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科技在物理教學中運用教學心得

資訊科技在物理教學中運用教學心得

  資訊科技在物理教學中運用教學心得精華示例

  我國目前正進行著一場以基礎教育改革為核心的教育改革,新課程不僅是知識,也是活動,更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識的過程,傳統的"教學"正逐漸為"學習"所代替,資訊科技教育正逐漸成為必然趨勢.

  隨著物理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中學物理教材有了很大的變化,在教材中加入了很多需要學生自己去進行實驗的實踐活動,同時廣大中學物理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等都在發生根本性改變.

  資訊科技的運用,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完成過去沒有條件完成的實驗,更好地學習物理知識; 能夠使資訊科技成為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的有利工具,不斷提升物理教學質量; 能夠讓教師以及學生在物理課堂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出其各自的作用,更好地實現教學相長.

  下面筆者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資訊科技在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談一些膚淺的體會.

  一、利用模擬實驗讓物理教學更簡單、更直觀

  利用資訊科技進行物理模擬實驗,因為其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不受實驗儀器的限制,又具有操作方便、可視度高、資訊量大的特點,在中學物理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多地被教學工作者使用,透過模擬實驗展示,將一些在現實環境下很難進行或者效果不明顯的實驗順利地完成,使某些複雜的、抽象的物理現象或物理過程簡單化、形象化,以此來彌補一些實驗儀器的不足,增強物理實驗的效果,便於學生形成感性認識,降低學生理解難度,幫助學生加深對現象的`記憶和知識的理解.

  例如,在講"浮力"時,如果教師僅僅憑藉語言來為學生解釋浮力產生的原因,很多學生肯定都會很茫然,因為對中學生而言這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物理現象. 這時就可以藉助多媒體動畫進行展示,教師以動畫的形式為學生展示出一個平置在水中浸沒狀態正在上浮的立方體小木塊,透過動畫觀察,學生可以明顯而又快捷地得出立方體在水中前後左右四個面所承受的壓力是相等的結論,而且在動畫展示中,因上下兩面的壓力差使得小木塊向上浮動的原因也顯得很直觀,教師再利用液體壓強公式推出浮力計算公式,很多學生就能夠輕鬆地理解了.

  又如,在講"探究平拋運動的規律"時,教師可先用手水平丟擲一個物體讓學生觀察; 再用"平拋運動演示儀"演示平拋物體運動的過程,讓學生觀察; 最後展示計算機模擬平拋物體運動的課件,進行平拋運動過程的具體分析. 前兩種實際實驗可以引起學生思考,但由於現象消失得比較快,學生對過程把握不清晰,思考分析運動規律時會遇到困難,教師利用計算機進行模擬物理實驗,模擬平拋運動過程,這樣可以清晰、可控地展示整個物理過程,幫助學生建立物理表象,有利於學生對平拋運動規律的理解. 這種化抽象為形象、化複雜為簡單的方法可以很好地降低學生學習物理的難度,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二、利用網路資源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

  隨著教育理念、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不斷更新,教學資訊化正將我們引向學習型社會. 終身學習、泛在學習,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接受. 因此,很多的教育工作者都在不斷探索新的教育模式,積極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性學習能力. 網路資源的合理利用,可以為物理教學的開展提供更多的便利和空間,它不但可以打破學生對學科知識理解的侷限,使學科間知識能交叉、融合,拓展學生的知識面,拓寬學生的視野,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他們樂於在這個領域裡挖掘自身的潛力,樂於自主性地去獲取知識. 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積極探索和實踐,整合網路教育與學科教育,利用資訊科技創設一些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並與社會相聯絡的學習環境,使傳統的封閉式物理課堂教學逐漸朝著開放式的網路平臺教育發展,使資訊科技的運用成為學生自主學習過程中的有機組成部分.

  例如,在講"水果電池"時,教師指導學生利用網路收集檢索乾電池的有關資料. 學生透過網路學習,既能獲取"水果電池"的製作方法,又能瞭解我國在乾電池製造方面取得的進展,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學生結合網路所學知識和課本知識透過小組討論進行自主探究性製作. 在製作過程中,教師只需適時地激勵學生去克服困難,引導學生掌握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

  又如,在講"電學實驗"時,有的教師由於考慮儀器損壞問題、安全性問題以及教學課時量問題,在實驗時會在很多方面限制學生的操作,這樣對於學生動手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是非常不利的. 但是如果學生在網路技術環境中,就可以利用模擬實驗平臺進行操作,學生可以利用計算機來設計不同的自己想要探究瞭解的電學實驗,邊進行模擬實驗操作邊在網上探究查詢實驗遇到的問題. 這些透過網路資源進行自主探究製作和自主模擬實驗的資訊教學方式,不但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更有利於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充分發揮和鍛鍊.

  三、利用多媒體技術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與傳統的教學方式相比,多媒體集影象、動畫、聲音、文字、影視等資訊傳輸手段為一體,豐富了課堂教學的表現方式,做到圖文並茂、視聽結合、動靜兼備,可以有效調動學生多感官參與課堂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顯著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在新授課教學中,教師在確保必要的板書情況下,可以在教學過程中使用多媒體技術來為學生呈現教學的流程以及學習內容,將教學內容清晰明瞭地展示在學生眼前,節省了課堂上老師板書的時間,增加了物理課堂教學的容量,透過多媒體技術與教材的整合,可以使課堂教學的重點更突出、難點易突破.

  又如,在教學複習階段,複習實驗時教師如果將已做過的實驗再重做一遍就會費時費力,若利用多媒體技術將實驗過程用影片的形式再現,既可以節約教學時間,又能喚醒學生的腦海中原有的物理實驗情況,達到良好的複習效果.

  總之,資訊科技在中學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讓物理課堂教學產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師在進行物理教學的過程中科學地運用資訊科技,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輕鬆、愉悅的環境下學習. 但作為教師必須清晰地認識到,資訊科技的利用是為教學服務的,其目的是提高教學效益,如果教師不注意掌握度的把握,在物理教學中濫用資訊科技,反而會對物理教學產生消極影響. 總之,資訊科技在物理課堂中的應用是教育發展的必然,也必然會讓物理教育產生一次全新的革命,資訊科技也必將會使物理課堂教學真正地走向開放的網路世界.

  參考文獻

  姜文娣. 資訊科技輔助初中物理教學的策略研究[J].中學物理. 2013( 02) .

  李永躍. 資訊科技與初中物理教學整合的探索研究[J]. 考試周刊. 2012( 78) .

  劉以傑. 論資訊科技與高中物理教學的有效結合[J].讀寫算( 教研版) . 2013( 05) .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