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的意思及全詩翻譯賞析

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的意思及全詩翻譯賞析

  《贈少年》是唐代詩人溫庭筠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這兩句是寓意: 以韓信的襟抱期待自己,向昔日的恥辱和飄零身世告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的意思及全詩翻譯。參考一下。

  “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這兩句是寓意:

  以韓信的襟抱期待自己,向昔日的恥辱和飄零身世告別;在高樓之上對著明月,和少年知音縱情歌唱,以期共勉。詩句用典寄託懷抱,把寫景敘事融為一體,因景見情,含蓄雋永,字裡行間透露出一股豪氣和不平之鳴。

  出自溫庭筠《贈少年》

  江海相逢客恨多,秋風葉下洞庭波。

  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

  註釋

  ①“江海”句:江海,泛指外鄉。忽遇友人本當高興,由於彼此失意,故覺頗多苦恨。

  ②“秋風”句:在秋風簫瑟的時節,詩人與一少年相遇。彼此情意相投,瞬息又要分別,自然流露出無限離愁與別恨,給人以極深的藝術感染。“葉下,指秋風吹得樹葉紛紛落下,藉以渲染客恨。

  ③淮陰市:市,商業交換場所,古稱“市”,碑立於淮安老城府市口。

  ④“月照”句:最後在高樓對月,他和少年知音,放歌一曲以壯志告勉,表達豪放不羈的情懷。

  參考譯文

  漂泊江湖偶爾相逢客恨實在多,黃葉紛紛落下洞庭湖水波連波。

  深夜暢飲即將作別淮陰的街市,月照高樓我們引吭高唱離別歌。

  賞析

  《贈少年》是唐代詩人溫庭筠創作的一首七絕。此詩描寫詩人與一少年相逢又相別的場面,表達了無限的離恨別情,抒發了深沉的豪情壯懷。

  作品大意寫浪跡江湖的詩人,在秋風蕭瑟的時節與一位少年相遇。彼此情味相投,但只片刻幸會,隨即就分手了。詩人選擇相逢又相別的瞬間場面來表現“客恨”,自然地流露出無限的離恨別情,給人以頗深的藝術感染。

  詩中的“客恨”不是一般的離愁別恨。這首小詩是借客遊抒寫作者落拓江湖的“不遇”之感。

  客遊他鄉,忽遇友人,本當使人高興,但由於彼此同有淪落江湖、政治失意之感,故覺頗多苦恨。尤其在這金風起浪、落葉蕭蕭的秋天,更容易觸動遊子的愁腸了。“秋風葉下洞庭波”,是化用《楚辭》“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的詩句,描繪南方蕭索的秋色,藉以渲染“客恨”,並非實指。和下文的“夜別淮陰市”一樣,都是借意。

  詩的前半融情入景,“客恨”的含意還比較含蓄。後半借酒消愁,意思就顯露得多了。“酒酣夜別淮陰市,月照高樓一曲歌”。“淮陰市”,固然點出話別地點,但主要用意還是借古人的酒杯澆胸中的塊壘。這裡是暗用淮陰侯韓信的故事。韓信年少未得志時,曾乞食漂母,受辱胯下,貽笑於淮陰一市。而後來卻征戰沙場,成為西漢百萬軍中的統帥。溫庭筠也是才華出眾,素有大志,但因其恃才傲物,終不為世用,只落得身世飄零,頗似少年韓信。故“酒酣夜別淮陰市”句,正寓有以韓信的襟抱期待自己,向昨天的恥辱告別之意。所以最後在高樓對明月,他和少年知音放歌一曲,以壯志共勉,正表達了一種豪放不羈的情懷。

  這首詩善於用典寄託懷抱,且不著痕跡,自然地與寫景敘事融為一體,因景見情,含蓄雋永。暗用韓信故事來自述懷抱之後,便引出“月照高樓一曲歌”的壯志豪情。“月照高樓”明寫分別地點,是景語,也是情語。四個字點染了高歌而別的背景,展現著一種壯麗明朗的景色。它不同於“月上柳梢”的纏綿,也有別於“曉風殘月”的悲涼,而是和慷慨高歌的情調相吻合,字裡行間透露出一種豪氣。這正是詩人壯志情懷的寫照。詩貴有真情。溫庭筠多纖麗藻飾之作,而此篇卻以峻拔爽朗的面目獨標一格,令人耳目一新。

  溫庭鈞簡介

  【作者簡介】溫庭筠(812-870年),又名岐,字飛卿,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晚唐詩人、花間派詞人,與李商隱齊名,時稱“溫李”。溫庭筠屢試不第,曾任隋縣和方城縣尉,官至國子助教。他不受羈束,喜歡諷刺權貴,因放浪而受時俗輕視。溫庭筠一生坎坷,潦倒而終。他精通音律,善琴笛,好豔詞。他才思敏捷,據說叉手一吟便成一韻,八吟成詩,人稱“溫八叉”。

  【書籍簡介】溫庭筠的詩,現存三百十餘首。其古體詩多為樂府,取法李賀,辭藻瑰麗。弔古興亡之慨的,如《春江花月夜詞》、《吳苑行》;同情征夫戍婦的,如《塞寒行》、《邊笳曲》;表現田家勞苦生活的,如《罩魚歌》、《會昌丙寅豐歲歌》等,都富有現實意義。

  溫庭筠近體詩的取材,更加廣泛,朋友贈答、抒寫身世、詠古賦物、羈旅行役等,都在其列。其中貫穿著懷才不遇的主線,並從各個側面反映了中下層士人的思想情緒。《過陳琳墓》、《蘇武廟》借古詠懷,在“詞客有靈應識我,霸才無主始憐君”、“茂陵不見封侯印,空向秋波哭逝川”的慨嘆中,反映了思想與現實的矛盾。《旅泊新津卻寄一二知己》、《利州南渡》等,流露出濃重的羈旅行役、去國離鄉之感。至於《題柳》、《長安春晚》這樣的詠物詩,則常有情感上的寄託,以“千門九陌花如雪,飛過宮牆兩不知”、“九重細雨惹春色,輕染龍池楊柳煙”的楊柳,寓咫尺榮枯的感嘆,和依戀唐王朝的心情。

  溫庭筠的五七言律詩,多華豔、清新流利,與樂府詩的綺麗有所不同。“波上馬嘶看棹去,柳邊人歇待船歸”(《利州南渡》)、“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商山早行》)等名言俊語,歷來為人傳誦。溫庭筠詩中,綺麗感傷的一面,已漸露出由詩變為詞的端倪。如“階前碎月鋪花影”(《生禖屏風歌》)、“雲髻幾迷芳草蝶,額黃無限夕陽山”(《偶遊》)等句,從字面到意境都接近詞。這也難怪,他的詞作在《花間集》中,佔有重要一席。

  【版本】現存溫集版本,有清初錢曾精抄宋本《溫飛卿集》七卷,別集一卷,《四部叢刊》據以影印;明毛晉汲古閣刻本名《金荃集》,卷數相同;另有《溫飛卿詩集箋註》九卷,前七卷是正集,卷八是別集,卷九是逸詩,明曾益注,清顧予鹹、顧嗣立父子訂補,註釋頗詳,有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秀野草堂初刻本等,《四部備要》據以排印。1980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了王國安校點本,並附有溫庭筠的詞和文,方便實用。

  溫庭鈞生平介紹

  才華橫溢

  關於溫庭筠的生年,史籍無載。溫集舊注斷為唐穆宗長慶四年(824年),夏承燾《溫飛卿系年》以為生於元和七年(812年)。陳尚君《溫庭筠早年事蹟考辨》雲生於德宗貞元十七年(801年)。梁超然《唐才子傳校箋》同意陳尚君所考。以溫庭筠生於貞元十七年算,卒於鹹通七年(866年),則他享年66歲。

  溫庭筠少敏悟,同其他有成就的詩人一樣,自幼好學,苦心研習,除了善鼓琴吹笛外,尤長於詩詞。《舊唐書》本傳中說他“士行塵雜,不修邊幅,能逐弦吹之音,為側豔之詞”。詞有《握蘭集》、《金荃集》,今不傳。唯《花間集》中尚存有其詞六十六首。孫光憲《北夢瑣言》說溫庭筠“才思豔麗,工於小賦,每入試,押官韻作賦,凡八叉手而八韻成”。在中國古代,文思敏捷者,有數步成詩之說,而像溫庭筠這樣八叉手而成八韻者,極為罕見,實在令人驚歎之至!

  才高累身

  鹹通六年(865 年),溫庭筠出任國子助教,次年,以國子助教主國子監試。曾在科場屢遭壓制的溫庭筠,主試與眾不同,嚴格以文判等後,“乃榜三十篇以振公道”,並書榜文曰:“右,前件進士所納詩篇等,識略精進,堪神教化,聲調激切,曲備風謠,標題命篇,時所難著,燈燭之下,雄詞卓然。誠宜榜示眾人,不敢獨斷華藻。並仰榜出,以明無私。”將所試詩文公佈於眾,大有請群眾監督的意思,杜絕了因人取士的不正之風,在當時傳為美談。而此舉又給溫庭筠帶來了不幸。他完全以文判等,且榜之於眾,已遭權貴不滿,又所榜詩文中有指斥時政,溫庭筠稱讚“聲調激切,曲備風謠”,更為權貴所忌恨。所以,宰相楊收非常惱怒,將溫庭筠貶為方城尉。因主持公道而招忌被貶,所以紀唐夫送其赴方城時,詩云:“且飲綠醁銷積恨,莫辭黃綬拂行塵。”遭受此次打擊,再次被貶,年事已高的溫庭筠在鹹通七年(866 年)冬抑鬱而死。《唐才子傳》雲“竟流落而死”。未知到方城後不久而死,還是未到方城便死了。一代才子,困頓失意而死,千載而下,人共憾之。他恃才傲物,蔑視權貴。所以紀唐夫送他赴方城詩又云:“鳳凰詔下雖沾命,鸚鵡才高卻累身。”

  當時權貴,可以排擠、壓制溫庭筠,使他仕途多舛,生活坎坷,卻壓制不了溫庭筠的才華四溢。溫庭筠終以他傑出的文學成就成為文學史上千古不朽的詩人。

  溫庭鈞詩集

  1 【送洛南李主簿】溫庭筠

  想君秦塞外,因見楚山青。槲葉曉迷路,枳花春滿庭。

  祿優仍侍膳,官散得專經。子敬懷愚谷,歸心在翠屏。

  2 【巫山神女廟】溫庭筠

  黯黯閉宮殿,霏霏蔭薜蘿。曉峰眉上色,春水臉前波。

  古樹芳菲盡,扁舟離恨多。一叢斑竹夜,環佩響如何。

  3 【地肺山春日】溫庭筠

  冉冉花明岸,涓涓水繞山。幾時拋俗事,來共白雲閒。

  4 【題陳處士幽居】溫庭筠

  松軒塵外客,高枕自蕭疏。雨後苔侵井,霜來葉滿渠。

  閒看鏡湖畫,秋得越僧書。若待前溪月,誰人伴釣魚。

  5 【握柘詞】溫庭筠

  楊柳縈橋綠,玫瑰拂地紅。繡衫金騕褭,花髻玉瓏璁。

  宿雨香潛潤,春流水暗通。畫樓初夢斷,曉日照湘風。

  6 【題盧處士山居(一作處士盧岵山居)】溫庭筠

  西溪問樵客,遙識楚人家。古樹老連石,急泉清露沙。

  千峰隨雨暗,一徑入雲斜。日暮飛鴉集,滿山蕎麥花。

  7 【初秋寄友人】溫庭筠

  閒夢正悠悠,涼風生竹樓。夜琴知欲雨,曉簟覺新秋。

  獨鳥楚山遠,一蟬關樹愁。憑將離別恨,江外問同遊。

  8 【題豐安裡王相林亭二首(公明太玄經)】溫庭筠

  花竹有薄埃,嘉遊集上才。白蘋安石渚,紅葉子云臺。

  朱戶雀羅設,黃門馭騎來。不知淮水濁,丹藕為誰開。

  偶到烏衣巷,含情更惘然。西州曲堤柳,東府舊池蓮。

  星坼悲元老,雲歸送墨仙。誰知濟川楫,今作野人船。

  9 【早秋山居】溫庭筠

  山近覺寒早,草堂霜氣晴。樹凋窗有日,池滿水無聲。

  果落見猿過,葉幹聞鹿行。素琴機慮靜,空伴夜泉清。

  10 【和友人盤石寺逢舊友】溫庭筠

  楚寺上方宿,滿堂皆舊遊。月溪逢遠客,煙浪有歸舟。

  江館白蘋夜,水關紅葉秋。西風吹暮雨,汀草更堪愁。

  11 【送人南遊】溫庭筠

  送君遊楚國,江浦樹蒼然。沙淨有波跡,岸平多草煙。

  角悲臨海郡,月到渡淮船。唯以一杯酒,相思高楚天。

  12 【贈鄭處士】溫庭筠

  飄然隨釣艇,雲水是天涯。紅葉下荒井,碧梧侵古槎。

  醉收陶令菊,貧賣邵平瓜。更有相期處,南籬一樹花。

  13 【江岸即事】溫庭筠

  水容侵古岸,峰影度青蘋。廟竹唯聞鳥,江帆不見人。

  雀聲花外暝,客思柳邊春。別恨轉難盡,行行汀草新。

  14 【贈隱者】溫庭筠

  茅堂對薇蕨,爐暖一裘輕。醉後楚山夢,覺來春鳥聲。

  採茶溪樹綠,煮藥石泉清。不問人間事,忘機過此生。

  15 【渚宮晚春寄秦地友人】溫庭筠

  風華已眇然,獨立思江天。鳧雁野塘水,牛羊春草煙。

  秦原曉重疊,灞浪夜潺湲。今日思歸客,愁容在鏡懸。

  16 【碧澗驛曉思】溫庭筠

  香燈伴殘夢,楚國在天涯。月落子規歇,滿庭山杏花。

  17 【送幷州郭書記】溫庭筠

  賓筵得佳客,侯印有光輝。候騎不傳箭,迴文空上機。

  塞城收馬去,烽火射鵰歸。惟有嚴家瀨,迴環徑草微。

  18 【贈越僧岳雲二首】溫庭筠

  世機消已盡,巾屨亦飄然。一室故山月,滿瓶秋澗泉。

  禪庵過微雪,鄉寺隔寒煙。應共白蓮客,相期松桂前。

  蘭亭舊都講,今日意如何。有樹關深院,無塵到淺莎。

  僧居隨處好,人事出門多。不及新春雁,年年鏡水波。

  19 【詠山雞】溫庭筠

  萬壑動晴景,山禽凌翠微。繡翎翻草去,紅觜啄花歸。

  巢暖碧雲色,影孤清鏡輝。不知春樹伴,何處又分飛。

  20 【清旦題採藥翁草堂】溫庭筠

  幽人尋藥徑,來自曉雲邊。衣溼術花雨,語成松嶺煙。

  解藤開澗戶,踏石過溪泉。林外晨光動,山昏鳥滿天。

  21 【商山早行】溫庭筠

  晨起動徵鐸,客行悲故鄉。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牆。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22 【題竹穀神祠(一作穀神廟)】溫庭筠

  蒼蒼松竹晚,一徑入荒祠。古樹風吹馬,虛廊日照旗。

  煙煤朝奠處,風雨夜歸時。寂寞東湖客,空看蔣帝碑。

  23 【途中有懷】溫庭筠

  驅車何日閒,擾擾路岐間。歲暮自多感,客程殊未還。

  亭皋汝陽道,風雪穆陵關。臘後寒梅發,誰人在故山。

  24 【經李處士杜城別業】溫庭筠

  憶昔幾遊集,今來倍嘆傷。百花情易老,一笑事難忘。

  白社已蕭索,青樓空豔陽。不閒雲雨夢,猶欲過高唐。

  25 【登李羽士東樓】溫庭筠

  經客有餘音,他年終故林。高樓本危睇,涼月更傷心。

  此意竟難折,伊人成古今。流塵其可欲,非復懶鳴琴。

  26 【題僧泰恭院二首】溫庭筠

  昔歲東林下,深公識姓名。爾來辭半偈,空復嘆勞生。

  憂患慕禪味,寂寥遺世情。所歸心自得,何事倦塵纓。

  微生竟勞止,晤言猶是非。出門還有淚,看竹暫忘機。

  爽氣三秋近,浮生一笑稀。故山松菊在,終欲掩荊扉。

  27 【西遊書懷】溫庭筠

  渭川通野戍,有路上桑乾。獨鳥青天暮,驚麏赤燒殘。

  高秋辭故國,昨日夢長安。客意自如此,非關行路難。

  28 【送人東遊】溫庭筠

  荒戍落黃葉,浩然離故關。高風漢陽渡,初日郢門山。

  江上幾人在,天涯孤棹還。何當重相見,尊酒慰離顏。

  29 【寄山中友人】溫庭筠

  惟昔有歸趣,今茲固願言。嘯歌成往事,風雨坐涼軒。

  時物信佳節,歲華非故園。固知春草色,何意為王孫。

  30 【偶題】溫庭筠

  孔雀眠高閣,櫻桃拂短簷。畫明金冉冉,箏語玉纖纖。

  細雨無妨燭,輕寒不隔簾。欲將紅錦段,因夢寄江淹。

  31 【贈考功盧郎中】溫庭筠

  白首方辭滿,荊扉對渚田。雪中無陋巷,醉後似當年。

  一笈負山藥,兩瓶攜澗泉。夜來風浪起,何處認漁船。

  32 【題蕭山廟】溫庭筠

  故道木陰濃,荒祠山影東。杉松一庭雨,幡蓋滿堂風。

  客奠曉莎溼,馬嘶秋廟空。夜深池上歇,龍入古潭中。

  33 【春日寄嶽州從事李員外二首】溫庭筠

  苒弱樓前柳,輕空花外窗。蝶高飛有伴,鶯早語無雙。

  剪勝裁春字,開屏見曉江。從來共情戰,今日欲歸降。

  從小識賓卿,恩深若弟兄。相逢在何日,此別不勝情。

  紅粉座中客,彩斿江上城。尚平婚嫁累,無路逐雙旌。

  34 【和段少常柯古】溫庭筠

  稱觴慚座客,懷刺即門人。素向寧知貴,清淡不厭貧。

  野梅江上晚,堤柳雨中春。未報淮南詔,何勞問白蘋。

  35 【海榴】溫庭筠

  海榴開似火,先解報春風。葉亂裁箋綠,花宜插鬢紅。

  蠟珠攢作蒂,緗彩剪成叢。鄭驛多歸思,相期一笑同。

  36 【李先生別墅望僧舍寶剎,因作雙韻聲】溫庭筠

  棲息消心象,簷楹溢豔陽。簾櫳蘭露落,鄰里柳林涼。

  高閣過空谷,孤竿隔古岡。潭廬同淡蕩,彷彿復芬芳。

  37 【敷水小桃盛開因作】溫庭筠

  敷水小橋東,娟娟照露叢。所嗟非勝地,堪恨是春風。

  二月豔陽節,一枝惆悵紅。定知留不住,吹落路塵中。

  溫庭鈞名言

  1、弱柳千條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絲。

  2、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3、牡丹花謝鶯聲歇,綠楊滿院中庭月。相憶夢難成,背窗燈半明。翠鈿金壓臉,寂寞香閨掩。人遠淚闌干,燕飛春又殘。

  4、湖上,閒望。雨瀟瀟,煙浦花橋路遙。謝娘翠蛾愁不銷。終朝,夢魂迷晚潮。

  5、星斗稀,鐘鼓歇,簾外曉鶯殘月。蘭露重,柳風斜,滿庭堆落花。虛閣上,倚闌望,還似去年惆悵。春欲暮,思無窮,舊歡如夢中。

  6、鐵馬雲雕共絕塵,柳營高壓漢宮春。天清殺氣屯關右,夜半妖星照渭濱。下國臥龍空寤主,中原得鹿不由人。象床寶帳無言語,從此譙周是老臣。

  7、玉樓明月長相思,柳絲經梟娜春無力。

  8、冰簟銀床夢不成,碧天如水夜雲輕。

  9、玉爐香,紅蠟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鬢雲殘,夜長衾枕寒。

  10、蕩子天涯歸棹遠。春已晚,鶯語空腸斷。

  11、雨後卻斜陽,杏花零落香。

  12、杏花含露團香雪,綠楊陌上多離別。

  13、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14、不學楊白花,朝朝淚如雨。

  15、梧桐樹,三更雨,不道離情正苦。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

  16、千古恨,恨極在天涯,山月不知心裡事,水風空落眼前花。(名言警句 )搖曳碧雲斜。

  17、搖搖弱柳黃鸝啼,芳草無情人自迷。

  18、柳絲長,桃葉小,深院斷無人到。紅日淡,綠煙輕,流鶯三兩聲。雪香濃,檀暈少,枕上臥枝花好。春思重,曉妝遲,尋思殘夢時。

  19、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溫庭鈞趣聞

  唐時,溫庭筠,字飛卿,舊名岐。當時和詩人李商隱齊名,被人們稱為“溫李”。他擅長小賦,才思敏捷,用詞綺豔美麗。每次考試,按規定韻作賦,他只需要叉八次手而八韻作成,速度很快。他經常為鄰座的考生代作文章,人們送他外號“救數人”。由於他不嚴格約束自己的言行,所以受到一些有身分的人的輕視。李義山對他說:“我近來作了一聯,‘遠比趙公,三十六軍宰輔‘,沒有得到偶句。”溫庭筠說:“你怎麼不對’近同郭令,二十四考中書‘?” 唐宣宗曾寫有“金步搖”的句子,未能對出下句。收進士們對,溫庭筠以“玉條脫”對上了,宣宗很讚賞。又有一藥名“白頭翁”,溫庭筠以“蒼耳子”為對,這樣類似情況很多。宣宗愛唱《菩薩蠻》詞,丞相令狐綯叫溫庭筠代他撰詞,並告訴溫不要洩露此事。溫庭均卻把這事說了,因此令狐綯便疏遠了他。溫庭筠也說過“中書省內坐將軍”,是譏諷宰相沒學問。宣宗喜歡微服出行,有一次遇上了溫庭均。溫不認識皇帝,很傲慢地追問皇上說:“你是長史司馬之流的大官嗎?”皇帝說:"不是。" “溫又問:"那你是大參簿尉之類的吧?" "皇上說:"不是。" 因此把溫庭筠貶為坊城尉。皇帝在詔書中說:”讀書人應以德為重,文章為末。你這樣的'人,品德不可取,文章再好也是彌補不上的。” 溫庭筠負有不羈之才,沒有得到機遇用他,最後竟流落而死。豳國公杜悰從西川調到淮海,溫庭筠到了韋曲的林亭,寫了一首詩:

  卓氏爐前金線柳,隨家堤畔錦帆風。

  貪為兩地行霖雨,不見池蓮照水紅。

  豳公看到後,賞他絹布一千匹。吳興的沈徽說:“溫庭筠曾在江淮一帶當過老師,因此改名庭筠。每年科舉考試時,他常為人代作文章。” 侍郎沈詢主持的一次考試中,為溫庭筠單設了一個座位,不和其他考生相鄰。第二天,在簾前請溫庭筠說:“以前那些應舉考試的人,都是託你代作詩文,我這次的考場上,沒有人託你吧。希望你自我勉勵吧。”把溫庭筠打發走了。從此以後,溫更加不得意。

  累身豈止幹皇帝

  在封建時代,一個讀書人即便有最好的文才,若接連不斷地得罪了上級,那他青雲直上的希冀恐怕就會被無聲無息地取消了。這可真是令人深感悲哀的事情。

  晚唐時期的著名詩詞作家溫庭筠,就是這樣的一個“代表”。他少年時期便已天才雄贍,詞氣英發,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寫成數萬字的文章,卻絲毫不覺得費力。他只要把手交叉著調弄了八次,一首聲情並茂的七律詩便出來了。但只是很可惜,他在考場裡的出色表現只能代人捉刀,而他自己卻始終是那麼不如意。只是他的文名委實太大了,以至於連愛好寫詩的宣宗皇帝,因想不出拿什麼來對“金步搖”時,遂想要讓這個還考不取進士的溫庭筠來對;溫當即就對以“玉條脫”,宣宗也不得不佩服他這敏捷的才思了。針對“白頭翁”,溫庭筠就來個“蒼耳子”;這對仗也極工穩,所以自然又引來了人們的一片讚歎之聲。

  而溫卻是一個性格放蕩不羈的人,為此,他給自己後來的生活添了許多麻煩。在一個冬日裡,天色比較陰暗,愛好微服出行的宣宗跟溫庭筠在一個旅館裡湊巧遇上了,但他倆當時互不認識;溫比較傲慢,而且還帶有戲謔的口吻問宣宗:“您不就是當司馬、長史之類的官嗎?”在得到否認後,溫又繼續問詢:“那麼,您莫非就是那些縣尉、主簿之類的人吧?”對溫所涉的一眾小官,宣宗只得說道:“皆非也!”回宮後,宣宗心裡實在覺得不痛快,遂命令宰相把溫貶謫到了方城當縣尉去。為此,給他送行的一群詩友都為之深深嘆息;在大家為這次送行所做的詩裡,詩人紀唐夫的七律詩是寫得最好的,其詩云:

  何事明時泣玉頻,長安不見杏園春。

  鳳凰詔下雖沾命,鸚鵡才高卻累身。

  且盡綠醹銷積恨,莫辭黃綬拂行塵。

  方城若比長沙路,猶隔千山與萬津。

  事實上,溫庭筠在冒犯皇帝被貶謫到遠方任小官之前,他還得罪過時任宰相的令狐綯,致使他受到疏遠,導致他的仕途尤其蹭蹬不堪。

  當時,宣宗愛好聽那些漂亮的宮女歌唱《菩薩蠻》詞,但文墨有限的名宦之子、宰相令狐綯便把這事兒交給了溫辦理。溫把詞寫好並讓令狐呈獻給皇帝后,當即就得到了讚賞。令狐原本吩咐過溫不要把這代作詞的實情“捅”出去,結果溫還是給捅了出去。這樣一來,覺得自己的老臉無處可擱的令狐綯不覺大怒,從而就疏遠了溫;使溫在考進士時受盡磨折。但溫畢竟是很有才華的,後來令狐仍向他諮詢一些事情。誰知溫又慢條斯理地拿令狐開玩笑,說大人所要解決的問題,在《南華經》裡便可找到;要知道,它並不是什麼冷僻的書嘛,所以相公在治理國家大事之餘,也不妨多看看些書。這話更是惹惱了令狐綯,從而他就不再理會溫了。所以溫在詩裡就寫有“因知此恨人多積,悔讀《南華》第二篇”的句子,用來表明他自己的深沉慨嘆,但於事卻已無補了。

  到了懿宗鹹通七年(866年),仕途上略微有些起色的溫庭筠,出任選拔秀才的主考官。由於自身深受進士考試的一再打擊,所以他對那些貧寒家庭出身的讀書人很能照顧,極力予以薦拔。但他的官也就僅僅做到國子助教而已,後來他卻又不幸流落而死。這可真要令人為之灑上一掬同情之淚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