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井小學抒情散文

老井小學抒情散文

  外婆家的屋後有口井,年代已經很久遠,誰也說不清是什麼時候開鑿的,在我的記憶中,那是可以帶來清涼慰籍的地方。

  小時候很喜歡去外婆家,那時候沒車,不論去什麼地方都要走路,儘管我們村離外婆家並不遠,但對於小時候的我來說,可以算是翻山越嶺、跋山涉水了。一路上走得渴了,到了外婆家,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井邊喝水,那涼涼的井水沁入心田,涼透全身,再轉身看見外婆慈祥的笑容,幸福得像母親懷裡的嬰兒。

  外公喜歡喝酒,所以母親每次回家都要給外公捎上兩瓶酒,外公喝了酒後,就給我們講故事。外公的故事很乏味,沒有外婆講的好聽,但他講的都是一些《三國演義》或《水滸傳》裡的故事,對我們很有吸引力。外公並不認字,不知道他的故事是從哪兒聽來的,據說只要有酒,外公的故事能說上三天三夜,但我沒有領教過。後來進學校唸了書,才知道外公的故事好多是他自己杜撰的,可小時候的我們就是愛聽。

  每縫過節,外公都要在井邊點上三炷香,這我不大理解,母親說是祭井神,感謝他給我們帶來清涼的井水。峽谷裡的人敬畏自然,在他們的眼裡,不論什麼東西,都有神來保護。小時候到山上放牛,帶晌午時,母親總是囑咐我們,吃晌午的時候一定先分一些給神,否則會遭到報復。但孩提時的'我們常常忘記了母親的囑咐,竟自己先吃了,但也沒有什麼事,一切都是人的心理在起作用。

  母親說,這老井不僅僅是外婆家的,也是全村的。她還是小姑娘的時候,村裡沒有自來水,全村的飲用水都靠這井。老井就成了全村的福音,說來奇怪,遇上乾旱的年份,村外溝裡的都幹了,但老井卻從來沒有乾涸過,也許真的是有神在庇佑。每天雞叫第一遍,就有人來井邊挑水,一天忙碌的生活就這樣開始了。來挑水的人絡繹不絕,有笑罵的、有抱怨的,當然還有唱山歌的,構成了一曲美妙的山間交響樂。到了冬天,天特別冷,外公每天都起得很早,挑水的人還沒來,就燒起了大火,讓等待挑水的人暖手,人們都說,因為外公,冬天並不太冷。但也因為這砍柴的事,外婆和外公鬧過彆扭,但外公總是笑呵呵的,後來發生的一件事也使外婆的觀念改變了。大舅出生的時候,正碰上秋收時節,外婆在家坐月子,外公一個人忙不過來,眼看雨季就要來了,可地裡的莊稼還有一半沒收。這時候,全村的人自發組織起來幫忙,僅兩天就收完了,外婆感動得不知說什麼好,大家都說,就當是我們來幫你砍柴好了。

  我曾問過外公這事是不是真的,外公聽了後笑呵呵的,什麼也沒說,繼續喝他的酒。

  後來漸漸長大了,又外出讀了幾年書,童年時的記憶慢慢變得模糊,唯有那口老井很清晰。我常想,做人就要做個好人,在我的頭頂,極高遠的地方,是廣袤無垠的藍天。

  今年夏天,小姥老了(外公的弟弟),我回去奔喪,去看望外公外婆,他們家已經搬離了老地基,蓋起了新房子,原來的小木屋也拆了,那口老井倒還在,井裡的水還是很清澈,改變的是老井周圍長了很多雜草。我掬起一捧,呷了一口,沒有想象中那麼清涼,這是為什麼了呢?

  又到了冬天,看著城裡在寒風中瑟縮的冷漠人群,我終於明白:原來那清涼的井水是思鄉的味道。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