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感言:回味無窮的是兒時的月餅

中秋感言:回味無窮的是兒時的月餅

  中秋感言:回味無窮的是兒時的月餅

  “月是故鄉明,人是故鄉親”每到中秋節,儘管品嚐著價格不菲的月餅,可讓我念念不忘,讓我回味無窮的還是兒時吃的月餅。

  “月過中秋年過半”中秋節前後正是農村秋收最忙碌的時節。每年快到中秋節,兒時的我都纏著母親唸叨著:“娘,咱們到姥孃家竄親戚吧”娘總是說:“又嘴饞了吧,再過二天,等石榴蹦瓣笑開了花,咱就去”.

  我家的院子裡有一棵碩大的石榴樹,聽奶奶說,她嫁進門的時候就結果了,算起來至少有幾十歲了。它結的石榴果又大又甜,是我家中秋節串親戚的最佳禮品。每年綠油油的樹上總是掛滿了密密麻麻的燈籠似的小石榴,從石榴掛果一成形我就喜歡圍著石榴樹數數,123..凡眼睛能看到的都數清記在牆上,只怕被人偷摘。遇到颳風下雨,總會有幾個不結實的被刮下來,我娘總是心疼地讓我去小心翼翼地撿起來,然後瓣開它分給我們吃,不能吃的就晾上,因為皮能入藥。我就試來一次減法演算重新計數。

  姥孃家是祖傳的做糕點生意的,做月餅更是祖上絕傳,在古城享有盛譽。姥爺將手藝傳給了大舅,大舅又傳給了小表哥,我們管他叫小哥哥。童年的我從來沒見過大舅,只是隱隱聽娘說過,“你大舅站錯了隊,被打成了右派”我當時心裡還嘀咕:大舅真笨,連個隊也不會站。這種事大人不願提起,我們小孩更是不能提,否則讓同學們知道,那就抬不起頭了。所以“我三舅在北京工作”常掛在嘴邊向同學們炫耀,從來不提大舅,但是大妗子是我的最愛,很親我,我非常喜歡她。與其說是去姥孃家,更確切地說是去看我大妗子,因為姥娘姥爺早已故去。

  忙綠了一秋天的母親,終於肯在中秋節這一天歇上半晌。一大早母親穿戴一新,將頭髮梳理的光亮整齊,戴了一個黑色的髮卡,我突然發現梳洗打扮後的母親是那樣的漂亮。母親將石榴樹上個大的石榴都剪下來,拿個竹籃在藍底上鋪一張白紙,放上紅紅的黃黃的石榴果,果上掛著幾片翠綠的葉子,蹦開的果裸露著一排排紅紅的小籽,讓整個竹籃都笑開了花。

  姥孃家離我家不太遠,住在古城東門的城牆邊上,也就穿過一條東關街。東關街是古城的商業中心,街道兩邊店鋪林立,母親左邊挎者籃子右邊牽著我的手,不時的有人喊著母親的名字,和母親說著話,母親也常常把我介紹給大家,並讓我喊姨姨叫舅舅,不一會就來到了城東門。

  城東門高達森嚴,每次看見那深灰色的城樓、溼漉漉弩臺,便感覺有一種威嚴感。到了東門不進往北,拐進城背後衚衕,不一會就到姥孃家了。姥孃家高高的石階門檻,兩扇大門朱漆噴繪,有二個光滑的.石柱立於門前,二塊光溜溜的石板成了我們天然的滑梯玩具。

  妗子看見我們來,高興地惦著小腳來回穿梭忙活,一會兒拿起一根竹竿就要摘梨,竹竿上拴著鉤子和網兜,妗子翹起小腳,伸著脖子圍著梨樹來回轉圈挑揀大梨,她的動作活脫脫一個老年芭蕾舞。只見她一邊跳著一邊唸叨著:“你小哥隊裡事多,回家後也忙,連梨也顧不著給摘”不一會,就摘下來一網兜。這棵梨樹結的是鴨梨,可甜了,每年我都來吃,和妗子又不生,因此我不用緊夠,抓起就吃。

  “這孩子也不知道個乾淨”娘責怪著。

  “吃吧,剛下過雨也不髒”妗子一邊說著一邊又到屋子裡端出來月餅,“快嚐嚐,這是你小哥昨晚新打的月餅,你們要不來,後晌就打發他送去了”妗子的話音未落,一股香甜的味道就飄了過來。小哥的手藝那是不用說,只是那個年代缺吃少穿,物質匱乏,家裡哪有那麼多配料,也就點糖、雞蛋和核桃仁、棗面等等,為了過節,至親的幾家帶點麵粉配料啥的,由小哥親自上案烤一點,讓大夥解解饞。妗子端出了一隻青銅色的托盤,托盤上放著幾個圓圓的月餅,沒法區分是五仁的、還是棗泥的,但每一個都酥酥的軟軟的咬一口香甜無比,餘香滿口,我迫不及待地吃了起來……。這一口讓我回味無窮,這一情景讓我記憶一生。

  妗子和母親,我兩個最最親的人,已先後離我而去,每到中秋節,我的記憶深處總是浮現出和藹可親的妗子惦著小腳給我摘梨,端著托盤讓我吃月餅。笑容可掬的母親一掃勞作的疲憊和滄桑和妗子悠閒地說著話,穿戴一新,端莊又漂亮。苦了一輩子的姑嫂倆,親如姐妹,有苦互相訴,有難互相幫,一路走來又一路走去,我相信她們在天堂依然會是好姐妹。親愛的母親,您辛苦了一輩子,沒有享過什麼福,苦難的歲月裡只有在中秋節才能品嚐一點佳餚,現在好了,再不用為溫飽發愁了,天天都能品嚐佳餚。親愛的妗子您放心吧,小哥的日子越來越好,手藝更精湛了,親愛的母親,親愛的妗子在中秋月明之夜,讓我們相約一起賞月、品嚐月餅好嗎,女兒祝福你們中秋節快樂!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