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社群服務心得精選範文

高中社群服務心得精選範文

  篇一:

  寒假,我到我所在的社群居委會幫忙,進行社群服務。從2.21到2.27,一個七天,我每日都去居委會服務,幫那裡的工作人員整理資料和檔案,走訪人民群眾,瞭解社群居民的生活情況。剛開始,我並不適應那裡的工作,覺得很無聊,很沒用。但是,透過與當地居民和工作人員的接觸,我逐漸瞭解到了這個社群服務的樂趣。我知道了如何整理資料,如何照顧老人,如何體貼他人,也知道了成年人的艱辛、努力——這一切的一切,若是沒有走出家門,參與服務,就不會體會到的。透過這次社群服務,我提高了社會適應能力和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增強了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也擴大了視野,對自己有了清醒的定位,不僅發現了自己知識結構中欠缺的一面,也感受到了現實和理想的.差距,這對我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啟發。比如說,居委會的資料總是井井有條,分類整齊,透過居委會大媽的言傳身受,我知道了學習應該也像整理資料一樣,每天都應該按門按科地把知識梳理一遍,這樣,不僅有利於查詢,而且還有利於記憶。不只是學習,家裡的一切也應當是這樣,書籍、衣服、玩具等等。其中感受最深的是到社群裡的老人那裡慰問。

  臘月寒冬,劉爺爺的孩子都去外地打工了。劉爺爺年輕的時候喝酒喝得太多,導致了中風,現在,每天他都會推著嬰兒車在院子裡練習走動。我和王大叔到他家幫他收拾完家之後,就和他一起去散步。一般的老人上了年紀都不會像他這樣日日不停,風雨不住地鍛鍊,可見他的毅力有多麼堅韌了。我以前曾經問過他,為什麼要天天鍛鍊,他告訴我說,這是必須的,如果不天天鍛鍊的話,就永遠走不動了。他還告訴我說,自己年輕時貪杯好飲才導致了現在這個結果,現在社會上,好多小孩13.4歲就開始吸菸、喝酒。他們的這些做法都是對自己對父母對社會的不負責任的行為。希望我不要重蹈他的覆轍,要健健康康的成長。聽了這些話,我受益匪淺。透過本次社會實踐活動,一方面,我們鍛鍊了自己的能力,在實踐中成長;另一方面,我們為社會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但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表現出了經驗不足,處理問題不夠成熟、書本知識與實際結合不夠緊密等問題。我們回到學校後會更加要珍惜在校學習的時光,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並不斷深入到實踐中,檢驗自己的知識,鍛鍊自己的能力,為今後更好地服務於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篇二:

  按新課改要求,我利用國慶假期做了三個工作日的社群服務工作。第一天和社群環衛工人一起做保潔,以前總覺得做保潔很簡單,但真正拿起大掃帚時,沒一會就覺得腰痠背疼的,但我還是和環衛工人一起將社群打掃乾淨才停下來休息……第一感覺就是好累,我想那些年復一年幹著這項工作的人們,節假日仍堅守著、無怨無悔,他們真的了不起,我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勞動最光榮”,同時我們應該尊重勞動者,愛護環境,不亂扔垃圾等。

  第二天到社群福利院幫老人曬被子、洗被單、表演節目、和老人交談,瞭解他們的生活狀況以及他們對福利院的態度等。透過這次實踐活動,我變得比以前更加善良,更加勇敢、更加健談。其實世界上還有很多需要我們關愛與呵護的物件,我們應該對社會多一些奉獻,我們應該珍惜我們擁有的一切。同時我還懂得要多孝敬父母。

  家長評價:透過這次社會實踐活動,我感到孩子在成長,有愛心、有責任感,能體會我們做父母的艱辛,孩子回家能幫家裡做家務了。當然,接觸社會、瞭解社會、融入社會才是最重要的,這樣的活動我們非常支援。

  社群評價:這一活動對培養學生公民意識,參與社群建設意識,社群主人翁的責任意識都很有作用,同時豐富了我們社群的服務資源,活躍了社群文化生活,希望繼續加強學校、社群、學生家庭的聯絡,把這樣的活動開展得更好。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