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包容寬厚待人的散文

學會包容寬厚待人的散文

  常言道: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人生在世,要應對錯綜複雜的人際關係,處理得當與否,直接關係到生活的和諧,家庭的幸福。在人際關係中,婆媳關係尤為難處,有的婆媳恰似冤家末路,水火不容,有的婆媳不是母女,勝似母女。

  我的婆婆是一個非常難處之人,先不說婆媳關係如何相處,即使在生活中,鄰里、親戚關係都搞的相當緊張。

  說來婆婆也是一個苦命之人,自小失去雙親,唯一的一個姐姐也在她十多歲時離去,無依無靠,孤苦伶仃。公公家由於家境窘迫,所以才迎取婆婆。若以外在相貌而論,公公一米八二的個頭,長的英俊瀟灑,婆婆只有一米五五,且其貌不揚,在俗人的眼中,怎麼也沒有夫妻相,更談不上般配二字。正源於此點,夫妻關係長期不和,真可謂水火不容。在我未過門前,也許他們礙於臉面,一直隱忍著,從未發作。可自從我踏進家門後,他們就再也不需偽裝了,只要兩個人在一起,三句話不到立馬翻臉,真可謂是小吵天天有,大吵三六九。在我的印象中,從未看到公公婆婆和顏悅色地一起生活過。

  隨著我兒子的降臨,婆婆便隨我們一起生活。雖然她心胸狹窄,脾氣古怪,說話尖酸刻薄,但對孫子卻是百般疼愛,呵護有加。

  婆婆剛來時,我們的關係還很融洽,我對婆婆一直懷有感激之情。因為在我的兒子未出生之前,婆婆就一直都在患病,幾乎就要踏進死亡的門檻,街坊鄰里都在為婆婆的身體擔憂,生怕在那個不經意間就永遠地消失了。說來也怪,婆婆一直就喜歡養花,尤其是對月季和風季花情有獨鍾。在家裡的庭院裡、廊簷下,長滿了月季和風季花。就在我的兒子出生前的一個星期,婆婆盡心伺候的月季花,那碧翠的綠葉沒有任何徵兆就悽然脫落,那嬌豔的花兒也悄然落紅片片,廊簷下的風季花也枯萎凋謝,眼望著這一片頹廢蕭條的景象,婆婆的心也碎了,預知自己也將會成為朽木不久於人世。

  世事就是這樣讓人匪夷所思,正在婆婆傷心絕望、鄰里感嘆惋惜之時,一個夏日的凌晨,隨著一聲響亮的啼哭,我的兒子悄然來到這個人世間,兒子的到來,為這個毫無生氣的家庭帶來了歡樂,更給多病的婆婆帶來了福音,奇蹟也隨之發生。說起來真的令人不敢置信,就在我出院後不到一個星期的時間內,庭院中的月季和風季花竟是奇蹟般地復活了。一天吃過早飯後,在月子裡既無聊又枯燥的我,信不走出房間來到庭院,眼前的一幕真的讓我驚呆了,院子裡的鮮花開的一片紅豔豔,青枝綠葉紅花相得益彰,真的好美啊!婆婆的病也隨著我兒子的降生竟是不醫自好,且越來越硬朗了。

  婆婆和我們朝夕相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矛盾彰顯。婆婆的小兒子和女兒都同在縣城工作,那時我們夫婦都在工廠上班,工資也不高,而自私的婆婆卻經常把他們帶來吃喝,即使他們的朋友來訪,也是帶來我家讓我們招待,天天白吃白喝還不能有半句怨言,否則把臉一掛,將以不帶孩子為由來要挾。

  面對這樣的婆婆,我真是無語,但為了孩子,我一再隱忍,有苦自己吞,從不對父母姐妹言語,怕他們為我擔憂,常常是一個人背地落淚。可以說兒子是伴著我的淚水一起成長的。好在老公能理解我,常常安慰我,懇請我不去和他的母親計較,能忍則忍、得過且過,只要他理解我的苦衷,疼我愛我就行了。

  隨著兒子一天天長大,我們的關係也在不冷不熱中慢慢度過。

  婆婆的性格怪異,有時難合常理,老公是一個性格開朗之人,喜歡結交朋友,家裡常常是賓客盈門。但自打婆婆來後,每次朋友來訪,她總是臉一掛,說話陰陽怪氣,有時還下逐客令,弄得那些朋友再也不敢駐足。老公也很無奈,畢竟是自己的母親,不說吧,心裡不舒服,說了吧,免不了又要爭執幾句。此後,老公索性直接到朋友家去玩,免得母子之間再生口齒之爭。

  以前,我會經常買些衣物給她,可婆婆卻不一定領情。婆婆身材嬌小,衣服難買。一次,我和老公逛街,看到一款棉衣正適合婆婆穿,於是就興沖沖地買回來,實指望她能高興,誰知婆婆不僅不領情,沒有半句的感謝的話語,卻是把臉一板,將一盆冷水從我們的頭上直澆到腳底,並找出種種理由貶之,就是不穿。這還罷了,之後一個人坐在那裡絮絮叨叨達半個小時之多,也不知她在說些啥?正在午睡的我,在她的絮叨聲中毫無睡意,他的那些含混不清的話語,直聽得我心裡直發毛。待老公下班回來後,我就把事情的前後原委說與老公,老公也感到自己的母親實在是不可理喻。但這件衣服除了婆婆,誰人能穿?無奈,第二天,我到服裝超市與人說明詳情,好在我是那家服飾超市的會員,只因為這家超市的衣服款式新穎、做工考究、穿著合體、舒適大方,很合我的品味,更鑑於我們全家一年四季的衣服幾乎全是在那家超市購買,所以對於那裡的`導購員都非常的熟悉,超市銷售人員再細聽我的敘說後,亦通情達理,便爽快地將衣服接受,退回款項,這樣才算了事。

  自此以後,我們便再也不多此事,也不想家中再起什麼波瀾,儘量投其所好,只是撿她喜歡吃的東西多買點孝敬她就行了。凡事都不與她計較,隨她自由。

  說來也怪,婆婆自從幫我們帶孩子以後,就把我們家視為自己的家,自己有家,就是不願回去,其他的子女家也不願去,這一呆就是二十多年。而每次去小兒子和姑娘家,走後必會引起軒然大波,夫妻間不是大吵一場,就是大打出手,鬧得鄰里都不得安寧,而在我們家則從未掀起過大的波瀾,一直是風平浪靜。

  也許我能夠做到這樣包容和忍讓,這還得感謝我的父母的良好的家教和身傳言教。我的父母非常通情達理,對待老人也非常的孝敬。儘管他們每次來我家時,雖然呆的時間都不會太長,可我的婆婆總會耍小心眼,容不下別人,時常會擺臉色,甚至冷漠與不明事理。儘管如此,我的父母卻很大度,不與她一般見識,而是經常叮囑我說:婆婆的身世堪苦,從小失去父母,沒有享受過人間的溫暖,性格古怪可以理解,即使有時出言不遜、言辭不善也不要和她計較,要理解她、善待她。因此,良好的家教緣與我能事事隱忍,學會體諒他人,換位思考。都說是隔層肚皮隔重山,儘管我對婆婆寬宏大度、事事隱忍,可她從未把我視為女兒,刻意和我保持距離,我也就聽之任之,只是把她一直視長輩般尊重。

  其實,婆婆除了脾氣古怪、說話尖酸刻薄以外,有時也挺好的。那年,我生病住院做手術時,老公在醫院陪護,兒子上學,家裡的一切事情幸虧她在照應。我所在的醫院離家有五六里路,一次下午,正值星期天,婆婆就讓是十歲的兒子帶著她,一路步行到醫院來探視我。婆婆由嚴重的肺心病,這一路走來也真的夠累的了。可巧那天天氣晴好,我由於久居醫院,感到渾身不舒服奇癢難忍,經過醫生的許可,老公便帶著我暫時離開醫院回去洗澡。就這樣腳前腳後,我們和他們走岔道了。當婆婆得知我們回去後,未等喘息片刻,又緊趕著回去……

  時光就在不經意間溜走,現在,我已是年過半百之人,也是快要做婆婆的人了,也有了自己的準媳婦。她知書達理,端莊雅靜,在國外接受了長達七年之久的教育,內涵甚好,精通禮儀,秀外慧中。我們是一見如故,彼此都很欣賞。在不久的將來,我也將會成為婆婆,那時,我一定會將媳婦視為己出,而媳婦也一定會視我如母親一般。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