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子麻雀稻草人優美散文

燕子麻雀稻草人優美散文

  劍川的秋天,是從稻草人開始的。

  夏秋的交替在城裡,在鋼筋水泥裡,沒有明顯的劃痕。陽光一樣的灼熱,夜晚一樣的沉悶,雨過天就藍。無論是視覺還是感覺上,都沒有大的區別。

  城外就不一樣了,秋天一到,稻穀就開始揚花。麻雀熟知夏秋的交替變化規律,以及與它們的意義,或早或晚地來吸取稻穀的`乳汁,被麻雀吸過乳汁的穀子不會飽滿,就成秕穀了。秕穀過多,也就意味著收成減少,於是稻草人就出現在稻田裡了。先是某家女主人驚呼:麻雀已經吸我們穀子了!很快就有一個稻草人出現在她家的稻田裡,然後是兩個,三個,很多個。花花綠綠地站在大片的稻田裡當著稻田的警察。麻雀初見全副武裝的稻草人,先是心生恐慌,飛得遠遠的。然而,稻草人就是稻草人。麻雀見稻草人永遠是那個樣子,也就試探性地在稻草人身邊飛來飛去,最後居然落在稻草人肩膀上,嘰嘰喳喳地歡鬧,大膽地去吸取稻穀的乳汁了。稻草人就成了秋天的一個象徵,一個醒目的提示。

  燕子不知道何時開始,就在電線上成串成串的集中,它們不像麻雀一樣嘰嘰喳喳的歡鬧。它們在電線上錯落有致排列著,輕聲細語,呢呢喃喃,婉約而親和。偶爾有一兩隻像是組織者或領導,忽高忽低飛到這兒或那兒傳遞著它們的,我們聽不懂的資訊。它們像是在做著一種遷徙前的告別,或是一種文人的筆會。也許在為即將要去的新家激動,卻帶著即將分別的感傷,就如白族民歌中唱的那樣,去了前方心牽後,都是留念和不捨。

  是應該留念的,劍川這個地方,人們對燕子特別友好。燕子來了,這個地方到處飄灑著溫暖、和諧、祥和、歡樂;燕子去了,這個地方也一直傳承著一種堅韌、忠貞、勤勞、積極。

  秋天的腳步聲很快,燕子走了,稻穀的乳汁也逐漸變硬,一晃眼又變成了黃澄澄的穀子。等中秋一過,它們將在歡樂的笑聲裡告別田野,以另外的姿態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稻草人則在某一角落,靜靜地觀看著這一切。

  麻雀是不離開這個地方的,它們曾在這個地方消失過,又在人們的期待歡喜中出現。如今,它們已和這個地方融洽默契,人們在稻子不成熟的時候用稻草人嚇唬它們,也會在秋收後把飽滿的穀子給它們吃呢!晨光初照,在古城的小道上走著,就不斷有它們的歡聲笑語,它們喜歡和人玩遊戲,你近了它們也不讓開,就在能抓住它們的時候,又呼的一聲飛到牆頭了。它們將在牆頭屋角,和這個地方一起,鬧騰著走過冬天。

  燕子麻雀稻草人,和生活並沒有直接的聯絡,卻讓生活充滿了激情,充滿了味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