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膠模具鉗工實習工作報告

塑膠模具鉗工實習工作報告

  隨著社會不斷地進步,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報告具有雙向溝通性的特點。那麼什麼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塑膠模具鉗工實習工作報告,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工作目的:

  1.瞭解模具結構

  2.學習怎麼配合模仁、入子、滑塊、頂針等。

  3.瞭解模具的加工工藝,

  4.認識那個部分是CNC、EDM加工出來,

  5.認識那個部分是線切割,鑽床、銑床,車床加工出來的,

  6.什麼時候可以用磨床加工來配合。

  7.學習認識那些是膠位面、保護膠位面。

  8.那些面需要拋光,以及瞭解怎麼拋光。

  9.瞭解那些需要配合,那些需要精密。

  10.學習分析試模後開出產品的問題點,以及學習怎麼修模好。

  工作內容:

  工作主要內容有幫助配模、裝模、拆模、修模。工作中不斷積累,不斷學習、勤勞動手,用實踐來驗證理論,從而瞭解模具結構,不斷地去探索起設計原理,為什麼要這樣設計,以及每個結構組成在模具開模和合模中的重要作用。

  (一)配模:主要幫助配有頂針、絲筒、滑塊滑塊導向塊、耐磨板、頂塊和入子,具體工作方法及注意事項:

  配件時,主要藉助紅丹合模油來觀察配合,如果裝配太緊,就需要用銼刀或者打磨機將紅色顏色比較深,而且分佈不均勻,顏色較深的部分去掉,繼續重複配合銼屑,直到兩平面鋪滿均勻紅丹方可。

  配合時需要觀察是透過什麼加工而來,例如需要配合的槽是火花機放電而成的形狀,一般來講,需要銼配放電部分,因為放電部分比給定的尺寸略高,放電過程中,銅電極通電容易損工,沒有將放電到需要的尺寸。

  配合時,頂針、絲筒等管類零件都需要間隙配合,要求手推很順,導向塊、耐磨板等在工作中未其作用的底面或者其他部分,可以倒大R角或者選擇避空幾十條來保證板能很順地放進和取出。

  頂塊、入子設計的膠位面比較廣泛,銼配時,一定要注意膠位面的保護。

  (二)裝模:將小配件一件件一次配合好以後,分別作上記號,然後依次按步驟裝模,放O型環(防止漏水)。裝公模仁:裝模仁(裝好入子)→放邊部加緊塊→鎖緊模仁→放轉角入子→放頂針、絲筒/放入子、斜銷→放斜銷導向塊等→放推板→放頂針固定板和頂板→鎖緊併合上墊板、支撐住、模板→並放上耐磨塊。裝公模仁:放母模仁(已堵好水路)→放邊夾緊塊→斜銷和斜銷導向塊→鎖緊→放熱流道板。

  A、在合模之前檢查每個水路是否漏氣,

  B、在合模之前耐磨板上採上油槽,

  C、所有配件已經全部裝好後,裝模,合模後,檢查公母模之間的合模間隙。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