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食品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心得體會

淺談食品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的心得體會

  摘 要:針對目前食品專業英語課程教學現狀,本文分別從課程認識、教材選擇、師資水平及教學方法和手段四個方面進行分析和探討,並結合自身教學實踐,提出專業英語教學的新思維、新模式。

  關鍵詞:食品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創新

  食品專業英語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生的一門提高性專業課程,肩負著提高食品專業類學生英語科技文獻閱讀、翻譯和寫作能力的任務。透過專業英語的學習,使學生具備一定的食品專業英語詞彙和專業術語,掌握食品專業英語文獻的寫作結構和翻譯技巧,對專業外文期刊有所瞭解,能夠使用英語撰寫專業文獻摘要和文章、閱讀專業相關的外文期刊。

  近年來,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和食品專業技術的全球化發展,各高校對食品專業類人才培養方案做出新的調整:不僅要求我們學生具備紮實的專業技能,更要有學習和引進國外食品行業先進技術的能力,真正做到掌握國內外食品科技發展動態。這便意味著具有一定的專業英語文獻閱讀和翻譯能力是食品專業本科生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專業英語教學在整個食品學科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遺憾的是,現行的教學模式在教學管理與培養方式中尚存在許多問題,因此,迫切需要改革教學內容,改善教學方式,創新教學方法,提升師資隊伍,以全面提高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英語的教學質量。

  1 食品專業英語教學普遍存在的問題

  1.1 對食品專業英語重要性的認識不夠充分

  根據各高校的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定順序,食品專業英語一般安排在大三或大四兩個年級,屬於後修課程。對於大部分學生而言,並沒有真正理解“為什麼要學習食品專業英語這門課程”,認為專業英語的學習只不過是在大學基礎英語上再多認識一些專業術語,再記一些專業詞彙。不僅僅是學生,甚至一些教師對其重要性的認識也缺乏足夠的認識。最後,這門課程的設定只不過是用來完成學分的修滿、課時數增加的工具而已。

  儘管食品專業英語課程與大學基礎英語課程存在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我們仍然能夠發現兩者的區別[1]。首先是兩門課程內容側重點不同。較之大學基礎英語課程,食品專業英語的內容更多地側重於講述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基本理論、基本技能及國內外最新的生產工藝、生產技術等。其次,詞彙方面也有較大差別。食品專業英語主要涉及大量的生物、化學、化工等領域專業性極強的詞彙,如微生物菌種、實驗方法、實驗儀器、食品品質分析等專業術語。最後是句子結構的不同。食品專業英語常出現一些長句、難句,整個句子結構縝密、邏輯性較強,對於大部分學生或已達到國家英語六級水平的學生來說,想要正確理解原文的意思仍存在一定的難度。

  1.2 授課內容缺乏前沿性、實用性

  對於教師而言,取得良好教學效果的首要因素是選擇一本合適的教材。然而,目前國內出版的食品專業英語書籍屈指可數,且內容涉及面較窄及落後,部分教材內容甚至沒有選錄專業基礎理論和最新的專業文獻,各課間的連貫性較差,教材出版的更新速度遠趕不上資訊科技的發展,導致有些教材仍沿用早已過時的內容,此外,與大學基礎英語課程不同,食品專業英語書籍均未配備相應的音訊材料。這種教材的使用最終將不利於學生專業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

  1.3 食品專業英語師資水平相對較低且教學方法和手段落後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等院校從事食品專業英語領域教學的教師主要以英語專業或食品專業背景的教師為主,前者雖然有紮實的英語聽、說、讀、寫等基本能力,卻缺乏足夠的專業知識;後者具備較高的專業文獻的閱讀和翻譯能力,但英語表達能力仍有所欠缺,極少數教師既具備豐富的食品專業知識,又有較高的英語表達水平,這種“雙向複合型人才”的不足將影響食品專業英語教學效果的提高[2]。

  在我國高等院校食品專業英語課堂教學中,仍舊遵循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法,照本宣科,實行“滿堂灌”的教學模式。整個教學過程幾乎都是老師一人完成課文的朗讀、講解和翻譯,學生參與機會有限,師生之間的互動較少,往往出現教師講得口乾舌燥、而學生卻聽得昏昏欲睡的現象。教學內容主要以專業詞彙講解、長難句的結構分析及翻譯為主,缺乏食品專業英語實際應用的綜合訓練。此外,教學手段相對落後,不少院校仍採用傳統的板書形式,缺乏現代多媒體等教學方式的應用,整個課堂氛圍較沉悶、死板,無法激起學生學習的慾望。單一的教學方法和落後的教學手段直接導致學生喪失專業英語的學習興趣,嚴重阻礙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提高,大多數學生修完本課程後,僅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和專業詞彙,卻很難將其應用於實際工作中。

  2 淺談食品專業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心得體會

  2.1 使學生充分認識專業英語的重要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為了使食品專業英語這門課程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我們的首要任務是讓學生充分認識專業英語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態度,激發學習興趣。對於剛結束大學基礎英語課程學習的學生,由於缺乏對專業英語和大學基礎英語兩者教學目的和側重點的認識,認為專業英語的學習只不過是在基礎英語學習上多增加一些專業知識、專業詞彙而已,完全忽略了這兩者間的差別。因此在講授這門課程時,我們首先要向學生介紹食品專業英語和大學基礎英語這兩門課程的區別與聯絡,以及兩者學習方式的異同;然後對本學科領域國內外最新研究現狀進行闡述,使學生清楚認識目前我國與國外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而縮小差距的最佳方法就是具備高水平的專業英語能力學習國外的先進知識和技術;最後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將課堂知識與實際應用相互聯絡,使學生充分認識學習專業英語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2 選擇合適的教材和參考材料

  雖然目前我國高等院校正陸續開設了食品專業,但各個學校對於該專業的側重點卻不盡相同。因此各高校應結合自身的教學特點從而選擇適合的教材。根據我校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特點,我們選擇的教材內容反映了當代食品科技發展的新趨勢、新技術,且基本涵蓋食品科學各分支,主要包括食品發酵工程、食品化學和營養和農產品貯藏和加工三個方面,所選課文和閱讀材料均選自國外原版資料。

  基於教學課時的限制,課堂上所授知識終歸是有限的。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專業英語文獻的閱讀能力,我們還精選了大量難度適中、短小精悍的食品專業相關文獻作為輔助教學材料,課後定期提供給學生閱讀。如美國雜誌《化學文摘》[3]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所含文獻涉及各種文體,在訓練學生專業文獻閱讀能力的同時還能讓學生熟悉各種英文文體。

  2.3 不斷提高食品專業英語教師的自身水平

  “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強調教師自身水平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作用。作為一名合格的食品專業英語教師,不僅要擁有豐富的專業知識,同時還必須具備較高的英語聽、說、讀、寫、譯等基本能力。為了使學生真正學到一些知識進而提高整個教學質量,就必須要求專業英語教師不斷地自我更新、自我完善。因此,針對目前高等院校專業英語教師力量普遍薄弱的現狀,我認為提高專業英語教師自身素質主要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各高等院校可引入一批高素質“雙向複合型人才”來擔任食品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工作;其次各系甚至全校範圍內均可成立相應的.專業英語教研室,由各教研室定期舉行相應的教研活動,從而加強各系內或各系之間專業英語教師的相互交流、相互學習。最後學校相關部門應組織教師參加學術活動,密切聯絡國內外同類院校,及時瞭解食品專業英語教學新動態[4]。

  2.4 改革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食品專業英語這門課程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運用語言的綜合能力,並掌握利用英語獲得專業知識的能力。顯然,目前專業英語普遍採用的“句型分析+翻譯,詞彙講解+翻譯,閱讀+翻譯”教學方法並不能達到好的教學效果[5]。為了培養適合21世紀的創新應用型人才,對現有的專業英語教學方式進行改革已亟不可待。

  2.4.1 採用啟發式等多種教學方法

  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以教師課堂講解為主,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掌控整個課堂,講解專業詞彙和語法,翻譯課文意思,而學生則被動接受知識,主動參與課堂活動積極性不高。這樣的教學方法很難達到專業英語教學大綱的要求。因此我們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引入啟發式、互動式等教學方法,將“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變為“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改變學生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角色。例如每次講解新課文之前,我會預備幾個問題給大家,讓學生自己預習課文找出答案,講解課文後再讓學生檢查自己答案的正確性;或者上課時留幾個關鍵詞,讓學生課下分組搜找資料、製作PPT,最後每組派一學生代表上講臺演講、討論等;又或每週給學生一篇專業相關的英文文獻,課後讓學生寫相關的中文綜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逐漸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使其認識自身的英語潛能,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2.4.2 加大實踐教學環節,理論聯絡實踐

  專業英語學習的最終目的是交流資訊。透過學習這門課程不僅要求學生能夠閱讀大量英文文獻,獲取相應的專業知識,還應具備用英語與國外同行進行口頭交流的能力,綜合培養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譯等基本能力,真正完成從英語學習階段到英語應用階段的過渡。因此我們可以在多媒體教學基礎上引入其它教學方法,如課堂討論、實踐作業、模擬交流等,此外應特別注重情景、情境教學[5],將課堂理論知識演化為直觀的實踐,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到具體實踐當中。

  2.4.3 實現教學手段多樣化,活躍課堂氣氛

  良好的教學質量不僅取決於好的教學方法,還應取決於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因此,在改革現有教學方法的基礎上,還應進行相應的教學手段改革。如採用多媒體教學、網路教學等現代化教學手段,將課文內容製作成精美的PPT,輔助加入相應的影片訊號、音訊訊號、動畫、圖片等多媒體形式豐富教學內容[6],播放與食品專業相關的英文影片或短片,營造一種輕鬆活躍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從而提高專業英語的整體教學效果。

  作為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本科教學的重要專業課程,食品專業英語是培養現代化食品專業人才的關鍵。因此,作為一名食品專業英語教師就要不斷改變舊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模式,努力將食品專業和英語專業教學內容相互融合,同時加強自身水平的提高,這樣才能培養出滿足現代社會需求的食品專業人才,繼而進一步促進食品產業的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黃斯楠.淺析食品專業英語課程教學改革[J].東北林業大學學報,2012(4):128-131.

  [2]倪娜,李華.食品專業英語課程的教學改革探索[J].中國輕工教育,2011(3):59-61.

  [3]範秀萍.食品專業英語教學中的幾點個人體會[J].科技創新導報,2009(11):150-151.

  [4]張慧芸,吳瑕,孫旭.食品科學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初探[J].黑河學刊,2010(3):115-116.

  [5]莎娜.食品專業英語教學模式創新[J].科技創新導報,2009(33):180-182.

  [6]丁雙紅,張學輝.理工科專業英語教學特點及改革意見[J].理工高教研究,2004(2):114-115.

最近訪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