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春色惹人醉的隨筆散文

關於春色惹人醉的隨筆散文

  散文是指以文字為創作、審美物件的文學藝術體裁,是文學中的一種體裁形式。下面和小編一起來看關於春色惹人醉的隨筆散文,希望有所幫助!

  “最是一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節,也是多情的季節。春天帶著無盡的韻味,帶給人以無限的歡樂。

  在文人看來,春天不僅代表著詩情畫意,更孕育著夢想和希望。茹誌鵑的《春頌》,除了春的溫和之外,還感覺到了她帶來的那股馨香。作家覺得人們如此熱烈地歡迎春,總有它較深的含義。除了她是一年之首,大家都巴望有個良好的開端之外,恐怕還有一層意思,那就是在經歷了冰封雪凍的嚴寒之後,對溫暖,對綠色,對繽紛的色彩,對燦爛的陽光的無限期望。這不禁讓人想到朱自清的《春》,渲染了一幅濃郁的江南春色圖。

  春天的美麗,餘味無窮,和諧動聽,就連古人都說“以鳥鳴春”。

  施蟄存在《春天的詩句》中說,回到春天,我們就覺得那些詩人似乎最關心燕子和楊柳。當我們熟悉了雪萊、濟慈這些人的時候,夜鶯和紫羅蘭似乎變作了春天最時髦的東西,雖然燕子和楊柳還不至於絕種。

  柯靈的《故園的春天》,寫活了各種春花:油菜花給田野鋪滿黃金,軟風裡吹送著青草和豌豆花的香氣,燕子和黃鶯忘憂的歌聲……這大好的陽春景色,對大地的主人卻只有一個意義:一年之計在於春。

  春天裡的風,在常人眼裡,似乎應當溫柔,輕吻著柳枝,微微吹皺了水面,偷偷地傳送花香,輕輕地掀起禽鳥的羽毛。

  老舍筆下濟南的春風,卻有點與眾不同,每每在丁香海棠開花的時候把天刮黃,什麼也看不見,連花都埋在黃暗中。

  謝大光在《春天的殘酷》裡,把迎春的美譽賦予了枯葉,看起來有些滑稽,那遍地開放的迎春花準會委屈得掉下眼淚。可是,在花兒葉兒落盡了的嚴冬,這幾片枯葉實實在在地站在那裡,使一個人空白的`心中,不由生出一點憐惜和關注。

  春天對北方人來講,總會感到慌張短促。周作人慨嘆北京缺少水氣,使春光減了成色,而氣候變化稍劇,春天似不曾獨立存在,如不算它是夏的頭,亦不妨稱為冬的尾。周作人在《北平的春天》中特別指出,北京到底還是有他的春天,不過太慌張了一點,又欠腴潤一點,叫人有時來不及嘗他的味兒,有時嚐了覺得稍枯燥了些。可能是由於這些原因,作家梁遇春最怕的就是春天。夏的沉悶,秋的枯燥,冬的寂寞,他都能忍受,有時還感到片刻的歡欣。而那種短促,他卻很難忍受的。這是一種對春天的惋惜之情。

  春天或許來得遲了些,可終究還是會來的,所以就不必太在意早晚。

  豐子愷在《春》中寫道:一年中最愉快的時節,是從暮春開始的。就氣候上說,暮春以前雖然大體逐漸由寒向暖,但變化多端,始終是乍寒,乍暖,最難將息的時候。之前,山野中枯草遍地,滿目憔悴之色,看了令人不快,必須到了暮春,枯草盡去,才有真的青山綠野的出現,讓天地為之一新。此時,春色不須尋找,有廣大的綠野青山,慰人心目,豁然開朗。

  春天更是浪漫的,是一點一點化開的,並且一天天地羽翼豐滿起來。

  春天的韻味在這些大文豪的筆下顯得有滋有味,讀來讓人回味無窮。置身於這種美好的意境,猶如身處雲霧飄渺之中,頓覺神清氣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