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寫西湖的古詩詞

白居易寫西湖的古詩詞

  引導語:西湖是我國一個非常著名的景點,而自古以來亦有很多人描寫過洗過,那麼接下來是小編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白居易寫西湖的古詩詞,歡迎閱讀!

  《春題湖上》

  湖上春來似畫圖,亂峰圍繞水平鋪。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點波心一顆珠。

  碧毯線頭抽早稻,青羅裙帶展新蒲。

  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錢塘湖春行》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雲腳低。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裡白沙堤。

  《答客問杭州》

  為我踟躕停酒盞,與君約略說杭州。

  山名天竺堆青黛,湖號錢唐瀉綠油。

  大屋簷多裝雁齒,小航船亦畫龍頭。

  所嗟水路無三百,官系何因得再遊?

  《西湖留別》

  征途行色慘風煙,祖帳離聲咽管絃。

  翠黛不須留五馬,皇恩只許住三年。

  綠藤陰下鋪歌席,紅藕花中泊妓船。

  處處回頭盡堪戀,就中難別是湖邊。

  《杭州回舫》

  自別錢塘山水後,不多飲酒懶吟詩。

  欲將此意憑回棹,報與西湖風月知。

  《西湖晚歸回望孤山寺贈諸客》

  柳湖松島蓮花寺,晚動歸橈出道場。

  盧橘子低山雨重,棕櫚葉戰水風涼。

  煙波澹盪搖空碧,樓殿參差倚夕陽。

  到岸請君回首望,蓬萊宮在海中央。

  《杭州春望》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蹋晴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色春藏蘇小家。

  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

  附加閱讀:《杭州春望》賞析

  此詩為長慶三年( 823)或四年春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所作。詩中對杭州春日景色作了全面的描寫,前六句都是一句一景,最後兩句為一景。七處景色都靠“望”字聯絡在一起,構成一幅完整的畫面。

  首句寫登樓遠望海天瑰麗的景色,有統領全篇之勢。詩人原注云:“城東樓名望海樓。”《太平寰宇記》中望海樓作望潮樓,高十丈。次句護江堤指杭州東南錢塘江岸築以防備海潮的長堤。清晨登望海樓,縱目遠眺,旭日東昇,霞光萬丈,錢塘江水,奔騰入海,護江長堤,閃著銀光。此聯將城外東南的景色,繪得極其雄偉壯麗。

  次聯詩人將目光轉入城內。杭州城內吳山(又稱胥山)上有“伍員廟”。伍員,字子胥,春秋時楚國人。因父兄被楚平王殺害,輾轉逃到吳國,幫助吳國先後打敗了楚國、越國,後因勸吳王夫差拒絕越國求和並停止伐齊而被疏遠,終被殺害。民間傳說,伍子胥因怨恨吳王,死後驅水為濤,故錢塘江潮又稱“子胥濤”。此詩通篇所寫均為白日眺望情景,“夜入”是想象之詞,是說看見眼前的錢塘江和伍員廟,想到夜裡萬籟俱寂之時,濤聲傳入廟中,定格外清晰。“蘇小”,即南齊時錢唐名妓蘇小小。“蘇小家”代指歌妓舞女所居的秦樓楚館。這句正寫題面的“春”字,點出季節,並以歌樓舞榭,表現杭州的繁華景象。句中之柳非門前屋後之柳,而是極目遠望到的院中之柳。

  《唐宋詩醇》評這兩句說:“‘入’字、‘藏’字極寫望中之景。”兩句均引用典故寫景,不僅展現了眼前景物, 而且使人聯想到伍員的忠烈,昔日杭州的繁華,上句氣象雄渾,下句旖旎動人,富於詩情。

  前兩聯主要是寫自然景色,下一聯則把重點轉到風物人情上。“紅袖”指織綾女子。“柿蒂”指綾的花紋。詩人原注云:“杭州出柿蒂花者尤佳也。”“酒旗” 即酒招,代指酒店。“梨花”語意雙關。詩人原注:“其俗,釀酒趁梨花時熟,號為‘梨花春’。”“趁梨花”是指正好趕在梨花開時飲梨花春酒。此聯上句寫遊人沽飲,下句寫婦女織綾。梨花飄舞,酒旗相招;紅袖翻飛,綾紋綺麗。詩意之濃,色彩之美,讀之令人心醉。

  末聯又將目光移到遠處,表現最能代表杭州山水之美的西湖,結足春意。“湖寺”指孤山寺;“西南路”指由斷橋向西南通往湖中到孤山的長堤,即白沙堤,簡稱白堤。詩人原注:“ 孤山寺路在湖洲中,草綠時,望如裙腰。”“裙腰”這個絕妙的比喻,不僅繪出了春日白堤煙柳蔥蒨,露草芊綿的迷人景色,而且把從遠處俯瞰西湖的景象表現得十分逼真生動,同時,寫裙腰,自然使人聯想到裙,宛若看到彩裙飄逸如湖面的'水光波影;山裙,又自然使人聯想到嫵媚秀麗的西湖,莫不正是美麗少女的化身?宋代蘇軾《飲湖上初晴後雨》詩云:“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二者的構思,卻是一致的。

  這首詩把杭州春日最有特徵的景物,熔鑄在一篇之中,畫面以春柳、春草、春樹及江水、湖水的翠綠為主色,又以梨花、紅裙、彩綾、酒旗加以點染,朝日霞光映照其間,將杭州的春光裝點得美麗無比,洋溢著濃郁的春意。詩在寫法上,由城外之東南,寫到城內,然後又寫到西湖,遠近結合,錯落有致,而又層次分明,次序井然。同時,又將寫景同詠古,攝自然之景與記風物人情結合起來,使景物更加豐富多彩,富有詩味,透露出詩人抑止不住的讚美之情。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