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漫步的詩句蘇軾

雨中漫步的詩句蘇軾

  蘇軾,字子瞻,又字和仲,“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主要代表,“宋四家”之一。下面是關於雨中漫步的詩句蘇軾的內容,歡迎閱讀!

  飲湖上初晴後雨

  宋代:蘇軾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蒙 通:濛)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淡妝濃抹 一作:濃妝淡抹)

  譯文

  在燦爛的陽光照耀下,西湖水微波粼粼,波光豔麗,看起來很美;雨天的時候,在雨幕的籠罩下,西湖周圍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無,也顯得非常奇妙。

  若把西湖比作古美女西施,淡妝濃抹都是那麼得十分適宜。

  註釋

  ①湖:即杭州西湖。

  ②瀲灩(liàn yàn) :水面波光閃動的樣子。

  ③方好:正是顯得很美。

  ④空濛:細雨迷茫的樣子。

  ⑤西子:西施,春秋時期代越國有名的美女,原名施夷光,或稱 先施 ,居古代四大美女(西施、王昭君、貂蟬、楊玉環)之首。家住浣紗溪村(在今浙江諸暨市)西,所以稱為西施。

  ⑥相宜:也顯得十分美麗。

  詩句賞析

  從詩題可知,詩人在西湖飲酒遊賞,開始時陽光明麗,後來下起了雨。兩種不同的景緻,讓他都很欣賞。他說:天晴時,西湖碧水盪漾,波光粼粼,風景正好;下雨之時,西湖周圍的青山,迷濛蒼茫,若有若無,又顯出另一番奇妙景緻。“瀲灩”,波光閃動。“空濛”,煙雨迷茫。這兩個詞都是疊韻詞,增強了詩歌語言的音樂性。

  這裡,詩人既寫了湖光,又寫了山色;既有晴和之景,又有雨天之韻,可以說內容是很多的。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又很籠統,因為這兩句並非只適用於西湖。其實,這正是詩人筆法高妙之處。西湖很美,但究竟美在哪裡,怎樣美法,恐怕沒人說得清。如果具體地描繪景物,可能會有個別精彩之句,但總失之太實、太具體,不能傳達出西湖給人的整體印象。蘇軾這兩句有高度的藝術概括性,同時又很形象、很傳神,想象空間很大,將“西湖即是美”這一人們共有的感受用詩的語言表述出來。同時,這兩句也反映出詩人開闊的胸襟與達觀自適的性情。

  “西子”即西施,春秋時越國有名的美女。無論是淡雅妝飾,還是盛裝打扮,西施都一樣美麗動人;如果把西湖比做西施的話,那麼不管是晴是雨,是冬是春,它都同樣美不勝收。

  以絕色美人喻西湖,不僅賦予西湖之美以生命,而且新奇別緻,情味雋永。人人皆知西施是個美女,但究竟是怎樣的美麗,卻只存在於個人心中。而西湖的美景不也是如此嗎?採用這樣的手法,比起直接去描寫,不知要節約多少筆墨,而它的寓意卻豐富深刻得多。它對讀者不只訴之於感受,同時也訴之於思考,讓讀者透過自己的想象去發揮詩的內涵。這一出色的比喻,被宋人稱為“道盡西湖好處”的佳句,以致“西子湖”成了西湖的別名。也難怪後來的詩人為之擱筆:“除卻淡妝濃抹句,更將何語比西湖?”

  拓展:雨中漫步現代詩

  淅淅瀝瀝的下著小雨

  有老人說這是有情人在講故事

  講故事的人

  一定藏在這霧濛濛的雨境裡

  等我們走近了

  他又走的更遠些了

  甚至他可能會藏在石榴中

  長的和其他石榴籽一樣粉紅

  我們就這樣在雨中漫步

  我們手中的石榴是甜甜的'

  講故事的人也變的甜甜的

  但是講故事的人一定孤獨過

  也為愛悲傷過

  否則他不會如此淅淅瀝瀝講個不停

  這樣的雨境

  灑滿了大地

  他愛的人無論在哪裡

  一定可以聽到他在說

  雨中漫步會變得有意義

  讓兩個高興的人高興

  讓兩個悲傷的人悲傷

  但雨中講故事的人

  終究會慢慢離開

  他最後還是不甘心的留下一道彩虹

  他找不到的人

  會看到彩虹走過去

  兩個雨中漫步的人

  最懂此間的美

  即使在漆黑寒冷的夜晚

  也能在彼此眼中找到七色彩虹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