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心得體會(精選12篇)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心得體會

  一、抗日戰爭歷史概述

  抗日戰爭,簡稱抗戰,指20世紀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國際上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日本侵華戰爭。抗戰時間從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變開始算起,至1945年9月2日結束,共14年抗戰。

  1931年9月18日,日軍進攻瀋陽,九一八事變爆發,由於當局的不抵抗,致使日本侵略軍迅速佔領中國東北,併成立偽滿洲國。1932年1月28日,日軍進攻上海,淞滬抗戰爆發,中日軍隊第一次全面對抗和較量。1937年7月7日,日軍在北平附近挑起盧溝橋事變,中日戰爭全面爆發。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後,12月9日,重慶國民政府正式對日宣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向同盟國無條件投降。

  二、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心得體會(精選12篇)

  1945年9月2日接受日本正式無條件投降,抗戰勝利後每年的9月3日,被確定為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紀念日。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心得體會(精選12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心得體會1

  又是一個金色的秋天,又是一個9月3日,中國抗日戰爭勝利已匆匆走過了76個年頭。

  隨著時間的推移,歷史漸漸變成了文字,文字漸漸變成了概念,概念漸漸地模糊了。歷史,就是這樣被人們遺忘的。但抗戰是一段不應被後人忘記的歷史!那是一段悲慘的歷史,凝結著中華民族曾經遭受的人類歷罕見的苦難;那是一段光榮的歷史,凝結著一個經濟與軍事實力都遠遜於對手的弱國打敗帝國主義強國的歷史奇蹟和民族榮耀!抗戰的歷史給後人留下了一種民族精神,這種精神給予我們自尊、自信和麵向未來的勇氣,無論如何,我們都不能忘記日本侵華和中國抗戰這段不尋常的歷史,不能忘記那屈辱和榮譽交織的"昨天"。

  勿忘"昨天",勿忘那曾經的傷痛;勿忘"昨天",牢記那可貴的覺醒;勿忘"昨天",把握那難得的堅毅;勿忘"昨天",繼承那令人敬仰的中國魂。但勿忘"昨天",不是讓我們沉浸在勝利的喜悅和驕傲中不知前進的方向,勿忘"昨天",是為了讓我們正視今天,是為了讓我們挑戰明天,是為了讓我們將"昨天"勝利的輝煌重現……

  短短的一天一晃而過,但這一天卻讓我收穫了許多,思索了許多,也成長了許多。或許平日的我們並不會將那段難忘的歷史特意拿出來宣揚一番,但只要我們將那個76年前的日子熔入到自己的腦海,它便能像警鐘一樣時時鞭策我們保持警醒、踏實前進,讓我們的後代在將來的某個日子裡驕傲的向全世界宣佈:"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有著無數個榮耀的‘昨天’,我們還要創造更輝煌的未來!"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心得體會2

  發生在20世紀三四十年代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是世界愛好和平與正義的國家和人民同人類文明的兇殘敵人法西斯進行的一場殊死搏鬥,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76年前那場決定世界命運前途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轉折點。正是在抗日戰爭勝利的基礎上,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實現了中國曆最偉大、最深刻的社會變革。

  今天,我們紀念這場偉大的勝利,就是要永遠銘記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無辜死難同胞;永遠銘記在抗日戰爭中英勇戰鬥、為國捐軀的烈士;永遠銘記參加抗日戰爭的老戰士、愛國人士、抗日將領;永遠銘記為抗戰勝利建立了功勳的海內外中華兒女;永遠銘記支援和幫助了中國抗戰的外國政府和國際友人。銘記這段歷史,是因為它的悲壯慘烈與不屈抗爭應該成為民族的集體記憶,更是希望從中汲取智慧啟迪,獲得開創未來的現實力量。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是救亡圖存、實現民族解放的核心力量。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和1937年的七七事變,把中華民族推到了亡國滅種的邊緣。在民族存亡的生死關頭,中國共產黨吹響了抗擊外敵的第一聲號角。在那場威武雄壯的戰爭中,中國共產黨以自己的堅定意志和模範行動,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人民之所以創造了弱國戰勝強國的偉大奇蹟,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意志,領導和推動了偉大的抗日戰爭,以自己最富於犧牲精神的愛國主義、不怕流血犧牲的模範行動,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奪取抗戰勝利的民族先鋒。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心得體會3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6週年。從1931年9月—1945年9月,中國抗日戰爭,持續了整整14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東方主戰場,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歷程中一個重要的階段。抗日戰爭的勝利,極大地推進了中國社會的歷史程序,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徹底勝利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精神為主人,形骸為屋舍;主人漸貧窮,屋舍亦頹謝。"一個人沒有一點精神是不行的,一個民族更不能沒有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壯闊程序中,形成了偉大的抗戰精神,中國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愛國情懷,視死如歸、寧死不屈的民族氣節,不畏強暴、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必勝信念。"抗戰精神是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偉大斗爭實踐中的精神結晶,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時代體現。歷史是的教科書,也是的清醒劑。今天,我們開展主題教育,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更要大力弘揚偉大的抗戰精神,從偉大的抗戰精神中汲取力量,砥礪初心使命,讓抗戰精神煥發出新的偉大光輝。

  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76年前的戰火硝煙早已散盡,但那高亢的旋律依然激勵著我們奮鬥的豪情;76年前救亡圖存的歷史任務已由我們的先輩完成,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依然是未竟的事業,抗日戰爭中孕育出的偉大抗戰精神依然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可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要勇敢地接過歷史的接力棒,肩負起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時代重任,在學業中勤學樂學善學,在工作中創新創業創優,在生活中崇德向上向善,把個人夢融入到國家夢、民族夢之中,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貢獻青春力量、譜寫青春華章。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心得體會4

  歷史是一面映照現實的的明鏡,也是一部絕好的愛國主義教科書。國恥,作為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悲慘命運的真實寫照。

  歷史不容忘記,只有真正瞭解並牢記中華民族百年屈辱的歷史,才能深刻了解並牢記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重要性。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世界戰爭反法西斯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人民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犧牲和重要的歷史貢獻。抗日戰爭的勝利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實現民族獨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國奠定了重要基礎,也對世界各國人民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爭取世界和平的偉大事業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知恥而後勇。"牢記歷史,勿忘國恥,才能從內心伸出激發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才能高揚愛國主義的時代主旋律,不斷激發奮發圖強的精神動力。今天我們紀念抗戰勝利76週年,就是要銘記這一具有特殊意義的重要日子,重溫歷史,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化恥辱為悲憤,化悲憤為自尊、自信、自理、自立、自強、自勵,進而確立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為祖國富強、民族復興而奮鬥!

  牢記歷史,勿忘國恥,對於廣大青少年來講,必須牢固樹立國恥的意義、憂慮意識和危機意識。一個國家對自己民族遭受的恥辱,往往比得到榮譽更能刻骨銘心。而建立在愛國主義基礎上的憂慮意識,更是當代青少年建功立業的現實壓力和動力!目前一個不忘國恥而憤然前行、充滿憂患意識而始終居安思危的民族,才能成為一個偉大的民族。在紀念抗戰勝利76週年的日子裡,在偉大祖國通往現實化的不平坦的征途上,我們廣大青少年理應警鐘長鳴,勿忘國恥,具有危機感和憂患意識,變壓力為動力,把愛國精神和國恥危機轉變為報效祖國的實際行動。

  朋友們,我們是國家的未來,祖國的希望,我們要樹立起強烈的觀念:居安思危。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心得體會5

  今年是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但我們仍不能忘了抗日時期的戰士們。

  想當年,日本燃起的侵略戰火幾乎把中國人民沒有被日本鬼子的囂張氣焰打敗,他們拋頭顱,灑熱血,拼了自己最後一口氣也要保衛我們祖國,透過各位戰士們的熱血奮戰,抗日終於成功了,抗日戰爭的勝利,是我們中國人揚眉吐氣,也成為中國人幾十年來的驕傲。

  只要你聽過《松花江上》這首歌,就不會不知道“九一八事變”。1931年9月1日8夜10時20分,日本河本末手中尉率領日本士兵來襲擊中國。由於中國軍隊缺乏統一指揮,又得不到增援,所以連連敗陣。1932年2月5日,哈爾濱淪陷,從此,東北的土地完全在日本軍國主義的掌握之中。東北同胞不想做亡國奴,就向關外逃難。沒有想到,日軍竟在路上攔截、屠殺逃亡的中國難民。

  大家知道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嗎?那真是一個驚天動地的日子。日本鬼子對我們實行了燒殺淫掠等極其殘忍的手段。他們不僅把我們殘殺了,而且還把坦克行駛到我們的屍體之上,另外還把屍體拋入長江,不到幾天,長江上的屍體堆積如山,腐臭味充滿著南京城。殘暴的日軍還舉行了駭人聽聞的殺人比賽,有的還因為不清楚誰贏了,還要再殺人。再這段時間中,南京城成了間地獄。

  現在我們生活富裕了,豐衣足食,都是先輩們的功勞,我們不該忘記抗日的歷史。前輩們把歷史銘記在心,我們也應永世不忘。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心得體會6

  76年前,當中華民族最終奪取抗日戰爭的完全勝利,血火淬鍊的抗戰精神,在歷史的星空定格成永恆。

  偉大的抗戰精神昭告我們:萬眾一心,艱苦奮鬥,百折不撓,敢於勝利,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華民族不僅能擊敗任何外來侵略,而且必將克服一切艱難險阻,實現民族的偉大復興。

  愛國主義旗幟下的大團結、大聯合,既是抗日戰爭取得勝利的首要前提,也是實現民族復興的重要保證。

  在中國共產黨的倡導下,以國共兩黨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正式形成。四萬萬同胞在愛國主義旗幟下團結起來,匯成浩浩蕩蕩的抗日洪流……

  抗聯將士活躍在白山黑水,回民支隊讓日軍聞風喪膽;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等救亡組織紛紛成立,不同黨派、團體捐棄舊怨,共赴國難。臺港澳同胞捐款捐物,海外華僑認購國債、回國參戰……全民抗戰的大潮讓侵略者“三個月內拿下中國”的妄言徹底破滅。

  “民族大團結是抗戰精神的核心。”中國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抗日戰爭研究》主編榮維木認為,這既是抗戰精神的重要內涵,也是抗日戰爭的重要經驗。“民族生存需要它,民族發展需要它,當前面臨重要戰略機遇期的中華民族,更加需要它!”

  慷慨赴死、不怕犧牲、百折不撓、艱苦奮鬥,是抗戰將士留給後人最為珍貴的精神財富。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心得體會7

  今天,我們追思那段血與火的歷史,紀念那場偉大勝利,我們不是為了延續仇恨,而是為了從那段悲壯的歷史中吸取偉大的精神力量和深刻的智慧、啟發,更好地把握今天的生活和未來的方向。

  1931年9月18日,日軍進攻瀋陽,九一八事變爆發。1937年,盧溝橋事變徹底將中日戰爭拉開了帷幕。日軍佔領南京後,進行了六個星期的南京大屠殺。日軍用個種火器射擊裡燕子江邊來不及逃散的5萬多難民,頓時血肉橫飛,屍體遍地。日寇將搜到的數萬名青年綁縛下關煤炭港槍殺,然後將屍體拋入長江,鮮血把江水染得赤紅。

  日寇還將被困在幕府上的男女老少5.7萬多人用鉛絲捆紮,驅至先關草鞋峽,先用機槍密集掃射,再用刺刀捅死傷者,最後在堆積如山的屍體上澆灑煤油,以火焚燒。日寇還把中國人當作實彈射擊和練習的靶子,甚至開展“殺人競賽”取樂。有兩名日軍少尉進行了誰先用軍刀砍殺100名中國人的比賽,結果分別殺了105人和106人,軍刀都缺了口。在滅絕人性大屠殺中,慘遭日寇凌辱殘害的婦女不計其數,日寇用了各種殘酷的手段,殺害了30萬南京人民,整座南京城成為屍橫遍地,瓦礫成堆的人間地獄。這就是震驚世外,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我們永遠會記住這個血債。

  過去了,我們回想歷史,紀念勝利。同學們,歷史就讓它永遠成為歷史,不要再讓歷史重演,我們應“勿忘國恥”、“刻苦學習”、“振興中華”、“開創未來”!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心得體會8

  1931年9月18日,日軍進攻瀋陽,九一八事變爆發,由於當局的不抵抗,致使日本侵略軍迅速佔領中國東北,併成立偽滿洲國。1932年1月28日,日軍進攻上海,淞滬抗戰爆發,中日軍隊第一次全面對抗和較量。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徹底將中日戰爭拉開了帷幕。日本侵略者全力進攻中國,踏著中國將士的血泊,在盧溝橋上無數座雄獅的怒視下,邁開步子,衝向北京城。華北人民奮力抗擊,我們沒有戰敗,因為我們沒有畏懼。日軍對中國的發動了第一次侵略後,人們發出了“為保衛國土流血!”“保衛黃河,保衛華北,保衛全中國!”的怒吼。侵略者的肆虐,徹底點燃了華夏兒女的憤怒。但戰爭總是殘酷的,多少母親每日都在期盼兒子的迴歸,多少妻子晝夜在想著丈夫的到來。卻始終無法盼到他們的歸來……沒有人知道,有多少的家庭在戰爭中分散,有多少文明在戰爭中悄無聲息的消逝。

  為了保衛家園不受侵害;保衛我們賴以生存的國土,人們不惜代價,誓死抵抗侵略者。終於,經過了一年又一年的浴血奮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終於宣佈無條件投降。中華兒女站了起來,將無情的侵略者趕出國土,結束了殘酷血腥的戰爭。14年的戰爭中,無數的革命先烈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換來了我們今天的榮耀與輝煌。因此,我們更因該珍惜今天幸福的生活,珍惜先烈為我們創造的條件,做好一個學生的本分,學習先烈們大無畏的品質,克服一切困難,邁向成功。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心得體會9

  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6週年紀念日。這一天,是人類正義戰勝邪惡、光明戰勝黑暗、進步戰勝反動的紀念日,也是值得中華民族永遠銘記的紀念日。

  今天,我們紀念這場偉大的勝利,就是要永遠銘記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無辜死難同胞;永遠銘記在抗日戰爭中英勇戰鬥、為國捐軀的烈士;永遠銘記參加抗日戰爭的老戰士、愛國人士、抗日將領;永遠銘記為抗戰勝利建立了功勳的海內外中華兒女……銘記這段歷史,是因為它的悲壯慘烈與不屈抗爭應該成為民族的集體記憶,更是希望從中汲取智慧啟迪,獲得開創未來的現實力量。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充分證明了中國共產黨是救亡圖存、實現民族解放的核心力量。1931年的“九一八事變”和1937年的“七七事變”,把中華民族推到了亡國滅種的邊緣。在民族存亡的生死關頭,中國共產黨吹響了抗擊外敵的第一聲號角。在那場威武雄壯的戰爭中,中國共產黨以自己的堅定意志和模範行動,在全民族抗戰中發揮了中流砥柱的作用。中國人民之所以創造了弱國戰勝強國的偉大奇蹟,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共產黨代表全中國人民的意志,領導和推動了偉大的抗日戰爭,以自己最富於犧牲精神的愛國主義、不怕流血犧牲的模範行動,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成為奪取抗戰勝利的民族先鋒。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集中顯示了愛國主義和民族團結的蓬勃偉力。抗日戰爭是一場關係中華民族生死存亡的民族解放戰爭。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旗幟下,以國共合作為基礎,一切不願做奴隸的中華兒女毅然奮起,同日本侵略者進行了氣壯山河的鬥爭。全體中華兒女,同仇敵愾,共赴國難。正是基於全國人民的團結奮鬥,抗日戰爭才成為近代以來中國反對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抗日戰爭烽火的洗禮,使中華民族煥發出旺盛生命力、巨大凝聚力和卓越創造力;抗日戰爭烽火的洗禮,更昭示一個團結起來的中華民族,是任何列強都不能征服的,是任何困難都難不倒的。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勝利,深刻揭示了自強是一個國家自立的根本保證。戰爭是實力的'較量,國與國之間的戰爭,更是綜合國力的較量。當年,孫中山先生痛感中國積貧積弱、任人宰割的悲慘狀況,喊出了振興中華的口號。日本軍國主義敢於悍然發動侵華戰爭,就是因為當時的中國處於分裂、戰亂狀態,政治腐敗,經濟落後。近代中國百年屈辱的教訓和新中國72年建設發展的經驗從正反兩個方面充分說明,強大國力是一個國家免受外來侵略和壓迫,並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保證,發展則是實現國家強大、民族復興的根本途徑。

  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76年過去,那場戰火遍及80多個國家和地區、將20億人口捲入其中的殘酷戰爭,給人類文明造成空前浩劫,為子孫後代留下極其沉痛的教訓。戰爭勝利以來,人類社會和世界局勢發生了巨大變化,要和平、謀發展、促合作成為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近代以來,中國人民飽嘗戰禍之苦痛,深知和平之寶貴,和平發展、永不稱霸成為中國人民的堅定選擇。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我們強調牢記歷史並不是要延續仇恨,而是要以史為鑑、面向未來。只有不忘過去、記取教訓,才能避免歷史悲劇的重演,才能不枉人類付出的巨大代價。

  今天,中華大地上的戰火硝煙早已散盡,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依然是未竟使命。面向未來,最大限度地把全民族凝聚起來,形成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勇前進的巨大力量;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我們必將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戰略目標,進而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心得體會10

  今年是我國抗日勝利76週年,抗戰勝利,每一箇中國人都歡欣鼓舞,但是作為一個理性的中國人我們還是要追求和平的環境和可持續的發展。作為中國人我們要牢記屈辱歷史,畢竟“落後就要捱打”,我們一定要奮發圖強,不斷髮展自己,不要讓那段屈辱的苦難的歷史重演。雖然我們這輩人沒有經歷抗日戰爭那段日子,但是我們對那段歷史並沒有遺忘,這是中華民族歷的一段恥辱,也是中國人民承受深重災難的歷史。

  1931年9月18日,日方挑起了“九一八事變”,這也是中國人民抗戰的開始;1937年7月7日駐華日軍悍然發動“七七事變”,日本開始全面侵華,抗日戰爭爆發,就此長達八年的抗戰正式打響;還有震驚世界的南京大屠殺:日軍於1937年12月13日攻陷中國的南京之後,在南京城區及郊區對中國平民和戰俘進行的長達6個星期的大規模屠殺、搶掠等戰爭罪行……

  14年抗戰期間,日本侵略者給中國軍民造成了巨大的災難,他們也給中華民族帶來了巨大的傷害,這段歷史每一箇中國人都不會忘記,因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而時至今日,日本還有一些右翼分子妄圖隱瞞和篡改那段歷史,不想承擔日本軍國主義該承擔的責任。這是非常不負責人的做法,因為這不僅會讓大家對日本政府的信譽度產生很大的懷疑,而且也會直接影響中日兩國的長期戰略合作關係,這是雙方都不願看到的。目前,中日兩國在經濟、文化和體育等領域都有廣泛的合作,所以誰不顧這些肆意破壞這種良性合作都是相當愚蠢的事情,在這裡再次呼籲日本的右翼分子不要在鼠目寸光了,像小泉純一郎那樣的首相除了遭受唾罵還是遭受唾罵。中國人民真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在中華民族最危難的時候,我們偉大的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用自已的智慧,打倒了日本帝國主義。在這場如火如荼的抗日救國運動中,大家團結一致,聽從黨的命令,不怕犧牲。為了人民的利益,哪怕犧牲個人的生命也無所謂:撲向槍眼的黃繼光,捨身炸碉堡的董存瑞,寧死不屈的劉胡蘭,以一敵百的狼牙山五壯士,少年參軍的張嘎……無論是共產黨員,還是國民黨中的愛國將領,每一個名字背後都有一段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是一曲蕩氣迴腸的歌。今天一個個抗日英雄的光輝形象,彷彿又屹立在我的眼前。

  孟子曾說過:“充實之謂美。”遠大的理想,堅定的信念,執著的追求,無私的奉獻,構成了英雄們充實的精神世界。讓唱著流行歌曲,看著卡通漫畫,玩著電腦遊戲長大的我們,有機會了解了歷史,親近了英雄,思考了責任,使生命綻放出美麗的花朵。

  今天,沐浴著金色的陽光,迎面吹來和煦的微風,我們的國家一步一步走向富強,戰爭時代已不復返,可是,我們不應忘記戰爭年代那不能忘卻的光輝歷史,在抗戰勝利的今天,我們要牢牢記住是烈士們的鮮血染紅了國旗,保衛了祖國,我們要好好學習,長大後成為祖國的棟樑,為建設祖國、保衛祖國獻出自已的一切。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心得體會11

  今天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6週年紀念日。76年前的今天,中國人民經過艱苦卓絕的浴血奮戰,打敗了日本帝國主義侵略者,贏得了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的第一次完全勝利,迎來了中華民族由近代以來陷入深重危機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轉折。

  一百多年前的中國,是積貧積弱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特別是由於日本軍國主義的野蠻入侵,大好山河支離破碎,無數同胞慘遭殺戮,中華民族瀕臨亡國滅種的境地。民族危亡之際,在中國共產黨倡導建立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大江南北,長城內外,舉國上下,萬眾一心,四萬萬中華兒女以空前的民族覺醒共赴國難,千千萬愛國將士用血肉之軀築起鋼鐵長城,用生命譜寫了一首抗擊外來侵略、扞衛民族尊嚴的壯麗史詩。

  1937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中共中央立即向全國發出通電號召:"不讓日本帝國主義佔領中國寸土!為保衛國土流最後一點血!全中國同胞,政府,與軍隊團結起來,築成民族統一戰線的堅固長城,抵抗日寇的侵掠!"14年抗戰,無論條件多麼艱苦、形勢多麼險惡、戰爭多麼殘酷,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抗戰、反對投降,堅持團結、反對分裂,堅持進步、反對倒退,以自己的堅定意志和模範行動,支撐起全民族救亡圖存的希望,引領著奪取戰爭勝利的正確方向。

  歷史從不偏愛哪一個政黨,戰爭也從不眷顧哪一支軍隊,誰能贏得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支援,誰就能贏得最終的勝利。1937年10月,中共中央在晉察冀三省邊界建立華北地區第一個抗日民主根據地。短短几個月,部隊人數就由2000人擴大到4萬人。最後一碗米送去做軍糧,最後一尺布送去做軍裝,最後一個娃送去上戰場——人民群眾的支援和擁護,"造成了陷敵於滅頂之災的汪洋大海,造成了彌補武器等等缺陷的補救條件,造成了克服一切戰爭困難的前提",這是歷史的經驗,更是歷史的昭示。無論過去、現在還是將來,人民群眾永遠是取得偉大勝利、實現偉大復興最深厚的偉力。始終植根人民、依靠人民,堅持同人民站在一起,時刻把人民放在心頭,同呼吸、共命運、心連心,中華民族就能無往而不勝,就有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源源動力。

  越是飽嘗苦難的民族,越理解興衰的榮辱;越是歷經坎坷的國家,越懂得自強的重要。從抗日戰爭到解放戰爭,從新中國成立到改革開放,中華民族的每一次成長,無不伴隨著艱難與曲折;每一次進步,無不面臨著風險與挑戰。但我們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創造出一個又一個奇蹟,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當前,國際格局發生深刻調整,國內發展環境也經歷著深刻變化,面臨的形勢極為嚴峻複雜。應對新形勢新挑戰,必須辯證認識和把握國內外大勢,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域性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堅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大膽探索自己未來發展之路。

  牢記歷史,不忘過去,珍愛和平,開創未來。今天,中華大地上的戰火硝煙早已散盡,但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依然是未竟使命。我們回顧歷史,緬懷抗日先烈的豐功偉績,謳歌偉大的抗戰精神,就是要從抗戰勝利中獲得有益啟示。面向未來,限度凝聚起人民的力量,形成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奮勇前進的巨大動能,我們必將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不斷前進!

  中國抗日戰爭勝利76週年心得體會12

  9月3日,這是一個極不平凡的日子,看著朋友圈紀念抗戰勝利76週年的連結,聽著身邊同事們關於抗戰的議論,我的心彷彿被帶向了幾十年前,感受著中華民族的血與淚,感受著中華英烈的勇敢與不屈。

  上個世紀三十年代,中國還未從割地賠款、軍閥林立的災難中走出來,就又遭遇了日本帝國主義的無情侵略。八年抗戰,從祖國的白山黑水之間,戰火邁過了長城,蔓延至祖國大江南北。在這場全世界範圍的反法西斯戰爭中,中國人民抗擊法西斯時間之長、損失之大、作用之巨,可以說是舉世矚目,中華民族在蒙受了近百年屈辱後,用自己的民族之魂、血肉之軀捍衛了國土完整、民族獨立。從“九一八事變”到“七七事變”再到“南京大屠殺”,每一個名詞的背後都掩蓋著無數中國人民的血。慘無人道的“三光政策”,喪盡天良的“細菌戰”,這場戰爭讓中國人民飽經蹂躪,雖然已經過去了幾十年,但日本帝國主義對中華民族和中國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我們永世不忘!

  歷經14年的戰爭,中國軍民死傷無數,經濟損失更是一筆天文數字,多少兄弟姐妹拋家別子,多少柔弱之軀走上了前線,又有多少中華兒女在青春壯麗之年華永遠長眠……他們當中有捨生取義炸碉堡的董存義,有拿胸膛堵住機槍的黃繼光,有東北抗聯名將楊靖宇,有“萬民永憶女先鋒”趙一曼……他們有太多太多的人了,他們的事蹟遍佈我中華大地!這固然壯麗,可我們寧願他們就是一個普通人,安安穩穩度過這一生,沒有戰爭,沒有槍炮……14年戰爭,又有多少海外僑胞毀家紓難,在這場捍衛領土完整、民族獨立的戰爭之中捐錢捐物,數不盡的後援物資源源不斷的運往國內,“抗戰不達最後勝利,支援抗戰的活動絕不停止”,這是無數海外僑胞帶著鮮血的怒吼。在國家存亡與民族大義面前,中華兒女萬眾一心共築銅牆鐵壁!

  歷史是最好的鏡子,在黨的正確領導下,在愛國主義的偉大旗幟下,祖國雖經歷風雨,但是依然如巍峨高樓屹立不倒。今天,我們紀念抗戰勝利76週年,就是為了銘記歷史、緬懷先烈、珍惜和平,我們要時刻銘記今日中國和平之不易,喚醒每一個善良的人對和平的嚮往,共同捍衛二戰勝利果實的來之不易,共同開創更美好的未來!

  “知恥方能後勇”,銘記民族之恥、人民之痛才能從內心深處激發出我們的愛國之情和報國之志。幾十年來,在黨的正確領導下,中華民族開始了轟轟烈烈的復興之路,我們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我相信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中國一定會攻堅克難,在這場偉大征程中捷報頻傳!作為青年同志,我們更要自尊、自信、自強、自立,樹立遠大理想抱負,把個人發展融入到單位規劃、國家戰略之中,為中華民族之偉大復興、中國人民之幸福生活而奮鬥!

最近訪問