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春天的古詩句分享

讚美春天的古詩句分享

  春天是個充滿了詩韻的季節。以下是讚美春天的古詩句分享,歡迎閱讀。

  NO1、日出江花紅似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

  NO2、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

  NO3、日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

  NO4、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

  NO5、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葉紹翁

  NO6、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來御柳斜。--韓愈

  NO7、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陰。--蘇軾

  NO8、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NO9、春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

  NO10、春雨—小樓一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

  NO11、春花—惆悵東欄一株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NO12、春夜—更深月夜半人家,北斗闌干南鬥斜。

  NO13、春水—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NO14、春風—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NO15、春光—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NO16、春景—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

  NO17、春遊—東風知我欲山,吹斷簷間積雨聲。

  NO18、春思—春心莫共花爭發,一寸相思一寸灰。

  NO19、春寂—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NO20、春愁—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NO21、春夢—枕上片時春夢中,行盡江南數千裡。

  NO22、春恨—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關風和月。

  NO23、春歸—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NO24、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春曉》》

  NO2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NO26、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王維:《相思))

  NO27、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杜甫:《春夜喜雨))

  NO28、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NO29、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李紳:《憫農》)

  NO30、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NO31、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NO32、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賀知章:《詠柳》)

  NO33、馬踏春泥半是花。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NO34、煙水初銷見萬家,東風吹柳萬條斜。見:顯現。唐·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NO35、庭前時有東風入,楊柳千條盡向西。唐·劉方平《代春怨》

  NO36、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唐·劉方平《夜月》

  NO37、一夜好風吹,新花一萬枝。唐·令狐楚《春遊曲三首》

  NO38、落花滿春光,疏柳映新塘。唐·儲光羲《答王十三維》

  NO39、野渡花爭發,春塘水亂流。野渡:野外渡口。唐·李嘉祐《送王牧往吉州謁王使君叔》

  NO40、風弱知催柳,林青覺待花。兩句寫初春將近時的景色。唐·盧僎《歲晚還交臺望城闕成口號先贈交親》

  NO41、南園桃李花落盡,春風寂寞搖空枝。唐·楊凌《句》

  NO42、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唐·杜甫《贈衛八處士》

  NO43、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宋·張栻《立春偶成》

  NO44、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唐·李白《月下獨酌》

  NO45、長江一帆遠,落日五湖春—唐·劉長卿《餞別五十一南渡》

  NO46、錦江春色來天地,玉壘浮雲變古今—唐·杜甫《登樓》

  NO47、蜂蝶紛紛過牆去,卻疑春色在鄰家。—唐王駕《春晴》

  NO48、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南唐·李煜《虞美人》

  NO49、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杆—宋·王安石《春夜》

  NO50、有時三點兩點雨,到處十枝五枝花。此是清明時節的景色描寫。唐李山甫《寒食二首》

  NO51、繁枝容易紛紛落,嫩蕊商量細細開。唐杜甫《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

  NO52、林花著雨燕支溼,水荇牽風翠帶長。燕支:胭脂。荇:荇菜,一種水生草本植物。唐杜甫《曲江對雨》

  NO53、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柳條

  NO54、萱草:一種古人以為可以使人忘憂的草。此句說萱草萌芽,侵陵雪色。漏洩:透露。唐杜甫《臘日》

  NO55、江漢春風起,冰霜昨夜除。唐杜《遠懷舍弟穎觀等》

  NO56、春城而色動微寒。唐杜甫《遣悶戲呈路十九曹長》:“江浦雷聲喧昨夜,春城而色動微寒。”

  NO57、朝來新火起新煙,湖色春光淨客船。朝:早晨。唐杜甫《清明二首》

  NO58、恰似春風相欺得,夜來吹折數枝花。唐杜甫《絕句漫興九首》

  NO59、東風好作陽和使,逢草逢花報發生。陽和:春天的和暖之氣。唐錢起《春郊》

  NO60、燕子不歸春事晚,一汀煙雨杏花寒。汀:水岸平地。唐戴叔倫《蘇溪亭》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