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下鄉社會實踐報告範文(通用5篇)

大學生下鄉社會實踐報告範文(通用5篇)

  社會實踐結束了,想必你的視野也得到了開拓,這時候,最關鍵的實踐報告怎麼能落下。那麼什麼樣的實踐報告是與眾不同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下鄉社會實踐報告範文(通用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學生下鄉社會實踐報告1

  不知不覺,我們xxx法學社會實踐隊結束暑期三下鄉離開陽江雅韶中學已經兩個星期了,但那十天的畫面卻依然歷歷在目。那些快樂而充實的時光,無論何時想起,都會心存美好,嘴角不自覺地上揚。

  7月12日,我們下鄉的第一天。初來乍到,感覺條件不是讓人很滿意。陌生的環境讓人心裡有點小小的煩躁。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也慢慢地適應了這陌生的環境,也慢慢地喜歡上了這裡的寧靜和祥和。在陌生的地方,生活閱歷的不成熟,心理承受的壓力,讓我們措手不及。但是,正因為這些問題,我們才可以慢慢地成長,我們才可以學會怎樣解決問題。不管以後未來怎樣,當想起這些經歷,我們都會記得我們曾經在一起努力奮鬥過的日子,那些記載了我們美好的時刻。

  我是隊伍後勤組的一員。在後勤組的那幾天裡,我感覺我們後勤組的成員真的是非常棒。一個成功的團隊是需要每一個成員的團結協作精神和辛勤的付出。這樣,才體現出團隊的精彩。後勤的工作真的很辛苦,而且因為後勤的工作環境不是很好,所以工作就真的是難上加難。我們不是專業的廚師人員,但是我們有可貴的精神,我們並沒有被困難打敗,而是迎難而上。

  在我們後勤組,我們都有比較詳細的分工。有一部分人專門去市場買菜,因為在他們當中有一個陽江本地的同學,她會說當地的語言,能跟當地的老百姓更好地交流,解決我們的語言障礙,方便我們的出行。另外有一部分人員就留在廚房裡幹活。我就是留在廚房裡的一個成員。在廚房裡,我們有很多活要幹。每天早上很早,有人就起來煮早餐給大家吃,然後就要清洗餐具,打掃衛生,洗菜切菜,洗鍋,洗米煮飯等等。儘管很累,很辛苦,特別是那些幕後燒柴,炒菜,買菜的成員,但他們從來沒有抱怨過一句,看到大家吃飯時滿意的表情他們就滿足了。而我們大家都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感謝他們。謝謝這些後勤組的成員的辛苦工作,讓大家在忙碌的一天之後有香噴噴的飯菜來犒勞我們的胃。

  在一片愉快的氣氛中,日子一天一天地過去了。每天我們都在總結,都在改進,大家都在為做好這次三下鄉活動而共同努力。想起那段同甘共苦的日子,心裡泛起陣陣波瀾。我為後勤組自豪,更為我們的團隊驕傲。三下鄉已經過去了,但我們依然是一個團結的大家庭,我們始終在一起。

  大學生下鄉社會實踐報告2

  這個暑假對我來說,是一次非常美妙的經歷。這一次支教活動在我的人生中留下了一段不可抹滅的回憶。其實,以前從來也沒想到過自己曾經有一天會去支教。對於支教,只是聽說過,在電視上看到過。對於它到底是什麼樣子的其實一點都不瞭解。開始瞭解到支教是在大一快結束的時候,那時候室友參加了我們院的第一屆黨員支教團支教成員的選拔,而且非常有幸的是,他被選為了支教成員。從那以後,他就開始準備有關支教的事情了。拍照、拍影片、寫材料、申請基金、備課、海報、橫幅......那時候才知道原來去支教要準備的東西很多,支教的過程也很複雜,沒有自己想得那麼簡單。到今年自己準備的時候,更加清楚的明白了。暑假的時候室友作為支教團的一名支教隊員去到了xx市鄖西縣xx鎮,參加了那次支教活動。開學之後,瞭解到他在那15天的收穫,於是,我也萌發了去支教的念頭。所以,大二快要結束的時候,我就報了名。同樣很幸運的是我也選上了,而我的室友變成了我們的隊長。

  大二結束後,我就留在了學校開始準備支教的事情。以前真的沒有這裡面的很多事情都需要我們隊員自己去準備,自己去申請。隊長經常給我們開會,告訴我們要寫那些資料,要準備什麼材料。而他自己也非常忙的準備各種材料。這個過程是非常複雜繁瑣的,必須很多人共同努力才可以。我們每天的生活就在吃飯、備課、睡覺三點一線中度過,這裡面的艱辛也只有我們才能體會。我們每次都會為了一件事情開很多次會以確保方案萬無一失,每一次都討論了好大半天。其實對我老說,壓力最大的就是備課。作為一位老師,自己的知識儲備必須足夠應付學生提出的所有有關課程的問題,而我很擔心自己會街大不了學生的問題,不能帶給他們想要的知識。所以我就一直在網上百度並且打電話問自己的弟弟妹妹,希望透過他們的想法給自己一點建議。在前期準備中,印象最深刻也是最讓我難忘的是我們為了拍宣傳影片以及照片四處奔走的那兩天。那兩天的武漢很給力,不是特別熱,一直下著濛濛的細雨。我們每天早上早早的就起床,穿著特殊的青年志願者的衣服在大活前面集合。騎著腳踏車,男生載著女生,從大活到南湖,從南湖到一運,從一運到圖書館……最後到達學校新大門,一個接著一個的拍,一次又一次的失敗,雖然拍攝的過程不是特別順利,但是還是很開心、很幸福,也更加地期待。我們一路前行,一路歡聲笑語,儼然成了大街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原本不熟悉的九個人,透過這幾天的相處,已經變得非常熟悉,彼此之間的默契也在慢慢地形成。

  經過將近一個星期的準備,我們終於要出發了。9月4號早上,我們參加了學校社會實踐的出征儀式,下午就開始收拾東西了。晚上,我們就踏上了去xx的火車。在車上,我們九個人有說有笑,聊天、吃東西,原本枯燥的旅行變得非常有趣。我們大家對即將到來的15天充滿了期待和緊張,都希望能有一段非常難忘的回憶。經過近六個小時的煎熬,我們一行人到達了xx。又經過了一路的顛簸,我們到達了汽車站,我們一行人再一次坐上車行走在盤旋的公路上。以前只是聽說過盤山公路,沒有親身經歷過。去往xx的路真的是蜿蜒曲折,不過路上的風景真的是非常美。隊員的在暈車的同時還不忘熱烈的討論.......當我們真正到達目的地的時候,我們不禁感嘆原來這就是傳說中的'xx古鎮,古鎮儲存得非常完好,古鎮、城牆、小巷、燈籠、石板…..這一切的一切,都讓我們感覺象是穿越到了古代,小巷子裡飄來的陣陣酒香,當地居民淳樸的笑容都深深的印在了我的腦海裡,這沒想到湖北還有這樣一個地方。去年,我們隊長是在二中,而今年我們支教的場所是鎮小學。學校有一幢教學樓、一幢宿舍樓,學校的操場正在翻修。隨後我們拖著行李,找到了我們住的地方,雖然眼前的景象讓我們有點失落,甚至還有怨言,但是我們知道我們此行的目的,在我們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兩間宿舍被我們整理出來了,男生一間,女生一間。打掃完衛生之後,隊長給我們開了一個簡短的小會,佈置了一下接下來2天我們要做的事以及接下來15天我們的安全問題、吃飯問題、備課、休息問題。開完會之後,隊長和其他隊員就開始和一些同學聊了起來,準備第二天招生的事情。晚上大家早早地就回到了寢室休息,滿懷期待地等待著第二天的到來.....

  第二天一大早,我們就在施工隊的機器轟鳴聲中起床了。簡單的吃了點早飯就要開始一天的工作了。我們前兩天的主要任務就是招生以及宣傳。可能是因為昨天晚上和同學們聊過天,起到了一定的宣傳作用,大早上校門口很多家長帶著自己的孩子來報名。場面非常火爆,當然我知道,這也是和隊長他們去年的努力分不開。驚訝之後,我們就開始和家長談了起來,留電話、籤安全協議書、談論孩子們的學習狀況.....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隊員,大家的熱情都很高漲。來之前我們還擔心沒有學生會願意來,但是沒想到會有這麼多人,大家都非常欣慰、高興。第二天,我們舉著黨旗和隊旗,拿著海報就開始宣傳、走訪。我們一起貼好報,到學生家走訪,和家長交談有關學生的學習問題。而隊長每天還要奔波於政府和學校之間…..這一切的一切,我們這個團體都一起經歷過了,這一路走來的淚水與辛酸,我們一起嘗過了。兩天的準備工作之後,終於步入了正軌。我們一共有四個班,每個班都有自己的班主任,班長和其他的委員。當地的孩子最薄弱的學科就是英語,作為英語老師的我課程壓力也比較大,所以就沒有擔任班主任。開學第一節課班主任帶領同學們選了一下班委,把每位同學的資訊都記錄了下來。各位任課老師也和同學們見了面。,看著同學們好奇的眼神,自己心裡非常期待接下來幾天的老師生涯。我主要負責的是六年級以及準高一的英語課。第一節課,我主要給同學們做了一下自我介紹,講了一下我的教學安排以及課堂紀律。偶爾我還到其他年級給他們上一節課,很意外的是,孩子們都特別喜歡我,雖然他們英語都不太好,而大多數人也不愛上英語課。但是孩子們還是很認真的聽課,每天除了上課,最重要的事就是放學送孩子們回家。這是一件非常重要也很辛苦的事。中午和下午都要頂著大太陽走很遠的路把孩子們送回家.雖然辛苦但是孩子們卻很懂事。很多次孩子們都說老師不用送了,你回去吧。孩子們還經常把自己的零食給我吃,如果我不吃的話,就塞到我手裡。再怎麼辛苦,這樣也值了,孩子們很懂事。上完課或者沒課的時候,我就會坐在一樓。一下課,孩子們都會簇擁到我身邊,和我聊天,問各種問題。剛開始還好,但是到後面孩子們越來越調皮,和我們這些老師沒大沒小,可是還是很愛這些可愛的孩子們。孩子們有一節特色課是手工課,孩子們學會後,每天都會送給我們一大堆他們疊的東西,特別高興、感動。我知道孩子們其實是把我們看作了好朋友而不僅僅是老師。還記得那一次去學生家裡做飯,我們支教隊的老師親自下廚,做了一桌豐盛的午餐,那天我們吃的可爽了。當然上課之餘,我們也會去xx鎮有名的的景點去看一下。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我與孩子們之間的感情。還記得最後成果展示彩排時,當《愛因為在心中》響起時,看著孩子們表演手語,我再也忍不住了,在旁邊大哭,真的好捨不得,時間好快,而我們馬上就要走了。

  短短的15天,xx這個地方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美好的回憶。有歡笑也有淚水。又辛苦也有幸福。可能我們無法給他們帶去太多書本上的知識,但是我們讓他們記住了什麼是感恩,什麼是堅持,什麼是夢想。同時,我們也學到了很多,我們也學會了成長。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人總是要分別的,但是就是捨不得可愛的孩子們,老師會想你們的。看著孩子們一個個哭成小淚人,心中好難過。不管以後怎麼樣,希望孩子們記住我們的話,做一個有夢想、有擔當的人。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能放棄。用自己的微笑面對生活給予的一切,從不停止奮鬥。我們都要加油!

  大學生下鄉社會實踐報告3

  7月8日,xxxx商院隊xxxx縣暑假社會實踐團到達新農村農業生產基地,針對三下鄉調研課題“農業科技發展情況”進行調研。

  在調查中接觸到當地農作物種植大戶村民李某,據李某說:“自己家裡種了有七八年的蔬菜了。前幾年都是小規模的、比較分散的種植,不方便管理,又耗時耗力;遇到天災虧損還很大;管理不好就病蟲害嚴重,產量比較低,長得也不怎麼好,在市場上沒有競爭優勢,所以價格自然也就偏低。在三年前,政府大力發展農業科技種植,實行科學種植,在村裡的帶領下,自己家裡面也開始了科技種植。”

  李某還熱情地帶領我們去他家的種植基地參觀。從遠處就可以看到種植規模十分龐大,總共有40個左右的大棚。走進基地後,李某向我們詳細地介紹了他的種植規劃。他現在種植有30餘畝地,共有五六類蔬菜,每一季都會有供銷售的蔬菜,在大棚中實行兩季種植的原理,與之前塊地只種植一次蔬菜相比,現在的兩季種植既能保證每一季都有蔬菜銷售,也能充分利用土地。而且現在種植蔬菜也方便快捷了很多,有專門的耕地機,播種也挺簡單快速;直接開啟灌溉水伐的開關也就可以灌溉,而且灌溉地也比較均勻;同時在生產基地中養幾個魚塘,一方面能保證周圍土地的溫溼度,一方面還能將壞掉的蔬菜用來餵魚,讓廢棄的蔬菜變成了新的財富。

  這樣科學化、集中化、大規模的種植不僅節省人力物力財力,也提高了農作物的產量、質量及利用率,特別是現在種植的蔬菜質量提高後,農產物的銷售及價格也變得讓人滿意,這也直接提高了李某家的收入,家裡的生活質量也逐年提升。

  經過一天的調研,我們收穫頗豐。同時也意識到,農村農業科技的發展讓人們農業生產變得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科技在農業生產中作用也越來越重要。加強農業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用知識化作支農力量,這也是對我們大學生的時代要求。

  大學生下鄉社會實踐報告4

  在此次下鄉活動中,我深感萬事不易,只有自己不斷克服困難,認真踏實,事情才能很好地完成。如果我不去認認真真地做一次,就發現不了自己的不足。周國平說過:“一個不曾用自己的腳在路上踩下腳印的人,不會找到一條真正屬於自己的路。”事情只有認真地去做過,去完成,才能有所得,透過自己的努力付出,無論結果如何,那個過程自己肯定是受益的。受益的方面我個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第一;思想認識水平提高,明確了社會責任。透過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深化了我對新農村建設的思想,經濟落後帶來的是百事艱難。例如團隊的科技下鄉服務,因為農村孩子大多數不會電腦,而有電腦的家庭也不是很多,所以我們的科普活動針對性地進行了大範圍地簡單的計算機知識普及,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而這也觸發了深思:我們大學生應該好好努力,為社會建設,為農村教育多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二:豐富了知識,提高了能力。在這次下鄉實踐活動讓我在實踐中學到了很多寶貴的社會經驗。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就是一種將理論知識運用於實際中的重要形式,是提高大學生社會能力的重要方式。蒲公英隊的19個人,在一起工作,一起生活,良好的團隊意識是一切活動成功的前提。剛開始的工作雖然算是分工有序,但是機動調整時就會出現絲微的混亂。這是隊員們團隊意識不夠明確,團隊默契不夠明顯的體現。透過彼此磨合,我們彼此學會了在團隊裡該如何溝通協作。同時,也深感“細節決定成敗!”。任何一份工作或是活動,都需要精心的策劃,細心的準備。忽略了細節,則會顧此失彼,降低工作效率。雖說事無完事,但是盡力去做,效率總會最大化,效果總會最最佳化。

  第三:開闊了胸懷,收穫了情感。我們能一起參加三下鄉,認識這麼多可愛的小朋友,這是一種緣分。但是每個人的性格都不同,我們不能要求其他人都像自己那樣做事,更不能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他人。從三下鄉活動的籌備到實踐活動的結束,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但每次遇到問題時,我們都會共同商量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雖然在商量過程中,往往意見會不一致,但我們都能互相理解,慢慢地我也學會了包容,懂得站在別人的立場想問題。

  透過這次社會實踐我更加堅信:青春激揚的我們經歷了三下鄉的洗禮,會對人生充滿激情。我們也深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走出校園,踏上社會,我們也能給社會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這不僅僅是一次社會實踐,更是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三下鄉實踐活動已經結束,我也即將進入大學的第三年。我會將此次實踐活動中的經驗和能力運用到今後的學習生活中去,發展自我,完善自我。

  大學生下鄉社會實踐報告5

  今年 月 2號,為了響應校團委號召,我們學院組織的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們的團隊名稱是“大學生關愛農民工子女服務團隊”。 我們實踐團隊共由十一人組成,成員組成如下:初等教育學院團總支書記邵老師、副書記鹿雄波及學生幹部和優秀學生代表等。我們團隊這次下鄉的主要活動內容是:做好關於 “三農”問題的問卷調查;透過座談等形式,瞭解鄉鎮基層黨建現狀及存在的困難,開展慶祝建黨九十週年主題活動;調查九年義務教育普及情況,宣傳解讀教育新政策;宣傳xx西安世園會,為世園會做貢獻;走訪當地貧困學生,宣傳我院貧困生福利政策;深入農村、走進農戶、貼近農民,做到了解農民疾苦,真實的反映農村的現狀,呼籲社會給予“留守老人”“留守兒童”足夠的關注。

  我們此次三下鄉隊伍有一位老師, 0名學生。大家既明確分工,又必須緊密協作,每一個人都是團隊不可或缺的一分子。能夠在這樣的一支團隊中,我感到非常的開心,同時也給我不小的壓力。總體上說,我認為是成功的。“成功”,不光是說活動開展的怎麼怎麼好,受到了什麼表揚等等,而是每位同學都積累了一定的社會經驗,懂得了怎樣與人相處,切身體會到了“實踐出真知”的現實意義。

  參加三下鄉社會實踐有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培養在校大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所以我們這個團隊非常注重個人能力的提高。在這短短的七天,我明顯提高了一下幾點:

  一、 主動積極 時刻準備著

  我當學生幹部時間也不短了,以前總是等問題出現了再及時彌補過錯,不會去主動發現問題。經過這幾天的團隊生活,老師和那些學長處理問題的方式給了我很大的啟發,我明白只有積極主動的發現問題,提前做好準備,才能快速有效的完成一件事情。

  二、 團結友愛 關係他人

  以前都是大家有事了在一起,沒事了各幹各的,從來沒有這麼親密的生活在一起這麼多天。通過幾天的相處,我學會了多為別人做一點,多為團隊付出一點,也是一種快速增加感情的好方法。

  三、 吸取知識 提高自我

  幾天的實踐活動讓我明白,自己還有許多不懂的地方,還需要不斷的學習來充實自己。這不僅要學習書本知識,還要請教他人,學習為人處事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少走彎路。

  七天的實踐活動就這樣結束了。從開始時的喜悅與好奇到如今的懷念與不捨,種種感想在這短暫而又漫長的七天裡,從我的心裡飄過飄過,難以忘懷!這七天的暑期實踐經歷,我獲得了很多,有友情,有經驗……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