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井離鄉的詩句(精選55句)

背井離鄉的詩句(精選55句)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聽說過或者使用過一些比較經典的詩句吧,詩句富於音樂美,語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結構形式的美。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麼樣的詩句才是好的'詩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背井離鄉的詩句(精選55句),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杜甫《閣夜》

  2、聽杜字聲聲,勸人不如歸去。——柳永《安公子·遠岸收殘雨》

  3、雁足無書古塞幽。——史達祖《鷓鴣天·衛縣道中有懷其人》

  4、升高欲自舒,彌使遠念來。——柳宗元《湘口館瀟湘二水所會》

  5、木蘭槳子藕花鄉,唱罷廳紅晚氣涼。——姚燮《韓莊閘舟中七夕》

  6、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陶淵明《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

  7、那堪隴頭宿,鄉夢逐潺湲。——齊己《送人遊塞》

  8、天外吳門清霅路。——張先《漁家傲·和程公闢贈》

  9、不忍登高臨遠,望故鄉渺邈,歸思難收。——柳永《八聲甘州·對瀟瀟暮雨灑江天》

  10、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李白《關山月》

  11、天涯失鄉路,江外老華髮。——李白《江南春懷》

  12、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孟雲卿《寒食》

  13、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李白《關山月》

  14、落日暴風雨,歸路繞汀灣。——蘇舜欽《水調歌頭·瀟灑太湖岸》

  15、吠犬雜鳴雞,燈火熒熒歸路迷。——納蘭性德《南鄉子·秋暮村居》

  16、思欲委符節,引竿自刺船。——元結《賊退示官吏》

  17、自沔東來,丁未元日至金陵,江上感夢而作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姜夔《踏莎行·自沔東來》

  18、青山朝別暮還見,嘶馬出門思舊鄉。——李頎《送陳章甫》

  19、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皎然《尋陸鴻漸不遇》

  20、故池想蕪沒,遺畝當榛荊。——柳宗元《首春逢耕者》

  21、京塵千丈,可能容此人傑?回首赤壁磯邊,騎鯨人去,幾度山花發。——趙秉文《大江東去·用東坡先生韻》

  22、便行雲、都不歸來,也合寄將音信。——陸叡《瑞鶴仙·梅》

  23、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杜甫《宿府》

  24、長安惡少出名字,樓下劫商樓上醉。——王建《羽林行》

  25、少小離鄉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26、恰歸來、南山翠色依舊。——潘希白《大有·九日》

  27、今朝北客思歸去,回入紇那披綠羅。——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二》

  28、家在夢中何日到,春來江上幾人還?川原繚繞浮雲外,宮闕參差落照間。——盧綸《長安春望》

  29、何時石嶺關山路,一望家山眼暫明?——元好問《秋懷》

  30、數日西風,打秋林棗熟,還催人去。——吳文英《惜秋華·七夕前一日送人歸鹽官》

  31、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32、異鄉物態與人殊,惟有東風舊相識。——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33、牆裡鞦韆牆外道。——蘇軾《蝶戀花·春景》

  34、彈劍作歌奏苦聲,曳裾王門不稱情。——李白《行路難·其二》

  35、那堪隴頭宿,鄉夢逐潺湲。——齊己《送人遊塞》

  36、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37、白下有山皆繞郭,清明無客不思家。——高啟《清明呈館中諸公》

  38、鷗似雪,水如天,憶當年。——吳激《訴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39、無限河山淚,誰言天地寬!已知泉路近,欲別故鄉難。——夏完淳《別雲間》

  40、莫道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王恭《春雁》

  41、棲鴉歸後,暮天聞角。——李清照《憶秦娥·詠桐》

  42、到歸時、定有殘英,待客攜尊俎。——周邦彥《瑣窗寒·寒食》

  43、淚鴻怨角,空教人瘦。——吳文英《瑞龍吟·送梅津》

  44、西風來勸涼雲去,天東放開金鏡。——史達祖《齊天樂·中秋宿真定驛》

  45、千載八公山下,尚斷崖草木,遙擁崢嶸。——葉夢得《八聲甘州·壽陽樓八公山作》

  46、鹿車何日駕,歸去潁東田。——歐陽修《秋懷》

  47、薊城通漠北,萬里別吾鄉。——李頎《古塞下曲》

  48、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王翰《涼州詞二首》

  49、空獨倚東風,芳思誰寄。——周密《繡鸞鳳花犯·賦水仙》

  50、古臺搖落後,秋日望鄉心。——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51、軒裳如固有,千載起人思。——劉基《題太公釣渭圖》

  52、青紫雖被體,不如早還鄉。——杜甫《夏夜嘆》

  53、一去隔絕國,思歸但長嗟。——李白《千里思》

  54、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孟浩然《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

  55、剗地東風欺客夢,一枕雲屏寒怯。——辛棄疾《念奴嬌·書東流村壁》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