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學試題及答案

高等教育學試題及答案

  從小學、初中、高中到大學乃至工作,我們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試題,試題可以幫助學校或各主辦方考察參試者某一方面的知識才能。那麼一般好的試題都具備什麼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高等教育學試題及答案,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等教育學試題及答案 1

  一、 填空題 (10選7,每題1分)

  1. 教育者應當使受教育者的(身心)獲得健康發展。

  2. 高等教育與普通中等教育相比其性質是(專業)教育。

  3. 社會(政治制度)決定高等教育的領導權。

  4. 教育方針以(培養目標)為主要的核心的內容。

  5. 培養高階專門人才的基本途徑是(課堂教學)。

  6. 強調教學內容綜合性的教育模式是(通才教育)。

  7. 高等學校中(教學大綱)是學科教學的指導檔案。

  8. (培養高階專門人才)是高等學校教師的主要任務。

  9. 高等學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環節是(教學)工作。

  10.大學生透過(社會實踐)途徑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際工作體驗。

  二、 選擇題(10選4,每題2分)

  1. 高等學校既培養學術型專業人才,又培養( C )。

  A . 紅又專人才

  B.理論人才

  C . 職業型人才

  D . 技術型人才

  2. 高等教育與人類文化的關係是( D )。

  A . 人類文化制約高等教育

  B . 文化深刻影響高等教育

  C . 高等教育決定文化

  D . 互相包容的內在聯絡

  3. 高等教育的目的具有不可測性是指( B )。

  A . 高等教育培養目標

  B . 高等教育目的只是抽象概括的教育理想

  C . 高等教育社會活動目的

  D . 高等教育科學研究目的

  4. 高等教育強調傳授知識與( B )相統一。

  A . 政治思想教育

  B . 培養能力

  C . 素質提高

  D . 確立共產主義世界觀

  5. 學分制的主要缺點之一是( B )。

  A . 不利於學生髮揮特長

  B . 容易造成教學秩序混亂

  C . 靈活性差

  D . 不利於教師發揮特長

  6. 中國高等學校實( C )。

  A . 通才教育

  B . 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融合

  C . 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結合

  D . 專才教育

  7. 我國高等教育總體發展處於( A )階段。

  A . 大眾化發展

  B . 英才教育發展

  C . 英才教育發展為大眾化

  D . 英才教育向大眾化轉變

  8. ( C )在高等學校的社會職能體系中處於中心地位。

  A . 搞好宣傳

  B . 發展校園文化

  C . 培養專門人才

  D . 發展科學

  9. 高等學校實施全面發展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徑是( A )。

  A . 教學

  B . 發展素質

  C . 科研訓練

  D . 生產勞動

  10.高等學校教師只有( C )才能在本學科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A . 社會活動頻繁

  B . 人際關係好

  C . 科研成果處於本學科前沿

  D . 教學成績突出

  三、名詞解釋 (每題4分,15選3。)

  1. 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是在完全的中等教育基礎上進行的專業教育,是培養 各類高階專門人才的社會活動。P5

  2. 我國的教育方針 —— 教育必須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必須與生產勞動 相結合,培養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P31

  3. 教育方針的基本內容 —— 教育方針是國家在一定歷史時期,根據社會政治經

  濟發展的需要和基本的國情,透過一定的立法程式,為教育事業確立的總的工作方向和奮鬥目標,是教育政策的總概括。教育方針的基本內容包括三個方面:教育發展的指導思想;教育的培養目標;實施的途徑。P29

  4. 教育目的 —— 教育目的是指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一定社會所需要的人的基 本要求,它規定了所要培養的人的基本規格和質量要求。P31

  5. 通才教育(與專才教育比較) —— 相對於專才教育而言,通才教育是一種通

  識教育,其目的是為了培養具有高尚情操,有高深學問,有高階思維,能自我激勵,自我發展的人才。它實行的是一種博雅教育,注重理智的培養和情感的陶冶。通才教育具有四個特徵:(1)知識的基礎性和經典性;(2)內容的綜合性和廣泛性;(3)教育形式的多樣性和靈活性;(4)過分通博,學科的深入發展受影響。P64

  6. 大眾高等教育(與英才教育比較) —— 高等教育中的英才教育與大眾教育,

  是指高等教育發展史上的兩個不同發展階段或兩種不同教育模式。二者在教育目的、物件、規模上存在明顯區別。最主要的區別是在受教育者的面的寬窄上。英才高等教育是面向少數人的,規模較小,目的是培養少數治國精英;而大眾高等教育則是面向社會大眾的,受教育者分佈廣泛,使更多的人特別是工農大眾子女也可以上大學。教育規模擴充套件,以高等教育的層次、種類和形式的多樣化為特徵。教育目的主要是培養國家所需要的各行各業的建設人才,也包括一部分未來的國家管理人員。P69

  7. 課程 —— 狹義的課程是指被列入教學計劃的各門學科,及其在教學計劃中的地位和開設順序的總和。廣義的課程則是指學校有計劃地為引到學生獲得預期的學習結果而付出的綜合性的一切努力。廣義的課程突破了以課堂、教材和教師為中心的界線,使教育活動克服了以學科、智育為轉移的唯理性模式的束縛,在更廣闊的範圍內選擇教學內容。P235

  8. 教學計劃 —— 教學計劃是按照高等學校培養目標制定的指導教與學活動的

  規範性檔案,它體現了社會對某一種專門人才培養規格的基本要求,是學校組織和管理教學工作的主要依據。教學計劃包括專業培養目標、學習年限(學分總計)、課程設定及其主要的教學形式和學時(學分)的分學期分配。P240

  9. 教學大綱 —— 教學大綱是以系統和連貫的形式,按章節、課題和條目敘述該

  學科的主要內容的教學指導檔案。它根據教學計劃,規定每個學生必須掌握的理論知識、實際技能和基本技能,也規定了教學進度和教學方法的基本要求。P242

  10.教材 —— 教材也稱教科書,是教學的主要依據,它是闡述教學內容的專用 書籍,是教學大綱的具體化。教材的基本構成包括目錄、正文、作業、實驗、圖 表、附錄、索引和註釋。正文是教材的主要部分。P245

  11.班級授課制 —— 班級授課制也稱班級教學制,是將學生按大致相同的年齡 和知識程度編成班級,教師根據各門學科的教學大綱規定的教學內容和固定的教 學時間表,面對由一定數量學生組成的班級進行教學的教學組織形式。P253

  12.學分制 —— 學分制是與學年制不同的教學管理制度,是計算學生學習程序

  或學習分量的一種方法、手段或尺度。一般是將學生畢業時應掌握的知識、能力的總體分解成各“小單元”,並分別確定為必修與選修兩大類,規定每門課程的學分和取得該專業畢業應修滿的總學分,作為學生畢業或獲得學位的業務標準。P263

  13.教學和教學過程 —— 教學是學校實現培養人才的基本途徑,它是由教師、

  學生、教學內容、教學媒介(包括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構成的系統,是教師和學生在教學系統中透過媒介進行的傳遞資訊的雙邊活動。

  教學活動作為一種動態過程而展開就稱為教學過程。教學過程是學生在教師

  的引到下,系統學習科學文化基礎知識和掌握基本技能,同時發展智力和體力,樹立辨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社會主義道德品質的過程。因此,教學過程本質上是教師指導下學生個體的認識過程和發展過程。教學過程有三個特點:其一,師生共同參與的過程。其二,學生系統地學習間接知識的過程;其三,教學過程是師生間知識傳授的過程,又是學生世界觀、價值觀、道德品質、心理素質形成的過程。P218-219

  14.教學原則 —— 教學原則是依據已發現的教學規律和一定的教育目的',對教 師和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在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守的基本要求。P226

  15.學制 —— 學制是指一個國家的各級各類學校的系統,它包括:有哪些種類

  的學校,這些學校由誰來主辦和管理,學校的性質和任務是什麼,實際的入學條件、修業年限以及各級各類學校的關係如何等等。P85

  四、簡述題 (每題8分,18選4。)

  1.社會政治制度與高等教育的關係 P5

  答:(一)政治制度對高等教育的制約

  1. 政治決定了高等教育的領導權

  2. 政治決定受高等教育的權利

  3. 政治制約著高等教育體制

  4. 政治制約著高等教育的方針、目的

  (二)高等教育的政治功能:高等教育透過發揮其政治功能為社會政治服務

  1. 對受教育者進行政治教育

  2. 培養專門政治、法律人才

  3. 推進民主政治的發展

  2.社會經濟制度與高等教育的關係 P9

  答:(一)經濟發展對高等教育的決定作用

  1. 經濟發展是高等教育發展的物質基礎

  2. 經濟體制的變革決定了高等教育體制的變革

  3. 經濟發展水平決定著高等教育發展的速度和規模

  4. 經濟結構的變化制約著高等教育的結構

  (二)高等教育對經濟發展的巨大推動作用

  1. 高等教育促進經濟增長

  2. 高等教育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完善

  3. 高等教育可以提高人們的經濟收入,改善社會不利群體的社會地位

  高等教育的上述經濟功能是透過培養高階專門人才和再生產科學技術這兩條基本途徑而實現的。

  3.社會文化與高等教育的關係 P17

  答:(一)文化對高等教育的影響

  1. 文化影響著高等學校教育的內容

  2. 文化系統與文化設施影響著高等教育的實施

  3. 文化傳統影響著高等教育特色的形成

  4. 高等學校的校園文化受到社會文化的深刻影響

  (二)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對文化具有反作用

  1. 高等教育具有選擇、傳遞、儲存文化的功能

  2. 高等教育具有創新和發展文化的功能

  4.簡述現代大學的社會職能及其相互關係 P25

  答:現代大學的社會職能包括:

  (一)培養專門人才是現代高校的根本使命(教學職能)

  (二)發展科學是現代高校的重要職能 (研究職能)

  (三)服務社會是當代高校職能的延伸 (針對社會)

  現代大學三大社會職能之間的相互關係,是相互聯絡、相互滲透的,共同構

  成現代大學的職能體系。其中培養人才是現代高校的根本使命,發展科學是高校的重要職能,直接服務社會是高校培養人才、發展科學職能的進一步延伸,使它們不脫離社會實際。

  5.簡述教育目的的性質 P32

  答:(一)教育目的是一種教育理想 (主觀性)

  (二)教育目的具有客觀性

  6.簡述高校關於全面發展教育的實施途徑 P48

  答:在高校中,實施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途徑主要有三個:課堂教學、科學研究訓練、社會實踐活動。

  7.簡述我國高等學校教師的社會地位 P171

  答:高校教師的社會地位,取決於教師的勞動在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人們對這種作用的認識程度。高校教師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一)透過繼承、傳播、發展和創造人類科學技術文化知識,培養各類高階專門人才,促進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

  (二)透過社會服務,直接推動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設。

  儘管高校教師的作用與貢獻是客觀存在的,但由於教育的社會效益具有滯後性,經濟效益具有間接性,教師的勞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很難及時地、直接地實現其真正的價值。因此社會上仍存在輕視教師勞動的觀念,以為教師的工作是簡單的重複,與物質財富的生產沒有關係。但是政府通過了相應的法律法規,為教師社會地位的確定提供了法律依據,對教育經費和教師待遇都有所規定。

  高校教師應該看到,我國經濟尚欠發達,經濟待遇的提高需要一個過程。同時還應意識到,教師社會地位的高低,最終取決於教師素質、水平的高低,取決於自己對社會的作用與貢獻,要有默默無聞的準備。

  8.當代大學生個性心理發展的主要特徵及其在教育上的意義P185

  個性心理特徵主要表現在氣質和性格兩方面:

  1、大學生的氣質已經基本穩定下來,能根據自己的氣質特徵選擇今後的發展方向,並能克服氣質中的消極因素影響,發揮積極因素的作用。教育上主要是幫助大學生認識自己的氣質特徵,使其能在學習與生活中揚長避短,預防心理疾病的產生,更好地發展自己。

  2、大學生的性格正逐漸完善和穩定下來,具有穩定的態度和行為習慣,具有積極的意志品質與理智情感特徵。教育上主要是幫助大學生改變以往性格特徵中的消極方面,發展積極方面,以形成完善的人格。

  9.如何正確處理基礎課與專業課、必修課與選修課、理論課與實踐課在課程結構中的關係。P236-237

  正確處理基礎課與專業課的關係

  (1)要加強基礎課,以有利於學好專業課,也有利於專業變換和全面提高人的素質;

  (2)加強基礎課並非愈寬愈深愈好,要適度,使學生在普通課的基礎上實現高度專業化;

  (3)專業課分為專業基礎課和專業的職業傾向課。著眼於拓寬專業眼界,提高專業理論思維層次和掌握科學的一般方法論。

  正確處理必修課與選修課的關係

  (1)兩類課程應比例適當,相互補充相互促進。既保持主幹課程的系統性與完整性,又增加教育計劃的靈活性。

  (2)應適當增加選修課的比例,適當壓縮必修課的學時和教學內容。以有利於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使學生的學業能反映本專業的規格和要求;

  正確處理理論與實踐的關係

  (1)要克服輕視理論輕視書本知識的錯誤傾向,切實加強基礎理論知識教學;

  (2)要加強基本技能的訓練,克服忽視實踐的傾向,培養理論聯絡實際的學風與能力。

  10.如何科學、合理地制定專業培養目標和規格 P213

  答:(一)專業人才的培養目標要與國家的教育方針、高等教育的總體培養目標一 致

  (二)培養目標和規格要實事求是,切忌偏高和偏低

  (三)培養要求應體現層次、規格的差異性,切忌籠統

  (四)人才培養質量規格的國際可比性。在學習年限、課程體系、學分、教材、學位水平方面,儘可能地和國際公認的標準接近。

  11.簡述高校教學方法的主要特點 P266

  答:高校教學方法的主要特點有:

  (一)有教師直接控制轉變為師生共同控制資訊的傳遞

  (二)由於大學生學習的獨立性增強,使組成教學法的雙方在整個體系中的

  比重發生較大的變化——教師的校的成分逐漸減少,學生自學的成分逐漸隨著年級的升高而遞增

  (三)教學方法與研究方法的相互滲透和結合

  12.大學生學習過程的特點是什麼?P223

  答:大學生學習的獨立性、自主性、探索性增強。獨立性增強意味著他們對老師的依賴已經減弱;自主性增強意味著他們自己管理自己,自己選擇發展方向;學習探索性的增強意味著在一定範圍內他們也以直接知識為認識物件。

  13.大學教師從事科學研究的意義 P297

  答:(一)教學與科研結合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客觀規律

  (二)科研是提高師資水平的基本途徑

  (三)科研是培養學生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

  (四)科研是發展新學科的基礎

  (五)科研是學校直接為和會服務的主要渠道

  (六)科研是加速學校管理現代化的重要條件

  14.簡述社會實踐活動對高等學校人才培養過程的意義 P325

  答:社會實踐活動在培養人方面所起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可促進知識的轉化和知識的拓展

  (二)有利於增強大學生的社會意識和社會技能

  (三)有利於發展大學生的創造才能和組織才能

  (四)有利於大學生提高修養、完善個性品質

  15.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 P353

  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是用馬克思列寧主義來教育和武裝學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工作主要有:

  (一)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和鄧小平理論教育學生,確保高等教育的社會主義方向

  (二)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啟發教育學生,增強大學生認識、改 造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

  (三)調動和激發大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和創造性,保證和促進學生的 全面發展

  (四)引導、培養和不斷提高大學生自我教育與自我控制的能力

  16.簡述我國高等學校教師聘任制度的意義有哪些。P113

  答:教師聘任制度的實施,一定程度地打破了高校教師鐵飯碗地局面,一是有利於教師資源的最佳化配置,促進了高校教師的合理流動;二是優化了高校教師的隊伍結構,對加強高校的學科建設,提高學術水平都具有積極的意義;三是聘任制有利於形成競爭上崗的局面。

  17.簡述我國高等學校學制的特徵 P92-93

  答:我國高等學校系統的宏觀總體特徵是:以多重公立系統為主,大多高校由各省(市、區)舉辦和管理,部分由中央部位負責;與此同時私立系統尚處於逐步形成中。高校體現為專科、本科和研究生三個層次。

  我國高等學校系統的微觀特徵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層次結構輪廓清晰,各層次間基本能夠保持銜接,相互連貫,但培養規格上還有些模糊,特別是專科教育的定位問題還有待進一步明確;

  ―― 進入各層次都有比較嚴格的入學條件限制,實行嚴格、規範而統一的考試製度。 ――在學習方式和修業年限上,加強改革,增強靈活性,但總體上比較刻板、劃一。

  18.簡述高等教育宏觀管理體制的三個模式 P116

  答:人們通常將當前世界各國高等教育的宏觀管理體制劃分為三種模式:

  (一)中央集權型的高等教育宏觀管理體制

  這種體制下,高等教育完全由國家舉辦,高等教育的管理和決策權力在中央政府,由中央政府直接調解高等教育活動。以法國為典型代表。

  (二)權力分散型的高等教育宏觀管理體制

  又稱分權制,一般高等教育的決策權力不在中央政府,而是由地方政府或利益集團來獨立行使高等教育決策、立法、財政撥款以及評估、監督職能。以美國為典型代表。

  (三)集權與分權結合型的高等教育宏觀管理體制

  簡稱結合型管理體制,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或政府與高等教育部門共同承擔高等教育的管理職能,各自在不同層次行使其職能,並滿足各方利益需要的管理體制,以德、日、英等國家為代表。

  高等教育學試題及答案 2

  一、單項選擇題

  1.我國考試製度的建立始於()。

  A.漢代 B.隋代 C.唐代 D.宋代2.歐美教育史稱世界上第一所大學是()。A.雅典大學 B.赫克邁大學

  C.阿資哈爾大學 D.薩萊諾大學

  3.大學的交流功能包括自由的學術氛圍,校園的開放化,學科發展的綜合化,還有()。

  A.民族化 B.地域化

  C.國際化 D.時代化

  4.美國在高等教育宏觀管理體制上採用()。A.中央集權制 B.權力分散型

  C.集權與分權結合型D.高校獨立發展型

  5.高校教師來源的構成狀況是指()。

  A.專業結構 B.學緣結構

  C.學歷結構 D.職務結構

  6.“真理就是有用”是哪種人生價值觀的觀點()。A.享樂主義 B.存在主義

  C.權力意志主義 D.實用主義

  7.做好大學德育工作,必須多方位,多層次形成合力,是指()。

  A.層次性原則 B.情理相融原則

  C.教管結合原則 D.整體性原則

  8.學科發展的穩定性與可持續發展,主要涉及()。

  A.學科的發展潛力 B.學科發展的成熟水平C.學科發展佈局的整體性 D.學科影響的社會性9.最早的研究生教育出現在19世紀的()。A.德國 B.英國 C.美國 D.法國10.大學校園文化的主體是()。

  A.在校大學生 B.社會影響與學校師生的互動C.主流文化與亞文化的結合 D.全校師生員工

  二、多項選擇題

  1.19世紀英國發動了新大學運動,其特點包含()。

  A.打破宗教信仰限B.重視技術教育

  C.政府加強集權管理D.推行男、女同校 E.提倡多元捐資辦學2.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在大眾化程序中的標誌是()。

  A.辦學主體多樣化B.辦學形式多樣化C.教育目標多樣化 D.管理體制多樣化

  E.教學內容多樣化

  3.從價值觀考察的教育本質論包括()。A.個人本位 B.經濟本位 C.社會本位

  D.文化本位 E.知識本位

  4.高校教師職業特點的多樣角色包括()。A.傳道者 B.授業解惑者 C.示範者

  D.管理者 E.研究者

  5.高校教師隊伍的結構,主要指()。

  A.職務結構 B.學歷結構 C.性別結構

  D.專業結構 E.年齡結構

  6.德育工作的新特點是()。

  A.人本性 B.理想性 C.層次性

  D.開放性 E.傳統性

  7.德育工作中的消極觀點有()。

  A.務虛論 B.從屬論 C.法德論

  D.智德論 E.抵消論

  8.課程內容選擇的基本原則有()。

  A.經濟性 B.適時性 C.專業性

  D.實踐性 E.滿足性

  9.高校校園文化功能包括()。

  A.育人 B.導向 C.輻射

  D.凝聚 E.激勵

  10.高校自主權包括()。

  A.自主調整招生比例 B.自主調整專業設定C.自主制訂教學計劃 D.自主開展與境外高校的交流 E.自主決定收費額度

  三、判斷題

  1.戰國中後期誕生的《大學》與《學記》是世界上最早的教育專著。

  2.1862年京師同文館的建立標誌著中國近代新式教育的正式開始。

  3.教育是一種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4.我國高等學歷教育包括專科教育與本科教育。

  5.德育的情理相融原則就是一切都要首先以情動人。

  6.學科是專業設定的基礎與依據。

  7.高校教學過程的基本特點是探索未知世界。

  8.高校科研以基礎研究為主。

  9.研究生教育的基本條件就是要具備雄厚的師資力量與大量投入資金。

  10.高等教育發展要遵循公平與平等相統一原則。

  高等教育學試題及答案 3

  一、單項選擇題

  1.書院成為高等教育機構,始於()。

  A.隋代 B.唐代 C.宋代 D.明代

  2.唐代官學教育的主幹是()。

  A.藝術教育 B.文學教育

  C.經學教育 D.詩賦

  3.美國開設的第一所高校是()。

  A.耶魯學院 B.普林斯頓大學

  C.哈佛學院 D.威廉 瑪麗學院

  4.現行的高等學校領導體制實行()。

  A.校長負責制 B.校務委員會負責制

  C.黨委集體領導制D.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

  5.以法制代替德治是指德育消極觀中的()。

  A.從屬論 B.智德論 C.法德論 D.抵消論

  6.把科學原理變成改造世界的能動力量的研究是()。

  A.自然科學研究 B.工程科學研究

  C.社會科學研究 D.人文科學研究

  7.以認識自然世界,探索自然規律為目的的研究活動是()。

  A.基礎研究 B.應用研究

  C.綜合研究 D.開發研究

  8.專業式研究生培養模式產生於()。

  A.德國 B.蘇聯 C.美國 D.日本9.蔡元培說過“欲知明日之社會,先看今日之校園”,是指學校文化的()。

  A.獨特性 B.易變性

  C.先導性 D.開放性

  10.依法治教的具體物件是指()。

  A.依法治教的主體 B.依法治教的客體

  C.依法治教的主、客體D.依法治教的依據二、多項選擇題

  1.19世紀,德國新人文主義代表洪堡提出“大學自治”主張,包括()。

  A.學術與國家政治分離 B.學術自由,科研至上C.倡導研究學習 D.實行教授治校

  E.實行靈活的聘任制

  2.現代大學的基本功能有()。

  A.教育 B.研究 C.服務

  D.產業 E.交流

  3.高等教育的國際化標誌是()。

  A.鼓勵學生跨國界活動

  B.地區、國際間交流與合作日益頻繁

  C.世界留學生規模劇增

  D.合作辦學趨勢方興未艾

  E.普遍增設國際性內容的課程

  4.西方思潮對大學生價值觀帶來衝擊的有()。A.享樂主義 B.權力意志主義

  C.理想主義 D.實用主義 E.存在主義5.高校教師職業的性質是()。

  A.專業性 B.複雜性 C.創造性

  D.示範性 E.個體性

  6.高校教師專業訓練的內容包括()。

  A.專業信念 B.專業態度 C.專業知識

  D.專業技能 E.專業形象

  7.德育工作到位,體現為()。

  A.隊伍到位 B.目標到位 C.政策到位

  D.陣地到位 E.管理到位

  8.高校科研按活動物件分,包括()。

  A.自然科學研究 B.工程科學研究

  C.基礎科學研究 D.綜合科學研究

  E.人文科學研究

  9.高校校園文化的特徵是()。

  A.開放性 B.穩定性 C.先導性

  D.獨特性 E.傳統性

  10.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原則包括()。

  A.方向性 B.個性化 C.學術性

  D.繼承性 E.開放性

  三、判斷題

  1.漢代的鴻都門學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學、藝術專科學校。

  2.1898年京師大學堂的建立標誌著我國近代新式教育的正式開始。

  3.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進個人生理和心理全面和諧的發展。

  4.高等教育目的是高等教育實踐活動的起點與歸宿,貫穿於高等教育活動全過程。

  5.德育不能靠灌輸,而必須疏導。

  6.高校學科設定就是看學科發展的成熟水平。

  7.高校教學過程是一個個體認識社會化的過程。

  8.高校科研要求學術目標與經濟效益相結合。

  9.高等教育發展要靠遵循多主體、多形式共同發展的原則。

  10.依法治教是教育行政管理的範圍擴大和職能轉變的必然要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