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師教育教學感言

名師教育教學感言

  教師在教學工作中想必有各種感言,下面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名師教育教學感言,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名師教育教學感言 篇1

  我們的語文課光說不寫似乎成了一種時髦,孩子練就了一張巧嘴,卻留下了一隻笨手,要寫,就顯得非常痛苦,這是缺少鍛鍊的緣故。寫順了,寫慣了,就不再覺得是一件苦事,反而有一種寫後的酣暢淋漓的快感。筆下流出的是文字,是思想,是情感,對寫的人來說,是一種物化的思維的結晶!所以,愛寫,是習慣使然,一旦寫成了一種習慣、一種思考的方式,那麼,語文學習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語文就成了一種素質。至於對現代漢語系統的把握,早已融入了自身的血液之中。

  我們總是苦於無法瞭解孩子,而最簡便、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閱讀兒童文學。讀孩子們喜歡讀的書,你就會走進那個神奇的繽紛的世界,才有可能讀懂兒童、讀懂孩子。其實,無論到任何時候,文學對於我們心靈的撫慰作用都是無法泯滅的,它給予我們的溫馨和美感,以及善感和敏感,將會讓我們一生受用。

  教師為了節省課堂教學的時間,為了趕自己的教學進度,在需要孩子花時間去讀、去感悟的時候,往往“越俎代庖”,替代了孩子自己的學習過程。這猶如農民在曬乾菜時“節約了陽光”,而用烘乾的辦法一樣,得到的是老得蹦掉牙的乾菜而已!

  一堂好課折射出的不僅是教師的學識、才智,還有他的人格和品質。

  教師在孩子與課文之間,應該做一個紅娘。當孩子對課文沒有興趣的時候,教師應當將課文中最精彩的、最有趣的、最有魅力的地方介紹給孩子,讓孩子對課文產生好感,從而願意甚至主動地閱讀文字、開掘課文的內涵;當孩子及時提供指導,讓孩子與廣西深入地對話下去……如此教學教師就是孩子喜歡的紅娘,而不是令人討厭的“第三者”!

  功利性的學習使學習本身失去了與生俱來的那種快樂、那種美妙的感覺。學習勢必成為一種附加的、外在的壓力。遊戲式的學習沒有功利性,是一種由內而外的自由的活動,有利二孩子各方面和諧發展。沒有“遊戲時代”的童年,是殘缺的童年,是沒有幸福可言的童年。我們決沒有理由為了孩子的明天的幸福而剝奪他們今天的快樂。沒有快樂的今天哪有幸福的明天?

  簡單意味著在課堂上需要我們放棄一切與孩子的學習無關的東西。有所為,有所不為,不必將每句話、每個句子都講得那麼透徹,留下點餘地和空間反而更美!

  我們的孩子不擅長描寫,卻喜好議論,儘管他們的議論不夠成熟、不夠深刻,甚至很多是幼稚的、錯誤的,但畢竟這是他們真實的思想、真切的感受、真正的話語。我們的作文教學恰恰缺少孩子自由的、廣泛的議論!這本身就是讓我們的孩子“少思想、多複製”!議論少,想象得更少!其實,想象是孩子的專利,在孩提時代,多讓孩子寫點想象的文字,就是一種創造力的培養,孩子的世界原就是一個童話般的世界!

  教師應該具有一顆永遠年輕的童心,只要童心不老,他就能成為一個孩子喜歡的好老師,而要成為一位優秀的語文老師,還需要具有童眼看世界的本領、看課文的能力。這樣的眼力是需要磨礪出來的。

  現代資訊科技再先進,也無法展現孩子從語言文字描述中形成的個性化的形象。想象的,儘管是模糊的,但又是最準確的、最能憾動心靈的。與其花這麼多的精力製作並不成熟的課件,還不如引領孩子透過課文語言進行精神之旅。模糊的時候,孩子很想看清楚些,一旦用科學的眼光讓孩子看得一覽無餘了,學習也就失去了應有的興趣和探究的慾望、動力。窺探語文,是保持孩子學習語文慾望的極好境界。

  學會有選擇地放棄,追求深刻的簡單。簡單就是快樂,簡單就是幸福。

  名師教育教學感言 篇2

  教學是一種“奔跑”。有時教師在領跑,引領孩子走向知識的殿堂;有時孩子在自主地奔跑,教師在孩子後面助力,在孩子旁邊加油吶喊。教師與孩子在互動中不斷改變前後位置,奔向一個又一個終點,又從一個個新的起點出發。

  “數學是模式的科學”。小學數學中,數學概念、法則、性質、規律、公式、數量關係等都可以視作“數學模型”,數學教學就是引導孩子經歷知識的生長過程,即建構“數學模型”的過程。

  數學與生活天然地聯絡在一起,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公園裡有數學、體育中有數學、購物中有數學、圖案中有數學、科技中有數學……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數學教學要讓每一位孩子擁有一雙發現數學、欣賞數學的眼睛,引導孩子用數學眼光觀察生活、思考世界。

  孩子已有的經驗和知識基礎是孩子理解數學的基礎。教師要善於創設多樣的情境,為孩子提供實物、圖、表等豐富的材料,讓孩子嘗試用不同的情境去解釋同一個概念,從不同的角度去描述同一個問題,豐富孩子對數學的理解。

  數學問題產生於數學情境,一個好的情境能激發孩子學習興趣與探究慾望。數學情境不等於生活情境,它可以是源於生活的有豐富現實背景的生活情境,也可以是源於數學自身的純數學的問題情境,還可以是源於其他學科的生活常識或科學探索類的情境。在數學情境的問題上,課堂教學中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有的教師設定的情境不合理,有的情境偏離教學目標,有的情境不能很好地引發孩子的數學思考;二是有的教師不會用好數學情境,沒有發揮好情境的功能,使情境在使用中偏離了目標。

  我們要努力把數學課上得簡單、快樂,使數學課充滿生機與樂趣,使數學課成為孩子學習創造的樂園。讓每一個孩子都能體會“數學好玩”,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數學學習中享受數學,讓每一個孩子都擁有一個美麗的數學童年。

  數學課成功與否的一個簡單標誌就是課堂上孩子是否在“動腦筋”,也就是孩子是否積極地思考數學,而不是被動地聽講、簡單地模仿和機械地記憶。

  “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數學學習很重要的一個方面是學會“問”數學,要使更多的孩子願問、敢問、會問。教師要用一個個問題串起課堂,使孩子的學習從問題開始,經歷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到產生或研究新的`問題結束。

  教師的課堂智慧在一個個具體教學行為中體現出來。當孩子發表意見的時候,他能夠正確把握問題的實質;當課堂有精彩生成的時候,他能夠敏銳地捕捉最有價值的資訊;當課堂氣氛沉悶時,他能夠妙趣橫生地調整教學;當孩子的思路受阻的時候,他能夠引出一條新的通道;當孩子無法表達清自己的意見的時候,他能夠引導孩子說出來……

  “節外生枝”是課堂的一份美麗,孩子的一個動作和一句話,課堂裡的一個偶發事件,甚至突如其來的“干擾”,都可以成為難得的教育資源。對於這些突然出現、稍縱即逝的課程資源,只要教師及時地搶抓並有效利用,運用教學智慧巧妙發揮,就能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充滿情趣、充滿活力、充滿智慧。

  “試教”是一種有“爭議”的教學,有很多人認為多遍的“試教”使“公開課”失去了本真的意義。其實,我認為本沒有“試教”,每一次教學都是真實的教學(當然,我們反對同一內容對同一批孩子的重複教學),在不同班級中教學怎麼能說“試教”呢,應該更名為“多次教學”。“多次教學”的目的是使教師更好地感悟孩子,感悟課堂,積累教學實踐智慧,提升教學水平。

  有位詩人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我們很多教師也有這樣的感覺,每天上課、下課,好像也沒什麼好研究的。其實,課堂是研究的最佳場所,教師處於研究的最佳位置,教師可以從一節課的對比,一個案例的解析、一次孩子訪談、一個問題小調查開始進行研究,研究要做得細、做得實,把教育教學中的點點滴滴的感悟記錄下來就是一份好的研究。於是,當你真正走進研究的時候,你會驚呼:這邊風景獨好!

  “課例研究”是一種適合教師研究方式。“課例研究”使教師經常處於一種反思狀態,有助於教學理論的內化與實踐水平的提升,有利於提高教師形成敏銳的課堂觀察能力,有助於提高教師的自我監控能力,有助於提高教師課堂教學領悟的能力。教師經常開展“課例研究”,教學才會常教常新,教學才會變得鮮活有趣、充滿生機、充滿智慧。

  孩子的世界像神秘的海洋。走進孩子的世界,你能看到孩子的世界色彩斑斕,你能聽到孩子的“一百種語言”,你能感受到孩子心靈的美麗……;走進孩子的世界,你能知道孩子每道錯題的根源在哪裡,你能知道孩子不喜歡數學的原因是什麼,你能知道孩子的個性差異有哪些……我們要學會“蹲下來”,走進孩子的世界。

  名師教育教學感言 篇3

  一個一丈多寬的講臺,教師人生夢想的舞臺。曾經懷疑這個小小的講臺,這個雙手伸開足以懷抱在胸的講臺,能創造出多少燦爛的人生?當我第一次以教師的身份踏進小學大門時,我的內心充盈著難以言表的激動和自豪。在適應中,我努力尋找著講臺的奧秘。在講臺上與學生對視的剎那,我才終於明白:原來,個人的這種壓力不是講臺本身而是講臺下那幾十雙熱情而期盼的眼睛。講臺的魅力就在於講臺上與講臺下那段距離所產生的巨大榮耀。被孩子的眼神所震懾的那刻起,終於感覺教師的偉大。教師,不是自己能創造出多少的貢獻和財富,而是看著自己的孩子所創造出貢獻和財富。這是一種最坦蕩與最無私的精神。

  然而,俗話說的好:“醉後方知酒味濃,為師方知為師難”。

  對於這群懵懂的孩子,你的大聲呵斥只能制止孩子們不規矩的舉動。要使孩子真正改正壞習慣,你必須循循善誘。你得找他一次次地談心,在孩子們的淚水中你也感受到辛酸,但為了使每一個孩子健康快樂地成長,你必須狠下心來。我相信年長的教師有教育孩子的經驗與方法,但我們年輕的教師有著與孩子溝通和互動的空間。與孩子們相處,我們可以如朋友一般傾訴。在這個默默無聞的職業裡,我越來越感受到教師所具備的內涵與精神。每一堂課,每一次活動,每一次談話,無不傾注著老師自己的心血。這是一種潛藏在人內心所不願表達的情緒。在與學生的相處中,你無時不用心,你無時不用情,你的一個動作,一個表情,一個眼神,都是你產自內心的一種表露。

  一位資深教授曾這麼說:“再溫柔的女孩子,等走上小學教師這個崗位,都會變成潑婦。”學生當時竊笑。誰也不相信,和這麼些可愛的孩子在一起,該是多麼的充滿童真與童趣。我們相信自己會與這些孩子成為好朋友,我們相信自己的愛心。真正與孩子接觸,事實上,我們愛心依舊,我們真誠依舊。但我們真的有點兇。“教師的心都是經過磨練的。”沒有一位教師喜歡生氣,也沒有教師喜歡放下和善的面孔給學生以難看的臉色。教師的心態不是天生的,他為他所愛的學生所付出了疼痛的艱辛。 愛的力量是世界上最大的一種力量,老師的愛能使少年兒童更為健康地成長,教師的愛又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金鑰匙,再“堅硬”的冰也能被真誠的愛所融化。

  如今,我的心已很明朗。與孩子做伴,做他們的老師,做他們成長中的導航者,是一種責任更是一種榮耀。我相信我會在這求索的過程中不斷的完善自我,因為我心中有一個不倒的信念——做人民滿意教師!

  名師教育教學感言 篇4

  近日在學校的統一組織下,我們全體教師認真學習了《義務教育法》、《未成年保護法》、《教師法》等教育政策法規,我就此談一談學習的體會:

  一、熱愛祖國,遵紀守法

  作為一個教師要熱愛祖國,熱愛人民,更要熱愛教育事業,愛學生,尊重學生,並施以正確的教育內容和方法。作為一個教師,知法是重要的權利義務,學法是重要的必修課程,守法是重要的師德內容,用法是重要的基本功架,護法是重要的基本職責。透過對法的學習,進一步提高了自己的認識,有力的指導了自己今後的實踐。

  二、熱愛本職工作, 盡業樂教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辛勤工作的“園丁”,我想這是人們在表達教育這一職業的偉大和無私。南宋哲學家朱熹說:“敬業者,專心致志以事其業也。”敬業是一種美德,樂業是一種境界。對待本職工作,我們應常懷敬畏之心,專心、盡職、盡責,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盡心竭力、全身心地投入。我們要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績。

  三、熱愛學生,關心學生

  學生處於身心發育的特殊階段,決定了其始終處於一種被撫養、被監護、被教育、被保護的地位。在工作中不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保護人格尊嚴和自尊心,堅決與違反<<未成年人保護法>>的行為作鬥爭。作為一名教師,應該熱愛學生,關愛在我們的培育下茁壯成長的小苗,使他們在快樂和幸福中成長!

  四、刻苦鑽研,嚴謹治學

  我們教師教給學生的那點基礎知識,只是滄海一粟,教師還應具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學到老的進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鮮知識來充實自己,以適應時代發展需要。不管教師讀書難的理由有千萬條,但每個教師自己應該清楚,作為教師,必須要堅持學習,不斷進取。

  透過教育法規的學習,進一步增強了法律意識,今後在工作中一定要貫徹執行教育法規,做讓人民滿意的教師。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