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描寫黃河的唯美詩句

有關描寫黃河的唯美詩句

  黃河是我國的母親河,也是很對人讚美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描寫黃河的唯美詩句,歡迎大家的閱讀。

  有關描寫黃河的唯美詩句

  1、北風臨大海,堅冰臨河面。——孟郊《求友》

  2、轉戰渡黃河,休兵樂事多。——李白《塞上曲》

  3、將軍發白馬,旌節度黃河。——李白《發白馬》

  4、風斷陰山樹,霧失交河城。——範雲《效古詩》

  5、不睹行人跡,但見狐兔興。——範雲《渡黃河》

  6、日翻龍窟動,風掃雁沙平。——謝榛《渡黃河》

  7、軍書發上郡,春色度河陽。——李頎《古塞下曲》

  8、俯瞰黃河小,高懸白雪清。——胡秉正《詠賀蘭山》

  9、奔流聒地響,平野到天荒。——李流芳《黃河夜泊》

  10、明月黃河夜,寒沙似戰場。——李流芳《黃河夜泊》

  11、金河秋半虜弦開,雲外驚飛四散哀。——杜牧《早雁》

  12、花貌年年溺水濱,俗傳河伯娶生人。——汪遵《西河》

  13、解通銀漢應須曲,才出崑崙便不清。——羅隱《黃河》

  14、身投河朔飲君酒,家在茂陵平安否。——王維《不遇詠》

  15、山雪河冰野蕭瑟,青是烽煙白人骨。——杜甫《悲青坂》

  16、黃河水繞漢宮牆,河上秋風雁幾行。——李夢陽《秋望》

  17、殘螢棲玉露,早雁拂金河。——許渾《早秋三首·其一》

  18、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王之渙《宴詞》

  19、兩河蕭瑟惟狐兔。——劉克莊《賀新郎·送陳真州子華》

  20、楓落河梁野水秋。——蘇庠《鷓鴣天·楓落河梁野水秋》

  21、塞外悲風切,交河冰已結。——李世民《飲馬長城窟行》

  22、泛樓船兮濟汾河,橫中流兮揚素波。——劉徹《秋風辭》

  23、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張敬忠《邊詞》

  24、都邑繚繞西山陽,桑榆汗漫漳河曲。——張說《鄴都引》

  25、搴帷拜母河梁去,白髮愁看淚眼枯。——黃景仁《別老母》

  26、影照河陽妓,色麗平津闈。——任希古《和長孫秘監七夕》

  27、雪嶺金河獨向東,吳山楚澤意無窮。——清江《送婆羅門》

  28、虎可搏,河難憑,公果溺死流海湄。——李白《公無渡河》

  29、根繞黃河曲,影落清渭隈。——惟鳳《姑射山詩題曾山人壁》

  30、樹色隨山迥,河聲入海遙。——許渾《秋日赴闕題潼關驛樓》

  31、深澗飲渴虹,邃河生秋雷。——惟鳳《姑射山詩題曾山人壁》

  32、蕭蕭遠樹疏林外,一半秋山帶夕陽。——寇準《書河上亭壁》

  33、朝聞遊子唱離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李頎《送魏萬之京》

  34、千古河流成沃野,幾年沙勢自風湍。——王守仁《登大伾山詩》

  35、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其一》

  36、遙見胡地獵,鞴馬宿嚴霜。——王昌齡《塞下曲·秋風夜渡河》

  37、想關河,雁門西,青海際。——陸游《夜遊宮·記夢寄師伯渾》

  38、五道分兵去,孤軍百戰場。——王昌齡《塞下曲·秋風夜渡河》

  39、秋風夜渡河,吹卻雁門桑。——王昌齡《塞下曲·秋風夜渡河》

  40、過去光陰箭離弦,河清易俟鬢難玄。——劉克莊《戊午元日二首》

  41、憑卻長江管不到,河洛腥羶無際。——陳亮《念奴嬌·登多景樓》

  42、汾水碧依依,黃雲落葉初飛。——孫光憲《河瀆神·汾水碧依依》

  43、夜深月過女牆來,賞心東望淮水。——周邦彥《西河·大石金陵》

  44、怒濤寂寞打孤城,風檣遙度天際。——周邦彥《西河·大石金陵》

  45、婺星為情慵懶,佇立明河側。——吳文英《六麼令·夷則宮七夕》

  46、河海封疆俱效順,狂虜何勞灰滅。——黃中輔《念奴嬌·炎精中否》

  47、明朝又是孤舟別,愁見河橋酒幔青。——竇叔向《夏夜宿表兄話舊》

  48、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49、關門臨白狄,城影入黃河。——庾信《擬詠懷二十七首·其二十六》

  50、關河離合、南北依舊照清愁。——范成大《水調歌頭·細數十年事》

  黃河的歷史程序

  黃河的孕育、誕生、發展受制於地史期內的地質作用,以地殼變動產生的構造運動為外營力,以水文地理條件下本身產生的侵蝕、搬運、堆積為內營力。在成河的歷史過程中,運動不息,與時俱進。黃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與黃河下游的泥沙堆積在史前地質時期就在進行,史後受人類活動的影響與日俱增。根據多方面的研究,古黃河有三個發展階段:第三紀至第四紀的早更新世為古黃河孕育期。第四紀中更新世(距今115萬年~10萬年)古黃河誕生成長期。晚更新世(距今10萬年~1萬年)黃河形成海洋水系。

  歷史時期黃河在上中游平原河段,河道也曾有過演變,有的變遷還很大。如內蒙古河套河段,1850年以前磴口以下,主要分為兩支,北支為主流,走陰山腳下稱為烏加河,南支即今黃河。1850年西山嘴以北烏加河下游淤塞斷流約15公里,南支遂成為主流,北支已成為後套灌區的退水渠。龍門~潼關河道擺動也較大。不過,這些河段演變對整個黃河發育來說影響不大。黃河的河道變遷主要發生在下游。

  歷史上黃河下游河道變遷的範圍,大致北到海河,南達江淮。據歷史文獻記載,黃河下游決口氾濫1500餘次,較大的改道有20多次。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