讚美繁昌的詩句分享

讚美繁昌的詩句分享

  (一)

  皖江南岸,

  丘山綿延,

  碧水浩淼。

  美麗的山水之間,

  人文隆盛,

  民風真淳。

  這就是古老的繁昌,

  這就是,

  生機蓬勃的繁昌

  繁昌,

  有山有水有文化。

  繁昌,

  宜居宜業宜家人。

  繁昌,

  四季分明,

  雨水豐沛;

  土地肥沃,

  物產富饒。

  秀美山川,

  發育出,

  桑基魚塘的田園牧歌;

  奔騰長江,

  浮載出,

  百業興旺的皖江新城。

  繁昌,

  人文歷史勃鬱:

  人字洞古人類活動遺址,

  皖南土墩墓群,

  繁昌窯遺址……

  顯現著,

  繁昌歷史的厚度;

  繁昌民歌,

  中分徐姓祭祖習俗,

  群龍朝神山,

  九連麒麟燈會……

  獨具繁昌風俗的魅力。

  (二)

  請原諒,

  一個女子,

  對繁昌的一見鍾情。

  這如此唐突,

  而濃烈的喜愛,

  只來自它逸韻,

  湧動的詩意,

  先撲入清澈的眼眸,

  再擊中柔韌的心臟。

  走進繁昌,

  極目望去,

  山脈環拱,

  綠意綿延,

  徽式建築倚山面水,

  錯落有致地分佈在眼前,

  白牆黑瓦,

  精巧典雅。

  禁不住走上前去,

  依在木雕的,

  門窗邊留影,

  旁邊是一派,

  盛放的奼紫嫣紅,

  默默地作著陪襯,

  調配著和諧的色彩。

  香菸繚繞,

  悠揚的鐘聲傳來,

  我被一間古樸的廟宇,

  吸引了目光。

  土黃色剝蝕的牆面,

  雕刻著歲月的滄桑,

  牆頭疊放的黑色小瓦,

  像一頁頁厚重的史冊,

  門簷上書“隱靜禪林”,

  字跡線條流暢。

  默唸著這名字,

  輕輕跨進寺裡,

  一種靜謐祥和的安寧,

  立即包圍了我,

  焚香禮拜,

  閉上雙目。

  只聽耳邊有人低語: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樓臺煙雨中,

  這座隱靜寺,

  是杜牧《江南春》裡的,

  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

  這間簡樸的皖南寺廟,

  已經翻閱了幾千年的春天!

  我聞隱靜寺,山水多奇蹤;

  巖種朗公橘,門深杯渡松;

  道人制猛虎,振錫還孤峰;

  他日南陵下,相期谷口逢。

  讀著廟門邊刊刻的,

  李白詩碑《隱靜寺》,

  原來它早已在,

  詩仙的筆墨中傳唱過。

  風穿過,

  莽莽蒼蒼的林海,

  隱隱約約傳來,

  地心深處的聲音。

  山道並不蜿蜒崎嶇,

  但凹凸不平,

  多是一些,

  深淺不一的石子鋪成,

  和道旁的潺潺溪流,

  叫不出名字的花草,

  組合在一起,

  倒是別有一番,

  詩情野趣。

  形狀各異的石塊,

  突立在路旁,

  隨物賦形,

  煞是奇特,

  它們也連線著,

  許多優美而神奇的傳說。

  也許,

  我面前的.這隻石龜,

  它的背脊就曾被,

  某位高僧輕撫過,

  是杯渡禪師、

  地藏王菩薩,

  還是朗公、

  妙義禪師?

  也許,

  我臨影的這泓清泉,

  就被某位詩人吟誦過,

  是李白、蘇軾,

  還是張孝祥、楊堯臣?

  走過腳下,

  這條千年古道,

  宛如經過,

  千年的風雨洗禮,

  心懷潔淨,

  步履輕盈,

  向著那,

  曲徑通幽的竹林,

  深處迤邐而去。

  一尊宋代的青白瓷瓶,

  讓我停住了腳步,

  勻稱敦實的瓶體,

  泛著玉一樣的,

  瑩潤緻密的光澤;

  清雅的青藍色釉彩,

  層次分明,

  龍鳳呈祥的圖案,

  縈繞在,

  圓鼓鼓的瓶體下方,

  烘托著瓶口,

  一圈的繁花似錦。

  花色豔麗,

  如有芬芳馥郁的香氣,

  若斷若續地,

  漂浮在空氣裡,

  讓人不由地猜測,

  那裡面盛著,

  什麼仙露瓊漿?

  瓶旁還端立著,

  一隻蓮花托盤,

  上為盞,

  下為託,

  製作精美逼真,

  我伸過手去,

  隔著玻璃盈盈一握,

  恍然沉醉。

  彷彿穿越了時空,

  我來到那英雄輩出,

  風起雲湧的遠古。

  西漢武帝元豐二年,

  此地立為春谷縣。

  三國時期大將周瑜,

  曾任春谷長。

  我斟滿了一杯佳釀,

  遞給那,

  雄姿英發的周郎,

  他朝我,

  風神俊朗地一笑……

  啊,繁昌,

  竟讓我放飛了,

  如此曼妙的想象!

  輕輕的我走了,

  正如我輕輕的來。

  隔江相望,

  在向晚的暮色裡,

  心底一聲,

  由衷的讚歎:

  鍾靈毓秀,

  詩意繁昌!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