看。為了父母,也為了求得自己心靈上的安寧。

  時光總是匆匆,今年的中秋節轉眼又到了。父母不知又增添了多少皺紋,多少白髮。我不能回去看望他們,只能在心裡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為他們祝福。祝願我的父母親,天下所有的父母親都能夠健康長壽,笑口常開,永遠做兒女們避風的港灣,幸福的依靠。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4

  中秋節,也是“八月節”。老人們常說:“年怕中秋,月怕半。”過了中秋,今年就基本上差不多了。

  曾經,是那樣嚮往中秋。中秋有月餅吃,皮兒脆脆的,一碰就掉、粘不住,油汪汪的,咬一口甜得有點兒鹹,像糖塊,捨不得嚥下去,含在嘴裡慢慢融化。

  中秋節,可以多掙錢。當時開小商店,每年中秋節送禮的人都很多,月餅、紅糖、雲片糕、酒……一個生意少則幾十元,多則一百多元,毛利在15%左右,一天下來銷售額在千元以上。

  現在,反倒有點擔心中秋節了。企業大了,員工多了,客戶多了,需要感謝的人也多了。中秋禮需要認真對待,面面俱到肯定不行,不面面俱到更不行,這就有點而擔心了!特別是在當前的反腐風頭上,送中秋禮還真的不輕鬆……

  大女婿八月十五的生日。孩子不錯,挺懂事。作為父輩我不能倚老賣老,要創造些愉快的事情。為此,邀請了同是八月十五過生日的四友攜家人,一起到怡心園聚會賞月。自從去年開始,今年繼續。

  天氣預報有雨,下午也下了雨。好在菩薩幫忙,傍晚時候天放晴了,月亮出來了。說實話,我覺得今年的月亮特別的圓,特別的亮。

  女婿,半子。對我來說,是,也不是。遇事向著女婿,是女婿懂事,是女兒任性,是我立家的習性。為他過生日,是我的心意。特別是另外幾友,王夫婦,於夫婦,李夫婦,吳夫婦,還有錢夫婦,真的是給足了面子,替我圓場,真的是感謝了!

  為籌備好生日聚會,可以說是盡了力,不敢說是擔盡了心,也至少是盡了心。提前通知小崔準備食材,辦一桌素食,而且要求色香味俱佳,還要新鮮。提前準備好月餅,既能吃到兒時的感覺,又能不油、不甜,元祖月餅正好滿足了這個要求。提前準備好蛋糕,錢是女兒付的,我負責從海安帶回怡心園。

  更為難得的是還排除了一顆“定時炸彈”,避免了一場不愉快的發生。真沒想到,我現在成了“拆彈專家”了,專門排除“定時炸彈”,確保和諧、安寧祥和。

  晚餐,被大家認可:“色香味形俱佳。”我很高興,正如我在飯桌上說的:“我現在是家人高興、朋友高興,我就高興。”

  席間,我開車送兩個孩子去海安火車站乘車去北京。回來後,同大家一起漫步怡心園,看月光灑滿路面,嗅酒香撲鼻而來,聊友情臭味相投,話明年中秋再聚。

  我不知道神仙是如何度中秋的,我就覺得我已是神仙了。

  當晚,拍了很多照片,唯一合我心意的只有一張:圍牆上的月亮。青磚小瓦的圍牆上,一輪明月高高在上,照出了我心中的感覺,照出了怡心園的特色,照出了我的喜悅心情。青磚小瓦有序的緊密的堆在一起,就是圍牆,就是現實,就是風景。而月亮只能孤獨的高高的在頭上看著,望著,羨慕著,嘆息著……

  看得遠有什麼用?看得見有什麼用?看到了有什麼用?

  中秋,月亮,過去了,期待明年。

  月亮圓了,又要缺了,規律使然。

  月餅再好吃,也不宜多吃,嚐嚐就行了。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5

  上班時聽見樓下的突然傳來響亮的歌聲“不管你多富有,無論你官多大,到什麼時候也不能忘,咱的媽”,是社群的叔叔阿姨在排練中秋的節目,我是容易感傷的人,聽著閻維文《母親》這首歌尤其是在這個煙雨濛濛,烏雲密佈的早上,心情格外沉重。

  一直想為父母寫點什麼,無從下筆,一直想對父母說些什麼,梗咽於喉。

  月到中秋分外圓,人到中秋徒影單。

  小時候我最盼望過中秋節,那時只為吃月餅;長大後,依然盼望中秋節,但更多的是為品味那種懷著喜悅心情分享辛勤勞動收穫的累累碩果,那種一家人團圓和諧令人陶醉的家庭氣氛。

  長大參加工作,遠離了家鄉。回家的次數越來越少,想跟父母一起過箇中秋節竟然變成了一種奢望。好長時間吃不到媽媽親手做的飯菜,好久沒有享受過與爸爸媽媽在一起那種溫馨的感覺。路漫漫兮而修遠,曾一度是我的藉口。

  這個人給了我生命,給我一個家,可我們卻把最優美和憂傷的文字都獻給愛情,怦然心動、萬念俱灰,沒有愛情好像天空也是灰暗的。

  當我們在城市的霓虹燈下散步時,看看城市裡閒情逸趣的人們,會想起操勞的雙親嗎?可當我們工作不順心,卻總習慣第一時間聽聽他們的聲音,當我們生活不如意,總願意靠在他們的肩頭聆聽細細的的碎語。

  時光總是匆匆,今年的中秋節轉眼又到了。在這個城市裡有著太多和我一樣的人,不管是為了什麼,他們離開自己的家鄉,離開自己的父母,在這個詩意的節日裡體會孤獨。父母不知又增添了多少皺紋,多少白髮。我不能回去看望他們,只能在心裡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為他們祝福。祝願我的父母親,天下所有的父母親都能夠健康長壽,笑口常開,永遠做兒女們避風的港灣,幸福的依靠。

  這些文字不是為了紀念,不是為了傷懷,而是為了明天的愛,為了明天那段不知還有多長卻希望永遠沒有盡頭的愛。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6

  又到了一年一度最旺的月餅銷售季,月餅在吳川梅錄,已經擺滿了大街小巷,構成了中秋應節的一道道風景。這時候,各地商賈紛至沓來,給這座南國的小城平添了月餅帶來的熱鬧。吳川人過中秋佳節,似乎與月餅有著太深的情結。中秋節這一天,鄉下人要用月餅在祠堂裡敬祖,這是我國好多地方都沒有的傳統文化。吳川是“月餅的故鄉”,這句話我覺得要比“月餅之鄉”豐盈而厚重。近年,吳川的月餅企業向世人推出了一個又一個品牌月餅,演繹著實至名歸的“月餅之鄉”的稱號。吳川的大月餅,以其獨特的外形包裝和在用料上的講究以及她特有的風味名揚海內外。

  記得香港迴歸的那一年的中秋節,我服役的獵潛艇在進行科目訓練,碼頭臨時設定的一個軍人服務社,就成了艦艇上水兵在中秋佳節情繫家鄉的聯絡站。全國各地各種款式品牌的月餅在中秋節前夕,源源不斷地在這小小的服務社彙集,然後把全國各地家鄉父老在中秋佳節的問候,轉送到艦艇水兵的懷抱裡。頭枕著波濤的水兵,能在中秋節領取到親人從家鄉遠方寄來的一合月餅,是水兵在內心奢侈的企盼。這年的中秋節,我慶幸地在這個軍人服務社收到了家鄉親人寄來的一合大月餅,我按捺不住內心的喜悅。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這一年中秋佳節全艇官兵品餅賞月的過程。在我的水兵生涯中,從我在獵潛艇上當新兵起,每年過中秋佳節,水兵們就形成了這樣的約定:無論誰收到家鄉寄來的月餅,在中秋節的夜晚,都拿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

  中秋的海南島,白天炙熱,每當夜幕降臨,徐徐的海風吹來,讓人感覺涼爽,趕走了白天的熾熱,官兵們可以自由地在艇上的前甲板上活動。中秋節的晚上,圓圓的晧月掛在天上,安由港的碼頭,戰艦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海港中央,顯得格外肅穆靜謐。甲板上擺放著來自五湖四海的月餅,儼然一幅幅故鄉情、一縷縷中國結。這些來自於五湖四海的月餅,式樣和口感迥然不同,記得潮汕戰友,家鄉人寄來的月餅有點像麵包,是白色的,餅的上面還有一點紅。潮汕的戰友說:那是家鄉親人的一點心意。

  雖然聽起來有些浪漫,我還納悶了:這種月餅是不是家裡人自己做的?怎麼跟我們家鄉的壽桃一樣,都在上面點上紅?大多數擺放在甲板上的月餅形狀雖然不同,但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徵,一合月餅四個裝。唯獨我拿出來的伍仁金腿大月餅與眾不同,只有圓圓的一個,就像是天上的月亮,是兩斤的。這樣,我的吳川大月餅就毫不疑問地成了艇上官兵在八月十五賞月慶祝的第一個祭禮。品嚐過吳川大月餅的戰友們,在一片嘖嘖的讚歎聲中,吳川大月餅的味道,深深地紮根於水兵們的腦海裡。過後,艇政委還回味無窮,還特別叮嚀:明年的中秋還叫親人寄一個來。“吳川大月餅的味道太地道了!”只可惜,忙於轉業前回家鄉找接收單位,第二年的中秋節我,我不能在艇上和水兵們一起度過。吳川大月餅的味道,也只能留在他們的記憶裡。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7

  那年的菊花節,聽說是花園老闆專門為幸福的戀人準備的。滿街的菊花,四處飄香。菊花,沒有玫瑰那麼浪漫,沒有百合那麼清香,也沒有櫻花那麼迷人,但是,菊花卻是我們的愛情見證,因為有你,菊花才會香溢永久。

  從來不相信“九九”會帶給我什麼難忘的事情,一切都只不過很平淡,很平淡。然而,我們卻在九九這天相愛了。你說:“九九重陽,久久相愛”,這是老天給我們這對苦命的人的賞賜,所以,我們很敬重“九九”這天。

  那是三年前,在外奔波幾年後,回到家。正好趕在重陽節這天,媽媽匆匆忙忙的帶我去外公家。媽媽說,重陽節是老人節,所以,我們要與老人團聚。外公家,不多不少就多了個你出來,媽媽介紹說,你是外婆家的鄰居,外公很疼愛你,所以你很照顧外公。我笑了一下,覺得你是個很普通的一個人,就沒太在意。

  我們一起去爬山,希望爬到山的最頂峰,然後呼喊出自己的思念。雖是九九重陽,但家中卻並不團圓。

  外公說,重陽節又叫菊花節,鎮上有條街已經擺滿了菊花。於是,回家後,你帶我去了街上。那些菊花當中,很多美麗的少女在翩翩起舞,她們像菊花裡的仙子,漂亮迷人。你摘了朵粉紅色的絲菊插在我的頭髮上,並且說:“這代表我愛你,比玫瑰更穩重,更有誠意,它有‘九九’這個詞擁戴著,所以,在九九菊花節這天相愛的戀人會幸福一生。”

  我含羞低下頭來,頓時感覺你雖平凡但卻與眾不同。我的心,剎那間被打動。接著媽媽來喊我們回去吃重陽糕,那是外婆忙了一天的成果。外公拿出了自己釀的菊花酒,津津有味的和大家品嚐著。重陽節有很多傳統的習俗,但這些習俗當中,只有那滿街的菊花讓我著迷。

  但是,今年的菊花節,卻是我一個人過了。我不會忘記,兩年前,你病危的那一刻。雖然我們的最後一次見面很倉促,但我們的愛情在一瞬間持續了永遠,所以,九九重陽,久久相愛。

  我站在梧桐山的頂端,心裡向著那個幸福的天堂,遐想著:這個重陽,你過的好嗎?天堂裡,是否盛開了美麗的菊花,菊花裡是否有美麗的仙子在飛舞?今天,你笑了嗎?我帶了那朵你送我的菊花來看你了,你是否收到我對你的祝福?它已被那片白雲帶到你的身邊,不求你能夠看到,只願它能輕輕的,將你圍繞……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8

  每年的農曆八月十五是中國的傳統佳節——中秋節,是一個萬家團圓的日子。

  一大早乾爸就給我們送來了美味的苦蕎月餅,乾爸還說“晚上一起去裕昌火鍋慶祝中秋。”晚上爺爺,奶奶、乾爸、小姨、姐姐、妹妹、媽媽和我,我們一大家子來到了火鍋店,走進店裡,看見客人都興高彩烈的談論著,有的舉起杯,說著祝福的話,有的拿著月餅,分給大家,我也被這濃濃的節日氛圍所感染了。因為天氣原因,我們沒能看到圓圓月亮和會眨眼睛的小星星。

  我的爸爸是一名邊防軍人,為了萬家團圓,爸爸依然堅守在工作崗位上,沒有回來和我們一起過中秋節。

  我想念爸爸,中秋節真快樂!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9

  今天是中秋,在這裡祝願全天下的人節日快來!

  中秋節裡,男人與男人之間有聊不完的話題。其實,我每天都有和男人接觸,和男人聊天,說話,和男人開心,和男人做事,和男人談女人,看男人寫這樣那樣的文章;背後看男人竊喜,看男人耍小聰明,看男人言不由衷,看男人自相矛盾,看男人有時歇斯底里,看男人流淚的模樣。

  男人天生就是簡單而又複雜的尤物。有的男人在人前衣冠整潔,談吐從容,好面子,以為男人生當做人世的王子;有的男人好抽菸,在雲霧裊繞裡品賞超凡塵世的極樂,把歷史鏽跡斑斑到牙齒和喉嚨,意念依附白悠悠的煙霧升騰,男人味飄渺成一種深沉;有的好飲酒,在酒裡品讀知己,在酒裡品讀現今的矛盾,在酒裡漫品歷久的沉醇,有的情願和酒化為一灘泥,酒承載心志超凡脫俗,美了意念的春夏秋冬,醒來後依然是現實的自己;有的好賭博,賭錢賭名聲賭地位賭江山賭美人賭生命,痴迷賭的驚險,喜於失的春風拂過,樂於成的大度從容,飲著悲喜交加的大徹大悟;有的男人想入非非,痴迷自己的一方領空,有的婉約有的豪邁,有的以超前的哲理,有的以能說話的漂亮文字,或含蓄或深沉或激揚,把歲月、把季節、把自然、把人文、把愛情描摹的通透;有的偏於謀略,把人物、人情、事情、世界、擺成有機的陣圖,在來來去去之中把玩盡出風雲一樣的樂趣;有的務實,依著自然和社會的定律一筆一劃的臨摹,不投機不越軌,一步一步拖著家庭、社會、歷史的車輪向前進;有的男人偏愛玩一些小竊喜,以致玩出意想不到的不能掌控的爛攤子,有的有些收斂就大錯不犯小錯不斷,有的沒法收斂就只得硬著玩下去,以致成了大奸抑或大惡;有的喜持序安規則,不異想天開也不突破自己環境的界線,一輩子在衣食住行裡生兒育女平平常常,這些就是男人中的主體了。

  男人的愛情簡單而又複雜。有的男人天生愛玩一些竊喜,女人也最喜歡這類男人,這類男人愛情言談舉止滿是曖昧,無處不是心機,因為曖昧無需負責,只需調情迷惑,空窗期的男人是寂寞難耐玩曖昧,戀愛中的男人是自戀耍帥玩曖昧,已結了婚的男人是追求新歡舊愛玩曖昧,曖昧本質省錢安全,這類男人往往樂此不彼逍遙自在,也正應了男人不壞女人不愛的矛盾本質;有的男人愛情一本正經,女人也往往錯誤地不喜歡這類男人,這類男人踏實、本分、忠誠、負責,愛情不轉彎抹角直奔婚姻和生活的主題;有的男人天生外表迷女人,這類男人由於外表的這些優勢輕而易舉就有了所謂的愛情,在愛情的領空裡少了磨礪、少了曲折,多了容易、多了便捷,因之人就相對少了成熟、少了坎坷、少了大氣,多了幼稚、多了迷茫,多了和外表不和諧的高度,因之有的在迷迷茫茫之中愛情幾多波折,現今的愛情氾濫、離婚氾濫多數是這類男人;有的男人相對外表欠佳,這第一印象就在女人的心中大打折扣,因之這類男人往往要幾經曲折才能在愛情和事業中憑內在的功夫照亮愛情和事業的路,這類男人後來多數沉穩、從容、淡定、大氣,這類男人用勤儉、努力、勇敢、頑強書寫著男人的驚天大字。

  男人的心靈簡單而又複雜。男人有的外表強硬、牛氣沖天、是乎不可一世,有的外表謙遜、彬彬有禮、是乎又有點弱不禁風,普遍的男人本質都是長不大的孩子,有極其脆弱的暗暗流淚;男人天生就需要女人的搭配才能為一個人的完整體,這不單單是生理的互需,是男人與生俱來的對母愛的依附,因之一個女人往往更能塑造一個男人;男人天生喜歡做強者,喜歡扮演保護女人、老弱的使者,並以此為使命、以此為榮耀,心甘把溫暖、把舒適、把安詳留給女人和老弱,把危險和壓力搭在自己的身心,所以男人不容易、很累!

  男人的世界是真;男人自來到這個世界就把女人叫母親、叫妻子、叫女兒,男人對女人至始至終充滿了無限的感激,跪在女人的膝下、躺在女人的懷裡,一輩子恭恭敬敬接受著女人的諄諄教誨,一輩子在女人的關懷下為征服世界和改變世界,直到流盡最後一滴汗、流盡最後一滴血。

  男人的世界是善:男人建立起正常的持序,維護著和平,一個一個女人的健康和伶俐是男人們嘔心瀝血的創造,一個一個女人跨出家庭撐起半邊天的大氣是男人的最愛,國泰民安萬家祥和、男人的頭頂著天。

  男人的世界是美:男人有女人的婉約和細膩,男人有女人無法企及的粗曠,男人把女人捧得知性,把女兒捧的嬌豔,男人在山崩地裂面前沉著冷靜,男人在多大的災難、危險和失落面前絕不流淚,男人雖膝下有黃金卻一輩子只乖乖跪在父母面前,男人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書寫著萬古風流。

  解讀男人,就是解讀歷史的厚重;解讀男人,就是讀現今的和諧。

  一個女人能塑造一個好男人,一個好男人能捧起女人的無限美!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10

  每到中秋,心裡總十分的渴盼著重溫童年的夢,重溫那座夢裡的塔。那是一座用碎瓦片疊成的塔,高不過1米,也不大,但那卻是我孩童時代的全部樂趣,至今想來情景猶在眼前。

  中秋時節,家家戶戶便忙著準備過節的祭品,在我們農村這裡,最喜歡的莫過於做油炸的酥餅,如同餃子般大小,所以也叫“酥餃”,因為它是油炸的,包的又多是糖,小孩子是很喜歡吃的,但同時螞蟻也總是來光顧。為了消滅這可恨的螞蟻,大人們早早的就教我們治蟻的絕招:建蟻塔,燒紅蟻。

  於是,農曆八月十五這天,住在同一條巷子裡的孩子們早早的便聚在一起,他們今天有一個十分重要的任務:建蟻塔。

  因為每年我建的蟻塔總是最好看又最有用的,我自然便成了這一幫玩伴的帶頭人。接著便是分配任務,分為兩組人:一組負責帶著簸箕找尋碎瓦片,那當然是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還要找到三塊完整的紅條磚;另一組人留在原地負責勘察建塔的地形,有兩個要求:一是螞蟻常經的地帶,二是平整而寬敞之地。

  好不容易終於找好的建塔的地點,剛好是在一塊平坦而寬敞的空地上,面積說大也不大,因是厝地,還沒建,大約有一百多平方大少吧。最妙的是在其附近有一個蟻窠,而塔就建在蟻隊經過的道上。當然,我們是小心翼翼,唯恐驚動了它們,於是平整時便也格外的小心。萬幸終於完工,看著這些忙碌照舊的螞蟻,我們心裡都樂滋滋的。

  萬事俱備,只欠東風。現在只有苦等了,這一天,找瓦片的小孩子特別的多,瓦片自然也不易尋,加上農村經濟不好,建房子的也不多,瓦片更是金貴,小孩子因為爭奪瓦片而吵嘴動手幾乎每年都有。我們只得加派人手,先把找到的一些搬來開工,才能更快更好的完工。

  工作緊鑼密鼓的開張了。首先是建塔門,用的是三塊條磚,直著並列放著,上面加一橫條,便成一門框了。看著螞蟻運輸隊從塔門穿越,我們心裡樂著,更急著把塔建成。接著開始建圍牆,瓦片因為高度大多一致,容易選;但寬度則參差不齊,也得把它們分別敲碎成條形。於是有的人整理瓦片,有的人遞瓦片,其他的則分別在旁邊觀看著。眼看著蟻塔壘成一圓圈,一層,兩層,三層……

  這一群小孩子,蹲著看的,坐著玩的,他們正在為自己的偉大工程忙得不亦樂乎。

  轉眼間午餐的時間到了。直到大人催了好幾遍甚至於威脅著要用棍子打時,方才回家吃飯,也有的把飯端出來吃,守著不肯離開,是呀,最難的就是封頂的工作,這可關係到蟻塔是否建成,也難怪他們這樣的心急。

  但心急是吃不了熱豆腐的。越是接近完工,工作越是難做,因為越往上建,面積越小,一不小心可能就會前功盡棄。這項工作一直都是我在做的,因為幾年來,只有我做的好,做的最棒,我也很享受這樣的專利,享受著玩伴們眾星拱月般羨慕眼光的關注。

  我知道最重要的是要平衡,所以每放一片都得小心翼翼,不可下重力。其他的玩伴們更是緊張的用雙手在空中圍著塔,似乎想合力把它托起。

  圍著看的還有許多孩子的父母,其中當然也有我的媽媽。那時,我也總時不時的偷看母親,母親發現了,便對我說:“用心點!”然後給了我一個很滿意的微笑,讓我很是受用,我總是覺的,那時的母親是最愛我的。

  終於完工了!當最後一片瓦片封頂時,孩子們都歡聲雀躍著,圍著蟻塔跳著,慶祝著蟻塔的大功告成。突然間他們又都記起了什麼,四散跑了,我可是知道原因的,他們急著去看別的夥群是否也建好了蟻塔,並趁機去誇耀一番。不久許多人便都回來的,有的跑過了幾條巷,氣喘噓噓的投入媽媽的懷裡誇耀著,有的當場就說起了瞭解的情況,聽了之後,大夥又是跳著唱著的再次慶祝了起來。

  這時候的孩子才記得中午吃的不大飽呢,馬上回家拿了“酥餃”,吃著吃著又不捨得吃了,大多把一半的“酥餃”從塔門輕輕的放進了蟻塔裡,這是我們的計謀之一——引蟻。果然,螞蟻越聚越多,孩子們圍著看著,心裡都是美滋滋的。

  柴草也早就準備就緒了,現在孩子們最盼望的卻是早點天黑,月兒早點出來。

  中秋的月總是格外的明亮,銀光把大地都照亮了。這時,孩子們圍著蟻塔坐著,中間便是熊熊燃燒著火光的蟻塔,火光照亮了孩子們的臉,他們興奮的坐著,開心的笑著。

  蟻塔建成了,而且螞蟻出人意料的爬滿了每一片瓦,當我們把柴火燒起時,想像著螞蟻急著四散亂爬的情形,想著我們消滅瞭如此多的螞蟻的豐功偉績,我們都是樂開了懷。

  正在進行當然是我們的慶祝活動。這是一種最簡單的孩童遊戲,叫做“放紅巾”,遊戲的規則十分簡單,那就是孩子們圍著坐著成一個圓環,找出其中的一個孩子,圍著圓圈跑著,趁著其中的一個孩子一不留神便把紅巾放在他身後,當他又跑回原地時,如果紅巾還在,就用紅巾打他的頭,其他同伴則會異口同聲的拍掌嘲笑著說:“小呆子,摔紅巾;摔紅巾,快快快!”如果不幸被他發現,則換人,還得挨他打呢。

  孩子們就這樣圍著人圈跑著,鬧著,玩著,笑著,樂著……歡樂如這銀色如水的月光流洩著,充滿了整個天地。

  孩童的快樂總是那麼的簡單,又是那麼的單純。不知不覺間,月亮已是升起老高,月色如水溫柔,晚風陣陣拂過,清涼中帶著青草的清香。中秋的月啊,多亮!鄉村的夜,多美!

  曲終人散,只有蟻塔還在堅守著這輪皎潔的明月,並散發著螞蟻燒焦的清甜味道。蟻塔,我們夢裡再見了。

  第二天,昨天累壞了的夥伴們又重新的生龍活虎了。他們早早的趕到現場,檢查他們的戰鬥果實。

  蟻塔依然矗立,只是瓦片很多都燒黑了,塔底還有餘煙冒起,至於蟻屍卻是早已化為灰燼了。

  但對於給他們帶來快樂的蟻塔,孩子們還是特別的眷戀,耐心的守護著它。直到一不留神,被公雞或小狗衝倒了,或者也可能是其他不同群體的孩子的惡作劇,總之,它倒塌了,地上變成了一堆碎瓦片,孩子們還會圍著它看,心傷不已,在孩子們的心裡,它就是我們的玩伴,是我們的朋友。直到瓦堆被大人們挑走之後,瓦片再也不見了,孩子們才漸漸的淡忘了它,這個中秋佳節才算是真正的結束呢。

  長大後,我才從姐姐的嘴裡知道為什麼我建的蟻塔瓦片上會爬滿了螞蟻,引得其他夥伴的羨慕。不是我建的好,而是可親可敬的媽媽在我每次獨自守著蟻塔不肯吃飯時,主動要求替我看著,原來是為了暗地裡在蟻塔的瓦片上偷偷灑下了家裡平時都捨不得用的蜂蜜呀!

  如今,佳節又中秋,叫我怎麼能不憶起孩童時代的快樂,憶起夢鄉里的蟻塔,憶起母親的溫柔?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11

  轉眼之間,才發現又是另一個黎明。抬頭與低頭之間,又是一箇中秋之夜。如果夜會說話,如果月圓與彩虹相戀,如果記憶中的想念會被遺忘在漫長的長假。我會獨自聆聽夢境,讓風吹亂我的頭髮,然後任憑昨日裡記憶的愛情迴歸於月圓之夜。

  頭頂依舊是一樣靜謐的天,我的笑臉爽朗一如從前。許多事是聰明如我也同樣無法預言,物換星移滄桑早已改變,年華易逝也已變遷,我們是否都珍藏舊日的依戀?當你們的腳步踏響在城市的另一邊,誰又念我一如當年?我唯有賦情中秋,那裡承載著我們那不告而別的年華。遠方的你們,是否收到我郵寄的牽掛?這個月夜初上的星空,我徘徊在石橋上。想起過去你的模樣,如今消逝的年華在何方?我滿腹深情的惆悵,隨風飛向誰的身旁?

  夜月侵襲、來不及逃避。那些塵封的甜蜜,浮現那些愛的誓言、地老天荒,說好的不再心痛,望著街上往來親密的人群,我心又開始柔軟起來。曾經在這樣的月夜,也有我甜蜜的愛戀。而今卻只能成為斑駁,在很多年裡、我再也不相信“人長久、共嬋娟”從此把自己的心鎖進黑暗的角落、沒有月光的寂寞。

  終於、終於,在家人的安慰下,我慢慢迴歸了自己,回到我與月共賞的年華。於是我懂得了,即使愛情零落成泥、親情依然是我們最好的港灣。再次花好月圓、手中的月餅凝聚了太多的親情。閤家團圓共賞流光唯美,月上梢頭,天微涼。為父母添件外套,在與父母共聚的中秋、我們應該對父母傾盡更多的回報,因為留給我們親情的時間永遠如沙漏般流逝。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願天下人多一份團聚、少一份思念。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12

  從書中抬起頭來,透過朝東而開的窗戶,只見窗外一片淡淡的白色,一輪皎潔的圓月已經升起在夜空中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忽然想起今夜正是中秋,離家又是一年了。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惆悵,緩緩從心底湧起,直上眉頭。一個人的生活,每天忙於工作,不但把日子給過忘了,就連這朗朗的月光,也已久違多時。因屋裡亮著燈,所以月光不能朗照進來,只能從窗戶中看到她飄渺的丰姿。於是推開門出去,去享受這無邊的中秋月華。門外是一塊平地,再出去便是氣象局的觀測站,觀測站四周的地裡種了幾畦碧綠的蔬菜。這是一個地處縣城西南的山巔。

  走到山邊,陣陣山風從腳下的城裡吹來,直涼進心底,心中的苦悶與憂愁,都被吹散了許多。小小的晴隆山城,像是半個環兒,擁著氣象局所在的飛鳳山,站在山邊,便可鳥瞰全城了。月光像蛋清一樣柔嫩,像山泉一樣清幽,從空中輕輕地籠罩下來,給大地披上了一件薄薄的輕紗,神秘而又和諧。腳下的山城顯得更加秀氣了。放眼望去,白天密密匝匝的房屋樓閣,這時全都處在朦朧這了,只見無數閃爍的燈光;而當它搖曳著到達你眼簾的時候,已帶上了一層淡淡的暈圈,顯得柔和而恬靜。在那盞盞的燈光下,此時一定是溫馨而又甜蜜的,那歡聚在一起的家人,正共享著節日的喜慶。遠處是一帶遠山,月光伸展上去,雲與天起,把你的視線引向高處,引向茫茫的天際。

  我的心化作了一隻輕快的小鳥,在月光下的夜空中月飛越遠……兒時在家,這是正是全家最歡樂的時刻:吃過晚飯,一家人歡坐在院子裡,一邊看著圓圓的月亮從天邊升起,一邊吃著月餅、花生,、瓜子,一邊聽父母說一些關於豐收的話題;或是與村裡的小夥伴們在村子前後的田野間玩樂,在明亮的月光下跳皮筋,打夜仗,鑽草垛,玩“老鷹抓小雞”的遊戲……可是這樣的歡樂時光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好男兒志在四方”,我隨著時間的列車浪跡天涯,一起玩樂的夥伴也為了生活四散而去,各有各的一片天地。

  這一份童年的溫馨和喜悅,只有深藏心底,孤獨是時候翻翻,也足以慰情聊勝無了。不時從遠方駛來一輛輛遠行的汽車,強烈的車燈劃破夜空,劃破了月光的寧靜也和諧,隨之又消失在月光的寧靜中。它那沙啞的嘶鳴,經過月光的洗滌,嫋娜著到達你耳裡的時候,已不再是原來那單調機械的哀鳴,而成了喃喃的細語,混合著月光的溫柔和夜的蜜語了。願想在這蒼茫的月下,自己就是這世間最孤獨的人了,這時才知道,還有很多的人和自己一樣,在這“月圓人更圓”的中秋之夜漂泊異鄉,獨自咀嚼著心中的苦悶和孤寂。我想那遠行汽車中的旅人,這時也和我一樣,在想念著家鄉的親人。

  一陣山風吹來,好象吹動了月光的輕紗,腳下的山城也好似隨著月光輕蕩起來……“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這首吟唱千古的名作,雖說寫的是九九重陽,但這時想來卻倍覺親切。在這中秋之夜的飛鳳山山巔,一個人看盡萬家燈火,山風為朋,孓影做伴,心中的孤寂向誰述說,有誰知曉,又有誰能理解呢?今夜的此時此刻,家中年邁的父母能否知道,在這萬里之遙的山城之巔,我正在想念著他們呢?會的!我不是曾經寫到過“當你想家的時候,家中的親人也在想你”的詩句麼?……中秋月啊,請你把我心中的思念與祝福,帶給家中的親人,好麼?這樣想著,抬頭間,月已當空,中秋的月色更加明亮了。一陣山風吹來,不覺有寫涼。走進屋,夜已深深……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13

  哭秋

  淡漠愁

  飛塵哀葉揪

  獨思憂

  淚漬流

  星辰壓心頭

  望空月夜

  愁更愁

  今日失眠,只為月圓。它圓了,心卻"殘缺",只是偶爾有時也會在傳統中順理成章地張羅著意思下。在這樣的夜晚,和家人一起坐在庭院觀看明月大致是一件閒情雅緻之事。只是,獨自品嚐這份蕭瑟卻也是更多異別他鄉闖蕩江湖的一番灼隱之痛。

  離家時,千言萬語的叮囑是抵擋不了衝動的,畢竟年幼。當年月圓之有爸爸悄悄遞上的月餅,要知道這是他們不捨得吃一塊的月餅在此時“它們”——這圓圓的月餅卻寄託著父親所有愛與希望。月圓了,因愛而圓。

  不顧一切尋求的夢被年幼碰得支離破碎,就象那在狂風颼颼中"殘敗"的月影。愛告訴一切,失敗並不意味著遍體鱗傷更多的是喜悅的收穫,千古名言“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不正是證明了這一切嗎?

  那時,正是情竇初開之時,也是這個秋,這個月夜。生活就象遊戲的砝碼奪取了生命中最燦爛寶貴的金錢,只是在誘惑與欺騙中卻始終不敢相信此時發生的戲劇是自己演繹。但,事實證明了一切,是淚水與荒唐交織著這皎潔的月光來了一場名副其實地命運交響曲。月冷了,在陰暗的夜晚。獨望空月,反覆咀嚼著徐志摩的《半夜深巷琵琶》卻發現自己早已黯然淚下。

  又被它從睡夢中驚醒,深夜裡的琵琶!

  是誰的悲思,

  是誰的手指,

  象一陣悽風,象一陣慘雨,象一陣落花,

  在這夜深深時,

  在這睡昏昏時,

  挑動著緊促的絃索,亂彈著宮商角微,

  和著這深夜,荒街,

  柳梢頭有殘月掛,

  啊,半輪的殘月,象是破碎的希望他,他

  頭戴一頂開花帽,

  身上帶著鐵鏈條,

  在光陰的道上瘋了似的跳,瘋了似的笑,

  完了,他說,吹糊你的燈,

  她在墳墓的那一邊等,

  等你去親吻,等你去親吻,等你去親吻!

  愛凝聚著希望與夢想,在親情、友情與愛情中歷練。它是神聖的卻又是偉大的,就象這聖潔的月光女神,永遠象徵著一段不老的傳說。

  如果淒冷月夜能洗滌沉痛的心碎,那不妨在中秋讓愛的力量救活一個生命。但,他的確走了,走的時候還沒有來得及吃上一塊月餅。也許,他吃過了,那是曾經孩子剩下的殘渣。那不是中秋,是"殘月",一個罪惡的夜。

  拾起喜悅,漣漪著海的呼喊。在地平線的黃昏,是否能捲起愛的狂潮?……

  桂花香,獨思方,一段惆悵惆悵。

  月圓鄉,家燈煌,兩端思鄉思鄉。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14

  晚風習習,吹散了頭髮,吹亂了思緒,漫步在蔥蘢的綠樹紅花間,久久不曾離去。

  明月當空,清涼依舊,可心境卻不平靜。

  又是一個皓月當空,守著圓月話溫情的時刻,可卻找不到眷戀的理由,記憶中的溫暖卻只是停留在外婆的懷抱!

  一晃外婆去世近三十年了,我過了近三十個中秋,可年年中秋賞一樣的圓月,吃一樣的月餅,唯有我的記憶深處的中秋有著無比的甜蜜和溫馨!

  我媽是外婆最小的女兒,從小她就不會做家務,理所當然就更不會帶小孩,以致嬰兒時的我有好幾次在他們手中險些命喪黃泉,外公外婆看到小小的我遭遇如此的危險,就讓父母把我送到他們那兒,所以我是瞎眼外婆用衣服兜大的!

  從記事起每個中秋都是在外婆家過的,七十年代中期那個物質極度匱乏的年代,外婆總會變戲法似地給我們變出許多平時做夢都不敢想的好東西,每個中秋都是我們姊妹幾個最盼望的節日!

  當那一輪皎潔的盈月將它的光輝滿滿灑向大地時,我們早已穩坐在葡萄架下的小桌前等待外婆給我們變出的驚喜!在那略有些清涼的夜晚,一切都是那麼美好!

  當外婆摸索著從屋裡拎出一個小竹籃,我們就開始沸騰了,吵嚷著要自己去拿,瘦高個兒的外婆將竹籃高高地舉過頭頂,要我們安靜下來,經不住誘惑,只得舉手投降,平常吵鬧慣了的我們立刻安靜下來,要知道盡管只是那麼一點少的可憐的食物,可在那個年代卻足以讓我們這些小饞貓幸福好久好久!

  外婆依次發給我們:一人兩粒水果糖,一個蘇式的冰糖月餅,還有舅舅晚上剛從院子的葡萄架上摘下的葡萄……

  那時還沒有我的兩個小妹,所以我是最小的,於是享受著比哥姐們多的優待--可以躺在外婆的懷抱裡一邊吃著零食,一邊津津有味地聽著外婆重複了不知多少遍的鬼故事,聽著聽著就在外婆的懷抱中進入夢鄉……

  儘管是一樣的.東西,但對於頑皮的我來講,總覺得別人的肯定比自己的好,於是我會趁著哥姐們專心聽故事時,偷偷地去舔一下他們手上的糖果,直到完全確定我的和他們是一樣的甜!那水果糖的甜蜜滋味滲進夢裡,讓我甜醒了還在笑!

  那邊吃邊掉渣的冰糖月餅,讓我們非常珍惜地享用它,雙手捧著放到嘴邊一小口一小口地咬著,小心翼翼地生怕掉下絲毫零星碎末,如果一不小心掉下一點便會馬上拾起,吹吹上面的灰,然後十分享受地放進嘴裡,細細地品味……

  現在生活好了,孩子們再也不會因為少吃一口而爭得不可開交,豐盛的美味在每天的餐桌上一遍遍輪番重複著昨天的故事,而我卻再也找不到那種中秋月圓時一家人團聚賞月的溫馨……

  如今還不到中秋節,超市裡到處都是琳琅滿目的月餅,吃著那些製作精美,包裝華麗,價格不菲的月餅卻猶如嚼蠟,再也找不到當年那種感覺——

  如今中秋的月餅怎麼也吃不出從前的那個味,不知道是做月餅的人變了還是吃月餅的心境變了?華麗的包裝,卻如何也代替不了平實本質——一塊冰糖,幾粒芝麻,少許桂花,卻令我甜蜜許多年!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15

  中國人早就注意到月到中秋有超乎平常之明,併產生心靈的感應。周人會在中秋舉行儀式,以祭月迎寒。至魏晉以後,中國人興賞月,唐人更是流行。也是從唐開始,中國人有了中秋節,千年既久,到現在已經成了傳統和習慣,祭月也演化成為賞月,這標誌著人從對月之崇拜發展到對月之審美。

  祖父所主導的一次中秋節,留在了我兒時的記憶中。那天晚上,雨過雲開,有月忽出,自行於天。院子種合歡樹、桐樹、德國槐樹,枝繁葉茂,互相交錯,蔭庇甚大,遂只有庭中簷下乾爽,月光透明。祖父淨手整衣,搬出一張寬且矮的條桌,放在簷下庭中,並用瓷盤一一陳以石榴、柿子、月餅等果品祭月。我的祖父1973年西歸,在他生前數年再未祭月。那次儀式雖然簡陋,但它所傳遞的資訊卻自古而來,印象不可磨滅。

  農曆八月十五,三秋之半,依長安風俗,這天下午靠近黃昏之時,每戶必烙月餅。這是主婦的事,在我家當然是我母親的事。為了使月餅好吃,母親要給面裡放芝麻,往餡兒里加搗碎的核桃仁,也會加紅砂糖或白砂糖,這種月餅是甜的,我等小孩特別喜歡吃。烙月餅要用雪蒿,是生長於土坎上或田壟上的一種野菜。掘雪蒿往往是我的活兒。有時候中秋節會下小雨,天地迷茫,我也不推辭,出門,出巷,出村,在地裡採一把跑回去交給母親。月餅會做一個大的,直徑大約一尺半,做幾十個小的,直徑大約一寸半。大月餅和小月餅都貼雪蒿,一是裝飾,二是提味。雪蒿一經鍋炕,葉莖便綠淡黃渲,脆感畢現。

  月餅在長安謂之團圓饃,因為中秋節也就是團圓節。八月十五夜,一邊賞月,一邊吃團圓饃,其樂融融。然而這一天也總有人在外羈旅,不能返鄉而聚。不要緊,當給在外之人留下大團圓饃的一角,並留下幾個小團圓饃,等其回家吃。全家有多少個人,便切大團圓饃為多少塊,一人一份,不過當在中秋節以後食之,八月十五夜所吃的是小團圓饃。有一年中秋節,我父親正在西府的扶風縣做宣傳工作,數月不歸,屬於他的那一份大團圓饃夾在幾個小團圓饃之中,一直掛在廂房,也就是父母臥室的牆上。怕我偷吃,母親故意將其高懸。

  母親烙好月餅後會將它們放在一個簸箕裡,並置之於方桌或條桌上供一會兒,而後才把小月餅拿給祖父祖母和孩子們。大月餅繼續供著,到第二天才收起來切成塊兒。也許如此供一會兒,也具祭月的意思吧,然而總之是敷衍塞責了。到了我這一代,就連母親都不如了。祖父是清人,母親是民國人,我是共和國人,三朝鉅變,在中秋節的規矩上,母親不勝祖父,我不勝母親,我的兒女更不勝吾。文化之變遷,文化在中秋節之衰,觀之顯矣!今之人,只剩下送月餅和吃月餅了。

  在唐長安,賞月顯然是一種盛舉,充滿了雅意。道士有傳,唐玄宗曾經由天師引領進廣寒宮,見宮娥,聞仙樂,流連忘返,並獲得靈感,作霓裳羽衣曲。這顯然是傳說,不過唐玄宗攜楊貴妃賞月無假。為延長賞月時間,唐玄宗嘗令工匠在太液池西岸築賞月臺。所選地址甚佳,可惜安史之亂爆發,賞月臺只建了半截。皇帝喜歡賞月,詩人也就喜歡。他們所去之地,往往是曲江池之岸、杏園之邊,三五成群,彼此激發,遂多詠月之篇。有一年過中秋節,唐僖宗吃月餅,喜其油酥,十分之香。恰聞有進士在曲江開宴,便下詔御膳房包以紅綾,送月餅給進士。月餅初入史書,大約便由於此事。

  中秋節除賞月之外,也賞桂。目遇之,月光明,鼻嗅之,桂花芳,又有耳聞之,絲竹幽,真是何等趣味!當然還有故事,凡古賢者所創作的“嫦娥奔月”“蟾蜍變玉兔”“吳剛伐桂”,甚至“朱元璋以月餅遞送起義情報”,都會在中秋節講一講。明清以來賞月,也會猜涉月謎語。“長安一片月,打一小說人物,經猜是秦明。”不是很有意思嗎?這給中秋節增加了新的文化元素。

  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蘇東坡的中秋節是在密州一個超然臺上過的。有朋友陪伴,自夜至天亮豪飲,大醉。7年不見其弟,由衷懷念。緣於此,蘇子作詞曰:“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國詠月之文章汗牛充棟,蘇子中秋節之詞空前絕後了。

  沒有理想的生活,就不會在生活中審美,也不會使生活藝術化。中秋節對月之審美,顯然是古人生活藝術化的表現,遺憾今人的中秋節,重以物質,輕以精神,或者說是生活粗鄙化,甚至退化了吧!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16

  中秋之夜,一輪圓月漸漸升了起來,像一個銀盤高懸在天幕上。皎潔的月光如水銀般傾瀉,給大地萬物披上了銀灰色的紗裙,呈現出朦朦朧朧的美。透過朦朧的月光,沉思在輕柔朗清的月光下,與月光輕盈慢舞,與月光皎潔相映,發現這平靜如水的夜晚竟是如此美麗。

  我停筆推箋,佇立在窗前,眺望遠方。月是那樣的清明,它那圓圓的臉盤上,掛著慈祥溫和的笑容,靜靜地望著大地,月光照在我的窗前好似覆蓋了一層白霜。月的光鋪滿幽靜的小路,涼爽的風飄來淡雅的清香,樹梢輕柔的搖曳著月影。幾度月圓月缺,聚合離散的情思纏繞心頭,他鄉明月怎有我鄉月明?種植一片相思園林在心中,芳香在夢中家園相聚。

  一縷清風載著我的思念,推開期盼你的窗。夜幕中的繁星掛滿了我的思念,凝望中我知道你也在想念著我,動情中遙望,思念在繁星中閃爍。在心裡同唱一曲纏綿的歌,我陶醉在你的歌聲中,甜甜的夢境裡和你忘情的舞美著明天的浪漫。釀一罈女兒紅,裝滿琥珀月光,捧一杯美酒飄香。悠悠琴聲訴說歲月滄桑,紅裙水袖穿雲間,風清雲淡月夜飛花,醉眼嫵媚我青春的舞動,潑墨抒情天與地,留下真情溫暖你我心。

  中秋的月光清如水,它的清輝到處傾瀉,傾瀉在懸崖斷壁上、山坡上,傾瀉在建築物上,傾瀉在像手臂一樣伸展著的樹枝上,使一切都分明清晰,一切都成了活生生的了。輕柔的晚風吹拂我思念的髮梢,卻吹不散我對你的情思纏繞。明月窗外高懸,清涼舒爽,清輝柔波,竹林飄來心靈的醉音。星空璀璨,摘得一顆暖在懷中,看到的是你深情凝望的雙眼。

  窗外的夜是沉靜的,沒有春的奔放,沒有夏日的激情。涼風與秋雨結伴,黃葉與晨露相依,大雁也打點南歸,溫馨的中秋飄然而至。只有繽紛的落葉在靜悄悄地飛舞,閃爍的霓虹燈給飄飛的葉片抹上了五彩的斑斕,也給了朦朧的夜色增添了些許的魅力。葉片時而靜臥在大地,時而盪漾在水中,一片片地飄飛,又一片片地落下。聽著草叢中蟲兒的呢喃,筆中搖落層層思念,如果今晚的明月能傳送此時的思念,是否已到達你秋景的窗前?明月水中映照著你的影子,那一分靜靜的美,也會守來涼爽的秋風陣陣輕撫。

  一輪皓月高懸在夜幕之中,天空是那樣的深邃,宇宙是如此的廣袤無垠,遙望夜空,不禁使人們心曠神怡、浮想聯翩。古往今來的許多文人墨客,更忍不住要吟詩作畫。我把自己浸潤於寂靜的午夜夢迴中,聆聽心之低語,你能感受到這份平靜如水的心情是如此的愜意。傾聽音響裡緩緩流淌出來的如水音樂,懷揣著真誠,用竹筆描摹平靜的模樣,感受平靜的召喚。生命恰似涓涓流淌的河流,我更像一汪清泉,靜靜地流淌,任憑魚兒暢遊,仍舊波瀾不驚。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17

  秋雨打著我的臉,我站在佔全聽雨樓臺上。

  一堆堆深灰色的迷雲,低低地壓著大地。我知道這是深秋。村莊周圍,一望無際的樹木都已光禿,老樹陰鬱地站著。讓褐色掩住它身上的皺紋。

  無情的秋雨剝下它們美麗的衣裳。大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個個拎著月餅。

  今天是中秋節。

  記得去年的今天,月光灑滿我這小小園庭,在這裡,綠茵和花草接受月光柔軟無聲的戲鬧,大自然的精神,月光的精神,豪邁的飲酒精神和諧的混合起來。

  童年時候,在我的故鄉杞縣最南部,望著北斗拖著長長的尾巴,微紅的,豐潤的,帶笑的面容,在那上方浮動!母親給我們弟兄四個發月餅,一個月餅切成四半,每人一塊兒,又發了爹爹種的菜瓜,每人一個,小小的,細細的小瓜。大概那一斤重的菜瓜打算換錢,我們吃不到……。

  那時候,天上的星星是亮晶晶的,多的象是被人用那些光明的顆粒向著漫無邊際的太空作了一次播種,頭頂著天,想摘下幾顆星星當月餅吃。爹爹讓我用哥哥自制的板胡拉了一曲《家鄉的喜訊》,學徒水平吱吱呀呀,沒有優美的旋律,但琴聲悠悠,傳遍整個鄉村。

  秋雨,泉水似的盡是落著,勾起我的串串回憶。今夜沒有月光,也沒有殘月,只有秋雨……。我和可愛美麗的小女兒唱唱、小歌一起聽雨,還有東京詩友醉吟秋詩!秋雨,是一首不老的詩篇,是一曲優美的歌曲!是一杯豐收美酒。

  中秋節的細雨,沾溼了我的精神和衣服,並不是傾盆的大雨,它卻緩慢而頑固的下著,淅瀝的雨聲神秘的響著,遠處的雨聲已變成了一片大的聲音,象一把大刷子在乾地上擦著一樣。

  如此秋雨令我有了多情的懷舊:

  相去萬里遠,披星歲已緩。

  思鄉令人醉,時光漸已晚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18

  中秋節將致,面對超市裡包裝精美、種類繁多的月餅,我不再有兒時那種歡愉的心情,那種甜蜜的期盼,那種簡單的快樂,但讓我更加懷念兒時的那種月餅。

  兒時的月餅,沒有現在精美的包裝,薄薄的一層黃草紙,包著一個如拳頭大小的圓餅,既莊重又大方,開啟黃草紙,月餅就露了出來,烤得焦黃油的餅面上,一般都打上了長條形的閤家團圓,花好月圓等一些祝福圖案,月餅古色古香,讓人賞心悅目,掰開月餅,青紅絲像藕絲一樣纏纏綿綿捨不得斷開,餡裡面的核桃仁,花生仁,芝麻仁、冰糖時不時從斷開處掉下來,那花生、冰糖做的餡,那麵粉做的堅硬的皮,那皮上稀疏的幾粒芝麻,幾乎都是人間至美之味,輕輕地用舌尖舔著味兒,慢慢地咀嚼著,享受著,感覺著嘴裡香濃甘甜的味道一點點的迷漫開來,幼小的心裡便橫生出無限的滿足和甜蜜。多年以後,只要回想起這個情景,舌間似乎還留有餘香。

  但現在,在月餅堆裡很難找到兒時吃過的那種月餅了,儘管現在的月餅越來越好,精美的包裝,繁多的口味,但卻再也吃不出以前的那種感覺了。人們的眼光不知何時從欣喜變成了挑剔,在不知不覺中已沒有當年吃月餅的那種衝動,當古老的風俗沒有了,淳樸的心靈改變了,花錢買來的精美月餅,除了送禮,也只是一種普普通通的應景食品罷了。但每當中秋節來臨時,我總忍不住在超市擺滿各種品牌的月餅架前流連忘返,老覺得我與它之間有種不解的情結,即便不買,也要多看它幾眼。

  中秋,它承載了一段兒時的回憶,一種醇厚的味道,一段由月餅串聯的記憶。儘管我自始至終對月餅有一份獨特的情懷,但我依然懷念兒時簡樸的月餅,那種用黃油紙包著,用紙繩紮成四方塊的那種月餅,最起碼它真實,表裡如一,沒有太多的掩飾。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19

  已經二十多年沒有在老家過中秋了,以至於今天下午打電話給母親時,才記起老家的中秋節是八月十四。

  按照今年中秋節放假時間,如果我八月十三回老家,十四正好可以在家陪父母,十五返回崗位。可是我忘了。我下午以後還在糾結要不要回去,最後認為如果去了,八月十五要返回,中秋節只能在路上,於是決定不回去。一經決定就立即打電話告知母親,說我今年又不回去了。母親說,她今天早上就已經推好豆腐,還以為我要回去的。並說,今年如果來,正好來一天,去一天,中秋節在家過。於是我才想起老家是八月十四過中秋。

  我在老家讀書的時候,山裡沒有電視,每逢中秋,大人們吃過晚飯就坐在院子裡聊天,說的都是當年的收成如何,以及這家的豬那家的羊什麼的。

  由於沒有電,室外也不便點燈,大家聊天時是互相看不見的,偶爾能看見的是對方螢火蟲般忽閃忽閃的旱菸。

  在大人們聊天的時候,孩子們則聚在寨中的一個大院壩裡玩。玩的多是《拍芝麻》和跳繩之類的。《拍芝麻》是一首童謠,由四個孩子背靠背,各出一隻腳搭在一起,分別用一隻腳在地上跳,邊跳邊拍手,並唱:

  月亮光光,芝麻香香,先推豆腐,再煮莽莽,莽莽沒熟,我要臘肉,臘肉沒耙,我要餈粑,餈粑還沒打,我要去耍,北京在開會,毛主席萬萬歲。

  跳繩的時候是兩個甩繩子的人唱,跳的人按照節奏跳,跳錯或者被繩子套住就換人。諸如:

  吃菜要吃白菜心,當兵要當解放軍,砍柴要砍青槓柴,挑水要穿解放鞋,乒,乓,叉。

  他們在院子裡追來打去,叫喊聲打鬧聲從對面山的缺口處飄到山外,傳得很遠。直到月亮漸漸西沉,山村暗下來的時候,才滿頭大汗地摸索著回到各自的家去。

  有三五個貪玩的還在躲貓貓,於是就聽到這邊大人在喊,冬生,你還不回來,老子就拿棍子來請你了嘞!那邊大人在喊,臘狗,你還不回來睡覺,明天早晨起不來放牛你就曉得“鍋兒是鐵捯的”!

  隨著人們的呼喊聲,寨中的狗叫聲又一陣此起彼伏,然後恢復寧靜,整個村子都進入夢鄉了。

  在老家,中秋節是必須推豆腐,打餈粑的。而且,家家都是一樣的,菜是豆腐,飯是餈粑。

  我是讀中學後才走出大山。有一年中秋節,語文老師叫我們寫作文,題目是《中秋賞月》。我們都沒有什麼體會,無從下手。老師就開導我們說,你們想想,中秋節的時候,一家人團聚在一起,你們拿著月餅,在院子裡邊吃邊看月亮,此時你們有什麼感想啊?我說,沒敢想!老師說,我是問你們有什麼感受。我就問老師什麼是月餅,月餅像什麼樣。在我問的時候,好多同學也瞪大眼睛看著老師,等著老師解答。那時我們的老師多數是鄉里招的民辦教師,他們也沒有吃過月餅,任他怎麼想象,我們還是一頭霧水,那篇作文我至今還沒完成。

  現在鄉場上有月餅賣了,但是鄉親們過中秋節依然是推豆腐,打餈粑。一來是風俗習慣難改,二來是捨不得花錢。

  這些年生活條件好了,大家不必等到逢年過節才有好東西吃,習俗就淡了很多。加上這些年青壯年都外出打工去了,在家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兒童沒有力氣大餈粑,中秋節也就只有煮飯吃了。倒是哪些在外打工的人回來過了年又要出去的時候,往往要打餈粑一家人吃了再走,既是孝敬老人,也是表示“吃餈粑,一家人粘在一起,不分開”,寄意吉祥。

  打餈粑是力氣活,通常一人打,一人在手上沾了水去按,相互配合,我父親和我大哥配合就很默契,我在旁邊看過好幾回。我們兄弟姐妹五人都在外面,我的父母也是多年的中秋節沒有吃上餈粑了。今天我在電話中問母親,她說準備用我給她們買的湯圓面做湯圓,於是我也感慨起來。

  此時她們應該熟睡了吧,今夜的月已經沉下去了,等她再次升起,月光照到床前的時候,就又是老家的中秋。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20

  又近一年的中秋,驀然回首才發現,自己不經意間竟走過了人生最美麗的季節,想著如花的歲月載著青春年少的美麗夢想,讓蹉跎的車輪在時間長河中慢慢駛過,而沿途的風景竟如此鮮活地綻放在自己的記憶裡,讓我在臨近中秋的今晚知足地開啟了對幸福的最新感悟!

  我生在一個並不富裕的農民家庭裡,卻享受了為人女所享受的一切!

  由於剛生下來時,我排行老二,而且老大也是一丫頭片子,所以我的到來並沒有因一個新生命的開始而成為家人驕傲的資本。在那個重男輕女的年代,一個女孩的降生必然會受到漠視和忽略!可是我是多麼地幸運,在這個家裡,因為我從小體弱多病,貧血、肺炎、麻疹,這些在現在看來微不足道的小病,在那個時期,僅只是一項,就足又結束我脆弱的生命,何況我三大“怪病”兼而有之!只有母親,不管我的孱弱,不管我整夜整夜地放聲大哭,從沒有放棄過我。她東家借錢,西家借糧,抱著我從村裡到城裡,找親戚,尋朋友,帶著我住醫院,找偏方,千方百計救我,一次又一次!每次看到又有一個孩子夭折了,家長撕心裂肺、呼天搶地、怨天尤人地慟哭,母親便堅定了自己一定要救活這一她“身上提下來的一塊肉”的決心!伴隨著“一個女娃娃麼,扔了算了!”的建議,母親總是將我緊緊地摟在懷裡,可能是我“命大福大”,也可能是老天看到了母親的一片誠心,我終於挺過了那個慘淡的歲月!也正是母親念念不忘的“大難不死,必有後福”,一直健康地活到了現在!同時也享受了人世間最美的幸福!

  直到今天,在我的腦海裡,都有母親緊緊地將我摟在懷裡最真實的忘記!

  接著我的兩個弟弟,一個妹妹,相繼出現在我們的生命裡,與姐姐和我,一共姊妹五個演繹了一脈相承的最親密無間的血脈親情!

  我姐姐比我大一歲半,大弟弟比我小兩歲,可能是我的病因,我的身體發育與成長極為緩慢,弟弟已靈牙利齒了,我才開始學著說話,以至家人以為我是啞巴,還找過醫生疹療過,幸好沒遇到庸醫,否則我沒啞也可能早被醫啞了!學走路也比弟弟遲,以至家人又以為我是痴呆!只有母親,她透過我的眼睛,堅信——她的二女兒不僅正常,而且絕頂聰明!

  而父親,總是用他厚實的臂膀,撐著這個家,撐著我們最簡單的幸福!

  那時的父親,因為精通技術,又善於學習,在原始的科技開始起步時,率先學會了駕駛,開農用車,拖拉機等,也因此讓我們這個孩子多的家庭裡的每一位孩子都有了一個快樂的童年!那時,父親除了開車,還學習魚的養殖技術,那些紅色的,黑色的,白色的,銀色的魚,還有張牙舞爪的蝦,夾手的河蚌,以用用河蚌養殖珍珠的過程,至今還是我印象中最厚實的回憶!現在我雖然忘記了吃魚時那些魚是什麼味道,但別的孩子吃魚是奢望,我們吃魚卻是在家長威逼利誘下才吃,這樣的感覺讓我從小就感覺到了自己的優勢!

  上學了,我一至三年級,沉默至極,從不主動發言,從不多說一句話,但學習成績卻是特別優秀,每年的開學典禮都是我最幸福的時候,那時候,我們對學生的學習成績排名,語文,數學都排,還評“三好學生”和“優秀少先隊員”我因為每年都會因語文、數學考試前三名而受獎,那時我安靜地站在主席臺上,驕傲著自己的榮耀,聚集了同學們羨慕的眼球。

  四年級了,我開始了我初步的“仕途”生涯,做了班裡的課代表,五年級又做了班裡的學習委員,管著班裡幾十個孩子的作業和學習,把此作為一種神聖的職責,那時的自己,成為旁人眼中最優秀的孩子——驕傲地幸福著!

  接著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父親又辭了別人引以為榮的技術員之職,做了工程承包商,開始了建築和水利的工程承包工作,成為遠近聞名的“萬元戶”,在廣播中成為唯一一家宣傳單位的模範人物家喻戶嘵!我們也因此,備受周圍小朋友和大人們的關懷!那時,感覺我頭上的天都比其他人的天藍!父親給我們帶來了我要的幸福!

  父親的工程出現了問題,我們的生活也因此受到了空前的影響,但我們一家人精誠團結,不向困難低頭,不向那些看輕我們的人示弱,我們用自己的努力,一點點地蹣跚前進,那種苦難中的抗爭,那種逆境中的崛起,是我們此生難得的財富!我們終於贏了這場生活給予的最難的棋!我們也因此真切地感受到:幸福——就是困難時任何力量都無法拆解的團結!

  我的初中生活開始了,我從學習委員榮升為團支部書記,一直到高三畢業,在團內積極地工作,努力地學習,最後,一路順風,過了高考的獨木橋,成為了一名大學生,半學校的邊界生活,也學會了如何將自己融入社會的基本技巧!其中也同樣,用一沓見證奮鬥的榮譽證書和共產黨員的身份,詮釋幸福!

  工作了,除了優秀的教學成績,又開始慢慢走進我最單純的願望,創刊《奇葩》任主編,全身心地投入這個刊物的編排與選稿,刻印,裝訂,那幾十本簡裝的刊物,我像對自己的孩子一樣呵護著,關懷備至,使她最終成為鎮級刊物,更名為《駝鈴》仍任主編,成為那個區域師生喜愛至極的寶貝!那種幸福,無以言表!

  終於在茫茫人海中,挑選了屬於自己的另一半,幸福地將自己嫁了出去,也同時開始了賢妻良母的美好征程!用簡單的柴米油鹽把自己幸福成一個小女人,在他的呵護下,成長!

  第二年,我們便有了我們可愛聰慧的女兒,看著她的成長,看著她比當初的我更加優秀的表現,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女人!

  現如今,我站在三尺講臺,以統領千軍的豪情,收穫著學生眼裡智慧的光芒!也收穫著他們成才的理想!教師節同事和學生們真誠的祝福,圍成了我作為教師的榮耀和桃李滿天下的幸福!

  今天,臨近中秋,臨近了這個團圓的日子,看到年事已高的父母,仍翹首以待他們眼中永遠也長不大的兒女們在他們面前大口地吃著可口的飯菜,是那麼怡然而心滿意足!我忽然就恨起歲月的無情!看到兄弟姐妹們為了等我這個雨中遲到的二丫頭遲遲沒有揭開快涼了的鍋,我忽然就無比珍惜這種純正的親情!看到老公為了家忙碌的身影,卻在吃早點時將碗裡的唯一一片牛肉夾到了我的碗裡裡,我堅定了自己做賢妻良母的追求!我看到許許多多關心和支援我的同事和學生,我感到自己生活在愛的海洋,情的綠洲!於是,我寫下了這段文字,記錄我人生歷程中感觸最深的幸福,作為中秋的獻禮,把她獻給給了我生命的父母!把她獻給所有給了我愛的家人和愛人!把她獻給給了我快樂的女兒!把她獻給給了我最大動力的同事和學生!

  祝你們:中秋快樂!天天幸福!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21

  夜幕風寒籠袖冷,薄霧瘦綠罷千秋,皎皎銀河月復圓,縷縷清輝洗濁塵,朵朵閒雲悠悠去,悽悽孤影應何歸?萬念千思青山外,望中故土誰同堂?清輝灑落欄寂寞,孤魂佇立誰做伴?可憐今夕中秋節,別似人間難相聚。今夕遊子他鄉土,故鄉明月照我還,故里鄉景猶記新,倍思家親月知否?

  昔日年年舉堂歡,今夕難聚望月愁。故里月桂格外明,水繞煙村隔塵世,樹掩牆東幽小樓,牆外月影鎖朱門,牆內老少同堂歡,杯中笑聲分外朗,輕言細語訴往矣,淡笑得失樽前事,過往俗事不足道,酒過三循夜已深,再置庭前賞桂華,月清雲閒風輕渡,燈明宴歡難俱陳,宴散人去月已墜。

  舉頭望中故鄉月,雙眸盡收異鄉土,景景皆是言鄉愁,孤零難語故鄉音,時而輕笑思鄉甜,時而澀笑思鄉苦,柔腸百轉牽鄉伴,千思萬縷瘦鄉顏,纏綿不斷總鄉情。

  今夕難聚雙親邊,不知雙親夕如何?是否已食中秋餅?是否依如淡笑歡?是否望月賞桂華?是否望中思遊子?是否愁容也難訴?是兒遠遊為不孝,是兒難置提母伺,是兒難聚讓父憂,是兒無奈紅塵擾,是兒難言今中秋,是兒難思故園情,是兒對月難寄情。望願雙親今宵歡,望願雙親今忘憂。

  千言萬語難訴陳,倚窗把酒對月酌,鴻影獨苦故園情,偏是腸斷月不知,夜寂人寞無問處,樓外青山悵思緒,望斷陌路寥無聲,只今秋月西窗影,自是夜深不覺去,俱如往矣執燈墨,立盡中秋愁東流,牆外千秋薄霧冷,青案更賦故園詞,身寒心悸腸難嚥,獨醉今宵鞦韆月,聽落鄉音添枕眠,空餘清輝照朱戶,任憑鄉愁到天明。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22

  瓦藍的天空澄澈的一塵不染,遠處飄來一縷縷金桂的清香夾雜著醇厚的柿子味。捨不得離開的蟬還在枝頭上低聲的嘶叫著,遼遠,清亮。卻還是沒能留住燥熱煩悶的夏,秋天便迫不及待的跨上了行程,悄聲帶著豐收來到了這個令人神往的村莊。

  樹根又傻愣愣的坐在村口,整整一下午了。“中秋節快要到了!”想起來離家漂泊的瘋娘,樹根又重重的嘆了口氣。

  樹根從小就是村裡人眼中的另類。他那十幾年前就去世的啞巴父親以及那離家出走的瘋娘無一例外成了村裡人這些年茶前飯後的議論話題。一場大暴雨後,兇猛的河水捲走了顫微微的獨木橋以及橋上的樹根爹,被救上岸後昏迷不醒。窮苦的家庭如何能支付鉅額醫藥費,樹根爹變啞了。後來成了家,卻不幸掉下懸崖摔死了。再後來,樹根娘變瘋了,常常到處亂跑,不過每次都會自己回來。樹根是個敦厚的人,也沒太在意。誰知兩年前母親出走後再也沒能回來,樹根找遍了十里八村可沒有一點訊息。

  往事像電影一樣一幕幕閃現在樹根的腦海裡,眼前這座富饒祥和的村莊把他的思緒拉回到幾年前。泥濘不堪的小路上發瘋的母親在地上胡亂的翻滾,身上髒得不像樣,分不清是泥還是牲畜的糞便。樹根便耐心的為瘋娘洗乾淨,即使很髒,他也覺得很幸福。而現在要是母親還在身邊,那該是多享福啊!

  他還依稀記得那年的村子,天翻地覆的蛻變了。那天,村支書興沖沖的跑來“要修路了,要修路了!”原來,村村通公路要普及到這兒了。這可是村裡人做了幾十年的夢啊,村裡男女老少齊心協力的跟著共產黨的領導,修建那條多少年來夢寐以求的路。籌資、開山、挖石、肩挑手抬……一條寬闊平坦的水泥路在挖土機的轟隆聲中,在村民高亢的吆喝聲中,在險峻的山谷中巍然迤邐。凝聚著無數的心血與希冀,這條宛如銀龍的路無盡綿延,穿過村莊往南通向縣城,往北直抵市區。於是,這個閉塞的村子一下就變成了交通要道。

  自從樹根爹死後,樹根便把自家幾畝地租給別人種,這讓思想保守的村民們很是看不順眼,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民竟然不種地,那還想幹什麼?村支書是個老黨員,考慮了樹根的情況便將剛批下來的農村最低生活保障金和農村醫保的名額留給了樹根家。這可是個稀罕事啊,困惑農村家庭幾十年的收入低、看病難的問題竟然解決了。在村委會的幫助下,樹根簽了承包合同,把村口一棟廢舊的廠房租了下來,用這個破廠房開了個漂亮的飯店和一個洗車場。這要擱以前啊,村裡人肯定會笑掉大牙,而現在這寬廣的公路通向這裡,帶來了川流不息的人流和車輛。以前連個拖拉機都罕見的村莊現在大小車輛來往不絕。樹根的飯店和洗車場也成了香餑餑,生意十分紅火,賺了不少錢,蓋了小樓房,小兩口日子過的像模像樣。

  看著南來北往的人群,樹根又想起他那流浪在外的瘋娘,“不知道她現在怎麼樣了?還會回來嗎?要是回來時迷路了怎麼辦?家鄉這幾年變化這麼大,娘會認識嗎……”想著想著,淚水模糊了樹根的視線。黨的政策這麼好,日子一天比一天過得好,錢是掙不完的,可娘卻只有一個啊!樹根站起身理了理衣服,看了看眼前這祥和的村莊,高聳的樓房、寬敞的公路和一切的一切,他下定決心明天就去找娘,帶她去治病,想著這些他緩緩的向著遠處的五星紅旗深深的鞠了一躬。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23

  又是皓月當空時,當星空銀盤高掛,月光灑向萬家。這是一年的中秋節,也叫團圓節。

  小時侯的中秋節,都是一家人圍坐在庭院中,一張小圓桌旁圍幾個小凳子,幾個果盤和洗好的水果會放在桌子上,而果盤裡有月餅,瓜子,蘋果,糖果幾樣。明月高掛之時,晚風徐徐,吹著庭院的梧桐的沙沙聲……

  那時的我和妹妹,最喜歡聽父母給我們講故事了。仍然會想起父親曾經對我講起明朝大才子解縉的故事,講起解縉淵博的知識。解才子的那首對聯:天作棋盤星作子,誰人敢下?地為琵琶路為弦,哪個能彈?大氣的對聯,無愧於明代三大才子之一。

  母親也會給我講嫦娥奔月廣寒宮的故事。我和妹妹也會仔細的瞪著大眼晴,試圖從母親的故事中,看到月亮上的吳剛伐桂。母親告訴我們,因為吳剛對嫦娥不敬,被玉帝知道。玉帝罰他砍伐月桂樹,什麼時砍倒了月桂樹,他就可以不再受此刑罰。而吳剛每砍一次,月桂樹就會自然癒合。所以吳剛年復一年,終日的砍罰,未曾停歇……

  今年又是中秋節了,人在異鄉。父母講的故事依然浮現在腦海。吃著手中的月餅,桌子上的蓮蓉味,五仁,豆沙月餅,蛋黃月餅。比小時侯的冰糖月餅無論樣式,價格種類都多很多,但是再也吃不到那種味道了,再也吃不到哪時那麼好吃的月餅了。

  月是故鄉明。有人說中秋的月特別的圓,也特別的明亮。我想中秋節的月亮之所以不同於平常。是因為無數渴望歸家的遊子,和無數盼聚團圓的父母用他們的思念之情感染了月桂女神。那圓圓的月亮,是每個父母在家裡期盼兒女歸來時的深邃的眼神。那明亮的月光,也是指引著每個歸家的遊子。讓他們的心不再孤單。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24

  一場場疏雨將仲秋喚至眉睫,不知君處是否亦看到了蓮已成篷月桂開?記得你曾說,喜極了蓮子的清新與桂花的幽香,因它與仲秋的團願,月餅的香甜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有關。我亦因君所念有所念,總是喜歡在每一個或陰或晴或濃或淡的仲秋時,沿古老的傳統入俗,洗手捏面,且採來各色甜果與麵粉相嵌,纖指熟稔的為這個傳統的節日添薪續稠,將所有的悲歡離合包裹,為君烘一爐的微甜的餅香,待月欲盈時,遣予君前,請君笑嘗。

  瓏心伴月,冰糖桂花餡。

  如布一場來去都走不出的圓徑,將一顆飽滿圓潤的冰糖,嵌在密密匝匝的桂花間與糖汁相融,麵粉作衣有牡丹鳳鳥題了花好月圓的水印於其上。以冰糖為月,桂花作星,滿滿的相盛,放入爐中經文火慢慢的烘烤,待色至澤黃的暖色時,甜香慢慢漾開,就如那時玲瓏樣的心事,散在睛日的溫和裡,分分秒秒間,坦然的生出許多天長之息,地久之念。開啟那澤黃色的錦衫時,便看到一際清晰的繁星,層層擁躉著那輪圓圓的明月,像極了瓏心將眨動的思念煨暖,烘出伴月的貪戀,緊緊的依附和夾雜在清新的餅間,如這個將至的仲秋裡,我為你捏製的面球,點一輪家鄉的明月為眼。一團錦繡裡,即使有圓有缺,君都可以感受到瓏心伴月的清香,就如君那滿滿的不自覺溢位的記憶。

  豆語甜心,棗泥紅豆餡。

  紅棗如珊瑚,晶瑩剔透。傳言,紅棗具有神奇的養顏功效,可以永葆青春不褪,那麼,在這個仲秋臨近時,採一串紅顏如玉的棗子,為君先碾成微甜的棗泥與南國的紅豆相摻,在素手的攪動之下,慢慢粘合,漸漸成了纏綿的模樣,再無分界。豆蔻紅顏,如戀君時的痴貪,再融了白沙糖少許,絲縷間更添纏心綿意,最後在火的烤煉下,顏色由清白轉到金黃,餅間卻融了永不褪色的紅豔,在心向處牽暖薰香。做一個豆語甜心餅送你,纏綿的紅棗,輕嚼,潤齒留香;剔透的紅豆,輕咽,益氣養血。君嘗時,豆語甜心全嵌在金色餅衣裡面,落齒處,棗香豆香,在君的唇舌間湧動成潮。我嘗過的紅棗中的蜜甜和紅豆中的甘酸,而今我將它遣予君前,塗在君的手上,讓君再一次貪戀兒時食指的誘惑。

  蓮心如意,梅子蓮容餡。

  將蓮子輾碎、曝暖,壓成泥作蓉狀,帶著兒時玩泥人般的趣致捏成團,將其身以麵粉和蛋液鑲衣,再嵌兩顆梅子為如意,最後放入金黃的熱油中烘成月亮的模樣。儘管以錦衣華服相裹,仍帶著蓮子般的清純,梅子樣的盈潤。那夾在餅間的蓮蓉,是蓮子甘心的碾壓,而那嵌在蓮容間的梅子,則映著嬌生生的晴朗,像那時春日裡我們一起行過的半畝花田,我將如花的笑容捧到你而今也許望不到的前端。記得共食時的梅子,藕絲相連般的粘甜。記得同採蓮子時,拈絲成鏈,圈起舊時的纖腕。泥蓮芳倩,如昔年曾見。而今,將那時的蓮心與蓮意和著蓮子一併碾作泥蓉,在餅的中間醉臥。思念如梅子青,攤開時,酸甜已如醇酒般溶在月餅間。如那午夜仲秋時的月色,清了舊時的嗔怨,唯餘蓮心如意縷縷相牽。

  祈,在這個安靜的仲秋夜,你我的笑靨如一月傾城,清淨而淋漓的徜徉在這有你有我的塵世,彼此伸手,掬起那餅間眾馨的味道,在同一輪絕美的月色間,細細品嚐我們曾經的微酸如今虔誠,而後的幸福安好。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25

  一覺醒來,中秋已過,一切又恢復了平靜,開啟冰箱,盆子裡還有大半盆湯圓,白白的,毫無雜質,原本是找點東西當早飯的,現在卻毫無胃口,筆記本邊還有半塊月餅,扔進垃圾桶,買的月餅好像還是那麼多,沒有少。

  起床的時候開啟手機,手機新聞上說昨晚的月亮很美,我看著圖片也覺得美,可是我記得昨晚我站在陽臺上看著四周樓房下露出的那片小小的天空,可能是因為邊上新樓盤施工的原因,那一小片天空灰濛濛的,我將頭伸在外面,努力的想多看一點,可是太壓抑了,沒有月光,讓我突然有點害怕,家裡沒有人,急匆匆的躺在床上睡覺。

  外面那麼靜,沒有一點喧囂,今天是中秋嗎?是的。可是和心中的中秋是那麼的不相似,空蕩的田野,大片收割過的稻田,空空的,土地還沒翻整,枯黃的稻根還在。

  媽媽在田裡澆菜,天空有點暗,我在一邊玩著雜草,她在和我說話“這裡的芝麻桿都曬好了,我給你們留的,給你和你姐一人做個大火把,燒的時間長一點。”

  天黑了,我託著比我還高的火把,很重,我的身子那麼小,跟著哥哥、姐姐一起,田地裡已經很熱鬧了,到處都是孩子的歡笑聲,大人們在田埂上看著、聊著,那麼多的火把,那麼多的火光,遠處的村莊好像也有火光,一閃一閃的,好像還能聽到歡笑聲。

  我舉著火把一直跟著哥哥、姐姐跑,火在燃燒,卻不會燒到我,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不小心被稻根跘倒,身子摔在了土地上,火把也不能倖免,一地的火星,火把被摔散了,我趴在地上眼淚就流了出來,慢慢的哭出了聲音,最後不知是誰找到了我,媽媽說明年給我做兩個,散了還有。

  狂歡後的安寧,我坐在大門口,天空是那麼空曠,星星多的怎麼也數不清,月亮圓圓的掛在天上,媽媽說每個人必須要吃月餅,我一直覺得月餅不好吃,紅的絲、綠的絲,還有那些不知道什麼的東西混在一起,每一年好像吃的都是它們,可是裡面的冰糖我是很喜歡的,甜甜的,可以吃很久。

  我注視著月亮,好像月亮裡的樹真的在動,廣寒宮裡的仙子在看著“外面”的我們,古老的傳說真的存在。一覺醒來,在上學的路上,到處都能看見火把留下的灰燼,黑色的灰燼下卻是火紅的亮光,美好的心願。

  第二年媽媽並沒有給我扎兩個火把,不知怎麼的就悄悄流行了用布裹在棍子上,布上侵滿汽油,點上火可以燒的很久、很久、很久······可是我依舊記得媽媽應允我的那兩個芝麻桿做的火把,雖然它又大、又重還不容易揮舞。

  很多年都不曾看見有人打火把了,五年、七年亦或更遠,我想再打一次火把,再好好的看一次十五的月亮,再偷偷的掰開月餅尋找那甜美的冰糖。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26

  中秋節快到了,我在宿舍看著窗外的天一點點變暗。

  兩個小時以後就是中秋了,很多人選擇回家見見父母,選擇遠漂見見戀人,或者會選擇旅遊見見世面。我哪都不去,呆在宿舍裡,見見夕陽墜落的繁華與壯麗,如此彷彿一曲離歌,不捨中別離!

  買了兩個月餅,嘴饞的很,咬開一個,只覺的好苦。

  我喜歡用紙包著的那種月餅,有層酥酥的薄皮,圓圓的麵餅層裡夾得是五仁花生,不甜不膩,很香的味道,或許現在想來這裡面只是一種對過去追憶的味道,真的也未必如此。

  還有一個扔在桌上,出去轉轉看看,六樓的樓道里,三十幾個宿舍,只有五個開著燈,六人的宿舍,個個是單間。想起大一那年,軍訓結束不久就是中秋節了,班裡一起組織過節,月餅也是如此不好吃,然而嫌棄之餘仍是掩飾不住的歡樂;大二與舍友“偷偷的”過了一個佳節,只記得雪碧兌著紅酒,大家淡淡笑談;只是時光也是匆匆,今天我又想起這些,不免覺得現在的淒涼與孤單。

  種種原因,今年又不能回家,父母在家裡工作,我內心有好多的想法和不安,長這麼大了,一個人在外面的時間也挺久了,現在依然是個小孩子,還要父母一分一分的為我掏錢,我總是期待著,能有一份好的工作,能有自己的收入,離開父母的庇護,也讓他們更輕鬆地生活。可是我現在又做不到,掙扎的心理,讓我惶恐不安。有人說,二十歲的男生是半成品,真的是,初具模型的我不甘平庸,卻又不成氣候。所以我告訴自己,再等兩年,你就長大了,去做你自己的事,而現在你要不斷成長。

  昨天和女朋友吵架了,到現在還是不理我,異地戀,一面讓人堅強一面讓人脆弱的。不過,我還是很幸福,因為我知道,不論怎樣你一直在愛我,有你我很幸福,我做錯了我會好好去改,努力做得更優秀。(這個以後單獨寫吧,中秋節在這裡祝福父母、祝福親愛的你,中秋快樂!)

  成熟有兩種方式,一個是失敗,另一個是孤獨。我這過去的生活中,平平淡淡的日子更多些,沒有大風大浪的漂泊,感謝父母給我這樣一個美好的少年時期,不算富裕,不算嬌貴,只是平坦順暢,失敗也很少墜落在我的身旁。不過,今天我就要選擇坎坷,經歷磨難,嘗試失敗,只有這樣才能成功成才,才能更加成熟。孤獨於我更多些,然而我卻不是一個喜歡孤獨的人。或許,靜心它不僅僅是一種口服液,更重要的是去靜下心來好好感悟,悟出的才是屬於自己的。

  每年秋天我都喜歡寫寫秋,因為秋天總是與收穫有關,農家人最喜歡收穫,勞頓了幾個月,終於見到了成果,心裡的歡喜可是不言而喻;然而今天我卻突然覺得,秋天很殘忍,秋天也很短暫,你一不留神,他就把冬天推向我們的身邊,是的,好多生物還沒有足夠成熟,他們還在努力的成長,或許再給他們幾天時間他們就可以成熟,然而人們總是一鐮刀下去,片甲不留,偶爾的漏網之魚,深秋的肅殺之氣也會毫不猶豫的冰凍他們!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27

  中秋節並不是一個容易寫的主題,因為它所包含的東西太多了,甲可以說幾千年前那位原始部落的射日英雄對奔月妻子的牽腸掛肚,乙可以提《長生殿》中唐代的皇帝與那位楊姓的美人在圓月下的相擁而泣,而極力想要讓那可憐的伐桂之人在這中秋舞臺上佔有一席之地的也大有人在。可是,在我們遠至遠古,近至當代的生生不息的文明中,“中秋”作為一個傳統佳節,無論它多麼複雜,人們也總是持一種無由的巨大寬容,彷彿什麼故事相加在它身上都毫無關係,反而更添一絲神秘:那輪熠熠生輝的月亮啊,你到底藏了多少秘密在心裡?

  我是個俗人,所以我的中秋節也免不了的要落入俗套:傍晚滿屋子滿院的桂花香味,一盅顏色金黃的桂花酒擺在家中大人的面前,平時小孩子,尤其是我這樣的女孩子家,從來都是不準沾一滴酒的,但在中秋節似乎一切禁忌都溶化在月光裡了,父親會特許我嘗一點這對我來說頗有幾番神秘的酒液。一開始,在父親眼前,只是拿筷子頭沾一點,放進嘴裡吮一吮,咂咂嘴,好像沒嚐出什麼味兒來;又是一筷子,嗯,有點甜;再想伸手出去,卻被父親用筷子在手背敲了一下,他什麼話都沒說,但這意思已經分明:夠多了,不準了!我只好把手又縮了回來,嘴上道個歉,當下裡只好“認栽”,其實等父親走開,爺爺,或者奶奶都會揹著父親給我在碗底淺淺地倒上一點,就算被父親撞個正著也沒關係:“喏,過節嘛,桂花酒又對女孩子好的。”

  中秋節的高潮大多是在晚上,一輪圓圓的滿月掛在天上,月光像霧似的,濃得化不開,就這麼黏黏稠稠地裹了你起來,可又不覺得悶,反而一陣秋風吹過來,更吹走了幾分睡意。中秋節晚上吃月餅不是每個人都願意的,雖說意境美妙,但像我,月餅盒子一開啟,就覺得已經有一塊甜膩的五仁餡翻滾在喉嚨間,於是頓覺一陣噁心,趕緊啪得關上盒子。然而大家團座在一起賞月的時候手裡手邊都或多或少的有月餅放著,唯我身邊空空蕩蕩,也要覺得不甘心。只好跑進大廳,抓來一把花生塞進口袋,又急急忙忙地跑出去。邊跑邊喊:“你們聊慢點兒,等等我……”

  鄉下總是民間故事傳承的好地方,一些已經泯滅在高樓大廈之間的或浪漫或悲慼的故事,可以在螢火蟲盤旋的低矮草叢間獲得重生:愛侶帶著淚死去轉而化作蝴蝶;修煉了千年的白蛇因為一個人可以自甘墮落;死了丈夫的女人居然哭倒長城……從先輩那裡聽來,也不曉得到底是誰編了它們,我們便管這叫做故事。中秋節不缺故事,常常的,月亮會成為這些故事中的主角。我對這些亦真亦幻的故事的認知都從爺爺那裡得來,爺爺有的是故事,但中秋節當天是不講故事的,因為到底還是賞月分月餅來得重要。爺爺的故事,通常發生在夏末,搬來兩把竹椅(我的那把常常要高一些,又帶著扶手),在院子裡坐好,頭上是沙沙作響的橘子樹,枝上都掛著一個一個小的青橘子,東面有一陣陣風吹過來,在我們頭頂打著轉,彷彿是想把橘子樹的香氣都捲走似的。爺爺的聲音也卷在這風裡,於是“嫦娥”、“吳剛”、“西王母”便也一同被捲了走。光剩下我和爺爺,還有一聲慢悠悠的“在中秋節呀……”

  中秋節,由民俗學家寫到紙上便是幾句空空的“傳統佳節”、“歷史悠久”、“傳說眾多”,但這是紙,不是我們的中秋節。中秋節應當是活的,它不應當成為一紙空文,讓後人只能從文字來體會這番佳節滋味。從我們的手裡,我們的腳裡,我們的頭裡,從我們身上各個地方,傳達出一句話: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28

  我們有一個節日是中秋,每當中秋節到來,有的人吃月餅,有的人賞月,有的人團圓在一起吃飯。

  在中秋節的時候,月亮非常亮,我們可以在這皓月當空,萬里無雲,有很多大人,講故事,說笑話,吃月餅,賞月,團圓,還有的品嚐著瓜果,都在笑樂樂過著中秋節。

  可能在農村裡吃蓮片,在大街上有人放鞭炮,這中秋節有很多人說月亮上有嫦娥在走,不是,是有黑雲弄住了。

  我看著這月亮,我情不自禁的說,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雖然我的爸爸在上海,我和他也可以共同擁有這一輪明月,爸爸可以在上海賞月,我可以在家過中秋。

  這中秋又美麗的月亮,又可以代表思念家人的感情。中秋節,過得真快樂呀!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29

  一年一度的中秋節又來臨了,中秋節,是中國的一個古老節日。

  這天雲霧稀少,月亮格外得圓,家家歡聚一堂,喜滋滋地吃這月餅,賞著明月,一起在講中秋的故事……

  夜空中鑲嵌著一輪圓圓的明月,好似一個大玉盤,月光皎潔明亮,多美麗的月亮啊!看著看著,我忽然想起了嫦娥奔月的故事,又彷彿看到了嫦娥正懷抱一隻全身雪白的玉兔,在明月裡向我們招手……突然,我的耳邊迴盪起一首歌——《水調歌頭》,歌聲悠揚婉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時電視里正播放著這首優美的歌曲,使得中秋節的氣氛更濃了。

  月亮害羞地蓋著層層面紗,過了很久,才輕輕地掀起它的面紗,漸漸地露出它的那張能發光的臉蛋。我仔細地抬頭望月,心裡對遙遠的月空充滿了無限的遐想……

  看一塊小巧的月餅,白色的酥皮下,透著淡淡的清香,淺淺地襯著青紅絲的顏色,那樣的精巧、細緻,輕輕咬一口,那種熟悉的,糯糯的甜味,一下勾起我的饞蟲。月餅有方的、有圓的、有甜的、有酸的、有大的、有小的……

  這就是美麗的中秋節。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30

  我是一名環衛工,且是一名外地來打工的環衛工,我的任務就是清掃這個城市西邊的流花路,以保證其路面的乾淨。流花路是市區的大馬路,雙向六車道,全長有10裡,我只負責其中的兩裡,左右兩邊的路都歸我“保潔”。

  部門很重視,要求我們一天到晚24小時不停頓地清掃,一定要絕對地保證其路面的“衛生”。

  由於一天到晚的勞作,很累;再加上我的身體素質很差,長得很瘦弱,常常不是咳嗽就是感冒;另外還有馬路上很多的灰塵感染人的呼吸管道,所以去年8月12日(這裡指的是農曆,而不是公曆)我便突然病倒了,而且病得很厲害,最後即由我的老鄉把我送到了醫院,接受治療。

  我生病住院的事,由我們城西環衛站上報給了市環衛局,市環衛局還為此開了一個局長辦公會,研究我的醫藥費和照料的問題。我現在還清楚地記得環衛局的林局長來專門看望我的事,這事雖然已經過去了一年,但我卻仍然還沒有忘懷,而是將它牢牢地銘記著。

  8月15日,是中國人們傳統的中秋節,是闔家團圓的日子。這一天,不管是哪一家,誰都是歡歡喜喜快快樂樂的,就像過春節一樣,但我卻是例外,這個節日就好像不是屬於我的,而是屬於別人的。

  那麼,請問,我是怎樣的情況呢?唉,告訴你吧,我呀,在中秋節這一天,是躺在病床上的,心情沉悶得要命,直想流淚。但,誰也沒有料到的是,就在晚上的時候,我們環衛局的林局長竟放棄自己與家人的團圓而專門地來陪伴我了,讓我過了一個叫我一輩子都忘懷不了的中秋節。

  那天晚上7點半鐘,我病房的門被推開了,市環衛局的林局長在城西環衛站劉站長的帶領下走進來了,他們說是來看望我的。劉站長的手裡拿著一束鮮花,他將那花放在我床邊的小桌上,林局長的手裡提著一個淡藍色的塑膠袋,那塑膠袋裡好像裝著什麼東西,鼓鼓脹脹的,負責服侍我的老鄉便趕忙地招呼他們兩人坐下(我的這位老鄉也是環衛工)。

  林局長坐下後,關切地詢問了我的病情,告訴我注意養病,什麼都不要考慮,他說我的醫藥費、住院費、生活費、照料費全由局裡承擔,不管多少錢,都不要我掏一分;並還說我住院期間的工資照付,跟平時一般多,我聽了這話,心裡直覺得有飀飀的春風在吹拂,叫我好感動不已。

  林局長講了上面那話,接著他又說:“小鄭,今天是中秋節,家家戶戶都在團圓,本來我也是想回去跟家裡人團圓的,但考慮到你,為了給你增添一份節日的喜慶和歡樂,讓你忘掉鬱悶、憂愁和煩惱,所以我便和劉站長商量,決定把我們兩人的中秋節移到這裡來和你一起過。”言罷,他從那個塑膠袋裡拿出了一盒“富錦”牌的月餅,並將病房裡兩個八開的玻璃大窗戶開啟,拉開了那淡紅色的窗簾。

  我的老鄉即立刻在小桌上鋪上一張報紙,那盒月餅是用一個漂亮的鐵盒裝著的,鐵盒就放在那報紙上,然後老鄉又把一把削水果的刀洗乾淨後襬在了桌上,做好了這些後,就單等著月亮升起來了,月亮一升起來,我們就可以食餅賞月了。

  8點來鍾,月亮升起來了,它從醫院東邊的一棵桂花樹下升起來,一下一下地往上爬高。這晚的月亮又大又圓,就像那皎潔的玉盤,當升到三、四丈高的時候,那光華就像水銀一樣地擴散瀰漫開了,只見到處都是明皞皞亮冏冏的,說真的,這夜就彷彿跟白天一樣,完全不差絲毫。

  我們雖說是在病房裡,沒有到外面去,但它瑛瑛的光輝透過那兩個大玻璃窗戶,卻像大海的潮汐一樣地湧進來,把我們的房間塞得滿滿當當的,簡直比電燈還要亮——就是把電燈熄了,屋子裡照樣能看得一清二楚的,可見這晚的月光該是多麼的亮了(我獨自一人住在四樓的病房,無遮無擋)。

  林局長說:“好!月亮現在已升起來了,那我們這時就開始過中秋節吧。”他把那個鐵盒子開啟,從那裡面拿出月餅,把它用刀劃成四塊,我們四人每人一快。吃著月餅,劉站長還用他的手機放出了一首優美動聽的曲子,病房裡樂融融的,就像春天的陽光煜耀。林局長、劉站長、還有我的老鄉都一起唱起了《中秋月亮圓又圓》這首歌,讓我聽了心情好愉悅,竟忘記了自己是在病床上,似乎覺得是在春天的花園裡蹀躞、徜徉。

  幾個醫生和護士聽到我們這間病房裡飄出陣陣歌聲,他們感到很好奇,於是便迅速地跑來看,一看,就明白了,都說真是好有意思,想不到在病房裡也可以把這個中秋節過得這樣的情趣盎然、過得這樣的爛熳多彩。在我們歡樂氣氛的感染下,其中還有一個名叫張小嫻的女護士也亮開了歌喉,她唱的是《月兒圓圓照九州》,她的歌聲好美好甜,病房裡所有的人都為她鼓起了掌。

  這就是我在異鄉度過的一個難忘的中秋節,這個中秋節將成為我一生的溫馨,將成為我一生永久的回憶。我知道我以後還會度過許多箇中秋節,但這個病房裡的中秋節卻是不會讓我難忘的,它將在我的心靈深處永久地珍藏……

  描寫中秋節的優美散文 篇31

  生命中已經虧缺了三十多輪月亮,一直不敢提筆寫下關於這圓月的片言隻語,不是沒有感覺和依戀,只是由於膽怯,那些古今中外描摹月亮的文字實在太多太美。我的文字,不是附庸風雅就是自慚形穢。

  三十多年的歲月曆程,我的生命已經輪迴到自己的中秋了。古語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我正在三十和四十的中央,生命之月好像還未圓,已有漸虧的跡象了。

  中秋之月,正是在這秋風秋雨漸起之時,總是會自然地帶來一些情緒。情緒會因人而異,有收穫的喜悅,也有滿懷落寞與惆悵。於是都會對月感嘆,花好月圓或是冷月清風,往往在一輪月下卻是兩重世界。

  都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至少還保留一份希望,人們害怕滿則虧的定律。一箇中秋就是一圈生命的年輪,如湖面的水波一圈圈盪漾出去,碰到岸後,就會開始折射回來了。現在月輪就是在一彎海峽上輕撫,兩岸的迴音漸至共鳴。看罷月亮,想象其實生命也一樣,從出生的純潔到老了的悟透,本質上是無多大區別的,只是所處時段不同罷了。

  又是中秋,坐在陽臺上,泡一壺茶靜靜地想,飲著茶,望著月,也想著和月有關的一切物事。

  小時候,每到中秋,媽媽總會做點好菜,吃過飯後,搬出椅子坐在場壩裡,在光潔如銀的月光下乘涼、談天、吃月餅,看月亮,可不太敢用手指,因為姥姥說過,月亮不能指,否則會劃掉指它的人的耳朵,看著這光亮的月輪,想象著一定比鐮刀還要鋒利,往往用手指一下後,會迅速用手捂住耳朵和眼睛,卻又會偷偷地從手指縫間看月亮是否下來割耳朵,見月亮邊上的雲飛快地跑,以為月亮真的要來了,又膽怯地合上手指。那時的月亮,最潔白,最親切,最溫馨,只要看到月亮就心裡亮堂堂的,就像看到了媽媽的臉。月亮裡,那時候知道里面住著嫦娥吳剛,還有玉兔,覺得神仙真好,能飄在空中,不用上學做功課,不用上坡做農活,月亮,是一座宮殿,裝滿神話。

  月光從陽臺的玻璃上透過來,照在壺中,茶液已經不多了,皎潔的月光盈滿一壺,茶液中泡著幾片綠茶,也泡著一輪明月,細細品飲,月光的味道苦澀中透著淡香的回味。

  漸漸長大了,也學過地理自然,也開始愛戀,月亮也變得浪漫和科學起來。自從月亮被蘇軾喻為嬋娟之後,月亮似乎已經成了美女和相思的代名詞。於是這月亮被那麼多情意綿綿的詩詞浸泡,幾乎快要失去本色了。好在科學教育讓人們知道月亮其實叫月球,是一個繞著太陽轉的天體,一些科學術語與資料把月亮剝得如赤身裸體,就剩一堆不生草木和生命的石頭,沒了美感,破了神秘,多了自然。多少次,我引頸望月,見那些陰影部分,總會想到阿姆斯特朗在月亮上留下的腳印。這月亮,是愛情的調味劑,儷影雙雙,都是它為戀人留下的回憶照片。那時的月亮,真實又虛幻,若有如無,在記憶中斷斷續續,伴著青春的熱血和愛情,時隱時現,常常出現在為賦新詞強說愁的文字裡。

  壺中的月色還是柔柔的,斟進杯中,亦是滿滿的,月色透過紫砂壺的氤氳,在青花的杯裡沉澱著談談的雅意,飲下去,亮堂著五腑六髒,漸至不惑。

  一轉眼,居然就人到中年了,那麼多的前程設計,那麼多的美好憧憬,都已在現實的殘酷中變得虛幻如煙、遙不可及,手已牽到冰冷,路已走到原點,愛已變得漠然,人已開始慵懶,那個如上弦月的懵懂少年剛剛描繪出那個圓就已轉向下弦月,於是手牽著兒子或女子,學著父輩一樣開始傾注希望,盼望著有一輪滿月的橫空出世,一代一代,綿延不已。有個滄桑的女聲響起:我在仰望,月亮之上,有多少夢想在自由的飛翔!抬眼望去,月亮還是詩仙看到的那一輪,膜拜和讚頌中它還是涼涼地懸著,漠然地看著人間的浮華,如它身邊掠過的雲。

  忽然覺得自己俗不可耐,以這樣一種心情來品飲月光,真是一種玷汙。千百年來,中秋圓月一直被賦予了純潔的友誼、堅貞的愛情、遠大的理想、濃厚的親情,每一次月圓,都引來無以計數的詩文和故事,對影成三人的靈悟、千里共嬋娟的執著、高處不勝寒地境界,都在這清清柔柔的月光裡。怪那些科學家,總是喜歡用數字和公式毀壞神秘,今天的月亮已經變為一團礦物質的球體,那些附著在其上的諸多神話和故事已經搖搖欲墜了,月光其實是太陽光的反射,多麼讓人傷神的結局。卻忽然有悟,也許每個人都是月亮,反射著父母的光,照耀著膝下的兒女,直到暗淡,直到又形成一個新的輪迴。中秋,是一次華麗的轉身。

  月影西斜,壺中月光只剩下斜斜的一縷,端起對嘴飲盡,才知是虛無,原來最絢麗的月光都照在思想裡,現實中月光無色無味。

  飲一壺月光,在生命的中秋歲月,不醉,亦不醒。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