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送別的詩

朋友送別的詩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具有格律限制不太嚴格的特點。那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麼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朋友送別的詩,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2,別董大·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3,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4,贈李白·杜甫

  二年客東都,所歷厭機巧。

  野人對羶腥,蔬食常不飽。

  豈無青精飯,使我顏色好。

  苦乏大藥資,山林跡如掃。

  李侯金閨彥,脫身事幽討。

  亦有梁宋遊,方期拾瑤草。

  5,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6,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遊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7,贈王倫·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8,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

  北風捲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溼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雲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迴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9,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楊花落儘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10,送友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徵。

  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送別詩中的典型表現手法

  1、直抒胸臆(直接抒情)

  好友分別,離情別緒自是深重,深情厚誼不吐不快,所以,在送別詩中,有很多是直抒胸臆的作品,如高適的《別董大》前兩句直寫落日之景,後兩句直寫真誠情誼,全是肺腑之言而毫無保留阻礙,慷慨悲歌,一吐為快。

  再如李白的《贈汪倫》前兩句敘事,後兩句抒情,友情之厚,深及千尺,藉助潭水直抒胸臆,則更是把濃重的離愁別緒直吐出來而不假任何掩飾。

  當然,直抒胸臆是一種坦誠,是深情厚誼的最直接的體現,但是,深摯的情感又往往是說不盡道不完的,所以有很多詩人不願去仰聲長呼,而是藉助別的方式表達出來,於是他們找到了間接抒情這一法寶。

  2、借物抒情

  如杜牧坦率真摯、留戀纏綿的七絕《贈別二首》(其二):

  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樽前笑不成。

  蠟炬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註釋]

  ①此詩是杜牧離開揚州赴長安時,與女的贈別之作,原共兩首,此為第二首。

  ②這兩句說,本來多情的人,由於離別,滿腔情緒一時無法表達,倒像彼此無情;在餞別的酒宴上,強顏為笑也難以做到。樽:酒杯,此指酒宴。

  ③這兩句說,蠟燭好象懂得別人的心事,也流露出依依惜別之情;為離人流著痛苦的眼淚直至天亮。

  [簡析]

  這首詩主要寫離別時的惆悵情懷。前兩句抒情。作者從側面落筆,透過“卻似”、“唯覺”等語,以無情襯托有情,把一對情人在離別時難分難捨的細微心理,形象地表現出來。後兩句賦物。作者以物設喻,使無知之物人格化,由燭之垂淚擬人之悲痛,把離別悲傷的感情寫得含蓄幽深,餘味無窮。

  [賞析]

  詩三、四兩句描寫別情,作者沒有正面表現,而是撇開自己,去寫告別宴會上那燃燒的蠟燭,借物抒情。詩人常帶著感傷的'心情去看周圍的世界。於是眼中的一切都帶上了感傷的色彩。在詩人的眼裡,蠟燭的燭芯變成了“惜別”之心,蠟燭擬人化了。它那徹夜流溢的燭淚,就是在為男女主人公離別而傷心了。結句的“到天明”點出了告別宴飲時間之長,從側面表現了詩人不忍分離的篤摯感情。

  再如戎昱的《移家別湖上亭》(好是春風湖上亭,柳條藤蔓系離情。黃鶯久住渾相識,欲別頻啼四五聲。)透過寫柳條藤蔓、黃鶯的傷離別表現人的情思心緒。

  3、借景抒情

  王國維說:“一切景語皆情語。” 的確,景物在詩人的眼中是會變的,它會因詩人的情緒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在送別詩中,詩人們在送別時的眼前的景物也都往往附上了濃重的情感的色彩。這也就是王國維所說的“有我之境”,這一點在送別詩中也有深刻的體現,是送別詩一個相當顯著的特點。

  4、借樂景襯哀情。

  謝亭送別

  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賞析]

  首句寫離人乘舟而去,點明送別。第二句寫友人乘舟出發後所見江上景色。時值深秋,兩岸青山,霜林盡染,滿目紅葉丹楓,映襯著一江碧綠的秋水,顯得色彩格外鮮豔。這明麗之景乍看似與別離之情不大協調,實際上前者恰恰是對後者的有力反襯。景色越美,越顯出歡聚的可戀,別離的難堪,大好秋光反倒成為添愁增恨的因素了。

  第三句極寫別後酒醒的悵惘空寂,第四句卻並不接著直抒離愁,而是宕開寫景。但由於這景物所特具的悽黯迷茫色彩與詩人當時的心境正相契合,因此讀者完全可以從中感受到詩人的蕭瑟悽清情懷。這樣借景寓情,以景結情,比起直抒別情的難堪來,不但更富含蘊,更有感染力,而且使結尾別具一種不言而神傷的情韻。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