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萬家燈火為題的散文(通用10篇)

以萬家燈火為題的散文(通用10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是抒發作文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你所見過的散文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以萬家燈火為題的散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以萬家燈火為題的散文 篇1

  一年好景君須記,正是萬家燈火時。

  期盼著,期盼著,又是一年萬家燈火時。

  萬家燈火,華燈初上,車水馬龍,人語喧鬧,又鬧元宵。紅燭高照,燈花笑靨,雲錦皓月,冬花迎春,好個元宵。夜色深邃,青鳥歸程,驀然回首,燈火闌珊,寂寥元宵。

  又是一年光景又一歲人,又是一年燈火又一朝節。

  劃破冷冬的陰霾,遮掩那個光亮的燈火恰似初夏青澀的陽光。溫暖了這春寒料峭。這樣的時間裡,是在分不清季節的容顏。只知這燈火,只識這花燈,只辯這人語。

  暗夜漸漸織上天空,漸漸織上對面的屋頂。繁華的街道,熙攘的人群,美麗的花燈,十五的月色,竟給人一種昌盛世界的錯覺。煙火人間,飲食男女,春耕秋收,冬雪夏雨,不用證明,自己也可以想到,昌盛只是轉瞬。昏暗的庭院點起花燈,敗落的木房,印在火光裡也顯得古色古香,逛廟會,鬧花燈,古老且樸素的習俗刻在陳舊的記憶裡,今夜,依舊是這樣繁華的良辰美景,溶溶月光懷抱大地,火花從將盡的燭油中迸發,華登上嘻嘻夠了的眉如墨畫,面如桃瓣,目若秋波,鬢若刀裁的古典佳人,盡興爭鬧的稚童天真無邪,燈謎點亮了玩鬧人兒的歡愉,然而一種冰冷透骨的寒流卻向我襲來,阻擋了一切來自元宵的歡鬧。

  用筆觸的溫度慰藉自己的靈魂,遠離繁華的街道,悄悄遊走盛滿心緒的世界。總覺得青春滿目瘡痍,一種來自青春年華的消極,在擁抱的人群中悄然的蔓延。,也許是長大的歲月裡,時間讓深的東西越來越深,讓淺的東西越來越淺,我失神,沉浸於自身的沼澤。這樣突兀的昌榮繁盛,只在某個時日,畢竟瑰麗,畢竟淺薄,青春難以容忍此刻的虛無。竟不知如何享受此刻節日的歡愉。

  燈火闌珊,一燈如豆,群山沉寂,夜色如夢。小村裡有此起彼伏的犬吠,月亮很圓,在曠野中灑落光澤。周圍延綿起伏的山谷輪廓,在幽藍夜空的廣袤畫布裡,顯示出醒目的黑影。望自家燈火,覺得溫暖,年輕的自己,年輕的面孔,年輕的目光。在最後一盞花燈處,我彷彿了看到自己孤僻的臉,那是有陰影一樣惆悵的目光所不能穿透的霧霾。

  青春孤勇卻也怯弱,青春欣榮卻也荒蕪。

  萬家燈火在少年眼中燃燒。繁華是繁華,懂人是動人,昌盛是昌盛。縱節日來臨也感到措手不及的孤獨。

  喜歡清涼的荒蕪更勝這千年的歡慶,也許是因為在萬籟俱寂處,萬物寡言,少年聽到心的聲音。

  萬家燈火時,當繁華開幕,盡情享受又何妨?

  萬家燈火時,省時獨享清歡又何妨?

  以萬家燈火為題的散文 篇2

  書籍,是一種神聖的恩賜。那是一股清泉,淨化汙濁的心。一個黃金屋,引萬千風華。漫步書海,那行雲流水的勾勒,讓人的未泯純真得到洗禮。

  讀書,盪滌塵埃穢,過濾沁人香。

  還記得,我學習的目的就是學會讀書。瀏覽,是概況;略讀,是完成;精讀,是體味。融情於景,那是情感的昇華;情感的昇華,才是成才的甜密。

  清風徐來,水波不興。讀書是自由的開始。純粹的心,靜謐的景,是啟蒙的老師。讓想象的翅膀自由地飛翔,心靈又會像熱水裡的新茶一般絲絲縷縷舒展開來,那個溫暖的杯底從心房熨過,熨平心田上的每一條褶皺。

  每一天從讀書開始,真真切切。心境不可搖曳,切忌功利浮躁。將靈魂紛亂的繁景,在菩提樹下禪定,仰望碧藍的天,也能找到須臾的寧靜。這許是讀書能透徹的方式之一。

  我總以為,夜晚,是讀書的寧靜港灣。那時的心不再浮華,白天的喧囂在那一刻驟然俱寂。月光明澈如水,挑一盞燈,選一本好書,手指輕輕翻去記憶的塵埃,在不知不覺中,合上雙眼,鬆開那本小書,在夢中憧景明天的太陽,那該是多麼美好的生活場景。

  我,喜愛書的芳香,迷戀它的味道,也更加敬佩古人對書的熱忱。

  孔子讀《易》翻斷數不清的簡,編連竹簡的皮繩斷了三次;宋濂為了讀書,天大寒,硯冰艱,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高爾基為了讀書,受盡屈辱,甘願當學齡前小徒(奴僕),勞累過後,用自制的小燈,堅持讀書。

  當我在書中瞭解那些偉人靈魂背後的讀書經歷時,不禁常常感嘆自己那些為讀書逝去的青春,那些悵惘的心緒……都不值得一提。對書的那份執著和渴望,就更加根深蒂固。我們必須昂起年輕的臉龐,挺起堅實的胸膛,讀好書,好讀書,因為我們是祖國明天的太陽。

  當我們用綿綿春雨澆灌知識的蓓蕾時,每個人都將幻化成為天邊那璀璨的明星,照耀家鄉走上富強之路,引導民族踏上自強徵程。讀書,滋潤了荒蕪的大地,使它成為生命的綠洲。與書為伴,讓那萬家燈火點亮整個世界。

  以萬家燈火為題的散文 篇3

  外面霓虹燈閃爍,學校附近高樓大廈的居民區燈火通明。天空一片黢黑,只有幾顆孤獨的星星不時地眨著眼睛,看著四周的夥伴。

  站在教室的視窗邊,看著那遠處的幾點燈火像一個個小眼睛,不停地對我眨眼,好像在安慰我——不要去想那遙遠的家。燈火漸漸模糊,我的思緒一下子就隨著那輕柔的晚風飛到了我那遙遠的家。

  我的家在鄉村,那兒不富裕,也不算貧窮,在那兒生活的人們都會感到快樂和寧靜。他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

  當你看到滿田野細細的、嫩嫩的草兒、花兒時,不要驚訝,莊稼正在成長;當你看到滿河塘的蘆葦迎著風兒擺動著那細如麵條似的身材時,也不要驚訝,那是“能思想的蘆葦”;當你看到無數鳥雀在你頭頂上方歌唱盤旋時,你更不要驚訝,那是鳥兒在告訴你大自然多美好!我在這樣寧靜、和諧的環境中生活了一年又一年,直到來到這遙遠的江南才結束。現在我又開始了另一種生活方式啦!

  人們都說鄉村的孩子是野孩子,這話在我身上得到了最好的驗證。我雖是個女孩子,可比男孩子還癲狂。5歲時,可能你們還躲在屋裡不敢出來時,我已經光著腳丫滿田野跑了。10歲時,面對一棵高高的樹拎起袖口,紮緊褲腰帶,往雙手吐一口唾沫,“嗖嗖”地爬上去。一般是在果樹上吃飽了,挺著脹得圓圓的肚子,慢慢地從樹上滑下來。有時掏鳥蛋,有時網蜻蜓。回家後,第一是肯定捱罵的,因為爹孃總是擔心我會從樹上不小心掉下來。第二爺爺奶奶肯定是要對我進行“愛的教育”,他們認為我很不像女孩子,什麼女孩子應該坐有坐姿,站有站姿,總之有一大堆的道理等我去做。

  那令人回味的美好時光呀,倏忽之間成為過去。

  忽然誰將我一推,我一驚,回過神來,看見同學們迷惑的眼神,我大概嚇著他們了吧!伴隨這老師“噔噔”有節奏的腳步聲,我對看同學們莞爾一笑,隨後在他們的愕然中回到自己的座位。不過,我還是很想念我的家,願下次燈火通明時,我已在家門口回憶這兒!

  以萬家燈火為題的散文 篇4

  燈火裡的深圳,青春婀娜;燈火裡的深圳,氣吞山河。

  那年正是深圳——這座城市四十週歲的生日,回想起來,彷彿當時身處於梧桐山的心跳仍不能平息。

  “我愛你中國……”悠揚的歌聲迴盪在山巔,縈繞在心頭。那夜的深圳,華燈初上,眼前的座座大樓如披上了世間最亮麗的衣裝,山頂的人群齊唱著歌,洋溢著自豪。

  一旁的無人機已經啟航,隨著大樓上變幻的燈光,不斷在空中變著模樣。看,星空上黨的徽章閃爍著光芒;看,夜空中國的旗幟飄揚著夢想。

  我仰著頭,望著遠方顯著深圳過去灰暗模樣的大樓,望著圖畫中深圳破敗的茅房。

  我問父親:“深圳過去真的那樣破舊麼?”父親望著遠方的燈火,沒有說話,可他眼中神采飛揚。母親抱住我,說:“是呀,當時我和你爸爸剛來深圳忙到很晚才能回家,回家路上沒有幾盞路燈,只能就著天上的月光,那路還極不平呢,回到家,車都髒得不成樣子了。”

  “還記得你小時去過的那片工地麼?”父親開口道。“記得記得”我連連點頭,眼前浮現了另一幅景象——鋼筋整齊地在地上擺著,一旁的沙土堆成一個個小山,父親戴著安全帽,與許許多多的人一起勞作著,一滴滴汗水從父親黝黑的臉上滑落。

  “那就是你眼前這片燈火通明的土地。”

  眼前的景象倏地變了,父親的汗水滑到荒蕪的土地上,土地變得肥沃,一座座高樓如雨後春筍般拔地而起,一盞,兩盞,夜空的月明星稀逐漸被萬家燈火而代替。

  我看向父親,他的臉上彷彿醞著化不開的自豪,他的眼中彷彿映著萬家燈火,他的笑裡彷彿藏著無數燈火後的歡聲笑語。

  我贊燈火裡深圳婀娜多姿,贊燈火裡深圳正值青春年華。我更要贊這萬家燈火,是燈火背後的堅持,是燈火背後的汗水,驅使著拓荒牛大踏步地前進著。創造一個又一個榮耀。

  如今,我拉開窗簾,是車水馬龍,是燈火通明。未來,這萬家燈火,必會有屬於我的光芒。

  以萬家燈火為題的散文 篇5

  又是萬家燈火,又是這搖搖曳曳的微弱的枯黃,這樣的晚上有很多,悠悠的惆悵和淡淡的憂傷成為燈火最悲慼的說。

  心情,心事,在時間裡漸漸荒蕪,漸漸褪色,漸漸的空白。

  在這窗前靜靜地凝望。這一次沒有過去空洞的茫然和無助,有的僅是那凝了一臉的傷痕和滄桑。我很寧靜地研讀淚滴悄然滑落指尖時那一份精雕細琢的憂傷,那憂傷是那般細緻而純粹。

  風竄入心胸,引起一陣咳,我驚歎自己的聲音竟那麼的疲倦不堪。

  耳邊,是那首叫做《沒有家的女孩》的鋼琴曲,依舊恬淡清雅。

  我不是第一次聽這首曲子了,這曲子於我來說已是十分熟悉了,但這一次卻是第一次分明地感覺到浮動於鋼琴家指尖的傷感,沉鬱和一份久違的淡然。

  常卻自己無論何時都要淡定,可是真正需要淡定是卻是很難做到呵。

  “捨得”,“放下”這樣的道理我們似乎都懂,可卻偏偏做不到那堅定的釋然,做不到!

  紅塵,真的那麼微弱嗎,真的就如那燈火一般微弱嗎?

  總是很少向別人說“永遠”,因為,在我心裡,“永遠”是需要為之傾注一生的,但我卻一直在質疑:永遠有多遠?永遠在哪裡?在蘇小小的西泠橋?還是在白娘子的雷峰塔?

  如今,很多已經離我遠去,只留了我孤獨的身影在月下獨酌,在花間徜徉,在雨中徘徊。

  我詫異,這樣的結局是因為什麼?是因為你的執著打碎了我的守候?是你的衝動打破了我的寧靜?還是,我的多愁善感推開了你的耐心?我的故作淡然灼傷了你的熱情?

  也許都不是吧,也許這就是宿命。經歷了人生,宿命就會平和的告訴我,說“永遠”的那個人也會離開我。最後,只留自己傷了路邊的風景。

  人生的路上,人們總是被生活的慣性捲入漫漫紅塵,又被紅塵推入生活的漩渦。

  沒有誰可以陪你走的最後,每個人的結局,都寫在命運裡,最後,只有你在自己心裡看那場絢爛,寂寞,而轉瞬即逝的煙火。所以無論如何,我們都該堅強,儘管路上只有自己和自己的憂傷。

  一切,恍然如夢,只能為自己祈禱......

  以萬家燈火為題的散文 篇6

  一顆孤獨的心需要善良來滋潤,一顆冰冷的心需要善良來溫暖,一顆絕望的心需要善良來撫慰。社會呼喚善心,人們需要善良,讓善點亮萬家燈火,普照芸芸眾生。

  善良不僅僅是幫助,更在細節中完善。假使咖啡館的人不把紙條貼牆上,那麼拾荒者也不會發現牆上那一道亮麗的風景,也就不會受到跟別人一樣的對待。假使免費送一杯咖啡給路人,善良會成為施捨,這便是對人格的侮辱。善良能幫助別人得到應有的尊重,感受到人間真情的溫暖。

  人人都需要關愛與呵護,在幫助別人時,不應以貧富、貴賤來衡量人,人的尊嚴在天平兩端是等價的。侍者以慣有的姿態恭敬地為拾荒者遞上杯咖啡,這是對別人人格的尊重,它如同一股暖流,驅除別人內心的寒冷。善舉是凌駕於道德之上的,它不應成為彰顯自己偉大的工具。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善良,是陌生人之間一次親切的問候;是別人陷於險境時的一次出手相救;是溝通人與人之間友誼的橋樑。善意的心,人皆有之,它不需要像天空以雷電顯示其憤怒那樣壯闊,一個淺淺的微笑,一句安慰的話語都是善意的'體現。善者,受於外物,發於內心。

  在我們生活的周圍不缺這樣需要關愛的人,缺乏的是善意的體現,而不是冷眼旁觀,亦或是置之度外,如果人人都抱有“勿以善小而不為”的心態,那麼萬家的燈火又該靠誰去點亮呢?

  懂得善意,明白他人的好;學會感激,點亮自己的心。在危難關頭,適時抓住別人伸出的援手,也不僅僅是接受,更重要的是內心的空曠與澄明。更重要的是不懂得接受,便不懂得給予,閉塞的心又容得下多少愛的填充?

  善意無疆,善意無痕。它超脫於時空之外,立足於寰宇之間。既不沾染世俗的汙垢,又高於血濃於水的親情。再大的洋,再深的海都無法和它相提並論。

  當善行之念溢滿人心時,世間透出的一定是和諧、幸福的萬家燈火。

  以萬家燈火為題的散文 篇7

  簡陋的小屋在傍晚顯得十分昏暗,卻有些怕人。晚飯過後,我主動地拿起碗筷去洗刷,一陣忙碌之後,便又來到小屋,看到疲勞過度的母親已不知不覺地靠在沙發上睡著了。年幼的弟弟真不懂事啊!身邊的寒酸與不幸他一點兒也不在乎,一個人若無其事地蹲在電視機前津津有味地欣賞連續劇《楊門虎將》呢。不過,我並不埋怨弟弟的幼小無知,我倒挺羨慕他那一副天真的樣子。“欲問心中事,卻問路邊花”,不管多麼精彩的電視也無法激起我心中的漣漪,環視了一下灰暗的小屋,卻讓我感到極度的苦悶與壓抑,以致使我幾乎都無法呼吸。

  我一個人懷著鬱悶的心情走出家門,外面已是明月星稀,鳥雀歸巢,家家燈火,戶戶話語。我彷彿進入了另一個世界,這樣的景色確實美妙。此時,我的心境也如同仙境般空靈,蘊藉,內心無窮的痛苦一閃即空,使我感到輕鬆了許多,舒服極了。

  忽爾,一隻晚歸的飛鳥“唧”的一聲鳴叫,倏地鑽進了暖窩。此情此景,猶如湖中投石又一次激起我心中的愁緒。我的家是一個暫時無法團圓的家,暗淡淒涼的家。爸爸,一個支撐家庭的掌櫃,因身染重病仍然在遠方醫治,現在還不知道病情如何呢,家中,可憐可敬的母親由於身體的過度勞累,再加上精神上的打擊,使她很難承擔得起這沉重的生活壓力了,憔悴至極。

  我多次充滿希望地拿起那,想來能帶給我心靈上安慰的電話,詢問爸爸的病情,可是得到的卻是不盡人意的一次又一次重複的那句話:“還未查出”。我不知道,這是否是爸爸的真話。儘管我也是這樣的自我安慰,然後,又用哄騙的話去安慰媽媽。但是,我預感到爸爸的病情一定不是很輕。也許,這只是我的猜想,但願不是這樣。

  今夜,我想象得到爸爸躺在那怕人的,令人厭惡的病房裡,受著病痛的煎熬,在他的身邊除了醫生護士還有誰呢?他一定是非常的寂寞,一定是非常的孤獨,一定是非常的痛苦,一定是非常的想家……他此時的感受一定是別人無法想象的。

  望去萬家燈火依然,從那透出亮光的窗戶裡,我似乎看到了一家又一家幸福地團聚在一起的人們,或凝目視屏,興味盎然,或共話現實,設想未來,其樂融融。朦朧中,忽然間,眼前閃現出身板硬朗的父親,向我走來!腦海中浮現出相親相愛地家人歡聚一堂!

  以萬家燈火為題的散文 篇8

  傍晚,我漫步於郊外,望著遠處城裡的萬家燈火,聽著田野上的蛙叫蟬鳴。在郊外眺望著城市裡的燈火是最愜意的事情,這裡沒有都市的喧鬧,也沒有鄉村的孤寂。這裡很安靜。安靜,但不寂靜。在都市燦爛的燈火中,又有許多平常人家的微弱燈光。它們不與那吵鬧的霓虹相爭,只是安安靜靜地散著。安安靜靜地,我望著這萬家燈火,在一片安靜中。

  遠處的燈火,應該是值得我們驕傲的吧。在我們已知的所有物種中,有哪一個能創造如此高度的文明?這些物種只能安靜地呆在偏僻的角落裡,默默無聞地繁衍生息。

  說到“安靜”,人類已經“不安靜”了幾千年,往前看,人類“安靜”的時候,大概是史書上沒有記載的矇昧時期吧。那時,人類同任何弱小的物種一樣,安安靜靜地蜷縮在洞穴裡,燃起微弱的火焰,任野獸凌駕於自己之上。可是後來,人類開始“不安靜”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漸漸成為萬物的主宰。然而這時,人類的“不安靜”已上升成“吵鬧”。人和人明爭暗鬥,都想做同類的主宰。勝利的一方搬進了豪華的宮殿裡,宮殿裡晝夜射出吵鬧的火光。火光太刺眼、太吵鬧,如君王的野心。他們總是在大吵大鬧之中化為一堆灰燼,在累累白骨上被風吹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終於,君王們的宮殿失去了吵鬧的火光,失去了刺眼的火光。吵鬧的火光終於變成了安靜的燈火,在千家萬戶中安靜地散發著柔和的光芒。望著遠處的萬家燈火,我不禁要問,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辦?人類若“安靜”下去,我們至今仍在洞穴裡;人類若“吵鬧”下去,我們將會在廢墟上。只“安靜”不行,“吵鬧”更不行,那隻能是“不安靜”這個介於兩者之間的量了。然而“不安靜”又很容易變為“吵鬧”,所以必須要有“安靜”的牽制。唯有“安靜”之中“不安靜”,我們才能得到永恆的發展;唯有在“不安靜”之中“安靜”,我們才能得到發展的永恆。

  眼前安靜的萬家燈火,若沒有不安靜的溫馨笑聲,是不會讓人感到愜意的。

  身邊的不安靜的蟬鳴蛙叫,若沒有安靜的田野為背景,是不會讓人感到輕鬆的。

  在安靜和不安靜之間,我望著萬家燈火。

  愜意,輕鬆。

  以萬家燈火為題的散文 篇9

  凝望著窗外,校園裡燈火通明,今晚的月好圓,是適合團圓的日子!

  心中不覺生出疑問:此刻,我的爸爸媽媽還好嗎?

  記憶搜尋,我似乎又回到了一個月前的今天,那晚我收拾好自己的行李放在床頭,老爸走過來拎了拎我的行李,然後長嘆道: “兒行千里母擔憂,母行千里兒不愁”啊!

  在老爸老媽的心裡,我永遠都是一個小孩子,是他心中的乖女兒,現如今,又要離開家,他們心中有著無盡的牽掛。

  老爸是個木匠,他總是喜歡沒事的時候找幾塊木頭做幾件像模像樣的工藝品,然後擺放在客廳裡的裝飾牆上,有純天然的木雕的,有被塗過油漆的……我跟媽媽也總是喜歡刺激他說:“你這東西又是什麼山寨版的玩意兒?”然而,每次老爸總是一本正經的對我們說:“不要用你們那世俗的眼光來評價這些充滿著藝術感的工藝品!”

  聽媽媽說:在他們年輕的時候,爸爸也是班上成績非常好的學生,後來因為家庭條件不允許,只好退了學回家做木匠。

  老爸老媽是在生產隊裡做工時認識的,那時,老爸為了讓全家人都能吃得飽,總是第一個到隊裡幹活。因為老爸的勤勞踏實,因為老媽的溫柔善良,因為月老的安排,爸媽也跟上了自由戀愛的步伐!

  漸漸的,歲月的年輪壓榨著每個人!我們長大了,爸媽卻老了許多。

  記得上次握著爸爸的那雙大手時,我頓時感覺粗糙了許多,媽媽的額頭上也多了幾根白髮!生活是那樣的不容易,看著爸媽這樣辛辛苦苦的操勞著,無怨無悔的付出著,我不知道該拿什麼去回報!

  有時,或許一句簡短的問候,也會讓他們笑得合不攏嘴!

  好久沒回家,家裡還忙嗎?爸爸媽媽,永遠是我心中最大的牽掛。

  好久沒回家,家裡還好嗎?媽媽唱的搖籃曲,時常在我夢中聽見了。

  萬家燈火時,我站在窗臺前,尋找著屬於我們的那棟“幸福小區”,我想對我的爸爸媽媽說:“好久沒回家,不是不想家,媽媽的身體一直是我最大的牽掛;好久沒回家,不是不想家,只想讓爸爸看看都市的繁華;好久沒回家,不是不想家,是想讓爸媽早點享享清福啊!”

  萬家燈火時,家中的爸媽還好嗎?在這良辰美景下,我不禁想到那句:“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以萬家燈火為題的散文 篇10

  遠遠近近,一家連著一家,一如夢裡闌珊,萬家燈火綴連起城市的輪廓,簡約的像是一幅剪紙作品。

  在一個個平常的夜晚,我離開寫字樓乘車回家,感覺中人與車彷彿是在燈火的河流裡遊弋;一條河連著一條河,交錯輝映,千轉百回,流動與靜止、喧鬧與沉默、華麗與樸素、張揚與含蓄,明滅斑斕,高高低低,跌宕起伏;她多像一首交響樂的樂譜,演奏著歲月情懷。

  街道、店鋪、那麼多的人家、來來去去那麼多的人,以及正在廣場上舞蹈的女人。在我眼裡,夜晚的表情真實而又抽象,城市的靈動只在這一刻,被燈火照亮,彷彿觸手可及,意韻飛揚。

  所有夜晚的燈火都是連續的,貫穿了所有平常的日子;這觸情的燈火又一直延伸著,從身邊抵達城市的邊緣。也許城市的邊緣是農家、河流、山巒、田疇、牧場、樹林,那裡的燈火也同樣正在穿透夜晚,向更遠的遠處伸展,無窮無盡,生生不已。

  “真的像是我曾經見過的北方麥地”。在城市萬家燈火的掩映中,我心中無數次地掠過這句話,而每當那時,北方廣袤平原上的麥地如強烈的北風猛地向我撲來,使人透不過氣。在平原上,我曾經被無邊無際的麥地所震懾,在五月透亮的陽光下,我激動地想跪在麥地的中央,大喊一聲“麥地”。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會有那麼廣闊的平原,那麼撼人心魄浩瀚起伏的麥地?原來這就是老百姓的日子,深邃而又實在。接著,我看見了村莊,還有村莊上正在升起的裊裊炊煙。那一處處村莊散落在麥地的中央,好似圍棋的氣眼。於是,平原活了,平原上有了鍋碗瓢盆、油鹽醬醋、酸甜苦辣、春種秋收、喜樂哀愁,有了愛恨,有了情仇,有了日子的盼頭,有了萬家燈火的明亮。那北方的麥地宛如城市夜晚的燈火,抽象出所有日子的形式,恰似一首經典詩歌的魅力,越過了多少個百年的時光,一如既往地使人親近,難以割捨。

  在每一個清晨,當我走向早點鋪時,車水馬龍的嘈雜聲中,日子的河水開始在新的一天裡流淌。我喜歡看這樣活潑潑的早晨,在那家做牛肉麵生意的麵攤前,擠滿了上學和上班的人,那牛肉麵“一清二白三綠四紅”,辣辣的,撩人食慾。據說是北方人開的麵攤,他們一家從很遠的地方來到被他們稱為的“南方”討生活,將北方的飲食帶到了這裡。其實,在我居住的這座城市裡,聚集了來自東西南北的人們,他們因種種難以確定的緣由,停留在了這個南北過渡地帶,再一代又一代地生活下來,直至最後,融入當地的口音,點亮屬於自己的那一盞燈火。

  我樓下的楊老,是北方佳木斯人,因為60年前劃時代革命的緣由,他來到了安慶,然後,這這裡娶妻生子。多少個年頭過去了,直到現在,他每天早上仍然保留著東北人的習慣,挎個大籃子上街買東西。我看到在那籃子裡有當天的菜蔬、香菸和酒。老人的兒女都出去住了,他就一個人過著。他喜歡和我聊天,在夜晚的燈火下,我們邊抽菸邊聊著,關於世事新聞、關於生老病死、關於在遙遠的佳木斯有他一直夢魂牽繞的故鄉和族人;他一直說著這些,很多時候我已經睏意很深了,老人還在說著。我沒有見過東北的冬天,但從老人的一次次敘述中,我一次次領略著北方的冬天和家的概念。

  看慣了每個夜晚的燈火,人真的像夜晚的一盞盞燈火,用他們的故事,照耀著平實的日子。我的一位當外科醫生的朋友這樣說:“日子是用生命的原火點燃的”。我的這位醫生朋友來自貧困的鄉村,當年是家人省吃簡用,供他完成大學學業。現在,他50多歲了,已經是主任醫師。但對於生命的認識,他曾經以單純“物質”形態的眼光來加以看待。直至後來的在一個晚間,一位古稀老人躺在病床上,拉住他的手久久不願睡去,老人說,怕睡著了再也醒不過來了。也就是這句話,倏然間,讓這位醫生彷彿觸控到了生命的質感。

  於是,活著和生活的故事,綿綿不斷,如四季的輪迴,跌宕不已。這些年,我在做事之餘,間或地書寫著我曾經的朋友和熟人,他們中間有鞋匠、船工、 搬運工、門衛、酒店服務員、花店女工、計程車司機和打鼓的人;他們幾乎都有下下崗和失業的經歷,每日裡為生計艱辛地奔波勞作;宛如河水的流過,他們想的是讓生活儘可能地好些,並能供他們的孩子完成學業。多年前的一個秋日,我登上了所在城市最高的一座大廈頂層,就在極目四望的那一刻,有無數的樓宇和屋頂,從朦朧的城市邊際開始向我衝來,那氣勢很快把我的畏懼感壓迫出來;畏懼什麼?那一刻的體驗直到今天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才得以解釋,就是對生活的態度。我想,在那無邊無際的屋簷下,是無數的蒼生棲息的地方,是屋簷下每一個生活的真實表情,構築起了這個城市的性情,讓城市的每一個夜晚生動起來,並延續下去。我想,屬於我的那盞是否依然明亮,依然照耀我明天的路程。

  明天是日子的希望,是今夜燈火的延續。我年近八旬的老母親生活在外地,每個週末,我總會給她打個電話問安,她老人家又總會重複著上一次交談的內容,說的最多的還是那句話:“要平平安安才好。”這大概就是每一個家庭的願望,每一個家庭的溫馨,每一個夜晚燈火的歸宿。記得有一年的春節我回老家,輾轉了一天疲憊不堪,天黑的時候,當我看見老家窗前射出的燈火時,我幾乎走不動了。我就坐在老家的門前,體驗到家的幸福;那一刻,萬家燈火溫暖心扉,映照遊子歸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