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獨攬,一院春爛漫散文

我獨攬,一院春爛漫散文

  沒來由地,一股回老家看看的熱望,如漾漾的春泉,壓也壓不住。

  三月尾,沒人陪伴的老屋,房屋周圍草長鶯飛了吧。少了人語禽聲的干擾,發了瘋般蔓延了吧。

  一個多小時後,我置身於村莊潑辣辣的綠色裡。農莊的春色,總比城裡大氣許多。一望無際的綠田,開闊,無遮攔,無拘束。無論是大片大片的麥苗,正長個的蠶豆,還是淺開的油菜,融成一體的綠——生命的底色,像大海的波浪,洶湧澎湃。

  吸一口鄉村清新的空氣,心都要展開許多。

  我踏過村西的水泥橋,左拐爬上一面小斜坡。我把視線拉長,目光落在第五家——掛了鎖的第五家。

  那,便是我的家了。

  兩座老屋,怎麼看怎麼像兩位慈祥的老人,眼裡透出父母獨有的柔光,攬過四圍的花,草,樹,還有那枯舊的一排竹籬笆,像攬過一群孩子。

  春的慷慨體現在愛得公平,不落下沒有住家的屋舍。其實倒有點偏愛了——連水泥大場細細的裂縫都安排到了,這兒冒出一莖草,那兒長著一根菜。

  門口那塊地,簇擁著密密擠擠的麥苗。無廕庇,全天候陽光擁吻,透不過氣來的深綠。麥子長勢喜人,一眼穿秋,便能看見九月忙季的金黃黃。雖然是為他人喜——父逝母遷,早已轉讓村人代種——也是喜歡的。荒蕪著給野草野菜騰地,不如播種下綠色的希望。

  除了屋前一塊地轉了,屋後和屋的左右幾塊零碎地,到底留著。

  廚屋南山頭,兩溜蠶豆。大姐去冬點的豆,此時已經到我小腿高了。能見到紫白黑三色的蠶豆花,小小的,半開半閉。

  “媽媽,看誰先找到小耳朵。”十歲的閨女見到蠶豆棵,總會要找小耳朵。其實是葉尾長(zhang)連在一起的'蠶豆葉,形似小鬥,容一滴水的大小。每找到一枚,閨女驚叫連連。

  “我找到一個,我找到了一個!”舉著,邊笑開顏,邊驕傲地給我看。

  耳邊啾啾鳥語,引我抬頭尋。茅廁後的兩棵楊槐樹,不知為何春來拒絕發葉。單是線線條條的枝叉,勾勒出不一樣的圖案,映著蔚藍的天,白白的雲。於是,一眼便看見那發聲者。兩隻,一大一小,叫不上名,聲音卻是婉轉得化了心。

  樹幹翹起許多褐色的乾枯的樹皮。閨女伸出一根手指,撥開一片。好幾只紅色的小蜘蛛。是嚇著了,還是尚未睜開稚嫩的眼睛,又或者天生的淡定,它們竟伏在原處,一動也不動,沒有想象中的抱頭鼠竄。若是螞蟻,指不定怎樣一番熱鬧慌張的四竄呢。

  楊槐樹右邊栽著油菜。可能是在陰北的緣故,油菜只含著綠苞,偶有幾點黃。要等全開,個把星期後再來吧。倒是田壟沿邊的麻菜花已經淺淺地開了,黃綠相間。麻菜算野菜,未開花時,莖葉嫩脆,母親常常挖來醃鹹菜。這兩年,早已不做了。離得遠了,有心無力。

  整塊田園就數它們個兒竄得最高,快淹了莊稼。我蹲下來,準備除掉它們。鄰居八十多歲的大奶奶慢慢走過來。

  “沒人在家,草長瘋得了。”話說間,大奶奶已經立於田邊小徑上。

  “這麻菜已經開花長這麼高了,就別拔了。空下來的地這時節也種不了啥了,不如等等收了麻菜籽榨油吃。”

  與土地親了一輩子的老人才懂土地。聽從了大奶奶的話,我留下了麻菜。

  邊與大奶奶述著家常,邊低頭信步,來到臨河那一畦韭菜地。若不是熟知它舊年足跡,你一定不會以為這是一壟春韭。高高矮矮的雜草,從下到上將主角包圍了,根本看不見一根韭菜的影。

  高的有野麥,麻菜,矮的是婆婆納,牛筋草。真是佩服老百姓的智慧,給百草取名形象又貼切。這牛筋草真個頑固似牛筋。須多,根深,像一根根手指抓住泥土不放。一根起,帶起一大把土來。

  捏一柄小鍬,開始救韭行動。

  原意是拯救韭菜於春的溺愛,不想有收穫。一根根照不到光的薺菜,像悶屋裡不出門的小姑娘,嫩得討喜。一棵套一棵,密匝匝的。我喚閨女拿一袋來,不一會兒滿滿一袋了。偶遇一般嫩的黃花菜,一併拔了塞進去。

  明天回城,買來春捲皮。拌上肉末,再加七八個雞蛋,哈哈,美味的薺菜加黃花菜春捲!應該是獨創了。春的饋贈,一股急於嚐到嘴的迫切。

  戴著草帽,更覺熱。下午一兩點的太陽,熱情著呢。不多時,額頭與後背,沁出一層汗珠來。頭兩天剛落過一場透透的春雨,一手一鍬的鮮泥。

  多久沒有這樣勞動過了,多久沒有這麼近地親近家鄉的泥土了,內心竟然湧起絲絲感動。

  俗話說“不看家中寶,只看門前草”。屋後大致清爽了,轉到屋前。門口路邊果然一溜雜草。因為陽光無遮,泥土乾爽,倒也好清理。幾下拔除,又用大竹掃帚掃到麥田裡,路一下子淨明瞭許多。

  閨女喊餓了。拿出早備好的泡麵。用什麼下呢?想起堂屋西側抽苔的青菜,掐了那菜頭,可是最鮮美的下面菜呢。娘倆拿了一個塑膠籃,兜回一大把。

  還少一盤菜。

  對了,剛剛去河碼頭,瞥見雞圈旁有一棵香椿樹。還不高,最多到我的腰部。醬紅的嫩葉,在下午的太陽裡微微泛起光澤來。它是新客,以前從未看過。是何時紮根我家的呢,還是母親移栽別人家的我不知曉?

  不想那麼多,反正長在我院,便是我家的。採了夠盛一盤的量,我倆樂顛顛地回到廚屋。沖洗一下,用開水淖好放涼水裡保色。拍碎幾瓣蒜,加鹽,雞精,淋幾滴麻油,一盤涼拌香椿芽便做好了。閨女迫不及待舉箸挑嘗。

  “嗯……,真是好吃,有春天的味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