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適最著名的送別詩

高適最著名的送別詩

  高適,作為著名的邊塞詩人,他和岑參、王昌齡、王之渙合稱“邊塞四詩人”,他的詩筆力雄健,氣勢豪邁,洋溢著那個時代灑脫奔放、蓬勃向上的精神。高適的那首最經典的送別詩《別董大》。下面為大家分享了《別董大》原文及鑑賞,歡迎借鑑!

  別董大

  作者:高適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

  丈夫貧踐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

  譯文

  千里黃雲蔽天日色暗昏昏,北風吹著歸雁大雪紛紛。

  不要擔心前路茫茫沒有知己,普天之下哪個不識君?

  就像鳥兒六翮飄搖自傷自憐,離開京洛已經十多年。

  大丈夫貧賤誰又心甘情願,今天相逢可掏不出酒錢。

  賞析

  高適是盛唐時期一位傑出詩人,生於公元702年,比李白小一歲。他早年不得志,二十歲時,胸懷壯志,雄心勃勃,自以為“舉頭望君門,屈指取公卿”,曾西遊長安,希望謀取一官半職,然而現實卻給他重重地潑了一瓢冷水。於是他北赴薊門,漫遊燕趙,以尋求立功報國的機會,結果仍然沒有找到出路。後來,他長期漫遊梁宋,曾與李白、杜甫一道在汴京一帶飲酒賦詩,消磨時光,直到四十多歲時還是一個過著流浪生活的布衣。公元749年,已是四十七歲的高適,終於經睢陽太守張九皋的舉薦,中有道科,才獲取了一個仕進的機會。高適按捺不住內心的狂喜,冒著三伏炎熱,自梁宋趕到長安僅用了十天。而他得到的僅僅是封丘縣尉這樣一個卑微的官職。本想著可“屈指取公卿”,結果卻是一名小縣尉,心理的落差使他格外痛苦。更加上這樣的官職“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不久便辭官而去。他真正的得志,是在五十二歲以後,曾任侍御史、諫議大夫、刺史、節度使、刑部侍郎、散騎常侍等職,並兩度出塞,為國建功立業,被封為渤海縣侯。《別董大》共兩首,這是其一,是高適在遊梁宋期間寫的送別詩。

  題目中的董大,在董氏家族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董大。董大,即唐代著名琴師董庭蘭。董庭蘭是吏部尚書房琯的門客,深得房琯的寵信。747年春,房琯遭貶謫,董庭蘭受牽連而離開長安。這年冬天,高適與董庭蘭分別十餘年後又在梁宋一帶的睢陽再度相見。可是二人在短暫的重逢後又要離別時,高適懷著依依惜別之情,揮筆寫下了這組傳唱千古的詩篇。盛唐時盛行胡樂,從盛唐詩人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中的“胡琴琵琶與羌笛”、王昌齡的《從軍行》中的“更吹羌笛關山月”、王之渙《涼州詞》中的“羌笛何須怨楊柳”等詩句中便可看出。而董庭蘭所擅長的不僅僅是胡樂,並且對七絃琴也非常精通。唐代崔珏曾賦詩讚美董庭蘭:“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惟有河南房次律(房琯,字次律,河南緱氏人),始終憐得董庭蘭。”高適到處浪遊,常處於貧賤的境遇之中。此時在漫遊中能聽到像董庭蘭這樣的.音樂名家演奏名曲,同時又是與老朋友久別重逢,當然是歡喜不盡。

  這組詩共有兩首,第二首這樣寫道:“六翮飄颻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這一首可作第一首的背景材料。限於篇幅,在此只欣賞第一首。

  第一首詩開篇佈景,使人感到突兀不平,氣勢宏大。詩人一筆裁下千里黃雲,隻手摘取白日一輪。如椽之筆一揮,立見北風蕭蕭,寒氣森森,雁陣排空,白雪紛紛。詩人攬起,盡將其置入自己的詩作,營造出無比遼闊的意境。“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曛,指日光昏暗。這兩句詩寫得十分巧妙,從極短的十四個字中,透露出了許多資訊。既寫了空間,又寫了時間。寫空間是明寫,寫時間是暗寫。千里黃雲,是作者的想象。一個人就憑其目力所及,向遠處眺望,莫說千里,就是百里,恐怕也難達到。但是詩人有辦法。他不但用眼,而且用心。心有千里眼,胸藏萬里天。寫空間主要是透過寫黃雲的長度與寬度;寫時間時透過寫風的方向、大雁經過中原的晚秋時節以及大雪紛飛的季

  節來實現。詩中沒有一字提到時間,但對於稍有一些生活常識的人來說卻處處都能感受到。大雁,在中原地區只有春秋兩個季節才能見到。春天大雁向北飛,秋天向南飛,來回都途經中原。春天,一般刮東風,如果遇倒春寒下雪時,大雁一般都不會從南方飛往北方。開始刮北風時,時令將欲由秋天轉為冬天。開始下大雪時,在正常年月裡大雁都已經飛到南方越冬了。而現在還有大雁在空中飛翔,說明這年大雪來得特別早,大雁還沒有完全飛往南方,就已經是風雲突變、大雪滿天了。這兩句詩意境相互滲透。在描寫中雖然有先後順序,但在邏輯上卻互為因果關係。千里黃雲雖描寫在前,是因為由北風吹動,白日曛是因為千里黃雲遮蓋,大雪紛紛是因為黃雲在上,候鳥大雁南飛是因為北風頻吹而氣候變冷。兩句詩調動五種意象。所描寫的側重點卻不相同。第一句側重於靜態描寫,寫了三種顏色。黃和白是一般描寫,曛是突出描寫。昏暗由白轉化而成,太陽(白日)由白轉化為昏暗是由於黃雲所致。用千里形容雲說明黃雲之廣。同時,這裡的白日,也可以解釋為白天。詩人站在遼闊的豫東平原,所描寫的事物何止萬千,為何偏偏抓住這幾種?因為這幾種事物最具有典型性,最能代表秋末冬初的特點。寫入詩中的事物都具有詩人的主觀因素,都寄託了詩人的情感。這些寄託了詩人情感的物象就變成了意象。詩人在創造意境遴選意象時都要經過千挑萬選後才用到詩中。將這些意象綜合起來構建的讓人產生想象的境界就成了詩的意境。在這兩句詩中,詩人透過濃重的黃雲、昏暗的白日、淒厲的北風、哀鳴的鴻雁、紛飛的大雪這些意象,為讀者勾畫了一幅秋末冬初的廣闊畫面,營造了一種雄渾壯闊、蕭瑟淒涼的氛圍,彷彿特意為高適送別預設一個特別場面。這就為下一步的抒情墊實了基礎。如不在此用盡氣力,就不能見到由描景轉向下文抒情的巧妙,也不能體會到詩人的用心之良苦。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這兩句綰緊上文,寫盡對朋友的勸慰之情。古代文人的追求,無非功名利祿。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求名,在古代文人眼裡,比建功立業更加看重。“天下誰人不識君”,一語道盡了千古文人的理想與追求。這兩句是對老朋友的安慰以消除其心中的顧慮。莫要擔心遇不見知音,你的琴技是如此精妙,你的地位是如此崇高,你的聲名令人聽起來如雷貫耳,還能有誰不認識你呢?一個人的成名,不是你認識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認識你。

  欣賞到這裡,似乎已經感到了這首詩寫得如此精美,如此到位,並且充滿了無窮的魅力。但是,我們若就此打住,覺得大功已經告成,似乎還有些可惜,還有些淺薄,還沒有真正進入詩人為我們精心設定的妙境。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