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桃李滿天下的詩句

形容桃李滿天下的詩句

  這首詩透過寫裴度房子不用種花就佔盡了萬物的精華(房子顯眼氣派)。表現了對一個老師桃李滿天下芳名遠播的讚美。以下內容是小編為您精心整理的形容桃李滿天下的詩句,歡迎參考!

  形容桃李滿天下的詩句

  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奉和令公綠野堂種花》

  綠野堂開佔物華,路人指道令公家。

  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

  賞析

  綠野堂開著佔盡了萬物的精華,路人說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學生遍佈天下,何須在房前再種花呢?此運用借代的修辭,以桃李代學生,綠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這首詩透過寫裴度房子不用種花就佔盡了萬物的精華(房子顯眼氣派)。表現了對一個老師桃李滿天下芳名遠播的讚美。

  桃李滿天下解釋

  【出處】《資治通鑑·唐紀·武后久視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釋義】桃李:指培養的後輩或所教的學生。比喻一個人到處都有學生。

  桃:桃符

  李:李白的詩句

  滿天下:(文章/詩篇)多且分佈廣。

  含義:

  其一:“李”並不是指李白,而是指李樹,喻為英才。桃也不指壽桃,就是指桃樹,用法同李。

  其二:“滿天下”就是指遍佈天下。並且從白居易的“令公桃李滿天下,何用堂前更種花”這句詩可以推測出桃李是花而不是人和果實。一般桃李只有四種意思:

  【1】 桃花與李花。 《詩·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矣,華如桃李。”後因以“桃李”形容貌美。

  【2】. 比喻栽培的後輩和所教的門生。

  【3】. 喻人的青春年少。<明>徐渭 《又啟嚴公》:“誓將收桑榆之效,以毋貽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4】. 喻爭榮鬥豔、品格低下的小人、庸人。唐 李白 《贈韋侍御黃裳》詩之一:“桃李賣陽豔,路人行且迷;春光掃地盡,碧葉成黃泥。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所以不能把'桃"理解為壽桃,"李"[1]理解為李白

  桃李滿天下古詩

  謝朱宰賦南園二十韻

  陳宓

  先君昔歸老,手自植六梅。

  結亭在人境,尺地陽春回。

  豈無林塘勝,可以榭與臺。

  自雲飽世味,一室足歡咍。

  朝詩坐亭上,暮月行徘徊。

  旁觀笑不足,獨酌興攸哉。

  清風去倏遠,湫隘成鹿埃。

  經營五畝地,得此城南隈。

  鑿池壽水繞,開堂壺山來。

  修竹翠成幄,低花錦繁堆。

  雖無亭館巧,頗適疏散懷。

  盡日避車馬,一逕荒莓苔。

  有慚邑大夫,政成此銜杯。

  落葉風掃溉,山禽喜毰毸。

  哦詩動深谷,草木聲喧豗。

  此邦漸惠澤,耆艾到提孩。

  獨此小園植,秋芳遲君開。

  唯梅最辱愛,有句高崔嵬。

  青玉不足報,願公坐中臺。

  桃李滿天下,綠野追唐裴。

  “桃李滿天下”的由來

  現在,人們常用“桃李滿天下”來比喻和讚頌教師精心栽培成才的學生很多,遍佈各地。“滿天下”容易理解,“桃李”為什麼會喻指成才的學生或優秀的人才呢?知道的就少了,原來其中有這樣一個典故。

  它最早源自西漢學者韓嬰(生卒不詳)所著的《韓詩外傳》卷七第二十幸,說的是戰國時期,魏國有位叫子質(也稱子庋gIlI)的大臣,因免職罷官,曾受他培養和薦舉入朝做官的人都避而不見,也沒人幫助他,他只得離開魏國,流落到北邊的趙國,向一位知識淵博的好友名叫簡主(也稱“筒子”)的訴說內心的忿怨:“從今以後,我再也不培養和舉薦人才了。”簡主問其原因,子質說:“魏國坐在廳堂之上辦事的人,朝廷命官和戍邊將領之中經我培養舉薦的佔一半以上,可現在他們有的在國君面前講我的壞話,有的用法令威脅我,有的用武力逼迫我,真是忘恩負義,因此我決定今後不再施恩德給別人了。”簡主用打比方的方法開導他說:“噫!你的話錯了。如果你在春天種植的是桃樹、李樹,到了夏天你便可以在樹陰下歇涼,秋天能吃到它的果實。如果你春天種植的是有尖刺的蒺摹,夏天就不能夠採摘它的葉子,秋天能夠得到的只能是扎傷人的尖刺。所以培養爭舉薦人才就如同植樹一樣,你所培養舉薦的人是不可重用的卑劣之人,你怎麼可以不加選擇就隨便培養和舉薦這種人呢?”(原文為:“魏文侯之時,子質仕而獲罪焉,去而北遊,謂簡主曰:‘從今已後,吾不復樹德於人矣。’簡主曰:‘何以也?’質曰:‘吾所樹堂上之士半,吾所樹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樹邊境之人亦半。令堂上之士惡我於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邊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復樹德於人也。’簡主曰:‘噫!子之言過矣。夫春樹桃李,夏得陰其下,秋得其實。春樹蒺藜,夏不可採其葉,秋得其刺焉。由此觀之,在所樹也。今子之所樹,非其人也。’”)

  據此,後人將培養舉薦優秀人才稱作“樹人”,而且將培養合格、優秀的人才比作“樹桃李”。“桃李滿天下”即由此而來。與之相關的語詞尚有“桃李春風”、“桃李之教”,喻摺學生受到良師的教誨;“桃李門牆”、“桃李盈門”,形容生徒眾多的師門。

  桃李滿天下詩詞

  桃李滿天下的下一句:春風遍人間

  【出自原文】

  《資治通鑑.唐紀.武后久視元年》:“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解釋】

  它比喻一位長者或老師所培養的眾多的精英後輩和學生,遍佈天下各地。

  【相關歷史典故】

  一、春秋時期,魏國大臣子質學富五車,知識廣博。他因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舊相識家裡躲避。這位朋友的家境並不富裕,子質不願給朋友加重生活負擔,便想開個學館,收一些學生教讀,藉以餬口。朋友很支援他,就騰出兩間空房作為教室,子質所收的`學生不分貧富,只要願學的都可以拜他為師,一視同仁。

  這個學館裡有一棵桃樹,一棵李子樹。凡是來上學的學生都跪在桃李樹下認先生。子質指著已結果的兩棵樹教導學生們說:“你們都要刻苦學習,要像這兩棵樹一樣開花結果。只有學問高,才能為國家做出一番大事業。

  為了把學生教育成有用人才,子質認真教學。在他的嚴格管教下,學生們都發奮讀書,學到了不少真本領。後來,這些學生先後成才,成了國家的棟樑。他們為了感念子質先生的教誨,都在自己住處親手栽種桃樹和李子樹。

  子質到各國遊歷時,碰到了在各國當官的學生,並看到了學生栽的這兩種樹,便自豪地說:“我的學生真是桃李滿天下啊!一個個都很有作為!”從此,當先生(老師)的就以“桃李”代稱學生,並把學生多稱作“桃李滿天下”了。

  二、唐代武則天當皇帝時,有一個宰相叫狄仁傑,字懷英,太原(今屬山西)人。此人德高望重,敢於直言相諫,深得武則天賞識。武則天稱他為“國老”(武則天即位時,狄仁傑已六十多)而不直呼其名。就是上朝時,武則天也不讓他跪拜,說:見狄公下拜,我渾身都痛。武則天常對其他大臣說:“不是特別重要的軍國大事,你們不要去麻煩狄老。”

  武則天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採取多種措施,廣羅人才,並讓狄仁傑給他推薦能擔任將相的人才。狄仁傑推薦了張柬之、姚崇等數十人,這些人後來多成了名臣。有人對狄仁傑說:“你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朝廷裡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薦的,真是桃李滿天下啊。”狄仁傑說:“推薦有才能的人為國家效力,不是為私,是我應該做的。”

  公元700年,七十歲的狄仁傑病死,武則天痛哭流涕。自此以後,每當朝廷有大事而眾人又不能解決時,武則天常嘆息說:“老天爺為什麼這麼早就奪去了我的國老啊!”“桃李滿天下”是形容老師教的學生很多,遍佈各地,“桃李”是學生的代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