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遺風,新鄉永珍散文

古城遺風,新鄉永珍散文

  五月的心讓初夏的青色蕩起,五月的情被絢爛的夏陽熾熱,此時,懷古的念讓我想起了舊縣街,想瞻仰舊城址上那座飽經風霜的無頂古塔,想看看彭澤先賢留下的足印,想聽聽那裡流傳的古老故事,更想看看古城新貌。

  從縣城出發,沿著一條彎延的水泥路向南再向南,便到了彭澤腹地舊縣街。

  空曠的平地上早己沒了昔時的繁華,不見了與長江相通的浩淼水泊,只有藍天白雲下淺淺的水田還泛著漪漣,只有成群的白鷺在水田中悠閒,只有山水間還嵌落著新村。

  眼前一切的一切早已淡泊了千年古風,當再次站在地下仰望那座歷經滄桑還高高聳立的古樸老塔時,仍能體會到它一股凜然的正氣,能觸控到它一股不朽的靈魂,如是讓我想起了廣施仁政惠及鄉里的賢德縣令狄仁傑,敬佩之心由然而生。

  我無法登頂這座1300多年前的六面雕花“七級浮屠”,無法尋找到唐人留下的“仙橋”,不見了塔前遺下的“寶華祠”,也無法搜尋到唐代的“狄公生祠”,只能憑弔遠思,在遙望“縱囚墩”的遐思與遺憾中找到安慰。

  還是很慰藉,在這108平方公里的山水間,依然是賢達輩出,正可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這裡,遠有“中國第一縣令”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從此辭官高風亮節的事蹟,近有清代金科狀元汪鳴相,學者汪闢疆、鍾克武。

  或許是古城遺風、先賢德宏顯示著它特有的靈異恩惠後人;或許是山水的奇異福及有緣人。今天,從古城址走出的本縣下放知青,中國著名電影創作者畢必成便是沾了古城雨露,更有本縣下放知青曾毅,從古城址上走出,從中國走出,在世界揚名,成為北京大學人口學研究所所長,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後。

  山青水秀人傑地靈的古城,代代英賢名士競相風流。

  看著古城舊址,思索古今往事,澎湃的心逐起滿懷豪情。向東遠望,莽莽群山在夏日明媚的陽光下還是顯得蒼暮沉重。

  朦朧的山色裡我望不見項家山昔時的繁華,聶家山的水庫早已淹沒了它往日的興旺和昌盛,青蔥的翠綠埋沒了蔣家山過去的興盛,只有山還在瞭望水還在流淌。

  然而,我仍為古城驕傲。因為我熟悉這片熱土,更喜歡這片被彭澤兒女引為驕傲的舊縣街。喜歡她東南起伏的群山,西北延綿的丘陵,中間濱湖的'圩田和星羅棋佈的塘堰。

  行走在曲折的水泥馬路上,放眼四周,美麗的山水激人沉思讓人感動。古城新鄉既有城市的渲譁又有鄉村的寧靜。

  踏上黃嶺鄉的土地,就能聞到兩邊山林裡飄來的茶竹芳香,就能看見遠處碧波的湖水,就能感受田園繁忙的氣氛,就能聽見路邊工廠機器歡快的低鳴。

  昔日的荒山野嶺如今成了新一代黃嶺人發家致富的寶地,勤勞勇敢的黃嶺人敢於利用丘陵山地、湖堰水泊、濱湖的圩田,全力打造多元化的經濟效益區。

  古老的城址今日黃嶺,如今充滿了現代氣息。一個個沿路的新村有序地擴建著,高高的房屋嶄新的村貌,川流不息的車輛,鼎沸的人聲,彭湖高速公路穿境而過,一切都顯示著新時代的氣象。

  過去的老街不再,然而新的黃嶺鄉正在重建。佔地12畝的鄉文化中心廣場已經落成,徽派建築風格的中心商業街也在營業。如今,黃嶺人又在全力打造狄仁傑文化主題公園,與修繕一新的舊縣塔一併做為免費旅遊景點,為新的黃嶺打造一個具有時代氣息的文化品牌。

  我的近鄰黃嶺,熟悉你親近你。願意走近你,因為熟悉淳樸大方的山裡人;願意靠近你,因為親近熱情豪放的山外人,知道你一直保持著舊縣街上老一輩人勤勞儉節的優良傳統,有著現代人銳意進取和與時俱進的精神風貌。

  初夏載著激情,初夏般的黃嶺正用旺盛的情懷敞開心胸,迎接明天的蒸蒸日上。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