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詩歌鑑賞技巧7篇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技巧7篇

  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接觸過很多優秀的詩歌吧,詩歌節奏上鮮明有序,音諧韻美。還苦於找不到好的詩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考語文詩歌鑑賞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技巧1

  詩歌鑑賞是語文考試的必考試題之一,想贏得高分,需要掌握以下幾點解題技巧:

  1.把握主人公的立足點

  一般而言,把握抒情主人公的時空立足點,就可以為貫通全詩提供一個堅實的平臺,是解讀詩歌的重要方法。抒情類詩的主體分為兩類:一類有詩人設身代言,即詩人設想自己就是詩中的人,為他們奔走呼喊,代他們傾訴衷腸;一類是詩人直抒胸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也就是詩人自身的形象。總體看,後一類居多。

  2.關注詩歌的題目

  詩歌的題目是詩人寫作意圖的集中體現,它像一條紅線,串聯起散落在詩歌中的珍珠,像一個視窗,讓我們看到詩人的內心世界。關注題目,分析題意,同樣是貫通全詩的重要方法。因為並不是所有的詩都能找到立足點,像詠物詩、詠懷詩、詠史詩、哲理詩等,一般就沒有,那就更應該關注題目。

  3.瞭解詩歌的結構

  起承轉合是古典詩歌尤其是近體詩的結構中固有的特徵,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把它作為一個視角窺探作者的思路,進而貫通全詩。在初三複習備考中,如果我們遵循這種規律的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凡依著起承轉合的程式來寫的詩,尤其要注意起句,因它往往是貫通全詩、解讀全詩的鑰匙。

  4.答題應緊扣原詩的內容

  命題者對詩歌鑑賞考查的目的是看看我們是否真正讀懂了詩歌,因此對思想內容和表達技巧的分析,必須結合原詩歌的具體內容來進行,千萬不能空泛而談。如果是選擇題則要緊扣原詩詞內容進行判斷選擇,否則難以說明自身是否讀懂了原詩。

  5.明白選擇題選項常見干擾設定

  句意理解方面:誤解多義字、物件錯位、偷換概念等;思想感情分析方面:無中生有、牽強附會、任意拔高等;表達技巧方面:張冠李戴、想當然等。我們在平時要多加練習,並及時總結答題規律。

  6.熟悉有關意象與意境的知識

  詩人一般借意象來表現自我,詩人作為主體,往往與意象這個客體合而為一。有時詩中有幾個意象,各個意象之間都有一定的聯絡。在中國古典詩歌中,講究的是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天人感應模式,所以我們在鑑賞景或物的同時,往往要聯絡鑑賞詩人的形象。而且這兩者又常常是一致的。

  7.清楚詩人的用典

  古代的詩人喜歡用典,其原因一是借他人酒杯澆胸中塊壘,為表達委婉一些;二是以古喻今,更理直氣壯一些;三是可以用較少的文字傳遞較多的資訊,使表達簡明一些。一般用典有兩層含義:(1)用歷史舊事,借古喻今;(2)引用或化用前人詩句,既自明心跡,又豐富詩歌的意蘊,提高詩歌的文化品位,用黃庭堅的話來說就是脫胎換骨。

  8.記誦詩歌鑑賞口訣

  從題目認識物件;從字面讀出感覺;從註釋破解難點;從作者瞭解背景;從原作找到根據;從題幹得到啟示;從首聯找到特點;從尾句參透主旨;從景物把握情感;從意境洞察心胸。

  9.掌握詩歌鑑賞題的答題一般程式

  (1)認讀感知。讀詩後繼續仔細閱讀各個選擇項,藉助它們進一步再去對材料做全面的理解,再去解題。另外,還要讀標題,讀註釋,弄清材料的背景或領悟作者的心情。

  (2)啟動情思。熟悉材料以後,或聯想,或想象,進一步體會詩歌意境,同時對已知選項進行大膽篩選。比如,選擇項中對一些典故或前人詩句的解釋,有些比較冷僻,有些比較牽強,則可以去掉;對作者的評價過高或過小,或武斷,或偏激的,也可視為不恰當。

  (3)單項核對。選擇項中有的是解釋或分析單項內容的,如對詩歌中的修辭項的解釋,我們就可以與詩句逐一核對,去掉那些無中生有的,指鹿為馬的。這樣,又可為鑑賞掃除了一大障礙。

  (4)辨析真偽。在提供的答案中,有時會出現似是而非,有時會出現前是後非,有時還會出現自相矛盾,如選擇項中出現都、全部的判斷詞,我們就更要注意它是否能自圓其說,結合全詩內容去偽存真。

  【鞏固練習】

  閱讀下面的詩,然後回答問題。

  訴衷情

  宋陸游

  當年萬里覓封候,匹馬戍梁州。

  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

  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1.這首詞表達了詞人感情。

  2.下面對這首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詞的開頭兩句回憶了詞人當年為了覓取功名、爭得官職而奔赴前線的初衷。

  B。塵暗舊貂裘暗示自己收復失地的鬥志未酬的內心苦悶。

  C。胡未滅,鬢先秋,淚空流。寫出了詞人放眼西北,殘虜未掃;回首人生,兩鬢已蒼;沉思往事,雄心雖在,壯志難酬。

  D。最後一句中,天山代指抗敵前線,滄州代指閒居之地。

  【參考答案】

  1.(不能報國殺敵的)悲憤

  2.A。分析:讀詩詞,需瞭解詞人所用典故的含義,該詞中,覓封候是用了班超投筆從戎、立功異域以取封候的典故,寫出作者自己報效祖國的壯志。

  自許封侯在萬里(《夜遊宮》),一個覓字顯出詞人當年的雄心和堅定執著的追求精神,並非是詞人當年為了覓取功名、爭得官職而奔赴前線。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技巧2

  鑑賞詩歌的'形象”是高考考綱中明確規定的一個考點,也是歷年高考詩歌鑑賞題的一個常考點。分析詩歌的形象對於理解詩歌的內容和評價作者的觀點態度及思想情感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詩歌中的形象具體來說可分為三類:人物形象、景象和物象。我們結合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詩歌來詳細論述這三類形象的特點及答題技巧。詩歌中的人物形象通常是抒情主人公自我的形象。因此,在鑑賞這類形象時要做到知人論世,關注詩人的背景。如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陳子昂寫這首詩時,當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同出征。武為人輕率,少謀略。次年兵敗,情況緊急,陳子昂請求遣萬人作前驅以擊敵,武不允。稍後,陳子昂又向武進言,不聽,反把他降為軍曹。詩人接連受到挫折,眼看報國宏願成為泡影,因此登上幽州臺,慷慨悲吟,寫下了這首詩歌。瞭解了詩歌的寫作背景,便不難分析詩歌中所塑造的詩人自我形象:本詩在一幅北方原野的蒼茫廣闊的圖景中,塑造了一位憂國憂民、胸懷大志、孤獨的懷才不遇的封建士大夫的形象。

  此外,對於鑑賞人物形象題的答題步驟,有以下三步:(1)用高度概括的語言來概括詩歌塑造了什麼形象。詩歌中常見的人物形象有:不慕權貴、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友人送別、思念故鄉的形象;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等。考生在平時複習時,應對這些形象做些積累。(2)結合詩句中相關的語句具體分析這一形象的特徵,概括時應忠於原文,不可臆造。(3)結合詩人的人生經歷或詩歌的創作背景分析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對詩歌表情達意所起到的作用。以《尋陸鴻漸不遇》為例: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

  分析“陸鴻漸”這一形象,可按照上述的三個步驟來做答: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步驟一)。前四句透過對陸鴻漸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描寫,表現了他的高潔不俗。最後兩句透過西鄰對陸鴻漸行蹤的敘述,側面烘托了陸鴻漸的瀟灑疏放(步驟二)。作者透過陸鴻漸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了他對隱逸生活的嚮往和追求(步驟三)。

  詩歌的景象主要體現在詩歌的意象或意境上,解答詩歌景象時,主要側重於對意象、意境的解答。意象是指融入了詩人主觀情感的客觀物象。在詩人看來,他所看到的自然景物,都附有詩人的情感在內,這正是所謂的“一切景語皆情語。”我們在解答詩歌意象類的題目時,重要的是要積累一些常見的意象,如月、鴻雁、子規、蘭、竹、浮雲、梧桐、夕陽等。更為重要的是,還要明確同一意象在不同詩歌中的不同意義。如“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於二月花”(杜牧《山行》)中的“楓葉”則給人無限喜悅,激昂奮進之感。而“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李煜《長相思》)中的“楓葉”則帶給人相思的愁苦。

  詩歌中的意境是指情與景的有機契合,或者說是指具有相同特性的意象的組合。對意境類的解答,也有三個步驟:(1)描繪詩中展現的圖景畫面。描述時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畫面。同時描述時一要忠實於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想和想像加以再創造,語言力求用雙音節字詞,這樣會使語句優美,富有節奏感。(2)概括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一般用兩個雙音節詞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靜優美、雄渾壯闊、蕭瑟淒涼等,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景物的特點和情調。(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分析時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僅答“表達了作者感傷的情懷”是不行的,應答出為什麼而“感傷”。以杜甫的《絕句二首(其一)》為例: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分析該詩所描繪的景物時,可按照以上三個步驟: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溼,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築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步驟一)。這是一幅明淨絢麗的春景圖(步驟二)。表現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後愉悅閒適的心境(步驟三)。

  詩歌中的物象主要相對於詠物詩而言。它是指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寫物件。詩人透過這種象徵性的物象描寫來曲折地表現他的品格節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為了言志、言情、言心聲。解答該類詩歌時,首先要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徵、環境特點和內在的品格,抓物與志的“契合點”。其次要聯絡詩人自身經歷和所處社會環境,揣摩詩人所託之情,所言之志。以張渭的《早梅》為例: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村路傍溪橋。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消。答題時首先應分析梅的自身特徵:早梅耐寒而立、迎風而發。然後結合詩歌中後兩句評價性述語,從而可以概括出詩人所抒發的情感:作者以梅自喻,展示了一個孤寂傲世、堅韌剛強、超凡脫俗的自我形象,表達了對梅花由衷的敬仰之情。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技巧3

  之一:整體理解詩歌

  1、從詩題入手:20xx年全國卷I:《題竹石牧牛》並引,從題目,你可以初步判斷出這是一首題畫詩。“竹石牧牛”是畫名,也應該是畫面內容的概括。

  2、從詩人入手:近年來,考查“熟悉的作者陌生的詩”較普遍,解讀時既要從詩人入手,也要考慮特殊情況。

  3、從註釋入手:藉助註釋,對詩歌的理解就輕鬆多了。

  4、從詩句入手:這是關鍵,前面的三項,都是為此服務的。

  之二:瞭解手法風格詩歌常見的手法有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直抒胸臆等;詩歌常見的風格有含蓄委婉、清新自然、飄遠閒逸、沉鬱頓挫等。知道這些術語有助於在進行文字表達時達到“雅”的要求,但就高考而言,整體理解詩歌,做到“信”和“達”才是關鍵。

  之三:掌握常見意象詩歌常見的意象,表現離別和遊子情感的有楊柳、長亭、孤帆、驛路、浮雲等;表現思鄉之情的有羌笛、竹笛、羌管、寒蛩、蟋蟀等;表現田園風光的有牧童、老牛、炊煙等;表現淒涼悲愁主題的有大風、長雲、寒霜、飛雪、苦雨等。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技巧4

  1.思想內容方面,要藉助詩人寫的景、人、事,體會詩的意境、詩人的感情經歷、反映的道理。

  2.形象方面,要找準詩中所寫的形象,體會這些形象的經歷、心態或代表意義。

  3.語言方面,耍認真體會最能體現詩歌意境的動詞、形容詞和其他詞類,分析其如何體現意境的,如何表達詩人情感的。

  4.表達技巧方面,要弄清詩歌的表達技巧,藉助原詩句進行分析。

  5.明確題目要求的提示性因素,嚴格按要求做題。

  6.認真組織答案,如果是語段。則按總分結構表達,要用準有關詩歌創作的概念術語,即要說行話。比如,要用首聯、頷聯、頸聯、尾聯,不用第一句、第二句等。

  答題技巧:

  古詩鑑賞重在字句的理解。要從詩中找答案,各種方法要學,但關鍵是對本詩的理解,特別是在意境上要把握好。意境就是作者寫這首詩表現的心境。或低沉、或昂揚、或沉鬱、或思念、或冷漠等等,由此再落實到詞句中。

  記住的關鍵一點就是:答案在詩歌內,在字句內在作者表達的情景內,如冷、清、寂、絕、暗、陰、鬧、箋、淚中。

  詩歌鑑賞的表述,要緊貼詩句展開,可貼標籤,不可誇大或縮小,實實在在的表述為好。如20xx年折柳,20xx年冷、咽的詩眼,都是據本詩內容去分析,不可硬套。當然,表述應有技巧。就是分析這個詞的來龍去脈,在此處的含義。這樣表述就清楚了。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技巧5

  (1)評價主旨類

  1、意境深遠、意味深長、耐人尋味。

  2、言近旨遠:語言淺近易懂,主旨深遠。

  3、言簡意豐:語言簡潔,內容豐富

  4、意在言外、言外之意、言在此而意在彼、弦外音、味外味、言有盡而意無窮、含蓄蘊藉委婉、不著一字盡得風流、語意含而不露耐人尋味等。

  (2)詩歌中常見的人物形象分類

  1、憂國憂民、心繫社稷的形象

  2、歷經磨難、堅持追求的形象

  3、胸懷寬廣、豪放灑脫的形象

  4、轉戰沙場、捨身保國的形象

  5、寂寞愁苦、身世飄零的形象

  6、孤傲高潔、堅持操守的形象

  7、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隱者形象

  8、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

  9、慷慨憤世、矢志報國的形象

  10、送別友人、思念故鄉的形象

  11、反對征伐、同情疾苦的形象

  12、重情重義、兒女情長的形象

  13、辛苦勞作、純樸善良的形象

  (3)詩歌表達的思想感情

  常用詞語:迷戀、憂愁、惆悵、寂寞、傷感、孤獨、煩悶、恬淡、閒適、歡樂、仰慕、激憤、堅守節操、憂國憂民、蔑視權貴、懷才不遇、壯志難酬、歸隱田園、惜春悲秋、羈旅愁思、思鄉念親(友)、憶友懷舊、別恨離愁、相知相思、兒女情長、堅貞愛情、懷古傷今、借古諷今、憤世嫉俗、登高覽勝、寄情山水、熱愛自然等。

  (4)詩歌的個人風格類

  杜甫的沉鬱頓挫(所謂“沉鬱”是指杜甫的詩歌反映現實廣闊深厚、意境雄渾、感情深沉,所謂“頓挫”,是指與沉鬱相適應的藝術表現形式,主要指表達感情是曲折跌宕,音調起伏變化。)

  三曹的蒼涼雄健,王昌齡的雄健高昂,范仲淹的蒼涼悲壯

  李商隱的朦朧隱晦,溫庭筠的綺麗香豔,李賀的奇詭變幻、憂鬱激憤

  張九齡的委婉蘊藉,李煜的細膩感人,李清照、柳永的纏綿悱惻

  賈島的蕭瑟悲愁,元稹的豔麗淺近,王維的恬淡含蓄,氣韻生動

  陸游的悲壯愛國,辛棄疾的氣勢雄壯,蘇軾的雄健豪放,曠達高遠

  陶淵明的樸素自然,白居易的通俗易懂,韓愈的氣勢磅礴、奇特新穎

  杜牧的清健俊爽,劉禹錫的清峻明朗,李白的豪邁飄逸,清新雄奇

  晏殊的明朗疏淡,楊萬里的新鮮活潑,陸游的雄渾奔放、明朗流暢

  韋應物的清新典雅,歐陽修的清麗明媚,姜夔的精心刻意、清妙秀遠

  高岑的雄渾悲壯,孟浩然的恬靜渾健

  (5)評價詩歌語言的常用術語

  質樸 淡雅 自然 蒼涼 低沉 蒼勁 生動形象 沉鬱頓挫淡筆勾勒

  舒緩 悲涼 雄健 雄渾 準確 濃墨重彩 豔麗多彩 含蓄蘊藉富有哲理

  清新明快,平淡有趣 簡潔巧妙,入木三分語言凝練,生動傳神

  屬對工切,聲韻和諧 低迴婉轉,沉鬱深微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技巧6

  詩歌的表達技巧就好比是她美麗的裝扮,作者的立場、價值態度和所要表達的思想情感就好像是這位美麗的女子向我們娓娓道來的她內心的體會。所有的這一切,都離不開語言的表達,語言是詩人描繪形象,展示技巧,表情達意的載體。準確理解和分析古代詩歌的語言是歷年高考非常重要的一個考點。其中的煉字又是重點中的重點,在詩歌鑑賞所有考點中被稱為“萬綠叢中一點紅”。在教學實踐中,筆者發現對這一考點的掌握常常是學生的一個弱項。下面就具體談一談自己的教學體會。

  在講授這一考點的時候,為了讓學生對煉字有一個直觀的瞭解,筆者給他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相傳,蘇東坡與蘇小妹及詩友黃山谷一起論詩,互相題試。小妹說出“輕風、細柳、淡月、梅花”,要哥哥從中各加一字,說出詩眼。蘇東坡當即道:“輕風搖細柳,淡月映梅花。”不料蘇小妹卻評之為“下品”。蘇東坡認真地思索後,得意地說:“有了,‘輕風舞細柳,淡月隱梅花。’”小妹微笑道:“好是好了,但仍不屬上品。”一旁的黃山谷忍不住了,問道:“依小妹的高見呢?”蘇小妹說:“輕風扶細柳,淡月失梅花。”“輕風”徐來,“細柳”動態不顯,怎能配得上這類較露的動詞呢?(“搖”、“舞”也不合情理)唯有“扶”字才恰到好處,與“輕”、“細”相宜,顯得和諧,並且又把風人格化了,形象地描繪出清風徐來,柳枝拂然的柔態,給人以一種柔美之感。下句中添“映”、“隱”也欠貼切。試想,恬靜的月亮已經輝滿大地,梅花自然沒有白天那麼顯眼,在月光照映下,也就黯然失色了。這樣,好一個“失”字,就勾畫了月色和梅花相互交融的情景,增強了這一首詩的感染力,真是一字生輝。

高考語文詩歌鑑賞技巧7

  日落松風起,還家草露唏。

  雲光侵履跡,山翠拂人衣。

  請談談“侵”“拂”兩個字的妙處。

  「析」“侵”字寫夕陽餘輝逐漸消退的過程,寫出了詩人在夕陽落下一步步下山的生動情景。“拂”字運用擬人手法,增強了動感,也使人想見山色青翠可愛,柔和多姿。這兩個動詞寫雲光山翠對詩人的眷戀不捨之情,正折射出詩人對華子崗的喜愛與留戀。

  「解題指導」鑑賞詩歌譴詞的妙處,可以從以下角度來答題:①這個字或者詞是什麼意思;②有沒有構成語法現象;③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④表達出了什麼樣的意境;⑤表達了什麼樣的思想感情;⑥音韻美。(由字及句,由景及情)

  例2 次北固山下(王灣)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和處達,歸雁洛陽邊。

  頸聯“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被前人評價為“形容景物,妙絕千古”,你認為它“妙”在何處?

  「析」①“日生殘夜”、“春入舊年”,都是表示時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樣匆匆不可待,這怎麼不叫身在“客路”的詩人頓生思鄉之情呢?②這兩句煉字煉句極見功夫。作者把“日”與“春”作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徵,提到主語的位置加以強調,並且用“生”字和“入”字使之擬人化,賦予它們以人的意志和情思。③作者無意說理,卻在描寫景物、節令之中,蘊涵著一種自然的理趣;海日生於殘夜,將驅盡黑暗;江春在舊年將盡時闖入人間,將趕走嚴冬。表現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

  「解題指導」鑑賞詩歌造句的妙處,可以從以下角度來答題:①描繪怎樣的景象;②表達詩人怎樣的情感;③運用了怎樣的手法;④蘊涵著一種怎樣的理趣。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