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克里特散文

東方克里特散文

  克里特島是愛琴海上最大的島嶼,3000多年前,那裡已經有了高度發達的文明,特別是最後200年米諾斯王朝建立的文明,更是盛極一時。通常,我們認為現代西方文明的一個重要源頭是古希臘文明,而古希臘文明的起點則是3000多年前的克里特文明。但克里特文明神秘地消失了,它消失的原因至今仍是一個難解之迷。因此,也許儘管人類現代文明,特別是西方文明中處處都蘊含著克里特文明的因子,但克里特文明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面貌,我們卻很難弄清楚。

  在中國,黃帝被認為是“人文始祖”,有關黃帝的傳說流傳極廣,到處都有與之相關的地名,但黃帝時代的文明究竟是個什麼樣子,我們至今也沒有弄清楚,甚至很多人認為黃帝原本就是一個傳說中的人物。同樣,米諾斯王在西方一直以來也被認為僅是希臘神話中的傳說人物,但克里特島的發掘證實了傳說所包含的歷史真實性。那麼,究竟哪裡能證實黃帝傳說的真實性呢?儘管現在與黃帝相關的地名和傳說在空間跨度極大的不同地區都隨處可見,但它們應該有一個共同的出處,從那裡,古老的傳說隨著人的遷徙而被帶到四面八方,並用那些古老的地名為他們新的居住地的山山水水命名,以此作為紀念,並延續文化的.血脈。這個出發點,就應該是“黃帝文明”的克里特。那麼對於“黃帝文明”來說,它的出發點在哪裡呢?不少專家認為,它就在河南的靈寶。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的羅琨先生更是明確指出:“然而在靈寶不僅鼎湖之說來源很早,地下還埋藏著同一歷史時期豐富的文化遺存,地上地下互相呼應,卻是少見的。這很容易使人聯想起希臘米諾斯文明的發現,也許,鑄鼎原會成為中國的克里特,將撥開黃帝時代迷霧,進一步揭示中華文明的起源。”

  黃帝鑄鼎原位於河南省靈寶市陽平鎮的荊山,南依秦嶺,北瀕黃河,這裡有很多與黃帝有關的地名:鑄鼎原、鼎湖、荊山、蚩尤山、夸父山、桑園……而且每個地名後都是一段與黃帝相關的傳說。不惟如此,歷代典籍如《水經注》、《地理志》、《魏土地記》、《晉書》等都有相關記載。司馬遷更是在《史記》中明言:黃帝“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之下”,把這裡描述為黃帝鑄鼎祭天銘功之處。

  傳說、文獻記載之外,靈寶黃帝鑄鼎原周圍,有著距今約4000-5000年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晚期、龍山文化早期的古文化遺址。位於鑄鼎原西側的北陽平遺址是目前發現的全國最大的古文化遺址,它南北長5000米,東西寬300到500米,文化層厚3到5米,總面積達220萬平方米,可謂新石器時代的十里長街,在考古史上十分罕見。

  仰韶文化廟底溝型別以三門峽為中心,存在於公元前4000到公元前3300年間,這是仰韶文化最繁盛的時代,其範圍西至渭河流域,東達伊洛、鄭州地區,南到南陽地區,北抵河套地區。靈寶鑄鼎原正位於廟底溝型別的中心分佈區,且發現了面積90萬平方米的中心聚落。也許,這裡就埋藏著黃河流域第四千紀社會變革的實證,為我們探索作為中華文明起源的“黃帝時代”提供切實的幫助。目前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已經證實:公元前4000年,質樸的氏族社會開始衰微,國家機器的萌芽開始出現。這個時代,正是黃帝生活的時代,作為一個代表,黃帝是這個新時代的開啟者。

  現在的考古已經證實,我國於公元前3500年進入了銅石並用的時代,如更早的陝西臨潼姜寨一期遺存中發現的原始冶煉的實證——黃銅製品,晚一些的甘肅東鄉馬家窯文化遺址出土了合範鑄造的小銅刀。由此推及,鑄鼎原這時已有鑄銅是可能的。在靈寶鑄鼎原附近36萬平方米的西坡遺址,已發現有精心施工的大型房址和窖穴,還發現了銅礦石。故有專家認為這表明司馬遷所謂“採首山銅,鑄鼎於荊山之下”並非虛言。中華文化一向視鼎為國家權力的象徵,故有“問鼎中原”之說。因此,所謂“黃帝鑄鼎”不僅表明黃帝時代已開始使用銅器,也許還有國家機器自黃帝起開始建立的含義。

  早在漢武帝時,這裡就開始建廟立鼎,以祭祀中華人文始祖黃帝,此後歷代都有修繕、擴建。現在,當地政府在原遺址上覆建了軒轅黃帝鑄鼎原,為華夏子孫前來祭人文之祖、尋文化之根,提供了一個上佳的去處。賀敬之先生曾親臨此地並賦詩一首:“中華五千年,史證靈寶見;荊山登高望,古今兩驚歎。”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