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高考語文模擬試題之鑑賞古代詩歌的語言風格

江蘇高考語文模擬試題之鑑賞古代詩歌的語言風格

  1。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

  酬王處士九日見懷之作

  顧炎武【注】

  是日驚秋老,相望各一涯。

  離懷消濁酒,愁眼見黃花。

  天地存肝膽,江山閱鬢華。

  多蒙千里訊,逐客已無家。

  【注】顧炎武:明清之際著名學者、詩人。明末,投身反宦官、權貴鬥爭,清兵南下,參加人民抗清起義。入清後,多次拒絕清廷徵召,流亡北方,考察山川形勢,志存恢復。

  一般認為顧炎武的詩風接近杜甫,請指出顧炎武這首詩的風格特徵,並作簡要分析。

  解析:本題考查對語言風格的分析。考生須對杜甫詩歌的語言風格有所瞭解。杜甫後期主要生活在安史之亂中,形成了以沉鬱頓挫為主的詩歌藝術風格。例如杜甫的《登高》:“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艱難苦恨繁霜鬢,潦倒新停濁酒杯。”詩中借江邊蕭瑟蒼涼的秋景,寫出了詩人晚年的不幸遭遇和深沉悲憤的心情。掌握了這些,再參看註釋,當不難作出正確回答。

  答案:這首詩的風格特徵是沉鬱悲愴(或深沉凝重)。詩人把深沉的愛國情懷與自己的`人生遭際、眼前的具體情境緊密結合在一起,融鑄為凝練精純的詩句,形成了沉鬱、凝重的風格。

  2。閱讀下面的宋詩,然後回答問題。

  暮熱遊荷池上

  楊萬里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

  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

  試賞析這首詩“清新明快”的語言風格。

  解析:整首詩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詩的前兩句是說在一個酷暑的傍晚,詩人來到荷池上渴望飽嘗一陣輕風,用“細草搖頭”來襯托自己的心情,在移情於景時使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鮮活生動,富有情趣。後兩句寫正因為自己深感餘熱滿懷,所以覺得荷花也害怕熱氣,到了傍晚還深深躲在荷葉底下不願露面,用“荷花”的“深藏”來寫出天氣的炎熱,化靜為動。

  答案:本詩寫在一個酷暑的傍晚,詩人來到荷池上渴望得到涼爽,恰遇“細草搖頭”,運用擬人手法,富有情趣。後兩句寫天氣炎熱得連荷花也躲在葉底不願露面,化靜為動,富有動態美。整首詩充滿濃郁的生活氣息,基調活潑有趣,語言清新明快,寫的是熱,透露出的卻是無限“清爽”之情。

  3。閱讀下面這首詞,完成題目。

  小重山

  嶽 飛

  昨夜寒蛩不住鳴。驚回千里夢,已三更。起來獨自繞階行。人悄悄,簾外月朧明。

  白首為功名。舊山松竹老,阻歸程。欲將心事付瑤琴。知音少,絃斷有誰聽?

  有人用“一種壯懷能蘊藉”來評論《小重山》的藝術風格,請你作簡要分析。

  解析:“一種壯懷能蘊藉”其實已經點明瞭本詞的藝術風格:“壯懷”主要是指悲壯的情懷,而“蘊藉”則是“含蓄”的意思。回答時要結合具體詩句點明作者的感情是如何含蓄地表達出來的。

  答案:看慣了岳飛的《滿江紅》(怒髮衝冠),壯懷激烈,膾炙人口,再看這首《小重山》詞,是用另一種藝術手法表達他抗金報國的壯懷。所謂“一種壯懷能蘊藉”指的是岳飛的《小重山》用含蓄的手法、低沉的格調錶達了壯志難酬的孤憤,表達抗金報國的心志,卻表現出一種沉鬱含蓄的風格。

  課案訓練

  1。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回答問題。

  插秧歌

  楊萬里

  田夫拋秧田婦接,小兒拔秧大兒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從頭上溼到胛。

  喚渠朝餐歇半霎,低頭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蒔【注】未匝,照管鵝兒與雛鴨。”

  【注】蒔:移栽植物。這裡指插秧。

  這首詩句句平易自然,卻又不乏新奇快語,請結合任意一聯進行賞析。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詩歌語言,特別是煉字技巧的分析鑑賞能力。分析時可從詞語的選擇、詞性及表達效果等角度展開。

  答案:首聯寫熱火朝天的勞動場面,“拋”“接”“拔”“插”四個動詞,準確、具體、平實,又可暗示分工明確。

  頷聯點明雨中搶插的情形。以“盔甲”防護之嚴,雨水仍然不免從頭上流入脖頸並沾溼肩膀,不難領會春雨之密、之急、之大。

  頸聯寫勞作的忘我程度。家人送飯讓歇一會兒卻無人答話,連抬頭看一眼的工夫也沒有,如此便寫出搶插的緊張程度。

  最妙的是尾聯,寫出了全家其樂融融的畫面。模擬田夫口吻說這塊田還沒插完,讓趕緊照看好那些鴨鵝,把送飯的也拉上差了。

  (選以上任意一聯解說即可)

  作者以口語化的語言,隨意擷取田夫的肢體動作和對答語言,使讀者有身臨其境之感。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