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返鄉創業優秀事蹟材料(精選7篇)

大學生返鄉創業優秀事蹟材料(精選7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要用到事蹟的地方還是很多的,事蹟是對先進集體、先進人物的模範事蹟進行綜合整理所形成的總結性書面材料。那麼你真正懂得怎麼寫好事蹟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學生返鄉創業優秀事蹟材料(精選7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學生返鄉創業優秀事蹟材料1

  曬得黑紅的皮膚,讓他的臉龐多了幾分與年齡不相符的成熟和滄桑。細長的眼角直挑進鬢角,顯露出他性格中的堅毅和倔犟。他個頭不高,走起路來卻虎虎生風,每一步都是那樣的堅實。他就是黃正平,一個農民的兒子,一個返鄉大學生,一個28歲的創業者。

  黃正平,男,1986年8月出生,畢業於蘭州商學院長青學院計算機系,現任正平農產品購銷公司總經理。畢業後,面對考公務員,還是回鄉創業,這樣的就業形勢。作為一個來自農村的大學畢業生,到底該做出怎樣的選擇,黃正平很糾結,幾番思想,他毅然決定回鄉創業。而回鄉後卻面對眾多人“考個公務員多好呀!有保障!吃國庫糧。”“考個事業單位多好呀,有工資,有獎金,有保險。”“考個銀行也行啊,今後好找物件,還能分房子。”這樣的現實狀況,他毅然決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他一定能在創業中找到那條屬於自己的路。

回到家後,他認真考察了家鄉的農貿市場,瞭解到本村村民在建築工程方面有著豐富的務工經驗,用工資訊通達,村民技術好、腦筋活,很受用工單位歡迎。當時,正值鐵路工程建設高峰期,黃正平便跟隨父親帶領一支由20多名村民組成的工程隊,赴嘉峪關、酒泉等地進行鐵路沿線高壓輸電線路建設。每天頂著大太陽和隊友們一起幹活、流汗,這對於剛走出校門的黃正平來說很辛苦,但他告訴自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定要做出點成績來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就這樣,他跟著父親幹建築工程,一干就是兩年,透過兩年的歷練,他不僅練就了吃苦耐勞的精神也學到了一些為人處世的方法,這為他後來走上農產品購銷這條道路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1年3月,黃正平了解到家鄉種、養殖業發展勢頭強勁,孜然、玉米、茴香產量很高,羊絨市場前景看好,黃正平認識到創業要緊跟國家政策迎合市場需求,可是西屯村乃至全鄉都缺少資訊渠道和有效的營銷平臺,雖然收成很好,可銷售不出去,每到豐收時節,村民們就開始犯愁。根據這個狀況,他利用外出務工積攢的資金,先後成立了西屯村種植和養殖專業合作社。種植合作社擁有耕地800畝,註冊資金500萬元,主要種植玉米制種、中藥材。在他的用心經營和全體社員的不懈努力下,合作社經濟效益日益提高,合作社農民每年每畝增收500元。在管理上,合作社按照“依法、自願、有償”的原則,實行“四統一”,即統一組織採購種子,統一組織採購化肥,統一進行病蟲害防治和技術跟蹤服務指導,統一組織收割銷售,既有利於新農技推廣服務和大型農機具作業,又大大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促進了種植業生產向規模化、標準化方向發展。養殖專業合作社共有16戶入社,註冊資金800萬元,合作社按照“集中繁育、分散育肥、統一銷售”的經營模式,主要從事舍飼養羊規模養殖、養殖技術宣傳和培訓、羊肉生加工及銷售。目前,合作社飼養品種羊8000只,今年計劃出欄羊達到5000只,合作社透過專銷部統一銷售,每隻銷售價1000元,總收入500萬元,每戶社員純收入都在31萬元以上。

  下一步,黃正平打算將合作社進一步擴大規模,養殖基礎母羊規模達到8000只,發展社員15戶,透過集中繁育,合作社社員分散育肥,合作社統一精包裝,品牌化出售,延長產業鏈條,為群眾創造更廣闊的增收空間,大力發展舍飼養羊產業的同時,打造西屯品牌羊肉,增加東樂鄉的品牌特色產品,做大做強西屯羊肉產業。如今,黃正平的父親黃廷海和本村群眾合資成立了山丹縣西屯奶牛養殖場,他也投資入股,現在負責牛場的生產和管理。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在農村這片廣闊的舞臺上,黃正平憑藉自己的膽識和智慧,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的一條出路,他堅信,事在人為,只要堅定信心,沒有過不去的坎,成不了的事。

  大學生返鄉創業優秀事蹟材料2

  我叫趙琳,從小生長在農村。童年時看著土裡刨食的父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辛勞,聽著靠天吃飯的他們因年景不好而手頭拮据的嘆息,我就想著要用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用科學改變家鄉的面貌和父老的生活。

  大學畢業以後,我頂著家裡的壓力和周圍人的不解,從父親那裡得到了第一筆援助款,蓋起了兩個蔬菜大棚。創業初期,雖然得到一些人的支援,但也有有更多的鄉親在背後偷偷議論質疑。可我知道,時間是檢驗真理的最好辦法。當我的棚菜喜獲豐收之時,我的這套老菜農們瞧不上的技術終於得到了充分肯定。每天上門求教的菜農絡繹不絕,而我也毫無保留,將我所知道的種植新技術手把手地傳授給大家,有時還親自到其他菜農的大棚裡進行現場指導,鄉親們被我的熱情感動,更看重我從農大帶回來的先進技術,漸漸地,周圍年輕的菜農願意跟我一起幹,我選的新品種他們敢和我一起種,我採用的新技術他們也願意效仿。10戶、20戶……在我的帶動下,改變了無組織無計劃種植狀態的'菜農幾乎都實現了增產增收,也讓越來越多的菜農意識到,在新時代背景下,傳統的種植方法需要變革,只有革新技術、更新血液才能生存。

  時代發展日新月異,新農人更加不能輕易滿足於已有的`成績。新品種新技術雖然讓棚菜的產量不斷提升,但產量大了,銷售環節又嚴重的滯後了。為了能讓蔬菜有個好的銷路,我上網查閱了很多的資料,逐漸體會到,要想開啟市場,就必須要有自己的品牌。

  二道嶺有非常適宜種植的特殊土壤,加上我領辦的合作社的為大家提供的科學管理知識,出產的農產品大多質量上乘。像我們種植的西紅柿,就比一般的西紅柿更加甜脆爽口。但是面對質量參差不齊、品種五花八門的菜市場,能一眼識得“好貨”的買家真是少而又少。因此,只有亮出自己的牌子,才能闖出自己的市場。要做“生鮮電商”的想法就在這時應運而生。幾經波折,投資了50多萬元的“精品食材”店終於開起來了,小店雖小,但店裡所有的食材都是安全健康綠色的,很多母親選在在我的店裡為孩子購買安全穩定的食材,我不僅實現了創業夢想,還得到了很多媽媽們的信任和感謝,這更加堅定了我做品牌健康食品的信心。

  2017年,我們又實現了“走出去”的戰略,在遼寧省莊河市、東港市、吉林省松原市、白城市等多地進行了“水稻抗鹽鹼種植方法”實驗田,並取得了巨大成功,總結出了在國內具有領先地位的“水稻綠色無公害抗鹽鹼種植方法”,大大提高了鹽鹼地水稻種植的品質和產量。2018年將繼續大力推廣,為鹽鹼地塊的土壤改良和農民增收貢獻自己的力量,為實現“綠色夢想”砥礪前行。

  大學生返鄉創業優秀事蹟材料3

  我叫周國振,現任山東星達彩印包裝有限公司總經理。

  我和眾多青年人一樣,曾有過美麗的生活遐想、美好的事業憧憬和燦爛的人生構想。當初,懷揣著“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一定要做出點成績來證明自己的選擇是正確的。”初心回到家鄉創業。如今,我的創業夢正逐步實現。

  2015年大學畢業後,到啤酒廠技術處任職。2015年末由於廠子經濟效益下滑,公司結構發生變化,銷售也是急需人才,我覺得趁著年輕就應該多出去跑跑,所以毅然選擇做了一名普通的銷售員,但好景不長,由於各種原因,我被迫辭職。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我正處於興家立業的艱難爬坡階段,精神上的打擊讓我很迷茫和深度的痛苦,作為一個來自農村的大學畢業生,到底該做出怎樣的選擇,很糾結,幾番思想,我毅然決定回鄉創業。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結識了一位朋友,從他的隻言片語中,我發現了很大的商機,那就是我們這邊啤酒廠家很多,所需紙箱量也很大,經過市場考察,可行性非常強,所以我毅然決然的邁入了紙箱加工這一行業。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企業創辦之初,也走過了一段艱辛之路,企業剛創辦時,缺乏專業技術工人和專業管理人員,走了很多彎路,自己又要搞生產,又要跑業務,還要當採購員,沒日沒夜的考慮著企業的發展,尤其當時環保查的特別嚴,更是雪上加霜。終於,黃天不負有心人,經驗一點點累積,經過兩年的發展,公司終於邁入了正規化,實現了跳躍式發展。星達包裝現擁有固定資產3000多萬元,其中包含德國進口印刷機一臺,高速瓦楞紙板生產線一條,全自動覆膜機三臺,全自動高速裱紙機三臺,全自動模切機三臺,以及打包機、叉車等其他附屬裝置。

  企業要發展,要壯大,產品是根本,沒有適應市場的產品作保證,企業就沒有希望。對於從零開始從事紙箱加工的我而言,一路走來遇到的種種問題與困境,讓我深刻地認識到,專業的技術指導、科學的管理方式等等,是保障產品良好發展所必須的。

  為了確保產品符合客戶的需要,我往往讓技術員與客戶時時溝通,從而確保產品能夠被客戶認可。我在生產中不斷摸索,對產品質量嚴格把控,逐步取得客戶的信任,技術創新帶來了豐厚的回報,從而使得我們公司的紙箱在德州市所有啤酒廠紙箱供應中佔到百分之六十以上。作為帶頭人,我一直把科技創新作為新的動力推動著公司的發展壯大。

  經過幾年的探索與磨鍊,企業有了一定的基礎的知名度,有人曾對我說:你現在是一個老闆了,該享受享受了。聽到這樣的話,我往往一笑了之,我現在首先想到的不是享受,而是要富而思源,把有限的資金用到擴大再生產上,用到帶動周邊群眾就業創業的浪潮中去,用到助力農村扶貧脫貧的社會中,進而帶動了周邊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再就業,帶動了農村的經濟發展,提高了村民的整體收入水平。

  為適應社會的發展建立和諧勞動關係,與員工簽訂了勞動合同,辦理了社會養老保險,工傷保險,為員工提供安全生產措施和勞動保護用品、工資按時足額髮放。

  “創業有起點,事業無終點”。我深知,今天取得的一點小成績只是明天事業的一個基點,只是人生的一小步。

  “天高任鳥飛,海闊憑魚躍”。我堅信,事在人為,只要堅定信心,沒有過不去的坎,成不了的事。

  大學生返鄉創業優秀事蹟材料4

  王馳,畢業於陝西科技大學,曾在世界100強外資化工公司工作。用他自己的話說,他是一個平凡的90後,可是平凡的他卻有著不平凡的農業夢想。在看到了農村發展的巨大潛力後,他毅然辭去世界100強外企工作,回到了老家周至,當起了一個“不走尋常路”的農民。

  作為新農民,他善抓政策與市場兩隻手

  2015年是王馳創業的起點,也是他接觸農產品的第一年。當時他看到有鄉黨用冷凍的薺菜包餃子,便有了將秦嶺薺菜銷往外地的想法。在經過一系列市場調研之後,他選取了秦嶺薺菜、野生洋槐花等投資小、競爭低的產品,並在周至縣電商微商聯盟的幫助下,迅速銷售一空。在獲得了第一桶金後,他開始認真地審視自己的家鄉。“如何讓這些好產品走出家鄉,幫助農民獲得收益,也讓遠方的朋友嚐到不一樣的秦嶺味道?”成為了這個年輕人每天思考的問題。

  2016年起,他與幾個志同道合的夥伴著手打造了“不平凡夢想農場”:五個瓜果大棚,一個花卉大棚,十畝苗木,十五畝獼猴桃和兩畝果桑園,與團隊嘗試種植的“童年味道”西紅柿—普羅旺斯,走進了扶貧超市,得到了消費者的認可。

  同時,王馳團隊加入周至縣電商聯盟,瞄準了洋槐花、婆婆丁、香椿等秦嶺特色季節性產品和獼猴桃、櫻桃、水蜜桃、黑布林等周至特色農產品,幫助10戶農戶銷售黑布林8萬餘斤左右,幫助30多農戶銷售獼猴桃65萬斤左右,創造了超過8000小時的勞動機會,更幫助15人走上了水果電商之路。

  作為新農民,他善把科技和產業融合在一起

  在一邊學習種植、一邊摸索電商的過程中,他對“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這句話有了更深刻的體會,對這三個問題的實踐讓他成長為一個新時代農民。

  返鄉創業的王馳,先後獲得首屆西安市農村電子商務大賽創業組第一名;第二屆西安市農村雙創大賽三等獎;第二屆西安市豐收節第二名;周至縣農廣校農村致富帶頭人創業導師;陝西省技能大賽職業經理人組第一名;陝西省技術能手稱號;創業事蹟入選農業農村部網站。

  王馳說:“公司制定了萌芽期、成長期、穩定期和擴張期階段性成長目標。在發展初期以農產品電商營銷為核心,拓寬產品銷路,打好經濟基礎,這一萌芽期目標已經實現,目前正處在成長期,即以農旅結合為核心拓展業務,建設第一產業,探索第三產業。”

  作為新農民,他善領一方群眾脫貧致富

  王馳以種植、電子商務、觀光采摘培訓等為抓手,研究政策和市場,帶動影響周邊人,以2019年為例:他的“鐵桿”客戶數量增加到1000個,帶動人群數量超越5000人,全年銷售額185萬左右,合作團隊8個,活躍代理30多個,5個線下店鋪。到目前為止,他們已經積累超過了3000名有效客戶和30多條營銷渠道,帶動600餘戶農產品銷售,使100多脫貧戶持續受益,2021年實現收入203萬元,實現淨利潤65萬元。

  在他的影響下,當地湧現出來很多愛家鄉、愛農業、愛學習的青年,他們用熱情、真誠和智慧努力拼搏,在鄉村振興的道路上實現著自己“不平凡”的價值!

  新農民,新農村,新希望。

  隨著陝西省職業農民培育領導小組工作高質量發展的步伐,我省新型職業農民隊伍一定會迅速壯大,他們必將成為未來農業生產的主力軍,全省鄉村振興的生力軍!

  讓我們一起,共同為孕育更多的新農民培植沃土,見證陝西高素質農民紅遍三秦大地,建功新時代的高光時刻。

  大學生返鄉創業優秀事蹟材料5

  別爾德別克巴爾依,1984年12月出生於杜熱鄉大壩村一個農村家庭,中共黨員,一位看似普通的農村子弟,卻正帶領著他的農民兄弟在建設新農村的征程上高歌奮進,這個年青人憑自己良好的素質和驚人的膽識,搏擊風雲,以他不平凡的人生奮鬥軌跡充分展示了新一代農村青年的風采。

  別爾德別克巴爾依2004年畢業於新疆建工學校,工民建專業,畢業後的兩年內並未找到適合的工作,只是零零散散的幫忙做一些小工,這段日子,別爾德別克巴爾依別提多灰心喪氣了,幹什麼都沒有興趣。過了一段時間,因生活所迫和在親人的鼓勵下,並依借自己兩年的磨練,或多或少的社會經驗,別爾德別克巴爾依開始謀求自己的自主創業之路。

  一個人要想成就自己的事業,實現自身的價值,除了有過人的膽識外,就是要能敏銳的覺察到創業的時機和善於利用自身的資源。認識到在創業初始階段,最現實、最經濟、最有保障的發展,就是圍繞現有資源進行整合與延伸,有了資源才有生財點和增長點。鑑於自身的專業特長,別爾德別克巴爾依2006年開始僱人包活,幫別人蓋房子、羊圈等,此時自己最多可以僱傭5、6個人,而且在最初的承包工程中,不僅僅有別人懷疑的目光,無人肯把自家工程包給自己,最重要的就是資金問題,有時由於人手不夠不能按時交工得不到相應的工程款,這也直接導致很難準時發放工資,可為了不拖欠工人工資,不得不向父母、親朋好友借錢支付工人工資,但他早已沒有退路,為了開啟局面,站穩腳跟,他除了向親朋好友藉資,或說服他們參與投資以緩解資金短缺的難題外,更是拚了命,沒日沒夜地工作,從進貨到銷售,他都一人幹,只要客戶需要,哪怕是再苦再累,他都咬牙堅持力爭在第一時間為大家解決問題。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是過去鼓勵讀書人發奮圖強的一句俗語。創業也是一樣,只有把勤勞當作一種資本,比別人在身心上付出得更多,才會取得更大的收穫。經過自己一年的辛勤努力,自己的付出沒有白費,不僅得到鄉親的一致好評,還得到鄉政府的誇讚,並參加了2007年的三幹會,同時還被評為富蘊縣先進個人,並光榮的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隨著自己業務的不斷髮展,慢慢開始承包政府等建築建設,而且找自己幹活的人也越來越多,迫使自己不得不擴大規模、多招員工。

  機遇總是給有準備的人。只有巧妙地利用各種條件來發展壯大自己,借外在的力量完成發展的擴張;"先謀於事",借勢造勢,才能以最優的配置整合更多的資源,以最快的速度創造最佳的機遇,以最少的投入創造最大的利潤。2020年當團縣委得知別爾德別克巴爾依的情況後,積極為其排憂解難,配合信用社使其貸款8萬元,享受到"青年小額貼息貸款",減免一半的利息。人往高處走,取得一定成績後,別爾德別克巴爾依開始思考如何才能壯大自己的事業,經過認真的思考,2020年4月別爾德別克巴爾依準備建設阿爾狼裝修中心,除了蓋房子之外還可以裝修,一套程式全程包下。經過兩個月的積極籌備,於7月阿爾狼裝修中心正式開張。截至目前,別爾德別克巴爾依可以僱傭27名員工,包吃包住,每人每月4000元以上。並且團地委、團縣委親臨檢查指導工作,別爾德別克巴爾依表示自己還要繼續帶動周圍的朋友發家致富,自己最早所帶的幾個人已經可以獨撐一面。

  經過自己幾年的打拼,由於以其獨有的人格魅力,誠信待人,才結交了大量的朋友,朋友多了,合作的夥伴也多了,這些"熟人經濟"中蘊藏著巨大的金礦,只要善於挖掘、巧於利用、長於合作,就會創造出雙贏的良好局面,就能為自己帶來巨大的收益,取得長足發展。只有巧妙地利用各種條件來發展壯大自己,借外在的力量完成發展的擴張;"先謀於事",借勢造勢,才能以最優的配置整合更多的資源,以最快的速度創造最佳的機遇,以最少的投入創造最大的利潤。

  創業如浪中行舟,要堅定信心,矢志不移,果敢地搏擊衝浪,就能到達成功彼岸,這是他對創業的感悟。風雨幾載,始終銳意向前,雖然創業的過程是艱辛的,但創業成果卻令人欣慰,也讓人刮目相看,成為當之無愧的致富帶頭人。在他的創業歷程中,一個"創"字是最好的註解,顯現出一個創業者的頑強意志。正因為有了這個"創"字,他的事業才能在經歷了一番風雨的洗禮之後,綻放出絢爛的光彩。作為一名有志青年,飲水不忘挖井人,自己雖然擺脫了困境,生活一天比一天富裕,他心中有一個願望也越來越強烈,那就是讓身邊的鄉親們也能過上好日子。但看到自己周圍的一些村民、朋友生活還很拮据,別爾德別克巴爾依主動幫助他們,儘自己最大努力使他們就業,或給他們提供就業思路及相應的優惠政策。

  近年,他將繼續擴大規模,大力扶持貧困家庭青年工人,以自己的實際行動真正為老百姓帶來實惠。

  逐漸富裕起來的別爾德別克巴爾依沒有忘記回報社會,他用濃濃熱情默默的為社會奉獻著自己的愛心,2008年5月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他主動捐款200元,青海玉樹地震、甘肅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災害來臨時,別爾德別克巴爾依依舊積極的捐款,他常說,我是從苦日子中走過來的,希望我的微薄之力能為別人解決一些燃眉之急。

  用他的話說:"我以我的成功作為示範,把經驗和理念傳授於人,讓大家一同致富,是我理所應當的義務。"別爾德別克巴爾依同志在改革開放的潮流中,勇於拼搏、開拓進取,對事業認真負責,誠實待人,保持了一個共產黨員的本色。成績是開拓者艱難跋涉的記錄,榮譽是對開拓者執著追求的獎賞,輝煌是理想與價值的燃燒,別爾德別克巴爾依苦苦追求的事業,必將不斷取得新的輝煌。

  大學生返鄉創業優秀事蹟材料6

  杜曉晨,現為集寧區蝶戀花文具禮品店經理。蝶戀花文具禮品店總面積220平方米,主要經營文具、禮品、飾品、體育用品等。面向就近的工農路小學,集寧五中以及中小型企業,實現辦公文具禮品自選一體化,以最實惠的價格為廣大群眾提供全新便捷的商品。

  杜曉晨於2014年7月畢業於內蒙古師範大學物理與電子資訊學院電子資訊與技術專業。他生活比較簡樸,由於家庭經濟原因不得不做各種兼職工作。大學期,在內蒙古呼和浩特市大學城創辦了大學生生活用品專賣網站,該網站針對於大學城學生買東西難,買東西貴,建立了第一家便於學生及居民的網上購物,經營範圍包括各類生活用品、健身器材、以及節日禮物。2014年7月畢業後,回到家鄉開啟了自主創業之路,創辦了蝶戀花文具禮品店,從事文具、禮品、飾品的經營。儘管工作方面的事情很多,但是他還是儘量擠出時間看書學習,進行自我修養,提高自身素質,每天堅持看新聞聯播瞭解國家新動態,為以後經營發展方向做鋪墊。

  該店已經經營了兩年,兩年來,憑靠用心經營,店鋪收益情況良好,並且杜曉晨同志的家庭生活狀況也得到明顯改善。杜曉晨同志正在申請創業貸款,計劃進一步擴大經營規模,做出自己的特色。

  他的工作才剛起步,知道自己還有很多的不足,但是他會不斷學習,不斷地磨練自己,努力做好各項工作,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做一名群眾滿意的商家。

  最後,要加大宣傳力度,為禮品店的發展謀求更多的機會。透過宣傳,提高禮品店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顧客,為禮品店的全面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

  大學生返鄉創業優秀事蹟材料7

  寬敞的大院內放養著一大群體型健壯的藏香雞,林周縣卡孜鄉託門村恰西組林周霞晰畜牧養殖有限公司裡一派生機勃發的景象。回鄉養雞創業的女大學生扎西白珍在今年將原本只有50平方米的養雞場擴建到了1000平方米,她計劃在今年提高土雞的養殖數量、增加產品品種讓公司盈利翻番。

  現年31歲的扎西白珍畢業於西藏職業技術學院,在校期間主要學習林業技術。大學畢業後,扎西白珍曾在拉薩市的一家保險公司任職,雖然在保險公司工作有著較好的前途,但在扎西白珍心中始終有個夢想,那就是能夠回鄉創業,為自己的家鄉作貢獻。

  扎西白珍最終選擇了回鄉創業。靠著父母資助她的10萬元和申請到的5萬元大學生創業補助資金,扎西白珍把本土養殖藏香雞的優勢與國家關於大學生創業的政策相結合,於2017年12月創立了林周霞晰畜牧養殖有限公司,踏上了創業之路,現公司存欄藏香雞已多達200餘隻。

  扎西白珍告訴記者,她在內地考察期間發現內地養雞場都修建了雞棚,所有雞都關在鐵棚裡進行餵養,關養的雞雖然長勢較快,產蛋率也較高,但雞蛋的大小、口感、營養價值都和生態雞有著很大的區別。

  “我剛開始養雞時,只是簡單地把房前屋後的院子圈了起來,然後就將雞放在院子裡散養,平時都是讓雞在院落裡自行覓食,兩天才餵食一次小麥,從未給雞餵食過含有激素的飼料。我始終覺得散養的雞比關養的雞好,因為雞也需要一定的運動量,這樣養出來的雞不僅長得快,而且產蛋量也會提高,自由散養的雞才是真正的生態雞,所產的蛋才是真正的生態雞蛋。”扎西白珍自信地說。

  “我們養雞場的雞蛋也很受歡迎、供不應求,購買雞蛋的顧客還需要提前預訂,雞蛋的價格也從2017年的3元一個,漲到了現在的4元一個。今年我投資25萬元擴建了養雞場,雖然現在養雞場盈利還不多,但我會繼續努力,並積極向縣‘雙創’部門申請大學生創業資金擴大養殖規模,等條件允許的時候,我還會安排貧困戶到養雞場工作,增加他們的經濟收入。”扎西白珍滿懷信心地說。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