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張志民教授的詩詞風格

淺談張志民教授的詩詞風格

  張志民教授,男,1944年生於武安市礦山鎮蕙蘭村。1969年畢業於河北大學中文系。1985—1986年在北京大學中文系進修。一直在邯鄲學院中文系任教。2006年退休。主要著作有{杜甫詩全譯}{唐詩三百首賞析}(與韓成武合著)、(詩囚居自吟集)(個人詩詞集)等。現在71歲,寶刀不老,愛好書法,善詠詩詞。受張教授委託,我從去年秋天開始到現在,陸續在論壇上發表了張教授107首詩詞。反響很大,詩友都有評價。下面我從以下幾方面談談張教授詩詞的風格。

  一、 詩囚名字的由來。

  學“詩奴”而意美,作“詩囚”則情深。推敲辭漸雅,磨練境彌新。歷史上唐代詩人賈島被稱為“詩奴”,孟郊被稱為“詩囚”。兩位都是苦吟詩人,一生被詩所吸引,所痴迷,醉心吟詩。現在屬於新社會,和平盛世,環境的變化,反映在張教授的詩詞中,或懷古,或歌今,或登山,或望海,豪情激盪,任意揮灑。張教授被詩所囚居,故自稱“詩囚”,詩集就以(詩囚居自吟集)命名。

  二、詩詞風格雄渾婉約兼具,清新綺麗並存。意象是心與物的高度融合,反映客觀寓主觀的審美情趣。“寫氣圖貌,既隨物以婉轉;屬採附聲,亦與心而徘徊。”。意象或雄渾壯美,或婉約清新,二者兼具。

  意象雄渾壯美的詩句:崇山、長河、雄關、大漠、草原、農村、故鄉等。“礙天舒羽翼,搖首出塵埃”寫泰山,“霞曳霓虹帶,雲裁縞素衣。”寫華山,“潤物時時雨,朝陽處處紅。”寫廬山,“雲山翻碧海,松色溢長天。”寫黃山;“百川翻鄂楚,九派疊風騷。”寫長江;“濤聲鑄山島,水影溼衣衫。”寫大海;“界天礙秦月,縮地走燕嵩。”寫長城;“天低雲長草,月湧浪淘沙。”寫草原。“犁田翻曉月,割麥籠驕陽。”寫農村;“甲午情懷奔萬馬,建安風骨舞群龍”寫故鄉。若此很多。筆力遒勁,氣勢雄偉,充滿活力,有李白之風。此類詩賈島所未有,孟郊也罕見。

  下面先看一首絕句(登將軍嶺):

  地遠天長獨此間,英雄魂魄抱山眠。

  將軍嶺上松千樹,綠到白雲紅日邊。

  此絕句獲華夏詩詞優秀獎。是國內最具權威性的獎項,代表了張教授詩詞水平。此詩氣韻充盈,張力十足。大巧若拙,匠心獨運。’獨”” 抱” “綠”動詞形象,傳神到位。象徵味濃,化虛為實。將英雄魂魄化成千棵松樹。結句“綠、白、紅”色彩鮮明,交相輝映,韻味無窮。

  意象婉約清新的詩句:“風清荷解語,池碧水融山。”“時見魚翔樹,旋逢鹿飲天。”寫承德避暑山莊,“曉負萬鈞月,暮挑千仞煙。”寫山上民工,“摘回一顆相思籽,埋入心田一角紅”寫相思樹,“碑石雖無字,依稀亦有聲”寫無字碑,“天下同今日,江山異惜時。”寫華清池。“銅駝上林泣,故國黍離悲。”寫圓明園,“迎風學篩月,傍戶欲遮陽。”寫院中小樹,“易主巢居一抹霞,風塗柳色到窗紗。”寫故人宅,“無言荷出水,帶韻柳搖煙。”寫春景,“歌哭同秦地,漂流共蜀雲。”寫杜詩。還有很多,不再贅述。都表現在月光、柳色、錦瑟、斜陽、小荷等等。這些意象表現了教授或委婉、或沉鬱、或悲壯的藝術風格。受杜甫詩影響較深。

  下面以一首(遊北京玉淵潭公園)為例說明。

  玉淵潭水漾微瀾,暮色朦朧碧水端。

  出水小荷輕似夢,在懷明月味如蘭。

  霓虹生暈開花面,曲徑迎人曳錦紈。

  思緒不隨流水去,至今依舊繞橋欄。

  碧水微瀾,月色朦朧,小荷入夢,蘭花懷月。霓虹燈影,使人如痴如幻溫馨欲醉的意境。有李商隱、李清照之情懷。婉約情深,流連忘返。

  三、語言風格法古而有力,創新而味濃。文雅而去俗,調高而不媚。作詩須有雅俗之辨。要力避俗意俗句俗詞。在詩詞創作中“俗”是相對而言的,但與大眾口語基本屬於同一內涵。中國傳統文學最重要之審美特徵為“雅”或曰“雅正”,其與俗恰恰相反。劉勰曰:“雅俗異勢”。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大抵作詩,古文,皆亟須先辨雅俗”。古代沒有語法這個概念,甚至沒有標點符號。古代語序和現代也不一樣。張教授深諳舊體詩詞的藝術規律。對其中的章法、句法、字法以及聲律、對仗等了然於胸,用起來得心應手。比如在句法的.運用上儘量避免現代漢語主-謂-賓結構,而大量採用詞序倒置、關係語、省略句、名詞語等。詞序倒置如“破壁龍飛去,長空自可翔。”(參觀西安碑林),按照現代漢語這樣寫“龍破壁飛去,自可翔長空。”這樣造句,婦孺皆知,但舊體詩味道沒有了。其餘如“送食牽歸婦,嚐鮮任舅翁。”(答外甥)“長流同學淚,不返故人魂。”(悼詩)“物化齊魯界,地大聖賢篇。”(赴蓬萊途中)“香傳千樹雪,笑濺萬枝花。”(參觀魏縣梨園)等等,均以詞序倒置之法寫之,一則平仄和諧,二則避免了詩句平滑。現代很多人作品,沒有舊體詩味,有的也和平仄,幾乎成了順口溜。一個重要原因不懂古代語法和現代語法的不同和差異。說到底,讀古詩少,不具備這方面的修養。

  關係語也是古代詩歌的特點之一。張教授詩中經常出現這種關係語,比如“詩追少陵後,書法友軍前。”(題庭院)其中“詩、書”兩字是關係語,在這裡做狀語,而不是主語。意思是說作者在寫詩方面緊追杜少陵於後,寫字方面效法王羲之於前。關係語的使用,也是造成舊體詩詞韻味的必要條件,王力先生的(漢語詩律學)有專門論述。蔣紹愚先生的(唐詩語言研究)也有專門論述。

  語言節奏古代和現代也不相同。張教授也注意了這個問題。一般來說,韻律節奏和意義節是一致的。五言句為“2—2—1”, 七言句“2--2—2—1”。古人根據表意的需要,常常在一首詩中打破兩種節奏的一致性,出現了“2—1—2”、 “1—1—3” “3—2”、 “1—4” 、“4—1”以及“1—6”、 “2—5”、 “3—4” 、“5—2” 、“6—1”等句式。這樣既能表意,也顯得詩句奇崛不群。這也是造成舊體詩韻味原因之一。在張教授作品中常見。如“無言荷出水,帶韻柳搖煙。”屬於“3—2” 句式;“霞曳霓虹帶,雲裁縞素衣。”屬於“1—1—3” 句式;“年華春色風飄夢,詩苑秋光月漲紅” 屬於“4—3” 句式;“一朵花紅趙苑春”屬於“4—3” 句式;“鷹被夕陽紅漸遠” 屬於“5—2” 句式.等等,不再一一舉例。這樣寫詩,既增加了詩詞味道,也避免了句式重複與單調。

  名詞語就是用一組名詞或名詞性片語組成詩句,而沒有動詞。全句只提供若干並列語言符號,讓作者進行藝術聯想。這樣造句,詩句高度凝練,藝術空間相當廣闊,調動讀者想象力和創造力。張教授這樣的詩句很多。“楊柳春風明月夜,菊松秋水碧雲天。”“紫極蒼生少陵淚,美人香草屈原心。”“園中桃李花千樹,書裡春秋筆一枝。”“大道三杯酒,人生一卷詩”等等。不再舉例。

  對仗是格律詩的關鍵所在。張教授對此可謂精熟。工對、寬對、借對、當句對、流水對等運用成熟。這裡我們重點談流水對。它起源於唐初,成熟於杜甫。在流動中追求整齊美,上下聯銜接,屬於一種高階對仗藝術。入“才逐金烏去,旋見玉兔來。(泰山極頂),寫日月輪迴,有人往來;“只緣天地闊,才見水雲平。”前後句為因果關係;“才迎青帝至,便有燕兒來。”(燕子入屋)前後兩句為順承關係。此外還有“已將一生意,化作百年春。”、“何期文伯歸長夜,致使杏壇傾巨材”等屬於流水對。以上為複句流水對。單句流水對更難,張教授也能運用自如。“竊欣孤痩竹,幸友歲寒松”此句中,“孤痩竹”對“歲寒松”是句內流水對。把自己比喻成痩竹,朋友比喻成寒松。沒有深思是寫不出的。

  在字詞推敲上,學習賈島,杜甫等古人。“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意志堅強,冥思苦想。真是“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很有古人之風。自喻“詩囚”,也確實如此。“汗珠淌烈日,鐵面逼高山” “淌、逼”二字把民工的神態刻畫出來了。“一樹松濤奔渤海,六朝日色冷山東”寫松樹;“把筆乾坤大,敲詩日月明”“馳馬動邊塞,揮鞭牧彩霞”等等。這些句子,想象豐富,令人讀後難忘,耳目一新。

  總之,張教授詩詞藝術水平很高。由於自己才術尚淺,不能全面深刻挖掘,只是簡單談了自己的幾點感受。不對之處,請大家拍磚雅正為盼。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