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進中的延長福興石磨麵粉加工廠散文

前進中的延長福興石磨麵粉加工廠散文

  在延長縣七里村油礦的河對面,一個新興的非公經濟企業——延長福興石磨麵粉加工廠,就坐落在這裡,知道的人都解下,這裡就是延長縣的王良溝。

  王良溝,原本是延長縣附近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山溝小村子。因了延馬高速公路擦村邊而過,這個村子立馬就活泛了起來。有經濟頭腦的,立刻就擇路而居。首先是修車的,賣汽車配件的,接著是開店的,賣糧油的,賣菸酒的,賣副食的……再後來,就是延長縣最早的非公經濟第一企業大亨楊益平,他的弟弟——楊小平也瞄上了這裡,於是,這裡就有了延長福興石磨麵粉加工廠。

  麵粉加工,在當今世界,早已不是什麼鮮見的活什。大到企業生產線,小到作坊小鋼磨,只要電閘一推,呼呼嚕嚕一陣子,一袋子小麥一會就成了麵粉,真正是立等可取。在一切都逐步走向現代化的今天,人們在享受著便利的同時,卻懷念著另一種東西,那便是石磨麵粉。

  在我們兒時,農村的石磨那是我們每家每戶都必須擁有的磨面工具。集體化的歲月裡,為了趕上工,雞不叫,人們就得到生產隊的飼養室裡把毛驢牽回來,把毛驢套到磨道里,給毛驢遮上“眼殼殼”,把麥子倒在磨頂上,還要插上一二根“咯枝”。一切準備停當,只要“嘚”的一聲令下,小毛驢就會奮起四個蹄兒,蹄蹄騰騰走起來。一會兒磨盤上就堆起了像小山峰一樣的麵粉坯子,這時候,你就得趕緊拿起羅面的羅子,把磨盤上的麵粉坯子攬起來,放到木涵裡去來回羅篩,羅淨後,落在木涵裡的是白麵,留在羅子裡的就是麩子。一遍完了,就把麩子再倒上去。這樣週而復始,一般情況下,要五遍以後,麥子就磨淨了。那時候,磨一斗麥子(30斤),往往需要三四個小時,因此,幹這個活什,實際上是個苦差事。

  可不知是什麼原理,這石磨上磨來的面,就是霸外的好吃。在屋子裡蒸著一鍋饃饃,從院子外走過的人,都能聞到饃香味。蒸出來的饃,拿到手裡,輕如棉花。吃到嘴裡,回味無窮。往往吃的人肚子裡都裝不下了,嘴裡還想吃。爸媽們看著兒女們的饞樣,就只有偷偷地樂了。

  曾幾何時,在土裡刨食的農村人,不多的年份,就都流到了城裡。留守在農村的老年人,再也沒人養毛驢了。農村人也不種麥子了。兒女們用打工掙來的錢,給老人們買回來的都是一袋袋的精粉、富強粉。說不好,蒸出來的饃比雪花還白,說好,吃到嘴裡,卻沒有一絲饃香的味道。這時候,只要想起石磨麵粉的香味,就只能是望著石磨興嘆了。現在的農村,家裡有石磨的人,也早已是鳳毛麟角了。

  楊小平的家庭,在祖上也是農村人。他的父輩們,就是吃石磨麵粉長大的。對石磨麵粉的記憶,那是刻骨銘心的。儘管他的父輩們和他們一家人很早就都融入了這個城市,而且都是在延長縣幹大事業的人,也是延長縣的有錢人。經濟寬裕,物質富有,可以說在現時社會,應該是要什麼有什麼,可是要吃農村的石磨麵粉,卻成了比金子都難求的金貴之物了。

  小平家如此,延長縣人誰家不如此?尤其是在現今的媒體裡,時不時就有毒麵粉,毒饅頭見諸報端,讓人目不暇接,真偽難辯。人們在擔心自己健康的同時,怎麼能不懷念已經遠去的石磨麵粉呢?

  企業家的目光總是超前的。楊小平從自己一家,感受到了石磨麵粉的生機。透過市場走訪,看到了潛在市場的需求。隨即便做出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在延長縣興辦一個石磨麵粉加工廠!

  說幹就幹。辦企業的路子,他是熟知的。辦營業證,辦法人證,辦企業程式碼證,辦稅務登記證。七證八證,先辦了一大堆證。接著,就融資。100萬不行就300萬,300萬不夠就500萬,到了500萬時,終於可以了。2013年2月12日,楊小平走馬上任了。廠子雖然不大,但應有盡有。按照面粉廠的章程,召開了第一次會議,建立了組織機構,確定了組織人員。當時的人員組成是這樣的:

  廠長:楊小平

  副廠長;劉愛林

  採購員:趙金忠

  安全員:劉文明

  庫管:呼建安

  車間生產:呼海濤

  技術員:李興旺

  會計:呼春嬋

  出納:楊婷

  原料篩選:楊舒翔

  人員有了。石磨從遠在山東的某廠子裡也購回來了。經過短期的技術培訓,延長縣第一家石磨麵粉廠就這樣堂而皇之的開張了。當第一袋石磨麵粉於當年呈現在延長人面前的.時候,延長人笑了,楊小平也笑了。

  筆者慕名前去到石磨麵粉廠採訪的時候,總以為他們一定還是用小毛驢推磨呢。心思那得有多少小毛驢啊?及至到了他們廠時,看到的竟是傳統的石磨和現代的加工裝置相結合的完美設施了。副廠長劉愛林,如數家珍般的給我一一介紹了各加工機械的工作效能和流程。從小麥進入車間的脫淨去雜、伴水,上料,到麵粉的出口,麩皮的流向,全都是封閉式一條龍的流水線作業。愛林還介紹說,這種裝置,不但能加工小麥,還能加工玉米,蕎麥等雜糧。看著這龐大的機器,飛速轉動的石磨,一袋袋裝起的麵粉,我的心裡流淌著的淨是一股股愜意了!

  廠長楊小平聽說我來他們廠裡採訪,就緊投慢趕的回到了廠裡。熟人相見,沒有客套。他給我詳細地介紹了一遍廠裡的情況,談的最多的,還是廠子的經營,銷售。他說,去年到現在,廠裡先試生產了一批麵粉,經有關部門檢驗,完全符合QS認證標準。可在辦理最後一道手續:QS質量認證手續時,卻遇到了相關部門因機構變革,人員調離,不知最後落到了誰手裡,遲遲拿不回來,至今還不能放開大規模生產,真把人糾結的簡直就是猴上樹哩!他這幾天也就是正在跑這回事呢!

  當談到今後的企業發展的前景時,小平信心百倍。他說,我們這個企業,是咱們延長縣的唯一一家的先進工藝技術企業。在現今的激烈市場競爭中,我們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做市場的先鋒,走品牌的路線,創一流的企業”。按照“傳承古法,鑿制精品,打造綠色健康食品”的宗旨,全面加強管理,以獨特的生產工藝,完善的服務措施,質量的品質保證,為客戶提供優質產品,為企業創造最佳效益,為員工謀求最大福利,為社會做出更大貢獻。同時,也為延長人民和社會奉上一份放心,可心,舒心的延長綠色石磨麵粉!

  聽著眼前小平鏗鏘的話語,看著眼前小平堅毅的神情,我相信他說到的就一定能做到!願小平的石磨麵粉QS質量認證手續能早日辦回來。

  願延長福興石磨麵粉加工廠能早日大規模投入生產。

  前進中的延長福興麵粉加工廠,延長人民支援您!

  願在不遠的日子裡,延長人民家家戶戶都能吃到延長福興石磨麵粉加工廠生產的真正綠色的石磨麵粉!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