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向北心情日記

一路向北心情日記

  從北京回到天津,天已經很晚了,來不及整理幾天來的興奮與見聞,扯了一縷夜風,清散眉間幾許塵埃,疲倦而愜意地睡熟。

  今天休息了一整天,倦懶舒適地蜷在加菲貓胖胖沙發裡,悠閒自在。

  依稀可聽見紅門銅環的叩響,細柳長廊的繾綣,厚磚重石的敦厚,金碧輝煌的雄美。

  頤和園內,龍舟悠悠泛波大明湖畔,遠眺萬壽山,在煙霧裡如身披輕紗的觀音,端莊如玉。登上岸,遍地古樹無聲地傳遞著在久遠的大地裡穿梭的厚重文化,形態奇異的太湖石靜靜守在湖畔候那一汪清淺。踏在長廊中的腳步踩響了幾個世紀的悠久,雕樑畫棟,據說是用海拔幾千米上的植物研磨的粉末製作成顏料繪作的圖畫,千年不毀,留給後世無限的傾嘆。

  頤和園內的宮房建築,雖不比故宮的`雄偉壯美,但廊腰縵回,山林草木,盡顯其秀麗如詩。陽光似在這裡積澱,留戀往返。敗家石後隱藏的故事曲折是否真確?那被慈禧封起來的門牆上是否曾投下光緒帝憤慨無奈的背影?宜芸館中是否真有過那張讓可憐的妃子邊用膳邊觀賞金魚得以從悲苦裡解脫的水晶桌子?這一切的疑問在歷史的長河裡已經變成了金色鯉魚,跳躍起昨日的水光漣漣。

  萬壽寺裡,深厚的文化底蘊讓人獲益匪淺。曾經只有帝王將相走過的福路,如今遊人爭先恐後踏了上去。不能踩踏門檻的傳統頗具道理而似乎也有新緣由,殿內大佛和眾佛陀姿態神情各不相同,或慈祥和藹,或怒目而視,或端莊肅穆,名字更是千奇百怪,耶啊託的,我記不住。眾佛的身後是觀音的塑像,據說是按照慈禧的面貌塑的,而且“老佛爺”也出自次處,慈禧信佛由此可見一斑。在另一個閣殿裡,供奉著一種叫“敝屣”的神獸,與貔貅齊名,人們爭著撫摩祈求。五大仙山的縮影形象逼真,上面有一棵樹幹上猴頭狀的樹瘤縈繞千年的故事。古樹周圍的欄杆掛滿的祈福的紅色木牌,上面手寫的主人名字經久不消,留給這片樹陰另一絲清涼。

  故宮的輝煌雄偉自不需多說,單是在主幹道上走了一遭便耗去兩個多小時。故宮大小房屋建築共九千九百九十九間半,若一個幼兒從小便在故宮居住,每晚換一個房間,那等到把故宮內房屋都住過一遍,那他也成為一個24歲的成年人了。陽光照耀下的故宮格外絢麗輝煌,金燦燦如奪目夏日,吸引了眾多中外遊客。哥哥最辛苦,背個大大的包跑來跑去幫我門照相,累得滿頭大汗。

  最累的還屬爬長城了,我們登的是居庸關一段,險峻陡峭。媽媽登至約一百多米時停了下來,很多人也因體力不支或心生畏懼而停留,停下來的地方,城牆邊掛著一長串寄予了美好情思的定情鎖。哥哥和我繼續向上,其實我是打腫臉充胖子,明明很害怕,還是壯著膽子一步一步踩著石板前進。厚重的石板跨度很大,每登一步都很吃力,而且大多石板在承載了幾世幾代遊人的重量後,出現了一個個光滑的凹坑。在最陡峭的地方路也格外窄,小心翼翼前行,遊客很多,用摩肩接踵毫不誇張,每個人臉上都掛著晶瑩的汗珠,在烈日的照耀之下匯成嘩啦啦的“小溪”。登到約三百米的地方,我們停了下來,站在高處遠眺,滿目青蘢,山巒綿延,真可謂“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頗有登泰山而小天下時的豪情與開闊,似將朗朗晴空攬在胸中,吞吐風吹雲湧的大氣。雖然沒有登上好漢坡,但遊客的心情仍然激動萬千,站在高處大聲呼喊下面親人的名字,聲音中透露著自豪喜悅。

  回到天津,歇了一口氣。若說北京是端莊秀麗的公主,那天津則是熱情美好的塞外牧女。天津人愛養狗,晚飯過後,隨處可見遛狗散心的人,小小的狗俏皮可愛卻也循規蹈矩,並不橫衝直撞。月牙河冷波盪漾,綠樹環繞。這一溜那一撥的人聚集著打牌閒聊,北方人特有的直爽語音隨風融進河水中,椒鹽姜蒜烹成一河暢快通達。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