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中醫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範文

  接地氣的實踐活動已經告一段落,回顧這段時間的實踐活動,取得的收穫不是一星半點的,這也意味著,又要準備開始寫實踐報告了。你知道寫實踐報告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醫學生社會實踐報告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中醫學生社會實踐報告1

  一、實踐醫院簡介

  (一)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創建於19xx年,是一所集醫療、教學、科研、康復、保健於一體的大型綜合性中醫醫院,為全國首批三級甲等中醫醫院、示範中醫醫院和首批廣東省中醫名院,xx年廣州亞運會定點醫院。實際開放病床1250張,醫療業務每年持續增長,xx年門診量突破225萬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超過3萬人次,急診量和出車量在全廣州市所有醫院(含中醫院和西醫院)中名列前三甲。專家包括“國醫大師”鄧鐵濤教授及全國知名的王建華教授、歐明教授等,是我國華南地區乃至全國的高等中醫藥臨床教育、醫療、科研重要基地之一,也是全國中醫技術力量最雄厚的中醫院之一。

  醫院醫療實力雄厚,擁有8個國家級重點專科專病(髖關節病專科、腫瘤科、婦科、心血管病專科、針灸科、耳鼻喉科、糖尿病專病、全國中醫急診臨床基地),已進入國家重點專科專病單位數量最多的醫院行列,其中多個專科專病成為全國協作組組長或副組長單位。在xx年衛生部中國最佳醫院之專科排名榜(中西醫院一起排序)中,醫院婦科排名第八位,骨科排名第九位,在廣東省乃至全國中醫醫療機構中排名第一。醫院也是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共有13個教研室,承擔著年13000多學時的年課堂教學任務,是華南乃至全國最大的中醫臨床教學醫院之一。學院擁有國家重點學科4個、國家中醫藥局重點學科3個及博士後流動站2個,擁有中醫婦科學、傷寒論、溫病學3門國家級精品課程,是全國同類院校中擁有國家級精品課程最多的臨床醫學院。

  二、實踐概況

  在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我先後在胃腸甲狀腺外科、婦科、兒科、急診普內科、針灸科、脊柱骨科和內分泌科實踐,每科實踐時間為一個月。在山東中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院,我先後在腎病診療中心、消化內科、呼吸內科、心內科、神經內科、生殖中心、骨科、血液腫瘤科、泌尿外科、兒科、心電圖室、特檢科、放射科、神經外科、心胸外科實踐,每科實踐時間為兩週。實踐期間,我能遵守醫院和科室的各項規章制度,以一名實踐醫生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積極參加醫院和科室組織的各種學術活動,醫學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提高,臨床操作技能得到很大程度鍛鍊。

  (一)醫學知識得到進一步鞏固提高

  在實踐期間,對各科室常見病、多發病的臨床表現、診斷及鑑別診斷、治療原則有了初步認識。如胃部疼痛,需要和心絞痛鑑別,這時心電圖可提供鑑別依據,再結合患者病史可作出診斷。與此同時,對於臨床常用藥物的使用也有所瞭解。如在呼吸內科實踐時,初步掌握了抗生素的規範使用;在腎病診療中心實踐時,初步掌握了使用激素的適應證和禁忌證,等等。在實踐期間,還遇到過急性心肌梗死、上消化道出血、闌尾炎等急症,並親自參與到溶栓、止血、手術等治療過程中,對教科書上學到的有關疾病的相關知識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二)臨床操作技能得到很大程度鍛鍊

  在帶教老師的指導下,對於實踐大綱上要求掌握的臨床技能進行了重點學習。在內科實踐時,基本掌握了全身系統查體的要領,掌握了測血壓等基本臨床操作。在外科,掌握了外科基本操作如洗手、穿手術衣、帶無菌手套、縫合、打結、減線、換藥等。在心電圖室,掌握了心電圖機的操作方法和臨床常見的房性早搏、室性早搏、房顫、房室傳導阻滯、束支傳導阻滯等的心電圖表現。在特檢科,熟悉了心臟彩超、胃鏡、b超等報告的書寫。在放射科,熟悉了骨性關節炎、支氣管炎、肺結核等的x片的特徵及頸椎、腰椎間盤突出、腦梗塞、腦出血的ct表現。在生殖中心,掌握了塗片的製作方法及顯微鏡的使用。在針灸科,能夠獨立給患者進行針刺、隔姜灸、推拿等治療。在門診掌握了問診要點及門診病歷的書寫,在病房基本掌握了入院記錄、首次病程和病程記錄的書寫。

  三、實踐體會

  在實踐過程中,對於中西醫的發展及醫患關係的處理有了自己初淺的認識和體會。作為赴廣州實踐的實踐隊長,帶領所在實踐隊同學較圓滿地實現了增進兩校交流的目的,開拓了眼界,增長了見識。

  (一)向中醫藥強省學習

  廣東是中醫藥強省,中醫氛圍好,群眾信賴中醫,在中醫藥宣傳、對外交流、教學等方面值得我們學習。

  宣傳得力對創造濃厚的中醫藥氛圍有重要意義。

  廣州的各大中醫院都會定期在週末透過義診、講座等形式向廣大群眾傳播中醫藥知識,醫院的宣傳欄也會定期更新醫院專家在各大報刊上發表的適於公眾閱讀的醫學科普文章,每個科室都在病房的走廊上詳細介紹該科室的中醫診療特色,這些做法都有效地向公眾傳播著中醫藥文化。

  中醫學生社會實踐報告2

  7月10日上午,我們拜訪了李世聰老師。打電話聯絡時,聽得李老師聲音渾厚,中氣十足,我們按照約定時間到達時,他已經在小區門口迎接我們了。天氣不錯,我們便到玉淵潭公園找個樹蔭坐下來,開始了我們的訪談。李老師開朗健談又樸實和善,此次訪談我們受益良多。

  一、學醫、從醫經歷

  李世聰老師1948年出生於北京的中醫世家,從小看著爺爺行醫長大,聽著爺爺與北京的老中醫一起交流。5歲左右時就背誦湯頭歌、藥性賦,8歲左右學《醫學三字經》,12歲左右就敢為夥伴們扎針灸,夥伴們也願意,並且治得很好。

  1969年知青上山下鄉,李老師被分到雲南。他待人熱心,經常用自己學過的針灸、推拿等方法為周圍的人治病,結果因為療效好,附近的人就都來找他治病。由於病人眾多,病因很多,有些病自己也沒有見過,他就翻看從北京帶來的醫書,一邊分析醫理,一邊臨床實踐,醫術大進,還自創了小兒推拿治療小兒夜啼症、清涼油塗抹肚臍治療腹痛腹瀉等方法。

  20xx年成為馬來西亞某慈善基金會醫藥顧問,在馬來西亞為當地人民治癒地中海貧血症,癌症,癲癇,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

  李老師本職工作乃是測繪工程師,目前在地鐵九號線做監理工作。中醫是業餘愛好,同時也是繼承祖父事業。目前,李老師每週在北京學知園的“長禎國術館”坐診並做中醫講座。

  二、部分案例

  (1)美尼爾氏綜合症。李老師在馬來西亞時,遇到某官員得了“美尼爾氏綜合症”。這是一種疑難症,主要症狀是眩暈,感到周圍物品搖晃,甚至倒置,甚者覺得天旋地轉。一般認為這是耳中庭積水影響到平衡骨造成的。這位官員去了四個國家都沒有治好,結果,李老師用中醫“振陽利水”原理,採用按摩手法,很輕鬆就治癒了。

  (2)地中海貧血症。該病為西醫三大血液病之一(另兩個是:白血病和再障貧血),在當地很多,據說在中國南方各省也有不少。此病是遺傳性疾病,是所謂的“不治之症”。西醫稱,只有換骨髓一法,但是由於費用高,並且配型不容易,故很少有人得到治療,病重時只能定期補血以維持生命。而李老師卻運用中醫思維方法,認為是其母親懷孕時中暑,母子同病,生小孩後母親的病好了,而小孩的病深入骨髓。於是他用中醫治療“骨癆”的秦九鱉甲湯加減變化,成功治癒兩例地中海貧血症患者。

  (3)治癒“非典”。20xx年,非典肆虐,他的一位朋友在人民醫院感染了“非典”。他到朋友家幫忙治療,開了兩副藥,其中用了兩斤石膏,結果病人痊癒,也沒有後遺症,一切正常。而當時很多用西醫治療的病人,雖然在激素作用下保住了生命,但卻留下了嚴重的後遺症——股骨頭壞死,下半身骨頭像玻璃一樣的脆弱,很多人落得終身殘廢。

  三、從醫特點

  我們問老師擅長治療哪些疾病,李老師說,中醫不能夠分科,好的中醫應當什麼病都能治。他說,當年在農村當知青,病人來了你必須治,不能眼看著病人受苦啊!沒見過的病就臨時翻書、研究、探索。中醫的理論已經相當完備,所有疾病,中醫經典中都有治療之法。找到病因病機,治療也不是難事。

  李老師治病的特點是活學活用。在傳統中醫的基礎上,發揮個人的理解和特長,善於治療各種疑難雜症。他治癒的很多病人,都是醫院治不好,沒有別的辦法而找到他的。

  他說疑難病症,一般在他這裡,只要幾副藥,或者幾次到幾十次針灸就好了,急病就要幾分鐘見效。而且中醫治療不僅見效快,而且花費低,他說,他敢和西醫打擂臺,用中醫治療,效果比西醫好,而且一般花費不超過西醫的1%。不管什麼病,總花費不會超過3000元。那些得了白血病什麼的,花個幾十萬還治不好,這根本不必要。

  四、對中醫和學中醫的看法

  李老師給我們講了中醫幾千年發展的歷史,他說,中醫的“源流”,“源”為民間醫生、經驗技術,“流”為《內經》及各家理論。中醫首先是一門技術,治病救人的技術,它依賴於實踐經驗。技術與科學是不同的,技術知其然而不必知其所以然。經驗的積累、技術的需要,便帶動理論總結、文化的產生,《黃帝內經》便是夏商周幾千年醫療經驗的`總結。

  學中醫,和學中國其他傳統文化一樣,往往要求“熟記”加“活用”。例如,先熟讀甚至背誦《醫學三字經》、《湯頭歌訣》乃至《黃帝內經》、《傷寒論》等經典,記住常見藥性、常見病的治法。一開始可能不懂,但是在實踐中一點點得到驗證後,對這些經典的理解會越來越深,達到一定程度後便可活學活用。李老師自己發明創造的很多獨特而簡捷的治病方法,都是經典活用的結果。學中醫必須重視技術,先學技術,然後體會、感悟其中的道理,這樣醫術、醫理通曉了便可活學活用。

  中醫學生社會實踐報告3

  時間真的好快,似乎一眨眼間就已經邁進了大學,然後再一眨眼之間大一的日子就這樣在眼皮下溜走了。這個假期註定是那麼的不平常,沒有了高中之前的大堆大堆煩人的作業,也沒有大二以後要面對的各種各樣的升學壓力,於是乎想幹些什麼,做些自己想要做的事了,也不用擔心其他的牽絆,也不用擔心家人的阻攔,很是自由。

  因為是學醫,並且偏向中醫,而有著之前跟著導師在醫院見習的經歷,於是乎有了跟著在媽媽診所上的中醫李爺爺學習的想法。李爺爺70好幾了,一直從事中醫,替人把脈,為人看病,我家裡都特別鍾愛中醫學,所以大小病症都是喝的李爺爺開的中藥。於是就這樣開始了我的假期生活。而最終讓我的假期生活更豐富的或許有時會覺得很單調的是我又重新開始了學武。我是從小就開始接觸武術,5歲時候在武校的日子總會是我童年最深刻也是最常提起的。

  那時的我好小好小,跟著大哥哥大姐姐,他們練什麼,我就練什麼,而我總會有種不服輸的倔強,有次跑步跌倒了,腿上磨得全是血,卻居然能忍著爬起來堅持跑了下來。呵呵,這當然也是我最喜歡向別人誇耀的算是我當年的英雄事蹟啦。然後後來一直有練,卻隨著升學壓力的一步步增大,時斷時續,最終卻也空空如也。在這樣的一個假期,又逢著國際峨眉武術節這樣一個機會,我報了名,便再一次開始了武學的歷程。

  於是乎我上午就跟著李爺爺,看他詢問病人病情,看他開藥方,李爺爺也會在一旁為我講解一番。我也會認認中藥,有些長得確實很像啊,偶爾也會拿著小秤鉤,小心翼翼地為病人抓抓藥。下午就跟著師父練武,主要是練拳術和劍術。日子就這樣過著,過著,然後就比賽的日子到了,也獲得了一些獎項也算是我對自己在武學上的交代吧。然後就到了開學的日子了,大一的假期就這樣一溜煙也不見了,不過至少還留下了一些痕跡見證了這些日子,人生中哪能有相同的每一天呢,所以我得慶幸每一天都過得不一樣,每一個假期也會過得不一樣。

  看待中醫和傳統武學,別人可能會笑稱這是哪跟哪啊,完全不能並提。而我卻始終覺得它們都是一脈相承,它們都是中國最傳統,有著最深厚底蘊,有著最濃郁文化的老祖宗流傳下來的東西,而對於它們的現狀,卻總是有那麼些無奈。雖說我們不能保守,不能守著老祖宗的東西一成不變,固步自封,要懂得揚棄,而恰恰是哪些該揚,哪些該棄,似乎你我心中也沒有明確的界限,於是乎最害怕的是人們模糊了視角,模糊了觀念,最終模糊了自認為不屬於這個時代的東西,於是乎那些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就在人們不經意地談笑間,行走間慢慢走遠,走遠。猛然醒來,想抓住點什麼,也只能抓住尾巴,卻無奈手太滑,只能眼睜睜看著它在你指縫消逝。

  於是乎我想總該做些什麼,至少盡個人能達到的力量能做多少是多少,能留住多少是多少。這種想法是否太天真?就武學而言,天下少林,武當,峨眉三大門派,而我們又是峨眉下有該多小的一分枝,還有成千上萬的枝椏,是否也找能到主幹,是否也能迴歸,是否也能堅持最初的初衷走下去。國家在提倡向傳統靠攏,但實際呢,比賽往往看的卻是哪姿勢漂亮,哪姿勢好看,哪姿勢符合審美觀,而恰巧傳統的東西不是在於外表的華麗,而是內在的涵養,是初見時一般,但卻越品越有味,越品越琢磨不透,越品越讓人著迷。然而遺憾的是內在的東西卻不是所有人能看得到的,不是所有人都願意花他們所謂的寶貴的時間去感悟的。

  於是乎便有了為了比賽而去迎合比賽,為了獲所謂的肯定而一步步改動傳統的東西,為了符合大眾的眼光而走向了競技的舞臺。這確實只能說是舞臺,是舞者的表演臺,而不是真正傳統武學所能得到展示的地方。

  而隨著傳統的東西一點一點被篡改,一點一點被丟棄,那我們是該慶幸還有百多年的時間才會消逝,還是該悲哀居然只有百多年就會將幾千年的東西磨滅殆盡,這是何等的心痛或者是未痛業已木然。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