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的詩歌

春夜的詩歌

春夜的詩歌1

  輕風吹著這片軟冷

  又有著不該有的零亂

  初春,寒冷擾夢

  我聆聽不到殘月零星的私語

  霎時亂了心神

  昔日那份純樸己經枯萎了許久

  依舊盼切,小心翼翼地

  生怕破滅了,希望

  如今萌芽的清芳透過窗縫

  與桌上的茶香融為一體

  一縷溫香嫋嫋

  像霧裡的山澗

  像斜陽下的身影

  神秘的婀娜,神秘的窈窕

  招惹我狂熱的好奇

  欲前往一探究竟

  奈何夜越沉越寒,清鬱

  罷了,罷了

  這撩人的情景,讓世俗息滅

  還有這感情的火花

  門前一片淡淡的潮溼

  是誰來過呢

  茫然的燈光投照,房簷上的枯葉

  歸宿,墜落時的一個錯

  道盡了這春夜的悲涼

春夜的詩歌2

  勇敢地站在四月

  夜的星空下

  站成池塘岸邊一棵

  古老的垂楊

  願這樣沐浴夜色

  沐浴四月的春夜,沐浴

  夜色下

  泥土芬芳的氣息

  兩三點星子

  搖曳,熱情招呼

  村莊幾盞透過窗戶的燈火

  星子,你是誰的

  明眸,不小心

  被天空掠走

  在今夜

  憐著不捨的曾經麼?

  遠處,蛙聲圍捕我

  用此起彼伏的和音,我這個

  蹩腳的詩人

  沒有如歌的靈韻

  但有一雙虔誠的

  耳朵,我願敞開自己

  像山村的流水

  接納你,這春夜的天籟

  和著鍵盤的輕響

  這四月的春夜,在迎接

  五月真誠的路上

  梔子花開時

  我已準備了一切!

春夜的詩歌3

  春夜別友人陳子昂

  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1)首聯“銀燭吐青煙,金樽對綺筵”,描繪了一個別筵將盡,朋友分手在即的場景,句中的“吐”字寫出了友人怎樣的神情?(2分)

  (2)簡要分析“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一聯的表達效果。(4分)

  答:

  (1)友人相無言,只是凝視著銀青煙。

  (2)精於煉字,巧用襯托。“隱”字寫出高高的樹陰遮住了西沉的明月:“沒”字寫出了銀河淹沒在破曉的曙光中,襯托出時光催人離別,難捨難分的心緒。

春夜的詩歌4

  春夜別友人

  唐 陳子昂

  銀燭吐清煙,金樽對綺筵。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

  陳子昂《春夜別友人》共有兩首,這是其中的第一首。大致作於武則天光宅元年(公元684年)春。這時年方二十餘歲的陳子昂告別家鄉梓州射洪,奔赴東都洛陽,準備向朝廷上書言事。臨行前,友人設宴為他餞行。面對金樽美酒,他詩興盎然,透過送別情景的描寫,表達了自己依依不捨的離情。

  首聯寫別筵將盡,賓主相對無言的撩人心緒和寂靜狀態:

  “銀燭吐清煙,金樽對綺筵。”晶瑩潔白的蠟燭吐著縷縷青煙,高舉金盃面對著精美豐盛的宴席。

  頷聯傷琴瑟之分離,恨山川之迢遞,渲染別意之纏綿:

  “離堂思琴瑟,別路繞山川。”餞別的廳堂裡感受著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意,分別後要繞山過水,路途遙遠。

  頸聯寫戶外所見,明月長河均已隱沒,時光催人,終須一別:

  “明月隱高樹,長河沒曉天。”宴會從夜晚延續到拂曉,高高的樹蔭遮掩了西向低沉的明月;耿耿的長河淹沒在破曉的曙光之中。

  尾聯寫後會難期,由別意頓生離愁:

  “悠悠洛陽道,此會在何年。”沿著這條悠悠無盡的洛陽古道踽踽而去,這一分手,誰能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與友人見面?

  註釋:

  (1)銀燭:晶瑩潔白的蠟燭。金樽:形容酒杯華貴,考究。

  (2)綺筵:精美豐盛的酒宴。

  (3)琴瑟:本為兩種樂器,同時演奏,其音諧合,故比喻朋友的情意融洽。

  (4)長河:銀河。悠悠:悠長。

  作者:

  陳子昂(661-702),唐代文學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自幼具有豪俠浪漫的性格。少年時代曾閉門讀書,遍覽經史百家,樹立了遠大的政治抱負。二十四歲舉進士,上書論政,得到武后的重視,任為麟臺正字,再遷為右拾遺。他一方面支援武則天的政治改革,另一方面對當時的弊政也屢次提出尖銳的批評。他曾在二十六歲、三十六歲兩次從軍邊塞,對邊防軍事問題提出過一些有遠見的建議。後一次出塞,因為和主將武攸宜意見不合,遭受排斥打擊。三十八歲後辭職還鄉。最後被武三思指使縣令段簡加以迫害,冤死獄中。

  他在詩歌創作上標舉漢魏風骨,強調興寄,反對六朝柔靡詩風,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對唐代詩歌及後代詩歌創作均有積極影響。所作詩歌以《感遇》三十八首《登幽州臺歌》等為代表,作品指斥時弊,風格高昂清峻,是唐代詩歌革新的先驅,有《陳伯玉集》。

春夜的詩歌5

  春夜的回憶

  還記得麼

  那個瀰漫淡淡花香的春夜

  我們把滾燙的情話

  系在如鉤的弦月上

  星星是散落的`詩句

  在你柔柔的眼波里閃動

  我挽著你

  你倚著我

  象一頭乖巧的小鹿

  在溢滿月色的曠野中

  灑一路歡歌

  彎曲的小路

  知趣地躲進了草叢

  我們在感覺中散步

  你忽然哭了

  心卻在幸福中顫動

  眼淚是甜甜的 你說

  因為愛

  春夜的回憶

  被眼淚浸泡得

  又酸又甜

  五月

  月初到月末下了好久的雨

  洗刷著城市各個角落的汙垢

  一面備好雨具,一面祈禱天晴

  也好,小中考結束雨也停了

  陰暗的天都會亮

  感冒的人都會好

  一切都會走向好的未來

  看不清未來會是怎樣的繁華亂草

  遠方的路縮成密不透風的點

  神秘得讓你無法駐足

  我不知道要去哪

  卻很矛盾地已在路上

  所幸我已經學會堅持

  我要去的未來,等我

春夜的詩歌6

  比較下面兩首古詩,完成後面二題。(6分)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春雨 周邦彥

  耕人扶耒語林丘,花外時時落一鷗。

  欲驗春來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1)這兩首詩都表現了詩人對“春雨‘的喜愛之情。請用自己的話概括兩位詩人喜愛“春雨”的理由。(3分)

  杜詩:

  周詩:

  (2)雖然這兩首詩抒發的情感相近,但在藝術表現上卻有很多不同之處。你喜歡哪一首?請自選一個角度略作分析,說說自己偏愛其的理由。(3分)

  答:(1)杜詩:①春雨來得及時;②春雨默默地滋潤萬物。

  周詩:①春雨有利於農人耕作;②春雨水量可觀。

  (2)杜詩要點:①直抒胸臆的抒情風格(“好雨知時節”);②借住擬人修辭塑造形象(“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③展開想像,寄託情感(“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④虛實結合,富於變化(以時間為線,眼見與想像相結合);⑤言有盡而意無窮(由“紅溼”、“花重”聯想到滋潤萬物)

  周詩要點:①含蓄委婉的抒情風格(全詩不見一個“喜”字);

  ②側面描寫的表達效果(“耕人”、“花”、|“鷗”的作用);③結構佈局的變化性(先言他物,側面表現,後見主體,正面突出“春雨”,前後呼應,彼此補充)

  評分標準:本題3分,有觀點1分;結合詩句進行分析且能言之成理,2分。本題不要求考生將兩首詩進行比較,只須就某一首在藝術表現方面的個性略作闡釋即可。

春夜的詩歌7

  一、教學目標:

  1.瞭解詩人基本資訊。

  2.把握詩歌中,“雨”的特點和作者的情感傾向。

  3.學習“想象”“對比”等藝術手法在詩歌中的運用,體會詩歌藝術美感。

  二、教學重、難點:

  把握意象的特點;體會想象、對比等藝術手法的作用。

  三、教學過程:

  1.作品說明,作者資訊簡介:

  這首詩大約是作者公元761年春天在成都草堂時所作。杜甫離開泰州,率家人長途跋涉,歷經千辛萬苦,終於來到了成都。在朋友的幫助下,他在成都西部的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即杜甫草堂。這樣,一家人終於有了安身之所。他在這裡春種秋收,與當地樸實的農民你來我往,生活變得平和而寧靜。這使得他飽經憂患、歷經戰亂的心,終於得到了極大的安慰。這首詩表達了作者祈求風調雨順、希望享受美好生活的良好祝願,反映了喜雨降臨時極為愉快的心情。

  杜甫,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他的詩在藝術上以豐富多采著稱,時而雄渾奔放,時而沉鬱悲涼,或辭藻瑰麗,或平易質樸。他擅長律詩,又是新樂府詩體的開創者。他的詩聲律和諧,選字精煉,“為人性癖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正是他嚴謹創作態度的真實寫照。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詩聖”之稱。他的詩留存至今的有一千四百餘首。有《杜少陵集》。

  2.把握詩歌中意象的主要特點:

  (1)扣住詩題中的“雨”字

  (2)把握詩歌前兩聯寫了“好雨”的具體表現:

  “知時節”寫出其充滿靈性,瞭解人們心思;

  “乃發生”寫出其來得適時,如期而至;

  “潛入夜”寫出其來而無聲,不影響人白天勞作,不驚擾人良宵佳夢;

  “潤物”寫出春風化雨,滋潤大地;“細無聲”寫出和風細雨,默默無聞。

  3.感受作者的情感傾向:

  “春夜喜雨”,“喜”是詩歌情感基調,最直接點出在這美好春天,作者對這場春雨的喜愛之情;前兩聯作者對雨的評價和尾聯中,作者想象出雨後錦官城紅花沾雨的美好景緻,表達了作者對這場春雨的讚美之情,確實令人“喜”上眉頭。

  4.簡析藝術手法,強化對詩歌美的感悟:

  說明:藝術手法,藝術作品形式的要素之一,又稱表現手法。指藝術家在藝術創造過程中為塑造藝術形象、表現審美情感時所運用的各種具體的表現手段。人類在長期的藝術實踐中,創造和積累了十分豐富的藝術手法,較為常見的有敘述、描寫、抒情、議論、說明、對話、比喻、誇張、象徵、變形、烘托、渲染、對比、反襯、伏筆、暗示、雙關、擬人、排比等。藝術手法與內容有著密切的互為依存的辯證關係,藝術手法之間也存在著諸多的辯證關係,終極目的在於使藝術作品的內容得到充分、完美的表現。

  本單元主要涉及的藝術手法包括:比喻、擬人、反覆、反襯、排比、對偶、引用、想象、聯想、借景抒情、虛實相生、動靜結合等。

  (1)“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藉助上學期詩歌學習的知識,從形式上明顯看出,兩句形成“對偶”,凡對偶句,其內容總相似、相反、相關。這兩句詩,是對“春夜喜雨”所營造的氛圍的渲染,前半句寫夜間下雨,野外烏雲成片,後半句寫黑夜中,江面上,船家的漁火發出點點星輝。一明一暗形成“反襯”,以“明”襯“黑”,不僅強化的畫面感染力,更暗示了這場好雨,不會一帶而過,她定要下得綿長,下個盡興。

  (2)“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這兩句寫的是春雨過後,作者看到的錦官城的景象。而春雨綿長,這兩句應是作者“想象”,想象春雨滋潤了大地,錦官城一片繁花似錦,更抓住紅花帶雨的細節,將春花和春城聯絡在一起,切中“喜雨”和“春景”。自然而然,不著痕跡。

  5.反覆品讀詩歌:

  感受作者喜悅的讚美之情以及詩歌藝術手法上的魅力。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