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道》讀書筆記及心得感悟(精選14篇)

《君子之道》讀書筆記及心得感悟(精選14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寫一篇讀書筆記好好地作記錄了。那麼你會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君子之道》讀書筆記及心得感悟,歡迎大家分享。

  《君子之道》讀書筆記及心得感悟 篇1

  對於“君子中庸”,確實存在一個認識的過程,擱在30歲以前,我是絕對不會認可這一種思維方法的。我會覺得,人生就在於“轟轟烈烈”,怎麼可能“溫溫吞吞”呢?那時候的對“中庸”的看法,頗為不屑,在倡導個性的年代,“中庸”是個陳舊迂腐冥頑不顧的老頭形象,甚至有些腹黑,這肯定不是我所想要的。

  這一切,和這幾十年來我們的社會語境有很大關聯,餘秋雨說,“現代社會有一個重大誤會,常常以為中庸是平庸,激烈是高尚。進一步,又把中庸者看成是小人,把激烈者看成是君子,但是,偉大的古代哲人們告訴我們,事情正好相反。”我在接觸到餘秋雨這本《君子之道》後,開始為30歲後的覺醒找回了源頭。

  但是我察覺到,或者歷史的弔詭之處在於,儘管“中庸”才是長久立足之道,是成事之本,但那些走“極端”的人,卻常常讓我們記憶深處的硬碟扇區高速運轉。想一想商鞅,項羽,岳飛,文天祥,這些歷史深處的人影,他們的故事為什麼那麼讓人著迷,僅僅是因為他們另類的存在嗎?

  30歲以後,我終於知道了我疲憊的原因:人雖未老,但是血卻不熱了!

  那些歷史深處的英雄人物,自所以讓人著迷,就在於作為我們普羅大眾,無法完成他們的牛逼劇本,只能一日復一日的機械生存,電影裡臺詞說這種狀態:這不叫活著,這是沒死。

  難道我們不想當英雄?披光芒萬丈,被萬人敬仰?就連紫霞仙子中意的人,也是踩著七彩祥雲的大英雄,但是“英雄”的孫悟空卻不能成全她的愛情,城頭上的定情一吻依舊是個平庸的凡人——只是,平凡的他接受了那個看上去“像狗一樣的”神吹一氣,繼而鼓起勇氣,走向紫霞。

  後來我明白了,即使作為凡人,也不能阻擋我們的靈魂,思想,精神,追求卓越。換句話說,30歲以後,我接受命運的先天安排,但在內心,我不能讓自己甘於平庸。我們追求內心的強大,就在於我們不想被繼續安排,而是要探尋人生的真理,讓自己真正成熟起來。

  知乎上說人的成熟有三個特徵,不需要靠一切阿諛外界的行為來獲得安全感;不需要靠一切貶損外界的行為來獲得優越感;不需要靠外界的一切褒揚來獲得存在感;安靜公平的面對一切。

  血不熱了,並不是讓人擔心的事。涼到冰冷,才讓人絕望。所謂“中庸”,大抵如此。

  《君子之道》讀書筆記及心得感悟 篇2

  餘秋雨先生《君子之道》一書向國人訴說讀書的終極目的是為了塑造良好的集體人格,這一點實屬可貴,因為他強調出中國文化的重要;這一點又實屬可悲,因為國人謀利而不謀義。此書中餘先生認為的中國人應該有的人格九要素:君子懷德,君子之得風,君子坦蕩蕩,君子有禮,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周而不比,君子中庸,君子不器,君子知恥。

  餘先生認為這種理性化的君子人格設計應該成為每個國人追求的標準,唯此才可佑保我中華文化不絕,既壽永昌。

  讀完後有兩個問題閃爍在我的腦海中?

  其一,中國文化有無淪喪的和君子未死,人格未潰是否有必然關係呢?

  其二,非君子人格就排斥嗎?

  先說說第一個問題吧。

  中國的文化果真沒有淪喪嗎?其實我們看看自己及周圍人所用,所吃,所穿,所學……就知道了。所以自上個世紀以來,國人一直吶喊民族復興。國人因文化淪喪就完全喪失了餘先生所說的君子人格了嗎?顯然不是,在中國社會的各個角落裡,仍有一批懷德之士步履維艱地前行。

  第二個問題:非君子人格就要排斥嗎?我們可以先思考這樣一個問題:誰是歷史進步的第一個推手呢?

  中國有句俗話:秀才造反,十年不成。那些野蠻人,非君子往往承擔歷史推手的第一重擔。縱覽中國歷史的沿革,每一次王朝更迭的首發者(秦始皇、劉邦、趙匡胤、朱元璋等)是非君子,因為他們懷土不必懷德,因為他們敢於走極端不必謀劃中庸……這往往能迸發出新的創造活力。我記得上個世紀80年代,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曾下達兩次無限制的移民令,結果大量在國內混不下去的人蜂擁湧向了美國邁阿密,正是這批移民造就了今天邁阿密在美國的重要地位。(邁阿密是僅次於紐約、華盛頓的國際性大都市,是許多公司、銀行和電視臺的總部所在,是文化的大熔爐,被稱為美洲的首都)

  所以非君子這種第一推手的作用不可否認,絕對不能忽視。

  《君子之道》讀書筆記及心得感悟 篇3

  《君子之道》是餘秋雨先生的一本書,書中提到了君子懷德是君子之道的起點,作為君子,放在人生最前面的必須是道德。有了道德,才會是真正的人。也就是道德為本。

  透過這句話我聯想到了曾經寫過的一篇作文,透過陶行知說的一句話“學

  高為師,身正為範”,到底是學高為師重要,還是身正為範更重要。沒有成為一名教師前我會覺得學高為師更重要,因為當時我認為一個老師如果沒有淵博的知識,如何來教學生。但現在成為一名教師後,如果讓我再選我會認為身正為範更重要。因為學高為師是基礎,身正為範才是根本的。因為很多時候身教勝於言傳,一個老師要博學但更要正直,給學生做一個好榜樣,就像孔子說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因為我們要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知識和能力,更重要的是教會他如何做人,如何做一個合法的社會公民。另外書中還提到了厚德載物,不能是厚物載德,更不能完全沒有德,也是說明了德有多麼重要。

  《君子之道》這本書值得學習的地方太多太多,除了德還有很多,像怎樣才能算的上是一位君子,這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而我認為只要為人處事上謙恭有禮,大方得體,個人修養上不斷進取,終生學習,能夠獨善其身之後,有兼濟天下的胸懷即可。 君子非一日而成,今天要比昨天更好。

  《君子之道》讀書筆記及心得感悟 篇4

  《君子之道》全書,旨在追蹤中國人的精神家園和人格世界。因為君子之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理想的人格模式,只有君子之道長存,中國文化就會生生不息,代代相承。全書引經據典,深入淺出,從童年的小人書談到李清照,從文革偽君子到造謠者,從“詐捐門”到與輿論的恩怨情仇,俯拾今昔,辨析真偽,讓“君子”清晰的輪廓躍然紙上。

  君子,是中國最獨特的文化標識。世界上的其他民族,都有自己的集體人格作為文化標識。比如“聖徒人格”和“紳士人格”,以及“騎士人格”、“浪人人格”、“牛仔人格”等等。這些標識性的集體人格,互相之間有著巨大的區別,很難透過學習和模仿全然融合。對中國文化而言,《君子之道》明確揭示,就是要尋找和最佳化中國人的集體人格。追求君子之道,中國人的靈魂便找到了故鄉,也是建立現代社會和諧的文明秩序、重塑國民性格必不可少的條件。

  君子和小人的劃分,使君子這一人格理想更堅硬了。餘秋雨說,孔子沒有對君子下定義,卻劃出了一道道君子與小人的分界線,讓我們知道君子是什麼,以及作為對立面的小人是什麼。例如我們熟悉的“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等。劃分君子和小人的界線,具有極高的實踐意義。這裡的“人”,並不僅僅是指家人、友人、認識的人,而是範圍極大,廣闊無邊。例如救窮、賑災、治病、搶險,只能說是“與人為善”,而不便說是“成人之美”。“成人之美”更多的是指促成良緣、介紹益友、消解誤會、幫助合作等等。總之,“成人之美”更多的是指錦上添花的正面建設,而且具有一定的形式享受。這樣的判別標準,也可謂“君子之道”。

  中國文化沒有淪喪的最終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潰。中國文化的延續,是君子人格的延續;中國文化的剛健,是君子人格的剛健;中國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國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如果說,文化的最初蹤影,是人的痕跡,那麼,文化的最後結晶,是人的歸屬。而這本《君子之道》,就是餘秋雨十幾年探索,閱遍文化,行盡千里的成果。這些研究,都是為了研究中華民族的集體人格做準備,因為只要是中國人,都會對自己的集體人格極為敏感。

  中國人自古崇拜君子,嚮往君子。故此,孔子也多有論述,比如,“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論語·憲問》)。就是說,一個人如果成天想的都是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小日子,那麼這個人就不能夠成為一個真正的君子。

  在物慾橫流而重塑道德的今天,做一個君子,與社會、與企業、與個人何嘗不是一件影響深遠的事情?必然能促進社會文明、家庭幸福、個人發展,必然能守得住清貧、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必然能獨善其身、遵章守紀、自重自省,做好本職工作,磨礪人格魅力,關愛每個個體,營造和諧氛圍,贏得彼此敬重,如此,我們何樂而不為?但願,每個人都能以君子標準對照自己,做一個合格的、純粹的、高尚的、有夢想的人。

  《君子之道》讀書筆記及心得感悟 篇5

  餘秋雨在《何謂文化》一書中,給文化下了一個定義,那便是:“文化是一種包含精神價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共同體。它透過積累與引導,建立集體人格”。而中華民族在集體人格方面的最獨特的文化標識便是君子。把君子作為人格理想,是中國文化獨有的特徵。而做個君子,通俗意義上講,就是做最合格、最理想的中國人。

  《君子之道》結合儒家與諸子百家的理解,在人格模式上,作者闡述了君子之道。儒家用一種劃界確定法,將君子與小人定義出來。小人作為君子的對立面,如影相隨。它們既可以存在於不同人群之間,也存在於同一人群,用可以存在於同一人身上。每個人身上既有君子的一面,又有小人的一面。每時每刻,這兩個“我”都在鬥爭。西方的弗洛伊德說,每個人的潛意識裡都有自己、本我與超我。人本身就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哲學家阿德勒說過,“人生就是自卑與自己超越的博弈。”這種博弈的直接體現便是我們所倡導的修身養性。比如,“三人行,必有吾師”,“見賢思齊,見不賢而內省”,以及“一日三省其身”等。在不斷的自己超越中,最終讓君子接近中庸之道,在人格上盡善盡美。

  首先,在君子之道中君子懷德處於首位。因為君子懷德是君子之道的起點,是公民社會最基本的社會責任感,在價值取向上也是“利人利他利天下”。德是一個宏大的範疇,仁義禮智信可以作為其臨近概念。君子懷德,君子弘道,君子以厚德載物,只有德才可以行天下。就教師而言,首先要有公德,其次要有師德。

  其次,君子中庸讓君子之道與中庸之道合流,中庸成了最高的道德。中庸避免了極端,允執其中,從而遠離了“人心惟危,道心惟微”的困局。因此,中庸不僅僅成為生活中的方法論,而且成為我們的價值觀。就教師而言,教育的中庸之道就是迴歸教育原點,關注人的發展。人既是教育的起點又是教育的終點,人是教育的目的而非手段。只有在教育實踐中,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滿足學生作為一個自然人與社會人的屬性,符合教育規律與學習者的認知規律,設定多樣化的課程,鼓勵個性化的選擇,搭建育人平臺,最終幫助學生,成就學生。這樣的教師,我們才可以稱為真君子。

  最後,君子不器時刻提醒君子不要跑偏。君子不器簡言之,君子不是器具。我們可以從兩方面理解:一,儘量不要變成器物的奴隸,自己也不要變成器物。餘秋雨先生在書中說道,“很多老師都是“年年歲歲人相同”,他們用完全一樣地語句和口氣複述著同一本陳舊的教材。雖毅力稱道,但未免太“器”了。因為他們讓多彩的生命變成了複製之器。”教書到最終成了教書匠,匠氣十足。教學變成了一潭死水,那些鮮活的生命最終在教學生產線上變成了考試機器。而課堂模式化,更是讓學生失去了學習的樂趣。趙校長在《我們的教育追求》冊子中說過,271教育不再提模式。因為模式一詞,容易束縛人的思維,讓一切形式化,固化和僵化,將課堂環節化是簡單粗暴的。我們的課堂,不論是以前的討論展示點評還是現在的三環節,一開始是為了引領老師有章可循。但課堂的目的絕不是環節,而是放手學生讓他們自由自主。這一點,我感同身受。二,不要把他人變成器物。有的教師在素質教育的路上越走越遠。對他而言,學生的大腦只是知識的容器。一切的重複與練習只是讓學生的高分。育人等同於育分,認同了分數,卻割裂了學生基本的人格屬性,忽略學生的情感,是一種對教育的犯罪。這種唯我試圖,唯分數圖的價值觀無異於殺雞取卵,最終葬送的是學生的未來。最令人擔憂的是,課堂更成了扼殺學生好奇心與求知慾的場所。萬瑋在《向美國學教育》一書中寫道,透過自己對西方教育的感性認知,會像大學時期的教育課是多麼的可怕。教育學老師用最不符合教育學的原理完成了教育學的授課,那便是照本宣科。那種課本中心論與教師中心論,完全忽略了學生的情感訴求,把學生看做一個個冷冰冰的客體。照本宣科越多,學生的想象力與好奇心損耗就更厲害。要培養學生的創新性思維,恢復其兒童的天性,就要從課堂變革。

  總之,君子之道向我們展現了作為社會人的我們追尋的最高人格規範。它不僅是獨處的文化,也是群處的文化。它不僅是個人的修養,也是團隊的歷練。君子之道如同水利萬物而不爭,自然流暢,道法自然。君子用一個理想的人格形象來引領著我們的前行,不斷給我們傳遞這正能量。在教學實踐中,只要我們踐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想的信念,懷揣君子弘道的理想一路走下去,那麼我們的教育之路定會越走越寬。

  《君子之道》讀書筆記及心得感悟 篇6

  我想自己太狹隘了,可能古人也有教我們怎麼對付小人,怎麼跟小人相處,只是我還沒有讀到他們的著作罷了。誰不想當個君子,誰又願意當什麼小人,但是一旦涉及到工作,利益,什麼君子小人,贏才是王道。

  所以勝者為王,敗者為寇。即使古人之道,儒家之道,君子之道再怎麼經典,如今也不過是束之高閣,誰會將君子作為生活的目標,除非你甘心當個loser。君子之交淡如水,只有彈冠相親才是真正的熱鬧。如果你體會過了官官相護,汲汲營營,那樣的團結和向上,難道還會想要做一個獨善其身的君子?

  在工作中,我也想要做到獨善其身,本本分分的做著自己的工作。奈何老闆的猜忌和同事的處處設套,當面背地地捅刀,明明不想惹事,都是非纏身。可笑自己還要爭取維護什麼自己的利益,真真是可笑。

  作為一個員工,一個合格的員工,完成自己的工作是不夠的,還要會猜測老闆的心思,明裡背裡的向老闆靠攏。順便打探同事的各種訊息和想法,彙報老闆以表自己的忠心,這樣的人,才是好員工。

  所以,不會忍氣吞聲,兩面三刀的我,就是職場的失敗者。

  自大學畢業後,甚至是在大學在讀期間,我都只看過西方哲學,因為我覺得西方的哲學思想和法律更加契合。因為西方的哲學思想是有邏輯的,他們將世界,情感,國家等等分解開來,讓我可以清晰的,理性的看待身邊的事,人,總總紛爭。因為這樣我便不會困擾了,為利益所驅使的老闆和同事,都是可以理解了。只是自己不想委屈自己罷了。

  我看到了既得利益的損失,便聯想到未來利益的沒有保障,於是想著損失的最小化,寧願在還沒有獲利之前就壯士斷腕般的辭去工作。事實證明我的卻是止住了可能造成的損失,免受了更大的氣。不過,我也沒有得到好處啊。自斷長城的結局是我損失了自己已經有的客戶,新的工作也面臨著各種問題。

  我學了很多西方的哲學,讓我免受他人的煩惱。我理性了,所以變得麻木了。可是我沒有止損啊!時間的流逝,一分錢都沒有賺到,這難道不是我一筆更大的損失嗎?

  那麼君子的中庸之道是不是可以解決我的問題呢?西方的解決不了,可能是因為國情不對。那麼中國的呢?

  《君子之道》讀書筆記及心得感悟 篇7

  所謂的君子就是一個善良的人:君子的'內心是完滿富足的,君子的力量始於人格的力量。君子的心中沒有擔憂,沒有恐懼。“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一個人內心常常反省自己的行為,沒有愧疚,就可以做到沒有擔憂沒有恐懼。

  真君子是由內而外洋溢位來的人格魅力。一個人對自己的內心要求嚴格一點,對別人就會厚道一點,所以,君子不苛刻外界,而對自己的內心苛刻。

  “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學習上的君子做學問是為了充實自己,修煉自己,完善自己。而如今的人已把學習當作一種為自己謀福利的工具。學習不應想著實用,而要想著自己的修煉。

  希望社會上到是一些君子,一個真正的君子。

  《君子之道》讀書筆記及心得感悟 篇8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勾踐深明這個道理。用獎賞分明的方法激勵每個老百姓,自己也同時下田耕地,“栽稻與脂於舟以行”更為親近老百姓。使君贏得了民心,老百姓們願全心全意為越王孝力。

  “大丈夫能屈能伸”,勾踐“卑事夫差,宦士三百人於吳,其身親為夫差前馬”這正體現出勾踐“不俱小節,以大局為重”的難得精神。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勾踐若不是對吳國的國情瞭如直掌,又如何能如此順利地打勝那一戰呢?

  在《勾踐滅吳》這篇文章中我學到了許多我應該學習的道理和精神。知道我們應該學習勾踐的恆心和毅力。在他的身上我明白了,做人“只怕心不恆,不怕事不成”,“小不忍則亂大謀”,“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勾踐滅吳》給我上了深刻的一堂思想品德課,勾踐的精神也在我的心裡烙下一個深深烙印。

  勾踐精神不僅僅是作為一個君王應該具備的素質,更應該是每個人都應該學習的,是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讀書筆記及心得感悟 篇9

  讀了餘秋雨這本書,心中對作者的寫作功底甚為敬服,筆觸所到,思隨文至,傳統經典信手拈來;層次、段落,似無刻意打造,卻自成體系,這或許就是讀書的最高境界。餘先生從君子懷德、君子之德風、君子成人之美、君子周而不比、君子坦蕩蕩、君子中庸、君子有禮、君子不器、君子知恥九個方面對君子之道的輪廓進行描述,又從君子之交、君子之名、君子之偽、君子之獄等方面對君子的言行做了具體的闡釋,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君子之交。人之為人,沒有友誼是不可想象的。數千年來,人們因友誼而快樂,因友誼而安適,又因友誼而痛苦,因友誼而悔恨。作者根據友誼的等級,將友誼分為至誼、常誼、甘誼。作者表示至誼如高山流水,然而這種太高、太大的友誼企盼,必然會帶來太高、太大的生存風險。對於這千古至誼,我們不抱奢望,卻總在尋找。千古至誼雖不可得,我們卻不缺少友誼,這就是常誼。常誼的好處就是“實用”。隨叫隨到,隨取隨放;不必恭請,不必重謝;大事小事,都在身旁。它熟悉、親切,輕鬆,因此起點都不深刻,多是一些日常小事。往往是,不經意的幫助了他人,或被他人幫助。無論是“至誼”還是“常誼”,都讓人感到溫暖,但正如作者所說,友誼之道,充滿了沼澤和陷阱。甚至可以說,人一生中最鬱悶、最傷心的經歷,至少有一大半,與友誼有關。被認為“安全地帶”的友誼,其實也是危險地帶。因為這世間除了高雅的至誼、廣闊的常誼之外,還有一種稱為“至誼”。至誼,既不高,也不廣,卻有點甜,有點黏,有點稠。這種朋友,範圍不大,交往很多,並不在大庭廣眾中摟肩拍背,而是帶有一點心照不宣、微微一笑的“隱享滿足”。他們彼此信任、遇事相商、無事聊天,經常願意愉快合作。然而這種朋友,常常遇到三個陷阱:體己的陷阱、功用的陷阱、暗箱的陷阱。談完友誼的三等級,作者總結交友莫過於莊子所言: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君子之名。在很多君子心中,名譽是一個人的第二生命。甚至,是第一生命。看成是第二生命的,因饞而怒,拔劍而起;看成是第一生命的,因饞而死,拔劍自刎。它使生命高大,又使生命脆弱;使生命不朽,又使生命速逝。於是,作者就君子之名做了如下結論。正在苦惱的名譽,大多無足輕重。真正重大的名譽,自己無能為力。一旦名譽受汙,基本不要在意。更高一層的修煉,排除“名執”、“我執”。面對他人之汙,應該仗義執言。

  《君子之道》讀書筆記及心得感悟 篇10

  做人是永恆的起點,也是永恆的終點。於是,幾千年的歷史長河裡文化為我們樹立了做人的終極目標:君子。在我的理解里君子是孔子、孟子、墨子、柳下惠、晏子、顏淵,是岳飛、范仲淹、文天祥、左宗棠??最近有幸又拜讀了餘秋雨先生的《君子之道》。對君子的認識有了更深的理解,對君子的難能可貴有了更上一層的敬意。

  說到君子就不能不提他的對立面——小人。只有小人的大量存在才會凸顯君子的難能可貴。“君子、小人本無常。行善事則為君子,行惡事則為小人”。《貞觀政要》中一句話將君子與小人分開,或許這也是最簡單的分別方法。這句話類似於“能救人坑坎中即為活菩薩”。如果只是按照這個標準,那麼我們幾乎所有人都做過或多或少的善事,那是不是說所有人都是君子呢?我們對於善的要求總是過於苛刻。正如《增廣賢文》所說“聲妓晚景從良,半世之煙花無礙;貞婦白頭失守,一生之清苦俱非。”做善事不難,難在堅持始終只做善事。而只有始終如一地做善事,才能被稱作君子。這樣的要求使得我們生活中的君子鳳毛麟角,當然,也正因為君子鳳毛麟角更顯得君子的難能可貴。

  君子是我們每一個致力於從事人的事業的奮鬥目標,也是我們教育的終極目標。蘇霍姆林斯基說“你要想培養什麼人,首先你應該成為什麼人”我們要想讓培養的孩子成為君子,那首先我們自己應該向君子的偉大人性靠攏。“取法乎上,得之於中;取法乎中,得之於下”我們也許不能每一個人都成為世人眼中的君子,但,我們至少應該以君子為我們終生努力的目標。並在奔向,目標的過程中引領我們的孩子一共前進。“教育就是一群不完美的人領著另外一群不完美的人走向完美的過程。”我願意做那個不完美的領路人。

  工作中如何效仿君子呢?讀過這本書後,我總結出四個字:不爭、不讓。

  不爭,不爭名、不爭利。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如果一個人太過於注重外在的名聲,難麼,他的內在一定跟不上自己的表面。當一個人被自己或者世人塑造成一個榜樣之後,他就不再是一個純粹的人,他的行為也失去了原本的真誠,漸漸失去自己。因為,他的一切行為都已經成了別人效法的物件,他不能錯,他已被世人定義為一個模板,按照世人的定義生活、做事、做人。原本,他並未具備的品質,也不得不假裝表現出來。一個朋友給我留言“社交之所以累,就在於人們總想表現出自己並不具備的品質”這些品質,或許正是世人對君子的要求。我們可以這樣要求自己,但是,請不要盲目給自己貼上標籤,直到有一天那些品質已經被我們內化到生命裡它會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來。那時,就是名副其實的君子了。“行為世範,言為士則”。

  《君子之道》讀書筆記及心得感悟 篇11

  讀了餘秋雨的新書《君子之道》,感悟頗多。

  君子之說,廣見於先秦典籍,詞義廣泛,偏向於政治地位的標榜,後來被孔子引用並加以註釋,成為儒家及至後來成為整個中華文化中最頂級的人格目標。關於君子,孔子提出許多向往: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為了更清楚表達君子的意義和形象,他又常常把君子與小人做對比:君子與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與小人以利為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君子固窮,小人窮斯濫矣;君子而不仁者有矣夫,未有小人而仁者也;君子樂與人同,小人樂與人異;君子同其遠,小人同其近??孔子用喋喋不休的教義給我們制定了一個共同的人格最高目標:君子。

  君子之意廣泛,可以用許多詞來表達,比如高潔,比如風雅,比如才能超群,等等等等。而我認為,最能表達君子之核心的,應該是“風度”二字。風度,外見於言談舉止,內見於思維理想。君子的言談舉止不僅是個人語言文明、行為有禮,更是能使人感受到春風拂面般舒暢的——恰到好處的禮貌,溫和親切的對待,使周圍的人都能尊敬而親近。俗話說相由心生,外在的表現來自內心的控制。“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君子自己剋制守禮,來使內心平靜。大千世界,五彩斑斕,能真正守住內心,除了良好的修養,還需要豐富的學識。一個未開蒙的渾人,憑著本性也許能做到質樸近乎善良,卻很難做到均衡持久。沒有豐富的學識,難以養成清明的理智,對事情沒有準確、正確的判斷,連善與惡也很難分開,如何行善?清明的君子,要以德養學,以學富德。

  這就很容易聯想到教育。君子的內修外養,德行學識,都要透過教育來進行正確的引導。作為教育者的我們,尤其要引起重視。“教學生三年,要想學生三十年。”教育學生,不僅僅是教他知識,更是引導他走上一條寬闊的人生之路,能更大程度上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君子之道》讀書筆記及心得感悟 篇12

  作為一個現代人,我所理解的'君子'一詞是指:有道德、有文化、有理想、為國家服務的形象。但從讀了《君子之道》後,我所理解的君子只不過是正真意義上君子的一小部分。

  君子不是杜甫那樣'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的憂國憂民形象;不是李白那種'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的豪情自信的形象;也不是陶淵明那類'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寄情山水的形象。

  正真意義上的君子包含:進取、育人、為政、交往、禮仁、為人、修養、孝悌八方面。一個人做到其中一樣,並達到完善為世人所稱道已實屬不易,何況八種呢?所以說他是有輕重的講頭的。

  古代的一種選官方式叫做'舉孝廉',當地父母官會選取孝順父母的人去擔任這個職位。這從一定方面了一反映出,古人對於孝悌的重視。李密的《陳情表》深刻的的表達了孝悌這種君子內涵。

  在我看來,現代人最重視的是'做人',也就是君子之中所講的為人。從初中至今,老師苦口婆心常常講到的不是學習,而是為人。我認知的為人是:'行之端,做之正',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就好,沒有深入思考自己應該做個怎樣的人。寫到這裡,讓我情不自禁想到一個人——周恩來總理。我相信他是千千萬萬人心中的信仰,他的一句'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成為無數青少年為之學習的動力。周總理是一個胸懷遠大抱負、極富使命感的人,是一個對工作極負責的人,一個極富人情味的人,一個多才多藝的人,一個連他敵人都尊重的人。周總理的為人是我們榜樣,他為國家、為社會、為人民嘔心瀝血,他的逝世,對中華民族來說無疑是沉重的。

  一個'禮'字,貫穿中華上下五千年文化。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大邦。禮不僅表現在政治屬吏關係上,更表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用鼎數量、飲食、禮樂規制)現代韓國、日本很多禮儀文化都是源於我們古老的中國,說起禮,我想到了一個成語—先禮後兵。對待他人時要以禮對待,如果行不通,再用武力或其他強硬手段。鄧小平與撒切爾爾夫人談判關於香港迴歸的問題是,曾說過一句話'中國窮,所以不怕打仗'.令撒切爾夫人回想許久。

  《君子之道》讀書筆記及心得感悟 篇13

  我讀餘秋雨這篇文章,心中很佩服作者的讀書功力及記憶力,筆觸所到,思隨文至,傳統經典信手拈來;層次、段落,似無刻意打造,卻自成體系,可能是一種讀書的高境界罷。我的疑慮主要是就作者為文的總立意來的。君子之道,就是剖析君子,歌頌君子,褒獎傳統,拜服經典吧。然則,君子、傳統、經典就真的這麼重要麼?聯絡到20多年來社會上掀起的一股股崇古覆儒的思潮,我總在憂慮它們到底要將中國引向何處。於是,我開始認真閱讀此文,並將自己的思索追問逐一記下。

  首先,餘秋雨談到了西方學者榮格,講到他關於文化的作用在於培養集體無意識的人格。這個觀點說得玄乎,其實從思想灌輸的角度看則很清晰:無非一個民族的觀念文化薰陶其後代所致的思想思維特點,並且由此而發的特定行為方式和文明型別罷了。餘秋雨關注的可能在於榮格看重中國文化的態度,及中國不要跟著西方走的希冀,特別還推出了道家物極必反法則遠超西方思想。餘的這段文字很值得質疑。現代化是不是跟西方走?物極必反的道理究竟有多深,中西於此(具體)所受益損究竟何在?

  餘秋雨對於中西文化的總體屬性有一個簡賅的概括,即西方是霸道文化,中國是王道文化。霸道文化者,可能著意於其侵略性破壞性,王道文化者則是強調其自修德行圓滿。問題是這種概括似乎只是存在於作者心中美好想象中的概念。讀者只要稍微回到幾千年中西曆史的無窮事實中去想,從中西各自在其基本思想理念引導的發展趨勢下去想,就根本得不到這樣的結論的。簡單的詰問可這樣下,請餘秋雨思考回答:其霸道文化建基於平等意識,王道文化建基於等級意識,何談後者之優?

  當然,餘秋雨看重的王道文化自修功德也不全是無稽之談。實質上所謂內聖外王說到底還就是儒家的修齊之道。人們透過各自的道德修養來提升自身素質很有必要。但這種修養未必僅只中國人獨有。事實上,基督教的繁複誦讀經書、牧徒懺悔贖罪和現代心理學講究的自省自究,未必就不是另一種修齊之道。從儒家一些基本思想理念所具有的落後性去分析,王道文化也註定了存有許多破漏。比如上面提到的等級意識就是一個犧牲多數的淵藪。由其執鞭,個體修養之域尚可,社會群體卻是壓抑性的、無知性的、被動性的。

  聯絡後文,餘秋雨講到自己曾寫過小人,那是對一些頑劣人性的批判,現在則是對立於小人寫出其君子以及褒讚,作者似可長抒口氣,嘆為大成了。可是我左讀右想,並沒有覺得餘秋雨的這篇君子題材有什麼大好大善的。聯絡實際評價的話,倒認為余文更多的是書生意氣。我的邏輯是這樣的,歌頌君子尋找君子實踐君子,已經是中華文人幾千年樂此不疲的熱鬧話題,但它一直從來都沒有真正使故國的君子更多起來。為什麼?因為傳統觀念文化的落後性使然必然。坐而論道不如紮實學習先進,治國還靠法治。君子不如法治。

  為什麼君子不如法治?其答案應與為什麼人治不如法治相似。人性總是兩面的,思想信仰才是確定的,法治規束則能夠讓習慣成自然。人性的兩面性可分許多兩兩相反的對立取向,如善良性與惡毒性、上進性與墮落性、文明性與野蠻性、仁愛性與仇恨性、真誠性與虛偽性、全面性與片面性,等等。任何人任何時候在任何地方都會存在這兩種人性的可能,只是被其當即的思想狀態才確定了其行為取向的。所以由既定的思想信仰來確定人們的行為具有根本性意義。而法治的規束則能強制性地確定人們行為習慣的發展走向。

  上述可見,餘秋雨的君子之道實質是一種脫離實際的書生空議。要命的是像這種脫離實際的思考常常普遍地存在於儒家及崇拜者中。他們脫離的實際不是別的,就是中西文明發展不同型別及其趨勢下無窮對比鮮明的事實而已。在這個視角下,更可看清儒家君子(學說)之難:在信仰之弱,在神督之缺,在思維之淺。儒家最終追求沒有上升到純粹崇高的精神層面,停留在低下的器物利益中而意志不堅。崇拜凡人偶像,行為缺乏神只監督的巨力。缺信仰,求器物,勢必思維膚淺;進一步看,思維膚淺則造成了君子不力。

  《君子之道》讀書筆記及心得感悟 篇14

  本期先來聊“君子之道”九項裡的第一項。老餘這人,除了姿態上有些矯情,學問做的還是蠻紮實的,而且文采飛揚,他的《文化苦旅》,俺通讀過至少兩遍,大學時期在圖書館草讀過一次,後來工作了就娶了正本回家,夜夜淫樂,受益匪淺。

  閒言少敘,老餘說第一道,就是“君子懷德”。德是君子的品行,是“利人,利他,利天下”的社會責任感。然後請出說這句話的原創天尊孔子,“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德”和“土”為什麼成了一個並列的概念?老餘考究《禮記大學》說,君子心中的輕重關係分五個等級:第一是德,第二是人,第三是土,第四是財,第五是用。

  然後老餘生怕古文淺薄的平某看不懂,直接翻譯說:“作為君子,放在最前面的必須是道德。有了道德,才會有真正的人呢;有了人,才會有腳下的土地;有了土地,才會產生財物;有了財物,才能有所享用。因此,道德是本,財物是末。”他這麼一通解釋,平某才若有所悟,原來孔子還是注重遞進的倫理關係的,原來,“土”是作為“物”的滋生者而出現的。現在流行的把我們周邊那些只重物,不重德的有錢人稱之為“土豪”,原來最早的出處也是這麼來的。

  又談常見的,老子也說過的“厚德載物”一詞,有了老餘的白話,突然間也就更加明朗起來:培植德性,才能承載萬物;只有以厚重穩固的道德為基座,才能承載萬物。可見人的“德性”是起點,原點,出發點。我也經常聽到一句話,說是在單位上班做事,忠誠要比能力重要,那忠誠的背後呢?其實就是“德”,當然這裡的忠不是愚忠,不是忠誠於個人,成為誰誰誰的人,靠山山會倒,靠人人會跑,而是忠誠於集體,忠誠於價值,忠誠於道義。德性,就是自己的靠山和後臺老闆。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