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人生的“減法”哲理散文(通用18篇)

做好人生的“減法”哲理散文(通用18篇)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分為敘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那麼問題來了,怎樣才能完成一篇優秀的散文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做好人生的“減法”哲理散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做好人生的“減法”哲理散文 篇1

  非洲的撒哈拉大沙漠在成為沙漠以前,土地肥沃,水分充足,是各種植物生長的天堂。在這些植物中,不乏一些高大的樹木,它們以其發達的根系和碩大的樹冠,佔盡了生長的優勢,成了這片土地的“霸主”。在那個時候,在那個生長環境裡,這些樹木或鮮花盛開,或枝繁葉茂,盡情展露著自己迷人的外表。

  後來,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地球上的環境變得惡劣起來,撒哈拉大沙漠所在的地區難逃厄運,也開始變得乾旱。漸漸地,風沙成了這裡的常客。

  面對自然條件的挑戰,許多植物包括那些大樹抵抗不住,開始成批地枯死,直至滅絕。

  在這些高大的樹木中,有一種樹,也在經受著氣候變化帶給自己的考驗。但是,這種樹絲毫都不畏懼,在經過一番認真的“思考”以後,它決定改變自己。於是,這種樹的葉子就漸漸退化,以至最終消失殆盡。最後,它乾脆用樹幹和枝丫代替葉子進行光合作用,以一種不可思議的生存術存活於茫茫沙海,直至今天。

  這是一種敢於直面困難的樹,它果然捨棄了那些曾經讓自己引以為豪的葉子,為自己生命的延展創造了條件。這種高可達4—9米的大戟科灌木,它們枝條碧綠,光滑,有光澤。由於渾身上下找不到一片葉子,因此,今天的人們形象地稱呼它為“光棍樹”。

  “光棍樹”的演化對我們的人生有著很好的啟迪。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在紛紛擾擾的世界裡,一個人倘若被形形色色的誘惑所左右,這也捨不得,那也放不下,就很少能朝著人生的理想和目標走,到頭來終將碌碌無為。

  因此,一個聰明的人,面對紛繁複雜的人生,應認真做好人生的“減法”,只有把名利地位看得淡一些,果斷捨棄人生中那些華而不實的東西,才能表現出寬闊的胸懷和高尚的風格,自覺用有限的生涯追求無涯的知識,用自己的才能和智慧為社會創造財富。

  做好人生的“減法”哲理散文 篇2

  人生,一個十分深奧的詞彙,多少人沒有參透其中的奧秘,多少人為此絞盡腦汁。其實人生就是個很簡單的事情,就像加減法,你不僅要懂得加法,更要懂得減法。如果一個人有自己的心靈追求,又在世界上闖蕩了一番,有了相當的人生閱歷。那麼,他就會逐漸認識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的位置。

  世界無限廣闊,誘惑和負擔也永無止境,所以你不妨對一切可能性保持著開放的心態,因為那是人生魅力的源泉。但同時你也要早一些在世界之海上拋下自己的錨,拋下那些不必要的負擔,輕裝上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領域和方向。

  一個人不論偉大還是平凡。只要他順應自己的天性,做到獨善其身,那他在這個世界上就有了牢不可破的家園。1978年,一個老人做出了一個震驚國人、震驚全球的決定——中國實行改革開放。這個創新而實用的決定還不是他在逆境中勇於克服困難,善於把阻力化為動力的結果。

  人要學會去除心裡不堪承受的東西,要有足夠的勇氣去承受外界的壓力。有些人經常有煩惱,就是因為別人一句無心的話,他卻有意接受,並堆積在心中,這種心態是不可取的,這會導致人不正常的成長。在生活中,一定要讓自己豁達些,因為豁達的自己才不至於鑽入牛角尖,才可能樂觀進取。

  美好的生活應該是時時擁有一顆輕鬆自在的心,不管外在世界如何變化,自己都能有一片清淨的天地。不在熱鬧繁雜中,更不在一顆祈求太多的心中,放下負擔,開闊心胸,心裡自然清淨無憂。

  做好人生的“減法”哲理散文 篇3

  人生有太多的誘惑,不懂放棄就只能在慾望的旋渦中喪生;人生有太多的欲求,不懂放棄就只能任欲求牽著鼻子走;人生有太多的無奈,不懂放棄就只能與憂愁相伴。

  當我們被生活的包袱壓彎了腰,你是否想過應該放棄什麼,從而讓自己活得輕鬆些?在秋天到來的時候,葉子紅透了臉,隨風獵獵飄動,像一面面火紅的旗幟,但它們深深懂得“化作春泥更護花”,於是放棄了懸在枝頭,紛紛飄落。在寒冷的冬季來臨之際,小草隱藏了自己的綠色,埋根於地下,等待來年的春風。它們都不曾後悔,因為放棄,它們獲得了新生。

  幾度風雨,幾度春秋,人海茫茫,苦海泛舟。咖啡、麵包、牛奶,這就是很多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人們變得來也匆匆,去也匆匆,為生活心力交瘁。如果這不適合自己,為什麼不選擇放棄,去喝茶抑或聽聽悅耳的自然之音?

  也許有人要說:“放棄了,我便一無所有。”放棄,自然要有一些疼痛。但那又何妨?在造物主眼裡,一切永遠是在開始,當狂風過後,一株老樹轟然倒下,我在心中嘆息老樹的生命結束了。但我又似乎聽見造物主在說:“放棄悲傷,去看它身邊的幼苗吧。”

  放棄不是一種過錯。放棄了生活的轟轟烈烈,你還享有平平淡淡;放棄了急流險灘,你還擁有溫馨港灣。今天的放棄是為了明天能夠花紅滿樹,桃李芬芳。其實哲人早就說過:魚和熊掌不可兼得。我們必然要學會放棄一些東西。

  人來到世界上,本來就是一無所有的。因此我們不必擔心什麼,放棄是一種你我都有的權利。懂得放棄是人生的大智慧,適時的放棄是自知與明智的結晶。有選擇,有放棄,這才是完美的人生。

  放棄對物慾的追求,開啟自已的心窗,尋一片美麗誘人的沃野,呼吸一下新鮮空氣,沉醉在花香與泥土的氣味中。好久沒有這種迴歸大自然的感覺了。春天已經來了,萬物正在復甦。

  放棄,其實是一種新的開始。

  做好人生的“減法”哲理散文 篇4

  都道天涼好個秋,我向來是喜歡這季節的。深秋的街道上總是鋪著厚厚的落葉。為了在冬天保持水分,樹總在秋天就開始做準備。其實,並不是只有樹會做減法。

  身邊總會有人向我抱怨,抱怨別人有的東西自己得不到,抱怨自己擁有的沒有別人的好,我也總是笑:你應該為此感到幸運——因為你沒有,所以你不必擔心會有人來奪去;因為你的沒有別人的好,所以沒有人會眼饞。再繁華的事物,刪繁留簡,便也沒什麼特殊了。所以,每當想抱怨時,給自己做做減法,很多東西能否得到也就不重要了。

  總在陽光明媚的午後想起川端康成,這個一生坎坷,有著一雙鹿瞳的老人在留下一部《伊豆的舞女》之後匆匆離世。一生經歷了無數個“千代”,亦錯過了無數個“千代”。痛苦之餘,他減去了所有的思念、所有的愛戀專心寫作,《伊豆的舞女》主角也名為“千代”。我不知他是否真的減去了他近半生的情愛,但他說過:“人這一生,繁華過後凋零時才會露出最初的樣子。”那他定是已經放下了吧。

  說到減法,又讓我想起了楊麗萍,那個為舞痴狂的女子。從小並沒有接受過正規的訓練,舞姿來源於最原生態的叢林。即使後來進了舞蹈學院,因為基本功被嘲笑被排擠也沒有放棄。她減去了別人的看法、自己所受的挫折,獨自一人瘋狂地舞蹈。在我看來,她已經將她的人生減得只留下了對孔雀舞的迷戀。既然只留下了喜愛,那麼一切也就變得純粹了。單純得想要把自己所有的熱情獻給舞蹈,單純得想要像夜鶯啼血那般的舞動。

  有的時候,因為減法,所以簡單,因為簡單,所以純粹。

  因為純粹,所以李叔同削去了三千煩惱絲遁入空門,減去了情愛,留下了杯水瓢飲的哲學。

  因為純粹,所以貝多芬晚年隱居木屋,專心創作,減去了世人的恥笑,留下了撼動人心的《命運交響曲》。

  因為純粹,三毛在丈夫荷西死後走南闖北,周遊世界,減去了自己的幻想,留下了絕唱《滾滾紅塵》。

  有的時候,得到並不代表幸福,失去也不必難過。人生這條路,感覺自己走不下去時,給自己做做減法,也許有些東西你早就該丟棄。也許有些東西,你原本就不該擁有。

  真盼著秋快點來,好讓我到那落滿枯葉的街道上走一遭……

  做好人生的“減法”哲理散文 篇5

  詩人北島曾說過:人在的時候,以為總會有機會,其實人生就是減法,見一面少面。

  ——題記

  在居住的小區裡,我時常能看見一個女子,推著輪椅,慢悠悠的在四處走著。輪椅上坐著一位老人,慈眉善目的,我猜,那應該是她的母親罷。

  一日,女子推著輪椅迎面向我走來,我身旁的母親向她微微點頭問好,那女子也對母親回以一笑,隨後便低下頭幫輪椅上的老者整理衣服,與老人低語著什麼,嘴角帶著笑。漸漸的走遠了。

  好奇的我向母親詢問關於那母女倆的事,母親先是嘆了口氣,似在惋惜著什麼。這才告訴了我那對母女的遭遇。

  原來,那老者並非女子的親生母親,女子是被不能生育的老者抱養的。即使如此,她們也曾有過幸福快樂的日子。可是有一天,老人在外出時,不慎摔倒,原以為只是小事,可後來原以為的小傷竟變成了半身不遂。不幸降臨在了這個家中,劈頭蓋腦的,不給這個家任何喘息的機會。高額的醫療費,幾乎不能自理的老人,還有這個搖搖欲墜的家,這副沉重的擔子都壓在了女子的肩上,壓得她喘不過氣來。

  許多人來勸告她,“你快走吧,就你養母的那個情況會拖累你的,離開她你的生活會更好的,你又不是她親生的,你還要嫁人呢!”女子聽後立馬變了臉色,反駁“做人要有感恩之心,做事要對得起自己的良心,不管怎樣,她都是我的母親,只要她還在,我就要陪著她照顧她!”她的回答讓前來勸說的人無話可說。而聽到這裡的我有一股油然而生的敬意,眼眶溼溼的,似乎有什麼東西呼之欲出,哦,那是感動的淚水。

  我央求母親一起去看望她們,母親擰不過我,只得同意。到達她家時,看見她正在給她的母親按摩。她是那麼的小心翼翼,一絲不苟,彷彿自己手下的是一件名貴的瓷器。老人鬆弛的皮膚,在她的按摩下,有了好看的弧度。這畫面是多麼的美好啊!有著溫暖的光輝!這是愛!是孝啊!

  世上最可怕的就是子欲養而親不待,人們總是在感慨時間的易逝,反覆的追問“時間都去哪兒了?”卻不去珍惜當下所擁有的。人生就像減法,過去了也就過去了。錯過不是錯,是過了啊!

  不同的人則會賦予這道減法題不同的意義。對於那個女子來說,在這人生的減法題中,她所失去的,正在以令一種方式歸來,是她的孝,她的愛載著她所失去的,回來了!

  做好人生的“減法”哲理散文 篇6

  當喧囂的都市擾亂了我們的心境,當功名和利祿矇蔽了我們的雙眼,當熱鬧的生命有太多沉重的負擔,讓我們學著運用人生的減法,讓自己活得輕鬆,活得真實。

  人生就像一道算術題,想要做對,做好,就需靈活地運用加減乘除。學習知識,我們要用加法,日積月累從而博學多識。人際交往我們用乘法,把快樂和痛苦都與朋友分享,使愛與情感無限擴大,加倍增長。自我反思,我們要用除法,將不義之心與浮躁之氣一一除去,從新開始,淨化生命。然而,當這一切都太多太多甚至成為負擔的時候,我們就需要果斷的運用減法,減去一些奢侈的慾望,減去沒有價值的身外之物,讓我們在人生的旅途上輕裝前行。

  善用人生的減法,減去功名利祿,莊子活得自在逍遙。他於濮水邊垂釣,眼前是澄澈的池水,波瀾不驚,身後是楚王的使者,恭敬不怠,“願以境內累矣”,倘若莊子答應了這話,那將是高官厚祿,享不盡的榮華富貴。然而“往矣,吾將曳尾於塗中”。他將自己比做一隻烏龜,不願被金匱裝著,只想於平凡的水中,自由自在。好一個清高的莊子,減去了身外之物,從此高山,流水,漁翁,釣竿,多麼詩意自在的人生。

  善用人生的減法,減去退縮與消沉,史鐵生活得堅強自信。一場不幸的風颳在史鐵生那段本該充滿激情的歲月裡。起風的時候,生命竟然如此不堪一擊,往日的信念與堅強顯得那麼蒼白無力。於是他消沉,他墮落,他甚至想在地壇裡孤獨地度過一生。然而母愛使他醒悟了,他及時地運用人生的減法,將這一切消極的情緒減掉。於是他又重新獲得了積極,輕鬆的人生。文壇亮起的光芒告訴我們,地壇邊輪椅上的生命依舊倔強地伸展。

  善用人生的減法,李白“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活得簡單安逸。

  善用人生的減法,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活得清新暢快。

  當太多無形的,奢侈的東西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的時候,讓我們學著像他們一樣,運用人生的減法,讓自己活得輕鬆。

  做好人生的“減法”哲理散文 篇7

  極致的厭世和絕望加在一起,卻早就了五柳先生的恬然豁達;極致的奢靡和快愉,卻成了滋長李煜優柔寡斷的罪魁禍首。有時候一加一併不等於二。就像柔軟的布匹與清脆的金屬組合,可以製造出不僅同時兼備兩者功能,還能遮風避雨的傘。人生亦是如此。

  悲傷深處空無一物。蘇軾因烏臺詩案受到牽連,於是被一貶再貶。於此途中,他的妻子病故,幼兒早夭。如果人生也可以被用來加減的話,上天此時一定是把所有的不幸於絕望都調和進了他的人生裡。當絕望席捲而來,當他不得不飲下那一杯無路請纓的愁緒;當他寫下“十年生死兩茫茫”的斷腸句;當所有的絕望加在一起,卻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結果。“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命運躲在暗處狡黠地笑了。當所有絕望加在一起,蘇軾並沒有被打倒,相反,宦海沉浮和生離死別讓他變得豁達,他默然回首,才明白所有浮華都是過眼雲煙,而那些沒有能夠打倒他的,終將使他更加堅強。當悲傷到極致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悲傷深處空無一物,那悲傷反而是闌珊的燈火,讓你回首,讓你幡然醒悟。

  樂到極致徒留空虛。當下的世界物慾橫流,有不少紈絝子弟,整日縱情聲色,需要什麼都能信手拈來,著一身華服,很多人都豔羨地覺得他們是把所有的幸運都加在一起才出生在了這樣的幸福裡。他們擁有的很多,包括很多我們不能擁有的。物質也可以堆砌起來快樂,他們的快樂就這樣一點點堆砌起來。課時所有的歡愉過後,他們的心中卻徒留空虛。因為那樣的快樂註定是海市蜃樓,樂極必定生悲。

  在數學裡,所欲人都深信不疑地認為一加一必定等於二。可是人生不同。一加一有時候並不等於二,卻有可能得到一個我們意想不到的結果。物極必反。因此,當絕望毫不留情地擊中我們的時候,當微笑綻放於唇角的時候,不必太過悲傷或欣喜,閒看庭前花開花落,笑望天際雲捲雲舒,以淡定,平和的心態,做好人生的加減法。

  做好人生的“減法”哲理散文 篇8

  人生好像就是一個不斷得到和失去的過程,用另一種話語來說也可以是人生的加減法。

  當我們感覺一件事情是我們無法承受的時候,這個時候就會選擇做人生的減法,徹底的放棄,或者適當的放棄一部分,這些都可以單做人生的減法。

  可是有的時候,你會發現我們在人生做一些減法的時候,還應當適當的做一些加法,這樣一加一減一抵消之後,就找到了人生比較適合的位置。

  就比如說一份工作壓力特別特別的大,感覺自己幾乎要崩潰的時候,就是感覺自己再也無法承受,工作之重任的時候,其實你也可以方言很輕鬆的工作,但是又覺得輕鬆的工作工資掙的比較少的時候也可以給自己增加一點副業。

  這樣子就是在一增一減之間,就找到了屬於自己生活的平衡感。就是既可以不用過得太累,也還能夠保持之前原有的收入。

  當然我們在做這些加減法的時候,應該考慮到天時地利人和各方面的因素,選擇適合自己的,選擇自己能夠承受的,這樣子才能夠使人生達到自己想要的那種狀態。

  當然這種狀態是需要我們不斷的去諮詢去考察,三思而後行的去放棄一些東西,然後再加進去一些東西,當然我們的人生不僅會變得色彩豐富,還會變得有真正屬於自己的分量!

  做好人生的`“減法”哲理散文 篇9

  有人說,人的前半生都在做加法,就像柳宗元所寫的寓言《蝜蝂》一樣,見到什麼都要新增到自己的背上,不管有用的或沒用的都不肯拋棄,惟恐丟了什麼漏了什麼似的,自己再累也不肯放手;可是等你經過了一番的打拼之後,世間的紅塵你都看破了,名與利對你如浮雲一般,你就開始要做減法了。那時多半是人生的後半生了,你已經沒有精力和能力給自己做加法了,你沒辦法去承載人生的那些重負了,這時你就只能放手了!

  到那時我們雖不能都像陶淵明那樣歸隱田園,像李白那樣放情于山水,但至少你已經可以對那些身外之物,會有一種處之泰然的心態了。你不會再像年輕的時候那樣,用盡吃奶的力氣去索取佔有。此時你會覺得有它不多,沒有它也不會影響我的生活,所以能放手的,就儘量捨棄了!這個時候,你的人生就漸入佳境了,就不會被物慾所束縛了,就能活得坦蕩自在了!可惜有些人終生都不明白這個道理。

  從懂事開始,我們就有意或無意,主動或被動地一個勁地給自己增添求學經歷,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甚至更高的層次是研究生和博士生,因為無休止地追求更高更好的學歷,我們因此失去了童年,丟掉了自由,耽誤了玩樂,付出了健康,把自己變得似乎很有學問的樣子。然後再以此為資本,開始變本加厲地攫取功名利祿,追求榮華富貴,在物慾的路上不停地狂奔!有的人已經是科長了,還要爬到處長局長;有的人已經有房子了,還要高樓別墅;有的人已經有車子了,還要賓士寶馬;有的人已經衣食無憂了,還要和富人比闊氣比奢華……追求無止境,物慾橫流!這樣一來,我們給自己的壓力越來越大,我們的快樂卻越來越少,我們活得越來越累,越來越無趣……所以有俗語云“: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生的這種加法,帶給我們的後果就是自私貪婪,勾心鬥角,爾虞我詐;放在國與國之間,就是戰爭,掠奪和殘酷的侵略。這樣的加法,給個人帶來的就是無盡的痛苦,給社會帶來的就是深重的災難!

  當然,如果換一個角度來思考,人生的加法,卻又是人類進步的催化劑,是社會發展的不竭動力!試想我們每個人從一生下來,就什麼都不想要,不要學習,不想擁有財富,不要社會地位,不想被別人尊敬,他什麼都不想要,對什麼都無所謂,那麼這個人他活在這個世界上,還有前進的動力嗎?他是不需要做加法的了,因為他和動物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這樣的人肯定不是正常人,不是白痴就是傻子!是人,都是有慾望和需求的,都有自己的夢想和追求的,都是需要做加法的。一個社會也是如此呢,整個人類更是這樣的!如果整個社會都沒有需求,全體人類都不做加法,那麼我們至今可能還生活在茹毛飲血的原始社會吧?哪來的工業革命,電氣化時代,資訊時代和智慧時代呀?我們就不會有今天這樣豐富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瞭。所以僅從這個角度來看,人生的加法在推動人類社會進步方面還是功不可抹的呢!

  客觀的說,人生的加法和減法本身沒有對錯,只是我們千萬別把它們用錯了地方,該用加法的地方,我們要盡情揮灑,比如對於知識的學習,對於健康的追求,對於美的欣賞,對於品行的修煉,對於自身能力的提高,對於健康人格的完善,對於他人的熱情友善,對於社會的無私奉獻等等,都要不遺餘力地做,應該盡力去“加法”;該用減法的地方,我們也要敢於捨得,比如對於虛名,私慾,貪婪,奢侈,對於冷酷,惡行,醜陋,卑鄙等等,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做減法呢?!只要我們把加減法用對了地方,我們的人生即使不燦爛輝煌,耀人眼目,也會平靜安詳,舒適自在的。歷史上的那些名垂千古的人士,大約都是正確運用了人生的加減法吧。

  這裡我想提的是居里夫人,她就是把人生的加減法用得最妙的一個人!對於科學知識她竭盡全力去做加法,對於名利地位她一減再減,以至於她把常人放在保險箱裡當作寶貝珍藏的諾貝爾獎章給女兒做玩具玩,這才成就了她一個弱女子跨界兩次獲得諾貝爾獎,既前無古人至今還沒有來者的輝煌成就!

  當然了,人生的加法多半是在青壯年的時候做得多,到了一定的年紀,你想要做加法,恐怕也沒有那個條件了,首先你沒有強壯的身體作後盾,也沒有旺盛的精力作保證,你即使有那個野心,也沒有能力付出行動了。這個時候的人,多半是老境將至了,不管你是主動或是被動的,你都要做減法了,你已經沒有能力和別人搶功名利祿了。你是領導已經從崗位退下了;你是學者也沒有那麼多靈感發表新的見解了;你是商人實業家也多半沒有精力拼搏了;即使你是體力勞動者,你也得從勞動崗位上退下來。這個時候的你,如果還不明智地給自己做減法,還繼續和年輕人較勁,佔著位子不讓出,那麼你就是天底下最大的傻瓜了。

  人生最大的成功,我認為就是前半生做好你的加法:該努力的,該拼搏的,該拿到的,該佔有的,你都全做到位了,那麼這樣你就沒有虛度青春美好的時光了;後半生要給自己鬆綁,做好減法,該退出的,該捨棄的,該放手的,該淡泊的,你就要徹底的做到一減再減,減到你能淡出紅塵,超出世外!那樣你的生活,要想不快樂也難呀!

  但願人人都能明白這個道理,正確地做好人生的加減法。快樂自在地度過自己的一生。

  做好人生的“減法”哲理散文 篇10

  我從源頭走來,波濤是我的風采,我流經峽谷深淵,險峻的山石與我作伴;我流經荒涼的塞外,那裡的曠野曾經長河落日,那裡的曠野曾是岩漿與泥土的凝鍊,那裡的曠野有著落梅無邊,那裡的曠野遊蕩著沙漠與淡煙。我流經那裡,向那裡的一切揮灑我清涼的甘甜,滋潤每一寸土地,和每一縷荒煙,然後帶著快樂和驕傲跳躍著離開。

  是的,我的確應該驕傲。我有成雲致雨的本領,我有充滿活力的生命力,在我這麼年輕的時光裡,我當然沒有理由不去張揚我的個性。

  我依然快樂的流經平原,那裡的田野開滿綠油油的火焰,那裡的湖泊盡是魚兒跳躍,那裡的山川有飛鳥劃過山顛,那裡的村莊人們生活美滿。我讓自己無數的長髮鋪向那裡的平原,我肆無忌憚的揮霍自己的清泉,然而,不曾想過,由於我太過張揚的個性,再加上雨水的參與,使那裡美好的一切在瞬間改變,桑田已成水田,我的河水已在那裡氾濫。快樂似輕煙隨風而去,痛苦如驚雷深入骨髓。面對眼前自己造成的這一幕幕災難,我心痛後悔,但又無奈。最終,我選擇離開,我想要是能夠約束一下自己,也許還能夠在這美景中留戀,也就不會造成災難。

  我帶著後悔和遺憾離開平原,靜靜地,溫柔地流向大海。陽光的照耀使我很快飛翔上天,清風的吹拂把我帶離了海邊,我跟隨風兒飄向湛藍的天邊,一陣晃動,我落到了地面,我發現我又回到了剛出生的山澗,一切彷彿又回到了起點。然而,我不會再像從前那樣不懂約束,不會再肆無忌憚地張揚個性。

  河流尚且懂得這個道理,那人類應該更好。人生也許就像一條漫長的河流,有些人意氣風發的趟過,有些人優柔寡斷地擱淺。也許你不想默默無聞地書寫人生畫卷,你可以選擇張揚自己的個性,但是請記住,要懂得自我約束,不要無知的張揚。

  雕刻家說,人生就像使加減法,一塊石頭應減去多餘的部分,才能成為一尊完美的雕像。藝術家說,人生就像是加減,就像一粒種子,加上土和泥,就有了生長;加上陽光和雨水,就有了綠茵;再加上花和果,就有了收穫。

  我覺得,人生既有加法也有減法,加的是個性、激情和智慧,減的是無知、愚蠢和蠻橫。

  做好人生的“減法”哲理散文 篇11

  美國著名教育家海倫·凱勒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文中表達了一位盲人對人生中僅有的三天光明的萬分珍惜。假如給盲人三天光明,收入眼簾當是蔥鬱的鳥鳴、碧碧的草地、油油的莊稼、可親的身影……這些,對於一個視力正常的人來說,不過是司空見慣的事。熟視無睹,便漠然置之。有誰能在閒暇之時,特地抽空去林間聽一二個小時的鳥鳴,有誰能對眼前的景物產生特別的驚喜。

  如果你去問一位年輕小夥子,希望自己的物件是啥樣,他肯定會說美麗、大方,有高挑的身段、漂亮的大眼睛;如果你去問一位負重而行的中年人,最希望自己妻子如何,他肯定底氣十足地說:勤快、善良;如果你去問一位耄耋老人,最希望自己妻子怎樣,他會不緊不慢地說:健健康康活著就好。

  不難發現,對自己所愛的人隨著年歲的增加,希望是越來越少,越來越現實。

  有一位躊躇滿志的老闆,從事鋁合金經營,幾年內大賺一把,不僅建了一座別墅,還有了一輛私人轎車。他的鋁合金廠每年純利潤百萬元,但他對員工卻很小氣,對自己更刻薄。為了省錢,他去南方購原料來回都坐火車,吃的是泡麵,住的是小旅館。一次押貨回來,路上翻了車,他負重傷住進了醫院,兩條腿總算保住了。經歷了這場劫難後,他前後簡直判若兩人。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出差,他都儘可能地照顧好自己,然後才是業務。對待員工的態度也大變,一改往日的兇橫,開始以溫和謙恭的面目出現。有人問他,他直言不諱:以前,我是用加法來衡量人生,人活著要日積月累地發展,要滾雪球一般地賺錢。自上次出事後,我發覺人生適宜於減法,假如上次我被壓死,一切都不復存在;如果上帝要去我的兩條腿,人生就會少去很多意義。不要把人生的目標定得太高,重要的是還健康地活著。比起健康地活著,一切都顯得微不足道。

  人生的減法哲學,能讓我們減去疲憊、減輕煩惱、減去沉重,更能減去不該早生的華髮。

  《漁夫和金魚的故事》中那個貪心的婆婆要屋子、要宮殿、要做女皇,最後,竟要金魚完全聽命於她。我們在嘲笑那個婆婆的貪心時,也別忘了我們也是不死的“婆婆”,達成一個個願望的同時,新的慾望又在滋生。

  作為萬物之靈長的人,寧願不要車子、票子、房子,僅要一份平平安安;寧願不要燈紅酒綠、輕歌曼舞,僅要一份恩恩愛愛。泥沙俱下的紅塵之河中,有一葉扁舟就是幸福,太沉太重必會葬身於物慾的波濤洶湧中。

  海倫·凱勒希望人生中有三天的光明,我們也不妨把未來的日子看作只有三天。只有三天的光陰,每一小時甚至每一分每一秒我們都得好好地珍惜啊!

  做好人生的“減法”哲理散文 篇12

  我們的美術老師曾在一堂課上突然發生了很怪異的舉動,她告訴我們,她這堂課不講美術,今天她要和我們談一談人生。

  她讓我們手中各持一根一米長的毛線,然後告訴我們,今天她要來帶我們算一筆賬——人生們自己的100歲生命。聽到這兒我不由得想笑了,心想:老師何時這麼的幼稚了?100歲?這世界上有幾個人能活到100歲……

  接下來,老師開始帶我們算起了“人生減法”。

  首先老師讓我們減去了16釐米,告訴我們這16釐米也就是16年是我們已度過的歲月,接下來老師開始講了,“男的法定退休年齡是65歲,女的是60歲,當然有些人會說自己退休後不想在家裡待著,還是想去幹活,那我們就算到70歲,從現在開始算16歲到70歲有54年,一年有52個周,那就有52個雙休日,共2808天,約8年”,老師又讓我們在毛線上量出8釐米,用剪刀剪去。

  我們剪完後,老師讓我們將毛線等分成三分,然後剪下三分之一來,我們疑惑了,心想;這剪得又是什麼?同學們的動作都十分的猶豫。這時老師告訴我們現在剪得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睡覺。

  減下來有一大部分,使原本只以為是一場遊戲的我,開始沉思了———人生是什麼……有許多同學開始焦躁了,“像老師這個樣子,我們的命剪啊剪啊就剪沒了”“完了,上我這堂課,我們老多人不就死了嗎”“……”還有人開玩笑說:“我們的美術老師今天安排我們不求同年同月生,只求同年同月同時同刻死哇!”

  老師聽了只是莞爾一笑,說:“你們現在才知道生命的重要嗎?”

  聽了老師的話,我們慚愧的低頭沉思了……

  “但是並不晚,只要你從現在開始上課認真的聽講,不管做哪件事都要認真的去做,全心全意的去做,你的人生並不是虛度的”

  接下來的時間,老師又帶領我們將吃飯、喝水等等的時間減去了。一根一米的毛線剪得只剩下5、6釐米了老師告訴我們“這就是僅僅是你們可以利用的時間,就只有這五六年的時間可以創造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但是你們要如何的利用呢……”

  透過美術老師所帶領我們算得這筆人生減法是我明白了人生苦短,要想在聽似長遠,過時短暫的五六年中做一番有意義、有價值的事業,就必須從日常小事做起,從身邊的一點一滴做起。

  凝視著桌子上剩下的短短的毛線,我彷彿看到了以後要奮鬥的艱辛和最終屬於我的勝利曙光……

  做好人生的“減法”哲理散文 篇13

  人生要像手機那樣不斷增添功能嗎?

  某日,幾位青年朋友在我家裡,話題數變之後,熱烈地討論起了人生。依他們想來,所謂積極的人生肯定應該是這樣的——使人生成為不斷地“增容”的過程,才算是與時俱進的,不至於虛度的。我聽了就笑,他們問:“您笑是什麼意思呢?不同意我們的看法嗎?”我說:“請把你們那不斷地‘增容’式的人生,更明白地解釋給我聽來。”

  便有一人掏出手機放在桌上,指著說:“好比人生是這手機,當然功能越多越高階。功能少,無疑是過時貨,必遭淘汰。手機必須不斷更新換式,人生亦當如此。”

  我說:“人是有主觀能動性的,而手機沒有。一部手機,其功能多也罷,少也罷,都是由別人設定了的,自己完全做不了自己的主。所以你舉的例子並不十分恰當啊!”

  他反駁道:“一切例子都是有缺陷的嘛!”另一人插話道:“那就好比人生是電腦。你買一臺電腦,是要買容量大的呢,還是容量小的呢?”我說:“你的例子和第一個例子一樣不十分恰當。”他們便七言八語“攻擊”我狡辯。我說:“我還沒有談出我對人生的看法啊,‘狡辯’罪名無法成立。”

  於是皆敦促我快快宣佈自己對人生的看法,我說:“你們都知道的,我不用手機,也不上網。但若哪一天想用手機了,也想上網了,那麼我可能會買小靈通和最低檔的電腦。因為只要能通話,可以打出字來,其功能對我就足夠了。所以我認為,減法的人生,未必不是一種積極的人生。而我所謂之減法的人生,乃是不斷地從自己的頭腦之中刪除掉某些人生‘節目’,甚至連殘餘的資訊都不留存,而使自己的人生‘節目單’變得簡而又簡。總而言之一句話,使自己的人生來一次刪繁就簡……”

  我的話還沒說完,皆大搖其頭曰:“反對,反對!”

  “如此簡化,人生還有什麼意思?”

  “面對豐富多彩、機遇頻頻的人生,力求簡單的人生態度,純粹是你們中老年人無奈的活法!”

  我說:“我年輕時,所持的也是減法的人生態度。何況,你們現在雖然正年輕著,但幾乎一眨眼也就會成為中老年人的。某些人之所以抱怨人生之疲憊,正是因為自己頭腦裡關於人生的‘容量’太大太混雜了,結果連最適合自己的那一種人生的方式也迷失了。

  而所謂積極的、清醒的人生,無非就是要找到那一種最適合自己的人生方式。一經找到,確定不移,心無旁騖。而心無旁騖,則首先要從眼裡刪除掉某些吸引眼球的人生風景……”

  對方們皆黯然,未領會我的話。

  有些事不試也可以知道自己的斤兩

  我只得又說:“不舉例了。世界上還沒有人能想出一個絕妙的例子將人生比喻得百分之百恰當。我現身說法吧。

  我從復旦大學畢業時,27歲,正是你們現在這種年齡。我自己帶著檔案到文化部報到時,接待我的人明明白白地告訴我,我可以選擇留在部裡的。但我選擇了電影製片廠。別人當時說我傻,認為一名大學畢業生留在部級單位裡,將來的人生才更有出息。

  可以科長、處長、局長地一路在仕途上‘進步’著!但我清楚我的心性太不適合所謂的‘機關工作’,所以我斷然地從我的頭腦中刪除了仕途人生的一切‘資訊’。仕途人生對於大多數世人而言,當然意味著是頗有出息的一種人生。

  但再怎麼有出息,那也只不過是別人的看法。我們每一個人的頭腦裡,在人生的某階段,難免會被塞入林林總總的別人對人生的看法。這一點確實有點兒像電腦,若是新一代產品,容量很大,又與寬頻連線著,不進入某些資訊是不可能的。然而判斷哪些資訊才是自己所需要的資訊,這一點卻是可能的。

  其實有些事不試也可以知道自己的斤兩。比如潘石屹,在房地產業無疑是佼佼者。在電影中演一個角色玩玩,亦人生一大趣事。但若改行做演員,恐怕是成不了氣候的。做導演、作家,想必也很吃力。而我若哪一天心血來潮,逮著一個彷彿天上掉下來的機會就不撒手,也不看清那機會落在自己頭上的偶然性、不掂量自己與那機會之間的相剋因素,於是一頭往房地產業鑽去的話,那結果八成是會令自己也令別人後悔晚矣的。

  說到導演,也多次有投資人來動員我改行當導演的。他們認為觀眾一定會覺得新奇,於是有了炒作一通的那個點,會容易發行一些。

  我想,導一般的小片子,比如電影頻道播放的那類電視電影,我肯定是力能勝任的。

  600萬投資以下的電影,鼓鼓勇氣也敢簽約的(只敢一兩次而已)。倘言大片,那麼開機不久,我也許就死在現場了。我曾說過,當導演第一要有好身體,這是一切前提的前提。爬格子雖然也是耗費心血之事,勞苦人生,但比起當導演,兩種累法。前一種累法我早已適應,後一種累法對我而言,是要命的累法……

  年輕的客人們聽了我的現身說法,一個個陷入沉思。

  即使年輕,也須善於領悟減法人生的真諦

  最後說:“其實上蒼賦予每一個人的人生能動力是極其有限的,故人生‘節目單’的容量也肯定是有限的,無限地擴張它是很不理智的人生觀。通常我們很難確定自己究竟能勝任多少種事情,在年輕時尤其如此。因為那時,人生的能動力還沒被徹底調動起來,它還是一個未知數,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連自己不能勝任哪些事情也沒個結論。

  在座的哪一位能打破一項世界體育紀錄呢?我們都不能。哪一位能成為喬丹第二或姚明第二呢?也都不能。歌唱家呢?還不能。獲諾貝爾和平獎呢?大約同樣是不能的,而且是明擺著的無疑的結論。那麼,將諸如此類的,雖特別令人嚮往但與我們的具體條件相距甚遠的人生方式,統統從我們的頭腦中刪除掉吧!

  加法的人生,即那種彷彿自己能夠愉快地勝任充當一切社會角色,幹成世界上的一切事而缺少的僅僅是機遇的想法,純粹是自欺欺人。”

  一種人生的真相是——無論世界上的行業豐富到何種程度,機遇又多到何種程度,我們每一個人比較能做好的事情,永遠也就那麼幾種而已。有時,僅僅一種而已。

  所以即使年輕著,也須善於領悟減法人生的真諦:

  將那些干擾我們心思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從我們人生的“節目單”上減去、減去、再減去。於是令我們人生的“節目單”的內容簡明清晰;於是使我們比較能做好的事情凸顯出來。所謂人生的價值,只不過是要認認真真、無怨無悔地去做最適合自己的事情而已。

  花一生去領悟此點,代價太高了,領悟了也晚了。花半生去領悟,那也是領悟力遲鈍的人。

  現代的社會,足以使人在年輕時就明白自己適合做什麼事。

  只要人肯於首先向自己承認,哪些事是自己根本做不來的,也就等於告訴自己,這種人生自己連想都不要去想。如今“浮躁”二字已成流行語,但大多數人只不過流行地說著,並不怎麼深思那浮躁的成因。依我看來,不少的人之所以浮躁著並因浮躁而痛苦著,乃因不肯首先自己向自己承認——哪些事情是自己根本做不來的,所以也就無法使自己比較能做好的事情在自己人生的“節目單”上簡明清晰地凸顯出來,卻還在一味地往“節目單”上增加種種註定與自己人生無緣的內容……

  中國的面向大多數人的文化在此點上扮演著很劣的角色——不厭其煩地暗示著每一個人似乎都可以憑著鍥而不捨做成功一切事情;卻很少傳達這樣的一種人生思想——更多的時候鍥而不捨是沒有用的,倒莫如從自己人生的“節目單”上減去某些心所向往的內容,這更能體現人生的理智,因為那些內容明擺著是不適合某些人的人生狀況的……

  做好人生的“減法”哲理散文 篇14

  人生是一個自我經營的過程。要經營就要核算,人生是離不開加減乘除的。

  人生需要用加法。人生在世,總是要追求一些東西。有的人勤奮工作,奮力拼搏,是為了升職;有的人風裡來雨裡去吃盡苦頭,為的是增加財富;有的人頭懸樑,錐刺股,發奮讀書是為了積累知識;有的人全身心投入到社會實踐中,為的是增長才能……人生的加法,使人生更富有,更豐富多彩。人在社會上不是孤立存在的,從這一意義上講,人生增加自己的內涵並不全都是自私自利,而是對社會大有好處。傳統觀念不贊成人們追名逐利,這是一種偏見,其實追名逐利對人生有其正面意義,是人生主要動力的源泉,要想得到它們,需要不斷努力才行。一個進步的社會應該鼓勵人們用自己的雙手增加人生價值,增加人生內涵,使人生的物質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更加富有和充實。加法人生的原則是提倡公平競爭,不管是物質上還是精神上勝出者都應該給與鼓勵。加法人生是一種積極的人生。加法人生是自我完善與豐富的過程,是實現人生目標與理想奮爭的過程,是內在精神的充實與外在物質的滿足的過程。

  人生需要用減法。人生是對立統一體。人的生命有限,而慾望無限。如此看來,學會辨證看待人生,看待得失是十分重要的。有時我們也應該用減法,減去人生過重的負擔,否則人生不堪重負,結果往往事與願為。人生即要有所取又要有所棄,應有所為又有所不為。著名的華盛頓是美國的開國之父,他在第二屆總統任期滿時,“勸進”之聲四起,但他以無比堅強的意志卸任,完成了人生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減法。他的人生哲學值得我們玩味。就如一位雕刻家所說:“人生是減法,就像一塊石頭,經過許多次雕琢,去掉多餘的部分,才能成為一尊美麗的雕像。”

  人生需要用乘法。人生的成功與否,與個人努力有關,更與機遇有關。在人生的關鍵時刻,一次努力抵得上平時風十次、幾百次的努力,一年的奮爭抵得上幾年甚至是十幾年、幾十年來的奮爭。從這一意義上講,在關鍵時刻把握了人生,就實現了人生的乘法。比爾。蓋次在人生的關鍵時刻選擇了微軟,這一選擇為他日後的輝煌奠定了基礎,假如他當初不選擇這一行,他完全可能變成一個普通人。魯迅當初是學醫的,假如他當初不從事文學創作,他完全可能成為一個普通醫生,也就沒有作為文學巨匠的魯迅了。人在關鍵時刻,需要勇氣、認真和耐心,路選準了,奮鬥才會有應有的回報,人生的亮麗隨之而來

  做好人生的“減法”哲理散文 篇15

  我們的年齡在不斷地增長,可距離墳墓卻又近了一步,歲月如何輕易饒人。人生百年,可轉瞬即被減成兩位數,亦或個位。因言,人生就是一次刪繁就簡的過程。

  一如朋友,首當為減法。那日,回到老家,見到小學同學的三弟,便問起其大哥近況,硬要喚來喝酒。三十多年再相聚,更多的卻是陌生和感慨。同學叫“大林”,小學時,我倆是同桌,家卻離得有一段距離,可他每天早上都要繞道我家找我,與我一同上學。放學後又整天膩在一起,下河捉魚,葦塘捕鳥,冬可滑冰,夏則游泳,好不歡樂。大林學習差一點,可非常講義氣。他的拳頭不知不覺中保護了我那青澀的小學五年。五年時光就在懵懵懂懂之中輕悄地散去。人生卻如線段,在某些點重合後,復又走向另一端,可能會愈走愈遠,亦或是永遠相望,卻不可相知的平行線。就像此時我在爬格子,寫下自己的心靈文字,而大林則在家鄉那塊田地耕耘著沉甸甸的希望。“二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其實人生永遠不會排斥現實,現實才是人生。那場聚後,心卻遠了。

  這麼多年,自己的朋友圈子多而且眾,手機電話簿中光常用的號碼就有1300多人。每每拿出話機,翻開電話本,卻總要刪除一些人。只因那些人由短暫的朋友,旋又走向陌路。就像經營部落格一樣,初時以“菜鳥”身份入博,一路走來,一路關注。師說,你怎麼誰都關注。後來,方知關注也是有上限的,於是自己便在關注之中逐一甄別,在增加新關注的同時,逐漸地做著減法,保持關注人數在上限以下。“留心處處皆學問,細心時時即生活。”朋友就是生活中的調味品,多則無益,少則寡味,朋友也一定要做減法,魯迅先生有言“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有時自己手持電話,不知打給誰,把自己放在長街流浪之時,一定會想起“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

  譬如煩惱,更應做減法。“境由心造,煩惱皆由心生。”人生在世,我們一樣都是凡夫俗子,終究離不開這滾滾紅塵。這其間,當有家庭瑣事牽絆之憂,亦有身居官位某張某李求幫之患。凡此種種,一般都與錢、權、情相關甚密。其餘與時之憂,家國大事可做“杞人憂天”之論,權當過眼雲煙,皆不入一百零八煩惱之海。煩惱生時,便是加法,今日有,明日或割其不斷,但煩惱卻也往往為時而破,隨著時間的流逝,諸多煩惱都會逐流而去。抖落煩惱,解脫困境,卻如清蓮綻放,拂卻凡塵,剝開輕霧,待群芳爭妍後,定會隨苦雨黯然飄零,於秋風香銷雲散。直面放下,絕對是解脫煩惱更好的辦法,歇心即道,當是減法中又一更高境界。

  又如慾望,更當循減法。慾望是一個可怕的東西,它既可拯救世界,又可毀滅眾生,凡人慾望極平實,有“九毛九,一定要湊上一元。”其餘慾望則會令凡人側目,完全是慾壑難填。其實人生之中,芸芸眾生皆為過客。收藏一行裡就有至理名言“過眼即為所有”,因為傾國之資,也難聚天下之寶。慾望有時又是奏響社會某個音符的原動力,但慾望卻一定要有休止符。可斗酒詩百篇亦可寒夜客來茶當酒,或是低吟淺酌伴黃昏。就感情而言“弱水三千,也只取一瓢飲”。昔者明皇三千佳麗,也只寵愛於一身。古語說得好“家有房屋千萬間,睡覺只需三尺寬;家有良田千萬畝,一日不過是三餐。”可見,慾望如相加,必當作幾何式增長或爆發。慾望當與時隨境而減,因人就事而息。

  “無情歲月增中減”,人生如斯。也許只有對故去的人,我們做的才是加法。“活著沒天數,死了有日子”。我不知,在另外一個世界,最終通行的是加法還是減法,亦或其他演算法。我只知,我的人生最終將是減法,將是永遠相等的平衡式。

  做好人生的“減法”哲理散文 篇16

  我和一位同事到濟南出差,同事給他母親和妻子各買了一件價格相同的衣服。回來後,同事讓我先跟他回他母親家。

  “媽,我回來了,給您老人家買了一件衣服,您試試。”

  母親埋怨一聲:“老是花那麼多錢幹什麼?你又沒錢。”

  “沒花多少錢,才30元。不信你問我同事。”他把臉轉過來,向我眨了一下眼。

  我心裡疑惑:為什麼明明是150元的衣服,怎麼說成是30元呢?

  但我馬上迎合著說:“大娘,是30元。”大娘見我這樣說,便把衣服收了起來,叮囑兒子以後再不要為她亂花錢了。

  從母親家出來,同事又拉著我到了他自己家。他把給妻子買的衣服拿出來後,對妻子說的價格是原價的兩倍,變成了300元,然後,他又讓我作證。我只好配合他,對他愛人又說了假話。同事的愛人歡天喜地地把衣服拿進房間,在穿衣鏡前試了又試,高興得合不攏嘴。

  出了門,我對同事的做法十分不解,我問他,為什麼把兩件衣服的價格說得有高有低呢?

  同事拍了拍我的肩膀說:“兄弟,你剛結婚,看來還不太懂處理家裡的事情。一個男人要在家裡做‘外交部長’,要學會綜合處理家庭成員的關係。給母親買的東西,一定要把價格減下去一半,因為如果照實說,母親一定捨不得穿;給妻子的東西一定要把價格提高一倍,這體現了你愛她的程度。一加一減啊,看起來是說假話,但是實際上不都體現了咱對她們的愛嗎?”

  雖然同是親人,但由於身份和地位的不同,他們對於你的所作所為的看法也會不同。對與愛,該加的時候就加,該減的時候就減。

  做好人生的“減法”哲理散文 篇17

  最近在各大交流平臺看到這樣一個問題:你有多久沒有好好愛自己了?看到這個問題,一下子就被僵住了。確實,我們每天為了工作,生活。每天都在忙碌著,有時候工作忙到凌晨,第二天早上很早就要起來給孩子做早餐,送孩子上學,然後有爭分奪秒的趕著去上班;有時候甚至生病了,還在死扛著,隨便去藥店抓點藥回來吃下就完事了。

  很多時候都等到真的熬不住了才去醫院看醫生,這就是生活的模樣。生活中有太多的人,每天都在奔波勞累著,夢想著透過努力讓生活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殊不知,卻在這日復一日的忙碌中,失去了很多寶貴的東西。我們都在一點點變老生命在慢慢減少,眼角的魚尾紋越來越明顯,頭頂的白髮漸漸又多了一些,通宵一次就得花好幾天才能緩過勁來。不再喜歡吵鬧的環境,相比聚會更享受一個人窩在家裡的日子,但都害怕孤獨。我們中的很多人,每天週轉在家庭和工作之間,努力做到讓老闆,愛人,父母甚至所有人滿意,卻忘了好好善待自己一次。

  一年就365天,硬是把一天的生活重複了365次,就像一個永動機一樣。如此反覆,年復一年,為生計忙碌。日復一日,為生活打拼。慢慢的就把日子過成一種單調的顏色。有時在深夜想想,曾經的我們也是活力四射的少年,喜歡擺弄花草,喜歡去一個很遠的地方,三五位好友有事沒事愛聚在一起,談人生談理想,享受當下,暢想未來。只是,那時的活力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慢慢沒了蹤影。我們一路走來,從兒時的單純可愛,到如今的長大成熟,經歷種種坎坷,見過太多人情冷暖。

  眼睜睜看著日子一天天過去,時間一點點流逝。開始感慨時間溜得太快,感嘆歲月無情人情冷漠。我們一點點老去,學會了很多道理,卻好像還是沒學會好好善待自己。大作家王爾德曾說過:愛自己,是終身浪漫的開始。從現在開始,在變老的路上,學會善待自己:那些過去的傷痛,徹底壓心底,不要再做過多回憶。有些煩惱,能淡化就淡化,用樂觀的心態面對生活,對人對事,多一份包容,少一份抱怨。從現在開始,善待自己:不必在意別人的眼光,不用在乎他人言論。努力把生活過成自己喜歡的模樣。要知道,活給自己看的人生,才能絢爛多彩,也才能擁有真正的幸福。從現在開始,善待自己:想愛就愛吧,想見就見吧。我們總繞不開感情,人呢一旦沒了感情就是行屍走肉。感情最怕的不是告白,是把愛藏在心裡沒有開口,一不小心成為永遠的遺憾。所以,有些事情寧願做過後悔也不願意錯過悔恨,真心別怕辜負,怕的是他從未認真愛過你,卻一直跟你演著情感戲。愛情,盡力就好。不求天長地久,只求曾經擁有,知足常樂。從現在開始,善待自己:世事難料,明天和意外我們永遠不知道哪個會先到。人生是減法,過一天,就少一天。從現在開始,累了就休息,該吃吃該喝喝,該玩玩該歇歇。

  多關心自己的喜怒哀樂,好好的愛自己。記住,一輩子只有一次,別讓自己活得太委屈。多久沒好好審視自己了?多久沒和自己的愛人面對面說心裡話了?多久沒和自己最好的兄弟或閨蜜一起聚聚了

  做好人生的“減法”哲理散文 篇18

  人活在這個世界,很長一段時間,都會自覺或不自覺地思考如何“得到”,然後想出很多方法。於是,我們得到的越來越多,不願丟棄的東西越來越多,很多看似美好的東西也漸漸成了“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

  隨著年齡增長,我們要學習的重點已經不是如何給人生做加法,而是應該主動去給人生做減法。如果你不主動做,很多事情的發生會逼著你去做。被逼著去做減法是痛苦的,因為你沒有心理準備,“減去”前後的對比會令你身心交瘁。

  趁著年輕,趁著清醒,趁著有做減法的“智力”和“體力”,我們立即主動做一做減法!但也別忘記在關鍵事項上做加法,比如信仰。沒有信仰的人生終究是虛空的人生,好似漂浮在飛機邊的雲彩,雖然很美麗很壯觀,觸手可及,卻終究是無法觸及。

  聰明者加,智慧者減。聰明和智慧是兩回事,純粹聰明者和純粹智慧者的人都不存在,我們都是凡夫俗子,頭頂日月、腳踏山河,只要每天多多提醒自己該做減法,並確認自己已經減去某要東西即可。若能擁有確的信仰,這種減法會更容易、更自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