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梅花的古詩句合集

關於梅花的古詩句合集

  愛美之心人人皆有之,更何況的那美麗的梅花,更是讓人喜愛不已。下面是小編整理收集的關於梅花的古詩合集,歡迎閱讀參考!

  1、揮毫落紙墨痕新,幾點梅花最可人。——李方膺《題畫梅》

  2、和風和雨點苔紋,漠漠殘香靜裡聞。——律然《落梅》

  3、故園腸斷處,日夜柳條新。——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4、可憐千點吳霜,寒銷不盡,又相對、落梅如雨。——吳文英《祝英臺近·除夜立春》

  5、脈脈花疏天淡,雲來去、數枝雪。——范成大《霜天曉角·梅》

  6、天涯也有江南信。——黃庭堅《虞美人·宜州見梅作》

  7、草秀故春色,梅豔昔年妝。——李世民《元日》

  8、風遞幽香出,禽窺素豔來。——齊己《早梅》

  9、後不如今今非昔,兩無言、相對滄浪水。——吳文英《金縷歌·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

  10、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柳宗元《早梅》

  11、桃未芳菲杏未紅,衝寒先喜笑東風。——曹雪芹《詠紅梅花得“紅”字》

  12、樓高莫近危闌倚。——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13、疏是枝條豔是花,春妝兒女競奢華。——曹雪芹《詠紅梅花得“花”字》

  14、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柳宗元《早梅》

  15、似和不似都奇絕。——呂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16、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綠。——晏幾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17、一朵江梅春帶雪。——趙鼎《蝶戀花·一朵江梅春帶雪》

  18、中庭多雜樹,偏為梅諮嗟。——鮑照《梅花落·中庭多雜樹》

  19、橫笛和愁聽,斜枝倚病看。——崔道融《梅花》

  20、猶餘雪霜態,未肯十分紅。——王十朋《紅梅》

  21、酒未開樽句未裁,尋春問臘到蓬萊。——曹雪芹《訪妙玉乞紅梅》

  22、岸容待臘將舒柳,山意衝寒欲放梅。——杜甫《小至》

  23、共慶新年笑語譁,紅巖士女贈梅花。——董必武《元旦口占用柳亞子懷人韻》

  24、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25、高情已逐曉雲空。——蘇軾《西江月·梅花》

  26、去時梅萼初凝粉。——歐陽修《玉樓春·去時梅萼初凝粉》

  27、早梅發高樹,迥映楚天碧。——柳宗元《早梅》

  28、已見寒梅發,復聞啼鳥聲。——王維《雜詩三首》

  29、溪梅晴照生香,冷蕊數枝爭發。——張元幹《石州慢·寒水依痕》

  30、更無花態度,全有雪精神。——辛棄疾《臨江仙·探梅》

  31、草薰風暖搖徵轡。——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32、兔園標物序,驚時最是梅。——何遜《詠早梅》

  33、梅蕊新妝桂葉眉。——晏幾道《鷓鴣天·梅蕊新妝桂葉眉》

  34、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王十朋《紅梅》

  35、幽姿不入少年場。——陸游《朝中措·梅》

  36、詩老不知梅格在,吟詠,更看綠葉與青枝。——蘇軾《少年遊·詠紅梅》

  37、到處皆詩境,隨時有物華。——張道洽《嶺梅》

  38、疏梅月下歌金縷。——晏幾道《虞美人·疏梅月下歌金縷》

  39、風老鶯雛,雨肥梅子,午陰嘉樹清圓。——周邦彥《滿庭芳·夏日溧水無想山作》

  40、但夢想、一枝瀟灑,黃昏斜照水。——周邦彥《花犯·小石梅花》

  41、天地寂寥山雨歇,幾生修得到梅花?。——謝枋得《武夷山中》

  42、二月春花厭落梅。——晏幾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厭落梅》

  43、淡淡梅花香欲染,絲絲柳帶露初幹。——曹雪芹《香菱詠月·其二》

  44、挼盡梅花無好意。——李清照《清平樂·年年雪裡》

  45、風光人不覺,已著後園梅。——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46、玉臺弄粉花應妒。——黃庭堅《虞美人·宜州見梅作》

  47、東風謬掌花權柄,卻忌孤高不主張。——劉克莊《落梅》

  48、空自憶,清香未減,風流不在人知。——李邴《漢宮春·梅》

  49、匝路亭亭豔,非時裛裛香。——李商隱《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50、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須檀板共金尊。——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結語:梅花是我們中國的花中四君子,被許多人所喜愛著。以上就是小編整理收集的關於梅花的古詩合集全部內容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謝謝閱讀!

  擴充套件閱讀:梅花的簡介

  梅(學名:Armeniaca mume Sieb.):小喬木,稀灌木,高4-10m;樹皮淺灰色或帶綠色,平滑;小枝綠色,光滑無毛。葉片卵形或橢圓形,葉邊常具小銳鋸齒,灰綠色。花單生或有時2朵同生於1芽內,直徑2-2.5釐m,香味濃,先於葉開放;花萼通常紅褐色,但有些品種的花萼為綠色或綠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紅色。果實近球形,直徑2-3釐m,黃色或綠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與核貼上;核橢圓形,兩側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2n=16,24。

  梅原產中國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歷史,無論作觀賞或果樹均有許多品種。許多型別不但露地栽培供觀賞,還可以栽為盆花,製作梅樁。鮮花可提取香精,花、葉、根和種仁均可入藥。果實可食、鹽漬或千制,或熏製成烏梅人藥,有止咳、止瀉、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線蟲危害,可作核果類果樹的砧木。

  梅花是中國十大名花之首,與蘭花、竹子、菊花一起列為“四君子”,與松、竹並稱為“歲寒三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潔、堅強、謙虛的品格,給人以立志奮發的激勵。在嚴寒中,梅開百花之先,獨天下而春。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