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精選14篇)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精選14篇)

  天之道,不爭而善,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小編為大家整理了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歡迎欣賞!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篇1

  魯迅說:“不讀《道德經》一書,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老子的《道德經》只有區區的五千多字,卻表述了自然之理,令人茅塞頓開,意義深刻。

  《道德經》主要是論述兩個方面:一是世界本體——自然,即道與陰陽。道為世界之真,用陰陽成物。二是意識。意識為物的本性,以謙柔通於道。在這兩個層面上,又構建了兩重秩序:一是人,意識與自然間的秩序。這種秩序表明人要尊敬、理解、學習自然。二是人與人之間的秩序。這種秩序就是愛。脫離了愛,這種秩序將不復存在。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源於道,道是世界的本體,是唯一的真,唯一的存在,即道就是世界。沒胡道就沒有世界,世界因道而存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德經》述道之理,而道之理應效法自然,而人、地、天也亦效法道。效法道應循道而行,利用自然之理,為自己所用,從而造福人類,使人類社會"天長地久"。倘若我們不依道而行,抱著"人定勝天"的心態,鬥天、鬥地、鬥自然,最終的苦果還是自食。

  "天之道,不爭而善,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坦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功成身退,天之道也。"天有其規律,不是人所能左右的,但我們可以利用其規律,在實踐中實現自己所要達到的目標或理想,因為"天不負有心人"。但是,功成之後要在適當的時候身退。"樹在招風",我們應順應天意,適時而止,方能自保,安享天下太平。

  上善若水。"靜能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人是一種高階動物,動物尚有衝動,更何況是人。那麼,我們該如何抑制自己的衝動呢?這就需要我們修心養性,以致使自己做到"清靜"、"無為"。這樣,我們即使面對世間的變幻莫測,烏雲密佈,也應處之泰然,冷靜、沉著地面對,最終將雲開見日。倘若自己先亂,即會做出衝動之事,其結果會更糟。

  《道德經》惜字如金,字字經典,使人在知道自然這理,依道而行。同時,讓人明白世俗中的為人處世之道,以清靜無為,使自身開心、快樂與幸福。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篇2

  《道德經》第六十三章提出了一個與巴菲特的想法一致的觀念:“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聖人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意思是說,傑出的人並不直截了當的去追求大事,難事,而是有意識的不做大事,不做難事。他們做什麼呢?他們做的是比較容易成功的小事。對大事難事的把握和控制,在於從簡單容易的方向下手,實現遠大的目標,不與高難度的問題正面交鋒,主動的避開高難度的問題。從小的地方做大事,而不要直截了當的構建一個大的格局,大場面。這樣因為沒有難度,就沒有太大的失敗可能性,不斷的積累小的成功就能實現成其大的目標。把老子挖出來進入中國股市,會做得好,老子肯定是不懂現在經濟,財務經濟,金融學說,但他有大智慧,從簡單入手,從易處入手,避開難的和大的,從而終成其大。

  這個理念也正是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之一,甚至也是巴菲特成功的根源之一,巴菲特:“我從不試圖跨越七英尺高的欄杆,我所尋找的,只是容我輕易跨越的一尺欄杆”。巴菲特的意思是“我不做高難度的事,只做殺雞宰羊的事!問題的難度降低後,錯誤自然不會發生。”

  提升成功率的根本辦法是為其易,為其細,為其小,不為其難,不為其大,不為其煩,逐步積累在時間的作用下能夠成其大,成其功。這其實才是根本的成功之道。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篇3

  《道德經》通篇潛藏的一個主題意識是,反對技巧,反對知識、反對亂為,主張靜待事務自身的發展,自然成。道家強調亂用知識、亂用技巧、亂用智力,是很危險的事情。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在道家眼裡是成功者的基本特徵。主張靠事物發展的根本道理,靠事物的自行演化,不勞而獲,是道家的根本思想。

  幾千年來,道家的以上思想被視為保守、落後甚至反動。我現在認為這種看法可能是不識貨的體現。道家強調不作為,無知識、無智技的基礎是認為大自然自身會以最合理的方式存在和發展,順著自然本有的發展事態、追隨自然的節奏是最聰明的做法。亂思、亂想、亂研究、亂動顛倒了本末,把人的參與視為自然發展的主要條件,其實事物的發展是事物的自然屬性,沒有人的干預就能自然發展下去,如果人過度干預會破壞事物最合理的自然發展。一個“有知者”在干預自然的過程中,造成的麻煩比產生的利益大得多!人類那點可憐的“智慧”在大自然的固有智慧面前往往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我個人認為道家的思想是非常高深的哲學,對投資有強大的指導意義。

  道家強調知道最根本的道理、邏輯和規則後,必須要追求愚、笨、傻、呆,必須少做少為,少思少想,別求知、別發展智力、別發展技巧。嚴格來講,道家這個思想對現代科學技術不是一個正確的理論指導。但是對投資來講,道家的這些觀點是最正確的。投資你想得越多,出錯的機率越大,你操作的越多,賠錢的風險越大,掌握的知識越多,自以為是的可能性越大,你覺得自己聰明,亂為亂動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少掌握點知識,能不做盡量不做,投資成績自動提高。你知道終極的總道理就可以了,你知道真正的本質性邏輯和法則就可以,其他的東西能不知道就不知道,能不清楚就不清楚,太知道太明白是有害的。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篇4

  老子在[道德經]開篇第一章就指出;“道可道,非恆道。名可名,非恆名。無名萬物之始,有名萬物之母”。從字面上來理解是;道可以用語言說出來的道,那就不是恆久的道。名可以用語言表述出來的名,那就不是恆久的名。真正的恆道,恆名是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的,不可言傳,只可意會。

  老子道的主旨,是研究宇宙的起源,尋找萬物的始,和母。恆道,和恆名是眾眇之門,玄之又玄,我們只能用心去體察。老子又指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反過來說是;道是來源於大自然,是大自然法則,是各種運動規律的體現。宇宙萬物都來源於道,是道的體現。道周行而不殆,是宇宙萬物之根本。是宇宙萬物之母。

  按現在物理學的質,能守恆定律來分析;物質不可能平空產生,也不可能平空消失。它只能以一種物質形態,轉化為另一種物質形態,或由質量轉化為能量,或由能量轉化為質量。物質是處在無限運動,無限變化的序列中。物質就其本質上來說;它既沒有產生的一天,也沒有消失的一天。但物質就其運動週期和演化週期而言;物質又是有生有滅的。任何一個天體或任何一個物體,都有它們產生和形成的一天,也都有它們必然要滅亡和消失的一天。一切天體或物體,各種種類的生物或生物個體,它們都處在生與死的輪迴中,處在週期性的運動中,並都有一定的週期率。物質在無限迴圈運動中永存,物質基本微粒是宇宙萬物的本源,即便宇宙,星系等一切天體都消亡,物質基本微粒不會消失,它們仍然以某種不為我們所知的存在形式而存在。這些微粒在足夠長的時間內,會再次組成宇宙。宇宙在這樣無限輪迴中永生,無始無終。

  老子的道很好的揭示了這樣的規律;道既是指物質微粒本身一,又是精神的;是,大自然的法則,萬物運動和發展的普遍規律。宇宙萬物都是從物質的最基本微粒一,從這個一中派生出來的。所以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在人生方面,老子也有獨到的見解;[道德經]第二十章中說到;“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颶兮;若無止,眾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且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世上人或顯得智巧光輝,或顯得嚴厲苛刻。都好象自己很有本領。而象老子這樣懂得道的人,反而顯得愚鈍暗末;純樸誠實,甚至顯得愚陋,笨拙。但這正是遵循道而行的,是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在智慧,財富,死亡方面老子也有獨到的見解;認為,“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死而不亡者壽”。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有這樣的感覺,每當我們做到了知人,知己,我們就顯得比較就聰明,事情就做得比較好。知道了知足,我們就感到富有和充實。

  “死而不亡者壽”,是身雖死,而道乃存;生是從大自然中來,死是迴歸到大自然中去。莊子的妻子死了,莊子鼓盆而歌,送妻升遐。認為,生死如春,夏,秋,冬四時交退,死不是什麼悲痛的事,而是迴歸大自然的好事,所以,莊子鼓盆而歌,為妻子送行。

  道家也有句名言;生從何來,死向何往。宇宙是從物質的最基本,無數微粒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經過一個足夠長的時間,它會迴歸到這些物質的最基本微粒中去。連宇宙都有消亡的一天,何況人呢?所以,不要把死亡看得那麼可怕,我們要順其自然,以一顆平常心對待之。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篇5

  《道德經》洋洋灑灑不過五千言,卻深深影響了中國二千多年曆史發展,它洗滌了不少迷惘的心靈,直至今天老子的思想仍滲透在我們生活中。紐約時報更將老子列為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其地位可見一斑。

  之前聽人說中層人士學論語,高層人士學老子。其思想的高深令許多成功者與企業的老總所推崇,而且越來越多的老外在研究老中,首當其衝就是老子。我曾上當當網查過,竟然有許多外文版本。作為中國人有打心底的那份自豪感。魯迅說“不讀老子,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有不少人認為老子的思想比較消極被動,柔弱不強勢。我覺得這是一種誤解,老子所說的無為而治是順其自然,無私無我的治理,並非無所作為,無為是為了更好的有為。“有”所以能夠給人便利是因“無”發揮它的作用,無的作用更大。老子認為無就是有,有就是無。但兩者不能劃等號,因為無是萬事萬物的根源,無創生出有。我認為就像周易陰陽哲學中的一而二,二而一。一就是二,二就是一,兩者並不矛盾。功夫之王李小龍習武到最後悟出武術最高境界“以無法為有法,以無限為有限”。其實也是源於老子的思想。例如,杯子中間的空虛才能產生盛物的作用。若杯子裡已經有物體,則無法再盛物了,我們經常講的空杯心態,就是說不要持“盈”,水太滿就要溢位來,甚至是傾覆之患。

  《新三國演義》中有一集講到曹丕與曹衝的故事。曹衝一貫聰明伶俐,深受曹操喜愛。曹丕為爭取世子之位,竟下毒殺害弟弟曹衝。司馬懿看在眼中,他說“真正聰明的人是不表露於外的”。我們尚且不論這段歷史的真實性,故事表明一般常人只追求事物的顯象,求全求盈,因而引起無數的紛爭,人應處柔守柔,謙下退讓。老子說委屈能保全、少取反而多得、貪多弄的迷惑。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正因為你不去跟人爭,別人也不會跟你爭。這正是不爭是爭的道理。所以大智若愚,一個智者應表現愚魯,太聰明就會招人嫉恨。

  足球皇帝貝肯鮑爾十分崇拜老子。他帶領德國隊奪得大力神杯後卻突然隱退,許多人不解,而後的記者採訪才表明了心跡,他說“功成身退,天之道也”。身退並非隱匿行跡,引身退去,而是斂藏、不露鋒芒、不佔據功勞。一個人成功之後,不能得意忘形,應保持平和,淡然處之才能長久。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有完善人格的人像水一樣滋潤萬物而從來不跟大自然相爭,停留在卑下人人都厭惡的地方。別人不願意去的地方他願意去,別人不願意做的事他願意做。有道德的人為人謙下,謙虛反而能贏得愛戴。處處為別人著想反而能成就自己的理想。“非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就是說明這個道理。我們經常說“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句話最早應出於老子“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穀之王”。低窪才能得以充盈,你在低處高看別人,別人反而更尊重你。水能方能圓,良好的人際關係應像水一樣,能融入任何容器當中。我認為容納的根源在於理解。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就會避免自己的怨恨跟無謂的爭執。

  也許有人會說,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打工一族,老子的大道真的那麼重要嗎?其實不管重要與否,他已經深深影響了我們每個中國人,還有部分老子的外國“粉絲”。人的修養要靠後天培養,沒人天生就很有涵養。無論你想幹大事業還是隻想好好為人做事,都先要修身,而後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以上純屬個人領悟,道家思想在清朝學者紀曉嵐看來是綜羅百代,廣博精微,我只是理解了一些皮毛,人會因為自身人生閱歷的增長而不斷成長,相信終究會深入理解老子想灌輸給人們的思想,從而改善我們的生活品質。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篇6

  道之所道,德之所德,道德也。無道之道,無德之德,無道德也,萬物之所以有道而自生,皆因有道而有德也。萬物之所以無道而自滅,乃是無道而無德也。萬物自生而長生,乃是有道而有源也。萬物自生而不能長生,乃有道而無源也,道之所源,玄也,玄之所源,眾妙之門也,眾生有道而自生,而不長生;有道無源也,有道有緣且有源者,有道至極,而求得長生也。眾生求道善心者,皆有道之人也。

  天下人者,有人有道而有德也,有人有道而無德也,然有人無道而無德也;有人有道而有德,真善美也,有人有道而無德,一般也,人無道而無德然不真不美不善也。天地不仁愛者,以萬物為平等也;聖人不仁愛者,以百姓為眾生也。治大國者,如若烹小鮮也,往來者,皆是君貴而民輕也,而非聖君出世,而君輕民貴也,然則制度如此,而無可奈何也,然則,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也。茫茫寰宇,自盤古者開天闢地也,而眾生有之。萬物者皆有陰陽而來迴圈往復其道無窮也。

  天下之道,眾生皆在道中也,男者愛錢,女者愛美,然則男者不愛錢,女者自愛也,然則天下大同,眾生皆歸於其道也。然則女者愛美之心自古有之矣。然則眾生只知愛美,而不知善者乃美也,道德之經,其道無窮,善者看之,乃更善也,智者看之,更智也,眾生看之而眾生皆悟起道也,吾觀道德之經,其道無窮也,而自知,眾生皆在道中也。小童,期盼天下眾生皆有有道而有德也。

  道之所以是道,德之所以是德,是道德的意思,沒有道的道,沒有德的德,沒有道德。萬物之所以能自生,是因為有道才能自生,都是因為有道有德萬物才能生存,萬物之所以沒有到自生自滅,是因為萬物沒有道沒有德呀,萬物能夠自己生存而且能夠長生,而是因為有道而且達到道的源頭了。萬物能夠自己生存而不能夠長生,而是因為有道而沒有達到道的源頭啊,道的源頭是玄門,玄門的源頭是眾妙之門,玄門是是維度,維度的源頭,才是萬維之度。眾生有道而且能夠自己生存,卻不能夠長生。是因為有道而沒有達到道的源頭呀,能夠知道道的人而且是有緣人並且還知道道的源頭所在,有道極致的發展,才能夠知道長生,眾生有求道之心和有善心的人,都是與道有緣之人。

  天下的人,有的人有道德而且有德行,有的人有道德而且無德行,然而有的人卻是沒有道德,沒有德行;有道德而且有德行的人是真善美呀,有的人有道德而且無德行,只是一般人呀,有的人有道德而且無德行,那他就不真不美不善呀,天地不情感用事,對萬物一貫平等,聖人不情感用事,對百姓一貫平等。治理國家,就像烹小鮮一樣,古往今來的人們,都只是知道君王貴重而看輕百姓,只有聖明的君王出現了,才知道,君主輕而百姓貴重了,可是,這是因為制度就是這樣,沒有別的辦法呀,然而人類取法於大地,大地取法於天德,而天德取法於道統,道統取法於自身。茫茫宇宙之中,先是盤古開天闢地,然後才有的眾生。眾生都是有陰陽的,但是迴圈往復,都是因為道沒有盡頭呀。

  天下的道理,天下的眾生都在道的世界中,男人喜歡錢,女人愛美,但是男人不喜歡錢,女人自愛的話,那就是世界大同了,眾生都回歸道的執行中了。然而女人愛美之心,自古以來就有了。但是眾生只知道愛美,卻不知道善良的人是真正的美麗呀,道德經,其中的道理沒有盡頭,善良的人看到它會更加善良,有智慧的人看到它,會更加有智慧,眾生看到它,那麼眾生都可以悟道了,我看道德之經,知道其中的道理沒有盡頭,而且自己知道,眾生都在道的世界中,小童,盼望天下的人們和眾生都有道德和德行呀。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篇7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老子的第八章堪稱是老子文字被引用率最高的篇章,然而翻了幾種註釋,感覺所作的解釋都似有偏頗。

  老子思想不可否認是出自周易,或者說老子文其實是對周易部分思想的進一步解釋。孔子作十翼,為周易經文作傳,老子文其實也有這個意味,只是因為並非全篇作注,所以另成一書,但其思想是對周易唯物部分的繼承。所以從周易的角度來看待老子的文字,實有此必要。

  解釋老子第八章前,我們需要先思考兩個概念:“善”與“爭”。老子所講的善與道德無關,是指趨向於好的方向意思,或者我們也可以直接理解為“好”,僅僅即指事物發展的狀態。爭在很大程度上是違逆的意思,不爭,即不與自然之道相違逆。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老子此處並非在講水,而是以水作為象徵來講解自然規律的上善之道。水性避上而趨下,總是從高處向低處流,這是水的本性。水滋潤萬物生長,而不與萬物爭其功用以自長,這也是水的本性。“處眾人之所惡”,此處是指水之性。水避上而趨下之性,人所惡之。所以老子此處其實已經指出人性與水性之不同,而並非讓人去學習水之性情。水之性因與人之性所不同,所以為人所惡,然而這是水的存世之道,我們看水性之不好,而在水,卻是其功用,其性質,所以老子講,我們眼裡的不好,於水來說,卻合乎了自然規律的上善之道。生活中我們常覺得別人的處世行為大有問題,其實在對方來看,因受其個體性情,環境等多方面的影響,其行為是出自本能的自然行為。也許以對方看來,我們自己的行為也大有問題,而我們的行為,也是受著個體性情,教育環境影響的自然之道。在自己看來,自己的行為都是合乎情理的。老子此處講水,是希望透過水的象徵來引發人們對人之性情的沉思,水的上善之道是這樣的,那麼人的上善之道又是什麼呢?讀至此處,我們必須有一個區分,就是老子透過水來引發人們對自身處世的思考,而非讓人去學習“水”避上趨下,處眾人之所惡的性質。如果我們以為此處老子在教人學習水的存世之道,那麼就完全違逆了老子的教誨。

  老子在講過水的上善之道後,在下文是給出了人的上善之道的。“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這幾條就是人順從自然規律的上善之道。居善地的居字,不只是住處,這是一個很寬泛的概念,於世間停留處,皆可理解為居。我們說最好的居處在哪裡呢?老子說是“地”,這裡的地是大地嗎?我看不只如此。天地相對應,天為虛,地為實,老子回答的地,也同水一樣,是作為一個象徵提出的。地是什麼,這個可能就需要我們去周易當中尋找了,因為老子思想出於周易。所以我認為老子地的解釋有兩個,一是有形的地,我們需要從有形的地去理解其象徵形而上的意義。二是周易所解的“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老子講的善居之處,最好的居住狀態,答案便是地或者說有地德之處。

  心善淵,內心的最佳狀態是什麼樣的呢?老子同樣以象徵的方式回答了一個“淵”字,這個淵字很好解釋,因為老子在第四章中就討論過。“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完滿的心態,應該像深淵,像杯子一樣的形狀,虛空而不是滿溢。清空內心不需要的東西,去接納萬物之美,而不是讓世間的煩雜在內心裡擁擠。

  “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這幾句相對比較好理解,因為老子沒有再用象徵的手法。與什麼樣的事物接近最好呢?仁或仁者(關於仁也不僅限於倫理道德,對仁的解釋,可參讀我的舊文《漫談五常》)。什麼樣的語言表達是最好的呢?以信守為最好。什麼樣的政治管理是最好的呢?老子回答治,治的解釋比較寬泛,但總體上是無論人民還是君主,都應當井然有序,合乎事物的發展。什麼樣的做事方式是最好的呢?以能為善,能者必然處事圓滿。最好的變動是什麼呢?老子說時,事物的改變,要以合乎時機為最好的選擇。

  老子最後說“夫唯不爭。故無尤。”這個爭不是爭論,而是指上面所提到的上善之道,只要我們不違逆,就不會有大的過錯或怨咎。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篇8

  在讀書上學的時候,接觸老子《道德經》的機會並不多,相對而言,孔子的《論語》我們會更加熟悉,可能是因為沒讀過,我比較好奇,所以選擇了它來寫我的第一篇讀書心得,而沒選《論語》。當我看到這本書第一章時,就覺得挺熟悉的,裡面的句子常被作為電視劇的臺詞,為人所知。看《道德經》有的地方會覺得難懂,裡面的句子很玄奧,就像在講一些深奧的大道理一樣。所以在讀的時候,我有藉助一些詞語句子的註釋,來幫我理解裡面的內容。我曾聽有人說道德經一經翻譯就不再是原本的道德經了,確實,這樣藏著老子這位偉大先賢智慧結晶的作品,裡面的內容不是用來翻譯,而是用來感悟的,你只有用心去讀了,你才會聽到老子想說的那些,而不是僅僅從字面上去獲得,這樣的獲微乎其微。但是如果翻譯可以讓我們更好地讀懂老子,讀懂《道德經》,這又何嘗不可?

  那句在電視劇裡反覆出現的“道可道也,非恆道也。名可名也,非恆名也”,是出自《道德經》的第一章,我不知道別人在看電視劇時明不明白這句話是什麼意思,我看時只覺得好玄奧的句子,完全不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其實這一章講的是老子他自己的哲學理念,認為“道”生萬物,為萬物本源。其實翻翻這本《道德經》,你會發現“道”的出現很頻繁,“道”是作為老子哲學理論的核心思想,代表著他對宇宙人生獨特的深刻感悟和體察,對自然界,世間萬事萬物的觀察和思考。“道”不可言說,也不易輕易領會,它的過程是一個從“無”到“有”的漫長曆程。

  我們高中的學校有一塊石頭,倚在一棵很高大的樹下,那塊石上刻了“上善若水”四個字,是深綠色的字,與那棵大樹倒是映襯得挺好看。“上善若水”這四個字也是出自《道德經》第八章,可能有人也在電視劇裡看到過,它講的是最善的人就像水一樣,水善於滋潤萬物而不與萬物相爭,停留在眾人都不喜歡的地方,因此最接近於“道”,最善的人也是如此。水是柔弱的,可它又是最有力量的,甚至能把石滴穿。人的品性當如水一般,已不爭爭,以無私私。這四個字雖然簡單,卻決不易做,只有真正善良的人,才能真正做到。

  《道德經》裡講的道理還有很多,雖然也有些在現在已經失去了意義,但裡面還有很多在今天仍有著重要積極的意義,仍值得我們去珍藏和學習。如果真正用心地去讀去體會,你會收穫很多。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篇9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乎其易也,為大乎其細也。天下之難作於易,天下之大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於無難。

  以無為的態度去有所作為,以不滋事的方法去處理事物,以恬淡無味當作有味。以小為大,以少為多。對於怨恨要以恩德來回報。對難的事有所圖謀就要從它簡單的地方開始,要做大事就要從細節上一點點去做。天下的難事都是從容易的事做起,天下的大事都是從點點滴滴小事做起。所以聖人不說要做大事,但是從點滴小事做起最後做成了大事。輕易的承諾就一定會失信。把事情看得太容易結果做事中必定會有很多困難出現。所以有道的領導者做事都嚴謹認真的當作大事來做,做起事來就最終沒有困難。

  “為無為”就是以“無為”的心態去做事。就是沒有特別強烈的企圖心,不是為了我獲得什麼什麼去做事,我放輕鬆,輕裝前進,放下企圖心去做事,反而會做得更好。“事無事”,也是一樣的道理,就是以“無事”的心態去做事,這樣做事情結果反而做得更好,境界更高。“無味”,可以解釋成樸素和本真的心態,你以這種樸素和本真的心態去體會人生的話,那麼您的人生一定會體味出更多的精彩來。所以,消除企圖心,輕裝前行,凡事盡力而已,這樣收益反而越來越多,境界也會越來越高。

  老子講的意思是,把小事當作大事去做,把細節當作重要的事去做,把少的東西當作多的東西去做。也就是說,你看著那東西少,你覺得任務很小,但是你把它當作一個重要的、一個特別多的事去認真去做,這是做事的具體方法。這其實是我們生活中最大的真理,也就是說,每一個有所成就的人,他莫不是把這小事做好了,不斷提升積累,然後最終成為高手。所謂細節決定成敗,就是這個道理。

  孔子說“以直抱怨,以德報德”,而老子說“以德報怨”。後世就為這個問題開始爭論了,爭論到底老子高明還是孔子高明。其實這是沒有搞清楚兩者講話物件到底是誰。老子《道德經》寫的是管理的內容,是給管理者,最高管理者寫的,所以,在當年老子這些東西都是治國的.內容。我們設身處地地想一下,如果你是是公司的最高領導,下面的員工由於種種原因有怨言,那麼作為公司的管理者應該怎麼辦?難道馬上以怨報怨,與員工鬥爭,甚至開除員工嗎?而是反思自己的管理問題,主動感化員工,解決問題,繼續給予恩惠,讓員工成為一個善人,這就叫“抱怨以德”。孔子講話物件基本都是老百姓,普遍人。對於普通人不能用領導者的標準要求他,而是要求堅持“以直抱怨”的道德底線。“直”就是公平、正直,譬如起爭執了,要裁決,上法院,這是“以直抱怨”。老百姓之間能保持一個“直”,一個公平這就非常好了。

  另外一個角度,強者對於弱者“以德報怨”,顯示出強者的氣度、格局。譬如,廉頗與藺相如的故事,藺相如是相國,大權在握,但面對廉頗的挑釁主動避讓,這是以德報怨。廉頗知道真相後也被感動,負荊請罪,這是歷史上有名的將相和。平等的雙方只要“以直報怨”就行,社會顯得公平。而弱者對於強者說“以德報怨”,那是自欺欺人的懦弱行為。

  與“以德報怨”相對應的是“以怨報德”。你一直做好事,可反被別人埋怨,被別人恨,實際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譬如,一個家庭裡兄弟姐妹幾個人,最小的是兒子,前面都是姐姐,這家裡面就讓姐姐無休無止的去為弟弟付出。姐姐家裡邊省吃儉用,把在外面打工賺的錢,全都往家裡匯,弟弟基本上不幹活,但是家裡面父母認為這是應該的。就算這樣無休止的付出,一遇到事,還責怪姐姐,這就叫"以怨報德"。你所付出的一切都是應該的,你只要少付出一點,你就是對不起我了,你就傷害我了,我就跟你沒完。

  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們堅持的原則就是,第一,我們該做好事,還要做。千萬不要因為別人沒有回報,甚至回報不好我不做了。第二,要反思做好事的方法了。為什麼我們發出善的資訊,回饋的卻是惡的東西?說明幫助的方式有問題,要調整方式,冷靜一下、反思一下,換一種方式。“大善是小惡”,“升米恩,鬥米仇”,等等都是相同的道理,做好事善事也要得法。做好事不當,也可能害人害己。

  “圖”是圖謀,要去做的事。中醫講治未病,這是《黃帝內經》裡的思想,意思就是別等到有病了再治病,有病了再治病相當於要去打仗了您現拿錘子砸兵器;渴了您現挖井,這個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所以,一定要打提前量,我們要學會禦敵於戰壕之外。真的到大病爆發出來了,這時候醫學往往力不從心。

  細節決定一切,好的壞的都是取決於細節。

  簡單的道理往往被忽視,細節上的高標準嚴要求是成大事的關鍵。老子告訴大家要做好工作,從細節上開做,從細節開始、點滴做起,這是修行的方法。有人認為,“無為”是老子希望大傢什麼都不做,清空自己,放下一切,什麼都不做就是“無為”。這是胡解,把《道德經》解偏了。實際老子說“無為”是對自己的,對於自己的慾望,那種需求;對大家要“為”,老子講“為大乎其細也”,明顯是要“為大”的,希望做出大事的。

  “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您要做一個很宏大、很了不起的事,先不要想著這麼宏大的事情如何做,而是隻把它當成你的努力方向。而只要朝這個方向努力,一步一步把細節做好,每一件事都精益求精,過一段時間以後,您回頭一看,您原來所期望的目標其實早已完成了。一個人怎麼做才會成功?你只要按以下三點去努力,肯定會成功。第一,你的事業是對眾生有益的,而不是有害的壞事,這是方向。第二,你對它有興趣,做這事感覺到快樂了,然後認認真真去做。第三,你能夠堅持下去,願意堅持十年。如果你能夠做到以上三點,你肯定能夠有所成就。

  凡是容易輕諾的人,他看輕這種承諾,他覺得承諾可以隨便給,很簡單,不注意這個細節,更容易“寡信”。如果許下了諾言,那麼不管再小的一件事,都一定要做到。把每件事都要當作難事來做,不要輕視任何一件事,不要貪多,這樣做事才會沒有困難。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篇10

  絕學無憂。唯與訶,其相去幾何?美與惡,其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亦不可以不畏人。望呵,其未央哉!眾人熙熙,若饗於大牢,而春登臺。我獨泊焉未兆。若嬰兒未咳,累呵,如無所歸。眾人皆有餘,我獨遺。我愚人之心也,惷惷呵。鬻人昭昭,我獨若昏呵。鬻人察察,我獨悶悶呵。沕呵,其若海。望呵,其若無所止。眾人皆有以,我獨頑以鄙。我欲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絕學就是不要一切學問,什麼知識都不執著,人生只憑自然。佛教中相對應的一詞叫“無學”。修道成功,到達最高境界,任何名相、任何疑難都解決了、看透了,“絕學無憂”,無憂無慮,沒有什麼牽掛。知識分子喜歡鑽牛角尖,丟開書本,總是很難。“讀歷史而落淚,替古人擔憂”,會生氣,會落淚,這是讀書人的毛病。

  唯,答應,也可以理解為恭維,唯唯諾諾。訶,呵斥。批評你的人,往往是幫助你的人;而當面誇你的人,可能是背後害你的人。

  不要過分執著於名相,美好與醜陋往往都是在一定條件下相比較存在的,條件一變,美與醜就發生變化。老子告訴我們要用端正公平的視角看問題,社會潮流的背後往往都帶著虛幻的東西。領導把自己的精力放在自己的名聲、形象上,管理的境界就降下來了。作為領導者心裡一定要十分清醒,不去追求那些浮華的東西。

  這裡講的是第三層的管理境界,即“其次,畏之”。管理者讓別人害怕他,以恐嚇、高壓的手段管理員工時,其實他自己也是害怕員工的,這是他心虛的表現,其實他的內心也是恐懼的。如元朝的蒙古統治者就採用高壓的統治,讓老百姓害怕,其實他們自己心裡更害怕。但這種高壓政策很快造成了農民起義,元朝統治者只能北逃。一個公司太多的考核、檢查,就是管理者不自信的表現,這樣的公司往往做不長。

  望,意指邊際、遼遠。太牢,古代同時使用豬牛羊三種祭品的祭祀,是等級很高的。饗,享用供品。春登臺,春天的祭祀活動。兆,徵兆。一個高明的領導者,他們的心寬廣沒有邊際,根本不在意外在名相。而一個平常人,特別在乎各種名譽、形象、外表等虛幻的東西,把自己搞得像神一樣享用供奉。

  咳(hai),嬰兒笑。累,飄忽不定。嬰兒還不會笑的時候,是最純真的狀態。回到嬰兒的狀態,就是修行,放空頭腦,沒有喜怒憂思悲恐驚,相當於睡眠。保持孩童狀態的老人更容易長壽。

  遺,讀wei,也作饋,給予的意思。一般人都是為了自己的財產有餘而不斷地多撈取,有些官就是如此,貪得無厭。而聖人強調的是給予。

  鬻,本讀yu,這裡讀shu。昭,明亮。昏,昏暗。察察,特別精明,審查別人的缺點,挑剔別人的毛病。悶悶,不在意。沒有悟道的人把光亮集中到自己身上,讓自己高大光彩,顯示自己。不好的領導者,對自己彰顯功勞,把功勞據為已有,對別人叫是挑毛病。互相挑毛病,這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個階段,孩子在幼兒園時就是喜歡挑其他小朋友的毛病。作為普通人,有這個毛病倒還可以理解;但作為領導,則非常不合適,你已經是領導了,部下有出息,光鮮亮麗的時候你應該高興。與部下爭名爭利,得到的結果是讓部下失望、不合作、消極對待。

  沕,深遠。望,遼遠的邊際。頑,沒有被劈開的木頭。鄙,人們居住的單位,鄉村的意思,後引申了質樸。華為的任正非經常被人稱道,他被拍到在機場打出租車,和同事一道乘機場擺渡車,和員工一起在公司的食堂排除買飯,等等。這位超大型企業的老闆不搞特殊待遇,把自己放在普通人的位置,特別受到公司內外的人尊重。

  食,吃,這裡是用的意思。母,女性,在道德經中反覆出現,用以比喻天地的本源,也就是道。大道,就是為眾生做事。

  這一章裡,鬻人、眾人,都是指沒有悟道的人。而我,則指悟道的人,並非指老子自己。很多人把“我”誤解為指老子自己,認為是他標榜自己,這是很大的誤會。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篇11

  在這個寒假,我重新閱讀了《道德經》,這本書是老子的亂世之道和人生哲學,雖然短短的20多頁,但其中的內容和豐富程度不是寥寥數語所能概述。

  首先,這本書是老子在概述了當時的自然現象和社會現象的變化後,得到了食物都會向著它相反的方向變化,指出了“物極必反”的通則,這即使是在今天,也是一樣的道理,這讓我開始重新思考看待問題的角度和方法,應當貴柔、守雌。人不能浮躁,心態要平和,不能因為外界的干擾就自亂了內心,浮躁是我們現在年輕人的通病。現在我們在西安交通大學這樣的高等學府讀書學習,難免會心存沾沾自喜,我們應當精心科研,打磨我們的性格,鑄造我們的能力,這方為我們這些年輕人需要做的事情。

  第二,我們一定要按規律辦事,大千世界,時事運轉都存在其規律。我們在規律的基礎上,要明確自己的目標,修煉自己的內心,朝著我們的目標“守靜篤”。我們現在的研究生,在從事自己相關領域的科研工作時,只有認真把握領域的核心,觀察和發現領域內事物的變化規律,在自己的目標和領域內深入研究,才能取得優秀的成績。

  第三,無為。天地所以長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意思是說天長地久,天地之所以能長久,是因為它們不為自己而生息,自然而然的存在,所以才能長久。我們在日常的待人接物上,要常有無為的思想,不要永遠想著自己,要多為他人考慮,這樣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校園生活互幫互助,生活才會充實而有趣。

  老子雖然已經離我們而去,但是《道德經》卻依然存世,且為千古絕唱,我們應當將其中的思想和現代的生活工作緊密結合,推陳出新,強化自己內心涵養和品德,他日為我輩之楷模。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篇12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德經》的開篇語,早已是膾炙人口。可是對於這部奇書的哲學思想,大眾又有多少了解呢?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真正道德高尚的賢士總是習慣於韜光養晦,因為他們心中時刻記掛著的,是天下蒼生。只有那些目光短淺之流,才會沾沾自喜,誇耀於世人。這些賢才,品格高潔,從不計較個人榮辱得失,他們懂得“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的道理。總是想法設法地學習到更多的知識技能來拯救世人。他們的胸懷,不知會令多少沽名釣譽之徒汗顏。

  大器晚成。很多才華橫溢的人只有到中年甚至是晚年才會取得輝煌的成就。這是因為培養一個濟世經國的大賢,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達到的。韓信,狄青,藍玉等,這些人為朝廷立下不世之勳,終因鋒芒畢露,不懂功成身退而不得善終。姜尚,胸懷大志的飽學之士,垂暮之年才遇明主,輔佐武王,完成了推翻商紂殘暴統治的大業。不僅淋漓盡致地施展了自己的才華,而且子孫後代也盡享尊崇。這才是真正的“大器”啊!

  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這不正是我們現在所提倡的“共同富裕”嗎?不正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最佳印證嗎?

  《道德經》,這部先賢留給後世的哲學經典,永遠值得我們品讀。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篇13

  老子《道德經》,蘊含了豐富的人生哲理。千百年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無不從這部人類文明史上的智慧寶典中汲取治國安民、修身養性、立人處世的精髓。

  當今社會科學發達,社會經濟高速發展,人們的物質財富越來越殷實,而精神財富卻越來越貧乏,道德淪喪的現象日益嚴重。“堂堂正正做人,踏踏踏實實工作”的呼聲日益強烈。物慾橫流的現實生活中,如何去面對金錢、地位、美色的誘惑呢? 我們同樣可以在《道德經》這部聖典中找出答案,那就是要求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家庭中注重守靜處世,清靜自省,盡心本職!

  既然我們個體十分渺小,力量十分微弱,人生十分短暫,我們何不端正心態呢?靜心、淨心、盡心就是人們的三個不同心態層面。靜心:靜安人生座標;淨心:淨處人生方向;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靜心,靜安人生座標。

  老子以“清靜為天下正”,“清靜無為”為修道之本。《道德經》十六章雲:“致虛極,守靜篤。”強調了致虛守靜的修養。“致虛”就是要消除心靈的蔽障和理清混亂的心智活動,而後才能“守靜”,透過“靜”的工夫,深蓄厚養洞察力,才會“知常”,逢凶化吉。

  老子之後,莊子強調少私寡慾,以靜養神,這是道教靜中養生的思想理念。

  “靜心”,才能“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榮,守其辱”;靜心,才不受名利得失困擾,不因進退去留而影響;靜心,才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

  總之,靜心是安心工作之本。人們的心境達到虛靜的狀態,才會時刻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的作風,才會在社會中、生活中、工作中出實招、辦實事、求實效。

  淨心,淨處人生方向。

  “淨者,不汙也”,天地萬物之間,潔淨不染,就是“不染”。“不染”的含義很廣泛,老子《道德經》十二章雲:“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意思是說五彩繽紛的世界使人眼花繚亂,各種各樣的聲音使人震耳欲聾,美味佳餚使人饞涎欲滴,縱橫馳騁的心靈使人心態若狂,擁有貴重難得的貨物使人心驚膽寒。就從視、聽、味、嗅、觸、物六方面形象勾劃了人們因貪婪而染色、染音、染味、染心、染身所導致的嚴重後果。故後人雲:六根清淨、一塵不染。意在教人約束,收斂人們的貪慾之心。

  再看老子《道德經》十三章:“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我們可以看出“寵辱若驚”的根源就在於“為吾有身”,“為吾有身”就在於人的心性不能清淨如水,清澈透明,把個人看得太重,把自己的名利、地位看得太重。如果恬淡處世,致虛守靜而見素抱樸,少私寡慾,何來“貴大患若身”呢?

  由此,淨心能使自己自覺地堅持自我反省,能時刻檢束自己的貪慾之心、遏制自己的非份之想。淨心是保持清醒認識的源泉。

  盡心,盡展人生作為。

  人們常說:讀史而明鑑,讀典可明智,明智則生慧。道祖老子在《道德經》之十七章說“道,常無為而無不為”,老子的無為思想並不是說消極而無所作為,這是對老子《道德經》的誤解,老子本意是在教人遵道而行,不妄為,而有作為。只有“不妄為”才能更好地有所大作為,也就是說“不妄為”是有所作為的保證。什麼是“有為”呢? 盡心扮好社會角色,幹好本職工作,擔起家庭責任,就是“有作為”。是的,在世欲紛爭的當今社會中,如能盡心安心於本職的話,那他的心態肯定是時常處於靜心、淨心的狀態,沒有進入靜心、淨心的心境,他是收斂不了他那不安份的心的。即神不外馳,心不外思,由是說:靜心、淨心是盡心幹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先決條件。

  中華民族歷來重視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倡“百行德為先”,崇尚“身正為師,德高為範”。各行各業,各村各戶都在努力提高群體的道德水準。具體來說,就是將“靜心、淨心、盡心”三心衍化為“六心”教育:忠心獻給祖國,愛心獻給社會,熱心獻給集體,關心獻給同事,孝心獻給父母,信心留給自己。在現代經濟社會下,重讀和闡釋聖典《道德經》,讓人們能致虛守靜、淨化心靈,從而盡心盡職,有利於社會穩定,有利於工作團結,有利於家庭和睦!

  讀《道德經》感悟人生之道 篇14

  在《道德經》中,老子著眼於道與德的關係,而得到了“無為而治”的社會理想。而書中所講的道與德是我們很難理解和想象的,要不是看過這本書的,是不會想明白更深一層次的道與德有什麼含義的。

  在老子看來,道一是宇宙產生之本源,二是萬物運動變化發展的規律。在我看來道是宇宙的本源是很難理解清楚的,或者說是,我不贊成這樣的說法。道怎麼就是宇宙的本源呢?那麼宇宙的本源是什麼?老子的道不是無聲無形無色無狀的嗎?這樣的話,宇宙的本源不也是無聲無形無色無狀的東西嗎?在現在的情況下,我自己是解釋不了宇宙的本源問題的。

  相對而言,我更贊成道是萬物運動變化發展的規律。我認為道是道理原則一類的,說簡單就是天道,地道,人道。天之道指自然變化發展的規律,地之道是指治國之道,人之道可以理解為人們的為人處世之道。日月盈昃,辰宿列張,寒來暑往,秋收冬藏,閏餘成歲,律呂調陽,雲騰致雨,露結為霜,金生麗水,玉出昆岡是“是自然的道。“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予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是治國之道。《論語》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資治通鑑》的“兼聽則明,偏信則闇”,《戰國策》的“見兔而顧犬,未為晚也;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是為人處世之道。《大學》裡的“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後天下平。”《孟子·公孫丑下》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兩篇則是講整個道的集合,天道地道人道的結合。

  深一點的,我把“道”理解為“信仰”。“道”有道路的含義,就像老子堅信自己的道與道路一樣,我們也有自己的信仰。上文說的,天道,地道,人道等等的道,不是我們所相信的嗎?道,只有在我們理解相信的基礎上才能作用於我們自身。這就是那些政治家,哲學家,思想家所一直在做的事:先騙自己,再騙別人。先解釋一下我為什麼說道是信仰:一是信仰的的虛空性與道的無聲無色,無形無狀是同出一則的。二是道與信仰都是我們自己無形中所堅持相信的,三是道的種種解釋都會作用於我們,形成信仰。

  道講完,講德。德是什麼?與道的關係。老子的德是具體事物生的原理。是道寓於具體事物的表現,也就是說德是物體從道那裡得到,而成為事物的原理。等等的全是廢話,沒一句能懂的。只有德是道寓於具體事物的表現我們能理解到。一句話德是因為道的需要而產生的,道在起作用的時候我們所表現的一系列行為所依據的原理根據便是德。那便是道德。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