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節氣的詩詞

立夏節氣的詩詞

  立夏之後,夏季來臨,鬱鬱蔥蔥,景色十分美妙,而此時氣候溫熱不炎熱,文人雅士頗有遊玩的心情,其詩詞作品的風格也因此歡快清新。以下是立夏節氣的詩詞,歡迎閱讀。

 | 

  《立夏前二日作》

  陸游(宋)

  晨起披衣出草堂,軒窗已自喜微涼。

  餘春只有二三日,爛醉恨無千百場。

  芳草自隨徵路遠,遊絲不及客愁長。

  殘紅一片無尋處,分付年華與蜜房。

  鑑賞:

  立夏時節處於穀雨時節之後,立夏與人們來說,代表著春去夏來,農作物也進入蓬勃的生長期。

  且看宋代作者陸游是怎樣來描寫自己眼中的立夏時節,“晨起披衣出草堂”初讀此詩的第一句就被鮮活的生活場景扣住了心神。

  “軒窗已自喜微涼”作者並沒有道出立夏時節的氣候的變化,此句卻間接的說出了夏日清晨氣溫還是清爽喜人的。

  “回念春光無限好,只怨千杯難消愁”作者的愁是身在“旅途”的懷念之情。“殘紅一片無處尋,分付年華與蜜房”百花的豔麗已無處可尋,分別給了絢麗的光陰還有辛勤的耕耘,表達了作者對於歲月如水的感慨與對美好事物的希冀。

  《菩薩蠻 夏閨怨》

  蘇軾 (宋)

  柳庭風靜人眠晝,

  晝眠人靜風庭柳。

  香汗薄衫涼,

  涼衫薄汗香。

  手紅冰碗藕,

  藕碗冰紅手。

  郎笑藕絲長,

  長絲藕笑郎。

  鑑賞:雲夢

  閨怨柳絲長,

  新詞透汗香。

  迴文工巧裡,

  只笑粗心郎。

  《清平樂 · 村居》

  辛棄疾 (南宋)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鑑賞:

  這是抗金英雄辛棄疾難得的充滿溫情的作品之一,在我們的面前展現出一幅山水人家其樂融融的畫卷,溪水潺潺,具有強烈的代入感,彷彿可以體會到每一個動作,每一個表情,聞到每一縷香。

  透過這寥寥數語,把我們帶回到父母在堂,兄弟戲耍的童年時光。不妨在這個夏天,去到鄉野,再次融入大自然的懷抱,“溪頭臥剝蓮蓬”時聽取蛙聲一片,在“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撫平城市動物的傷。

  夏天,鄉野,一家人。

  《鄉中每以寒食立夏之間省墳客夔適逢此時悽然感懷》

  陸游 (宋)

  松陰繫馬啟朱扉,粔籹青紅正此時。

  守墓萬家猶有日,及親三釜永無期。

  詩成謾寫天涯感,淚盡何由地下知。

  富貴賤貧俱有恨,此生長廢蓼莪詩。

  鑑賞:

  生活在時遷事移中變化,但詩在“通變”中說著不變的真理。

  在陸游這首標題冗長的“感懷詩”中,最打動我的是:“富貴賤貧俱有恨”和“淚盡何由地下知”。

  通俗易懂的詩句,自人生洞察中道出最簡明的事實,不論誰都有出世,也都要謝世。富貴者的入骨之恨不外是富貴為何永享不成,而貧賤者的不平之恨也無非是貧賤為何擺脫不能。

  由恨而哀,但淚水流盡,也不會有一個地下人得知。此詩題作“悽然”,卻全然表達了“模寫事情俱透脫”的通達詩境,表明作者對普世真理的揭示。

  而以一首《歌》說了同樣真理的莎士比亞,要晚陸游數百年才高撥出:“帝王螻蟻同化塵埃”。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唐)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閒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中宵勞夢想。

  鑑賞:

  全詩由夏夜納涼的感受和懷念友人的心情兩部分組成。

  開篇就是遇景寄詠,細品卻不止是單純寫景,同時引出了作者的主觀感受。巧妙運用了“忽”、“漸”一快一慢二字,傳達了夕陽西下與清月東昇給人的直觀感受,表現出作者內心活動的一種快感。

  三四句不但寫出一種閒情,同時也寫出一種源自身心兩方面的愜意。接著又從嗅覺、聽覺兩方面繼續延展這種快感,“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使人感到此外更無聲息的側耳傾聽之共鳴。寫荷寫竹恰是夏夜給人的最真切的現實感受。

  繼而作者又想到此處該有音樂,“欲取鳴琴彈”以即景卻因慵懶“欲取”而未取,由“鳴琴”牽惹起了揮之不去的波心起微瀾的悵惘。不由得令人憶起伯牙子期的高山流水之絕響,由彈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無知音賞”的缺憾,這就自然而然地由納涼過度到懷人上來了。

  此時此情此景,作者是多希望有老友在側暢談品奏、共度良宵。可枉然期待友不來,難免就生出些惆悵,乃至把“懷故人”的情緒一直帶進了夢鄉,居然就在夢中與故友相見了。詩以有情的夢境結束,餘味縈繞不絕。

  看似寫一種閒適自得的個人情趣和無知音的小感慨,並無十分厚重的思想內涵,然而寫各種感覺雖刻畫無痕卻細膩入微,詩味盎然且回味無窮。具有素樸的形式美和意境美。

  《千秋歲 詠夏景》

  謝逸 (宋)

  楝花飄砌。蔌蔌清香細。

  梅雨過,萍風起。

  情隨湘水遠,夢繞吳峰翠。

  琴書倦,鷓鴣喚起南窗睡。

  密意無人寄。幽恨憑誰洗?

  修竹畔,疏簾裡。

  歌餘塵拂扇,舞罷風掀袂。

  人散後,一鉤淡月天如水。

  鑑賞:

  夏日讓人想起的,多是自由舒暢的姿態, 而從謝逸的這首詞,看起來卻是傷感,是因為他看到花落、預感春之將盡吧。

  從小寒到穀雨,眾芳宣妍的春天在楝花搖落中戛然而止。“楝花飄砌,蔌蔌清香細。”九字便俱有了視覺、聽覺和嗅覺。楝花潔白的花瓣和淡紫色的花蕊鋪天蓋地,如夢似幻。這與剛才睡眠中的夢疊加到一起,不知依舊是在夢裡,還是現實中。然則,那飄向遠方他鄉的情愫是真切的。綿長陰鬱的梅雨季節過後,有清爽的風起,本該舒展暢懷的,可是作者卻因為夢裡的記憶,以及眼前的落花,還有鷓鴣求偶的呼應鳴叫聲,喚起了哀思。

  上闕各個風物冥冥間堆積了龐大的情感,讓一個本安於南窗淡泊、琴棋書畫的人,忽然間升起:“密意無人寄。幽恨憑誰洗?”這樣直白而強烈的激情來。 “修竹畔,疏簾裡。”重放了過去的一場聚會。晏幾道的“舞低楊柳樓心月,歌盡桃花扇底風”與“歌餘塵拂扇,舞罷風掀袂”的回憶場景何其相似。但晏幾道寫得熱烈,謝逸冷靜。

  歌舞興罷,正如二十四番花信風經過,而風和塵死水微瀾般的拂動和細細的楝花香一樣,在不易察覺的靜雅裡透露著刻骨銘心的愛恨。“人散後,一鉤淡月天如水。” 這終結如同是一縷微笑,作者沒有用酒來麻醉自己,理性地抬頭看看天空和月色,把一切都“淡”去了。

  最後這句,可能在講現況,作者從白日午睡被鷓鴣驚醒後,便沉浸在對往日的遐想裡,不知不覺到了黃昏盡、月上梢的時刻了。也彷彿是從春天,跨過了夏季,到了涼涼的秋天了。有個朋友寫過苦楝花的文章,有句話是:“知道這世界有那人在,心是安寧也是失落的。”

  《阮郎歸》

  蘇軾 (宋)

  綠槐高柳咽新蟬,薰風初入弦。

  碧紗窗下水沈煙。

  棋聲驚晝眠。

  微雨過,小荷翻。榴花開欲然。

  玉盆纖手弄清泉,瓊珠碎卻圓。”

  鑑賞:

  我真是很喜歡初夏的,它褪去了春天飄忽不定的任性勁兒,也沒有酷夏的燥燠,它是欣然的,萬物都是睜著簇新透亮眼睛的,如同蘇軾《阮郎歸 初夏》的描述。

  在蘇軾眾多高大上的詞裡,這不是特別顯眼的一首,但每個意象都那麼有情狀,每個字都那麼舒服。我第一次讀到,就非常喜歡那幅美妙的初夏畫圖。你聽聽:新蟬,薰風,微雨……明明蟬動風動雨動,卻沒有激烈,沒有滂沱,只是合著自然節律的呼吸,"動"的氛圍帶給人的竟甚是恬靜。在這樣的氛圍裡,撫琴,下棋,晝眠,嬉水……那心境,多麼舒展,那活法兒多麼雅緻。緊接著,我們得睜大眼睛跟著東坡先生細看了:小荷在微雨中翻著葉子,翩翩翩翩地,稚子一樣的單純;榴花迫不及待要開放,身姿像火焰一樣熱烈;慵睡初醒的女子,手端盆子在清泉中戲弄水珠,多美啊,晶瑩水珠兒碎了又復圓。那女子,可是溫情、韻致、迷魅、嬌俏、含笑不語?如此,方可被那初夏的美好所涵詠。

  這庭院裡,萬物動著,可這動,則是以我們的耳朵所聽、眼晴所見的物之美來感受的'。聽見了看見了感受了,沉醉沉迷了,快意滿滿了,人就忘情了。人和景相融相合,人的心境和萬物一樣疏朗、純粹、溫暖。

  東坡先生將一顆快樂之心,融進初夏美好日子裡,將眼見耳聞的閨閣生活悠悠長長的滋味,描繪得詩意盎然,恬美有趣。整首詞有細節,有鏡頭感。初夏音符裡的一點一滴,隨著這首詞,給予萬萬千千讀者美的慰藉。

  《鄉村四月》

  翁卷 (宋)

  綠遍山原白滿川,

  子規聲裡雨如煙。

  鄉村四月閒人少,

  才了蠶桑又插田。

  鑑賞:

  此詩先寫鄉村四月的環境,後寫農事繁忙。雖不算深刻,但卻平易流暢。當時墨客文人,能將“立夏”時節的農人繁忙勞作,寫成詩,也是難能可貴的。

  立夏,即宣告夏季開始,從此進入夏天,萬物茂盛。習慣上把它當作是氣溫顯著升高,炎暑將臨,雷雨增多,農作物進入旺季生長的一個重要節氣。

  今日的作者,更要熱愛生活,表現生活,謳歌百姓之意,抒寫黎民之情。在“立夏”這大好時節,也唱一唱心中的歌。

  特以拙作“立夏”,試圖描繪這明媚之初夏,雖不深刻,也算盡情盡意了。表達農民兄弟在此季節辛苦勞動,為實現秋收美夢之情。

  詩曰:

  竹木蔥蘢小燕飛,

  花蝶勤舞影長隨。

  農兄雲繡田霓錦,

  且唱秋來玉夢歸。

  (注:古詩中陰曆四月,即立夏之月)

  《遊黃山白嶽不果》

  湯顯祖 (明)

  欲識金銀氣,

  多從黃白遊;

  一生痴絕處,

  無夢到徽州。

  立夏之遊

  鑑賞:

  《古希臘抒情詩選》中有一首小詩《幸福四要素》只有四句。其中一句:“第二是天生性情溫和。”

  當我這樣開頭,想起去年立夏,長夜走在徽州古城,高白牆與青瓦,深深的小巷,和溫厚的燈光,念起:“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那時心情與現在截然不同,火急火燎的內心,大概是前半句的寫照:“欲識金銀氣,多從黃白遊。”總覺,極亂的心,到了這處地方,也從順安然。雖然把握詩句序位亂了,但也把內心的焦躁澆熄。

  幸福也許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有時卻很難。不論湯顯祖詩中的本意,但終覺立夏萬物生長,都開始迅猛向前。

  不論心境如何,關鍵讀詩,讀人,讀事,天生性情溫和去面對,大概凡事都有新面貌。

  《山亭夏日》

  高駢 (唐)

  綠樹陰濃夏日長,

  樓臺倒影入池塘。

  水晶簾動微風起,

  滿架薔薇一院香。

  鑑賞:

  綠樹蔥鬱濃陰,夏日漫長,倒映池塘樓臺。微風拂起,水精簾動,滿架薔薇,一院芳香。午後的作者沉浸在此時愜意的夏日裡,尤生觸動和情感……

  《夏居小院》

  院後春茶尖尖角,

  樹樹李花映荷塘。

  幼童簷下嘗夏羹,

  蟹行溪中稱霸王。

  幼時生活在農村小院裡,給了我最為珍貴的四季體驗。開春至夏,院子後的茶園茶葉總是長的很好,尖角的茶芽不論在陽光下,或者雨裡,感覺都在笑。院子裡的老人們總要採摘最好的一芽一葉,製作成傳統的曬青綠茶,農作時喝。

  院子前有三個大池塘,方方正正的,池塘邊的李樹開花之時雖然不比“千樹萬樹梨花開”的壯景,卻也怡情怡景。立夏之日,在屋簷下或者李樹下嘗立夏羹是不可少的。院裡的孩子們尤其喜歡李樹,天氣熱時爬樹納涼,到了六月裡,整樹整樹的青李還沒熟,就被吃的所剩無幾。

  池塘外,一條小溪與馬路蜿蜒相依,小溪溪水清澈,小魚小蝦藏匿在溪水的石頭下,水草裡,蟹在溪中從來都橫行無阻,堪稱霸王。

  一年四季中,夏季總是很短,短到感覺還沒有開始就結束了,令人難忘回味。

  《山中立夏用坐客韻》

  文天祥(南宋)

  歸來泉石國,

  日月共溪翁。

  夏氣重淵底,

  春光永珍中。

  窮吟到雲黑,

  淡飲勝裙紅。

  一陣絃聲好,

  人間解慍風。

  鑑賞:

  這是一首五律。詩題告訴我們,作者立夏時節在山中與客相會,客人賦詩吟夏,作者則用客人原韻寫了這首立夏詩。詩中描寫了立夏時節,山中多泉石、有日月映溪流,夏氣已來,春光猶在的宜人景色,以及能盡興吟詩,可清淡飲酒,能彈琴聽琴,消除煩惱,盡情描述了山中的閒適生活情狀。

  泉石國,指山中因山裡多流泉山石,所以稱“國”,如美女如雲處可稱“眾香國”。

  日月映在溪水中,與坐在溪流邊的老人相伴;夏天的氣息,已經呈現在重重淵底,明媚的春光依然在山林永珍之中;可以盡興吟詩到天黑,慢飲淡酒也勝過美人相伴(裙紅若紅袖,指代女人);再彈奏、聆聽幾首琴曲,溫和的山風能夠消除人間的諸般煩惱。

  “人間解慍風”,是化用唐崔日用詩“菊泛延齡酒,蘭吹解慍風”,亦即“薰風解慍”,出自《孔子家語·辯樂》:“昔日舜彈五絃之琴,造《南風》之詩,其詩曰:‘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慍兮’”。慍:“心”與“昷”聯合起來表示“心裡燥熱”。本義為心燥、不冷靜。引申為含怒、生氣、煩惱。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